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远程教育--数据库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培训机构数据库课程设计

培训机构数据库课程设计

培训机构数据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数据库、进行数据库查询和维护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信息素养,认识到数据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如下:1.数据库基本概念:介绍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及其关系。

2.数据库设计:讲解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基本方法。

3.数据库操作:教授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删除、修改表结构,插入、更新、删除数据等。

4.数据库查询:学习SQL查询语言,包括简单查询、复杂查询、事务操作等。

5.数据库安全与维护:讲解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备份与恢复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第1-2周:数据库基本概念2.第3-4周:数据库设计3.第5-6周:数据库操作4.第7-8周:数据库查询5.第9-10周:数据库安全与维护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确保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讨论法:鼓励学生针对案例或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提高实践能力。

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参考书:《数据库系统概念》、《SQL权威指南》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在线案例库4.实验设备: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网络设备等教学资源应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据库课程设计主题

数据库课程设计主题

数据库课程设计主题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表、字段、记录等;2. 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如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等;3. 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设计软件(如MySQL、Access等)进行数据库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操作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合适的数据库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据库课程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课程实践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3.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库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其学以致用的意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数据库的设计,包括创建表、定义字段和设置关系;2. 学生能够运用SQL语言完成基本的数据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3. 学生能够在课程实践中,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学生能够积极关注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了解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培养其持续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表、字段、记录等;2. 数据库设计原则: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3. 数据库操作: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4. 数据库设计软件的使用:如MySQL、Access等;5. SQL语言基础:SELECT、INSERT、DELETE、UPDATE等语句。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引言:介绍数据库的作用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课时:1课时);2. 数据库基本概念:讲解数据表、字段、记录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课时:2课时);3. 数据库设计原则:阐述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等设计原则,分析各自优缺点(课时:2课时);4. 数据库操作:讲解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的方法,结合实践操作(课时:3课时);5. 数据库设计软件使用:介绍MySQL、Access等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课时:3课时);6. SQL语言基础:讲解SELECT、INSERT、DELETE、UPDATE等语句的用法,并进行实例演示(课时:4课时);7. 课程实践:分组进行数据库设计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课时:4课时)。

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等;2. 使学生了解关系数据库的原理,如表、记录、字段、主键、外键等;3. 引导学生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如增删改查等;4.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设计原则,进行简单的数据库设计和优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管理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利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数据库设计方法进行问题分解和解决方案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3.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社会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尊重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编程基础,对数据库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据库概述2. 关系数据库原理:关系模型、实体与属性、表与记录、主键与外键、关系运算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原理3. SQL语言操作: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数据控制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SQL语言4. 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与优化等;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5. 数据库应用案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数据库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据库应用案例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数据库基本概念第二周:关系数据库原理第三周:SQL语言操作第四周:数据库设计第五周:数据库应用案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数据库原理与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数据、数据库、数据模型等。

(2)掌握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等数据库设计方法。

(3)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4)熟悉SQL语言及其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创建、维护和管理。

(2)能够运用数据库设计方法独立完成简单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

(3)具备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模型等。

2.数据库设计方法: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型等。

3.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原理、常用技术、SQL语言等。

4.数据库应用实例:数据库设计、实现和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1-2周:数据库基本概念和数据模型。

第3-4周:数据库设计方法。

第5-6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第7-8周:SQL语言及其应用。

第9-10周:数据库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问题。

3.实验法:上机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数据库原理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辅助教学。

石大数据库课程设计

石大数据库课程设计

石大数据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数据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数据库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

•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创建、数据的添加和查询等基本操作。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库设计和优化,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用性。

•能够运用数据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数据库设计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数据库设计和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库基本概念:介绍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

2.数据库设计:讲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

3.数据库操作: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并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加深理解。

4.数据库管理:讲解数据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表的创建、索引的创建和使用等。

5.数据库性能优化:介绍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查询优化、索引优化和存储优化等。

以上教学内容将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进度进行安排,以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据库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的方式,系统地传授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数据库课程设计》_91031426486640372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数据库课程设计》_91031426486640372

《数据库原理》学习中心: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备注:提交一份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报告,报告内容参见第二章数据库设计中的范例——汽车修理厂信息管理系统内容要求如下:1.从应用系统选题中选择一个管理系统;(应用系统选题以下20题里选一个)2.概念模型设计(要求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⑴确定实体及其主码、属性;⑵确定类型的类型及其属性;3.逻辑结构设计⑴定义数据库中表的所有属性及其类型、宽度;⑵定义关系模式及其主码、外部码;⑶定义视图,说明每个视图的作用;4.行为设计⑴说明查询文件的作用;⑵说明表单文件的作用;⑶说明报表文件的作用;1、大学生论文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论文信息、杂志社情况、学生所在院系情况、指导教师的情况等。

