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沥青路面水稳性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合集下载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是指在道路基层之上,铺设一层由碎石、矿渣、沥青混合料等材料组成的层,经过合理的配合和施工工艺加工而成的道路铺装材料。

水稳层作为道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道路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平整度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水稳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就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探讨。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1. 石料质量控制水稳层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石料,因此石料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的关键。

在选择石料时,应注意选用坚硬、耐磨的优质骨料,具有均匀的颗粒分布和较高的抗压强度。

应注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石料,明确石料的规格和质量标准。

2. 沥青质量控制沥青作为水稳层的胶凝材料,对水稳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施工中应选用标准合格的工程用沥青,沥青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变形性,能够与石料充分混合,提高水稳层的整体性能。

3. 水稳土质量控制在水稳层施工中,水稳土是通过石料、沥青和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的。

在水稳土的配制过程中,应控制石料、沥青和添加剂的比例和配合关系,确保水稳土的配方合理,以保证水稳层的稳定性和强度。

二、施工工艺控制1. 施工设备的选用和维护水稳层施工需要使用到破碎机、搅拌机、平地机等设备,这些设备的选用和维护对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设备,并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和保养,确保设备的使用性能符合要求,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 施工工艺控制水稳层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配料、搅拌、铺摊和压实等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石料、沥青和添加剂的配合比例和技术要求,进行配料和搅拌工作,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在铺摊和压实时,要确保水稳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后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裂缝和孔洞。

