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导航与传真图分析----讲稿
4-7.(本)气象传真图a讲解

国际规定船舶测站填图格式。
PwPw—风浪周期,单位为s。 HwHw—风浪波高,单位为m。 D1V1—船舶航向、航速。 dwdw—主波向。 PS PS—涌浪周期,单位为s。 HSHS—涌浪波高,单位为m。 另外,不同国家的填写项目和
具体规定可能与国际格式稍有 不同,在使用天气图时要注意。
船舶测站填图格式
美国填图格式
Ds-航向; Vs—航速; Ts Ts-- 水汽温差; dw dw—主波 向; Pw--主波周期;Hw—波高;例中:60—华氏气温; 97—能见度5-<11‘;52—华氏露点温度; +3--水汽温差; 9/14—波高14英尺、周期9秒;
日本填图格式
地面图分析项目
等压线:我国间隔2.5hPa;英、美、日等国间隔4hPa。 高低压中心:我国用G、D;英、美、日等国用H、L。 地面锋线:冷锋、暖锋、静止锋和锢囚锋。 天气现象:降水绿色;雾为黄色;大风和沙尘为棕色。
一、天气图底图投影方式
用来填写各测站气象观测资料而特制的空白地图。 兰勃特投影:等角正割圆锥投影,经线是向极地收
敛的直线,纬线为同心圆,这种图在30-60度无失真。 中纬度地区的天气图多采用该投影。 极地平面投影:纬线以极地为中心的同心圆,经线 向外辐射。北半球的天气图多采用该投影。 墨卡托投影:等角正圆柱投影,经纬线均为互相垂 直的直线。低纬和赤道地区的天气图多采用这种投 影。
在传真天气图上用折线勾画出大风和浓雾的范围。
等高面和等压线
地表面气压的分布情况称为气压场。气压在空间分布称为空 间气压场,海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称为海平面气压场。气压相等 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压线。将同一时刻各个气象台、站所 观测到的海平面气压值填在一张海平面高度的地图上,然后 用平滑的曲线把气压相等的点连结起来,就可用等压线的不 同形式表示海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这种图面投影
气象传真图的识读与应用

气象传真图的识读与应用
根据以下问题分析传真图
地面分析图(ASAS):
1、解释ASAS图的图名标题的含义。
2、图中,两条标值不同的等压线间隔数值是多少?
3、图中绘制粗实等压线、虚线等压线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规定?
4、写出40°N以南海上天气系统的名称、中心位置、强度和动态。
5、说明图中锋的种类及各种锋的数量。
6、译出图中英文简报的内容。
7、说明图中缩写[SW]、[GW]、ALMOST STNR、SLW的含义,并统计[SW]、[GW]的个数。
8、说明位于Φ=27˚N、λ=142˚E测站的天气状况。
9、判断图中南海北部的风向。
10、判断图中锋面气旋中心低纬一侧暖锋前、暖区和冷锋后的风向。
11、说明图中我国华南地区主要的天气现象及天空状况。
12、说明36°N,155°E处锋面气旋24小时后的中心位置。
13、说明13.8°N,116.8°E处热带气旋的大风分布情况。
海浪分析图(AWPN):
1、解释AWPN图的图题的含义。
2、说明图中两条标值不同的等波高线的间隔数值是多少?等波高线的单位是什么?
