信息化标准规范

信息化标准规范

篇一: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前言

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2部分:办公自动化规范;

3部分:电子交易规范;

4部分:呼叫中心规范;

5部分:CRM规范;

6部分:SCM规范。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 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不着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确

达成协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1849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

分:概念定义

GB/T 18492-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GB/T 18493-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 SJ 20778-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验收 acceptance

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接受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

3.2 需方 acquirer

为自已或为另一个组织采购软件产品的组织。

3.3 批准approval

需方的授权代表对开发方的项目计划、设计或其他方面表示满意并可能作为一阶段工作基础而签署的书面文件。这种批准并不能解除开发方对满足合同要求的责任。

3.4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一个系统或CSCI的组织结构,标明它的组成,这些组成的接口和它们之间的操作概念。

3.5 相关开发方 ASSOCIATE DEVELOPER

一个既不是主承制方也不是开发方的分承制方的组织,但它在同一个或相关的系统或项目承担开发工作。

3.6 行为设计 BEHAVIORAL DESIGN

从用户观点出发,对整个系统或CSCI的行为进行的设计,它只考虑满足用户需求而不考虑系统或CSCI的内部实现。这种设计与体系结构设计不同,后者要标明系统或CSCI的内部部件,并有这些部件的详细设计。

3.7 开发阶段 BUILD

(1)软件的一个版本,它满足完整的软件所要满足的全部需求的一个特定的子集。

(2)开发满足特定需求子集的软件版本所经历的时间。

注:术语“开发阶段”和“版本”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开发方:例如,可以通过几个版本来实现一个开发阶段,一个开发阶段也可以发行几个并行的版本(如在不同的地点),或者将它们作为同义词。

3.8 计算机数据库 COMPUTER DATEBASE

见数据库

3.9 计算机硬件COMPUTER HARDWARE

能接收和存储计算机数据的,对计算机数据的,对计算机数据执行一系列系统性的操作的,或能产生控制输出的设备。这类设备能实现基本解释、计算、通信、控制或其他逻辑功能。

3.10 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

能使计算机硬件实现计算或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指令和数据定义的集合。

3.11 计算机软件CPMPUTER SOFWARE

见软件

3.12 计算机软件配置项 COMPUTE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CSCI)

满足最终使用功能的软件集合,而且它由需方指定进行单独的配置管理。CSCI应从下列诸因素

中进行折衷选择:软件功能、规模、宿主机或目标计算机、开发方、支持概念、重用计划、关键性、接口考虑、需要单独编写文档和控制以及其他因素。

3.13 配置项CONFIGURATION ITEM

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的硬件集合、软件集合或者软、硬件两者的集合,且由需方指令进行单独的配置管理。

3.14 数据库DATEBASE

以一种能被用户或计算机程序通过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访问的方式,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文件中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3.15 数据库管理体系统 DATEBASE MANAGEMENT SYSTEM

是一整套计算机程序,它提供为建立、修改、使用和完整性维护一个数据库所需的功能。

3.16 可交付的软件产品 DELIVERABLE SOFTWARE PRODUCT

合同要求交付给需方或其他指定的接受方的软件产品。

3.17 设计 DESIGN

开发方为响应一定的需求而对一个系统或CSCI选取的一些性能/规格。这些特性中有些是与需求相匹配的;有一些是需求的精细化。如为了响应显示错误信息这一需求而定义所有的错误信息;有一些则是有关的实现,如为满足需求,决定选用哪些软件单元和逻辑。

3. 18 开发方 DEVELOPER

开发软件产品的组织(“开发”包括新的软件开发、合修改、重用、再工程、维护或产生软件产品的任何其他活动)。开发方可以是一个承制方或者政府机构。

3. 19 文档/文当编制 DOCUMENT/DOCUMENTATION

能供人或机器阅读的,一般具有永久性的一套资料(不管它们记录在什么媒体上)。

3.20 评价EVALUATION

确定一个项目获一项活动是否满足制定准则的过程。

3.21 固件 FIRMWARE

硬件设备和以只读软件的形式驻留在硬件设备上的计算机指令和。或计算机数据的组合。

3.22 硬件配置项HARDWARE CONFIGURATION ITEM(HWCL)

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由需方指定进行单独配置管理的一套硬件.

3.23 独立验证确认 INDEPENDENT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IV&V)

由一个机构对软件产品和活动所作的系统的评审,这个机构不负责该产品的开发或被评审的活动。

IV &V不在本标准的范围内。

3.24 接口 INTERFACE

在软件开发中,两个或多个实体(如CSCI-CSCI,CSCI-HWCI,CSCI-用户,或软件单元软件-软件单元)之间产关系。这些实体依据这种关系共享、提代或交换数据。接口不是CSCI、软件单元或其他的系统部件;接口是这些实体间的一种关系,而不是接口的实现。

