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前级电路原理及制作方法
功放制作——胆前级

功放制作——胆前级今天终于把毕业论文交出了。
两周前开始画功放的电路图,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情,已经拖了不少时间了。
主要原因是一直没有找到漂亮的电路图绘制工具。
总觉得 Protel、Visio 画出来的电路不好看。
Protel 元件比例不协调,Visio 有些格点自动捕捉功能太霸道了,而且在两条导线交叉时会自动加上难看的桥形跳线符号(可能是我不会用)。
也试过SmartDraw,觉得也是自动捕捉功能太要命,鼠标一靠近元件就被捕捉过去了,得非常小心才行。
后来,还是决定使用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开发的 Xcircuit。
它必须在 Linux、Unix 下用,所以为此还学了 Linux。
从而也就改变了以前觉得 Linux 特费事的观点,装一个 ubuntu 比装 windows 还省事,office、播放器什么都不用单独装,系统装完就完全可以用了。
杀毒软件也免了。
使用后发现,用 Xcircuit 可以直接画出 ps 的文档,全都是矢量图,缩放没有失真,而且自己觉得看上去和国家半导体、德州仪器元件数据手册上的电路图风格有些相似了,嘿嘿。
言归正传,上次介绍的功放采用了如下的电子管前级电路。
该电路事实上是一个SRPP电路和阴极输出器的级联,两者之间直接耦合。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晶体管电路已经先入为主,一下子可能还不能接受电子管电路。
实际上,电子管电路实现的是和晶体管电路同样的功能。
下图是实现同样功能的电子管共阴极放大器和晶体管共射极放大器。
而下图是实现同样功能的电子管阴极跟随器和射级跟随器。
虽然说功能相同,但是电路上还是有很多不同。
首先,电子管的工作电压比晶体管高得多,前者为数百伏,后者仅需几伏。
显然两者不能直接替换。
第二,电子管依靠阴极受热后发射电子,屏极(阳极)加有高正电压,可以收集这些电子。
如果屏极相对阴极加负电压则屏极排斥电子,没有电流产生,这就是电子管二极管的整流原理。
所以,电子管要工作需要加热,这一般通过给靠近阴极的灯丝通电来实现,否则电子管不能工作。
双SRPP胆前级电路的制作

双SRPP胆前级电路的制作胆机以其高贵而华丽。
纯洁而飘逸的音色,让越来越多的发烧友积极地加入。
然而,做一部好胆机并不是一件易事。
笔者为了利用以前购买的晶体管功放.又能欣赏电子管的味道,“前胆后石”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同时,对初入道的发烧友来说,制作这样一台胆前级也较为合适,其难度小、造价低、效果好,是进入电子管世界的捷径。
现将这款双SRPP胆前级呈上,以供大家参考。
一、电路设计1.设计思路双SRPP胆前级电路,是在当今比较流行的SRPP电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线性好,过载能力强、电路相移少,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由于通过了一定数量的负反馈,在降低放大倍数的同时,拓宽了胆机的通频带,信噪比提高、失真度减小。
那极强的分析能力和优美的音色让人难以淡忘。
2.工作原理第一级放大采用了价廉物美的6N3双三极管(见图2),该管音色醇和、乐声娇艳,只有亲身经历,才能茅塞顿开。
电路中的V1、V2是同一只6N3。
对于音频信号;V1是一只普通的共阴极放大器。
