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专项训练 :写人叙事类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捐赠爱子器官,延续生命传奇小阎靖3岁被诊断脑部恶情肿瘤,他的生命即将被带走。
他伟大的父亲决定,要看到儿子鲜活的心脏跳动在美丽的人间,要让儿子的眼睛观望大海,要让儿子永远活在人间。
父亲的大手握住阎靖的小手,对他说:“儿子,我和你妈救不了你,现代的医学也救不了你,我想把你的器官捐赠给正等待拯救生命的人,你要是同意就点头,()不愿意就摇头。
”孩子处于昏迷状态,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小阎靖内心灵魂似乎听懂了爸爸的意思,两行热泪顺着瘦弱的脸颊滑落下来。
小阎靖临行前带着童真听完了妈妈最后一个故事,他走得那么安祥,只带走他枕边的小台灯,这只台灯将照亮他通往天堂的路。
谁会把自己的灯借给你?谁的灯又能够温暖你?是小阎靖这盏灯,照亮了他人的生命。
他的心脏在另一个身躯里鲜活跳动,他的肝脏在另一个人的身躯里新陈代谢,他的肾脏在另一人身躯里循环,他的角膜带给他人光明……小阎靖,()你走了,可你的灵魂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你依然鲜活地活在人世间,在你短短生命里程中体味生命的延续,写满了生命、生命、生命、生命——更多生命的延续。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小阎靖对于捐赠自己的器官的态度是()。
A. 不同意B. 同意(3)从短文中可以看出小阎靖的遗体捐赠包括:________。
(4)小阎靖的爸爸为什么决定捐赠小阎靖的器官?(5)读了短文的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想?【答案】(1)如果;但;虽然(2)B(3)心脏、肝脏、肾脏、角膜(4)因为要看到儿子鲜活的心脏跳动在美丽的人间,要让儿子的眼睛观望大海,要让儿子永远活在人间。
(5)我被小阎靖深深感动了,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生命在别人的生命中得到了延续,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①处分句前后是假设关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登黄山记(节选)一线天真正是名副其实。
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这一团光明就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也就真地一个个精神抖擞,鼓足了余勇,爬了上去。
低头从我们两条腿中间向后看去,还可以看到悬挂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条白练似的蹬道。
过了一线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楼,这里是从温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
一般人都是在这里过夜的。
徐霞客时代,这里叫玉屏风,他在《游记》里写道:“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可见徐霞客对此处评价之高。
这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是万山丛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设,就是一个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
一转过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长着一棵松树。
提起此松,真是大大地有名。
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那一幅叫做“迎客松”的照片,就是它。
这棵松树的大名就叫做“迎客松”。
你看它伸出双臂,其实是不知道多少臂,仿佛想同来游的人握手、拥抱。
它那青翠的枝头仿佛能说出欢迎的语言。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你若问它的高寿,那就很难说。
它干并不粗,也不特别高,看样子它至多也不过几十年至百年,然而据人说,它挺立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山高风劲,夏有酷暑,冬有寒冰,然而它却至今巍然屹立,俊秀挺拔,苍翠欲滴,枝头笼烟,仿佛正当妙龄青春。
1.“名副其实”的意思是__________,说“一线天”名副其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给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2020春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专项训练 :写人叙事类阅读-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写人叙事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番茄太阳那年,拄着双拐的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
附近一个小型莱市场里,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女孩儿守着摊位。
那女孩儿五岁左右,是个盲童,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
我去菜市场差不多总是中午,这时摊上没什么人,那位年轻的父亲拉着小女孩儿的手,在面前各种蔬菜上来回抚摸,耐心地讲解:“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豆角呢,扁扁的,很光滑;茄子很好看,圆圆的……“小女孩儿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
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温暖起来。
时间久了,就和这家人熟了。
有一次,接连下了几场雨,终于晴了,我说:“太阳总算出来了”女孩儿好奇地问:“阿姨,太阳是什么样的?”我不假思索地说:“太阳有热度,很大很圆,早晨和傍晚是红色的……”我忽然想到她根本不可能知道颜色,就住了口,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女孩的爸爸挑了一个大大的番茄放在她手上,说:“太阳就是这样的,你摸摸看。
”她一面用手摸,一面说:“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①‘番茄太阳’。
”她咯咯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看着她的脸,我觉得那就是最美的②“番茄太阳”,我也变得快乐起来。
有一天我去买菜,女孩儿的妈妈喜出望外地告诉我,他们要走了,有人为女孩儿捐献了眼角膜,医生说复明的机会很大。
要走的时候,女孩儿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听着这话,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许多年过去了,女孩儿天使般的笑脸如同一轮红红的③“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括号内。
(1)不假.思索(_____) A.虚伪的。
B.凭借。
C.假定(2)喜出望.外(_____) A.希图,盼。
B.名望。
C.探望。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1)选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个自然段。
(2)用“______”画出种田人希望禾苗长得快的句子。
画出种田人希望禾苗长得快的句子。
(3)照样子,写一写。
)照样子,写一写。
自言自语(ABAC )、______、______、______(4)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快写下来吧!)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快写下来吧!2. 课文在线。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课文在线。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 )。