三、质量检查控制1. 原材料检验在施工前,对石料、沥青和水稳土等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沥青路面水损坏现状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坏现状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沥青 路面 防治
中图分类号: T U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3791(2007)01(a)- 0049- 01
隙 。
1 沥青路面水损坏类型 水散成坑洞;水损害的 下 上的 损坏 水 位置是局部的,多发生在透水较严重且排水 2.2 自 而 当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沥青层较薄 又不畅的部位,这与沥青混合料的不均匀性 有关。 一些路段的泛油与水损害现象同时发生。 时,沥青路面的水损坏经常是自下而上发展 的。 水是水损坏的主要原因. 水进入沥青路面 大气降水浸入沥青路面并滞留干路面结构层 如果基层不能排水, 水将 中(主要是面层与基层), 在大量高速行驶车辆 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滞留在沥青面层中, 形成蓄水层。 在各种因素 作用下,可能产生以下几种不同的水损害现 的综合作用下,损害往往首先从这些蓄水层 象。 开始发生、扩展 ,最终导致路面破坏。 1. 1 路面产生坑洞 大气降水或其他自由水进人并滞留在表 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在重载高速行车 3 沥青路面水损坏防治措施 的不断作用下,反复产生的动水压力(孔隙水 3 . ,原材料 压力)使沥青从碎石表面剥落下来,局部沥青 3. 1. 1 沥青的选择 混凝土变成松散状态, 碎石被车轮甩出, 路面 如果沥青中含有大量的地沥青酸和地沥 产生坑洞。路况调查结果说明无论表面层沥 青酸干等极性大的组分,沥青就具有极强的 且呈酸性, 与矿料中的碱性矿物就 青混凝土是密实式的还是半开式的,都曾产 表面活性, 生过这类面层水破坏所形成坑洞。 能形成很强的粘结力。大量的工程实践均表 明, 沥青的针入度越小, 粘度越大, 与石料的 1. 2 局部表面产生网裂和形变 降水过程中,如自由水渗入并滞留在沥 粘附性也就越大,采用改性沥青是改善沥青 因此, 沥青混 青混合料层内,行车作用使层内沥青混合料 混合料水稳性非常有效的途径。 中部分碎石的沥青剥落,导致路面表面产生 合料中面层和表面层应该采用改性沥青,下 网裂、形变( 下陷) 和向轮迹外侧推挤,这种 面层可以使用针入度小的重交通沥青. 破坏现象相当普遍。在多条高速公路上对网 3. 1. 2 集料的选择 尽可能选择与沥青粘附性好的集料,这 裂形变处进行挖补的过程中,常发现从沥青 层间有水缓慢渗出,这是降水过程中水分渗 是最根本、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也 透并滞留在沥青混凝土中的表现。特别在冰 就是通常说的碱性石料,即S i o z 含量小于 冻地区,冬季的雪水逐渐渗入并滞留在沥青 52 % 的石料,通常从颜色上看比较深,如: 表面层内,经多次反复冻融,加剧了坑洞和 石灰岩、安山岩和一部分玄武岩。石屑按 网裂形变 。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 G F 40一 1 .3 卿浆 2004 )要求,必须减小石屑的含泥量,要大 如水透过沥青面层(两层式或三层式)滞留 力推广使用机制砂,并限制天然砂的用量 , 在半刚性基层顶面,在行车挤压作用下,自 因为机制砂棱角好,含粉量少。强调加工机 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 制砂的石料也应该选用碱性石料,并严格工 艺操作,成品材料要有水洗工艺流程。矿粉 的细料 ,形成灰白色泥灰浆。 作为重要的填料必须是石灰岩矿粉,决不能 使用酸料石料的石屑代替。 2 沥青路面水损坏特点 为了了解沥青路面水损坏特点,笔者进 3. 2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3.2 . 1 沥青 采用密实式沥青 面层 混合料 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同时对国际上有关水 由于半开式级配混合料的设计空隙率常 损坏的文献论述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这两 方面的调查,可以发现, 水损坏具有以下特 在 896 左右,施工后常在 12 96 左右,如施 工单位不严格控制压实,则实际混合料的空 点。 隙率将更大 。 2. 1 自 上而下的表面层 水损坏 3 . 2 . 2 进行渗水性检测,提高密水性 许多初期的路面水损坏是从上往下发生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来源于水,只有水能 的,它往往局限于表面层发生松散和坑槽, 如果及时修补,路面性能可以很快恢复. 在 渗入路面才有可能引发沥青膜和集料剥离, 大量高速行车的作用下,反复产生的动水压 因此,渗水性是沥青路面会不会产生水损坏 渗水性用渗水系数表征。 渗水 力逐渐使沥青从集料表面剥离, 局部沥青混 的关键性指标。 又有区别。 空隙率包 凝土变成松散,碎石被车轮甩出, 路面产生 系数和空隙率既有联系, 括开空隙和闭空隙, 而真正影响渗水的是与 坑槽 。实际上,无论表面层沥青混凝土是密 实式的还是半开式的甚至是采用了改性沥青 外界连通的开空隙,尤其是上下贯通的开空

沥青路面质量通病与防治

沥青路面质量通病与防治

沥青路面质量通病与防治摘要:笔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通过仔细观察、分析,以及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了解到了沥青路面存在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方法。

关键词:质量;原因;防治;措施沥青路面质量通病直接影响路面寿命和使用效果,现就其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如下:(一)横向裂纹。

裂纹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贯穿整个路面的,也有部分路幅的。

原因分析: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严密,结合不良。

沥青未达到适合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致使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应变)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应变)。

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缝。

桥梁涵洞或通道两侧的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防治措施: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

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以摊铺压实的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碎料,然后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

铲除敷贴料,对缝壁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再铺筑新混合料。

充分压实横向接缝。

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要求,按本地区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取使用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度收缩裂缝。

采用优质沥青更有效。

桥涵两侧填土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工后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

为防止雨水由裂缝渗透至路面结构,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改性乳化沥青灌缝。

对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SBS改性沥青)灌缝。

灌缝前,须清除缝内、缝边碎粒料、垃圾,并使缝内干燥。

灌缝后,表面撒上粗砂或3-5mm石屑。

(二)纵向裂缝。

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

原因分析: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未按有关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合不紧密而脱开。