R1为阴极电阻且与R2栅极电阳构成对V1提供的栅负压,R3既是V1的负载电阻,也是V2的阴极负载电阻,由V2对信号做不倒相输出.目的在于只降低输出阻抗,不进行电压放大。
两只三极管之间减去了耦合电容的音染,音乐的传真度更高。
根据6N3的Ia-Ug左特性曲线图,使6N3的⑥ 脚为180V,④ 脚自然为90V,[串联电路中,R1=R2=820Ω,若不考虑三极管内阻,根据U1=1R1= UR1/(R1+R2)-180V×820/(820+820)=90V],Ia=5mA Ug=-1.5V时,让6N3处于最佳静态工作点。
工作于甲类放大状态。
第二级放大采用6N2(或者6N4、6N11、EC88),通过1 uF/630V的RIAF430耦合电容,再进行二次SRPP放大,目的在保证一定放大倍数的同时。
加入负反馈电路,将其输出信号电压控制在2-4V之间,由0.1 uF/600V CRC油浸电容耦合输出,这样既可以得到整个电路工作的稳定性,又可以使通频带增宽,动态增大。
简单易做的靓声胆前级

简单易做的靓声胆前级简单易做的靓声胆前级电子报 2019-06-06这里介绍的靓声胆前级,采取了三条措施来保证“靓声”。
一、输入级采用五极管,三级接法;二、输出极采用低噪音双三极管,两个三极并联阴极输出;三、前后级采用直耦,低屏压供电。
整体电路原件少,线路简单。
由于整机无环路负反馈,有足够的增益,基本可满足一般纯后级的输入灵敏度要求,其特点是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输出阻抗,带负载能力较强。
有朋友前级输入管采用直流管或者用直流点灯丝,以此来降低背景噪声。
因为本人实验过,直流灯丝的背景安静的确很好,但是却使得声音比较僵硬,不耐听。
据此,本人选用了交流灯丝的6J8P做第一级;采用了印刷电路与搭棚结合(灯丝供电走线双交线,一端接地),走线简洁,对于改善和降低整机背景噪音更为有利。
制作也容易。
整机装在一个小茶盘上,外观还算简洁、大方、实用。
电路是其中一个声道,电源部分略。
电路:印刷电路板:焊接完成:裸机状态:装在一个小茶盘上:以下视频链接为本前级与功放搭配的现场放音实况,仅供参考:搭配 FU50 推晚视频:/v_show/id_XMzg5MDM0NjkzMg==.htm l?搭配FU81 单端视频:https:///video.html?spm=a2s0i.db_contents. content.15.654a3caaqvYZw6&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 prdssskt&wm_id=6f26512f5ff54c399a6c3f68ff8a1e14&wm_aid=53d9b087c3634c2a9d79a445a18bcc7b 路神。
和田茂氏线路胆味前级制作电路图(2)

和⽥茂⽒线路胆味前级制作电路图(2)和⽥茂⽒线路胆味前级制作电路图(2) 在⼟炮制作中,对于布局是否合理我⼀直以来就认为,如果在机内的各种接线顺畅有条理,给⼈的视觉和听觉上有⼀种给⼈舒服的感觉。
我不喜欢在机内的接线乱七⼋糟杂乱⽆章,长长的电线在内部左转右转,给⼈⼀种混乱的感觉。
不然正谓:“⼟炮” ⼟法泡制也。
做⼟炮器材,实际上是反映⼀个⼈对⾳响艺术的理解,反映出个⼈的风格及制作精神。
好的电路必须有好的元件和合理装配⼯艺才能充分发挥电路的优点,尽可能地减少噪声与失真。
因此,我在制作和⽥茂⽒线路时多次更换了不同的品种耦合电容。
以往我制作胆机时都选⽤搭焊形式来焊制机器,这次尝试⼀下⽤线路板来制作本前级,好在本⼈在制作解码器时⼰有制作线路板的经验了,先⽤PROTEL制出线路板的⼤概的⾛向,结合⾃⼰的经验做出⾃⼰认为是好的设计再⽤线路仿真来试验其性能。
经过做了⼏张电路板后上机试验后才得到⼀个⽐较满意的结果。