一儿曰:“( ),及日中则如盘盂,(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1)按原文填空。
)按原文填空。
(2)“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答:______(3)本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______3. 课内阅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课外阅读题专项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题专项训练(经典版)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美丽的晚霞红红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
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技艺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的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美丽的晚霞,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
它上游下蹿,吞云吐雾,喷吐出鲜艳美丽的水花。
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看不见了。
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仙鹤。
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他还拄着拐杖哩。
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结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欣赏到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了。
(1)找出“我”在幻境里看到的东西。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和—________ 奇幻—________好像—________ 坚实—________(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飞龙仿佛进入一片森林”中“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②“神奇”就是“奇怪”的意思。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解析:(1)金色的龙;仙鹤;太乙真人;哪吒(2)柔和;梦幻;仿佛;结实(3)正确;错误(4)这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师傅——太乙真人。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15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15篇)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期望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
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父亲常受到人的鄙视。
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希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们。
不久,我便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
父亲自此就不再让我做家务,只叮嘱我要好好读书。
空闲的时候,他便给我讲一些有关伟人的故事……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
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父亲停住了,他看着我脚上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碜,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不愿买,但父亲还是执意要为我买。
我呆呆地立着,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一片浓重的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的深切期望!1.受到别人的歧视,父亲为什么不自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写出父亲对“我”的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深切期望”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昙花昙花,生长在热带,枝干高大,挺拔有力。
人们都说昙花开起来特别好看,我却从没有看过。
多想亲眼看看啊!可巧,爸爸告诉我,爷爷(精致精心)培养了四年的昙花就要开花了,我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爷爷家。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彭几剃眉彭几是一个喜欢崇拜名人的读书人。
有一天,彭几初次看见宋朝大文学家范仲淹的画像,便连连拱手拜谒。
接着,他对着画像仔仔细细地看了一番,说:“一点不错,有大智慧的人,相貌也一定与众不同!回家之后,他拿起镜子照照自己的脸,捋捋自己的胡须得意地说:“我与他大致上是很相像的了,只是我这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不过,这不要紧,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
”后来,他到庐山的太平观去游玩,看见了唐朝名臣狄仁杰的画像。
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口中还念念有词:“宋朝进士彭几谨谒!”之后,他自然又对画像仔仔细细地看上一番。
这次却有些不一样。
原来,狄仁杰的眉毛长得很长,眉梢一直插到鬓边;而他自己的眉梢却是向下弯的。
回家以后,他就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好像正要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
家人见了他那副怪相,不禁觉得好笑。
这使彭几大为光火,他说:“这有什么可笑的?我没有耳毫,这是天生的。
至于修剃眉毛,我是想让它向上生长,不要弯下来,就像狄仁杰一样,一直插向鬓边!”(选自《中国趣味寓言故事3》,译林出版社)(1)结合上下文,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拱手: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
B. 谨谒:谨慎、小心地拜见。
C. 光火:恼火,发怒。
D. 怪相:做出脸部奇怪样式的表情。
(2)“这有什么可笑的?”这是一个________句,彭几说这句话时的态度是________。
(3)文中的彭几看见了哪些名人的画像?看后有什么不同的做法?(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B(2)反问;非常生气(3)文中的彭几看见了范仲淹和狄仁杰的画像。
看了范仲淹的画像后,彭几照镜子觉得很相像,只是自己耳朵里少了几根毫毛,不过等到年纪大了自然会有的。
看了狄仁杰的画像后,他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的,向鬓边斜刺上去的样子。
(4)我们在学习别人长处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事物的内容,而不要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先生,您认错人了”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