3.25 联合评审 JOINT REVIEW

由需方和开发方双方的代表参加的对项目状态、软件产品/或目中的问题进行检查和讨论的活动或会议。

3.26 非交付的软件产品 NON-DELIVERABLE SOFTWARE PRODUCT

不是合同中要求交付给需方或其他指定接受方的软件产品。

3.27 过程 PROCESS

为实现某个既定目的而进行的一组有组织的活动,例如:软件开发过程。

3.28 合格性测试 QUAKIFICATION TESTING

为了向需方表明一个CSCI或系统满足其指定的需求而进行的测试。

3.29 再工程 REENGINEERING

为了以一种新的形式重组一个现有的系统而对其进行检查和改造的过程式。再工程可包括逆向工程(分析一个系统并产生更高一级的抽象来表示它,如从代码到设计),重构(在同一个抽象级上把系统从一种表示形式转换到另一种表示形式),重编文档(分析一个系统并产生用户文档或支持文档),正向工程(从现有的系统的软件包产品结合新的需求,产生新系统)重定目标系统(对系统进行转换以便将其安装到不同的目标系统上)和翻译(将源码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或者从一种的某个版本转换成另一种版本)。

3.30 需求 REQUIREMENT

(1)为了使需方能够接受一个系统或CSCI所必需具备的特性。(2)本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必须遵守的陈述。

3.31 可重用的软件产品 REUSABLE SOFTWARE PRODUCT

是一种用于开发的软件产品,但还具有别的用途,或者专门为了用于多个项目而开发的软件产品,或者在一个项目中有多种作用的软件产品。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上市的商品,需方已装备的软件产品,重用库中的软件产品和开发方现存的软件产品。每一次使用可以包括这些软件产品的全部或部分,也可以涉及到它的修改部分。这个术语可以应用于任何软件产品(例如需求,体系结构等)而不只限于软件本身。

3.32软件 SOFTWARE

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数据库。

注:虽然有些软件的定义中包括文档,本标准把这个定义只限于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数据库。

3.33 软件开发 SOFTWARE DEVELIPMENT

产生软件产品的一整套活动。软件开发可以包括新开发、修改、重用、再工程、维护或者任何

会产生软件产品的其他活动。

3.34软件开发文件 SOFTWARE DEVELOPMENT )

与特定软件实体开发有关的资料库。其内容一般包括(直接的或引用的)有关需求分析、设计和

实现的考虑、原理和约束条件;开发方内部的测试资料;进度和状态资料。

3. 35软件开发库 SOFEWARE DEVELOPMENT LIBRARY (SDL)

一套受控的软件、文档,其它中间的和最终的软件产品,以及相关的用以促进软件的

有序开发和后续支持的工具和方法。

3. 36 软件开发过程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为了把用户的需求转换在软件产品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

3.37 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一般情况下,它是软件开发的同义词。要本标准中,软件工程是软件开发全部活动(合格性测

试除外)的一个子集。本标准之所以加以这种区分只是为了给软件工程和软件测试环境以不同

的命旬。

3.38 软件工程环境 SOFTWARE ENGINEERING ENVIRONENT

实施软件工程所需要的设施、硬件、软件、固件、方法和文档。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计算

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的工具、编译程序、汇编程序、连接程序、装载程序、排错程序、仿

真程序、模拟程序、文档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3.39 软件产品 SOFTWARE PRODUCT

为了满足一个合同而建立、修改或组合成的软件或相应的资料。例子包括计划、需求、设计、代码、数据库、测试资料和手册。

3.40 软件质量 SOFTWARE QUALITY

软件满足所规定的需求的能力。

3.41 软件支持 SOFTWARE SUPPORT

为保证软件安装后能继续按既定目标运行而且在系统的运行中能起到既定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系列活动。软件友持包括软件维护、用户支持和有关的活动。

3.42 软件系统 SOFTWARE SYSTEM

只由软件组成的系统,有时可能还包括该软件赖以运行的计算机设备。

3.43 软件测试环境 SOFTWARE TEST ENVIRONMENT

为完成软件合格性测试和可能的其他测试所需的设施、硬件、软件、固件、方法和文档。其要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仿真

程序、代码分析程序、测试用例产生程序和路径分析程序,还可能包括在软件工程环境下用到的要素。

3.44 软件移交 SOFTEWARE TRANSITION

能使软件开发的责任从一个组织转交给另一个组织一系列活动。一般说,前一个组织是实现初期软件开发,而后一个组织是进行软件支持。

3.45 软件单元 SOFTWARE UNIT

CSCI设计中的一个基本单位;例如,CSCI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这种构成部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类,对象,模块,函数,子程序或者数据库。软件单元可以出现在层次机构的不同层上并可以由其他的软件单元组成。设计中的软件单元与实现它们的代码和数据实体(子程序,过程,数据文件等)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

3.46 (软件的)支持 SUPPORT (OF SOFFTWARE)

见软件支持。

3.47 (软件的)移交 TRANSITION (OF SOFTWARE)

见软件移交。

3.48 咨询 CONSULT

通过对客户方业务、经营等各种情况的了解、分析,基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提供合理化建议的一种行为。

3.49 实施 IMPLEMENT

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一项计划实现的过程,在ERP领域特指将ERP软件经过科学地配置、调整用于客户日常管理的过程。

3. 50 顾问 CONFIGERATION

有相关经验,为客户就行业特色提供咨询服务的人

3. 51 维护 SERVICE

对设备、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监视、维修,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的工作。

篇二: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构建稳定、安全、经济、高效、可持续的信息支撑体系,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信息化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计划、统一建设(以下简称“四统一”)的原则,以防止产生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

第三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是全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按照“四统一”的原则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管理及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与信息资源整合等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信息化建设,是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类应用及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集成等)的建设与升级。

第二章统一规划

第五条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结合信息化建设现状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编制。

第六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负责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报集团公司研究审定后实施,其作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的依据。