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而发生沉陷。

拓宽路面的新老路面交界处沉降不一。

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冬季施工方案

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冬季施工方案

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冬季施工方案一、引言冬季施工是道路建设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严寒的气候条件给道路施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在冬季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和应对方案,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并保证施工质量。

二、道路水稳层冬季施工方案在冬季,道路水稳层的施工面临低温、潮湿等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情况至关重要。

为保证水稳层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方案:•优化材料配比:在冬季施工时,可以适当增加沥青含量和添加热稳定剂,以提高水稳层的抗寒性能。

•控制施工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对水稳层材料进行预热处理,控制施工环境温度,防止材料过快冷却。

•合理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遇到极端天气条件进行施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沥青路面冬季施工方案沥青路面在冬季施工时存在易凝固、脆性增大等问题,如何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成为关键。

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提前预热材料:在冬季施工前,对沥青进行预热处理,确保材料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加强质量管理: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提高施工工艺要求,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规范标准。

•合理施工时间:选择施工气温较高、阳光充足的时间段进行作业,减少冷凝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四、步道冬季施工方案步道作为人行道的一部分,其施工也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行人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防滑处理:在冬季施工步道时,需添加防滑剂或采用防滑型路面材料,以增加步行者的行走稳定性。

•施工照明:在天昏地暗的冬季,增加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清晰看到工作区域,避免事故发生。

•定期除雪:施工完毕后,要做好步道除雪工作,以确保步道在冰雪天气下通行安全。

五、结论冬季施工是道路建设的重要阶段,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通过本文提出的冬季施工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低温、潮湿等冬季气候条件,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道路建设顺利进行。

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摘要:随着公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路面的平整程度关系到行车的舒适性也反映了施工能力的表现,近年来,不少道路在施工之后不久就发现公路路面上出现了波浪、沉陷、碾压车辙、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本文通过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平整程度一、路面不平整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日常的道路平整程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影响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①路基与底基层平整度对面层平整度的影响;②、水泥稳定基层对面层平整度的影响;③沥青混合料的影响;④运料车辆与摊铺机的配合对道路平整度的影响;⑤路面摊铺作业影响,摊铺机的操作及本身的调整对摊铺质量影响较大;⑥施工缝(纵、横)对平整度的影响;⑦碾压作业的影响;⑧施工设备和人员素质影响。

施工人员素质、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段的处理、路面施工机械的选用及路面材料的质量,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原因。

二、提高路基及路面基层平整度的措施(一)、路基与底基层平整度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的影响及对策沥青混凝土的道路平整程度,并不是从路面最后沥青表面开始的,要保证沥青平整程度就必须从路基开始进行平整程度的处理,否则当路基、底基层、基层、分层面层平整度相差较大,各层铺出的松铺厚度也不等时,在碾压后各层表面就会出现不平整。

路基不平整会让整个路面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坍塌,凹陷等情况的发生。

因此基层顶面的平整程度对于沥青面层的平整程度,甚至对于道路的平整程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道路基础平整首先要采用提高道路平整的平地机刮刀自动找平的方法,通过检测道路的实际情况,做好路基、桥、涵施工时做好填料、压实等质量控制,及采取桥头搭板等技术措施来加以克服。

并且在完成一道工序之后,必须要现行通过施工的检验,确定平整之后在进行下一道工序,保证整个施工的质量完整有序的进行。

(二)、水泥稳定基层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及对策不少人在认为在道路处理平整的时候,路基可以不需要太过认真,只要在水泥层处进行弥补路基不稳的情况就可以,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吧到由于整个水泥稳定基层属于一整块连续的水泥板组成,他们对于行驶到路上的载重量有着自身的要求,一旦超过其重量就需要路基承担着负载,如果路基存在着凹凸不平,很容易就让水泥稳定基层发生断裂,从而对沥青面层的平整程度发生重大影响。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水稳基层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由于水稳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整体性,水稳定性以及抗冻性等优点,因此,在近几年的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被广泛用于路面基层,基层是路面工程的主要承重层,起到关键的作用,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则达不到使用效果,无法体现其优点,甚至今后留下工程隐患,造成路面损坏。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或底基层的质量问题,浅淡解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问题的对策,阐述一下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标签:水稳基层;质量问题;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 裂缝水稳基层是一种半刚性结构。