前往应聘的都是拥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
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XXX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他认错了。
”在此时,承认自己有XXX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
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人了。
我没有到美国研究过,我只有XXX的学历。
”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
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
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1)短文第2自然段有两处语病,你来当医生吧!(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________。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________;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是因为________。
(4)这次雇用测验第一关考的是________,第二关考的是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答案】(1)有一家很大的外资企业在中国雇用雇员,前提非常刻薄。
(2)第一位接受应聘的中国年轻人(第一位应聘者、应聘的中国年轻人)(3)他想让应聘者相信他说的话;他对应聘者的回答很满意(4)应聘者的品格;营业(5)坦诚做人。
不要由于一时的优点之诱而占便宜,这样便失去了做人的基本,纵然走上了工作岗位也会一事无成。
踏踏实实做人,靠自己的真本事来奋斗才是真正的胜利人士。
【解析】【分析】(1)病句表示不遵守语法规则的句子,或者是逻辑上矛盾的句子。
通常情况下病句体现为语序不正确,或者成分残缺、多余,或者词语使用不当等等。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搭配不当。
本句属于语序不当和重复啰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写人叙事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番茄太阳那年,拄着双拐的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
附近一个小型莱市场里,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女孩儿守着摊位。
那女孩儿五岁左右,是个盲童,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
我去菜市场差不多总是中午,这时摊上没什么人,那位年轻的父亲拉着小女孩儿的手,在面前各种蔬菜上来回抚摸,耐心地讲解:“这是黄瓜,长长的,皮上有刺;豆角呢,扁扁的,很光滑;茄子很好看,圆圆的……“小女孩儿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
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温暖起来。
时间久了,就和这家人熟了。
有一次,接连下了几场雨,终于晴了,我说:“太阳总算出来了”女孩儿好奇地问:“阿姨,太阳是什么样的?”我不假思索地说:“太阳有热度,很大很圆,早晨和傍晚是红色的……”我忽然想到她根本不可能知道颜色,就住了口,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女孩的爸爸挑了一个大大的番茄放在她手上,说:“太阳就是这样的,你摸摸看。
”她一面用手摸,一面说:“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①‘番茄太阳’。
”她咯咯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看着她的脸,我觉得那就是最美的②“番茄太阳”,我也变得快乐起来。
有一天我去买菜,女孩儿的妈妈喜出望外地告诉我,他们要走了,有人为女孩儿捐献了眼角膜,医生说复明的机会很大。
要走的时候,女孩儿附在我的耳边轻声说:“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听着这话,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许多年过去了,女孩儿天使般的笑脸如同一轮红红的③“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括号内。
(1)不假.思索(_____) A.虚伪的。
B.凭借。
C.假定(2)喜出望.外(_____) A.希图,盼。
B.名望。
C.探望。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那年,拄着双拐的“我”来到这座城市,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
在一个小型菜市场“我”看到________________,这一幕让“我”的心温暖起来。
(2)时间久了,“我”和这家人熟了,雨过天晴后,_____________,女孩儿就把太阳叫作“番茄太阳”。
看着她的笑脸,“我”也变得快乐起来。
(3)有人为女孩儿捐献眼角膜,在他们一家要搬走的时候,她________,“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3.文中有三处“番茄太阳”,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填序号)第①处指的是(_______)第②处指的是(_______)第③处指的是(_______)A.太阳 B.番茄 C.女孩儿的笑脸 D.女孩儿美好的心灵4.用“”画出描写小女孩外貌的句子。
5.文中的女孩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打伞的女孩南天门的花果山上有一个景点。
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
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
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
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
问她是做啥的。
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
说着,扭头看着背后的林间小路。
我望了去,路边有民居。
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
这也是生活呀。
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
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
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
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
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
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
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
我来给她俩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
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1.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________。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________比成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