第七条各子(分)公司应编制与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相 1

配套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报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备案。

第三章统一标准

第八条集团公司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化标准体系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集团公司所有信息化项目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体系,原信息系统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更新。

第四章统一计划

第十条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各部门依据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实际需求,编制年度信息化建设建议计划,经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审核,报集团公司批准后列入子(分)公司和集团公司年度工程计划。

第十一条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严禁计划外项目发生,未列入计划的项目一律不予拨付资金。

第十二条已下达计划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更或需要追加投资的,应当按照计划申报程序报批。

第五章统一建设

第十三条集团公司信息化项目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和项目需求单位共同负责建设,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各部门不得自行建设和 2

重复建设。

第十四条严把需求管理关。需求单位负责提供项目的建设目标、详细的业务流程和功能要求,必须做到业务范围界定清晰。

第十五条严把方案设计关。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负责信息化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核,重大信息化项目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组织方案设计。设计方案未经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审核批准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

第十六条严把实施监管关。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和项目需求单位要加强对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共同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严控实施风险。

第十七条严把项目验收关。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负责牵头组织信息化项目的验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目标和国家、行业及集团公司的有关标准进行验收。

第十八条基建工程项目中含有信息化建设内容的,依照本规定执行。集团公司在工程项目验收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验收内容,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参与项目验收。

第六章日常管理

第十九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应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信3

息资源共享。各单位外购信息资源必须及时报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备案。

第二十条信息系统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系统要求操作,制订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确保所有业务数据及时、准确录入系统,确保数据安全。所有信息系统管理员资料及口令必须报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备案。

第二十一条除集团公司可设置对外网站外,子公司设置对外网站必须报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审核,其它单位和部门一律不得自行设置对外网站。对外网站不得发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擅自发布涉及集团公司商业秘密等信息。

第二十二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要加强计算机和应用系统的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加强技术研究与创新,不断提高集团公司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队伍和应用队伍的水平。

第七章监督奖惩

第二十三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会同计划财务、纪检审计等部门不定期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信息化建设必须做到项目按计划、实施按设计、竣工有验收。未经批准擅自建设、擅自变更设计方案的,按计划外工程依照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4

第二十五条对项目建设发生重大事故影响集团公司网络运行和网络安全的、擅自发布集团公司商业秘密等信息给集团公司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的,集团公司将通报批评并对相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对信息化建设管理及应用较好的单位,集团公司将给予适当奖励。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附件一: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需求管理细则

附件二: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细则

附件三: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管理细则

附件四:集团公司信息系统运行使用管理细则附件五:集团公司网络管理细则

5

篇三:信息化标准体系

信息化标准体系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信息资源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应用标准,管理标准

北京: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指南2006北邮

信息技术基础标准

信息术语:GB/T5271IDT ISO/IEC2382

识别卡:条码卡;磁卡;IC卡;光卡存储媒体:光盘;磁盘;磁带

软件与软件工程:编制指南;生存周期过程与管理;产品评价;能力评估;可靠性与可维护性管理

设备:计算机设备,外设专用设备,办公设备与消耗品,信息家电,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信息资源标准,数据元,元数据,信息分类,编码,数据库,描述技术,目录服务,WEB服务

网络基础设施标准

共用标准:IP网,电话网,传送网,接入网,移动网,卫星网,业务网,支撑网

信息安全标准

技术标准:GB/T17902 ISO/IEC14888数字签名;GB/T/IEC 13888 抗抵赖

管理标准:GB/T/IEC TR 13335安全管理

应用标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总体,业务操作,功能服务。

GB/T14805 IDT ISO9735应用语法规则; GB/T15191 IDT

ISO7372贸易数据元目录

电子社区:空间信息应用

企业标准体系导论引言 1989年石川馨。

ISO9001-2000“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

“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它管理体系的要求,如。。。财务管理。。。的特定要求。”

基础:可简化多个体系;可使整体优化。企业为了1,质量、能耗、效益、制度、安全;2,开发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开拓市场、调整产品结构;3,提高竞争力、长期持续发展。4,守法(1988/12/29标准化法)

1840/1年公差/螺纹制;现代ISO、IEC、ASTC----。超前性、综合性---

科研、技术------专利--------标准-----国际(化)

蓝牙技术想法是产生于1994年Ericsson推出了解决无线连线问题的技术开发计划,产生了推进无线连线与个人接入的想法。1997年Ericsson、IBM、INTEL,NOKIA及TOSHIBA这5

个世界著名的无线设备及计算机、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商议建

立一种全球化的无线通信个人接入与无线连线新手段,后定名为“蓝牙”(Bluetooth)。

1998年5月正式发起成立了“蓝牙特别兴趣组

织”BSIG(Blueteooth Spec ial Interest Group),简称蓝牙SIG。1999年11月美国4家著名公司Motorola、Lucent、Microsoft及3Com加盟BSIG,成为BSIG的9个发起成员,使蓝牙技术的发展获得了更强有力的支持,并显示出更明朗的前景。

现今,BSIG的参加成员已大于2500个,其发展势头令人触目。目前蓝牙信道带宽为1MHz,异步非对称连接最高数据速率723.2kbit/s;连接距离多半为10m左右

ICS 97.180?? Y 69??