本前级的地线是⼀点接地,⼤家从图中可以看到电路板中的固定锣丝就是本前级的接地点,整机的接线⽐较顺畅,从信号输⼊端⾄选择开关处的信号线,使⽤的是Kimber⼩信号线。
由于本地区没有Kimber⼩信号线,所以在去⼴州市考取MSCE认证时,顺道在⼴州买了⼀些,本⼈的胆机⼀直都喜欢⽤纯铜线。
谁知道竟然不够⽤(Kimber⼩信号线很贵),只好在美观上作了妥协。
这可从图中的信号线可看出来。
常听到有些⼈讲“⾳响简单就是好”,但Krell的⽼板Dame1 D’Agostino则说:“简单只代表容易做,并不⼀定就好。
”事实上,有哪部Hi-End产品是简单了事的?前级由于对交流噪声⾮常敏感,要降低交流噪声和热噪声必须要⽤纯净的电源。
所以我从电源开始就下⾜功夫,本机使⽤了⾼压稳压及灯丝直流稳压的⽅式。
⾼压部分很多⼈都主张⽤双电源,但我在实际上的使⽤时,是很难做到两个声道的元件是⼀样的包括变压器和电⼦零件,从⽽影响到声⾳的结像⼒和空间感。
几款胆前级电路及制作讲课教案

几款胆前级电路及制作几款胆前级电路及制作时间:2007-09-28 来源: 作者: 点击:9929 字体大小:【大中小】近几年,胆机又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在发烧圈也掀起了一股胆机制作热潮。而在胆机中,胆前级因线路简单,调试容易,因而制作成功率相对较高。由于发烧友大多数已拥有性能不错的晶体管后级,搭配一台极品胆前级,可以帮助你迅速进入发烧境界。“前胆后石”组合或许更适合大多数发烧友的口味。这里推荐几款极品胆前级电路供发烧友参考。以下电路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主体电路,另一声道图略。1.马碲斯胆前级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线路仿英国马碲斯“Reference”电子管前级,马碲斯胆前级是以其卓而不群的设计观念,至纯至真一尘不染的透明音质闻名于世。其线路是胆前级中性价比较高,也是最易装配的一种。其用12AX7与12AT7作两级放大,具有输出电流大、全频表现平均、分析力高、音质感强等特点。发烧友还可采用并管的方法来摩此电路(可参考后面介绍的JADIS电路),这时左右声道各用一只12AX7与12AT7放大(外围电阻稍作调整),其声道分离度更高,音色更美。2.改进型马兰士7胆前级原理如图2所示。该线路用12AX7作两级放大,后接12AU7阴级跟随器作为信号缓冲。众所周知,马兰士7胆前级以其中频甜美而著称。但其分析力及高低频延伸度欠佳。针对传统马兰士7胆前级的不足,对耦合电容容量的选取以及负反馈环路的选取作了一些调整。改进后的马兰士7胆前级,高、低频重放有了一定的延伸度和力度感,但中频更佳。该胆前级最适合听人声与弦乐。3.和田茂氏胆前级原理图如图3所示。针对传统马兰士7电路的一些不足,日本人和田茂在马兰士7电路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电路称之为和田茂氏电路。其主要特点是用SRPP电路代替了马兰士7电路的阴极跟随器。由于SRPP输出级并没有任何电压放大作用,只是作为一个缓冲级使用,比起普通的阴极输出器来说其驱动负载能力更强。在音色方面,它保持了马兰士7线路中频甜润的特色,其分析力与高、低频响应比马兰士7较佳,信噪比相对较高,该电路所用的电子管也可全部改用12AT7。4.JADIS胆前级原理图如图4所示。该线路取自法国“JADIS JP2000”旗舰前级经典线路。其采用12AT7作两级电压放大,并用12AT7作阴极输出。使前后级阻抗能很好地匹配,并提高负载能力。为了得到较大的输出电流和较低的输出阻抗,该电路将双三极管并联使用,这也是其特点之一,其音质醇和通透,比马兰士7更具有浓烈的音乐味,高频与低频也明显胜于马兰士7,最适合欣赏古典音乐。