该系统需实现三个主要功能:各种信息的维护、各种信息的查询、论文情况的统计。

2、网络随行秘书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个人的基本信息、联系人的基础资料、一周内的个人日程安排等。

该系统需实现三个主要功能:个人信息维护、通讯录管理、日程管理。

3、联系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个人的基本信息、联系人的基础资料、客户的基础资料等。

该系统需实现两个主要功能:各种信息的维护、各种信息的查询。

4、会议流程管理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会议的基本情况、主办方的情况、会议参加人员的情况、主讲者的情况等。

该系统需实现三个主要功能:各种信息的维护、各种信息的查询、各种信息的统计。

5、银行存取款业务管理系统银行要求客户填写的存款单或取款单由业务员键入系统,如果是存款,系统记录存款人的姓名、住址、存款类型、存款日期、利率等信息,并打印存单给客户;如果是取款,系统能够计算利息并打印利息清单给客户。

6、航空公司机票预订系统旅行社把预定机票的旅客信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身份证号、旅行时间、旅行目的地等)输入该系统,系统为该旅客安排航班,印出取票通知和账单,旅客凭取票通知和账单交款取票,系统经过校对无误后印出机票给旅客。

中国石油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中国⽯油⼤学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结构(C语⾔)课程设计题⽬:可视化弗洛伊德最短路径⼀.实习⽬的通过实习,了解并初步掌握设计、实现较⼤系统的完整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编码设计、系统集成、以及调试分析,熟练掌握数据结构的选择、设计、实现以及操作⽅法,为进⼀步的应⽤开发打好基础。

⼆.问题描述设计、实现随机或⼿动建⽴⼀个有向图,可以使⽤弗洛伊德算法输出有向图中节点之间最短路径及权值,并把有向图和弗洛伊德算法得出的最短路径及最⼩权值可视化。

三.需求分析(1)可随机建⽴有向图,并在屏幕上使图可视化;(2)可⼿动建⽴有向图,添加节点、删除节点、移动节点、添加边、删除边、设置权值,并在屏幕上使图可视化;(3)对已建⽴的有向图实现弗洛伊德算法找出最短路径,并在屏幕上使最短路径及最⼩权值矩阵可视化;四.概要设计.系统中⼦程序及功能要求:数据对象V:⼀个集合,该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数据关系R:R={VR}VR={|P(x,y)^(x,y属于V)}(1)OnButtonCreategraph()//随机建图按钮;(2)OnButtonHuman()//⼿动建图按钮;(3)OnButtonAddvertex()//添加节点按钮;(4)OnButtonDeletevertex()//删除节点按钮;(5)OnButtonMovevertex()//移动节点按钮;(6)OnButtonAddedge()//添加边按钮;(7)OnButtonDeleteedge()//删除边按钮;(8)OnButtonSetweight()//设置权值按钮;(9)OnButtonFloyd()//弗洛伊德算法按钮;(10)DrawDGRandom(TCenterPoint, pDC)//随机建图;(11)DrawDiGraph(CDC *pDC)//图可视化;(12)DrawVexs(CDC *pDC)//节点可视化;(14)InitHand()//存储节点;(15)CreateDGHand(CPoint centerpoint)//⼿动建图;(16)AddVertsHand()//添加节点;(17)DeleteVex(CPoint vPoint)//删除节点;(18)AddEdgesHand()//添加边;(19)DeleteEdge(CGraphVertex* pBeginVex, CGraphVertex* pEndVex)//删除边;(20)SetEdgeWeightHand ()//设置权值;(21)Floyd()//弗洛伊德算法;(22)DrawFloyd(CDC *pDC)//弗洛伊德可视化;各程序模块之间的调⽤关系(⼦程序编号见上):主函数可调⽤⼦程序 1、2、3、4、5、6、7、8、9⼦程序1可调⽤⼦程序10⼦程序2、3可调⽤⼦程序14、15⼦程序3可调⽤⼦程序16⼦程序4可调⽤⼦程序17⼦程序6可调⽤⼦程序18⼦程序7可调⽤⼦程序19⼦程序8可调⽤⼦程序20⼦程序9可调⽤⼦程序21⼦程序10可调⽤⼦程序11⼦程序16可调⽤⼦程序12⼦程序17可调⽤⼦程序12、19⼦程序18、19、20可调⽤⼦程序13⼦程序21可调⽤⼦程序22五.测试分析按照附录中的测试数据,得出如下测试、分析结果:1.建图功能:(1)随机建图:随机去顶节点的个数与位置及节点之间边的连接、⽅向与权值⼤⼩,并在屏幕上输出图结构;测试结果:可随机输出⼀有向图。

