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步骤
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和常见并发症

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和常见并发症一、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在心脏手术中广泛应用,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体外循环的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体外循环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药物。
先检查体外循环系统,确保正常运行,并确认气泵、氧合器、温度控制器等设备可靠。
然后,准备一定量的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凝结。
2. 连接逻辑将静脉导管插入右房或双腔插管,并将其连接到抗凝剂混合物和氧合器上。
同时,将主动脉导管连接到体外循环系统,并通过左心室插入了放血回路。
3. 启动设备开启气泡回路,并调整流量计到适当的位置以达到预期目标。
同时启动氧合器并调整其温度,通常会使温度保持在36-38摄氏度范围内。
4. 血液引流先用测压器排除体内残留气体,然后将采血袋连接到静脉导管,并逐渐增加引流速度。
同时,检查回路的氧合情况,确保血液充分与氧进行接触。
5. 抗凝剂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使用肝素等抗凝剂来防止血液凝结。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并调整抗凝剂的剂量以维持合适的凝血状态。
6. 来自患者体外循环辅助的动力学控制通过心脏冷却、调节泵速等手段来控制患者体外循环深度和平均动脉压。
7. 心跳停止在心跳停止之前,需要向患者注射透明质酸钠或高锰酸钾溶液以保护心脏组织。
停止心跳后,开始心肺复苏术。
8. 体外循环观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体外循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监测参数。
定期检查气泡回路和氧合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9. 放血在手术结束时,适度放血以减少液体负荷。
同时,停止气泡回路,关闭抗凝剂输入并拆除静脉导管。
注射逆转剂来中和抗凝剂的作用,并加压提高动脉压。
10. 恢复循环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并确保除颤器、呼吸机等设备正常工作。
如果一切正常,则可以恢复到生理性循环。
二、体外循环的常见并发症虽然体外循环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技术,但仍存在一些可能的并发症。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
体外循环手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技术,常用于心脏手术、肾脏移植、肝脏移植等手术中,是一种将血液从体内引出,使用机器代替心脏和肺脏完成氧合和排泄的操作。
体外循环手术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室准备、患者身体检查、麻醉的选择和准备等。
2. 体外循环装置的安装:将体外循环装置的管路连接到患者体内的静脉和动脉,通过体外循环装置的泵将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送入氧合器中进行氧合。
3. 心肺支持:使用体外循环装置代替患者的心脏和肺脏完成血液循环和氧合,让患者的心肺得到支持。
4. 手术操作:在体外循环手术支持下进行手术操作,可进行心脏修复、肝脏移植等操作。
5. 体外循环撤离:手术完成后,撤除体外循环装置,恢复患者的正常血液循环和呼吸。
6. 术后观察和护理:患者需要接受术后护理和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体外循环手术的流程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疗人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支持,但对于某些手术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 1 -。
Senning手术