图5是一款简单易制、性能出众的胆机稳压电源。该线路结合了电子管与晶体管的特点,取长补短,同时也降低了电源变压器的工艺要求。高压采用日立场效应管稳压,灯丝采用直流+12.6V供电可进一步降低整机噪声,以上胆前级除改进型马兰士7外(该板为胆整流、胆稳压、主板、电源一体化大板双面镀金设计)均可与该电源板搭配使用。对胆机制作,一些发烧友特别推崇搭棚焊接法。但对初学者而言,成功率不高,噪声较难处理,且纯手工制作,产量不大,不适合批量生产。笔者认为:胆机要想得到普及,应走与线路板装配生产相结合之路。笔者使用的线路板由专业线路板厂家制作,主板为加厚双面孔化镀金玻璃纤维板,而电源板为单面玻璃纤维板,便于摩机。板上印字清晰,只要稍懂无线电基础知识,哪怕你从未装配过胆机,按印板所标数值装配,确保你一次装配成功,所装整机的性噪比均达到或超过搭棚焊接的同类产品。夜深人静时把音量旋至最大,耳贴近音箱仅听到轻微的胆管本底热噪声。俗话说:“好马配金鞍”。胆机制作中,元器件的选取也至关重要,为确保质量,建议均采用全新器件制作。笔者使用厂家提供的套件,电子管为国产出口型产品,电阻为2W、3W美国电阻,如DALE电阻、AB碳阻等。而电容4.7μF/400V以下则选用音乐味浓的法国苏伦大SMKP电容,电解则选用ELNA、ERO、SAMWHA、Rubycon等品牌。变压器则有A级材料制作的100WE型和R型两种规格可供发烧友选择。对于相关部件如音源选择、音量控制,也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如继电器音源切换,手动音量控制板、顶级音量遥控板(继电器切换不同阻值的光敏电阻),镀金输入、输出端子、豪华机箱等,这样组装的整机,无论音质或外观都毫不逊色于一些高品机,改变了“土炮”产品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局面。装配时,参考原理图,采用含银量较高的优质焊锡丝把所有元件焊在线路板上(包括电子管管座)装好主板及电源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板输出直流高压应在+250V左右,灯丝电压应在+12.6V,若电压正常,检查主板元件装配无误后,即可装好主板电子管,连接好电源线及输入输出插座即可试音。若试音正常后,即可把所有器件安装到胆前级机箱内。整机组装完成后,就可以慢慢品味发烧胆机的醉人音色!。
6J1和6N3制作的胆前级讲解

6J1 和6N3 制作的胆前级提起细胆,笔者想起早年曾装过一部用TA系列直流直热胆的三灯收音机,甲电源1.5V (阴极灯丝)使用手摇电话机用的“巨型”干电池供电,乙电源9V (阳极)用六节一号电池,这堆电池的底部锌壳上都被我打了三个孔,灌入氯化钠来延长使用寿命。
而6J1又是笔者玩过的另一种细胆,它与1A2胆体积相同,其美英型号为6AK5 5654、6BC5欧洲型号为EF40 6F32。
70年代初,6J1是早期的V系统爱好者们(早年的AV发烧友)推崇的靓胆之一,凡焊机派几乎无人不囤积它几十枚留做备用。
6J1在电视机中的作用与6N11和6N3并驾齐驱,作为五极管这种结构来说,6J1 的工作频率能达到VHF频段的80MHZ实在是难能可贵。
早年的电子管高级收音机“东方红” 802-Y 与胆录音机“鹦鹉” 102、“钟声” 601、以及各种声频系统测试仪中都能找到它的踪影。
尤其是在高级收音机中,更多用6J1 来做第一级高放,尔后才是6A2 或6U1 等做第二级高放与本振,因此使用6J1 做电视接收机时,无须另设高放与本振的高频头即可直接接收VHFf频段的2〜6频道的电视节目,但在外差式电视接收机中,由于高频头中有6N11或6N3担任高放与本振,6J1就用来担任中放(6N3美英型号为2C51 5670。
6N11 美英型号为6DJ8 6922、欧洲为ECC88。