中国石油大学 数据库课程设计 联系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中国石油大学 数据库课程设计 联系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数据库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联系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姓名:某XX 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批次:2018年春层学习中心:昌平直属学习中心2019年12月6日第一章客户管理系统分析1.1 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使用简洁的框架结构,可以进行客户的查看、信息录入等操作,实现客户的管理、客户的统计分析、系统维护等模块组成。

以及一些常规的设置和数据库管理等操作。

1.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1.2.1 用户群体与市场分析客户管理系统将能为企业实现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

它既是一种国际领先的、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商业策略和企业运作实践,也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有效提高企业收益、客户满意度、雇员生产力的管理软件。

客户管理系统是通过赢得、发展、保持有价值的客户,增加企业收入,优化盈利性,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商务战略。

通过获得更多的客户线索、更广泛地共享客户信息,协同工作,增加收益,提高给客户的价值,实现企业和客户的"双赢"。

企业希望通过客户管理系统能够了解更多的客户的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与此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

客户管理系统是一种旨在健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系统。

指的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有意义的交流来了解并影响客户的行为,以提高客户招揽率、客户保持率、客户忠诚度和客户收益率。

客户管理系统是一种把客户信息转换成良好的客户关系的可重复性过程。

利用激励因素来刺激客户进一步消费,并激发其"感激"心理,对保持长期的销售和提高客户保持率十分重要。

1.2.2 技术能力分析根据本系统的功能需求,采用JSP与开源的MySQL数据库引擎进行开发。

由于JSP技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

网页还能通过tags和scriptlets访问存在于服务端的资源的应用逻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石油远程教育--数据库课程设计
(总1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学生管理系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班级: 1109
学生姓名:逐风者
学号: 0000
2013 年 05 月
1 开发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代背景[1]..............................................................................................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功能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字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概念模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逻辑模型设计和优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据库初始关系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规范化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课程设计总结和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开发背景
时代背景[1]
2013年是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业务蓬勃发展的一年,抛去这些光环的头衔,对于计算机而言,这一切的核心都离不开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系统设计是把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和具体业务虚拟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逻辑,简单的说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实例化。

优秀的数据库模式能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为了使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设计合理、规范、有序、正确、高效进行,现在广泛采用的是工程化6个阶段开发设计过程与方法,它们是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本课程设计使用的是 MYSQL 数据库,开发语言的使用的是java,
前端界面使用的是Netbeans,这是一款可视化的java 开发工具。

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学生学籍和活动的管理,统计学校专业的选课和学生工会(团体)的选择情况。

2 功能描述
系统需求分析
本系统的设计模拟一般高校的学生管理内容,系统主要针对学校专业和工会的选择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

(1)本系统需要管理的实体信息
①学院信息:学院编号,学院名称,创办年份,简介;
②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电话、入校日期;
③专业信息:专业编号、专业名称、创办年份,所属学院;
④社团信息:社团编号、社团名称,社团简介,创办年份;
(2)本系统要管理的实体联系信息
①学院开设专业。

②学生选择专业进行学习。

③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功能需求分析
1. 需要查询学校学院的情况。

2. 需要统计学院的专业开设情况
3. 需要查询学生的信息
4. 需要统计各专业的选择情况
5. 需要查询学校社团的信息
5 需要统计各社团的选择情况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对系统各项功能进行集中、分块,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要求,可得出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3 数据分析
数据字典【3】
1.数据结构
数据字典的数据结构如下表3-1所示:
表3-1 数据结构
2.数据流
数据字典的数据流如下表3-2所示:
表3-2 数据流
4 概念模型设计
数据库在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

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一致。

同时,合理的数据库结构也将有利于应用系统程序的实现。

在充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经过逐步抽象、概括、分析、充分研讨,可画出如下反映教学管理系统数据的整体E-R图【4】(图4-1所示)。

图4-1 系统实体E-R图
学院E-R图
专业 E-R图
学生信息E-R图
5 逻辑模型设计和优化
数据库初始关系模式
按照实体-联系图转化为关系模式的规则,本系统的E-R图可转化为相应的关系模式,由于我负责的是毕业生休学等学籍变更、学生奖惩信息处理和系统维维护的部分,在此只列出我负责部分的关系模式:
专业开设(专业编号,专业名称,创办年份,所属学院)
学生选择专业(流水号,学号,姓名,专业编号)
学生选择院校(流水号,学号,姓名,社团编号)
规范化处理
对上述初始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经分析关系中不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已达到3NF。

(“__”代表主码–- 代表外键)
学生选择专业(流水号,学号,姓名,专业编号)
学生选择院校(流水号,学号,姓名,社团编号)
6 课程设计总结和体会
这个不能给大家,呵呵!
参考文献
【4】王珊,萨师煊著韩飞编,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