Senning手术
1. 适应症
1、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2、左心室与右心室压力比值小于0.6。
2. 禁忌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3. 最佳时间
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
1、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常规准备。
2、吸氧,强心利尿治疗心衰,纠正酸中毒。
5. 术前注意
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
1、胸骨正中切口。
2、切开心包核实诊断。
3、建立体外循环。
4、设计心房切口。
5、切开心房,自房间隔缺损向上下腔静脉开口剪开,形成房间隔组织片。
6、将房间隔组织片缝合覆盖于左上下肺静脉开口左缘,不够大时可加心包片。
7、切开左房壁,将右心房切口的右缘与房间隔前缘缝合并绕过上下腔静脉开口,
使上下腔静脉血流人左心房。
8、用心包补片补于左房切口右缘和右房切口左缘,形成左房一右室间的血流通道。
7. 并发症
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8. 后遗症
暂无可参考资料。
9. 术后饮食
心,位于胸腔之内,膈膜之上,两肺之间,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是支撑各个器官的源动力,只有心脏健康了机体才会正常发挥各大功能。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宜多食养心食物,如红色食物、苦味食物的养心功效都较好。
10. 术后护理
暂无可参考资料。
11. 注意事项
暂无可参考资料。
12. 手术影响
暂无可参考资料。
(完整版)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心血管外科手术包含心腔内手术、大血管手术及心脏表面的手术。
能够想象,在搏动并充满血液的心脏或血管内是没法进行手术的,一定供给寂静无血清楚的手术野,以便于认清解剖畸形并实行手术操作。
体外循环的应用即为外科医生供给了这类条件。
体外循环是指用一种特别装置临时取代人的心脏和肺脏工作,进行血液循环及气体互换的技术。
这一装置分称为人工心和人工肺,亦统称人工心肺、人工心肺装置或体外循环装置。
主要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
体外循环时,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引入人工肺进行氧归并排出二氧化碳,氧合后的血液又经人工心保持必定压力泵入体内动脉系统,进而既保证了手术时寂静,清楚的手术野,又保证了心脏之外其余重要脏器的供血,是心脏大血管外科发展的重要保证举措, 1953年 Gibbon 首例应用于临床。
体外循环基本装置:包含血泵、氧合器、变温器、贮血室和滤过器五部分。
体外循环装置表示图血泵:即人工心,是取代心脏排出血液,供给浑身血循环的装置。
依据排血方式分为滚压泵和离心泵两种。
当前仍以滚压泵应用较宽泛,射出血液为平流,以滚压式泵为主,靠调理泵头转动挤压泵管排出血液。
氧合器:即人工肺。
取代肺脏使静脉血氧归并排出二氧化碳。
当前使用的有两种种类:①鼓泡式氧合器:血液被氧气(或氧与二氧合碳混淆气)吹散过程中进行气体互换,血液中形成的气泡用硅类除泡剂除去,依据形态有筒式和袋式;②膜式氧合器(膜肺):用高分子浸透膜制成,血液随和体经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互换,血、气相互不直接接触,血液有形成分损坏少,其外形有平膜式和中空纤维式。
(人工心肺机就是由氧合器和血泵及协助设施构成的 , 能进行体外循环的机械装置 . )变温器:是调理体外循环中血液温度的装置,可作独自零件存在,但多与氧合器构成一体。
变温器的水温与血温差应小于 10- 15℃,水温最高不得超出 42℃,用于体外循环中患者的体温降升和心脏停搏液的变温。
贮血室:是一容器,内含滤过网和去泡装置,用作储存预充液,心内回血等。
外科学题心脏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操作

外科学题心脏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操作心脏手术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外科手术,其中心脏手术中不可或缺的操作之一就是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是通过机器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出体外,然后进行氧合、温度调节等处理,再将血液输送回体内,以维持体内器官的灌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操作,包括准备阶段、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阶段1. 设备准备:在进行体外循环操作之前,首先要确保所有必要的设备都齐备。
这包括体外循环机、灌注泵、氧气供应系统、温控系统等。
2. 技术人员准备:体外循环操作需要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来完成。
这个团队通常由心脏外科医生、麻醉师、体外循环技术人员和护士组成。
3. 患者准备:在手术开始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确定患者的基本生理状况、血液学指标、心血管功能以及其他相关的检查。
二、操作流程1. 建立体外循环:手术开始后,首先要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道。
然后,将引流管插入患者的大静脉以引流血液。
同时,为了维持体内血液的循环,需要在主动脉上建立动脉插管。
2. 氧合和温度调节:引流出的血液会经过体外循环机进行氧合处理,以保证血液中的氧气饱和度。
同时,体外循环机还可以调节血液的温度,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维持合适的体温。
3. 心脏停搏:为了进行心脏手术,必须停止心脏的跳动。
体外循环操作可以通过注射适当的药物来停止心脏的跳动,以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4. 手术操作: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心脏外科医生可以对心脏进行必要的手术操作。
这通常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
5. 恢复循环:当手术操作完成后,体外循环团队会逐渐减少对体外循环的依赖,并逐渐恢复患者自身的心脏循环功能。
这个过程需要谨慎进行,以避免患者出现循环衰竭等并发症。
三、注意事项1.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操作参数: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手术需求,因此操作参数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一些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氧合的参数,以减轻肺部的负担。
心脏手术操作步骤