上述三种胆管中,6Nll 是最早被发现用于音频放大时非常靓声的所谓贵族胆,如今已被人为地炒成了天价,使发烧友望而生畏。
后来6N3又被发现在音频放大时有靓声表现,部分商品胆机也开始用它,由于在国内6N3电子管量大货广,完全可以使国产胆机跨越本世纪到2000年以后,堪称国产电子管器材产业中较为可靠的材料资源与后。
6J1的三极管接法特性曲线的特性与另一靓声管6N10 (美12AU7 5814)的曲线非常接近,不同的仅是两者的基本电压应用参数各异而已;附表是厂方给出的6J1 参数。
6n11SRPP胆前级的制作

6n11SRPP胆前级的制作对音响放大器整体表现起决定性因素的东西是什么?或许会有人讲:元器件!假如元器件的素质是一致的呢?毫无疑问:是电路结构!实质上,电路结构一旦选定,那么,放大器在声音表现上的“性格”也就定了。
在不改变电路工作状态与参数的前题下,尽管可以使用不同的元器件以改变、调整音色,最终,声音的主要倾向是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如果欲把一台Marantz 7摩成Audio Research SPl1那样的音色,或者反之,只会是劳民伤财的徒劳1所以,在选择电路时,首先应该明白自己需要些什么,这就如同择偶一样,万不可人云,亦云看谁都好。
SRPP电路的声音特点:动态大、解析力高、有足够的空间感和透明度、声底较松驰。
声场表现上,宽度与高度都算不错,深度上略有不及前两者。
整体上属于较清爽型,喜爱亦浓亦厚音色的人士应该顿足三思。
图1、图2是将要介绍的SRPP电路图。
看上去,它的电源部分要比主放大器还要复杂,这是因为要把电源部分看成放大器一部分:电源必须具备足够低的内阻、较好的频率特性,放大器才会有大的动态、宽阔的频响。
电源的纹波亦对放大器的噪声有着直接的影响。
电源部分的高压及灯丝全部采用了稳压。
高压部分是先经过了一级电子滤波,而后再经过一级稳压。
调整管接成三级达林顿放大,以保证有足够大的放大倍数。
取样放大部分只用了单管方式,没有采用差动放大器,主要是考虑差动放大器的增益较单管放大低一半,而单管放大温漂特性已经可以满足本机的需要。
基准电压用5只51V1W的稳压管串联使用。
灯丝稳压的意义在于:使灯丝通路上的交流纹波进一步降低,以减少感应交流声的机会。
另外,灯丝电压的稳定度对电子管的工作状态有较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变化龟管子的寿命。
主放大部分并无特殊之处,是典型的SRPP电路,它的输出隔直耦合电容使用了四只电容并联,目的在于降低电容的阻抗,以改善频率特性,均衡各频段的量感。
实际测试时,这种性能优良的MKP介质电容并联并没有给各项指标带来什么变化,在听感上却有极大的不同。
自己动手制作胆前级的一点经验

自己动手制作胆前级的一点经验自己动手制作胆前级的一点经验自己动手制作前级,可选择的电路较多,可按各人的喜好所定,但不管是基本形式的共阴极放大电路还是SRPP电路,所要求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以“靓声”为宗旨。
根据“简为上”的原则,如果能用最简单的电路来实现,绝不选择复杂的电路设计制作,而且简单的电路相对来讲,在稳定性、可靠性及所花费的金钱方面,都更加迎合业余发烧友的想法。
因为电路中作用的元件少,所调整的部位也少,这样的制作,成功的机会反而比使用复杂的线路设计更高。
点击查看电路图另一个问题就是选择什么牌号的电子管,这是因为不同的型号的电子管在音色方面的还原上,会有不同的表现。
比如常用在胆前级上的12系列小九脚花生管,型号不同,听音的反映也不同。
12AX7在空气感、包围感方面感觉较为中意,但由于该管内阻比较高,在速度感这一环节上就显得慢一些。