水稳基层易产生裂缝的问题是许多科研人员一直想方设法研究解决的问题。

这种裂缝是很有规律性的,一般在基层顶面横向每隔5-10米一条,缝宽0.5-4mm左右。

出现较早时在水稳基层摊铺完成后一个月内就开始出现,晚的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车后一至二年内开始出现,这是由于水泥稳定基层裂缝反射到面层造成的。

基层裂缝的危害有二个方面:一是降低基层的整体强度,二是发展后会形成反射裂缝,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应出现有规则的横向裂缝、起拱。

出现第二种情况后,若不及时处理,雨水从裂缝内向下渗透,沥青混凝土和基层裂缝缝隙处充满自由水,在车辆荷载反复冲击下,就会使沥青混凝土中粘附在碎石表面的沥青剥离,基层的细集料形成灰浆被挤压出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坑洞、碎裂、松散,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影响其使用寿命。

基层裂缝的危害在我省内的国道、省道、高速公路极为常见,直接影响到了路面行车的质量和舒适度。

1.1 原因分析(1)水泥剂量偏大或水泥稳定性差。

(2)碎石级配中细粉料偏多,石粉塑性指数偏高。

(3)集料中黏土含量大,因为黏土含量越大,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温缩裂纹越大。

(4)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偏大,不均匀。

(5)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养生不及时,易造成基层开裂。

(6)养生结束后未及时铺筑封层,基层暴露时间过长。

1.2 预防措施(1)控制水泥质量,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应适当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水泥用量,水稳基层混合料中水泥含量不得超过6%。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

广西南友公路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与试验分析二航局四公司汪继平摘要:据南友高速公路沿线的气候、水文地质等情况分析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根据矿料级配试验研究的成果,提出采取的级配范围。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改善措施级配试验1工程概况国道主干线衡阳-昆明公路支线南宁至友谊关公路主线全长179.19km,联线长41.848km,为广西首条采用全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工程于2003年底开工,要求2005年10月1日前竣工通车。

南友公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400mm以上,年平均日照1700h以上,年平均气温21~22.1℃,年无霜期352d,年平均蒸发量1350mm。

根据沿线的气象条件,按文献[1],南友路属于东南湿热区中的华南沿海台风区(VI7);按照文献[2]附录A的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广西属于热区,最低月平均气温>0℃,另外根据广西南宁地区的降雨量>1000mm,属于多雨潮湿地区。

根据文献[3]的沥青路用性能气候分区,广西南宁地区属夏炎热冬温区1-4区。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高温、降雨以及重车渠化等将是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沥青混合料需着重考虑高温稳定性、水稳性、耐久性以及面层的抗滑性能。

下面就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结合南友公路的特点作出级配的试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善措施,为沥青面层的施工提供参考。

2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2.1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用具有一定粘度和适当用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质集料经过充分拌和而形成的混合物。

其路用性能主要有: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耐久性、低温抗开裂性能、表面特性。

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矿料的级配组成较为关键,从使用性能上来说,骨架密实结构是最理想的级配组成。

2.2.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主要因素2.2.1集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形成机理来源于沥青结合料的高温粘性和矿料级配的嵌挤作用,提高矿料的嵌挤作用是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主要途径。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整治措施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1.变形类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

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

车辙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

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

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主要因素是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气候和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的外界因素。

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2)表面磨损过度;(3)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4)由于基层含不稳定夹层而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波形车辙。

2.裂缝类裂缝主要有三种形式: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

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

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

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裂缝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三种。

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品种和等级、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面层的厚度、基层材料的收缩性、土基和气候条件等。

坑槽(裂缝类)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指路面破坏成坑洼深度大于2cm,面积在0.04㎡以上。