Q/LG备案号:??QB/441900 97 ?a2006东莞市aaaa企业标准

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测量计

(家庭用)

2006-11-16发布 2006-12-16实施

东莞市aaaa 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测量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的家庭用便携式测量计(以下简称酒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a2000,ISO 780:1997,EQV)

第一章标准、企业标准化、企业标准体系

一,标准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对“标准”和“标准化”的理解要点:1、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2、标准要以科学、技术和经验为基础3、“标准”和“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4、标准是经过特定过程形成的规范性文件

企业标准化

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对企业标准化的理解要点:

1、“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2、“目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以获得取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

3、“内容”是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全面标准化,建立标准体系,制定、实施标准。

二、企业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一)标准化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的依据和基础(二)标准化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标准化可以加快产品发开发,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四)标准化可以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五)标准化是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六)保障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七)减少或消除贸易技术壁垒。

三、经济全球化对企业标准化的要求

(一)经济全球化和标准化的国际性;(二)采用国际标准,提高企业标准水平;

(三)制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标准化战略。

四、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

(一)标准化简化原理(二)标准化统一原理(三)标准化协调原理(四)标准化优化原理(五)标准化方法(或形式)

1、系统标准化形式

2、超前标准化形式

五、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要求

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GB/T15496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1927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之间的关系

1、与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与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3、与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

1、贯彻执行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3、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4、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5、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6、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7、参加国内外有关标准化活动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要求

信息化标准规范

信息化标准规范 篇一: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前言 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2部分:办公自动化规范; 3部分:电子交易规范; 4部分:呼叫中心规范; 5部分:CRM规范; 6部分:SCM规范。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 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不着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确

达成协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1849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 分:概念定义 GB/T 18492-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GB/T 18493-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 SJ 20778-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验收 acceptance 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接受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 3.2 需方 acquirer 为自已或为另一个组织采购软件产品的组织。 3.3 批准approval

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

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 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是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或企业将信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优化工作的具体行动方案。本文将以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为例,从需求提取、标准工具、规范流程、风险管理和检测体系等角度来阐述一套较为完备的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 一、需求提取 一个科学合理的、能够覆盖到真实需求的信息标准化流程,必须从真实的需求出发。我们可以通过用户调研、访谈等方式来深挖用户需求,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流程。一旦明确了需求,我们就可以根据需求贯彻执行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同时,这些需求还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分析和评估,对需求进行分类,并制定出一系列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标准规范流程。 二、标准工具 在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中,标准工具是至关重要的。标准工具是指能够帮助我们完成标准化流程工作的一些辅助工具与设备,如文档模板、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标准化的操作手册等等。这些工具能够很好地将标准流程标准化起来,使其更加具有规范性、易于实施、易于管理。 三、规范流程

制定规范化的流程是实施信息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关键步骤。我们可以根据需求,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并制定出各种相关文件,如操作手册、规范化的流程图、工作流程等等,确保流程是具有标准性、一致性、规范性、可复制性的。 四、风险管理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风险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为了保证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需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采取必要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根据标准文档的规定,制定风险识别、评估、防范、控制的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及时调整流程,防范风险。 五、检测体系 检测体系是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需要设立专门的检测机构,对标准化流程进行定期的评估、检测、改善,并将这些检测结果反馈至相应的管理人员,推动组织或企业信息标准化与规范化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六、总结 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步骤和必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组织和企业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风险,打造一个高效、信息化的管理团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

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 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是指根据公司或组织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并执行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指导和规范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下面是一个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的示例,涵盖了多个方面。 一、信息化战略规划 1.明确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目标和方向,并与公司业务战略相互匹配。 2.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里程碑,明确推进信息化战略规划的重点和顺序。 3.建立有效的业务需求收集和分析机制,确保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 1.对公司业务流程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确定需要支持的核心业务系统。 2.制定信息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扩展性。 3.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等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4.参考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进行系统界面和用户体验设计。 三、信息系统采购与实施 1.制定信息系统采购的流程和程序,明确采购的评估标准和挑选原则。 2.与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确保采购的系统能够满足

业务需求。 3.制定信息系统实施的计划和进度,包括系统测试、数据迁移 和人员培训等。 4.进行系统验收和用户满意度调查,确保系统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四、信息安全管理 1.制定信息安全管理的政策和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2.进行信息资产的分类和评估,制定相应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 理措施。 3.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和数据备份等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和 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复和改进。 五、信息化人员管理和培训 1.制定信息化人员的招聘和选拔标准,确保招聘合格的人才。 2.建立信息化人员的培训机制,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 3.构建信息化团队,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信息化项目的 执行力。 六、信息化绩效评估和改进 1.制定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指标和方法,定期对信息化项目进行 评估和改进。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信息化战略和规划,确保信息化建 设与公司业务目标的一致性。 3.通过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不断改进信息化建设的模 式和方法。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与规范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与规范企业信息化建设一直是企业不得不关注的焦点之一,它涉及到企业发展的战略与规划,也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在信息时代,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很难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定期评估与规划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规划,以确保它的持续发展。评估的内容包括企业现有的信息化水平、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以及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基于评估结果,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科学的信息化规划。规划的内容应考虑到企业的经济实力、发展战略、现有资源和未来需求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时间和成本预估。 2. 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通过系统集成,完成数据共享和管理的目标。企业应该选择专业、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化方案,快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集成。同时,应注重数据标准化和统一规划,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数据安全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企业应该采取科学的安全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 3. 网络与设备管理