6DJ8、6N11、6922在听感上有着极快的反映速度,甚至在计算机中,也能寻找到它的踪迹,但缺少胆味,有亦胆亦石的感觉……在这部胆前级线路中,我选用了国产大八脚电子管6N8P,进口型号叫6SN7,该管历史悠久,音色及速度均可,且经久耐用,是一只久经考验的电子管,外观跟功率放大管EL34差不多,只是比EL34稍矮一些,用大胆做前级,既气派又好声耐用,是我选择6N8P的出发点。
而该胆管价钱又十分低廉,更符合节约发烧的原则。
图一是本人专为6N8P设计的一款前级放大电路,也是一部最简单的高电平放大器,不过不要因为简单就看不起它,待安装完毕调试结束后,管叫你刮目相看。
该线路是一个由大八脚又双三极胆6N8P的一半所组成的“反相放大器”,另一半三极部分工作于另一个声道,从图中可见本机隶必于无负反馈形式,所以声音的反映非常“直观”,速度也很快,没有拖泥带水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本机的音量控制部分与传统的接法略有不同,一般的接法如图二。
电位器W用以改变输入信号的大小,因为音量控制电路本身就是一“分压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胆前级电路原理及制作方法
时间:2010-06-30 17:16:21 来源:作者:疯狂的三极管
图5是一款简单易制、性能出众的胆机稳压电源。该线路结合了电子管与晶体管的特点,取长补短,同时也降低了电源变压器的工艺要求。高压采用日立场效应管稳压,灯丝采用直流+12.6V供电可进一步降低整机噪声,以上胆前级除改进型马兰士7外(该板为胆整流、胆稳压、主板、电源一体化大板双面镀金设计)均可与该电源板搭配使用。
对胆机制作,一些发烧友特别推崇搭棚焊接法。但对初学者而言,成功率不高,噪声较难处理,且纯手工制作,产量不大,不适合批量生产。笔者认为:胆机要想得到普及,应走与线路板装配生产相结合之路。笔者使用的线路板由专业线路板厂家制作,主板为加厚双面孔化镀金玻璃纤维板,而电源板为单面玻璃纤维板,便于摩机。板上印字清晰,只要稍懂无线电基础知识,哪怕你从未装配过胆机,按印板所标数值装配,确保你一次装配成功,所装整机的性噪比均达到或超过搭棚焊接的同类产品。夜深人静时把音量旋至最大,耳贴近音箱仅听到轻微的胆管本底热噪声。
俗话说:“好马配金鞍”。胆机制作中,元器件的选取也至关重要,为确保质量,建议均采用全新器件制作。笔者使用厂家提供的套件,电子管为国产出口型产品, 电阻为2W、3W美国电阻,如DALE电阻、AB碳阻等。而电容4.7μF/400V以下则选用音乐味浓的法国苏伦大SMKP电容,电解则选用ELNA、ERO、SAMWHA、Rubycon等品牌。变压器则有A级材料制作的100WE型和R型两种规格可供发烧友选择。对于相关部件如音源选择、音量控制, 也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如继电器音源切换,手动音量控制板、顶级音量遥控板(继电器切换不同阻值的光敏电阻),镀金输入、输出端子、豪华机箱等,这样组装的整机,无论音质或外观都毫不逊色于一些高品机,改变了“土炮”产品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局面。
装配时,参考原理图,采用含银量较高的优质焊锡丝把所有元件焊在线路板上(包括电子管管座)装好主板及电源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板输出直流高压应在+250V左右,灯丝电压应在+12.6V,若电压正常,检查主板元件装配无误后,即可装好主板电子管,连接好电源线及输入输出插座即可试音。若试音正常后,即可把所有器件安装到胆前级机箱内。整机组装完成后,就可以慢慢品味发烧胆机的醉人音色!