3、说明图中绘制等波高线的依据。
4、写出图中热带气旋的强度、等级和位置。
5、写出图中Φ=25˚N、λ=122˚E处测站的水文气象要素实况内容。
6、什么是主波向?判断图中南海中北部的主波向。
7、判断图中黄海的波高。
8、说明图中热带气旋、锋面气旋产生的最大波高各是多少?图中最大波高是多少?。
6.3 气象传真图分析和应用解析

2、 地面预报图 (surface forecast)
常见的地面预报图 有24h、36h、48h和 72h的短期预报。
图中给出了等压线 的分布情况,气压 系统的类别、中心 位置、强度,锋的 类别、位置和热带 气旋的最大风速等。
另外,冬季,图中 还给出了积冰区、 海冰区、浓雾区及 大风区的范围等。
地面分析图上的符号说明
[W]:一般警报(Warning)
风力≥7级
[GW]:大风警报(Gale Warning)
风力8~9级。
[SW]:风暴警报(Storm Warning) 风力10~11级。
[TW]:台风警报(Typhoon Warning) 风力≥12级。
[HW]:飓风警报(Hurricane Warning) 风力≥12级。
为30~50 kn。
浓雾警报
暖锋 风暴警报
准静止
台风
台风警报
静止锋
辅助线
地面分析图上的符号说明
图中黑实线表示等压线,每隔4hPa一条。经纬度网格 线通常为10x10度。H、L表示高、低气压。x表示高、 低气压中心。下方的数字表示高、低气压的强度。
⇨ 25KT:气压系统中心的移动方向和移速。
1.地面(实况)分析图(Surface analysis)
地面分析图每隔6h一次,其图时分别为世界时 0000Z、0600Z、1200Z、1800Z(对应北京时0800 时、1400时、2000时和0200时)。
下图为日本东京JMH台发布的地面分析图,我们 结合此图说明传真地面分析图的主要内容、常用 符号和英文缩写的含义等。
Example of the surface analysis(日本)
图题内容 系统移向移速 大风警报
《气象传真图分析》PPT课件

• 天气图的绘制过程:1 气象资料的观测和传递; 2 气象资料的接收和填图;3 天气图的分析。
• 天气图的种类: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
和各种辅助图表。
• 天气图采用的时间:地面图:00Z,06Z,
12Z,18Z,(中间还有四次补充观测时间: 03Z,09Z,15Z,21Z),所以,实际上 每隔3小时就有一张地面天气图.高空图: 00Z,12Z。(观测时)
• 关于各气象传真广播台使用的呼号、频率、广播时间及 内容细目,在英版《无线电信号表》每年第三卷可查到。
主要气象传真广播台
图中数字代号说明:1-北京(中国);2-东京(日本); 3-桑莱岬(菲律宾);4-关岛(美国);5-珍珠港、火奴鲁 鲁(美国);6-旧金山(美国);7-埃德蒙顿(加拿大); 8-弗罗比歇(加拿大);9-哈利法克斯(加拿大);10-布伦 特伍德(美国);11-诺福克(美国);12-布拉克内尔(英 国);13-巴黎(法国);14-奥芬巴赫(德国);15-奥斯陆 (挪威);16-诺尔彻平(瑞典);17-罗马(意大利);18罗塔(西班牙);19-布拉格(捷克);20-莫斯科(俄罗斯 );21-安卡拉(土耳其);22-埃皮斯科比(塞浦路斯); 23-开罗(埃及);24-内罗毕(肯尼亚);25-达喀尔(塞内 加尔);26-比勒陀利亚(南非);27-新德里(印度);28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29-新西伯利亚(俄罗斯);30伯力(俄罗斯);31-曼谷(泰国);32-达尔文(加拿大) ;33-堪培拉(澳大利亚);34-里约热内卢(巴西);35-布 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 切变线:风场的不连续线。
高空分析图
(等压面图)
§2.气象传真图
气象传真图分析

交流平台
建立气象传真图分析的交流平台,促进各国气象专家 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全球气象服务水平。
THANKS
气象传真图通常包括等压线、等温线、等湿度线、降水分布、风向风速、云层分布等多种气象要素, 能够全面反映天气系统的演变和气象要素的分布情况。
气象传真图的重要性
气象传真图是气象部门发布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的主要手段 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 意义。
通过气象传真图,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趋势,采取相 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气象传真 图也为航空、航海、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重要的 气象保障服务。