“地”在文中指________,“制宜”在文中指________。
3.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________。
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________。
4.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想和你们一样她叫蒂娜,是我的学生。
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朗的笑容,这样的笑容出现在她的脸上是很不寻常的,由于大脑麻痹而产生的肌肉僵硬,蒂娜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
同学们时常看到她扶着助步架艰难地在学校拥挤的走廊上挪动。
那天,我布置了不少作业,其中一项是背诵一首题为“不要放弃”的三节诗,我只为这项作业定了10分,我猜想大多数学生不会去背诵它。
在我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布置只值10分的家庭作业,我多半会自动放弃。
好奇心让我想测试一下,看到底有多少同学背了这首诗,看今天的学生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
到了检查作业的那天,我走进教室,一抬头,看见了蒂娜,她脸上的笑容与平日有些不一样,仿佛多了一份担心。
“不必担心,蒂娜。
”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
”翻着花名册,我让学生们依次背诵。
果然被我料中了,他们一个个都背不出这首诗。
“对不起,克劳斯先生。
”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有一个居然不小心把心声说了出来:“就10分嘛!”我真有点儿哭笑不得,于是半开玩笑地宣布,下一个不能完整背出这首诗的学生必须趴在地板上做三个俯卧撑,这是我从我的体育老师那里学到的惩罚手段。
意外的是,下一个学生是蒂娜,蒂娜开始费力地一字一字地背诵起来,她在第一小节的末尾犯了个错误,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
犹豫间,她已经扶着助步架,重新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继续她的背诵,她完整地背完了这三节诗。
她背完之后,一个同学好像从震惊中苏醒过来一样,有点儿迷糊地问她:“蒂娜,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呢?这项作业才10分!”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
”那天,蒂娜得到了属于她的10分,同时,她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喜爱和尊重。
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A.外貌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1)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
”()(2)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
()(3)“不必担心,蒂娜。
”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
” ()2.既然知道大多数学生不会去背这首诗,“我”为什么还要布置这项作业?( )A.这首诗很重要,教材上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背诵。
B.“我”想测试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C.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想看看这些学生,是不是也像当年的自己一样嫌作业分值太少而不去做。
3.“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
”“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觉得那样说不妥当?4.你从蒂娜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饭千金韩信是淮阴人,少年时丧父,家境贫穷,他既不会种田做买卖,又不能去当官,只能过着游荡的生活。
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常借故到别人家里去吃饭。
他的母亲不久也去世了。
母亲死后,韩信更是游手好闲,四处游荡。
有个亭长与他有过往来,他便常常到这个亭长家里去吃饭。
亭长的妻子见他常来白吃很不高兴。
有一次她故意一清早便烧好了饭,早早就吃完了,韩信来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亭长家吃饭,知道人家不愿留自己吃饭,就愤然离去,发誓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他时常要饿着肚子,为了能填饱肚子,他常常到淮阴城下的河边去钓鱼。
河边有几个老婆婆常在那里洗衣服,日子久了,其中一个看韩信落魄无助,很同情他,一次家人送来午饭,她就分一点给韩信吃,韩信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从此,那洗衣婆每次都分给韩信吃。
一次,韩信吃过分来的饭后,向洗衣婆深深施了一礼,激动地说:“承老大娘这般厚待,我永生难忘,将来我得了志,会报答您老人家的!”洗衣婆听了,责怪韩信说:“男子汉大丈夫说这种话干什么!我看你相貌堂堂,好一个王孙公子,不忍你挨饿,才给你吃点饭,哪里想到要你报答!”说罢,拿了洗好的衣服离去。
望着老婆婆的背影,韩信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发迹了,一定要实现今天的诺言,重重报答这位老人家。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洗衣婆的恩惠,便命人把她从淮阴请来,当面向她致谢,并赠给她黄金一千两以示答谢。
1.照样子,写词语。
狼吞虎咽(含有两个动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游手好闲(含有人体器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与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相同的是()A.我看你相貌堂堂,不忍你挨饿,才给你点儿饭吃,想到要你报答!B.我看你相貌堂堂,不忍你挨饿,才给你点儿饭吃,没想要你报答!C.我看你相貌堂堂,不忍你挨饿,才给你点儿饭吃,能不想到要你报答吗?3.韩信在发迹之前过着怎样的生活?请你简要概括一下。
4.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一饭千金”的意思。
5.韩信是如何报答那位洗衣老婆婆的?从中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参考答案一、1.B A 2. 一个父亲在教盲童女儿认蔬菜女孩儿的爸爸用番茄让女儿认识太阳说她长大后要把腿给“我” 3. A C D 4.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
5.美丽、善良、有爱心二、 1.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他们四个入围着蒜头的茎的蒜瓣 2.山为游人带路 3.她们不会招揽生意,不会拿伞做买卖,上浮价格赚更多的钱老实 4.诚实、腼腆、内向的人。
三、1.D B C 2.C 3.“我”非常震惊,也很矛盾。
一方面“我”想让蒂娜停下来,因为那只是“我”说着玩儿的,但“我”又怕说出后会让蒂娜误认为这是对她的“特殊照顾”而伤害她的自尊心;另一方面,“我”又得维护自己作为一名老师的尊严。
4.我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并且懂得了一个人身体有缺陷不要紧,但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心。
四、1.狐假虎威、龙马精神肝胆相照、虎头虎脑 2.B3.他家境贫穷,过着游荡的生活,经常到别人家蹭饭吃。
4.韩信吃了老婆婆的饭,发迹后就拿千金来报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