形成坑槽主要是车辆修理或机动车用油渗入路面,污染使沥青混合料松散,经行车碾压逐步形成坑槽。

3.松散类沥青路面的松散是指路面结合料失去粘结力、集料松动,面积0.1 ㎡以上。

松散是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病害,松散可能出现在整个路面表面。

也可能在局部区域出现,但由于行车作用,一般在轮迹带比较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局部路基和基层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破坏;(2)碎石中含有风化颗粒,水侵入后引起沥青剥离;(3)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沥青结合料本身的粘结性能降低,促使面层与轮胎接触部分的沥青磨耗,造成沥青含量减少,细集料散失;(4)机械损害或油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沥青路面水稳性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摘要:沥青路面在公路工程中比较常见,做好其施工工作可为公路工程整体质
量提供保障,但是经研究发现沥青路面水稳定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未
进行相应的处理,其水稳性将会有所降低,使工程质量及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本文对影响沥青路面水稳性的因素进行说明,并且提出几点改善措施,希望为实
际处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稳性,影响因素;改善措施;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有效缓解交通压力、保障人们安全出行,多数公路工程均已投入施
工工作中,施工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使其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施工单位需要对各
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管控。

相关资料表明沥青路面水稳性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但是水稳性在
各类因素影响下会有所降低,为了规避此情况,施工单位需要掌握影响因素,制定有效分防
范措施进行处理,进而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提升。

一、影响沥青路面水稳性的因素分析
第一,对沥青混合物料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沥青混合物料的影响主要包括集料性质和
混合料类型两方面,下面分别进行说明:一方面,对集料性质进行说明。

集料性质对沥青混
合物料的性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集料化学成分对其表面电荷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集料表
面存在铝,铁或者镁等高价阳离子,上述离子会与沥青发生化学吸附作用,形成稳定性较好
的吸附层,如果集料表面存在钠和钾等低价阳离子,在化学吸附作用下会形成不稳定的吸附层,碰水后便会被损坏;与此同时集料水吸附能力对混合物料水稳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含
有大量硅质的酸性集料属于亲水性集料,水吸附能力同沥青相比较强,沥青在遇水后出现剥
落的可能较大,硅质含量较少的碱性集料吸附沥青的能力大于水,在遇水后不容易出现剥落
的情况。

另一方面,对混合料的类型进行说明。

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物料的透水性相对较小,不容易浸入水分,出现水稳性较低的几率较小;对开级配改性沥青混合物料而言,水分可在
空隙中自由通过,不容易出现水损害的情况;沥青混合物料的空隙率处于以上两物料之间,
内部进入水分后在荷载影响下会产生毛细压力,沥青路面的水稳性会逐渐降低,除此之外,
如果沥青用量小于最佳值时也会发生水损害[1]。

第二,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沥青路面水稳性会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当工程所在
地区的气候比较潮湿和寒冷时容易出现水敏感性破坏的情况,与此同时温度,干湿循环以及
冻融循环等均会降低沥青路面的水稳性。

此外交通荷载的增加也会对沥青路面水稳性产生影响,在荷载作用下沥青膜和集料之间,集料和集料之间会出现剪切破坏,在水分进入后粘结
力会逐渐降低,进而产生水损害。

第三,对施工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压实是沥青路面施工的重要环节,压实度是否达标对路
面水稳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当压实效果较差时路面空隙率会增大,当水分进入路面后其水稳
性便会降低;沥青与粗细集料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当两者配比不合理或者使用量
不准确时路面的强度无法得到保证,开裂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水分进入后便会发
生水损害[2]。

第四,对路面排水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不能及时排出积水是导致沥青路面水稳性降低的重
要原因,积水长时间滞留后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会明显降低;当前多数施工单位均在沥青路
面上对排水井进行合理设置,但是其仅能对路面的水分进行排出,无法排出结构内部的水分,进而导致水损害发生的几率增大。