,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05
气象传真图的未来发展与挑 战
气象传真图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数字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气象传真图正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气象数 据的获取、处理和传输效率。
智能化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气象传真图分析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气象模式、 预测气象变化,为决策提供更准确、及时的支持。
气象传真图分析
$number {01}
目 录
• 气象传真图概述 • 气象传真图分析方法 • 气象传真图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 气象传真图在灾害预警中的作用 • 气象传真图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气象传真图概述
气象传真图的定义与特点
气象传真图是指通过传真机传送和接收的天气图,是气象部门发布天气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 实时性、动态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能够提供全球或区域的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 了解天气变化和气象灾害预警。
性。
参数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调 整和优化,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气象传真图和气象报告

h
44
红外云图
在红外云图上,最黑的地区 代表最暖的表面,最白的地 区代表最冷的表面。
根据色调的差异可以判定云 顶的高低:色调白,温度就 低,表示云顶高度高;色调 黑,温度就高,表示云顶高 度低。
13 气象报告与气象传真图
上海海事大学 商船学院 《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教研组
2009年9月
h
1
内容
13.1 气象传真图概述 13.2 传真天气图 13.3 传真海况图 13.4 传真卫星云图 13.5 气象报告 思考题
h
2
13.1 气象传真图概述
一、世界气象传真广播台
h
3
二、传真图种类
传真天气图: 地面分析图(AS)、地面预报图(FS) 高空分析图(AU)、高空预报图(FU)。
15
ALMOST STNR
T 9728 PAKA (9728) 925 hPa 15.4N 136.5E PSN GOOD WEST 08 KT MAX WINDS 95KT NEAR CENTER OVER 50KT WITHIN 130 NM OVER 30KT WITHIN 400NM N-SEMICIRCLE
内容
第一部分 警报(大风、风暴、台风或飓风警报等)。 第二部分 天气形势摘要(高压、低压、锋等天气系统的位置、强度、移向、移速等)。 第三部分 海区天气预报(天空状况、天气现象、风力、风向、浪级等)。
应明确的两个问题
目前船舶所在海域处于何天气系统及该系统的何部位控制。 在未来24h内,推算船位附近海域将处于何系统及该系统的何部位控制,在该系统控制下将出现什么样天气。
气象传真天气图分析

(2)涡旋: 辐合型的气旋式涡旋:符号C,相当于气压场中的低压, 也称单汇辐合流场; 辐散型的反气旋式涡旋:符号A,相当于高压,也称单源 辐散流场。
Forecast circle
050000UTC
040000UTC
Storm warning area Storm area
Current position
北 京 热 带 气 旋 警 报 图
BAF
五、波浪分析图(AW)
等波高线, 风浪与涌浪 合成波高
天气系统 位)
细实线,基本等压 线,1024hPa,两 线间隔4hPa(我国 为2.5hPa)
第三:等压线识别
ALMOST STNR: 移向不定,移速 小于5kT SLW:有移向, 移速小于5KT
≥10级的 锋面气旋 用扇形
TS级起用扇形表示移向 圆圈处有未来的时间
H:高压 ×:中心位置 1028:中心气压 →:移向, 20KT:移速
总云量:10 高云:无 中云:复高积云 低云:碎雨云,云量9 最低低云高:300~600米
2)船舶测站填图格式
PwPw: 风浪周 期(s) dwdw: 主波向
HwHw:风 浪波高(m)
D1V1:船舶 航向、航速
HsHs:涌浪 波高(m)
PsPs:涌浪 周期(s)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海洋预报中心地面分析图
5、气象传真图的图名标题内容识别