网络和设备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该制定规范 的网络和设备管理标准。网络管理标准包括网络建设、安全防护、网络运维等方面,设备管理标准包括设备购买、设备维修、设备 更新等方面。企业应制定专业、合理的网络和设备管理方案,增 强网络和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信息安全与合规性 信息安全和合规性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企业应该建 立合规性标准和授权管理机制,确保信息的安全。同时,企业应 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漏洞 管理、系统监测等,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 5. 人才培养与使用 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企业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企业可以制定专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提高员工的能力 和素质。同时,企业应该建立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薪酬体系和 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 6. 制定行业标准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可以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 推广,促进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企业应该积极参与政 府的信息化建设和规划,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计划,为自身发 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企业信息化技术6大规范标准

前言 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 第2部分:办公自动化规; 第3部分:电子交易规; 第4部分:呼叫中心规; 第5部分:CRM规; 第6部分:SCM规。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 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 1 围 本规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 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不着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确达成协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6-2001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18491-2001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 部分:概念定义 GB/T 18492-2001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 GB/T 18493-2001 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 SJ 20778-2000 中华人民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 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验收 acceptance 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接受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3.2 需方 acquirer 为自已或为另一个组织采购软件产品的组织。 3.3 批准approval 需方的授权代表对开发方的项目计划、设计或其他方面表示满意并可能作为一阶段工作基础而签署的书面文件。这种批准并不能解除开发方对满足合同要求的责任。 3.4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一个系统或CSCI的组织结构,标明它的组成,这些组成的接口和它们之间的操作概念。 3.5 相关开发方 ASSOCIATE DEVELOPER 一个既不是主承制方也不是开发方的分承制方的组织,但它在同一个或相关的系统或项目承担开发工作。 3.6 行为设计 BEHAVIORAL DESIGN 从用户观点出发,对整个系统或CSCI的行为进行的设计,它只考虑满足用户需求而不考虑系统或CSCI的部实现。这种设计与体系结构设计不同,后者要标明系统或CSCI的部部件,并有这些部件的详细设计。 3.7 开发阶段 BUILD

信息化标准规范

信息化标准规范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信息化标准的规范化成为 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信息化标准规范对于确保信息化 技术的安全、可靠和互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信息化标准的 定义、分类、制定流程以及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论述,旨 在全面探讨信息化标准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定义 信息化标准规范是指对信息化技术的相关要求进行系统总结和规范,以便确保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能够顺利进行,提高信息化系 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互操作性。信息化标准规范涵盖了信息技术的 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等方面,具有对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起到指导 和推动作用的特点。 二、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分类 信息化标准规范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 和服务标准三大类。 1. 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指对信息化技术的硬件、软件、网络等方 面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协议、接口、算法等内容,它们的制定和遵守可以保证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使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更加高效和安全。 2. 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指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过程进行规范和要 求的标准。管理标准包括项目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规

范,旨在提高信息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质量,确保信息化建设按照既定 的目标和计划进行。 3. 服务标准:服务标准是指对信息化服务过程和内容进行规范和要 求的标准。服务标准主要包括服务水平协议、服务支持、故障处理等 方面的规范,旨在提高信息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用户能够获得 及时和满意的服务。 三、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流程 信息化标准规范的制定一般经历需求调研、技术研究、草案制定、 评审和最终发布等阶段。 1. 需求调研:制定信息化标准规范的第一步是对相关领域的需求进 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用户和市场对于信息化标准的需求和期望。 2. 技术研究: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分析, 确定标准规范的技术要求和内容,探索前沿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3. 草案制定:根据需求调研和技术研究的结果,制定信息化标准规 范的草案,明确规范的目标、范围、内容和实施细则。 4. 评审:将草案提交给相关专家和机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进 行修改和完善,确保标准规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发布:经过评审和修改后,将标准规范正式发布,并向社会公开,供相关企业和机构参考和遵守。 四、信息化标准规范对企业的作用

信息化规范标准体系建设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博为贵” 一、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飞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域和空间的距离进一步缩小,将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信息化建设,尽管起步有早晚,发展程度不尽相同,但都在享受着信息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成果,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 要标志。信息化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在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下获得的。在我们的身边,计算机、网络、电视、移动电话等音视频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应用已成为构筑全球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 标准是人们为某种目的和需要而提出的统一性要求,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标准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它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及其结果规定共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要求。标准对促进ICT产业发展及ICT 的推广应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统一标准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如果没有标准,互联网不会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

人们很难说清楚生产一台电脑需要遵循多少标准,但是每个生产商一定会考虑采用标准统一的磁盘驱动器、打印机接口和网卡等。 标准化则是制定标准并使其在社会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的 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实施及修改标准等过程。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标准化工作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性 工作。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规范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管理等行为的技术法规。统一标准是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只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程及相关环节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二、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将涉及大量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必须对这些标准和规范按照内在联系进行有序地整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2.1 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三维空间 为了更为直观地反映信息化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这里以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项目管理及应用领域为对象,建立起信息化标准的三维空间,如图1所示。