心脏手术操作步骤
本文档将介绍心脏手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请注意,每个手术的具体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操作应根据医生指导进行。
准备工作
1. 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内容。
2. 将患者移至手术室,并确保环境清洁和消毒。
3. 预备所需的手术器械和药物。
麻醉和体外循环
1. 在患者体内插入导管以进行全身麻醉。
2. 将患者与体外循环机连接,以保持体内血液正常循环。
3. 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调整麻醉和循环参数。
手术操作
1. 进行切口,以便进入心脏。
2. 使用心内超声或其他图像引导设备,确保正确定位。
3. 心脏停跳,使用心-肺机器接管心脏功能。
4. 进行所需的手术操作,例如清除堵塞的动脉、修复或更换瓣膜等。
5. 完成手术操作后,移除心-肺机器,使心脏重新开始跳动。
收尾工作
1. 关闭切口,并缝合伤口。
2. 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状态。
3.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和药物支持。
4. 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进行进一步观察和康复。
请注意,上述操作步骤仅为基本参考,具体手术操作应根据医生的专业意见和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THANKS
感谢观看
近期发生心肌梗死或心梗病史的患者,心肌处于缺血状态,手术风险较高,不宜进行体外 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04
手术效果和预后
手术效果
手术成功率
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手术成功率 较高,通常在95%以上,这得益于技 术的不断发展和手术团队的丰富经验。
症状改善
心肌缺血改善
通过搭桥手术,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状 况,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改善 心脏功能。
与药物治疗的比较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常见治疗方式,但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的问题。 相比之下,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能够通过手术方式改善冠状动脉血流,从根本上解决心肌缺血问题。
与介入治疗的比较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等器材对冠状动脉进行扩张或放置支架,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虽然介入治疗创伤较小,但 适应症较窄,且存在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而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适用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且手术效 果更为持久。
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 介绍 • 手术过程 • 适应症和禁忌症 • 手术效果和预后 • 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 其他相关知识
01
介绍
什么是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是一种 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 引起的心脏疾病的手术方法。
该手术通过使用人工血管将狭 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与正常冠 状动脉连接,以改善心肌供血。
患者的注意事项和自我管理
术后护理
患者在术后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回诊复查, 以及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运动与康复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情况, 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 康复训练,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心理调适
建立体外循环步骤

建立体外循环步骤[手术步骤]1.切口胸骨正中切口是标准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切口,它显露好,适合任何部位的心脏手术。
切口起自胸骨切迹稍下,达剑突下约5cm.2.锯开胸骨沿正中用电刀切开胸骨骨膜,分离胸骨切迹达胸骨后;然后解剖剑突及分离胸骨后间隙。
切除剑突后,用电锯沿中线将胸骨纵行锯开。
骨膜用电凝止血,胸骨用骨蜡止血.3。
切开心包纵行正中切开心包,上达升主动脉反折部,下达膈肌。
将心包切缘缝合于双侧胸骨外的软组织,用用撑开器撑开胸骨,显露心脏。
吊心包成人7*17,小儿6*14,小小儿5*14.4。
心外探查探查主动脉、肺动脉、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的大小、张力以及是否有震颤,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左上腔静脉及其他心外可以发现的畸形。
5.建立体外循环⑴腔静脉套带:先将主动脉和肺动脉间的间隙分开,用直角钳沿上腔静脉内侧绕过其后套带.用同样方法用肾蒂钳绕下腔静脉套带备用.成人用鞋带,小儿用线绳。
⑵动脉插管:在升主动脉的远端,用荷包线正反针作两个同心荷包缝合,均不穿透血管,缝于主动脉的外膜,荷包线的开口左右各一。
将荷包线套入套管内,文式钳夹住,以备插管时止血和固定.将荷包中央部分的外膜切除.用小尖刀在荷包中央切一略小于动脉插管口径的切口,退出刀刃的同时将动脉插管送入升主动脉切口内,立即收紧两个荷包线的止血器,并用粗丝线将动脉插管与止血器固定在一起.最后将动脉插管用普弯钳固定在切口边缘,将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⑶腔静脉插管:于右心耳和右心房各缝一荷包线,各套一套管,然后切口,插入上下腔静脉插管(一般先插经心耳上腔管),收紧止血器。
用粗丝线围绕插管结扎切口以下2~3mm的心耳和心房壁,并用此结扎线固定上下腔插管以防滑脱。
将上下腔插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
⑷冷心停搏液灌注插管:在升主动脉根部前侧外膜作一褥式缝合,将其套入套管。
将冷心停搏液灌注针头排尽气体后刺入褥式缝合线的中央部位进入升主动脉内,抽紧套管,将插管和止血器用粗线固定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步骤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心脏疾病。
该手术需要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然后通过人工血液循环系统将氧合后的血液送回体内。
以下是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步骤:
1. 患者进入手术室并接受全身麻醉。
2. 医生将插入一根管子到患者的气管中,以保证患者的呼吸。
3. 医生将在患者的心脏上进行切口,并将体外循环器连接到心脏和主动脉。
4. 医生将注射一种叫做肝素的药物,以防止血液凝固。
5. 医生会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体外,并通过体外循环器将血液氧合后送回体内。
6. 医生进行心脏手术,并在需要的时候对心脏进行冷却。
7. 当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体外循环器从患者的身体中移除,并对手术部位进行缝合。
8. 术后,患者会被送往恢复室,并接受密切观察。
9. 患者需要在医院内进行康复治疗,并接受相关药物治疗。
10. 患者的康复期长度因手术的类型和身体状况而异,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