常用胆前级电路原理及制作方法
时间:2010-06-30 17:16:21 来源:作者:疯狂的三极管
胆机在发烧圈掀起了制作热潮。而在胆机中,胆前级因线路简单,调试容易,因而制作成功率相对较高。由于发烧友大多数已拥有性能不错的晶体管后级,搭配一台极品胆前级,可以帮助你迅速进入发烧境界。“前胆后石”组合或许更适合大多数发烧友的口味。这里推荐几款极品胆前级电路供发烧友参考。以下电路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主体电路,另一声道图略。
1.马碲斯胆前级
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线路仿英国马碲斯“Reference”电子管前级,马碲斯胆前级是以其卓而不群的设计观念,至纯至真一尘不染的透明音质闻名于世。其线路是胆前级中性价比较高,也是最易装配的一种。其用12AX7与12AT7作两级放大,具有输出电流大、全频表现平均、分析力高、音质感强等特点。
发烧友还可采用并管的方法来摩此电路(可参考后面介绍的JADIS电路),这时左右声道各用一只12AX7与12AT7放大(外围电阻稍作调整),其声道分离度更高,音色更美。
2.改进型马兰士7胆前级
原理如图2所示。该线路用12AX7作两级放大,后接12AU7阴级跟随器作为信号缓冲。众所周知,马兰士7胆前级以其中频甜美而著称。但其分析力及高低频延伸度欠佳。针对传统马兰士7胆前级的不足,对耦合电容容量的选取以及负反馈环路的选取作了一些调整。改进后的马兰士7胆前级,高、低频重放有了一定的延伸度和力度感,但中频更佳。该胆前级最适合听人声与弦乐。
3.和田茂氏胆前级
原理图如图3所示。针对传统马兰士7电路的一些不足,日本人和田茂在马兰士7电路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后的电路称之为和田茂氏电路。其主要特点是用SRPP电路代替了马兰士7电路的阴极跟随器。由于SRPP输出级并没有任何电压放大作用,只是作为一个缓冲级使用,比起普通的阴极输出器来说其驱动负载能力更强。在音色方面,它保持了马兰士7线路中频甜润的特色,其分析力与高、低频响应比马兰士7较佳,信噪比相对较高,该电路所用的电子管也可全部改用12AT7。
4.JADIS胆前级
原理图如图4所示。该线路取自法国“JADIS JP2000”旗舰前级经典线路。其采用12AT7作两级电压放大,并用12AT7作阴极输出。使前后级阻抗能很好地匹配,并提高负载能力。为了得到较大的输出电流和较低的输出阻抗,该电路将双三极管并联使用,这也是其特点之一,其音质醇和通透,比马兰士7更具有浓烈的音乐味,高频与低频也明显胜于马兰士7,最适合欣赏古典音乐。
和田茂前级线路
第五款线路为一以12AX7两极放大加一级以12AU7 white cathode fo11ower由日本人推
荐,取名为和田茂氏前级,前两级与Marantz 7相似,最后一级使用与SRPP相似的white cathode follower电路见图5、6。
以Marantz 7线路来说,负载除了下一极的输入阻抗外,还有反馈网络,造成第三电子管的交流负载相当重,特别是对于高频。
和田茂氏的SRPP跟随电路,似乎特别针对此而加入,与一般的电压放大不同,无电压增益,只作减少输出阻抗和稳流作用,使其带负载能力远比共屏极接法的跟随器大得多,高频响应及信噪比均比共屏极接法好。
输出级交连电容可由3μ至10μ,取决于后级输入阻抗,用10μ时觉得声底厚重力度好,但却有点实的感觉,用1μ则欠了低频,结果是并了1μ、2.2μ及0.22μ,取其中间值,效果较好。
音质方面,即保持了 Marantz 7 线路的醇厚音色,富于音乐味,但动态及高频响应均能胜出,分析力好,信噪比极高。
此线路也是以上各线路中表现最平均及全面,各项音效得分都高,笔者推荐读者试制。
但12AU7的阴极工作电压为148V,对灯丝电压高出百余伏,较手册阴极对灯丝限制值90V高,当然,也能工作,但会减短电子管的寿命,请用分压电阻把灯丝浮于约90V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