常位于图角或图的空白处 图类 代号 TTAA
图区 代号
CCC
气象传真图9详解

§1.天气图基础知识 §2.气象传真图 §3.气象传真图实例
天气图基础知识
天气图的产生:1820年德国气象学家卜兰德(Brandes)首创了世界 第一张天气图。当时他的首创并未被重视,直到1854年克里米亚战 争中沙俄与英法联合舰队在黑海作战,英法舰队遇到风暴几乎全部 覆灭,之后才被重视。
冷平流
暖平流
零平流
高空温压场配置
பைடு நூலகம்
通常温度槽脊后于高度槽脊,槽前有暖平流, 槽后有冷平流,表现为“冷槽暖脊的水平结 构。
气象传真图
概述 气象传真图是向海上船舶提供的一种简单、直观的 天气图。海上航行的船舶可以通过气象传真接收机
时实地接收航区邻近国家传真台发布的气象传真图,
以获取航行海区的天气和海况资料,了解航区更多、
天气图:填有各地区同一时刻气象要素观测记录,能反映某一地区、 某一时刻天气状况或天气形势的特种地图。
天气图的绘制过程:1 气象资料的观测和传递;2 气象资料的接收
和填图;3 天气图的分析。
天气图的种类: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和各种辅助图表。 天气图采用的时间:地面图:00,06,12,18世界时;高空图:00, 12世界时。
W:过去天气现象;RR:降水量;
--船舶测站填图格式
英国填图格式
Pw pw—风浪周期; Hw Hw—风浪高; D1-航向; V1— 航速; dw1 dw1-- 涌浪方向; Pw1 pw1—涌浪周期; Hw1 Hw1--涌浪高。例中:64—华氏温度; 96—能见度2<5‘;9924—992.4hPa; 0611—风浪周期6秒;风浪高5.35.7m;1208--涌浪周期12秒;涌浪高3.8-4.2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导航与传真图分析第一章天气预报§1. 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天气预报(Weather Forecast):包括天气形势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两种,天气形势预报是指对高压、低压、槽脊、锋面等天气系统未来的移动、强度变化及生消变化的预报。
❖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天气学方法、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
❖天气形势(Synoptic Situation):大范围环流型与不同类别天气系统分布的概貌(高压、低压、锋、热带气旋的位置、强度、移动等)。
❖天气系统:显示大气中天气变化及其分布的独立系统。
如冷高压、锋面气旋、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等系统。
❖天气形势与天气:天气演变是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发生和发展的,天气形势能显示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变化趋势。
因此,天气形势预报是天气预报的基础。
❖天气的变化与天气系统及其空间分布密切相关,不同的天气系统伴随不同的天气。
所以说,天气系统是天气现象的制造者,同时又是天气现象的传播者。
正确认识和使用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只能有相对的准确性,而没有绝对的准确性。
正确认识天气预报才能正确使用天气预报,正确使用天气预报才能趋利避害,确保生产安全。
人们对天气变化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利用各种仪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时观测,并从大量的资料中不断发现和总结出了天气变化的许多规律性。
天气变化存在客观规律性,我们掌握了这些客观规律,就可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
然而天气变化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不计其数,至今最庞大的天气模式比起现实大气的无涯无尽来,还是极为初浅的。
辐射和云之间的相互作用、水汽相变的复杂过程、下垫面不均匀的物理特性,都没有很好地考虑,这就足以使天气预报不能达到绝对准确。
船舶天气预报的着眼点❖了解预报海域的海况、气候条件和环流特点。
掌握该海域海流性质、流向流速和分布特点;熟悉该海域气候和季节环流特点。
如风浪、浓雾以及对船舶有较大影响的天气系统的时空分布等。
❖确定预报海域的影响系统。
根据经验,大致确定未来影响本海域的天气系统。
通过分析过去几天的实况天气图,追朔它们的移动和强度变化。
对船舶的所有天气预报都围绕着影响系统来考虑。