信息化工作规范

信息化工作规范 是指对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的规定,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流程,来保证信息技术的安全、有效和稳定地应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 快速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一套高效且符合实际的规范。 一、的重要性 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保障信息安全 信息化技术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大大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和 获取。然而信息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信息泄露、黑客攻击等。一套完善的可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护敏感信息。 2. 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化技术作为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一套合理的工作规范不仅能够标准化工作流程,同时也能规范数 据存储和共享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 保证信息准确性 管理规范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这一点对于数据分析和决策 非常重要。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更好地辅助决策,促进企业发展。 4. 加强沟通协调 能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配合,从而提高任务完成率。规 范流程也能够减少冲突和误解,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制定和实施的方法 制定和实施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 定义目标和需求

为确保规范的实用性,需要先定义需要规范的信息化工作范围和目标,并细化具体需求。 2. 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 根据目标和需求,制定包括信息安全管理、职责分工、数据管理、应用流程等在内的相关规定。制定好规定后,需要对规定进行评估和审批,根据相关标准修改优化。 3. 推广和培训 规定的制定不能够保证其能够得到全体员工的遵守,需要展览和培训。安排一定的培训时间,确保员工了解相关规定,认识到规定遵守的重要性。 4. 审评规范实施情况 完善规定和流程后需要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审评。这一过程应该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根据实践经验不断优化和修改。

信息化项目交付规范要求标准

信息化项目交付规范要求标准 1. 项目交付的准备工作 - 在项目开始之前,项目交付团队应该评估和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确保项目交付的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 - 确认项目交付的时间表和里程碑,以及与项目相关的资源和预算。 - 确定项目交付的关键要素和成功的度量指标,以便在项目交付期间进行评估和监控。 2. 项目交付的计划和组织 - 制定详细的项目交付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活动、任务和交付物。 - 指定项目交付团队的成员和角色,确保每个成员的职责清晰明确。 - 确定项目交付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包括定期会议、报告和进度更新。

3. 项目交付的质量控制 - 确定项目交付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确保项目交付的成果符合预期。 - 实施项目交付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测试、审查和验证,以确保项目交付的质量和可靠性。 - 在项目交付过程中,及时处理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项目交付的准时和高质量完成。 4. 项目交付的文档和培训 - 编写详细的项目交付文档,包括项目需求、设计文档、用户手册等,以便用户能够理解和使用项目交付成果。 - 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用户能够顺利使用和操作项目交付成果。 - 在项目交付后,及时更新和维护项目交付文档,以适应业务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变更。 5. 项目交付的审批和验收

- 在项目交付完成后,进行项目交付的审批和验收,确保项目交付成果符合用户需求和合同要求。 - 进行项目交付的评估和反馈,了解用户对项目交付成果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 完成项目交付的最终报告和总结,总结项目的经验教训和改进措施。 以上是信息化项目交付规范要求的标准,通过遵循这些规范要求,可以确保项目交付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完成。请在项目交付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中国信息化发展标准

中国信息化发展标准 中国信息化发展标准,旨在促进我国信息化发展,在促进数字化 经济的同时,推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些标准面向全社会,包 括政府、企业和个人。本文将分步骤阐述“中国信息化发展标准”。 一、概述 “中国信息化发展标准”指的是在我国信息化发展中,针对不同 领域、不同产品和技术等,制定标准规范。这些标准的制定是经过国 家相关机构的审议和发布,目的是为了使信息化的发展更加有序,更 加健康。 二、标准的分类 中国信息化发展标准按照其适用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基础标准: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协议、通信协议等方面 的标准。 2.行业标准:包括了各个行业应用的标准,例如金融、交通、医 疗等方面。 3.产品标准:包括了各类信息化产品的标准,例如电脑、手机、 路由器等等。 三、标准的重要性 中国信息化发展标准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几点: 1.规范行为:通过对信息化产业的规范化,可以避免市场混乱和 不平等的竞争。 2.提高质量:通过标准化,可以提高信息化产品的质量,并且避 免安全隐患。 3.降低成本:标准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制 造效率。 四、标准的应用 中国信息化发展标准是面向全社会的,它们可以应用于各个方面,如政府、企业、个人等等。其中,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规定,

企业可以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制造,个人则可以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或服务。 五、标准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标准化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下: 1.标准化的深度和广度加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标准化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将会逐步加强。 2.标准化的开放性与合作性增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将逐步增强。 3.标准化的国际化程度提高:标准化工作将更多面向全球化,与国际接轨,更好地反映国际社会对信息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信息化发展标准”是信息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制定规范,可以保证信息化产业健康、顺畅发展。

信息化标准

信息化标准 信息化标准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化标准 是指在信息化建设中,为了统一和规范各种信息技术和系统应用的设计、开发、管理和使用而制定的一套规则和规范。本文将从信息化标 准的定义、制定过程、应用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化标准的定义 信息化标准是信息化建设中为了统一和规范各种信息技术和系统 应用的设计、开发、管理和使用而制定的一套规则和规范。它是根据 信息化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实际应用需求而制 定的。信息化标准涵盖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信息化应用的顺利推进。 二、信息化标准的制定过程 制定信息化标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泛的专家参与和合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需求调研: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目标, 明确标准的制定方向和重点。 2.制定框架: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制定标准的框架,包括标准的 适用范围、目标和主要内容等。 3.技术研究:针对不同的技术和应用领域,进行技术研究和评估,确定技术标准的具体要求。 4.起草标准: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 标准的原则、规范要求和实施指南等。 5.评审和修订:组织专家对起草的标准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 果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6.发布实施:经过评审和修订后,将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并组织 培训和宣传活动,推广标准的应用。 三、信息化标准的应用意义 信息化标准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规范:信息化标准能够统一规范各种信息技术和系统应用 的设计和开发,避免各个系统的差异化和不兼容问题,提高信息化建 设的整体效率和一致性。 2.提高效率:信息化标准能够规范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过程, 提高信息处理和数据交换的效率,加快业务流程的执行速度,提高工 作效率。 3.降低成本:信息化标准可以避免重复开发相同功能的系统,减 少资源浪费和成本投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 4.保障安全:信息化标准能够规范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和数据保护,提高信息安全水平,保障关键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5.促进创新:信息化标准能够提供先进的技术和最佳实践,促进 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协调。 四、信息化标准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演变,信息化 标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1.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标 准需要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提供更全面、全方位的标准支持。 2.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应用:未来信息化标准需要更加注重人工 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标准,推动智能化和自动化 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3.提高安全防护能力:随着网络安全威胁的增加,信息化标准需 要更加注重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提升,保障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信息化标准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与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信息化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 五、结语 信息化标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统一和规范 各种信息技术和系统应用,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制定 和应用信息化标准,能够推动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数字经济 的快速发展。未来,信息化标准需要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和智