二、改善沥青路面水稳性的措施分析
第一,对沥青和矿料粘附性进行提升。

根据沥青和矿料的作用机理可知,使沥青、矿料
和水三相系出于平衡的状态可实现提升两者粘附性的目标,基于此可从降低矿料表面水对沥
青置换能力这个角度入手进行改善,确保水分进入后沥青膜不会出现剥离或者收缩的情况,
能够和矿料更好地吸附在一起,比如:施工单位可根据工程情况使用适量的水泥或者石灰对
矿粉进行替换,石灰和水泥含有大量的碳酸钙,能够与沥青混合物料中负电荷的表面活性物
质形成化学吸附层,液态抗剥落剂是表面活性物质中的一种,胺类表面活性剂比较常见,其
两端分别是胺基和烷基,前者亲和力较好,后者可融于沥青中,能够对沥青和矿料界面的张
力进行减小;在沥青中对环烷类高分子有机酸,煤沥青及石油沥青等进行合理添加,进而实
现改善粘附性的目标[3]。

第二,做好级配选择工作。

空隙率、空隙结构和沥青膜厚度对沥青路面的水稳性会产生
较大的影响,集料嵌锁结构和压实性会受到沥青混合物料级配的影响,并且不同级别的物料
在内部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悬浮密实结构和骨架密实结构,以上两种结构在空隙
连通性和孔径分布上各不相同,相关研究表面当空隙率介于3.5%-16%之间时水分渗入比较容易,但是排水难度较大。

基于此施工单位需要做好以上指标的把控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需要对工程情况和规定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依据展开试验,通过多次试验确
定最佳级配,减少级配对沥青路面水稳性的影响,进而延长公路使用年限。

第三,对路面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路面结构是否合理与沥青路面水稳性有一定的关系,为了
施工单位需要酌情对路面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对以下方法进行应用:其一,将沥青砂作为沥青面层下层的下封层,使用其对地下水和毛细水的上升进行有效隔断,避免水分进入路面;其二,对透层油进行改善,将煤油稀释的中凝液体沥青和非离子型乳化
沥青作为透层油,保证其可有效渗透至基层;其三,在上基层中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合理应用,使用其提升沥青路面的各方面性能;其四,在沥青层联结层或者下面层对贯入式结构层
和沥青碎石进行合理设置,但是在选择沥青碎石时需要对其空隙率进行充分考虑,在其他条
件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选用空隙率较大的碎石,保证在短时间内排出水分,降低对沥青路面
水稳性产生的不利影响[4]。

第四,落实细节性工作。

其一,集料是否干燥及其拌合的均匀性对沥青矿料的粘附性会产生
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施工人员需要在存放集料的场所对篷盖进行合理设置,避免其出现受潮
的情况;在使用前需要对各类材料进行检查,去除其中的杂质,保证其质量符合实际施工的
要求;其二,让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展开碾压施工,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向碾轮洒大量
的水,避免水分留在混合物料的空隙中,将剥离情况出现的可能降至最低,与此同时需要对
碾压次数进行控制,保证沥青路面的强度和密实度;其三,在沥青路面发生开裂的情况时施
工人员需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填补,减少水损害出现的几率[5]。

结束语:
总结全文可知内界因素及外界因素均会对沥青路面的水稳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
充分发挥公路工程的建设意义,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各类因素制定合理分防范和处理措施,本
文笔者提出对沥青和矿料粘附性进行提升、做好级配选择工作、对路面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以
及落实细节性工作等改善措施,希望施工人员可对以上方法进行合理应用,进而提升沥青路
面水稳性,为后期安全使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风.影响水稳基层抗裂性能的因素及优化对策[J].中华建设,2014(9):138-139.
[2]程琴.探讨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的施工与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7(11):76-76.
[3]庄时针.水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对策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
理,2014(3X):57-59.
[4]肖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分析与对策[J].科技视界,2016(12):218-218.
[5]苏洪涛.沥青路面水损坏的成因及预防[J].科学中国人,2014(6S):75-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