船舶航线天气预报的方法和程序1、接收气象传真图;主要接收地面分析、预报图,海浪分析、预报图。
2、确定影响船舶的天气系统;3、在天气图上分别标绘出过去、现在和未来影响船舶的天气系统的位置和强度。
4、在天气图上分别标绘出现在船位和计划航线上未来24h、36h、48h的船位,并作连线。
5、将现场观测资料按单站填图模式绘在观测时的船位点上,并标出各时刻船位与影响系统中心之间的距离,分别确定未来24h、36h或48h船舶所处气压场形势。
6、作出航线上未来24h、36h或48h船位的天气预报,包括|风、浪、雾等气象要素的预报。
天气报告和警报我国海岸电台及负责海域❖大连(4个海区):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黄海中部。
❖上海(14个海区):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黄海中部、黄海南部、济州、东海北部、东海南部、长崎、鹿儿岛、台湾省北部、台湾省南部、台湾海峡、琉球。
❖广州(13个海区):台湾海峡、广东东部、广东西部、北部湾、海南岛西南部、西沙、东沙、中沙、南沙、巴士、华列拉、头顿、曾母暗沙。
大连台天气报告范围: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黄海中部。
上海台天气报告范围(14个海区):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黄海中部、黄海南部、济州、东海北部、东海南部、长崎、鹿儿岛、台湾省北部、台湾省南部、台湾海峡、琉球。
广州台天气报告范围(13个海区):台湾海峡、广东东部、广东西部、北部湾、海南岛西南部、西沙、东沙、中沙、南沙、巴士、华列拉、头顿、曾母暗沙。
❖世界其它海岸电台的负责区域、广播时间、使用频率等可查阅每年出版的无线电信号表第3卷互联网 (WWW)❖近年来随着互联网(www)的飞速发展,各种海洋气象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快速、彩色、高画质和动态等许多优点,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中国气象局主页网址为 / ,♦世界气象组织主页网址为 http://wmo.ch/。
♦日本的主页网址为 http://www.imoc.co.jp/ 。
♦**船舶获取天气和海况图资料的主要途径:MFB(气象传真广播)和互联网(www)天气报告内容❖第一部分警报(大风、风暴、台风或飓风警报等)。
❖第二部分天气形势摘要(高压、低压、锋等天气系统的位置、强度、移向、移速等)。
❖第三部分海区天气预报(天空状况、天气现象、风力、风向、浪级等)。
❖第四部分天气图分析,以气象电码发布。
❖第五部分选择船舶的天气报告,以国际气象电码发布。
❖第六部分选择陆地台站的天气报告。
❖第七部分选择船舶的天气报告增报。
❖第八部分选择陆地台站的天气报告增报。
❖第九部分高空报。
❖第十部分飞行报。
❖通常船舶只接收第一至第三部分的内容。
天气报告的应用❖阅读天气报告后应明确的2个问题:♦目前船舶所在海域受何天气系统,何部位控制。
目前天气状况是该系统控制下的一般天气还是包括地方性特殊天气。
该系统的来龙去脉及变化趋势(是新生的还是趋于加强或减弱,还是稳定少变等)。
♦未来的天气形势和天气状况。
在未来24h内,推算船位附近海域将处于何系统,或该系统的何部位控制,在该系统控制下将出现什么样天气。
❖有些天气报告直接指出未来天气状况,有的只指出受控系统而未写明天气状况,这时可根据天气模式和天气实况等自行考虑未来的天气状况。
❖注意事项♦阅读天气报告时应注意广播台名称、广播时间、有效时间(世界时或地方时)和受重要天气系统影响的海域。
了解不同岸台报文的习惯用法、风格和常用缩略语(如有的报文不分段落,无标点符号,甚至省略谓语动词等)。
♦时间用语(地方时)含义白天:08~20时夜间:20~08时早晨:05~08时傍晚:18~20时上午:08~12时上半夜:20~24时中午:11~14时半夜:23~03时下午:12~18时下半夜:00~05时♦天空状况(Sky Condition)用语含义晴(Clear sky):总云量0~2少云(Partly Cloudy):总云量3~5多云(Cloudy):总云量6~8(或高云量8~10)阴(Overcast):中、低云量9~10天气预报的主要技术方法❖ 1、天气图方法:以动力气象和天气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天气图上天气系统及其相应的天气演变规律,判断未来预报区内最可能出现的天气。
1)优点:❖历史悠久、理论成熟、经验丰富2)缺点:❖主观、定性❖ 2、数值预报方法 (动力学方法):对大气动力学方程组进行求解,来预报未来天气变化状态的方法。
1)优点:客观、定量2)缺点:预报存在误差。
主要有:❖有些系统包的偏慢(快),须人工修正。
❖存在系统性误差。
(由简化方程造成)❖对一些系统(副高,切断低压等)预报能力低。
❖低纬、山地预报效果不如中高纬和平地好。
1、数值模式是天气预报不可缺少的和气候预测最具潜力的工具。