it信息化标准

it信息化标准 IT信息化标准是指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旨在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这些标准涉及硬件、软件、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一、IT信息化标准的概述 IT信息化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软件开发和维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机构制定和发布。 IT信息化标准的制定过程通常包括需求分析、起草、评审、发布等环节。这些标准不仅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规范,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二、IT信息化标准的分类 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标准: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操作系统等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确保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使得各种设备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信息化建设任务。 2.软件工程标准:包括软件开发、测试、维护等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确保了软件的高质量、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指导和规范,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成果质量。 3.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信息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技术要求等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 4.网络通信标准:包括网络协议、通信接口等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确保了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使得各种设备和系统能够

相互通信和协作。 5.数据管理标准:包括数据格式、数据交换等方面的标准。这些标准确保了数据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使得各种数据能够共享和交换。 三、IT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机构和发布机构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全球最大的标准化组织之一,负责制定和发布各种信息技术标准,如ISO/IEC 20000、ISO/IEC 27001等。 2.国际电信联盟(ITU):是联合国下属的电信标准化机构,负责制定和发布各种电信技术标准和建议,如G系列、H系列等。 3.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技术组织之一,负责制定和发布各种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如IEEE 802.3、IEEE 802.11等。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是我国最高的标准化管理机构之一,负责制定和发布各种信息技术国家标准,如GB/T 28181、GB/T 22600等。 四、IT信息化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IT信息化标准对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来说: 1.提高信息技术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信息技术标准,可以确保各种设备、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使得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 2.促进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标准化可以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和规范,促进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信息技术的不断进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标准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标准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对信息系统的要 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制定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为企业信息化项目提供技术规范标准,以确保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质 量和安全性。本文档包括了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规范以及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规范等方面内容。 2. 硬件规范 2.1 服务器规范 •服务器必须符合企业需求,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 •服务器必须采用稳定可靠的硬件设备,确保故障率低。 •服务器必须安装合适的操作系统,并定期及时进行系统更新和补丁升级。 2.2 客户端规范 •客户端电脑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如合适的处理器、内存和存储容量。 •客户端电脑必须安装合适的操作系统和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补丁。 •客户端电脑的软件安装必须经过授权,并定期进行软件更新。 3. 软件规范 3.1 系统软件规范 •系统软件必须合法授权,并及时进行更新和升级。 •系统软件必须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和配置,确保充分发挥系统功能。 •系统软件必须具备良好的界面和易用性,方便员工操作和学习。 3.2 应用软件规范 •应用软件必须符合企业业务需求,并经过详细测试和验证。 •应用软件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安全性方面必须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修改。 •应用软件必须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性,方便员工快速上手使用。

4. 数据安全规范 4.1 数据备份 •企业必须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数据备份必须满足企业的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要求。 •数据备份的过程必须进行日志记录和监控,确保备份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4.2 数据存储 •企业必须对数据存储进行分类和权限设置,确保不同级别的数据只能被相应权限的员工访问。 •数据存储设备必须具备足够的容量和性能,满足企业数据存储需求。 •数据存储设备必须具备冗余机制,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4.3 数据加密 •企业必须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数据加密的密钥必须定期更换,并妥善保管,确保加密的安全性。 •数据加密算法必须符合国际公认的安全标准和算法。 5. 网络安全规范 5.1 网络设备规范 •网络设备必须进行合法授权,并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和配置管理。 •网络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补漏洞。 •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必须进行备份,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快速恢复。5.2 防火墙规范 •企业必须设置防火墙来保护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必须准确配置,只允许合法的网络流量通过,阻止恶意入侵和攻击。 •防火墙的日志必须定期进行分析和审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 5.3 访问控制规范 •企业必须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 •用户必须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企业必须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

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许多企业、机构、组织以及政府机关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息化建设从最初的局部应用,逐渐向全面覆盖的方向发展,但由于各自的信息系统构架不同,数据标准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信息化建设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此,推行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方案,不仅可以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也可以保障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的意义 1.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信息标准化规范化是指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系统之间,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存储等操作,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通过提高各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互通互联性,避免了重复采集、加工、处理信息的情况,有效提高了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2.保障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信息化建设中,数据是各个系统的核心资源,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严格按照信息标准化规范化操作,可有