2、数值模拟是加强对天气和气候系统演变规律认识所不可替代的工具,是提高理论认识的重要途径。
3、数值模式丰富的诊断产品为拓展气象服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3、统计学方法:应用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气象资料,揭露天气变化的客观因果关系,找出天气、气候变化的统计规律,预报未来天气或天气形势的方法。
❖ 4、综合预报方法:前三种预报方法,各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目前在实际预报业务中,采用的作法是参考各种预报方法的预报结论,再结合预报员的经验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得出预报结论。
外推法及其它经验方法❖天气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具有连贯性和渐近性,可以根据过去的演变趋势外推以后一段时间天气形势及系统的变化。
❖外推法有两种:等速外推和变速外推。
♦应用:闭合气压系统的外推和锋线、槽线等外推。
♦时效性:6~12小时为宜,最好不超过36小时。
相似形势法❖前期相似的天气过程是受到相似的物理因子制约的,因此后期天气的发展趋势也是相似的。
❖相似并不是相等,要抓住其主要相似特征。
通常将历史上许多相似的天气过程加以分析综合,归纳出若干典型天气型或天气模式。
❖例如:我国近海几种典型大风形势、我国近海平流雾模式等。
引导气流法❖在长期的天气实践中,人们发现地面上的一些浅薄系统的移动方向与该系统上空500hPa或700hPa等压面上的气流方向基本一致,移速与高空气流速度大小成一定比例,这个高度上的气流称为引导气流。
❖通常,地面系统的移速为500hPa等压面上风速的50 %-70 %,为700hPa等压面上风速的85 %-100 %。
❖应用引导气流法注意事项1、考虑高空槽脊未来的移动和变化。
2、若地面系统加深时,预报效果较差。
3、对于深厚系统,此法不适用。
4、台风的移动一般用500hPa为引导层,冷高压用700hPa为好。
天气谚语及统计法❖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天气变化与某些天象、物象和海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总结出许多天气谚语。
❖例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日头,西虹雨;无风来长浪,不久狂风降;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
❖这些谚语在使用时应注意地区、季节等条件,切不可简单套用。
❖对多年历史天气资料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出影响某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出现的频率、移动路径、移速和强度的平均值及极值,称为资料统计法。
第二章气象传真图分析§1.天气图基础知识•天气图:填有各地区同一时刻气象要素观测记录,能反映某一地区、某一时刻天气状况或天气形势的特种地图。
•天气图的绘制过程:1 气象资料的观测和传递;2 气象资料的接收和填图;3 天气图的分析。
等压线和等高面•地表面气压的分布情况称为气压场。
气压在空间分布称为空间气压场。
海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称为海平面气压场。
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压线。
将同一时刻各个气象台、站所观测到的海平面气压值填在一张海平面高度的地图上,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气压相等的点连结起来,就可用等压线的不同形式表示海平面的气压分布状况,这种图称为等高面图。
等高面图•在某高度上用等压线来表明气压场特征的图,如地面图,海拨高度为0。
在地面图上,将各地气象站的本站气压订正到海平面上,分析等压线,就可得到海平面气压场的分布图,即等高面图。
等高线和等压面在空间的每一点都有一个气压值,如果把气压值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一个等压面。
由于同一高度上各地的气压不等,气压在空间的分布,就象山丘一样起伏不平。
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高的地方(高压),等压面上凸,而且气压愈高的地方等压面上凸的愈厉害;气压比周围低的地方(低压),等压面凹,而且气压愈低,等压面下凹的愈厉害。
因此,等压面的起伏形势和该面附近等高面上气压的分布形势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