效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可预防信息泄露、丢失等风险,保障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推动信息价值的开发和应用。 随着信息标准化规范化的实施,信息之间的共享和交流更加便捷,各个系统之间的互动也更加紧密。这样可以促进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知识和资源的共享,推动信息价值的开发和应用。 三、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施的内容 1.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是信息标准化规范化的关键一环。该标准应涵盖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等各个环节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要素和操作流程,确保各个系统的数据完全一致。此外,还可以制定数据字典,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方便数据使用和管理。 2.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是指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制定各项规定和操作流程,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监测。这样可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质量问题。 3.推行信息共享机制。 推行信息共享机制,是指在信息化建设中,各个部门、单位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的桥梁,实现信息之间的互通和互联。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是指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推行的为确保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得以贯彻实施,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在信息化的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软件选型、系统实施、系统分析、软件开发、网络建设、系统集成、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系统管理规程和操作规程、系统维护和升级、系统评测等信息化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系列管理和技术规定。 1.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的特点 1)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企业全局性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立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基础上,代表的是企业的整体最高目标和利益,而不仅仅代表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局部利益,因而具有企业目标的全局性;它建立在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企业从现在起到今后若干年内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不仅仅受短期需求驱使,因而具有企业发展过程的全局性;它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的基础上,并不过多考虑具体的技术和产品,因而又具有技术的全局性。 2)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强制性 由于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目标、过程、技术的全局性,因而它在全企业范围内的推行必须是无条件的,是企业的任何部门、任何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的准则,不得违背,它是企业信息化的纲领性文件。 3)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宏观到微观的过渡性 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定位于企业信息化规划和企业信息化项目之间,是企业信息化规划具体实施的第一步细化。同信息化规划相比,它具有一定的具体可操作行;它又是指导实施具体信息化项目的指南,为后者提供标准保证,有效地预防实施风险,确保其不偏离企业信息化整体目标。因而它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起到从宏观规划到项目实施的过渡作用。 4)企业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具有科学性 企业信息化进程有其自身普遍性的科学规律,不是仅仅依靠企业的主观愿望就能顺利开展的;同时,信息化必须涉与的大量的信息技术本来就属于高科技范畴,因此它严谨的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的。

信息化项目测试标准规范

信息化项目测试标准规范

目录 1.概述 (3) 1.1.目的 (3) 1.2.适用范围 (3) 1.3.术语 (3) 2.过程目标 (3) 3.角色和职责 (3) 4.输入 (3) 5.入口准则 (3) 6.流程图 (4) 7.工作流程 (4) 7.1.制定测试计划 (4) 7.2.测试用例设计 (4) 7.3.执行单元测试 (5) 7.4.执行集成测试 (5) 7.5.执行系统测试 (5) 7.6.测试分析 (5) 8.输出 (6) 9.出口准则 (6) 10.需要的资源 (6) 10.1.建议使用的工具软件 (6) 10.2.工具软件 (6) 11.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6) 12.监督与控制 (6) 13.验证 (6) 14.标准和规范 (6) 15.相关文件 (6) 16.示例文件 (7)

1.概述 1.1.目的 测试的目的是验证产品的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 1.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对公司产品、产品构件和工作产品的确认、必要时也包括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的确认。 2.过程目标 验证产品的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 4.输入 ➢已评审的《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 ➢已评审的《概要设计说明书》 ➢已评审的《详细设计说明书》 5.入口准则

测试过程相关人员、设备、工具已经到位。 6.流程图 7.工作流程 软件测试的主要工作有:制定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执行单元测试、执行集成测试、执行系统测试、测试分析等,并具体测试工作可参照《软件测试规范》。 7.1.制定测试计划 项目经理负责根据项目进度安排编制测试计划,然后组织测试计划的评审,必须做的工作有: 1)在测试计划中确定测试进度、人员安排,以及测试需求; 2)在测试计划中规定各阶段测试的输入、输出以及入口准则、出口准则; 3)在测试计划中根据不同类型的需求,确定测试方法、测试工具; 4)组织高层经理、需求分析员、测试工程师、开发工程师对测试计划进行同行评审。 7.2.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工程师负责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及测试数据的准备。必须做的工作有: 1)编写测试用例,规定输入与预期输出结果,以及详细的测试步骤; ➢根据《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测试汇总表》中的《系统测试用例》分页;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标准

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建设项目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构建稳定、安全、经济、高效、可持续的信息支撑体系,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信息化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计划、统设(以下简称“四统一”)的原则,以防止产生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 第三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是全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按照“四统一”的原则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日常管理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管理与信息资源整合等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信息化建设,是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与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类应用与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集成等)的建设与升级。 第二章统一规划 第五条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集团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结合信息化建设现状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编制。 第六条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负责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报集团公司 1 / 29

研究审定后实施,其作为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的依据。 第七条各子(分)公司应编制与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相配套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报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备案。 第三章统一标准 第八条集团公司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化标准体系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集团公司所有信息化项目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体系,原信息系统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更新。 第四章统一计划 第十条各子(分)公司、集团公司各部门依据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实际需求,编制年度信息化建设建议计划,经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审核,报集团公司批准后列入子(分)公司和集团公司年度工程计划。 第十一条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严禁计划外项目发生,未列入计划的项目一律不予拨付资金。 第十二条已下达计划的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更或需要追加投资的,应当按照计划申报程序报批。 第五章统设 2 / 2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