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课题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实施方案

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实施方案一、背景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已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实施方案的提出,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方案内容1. 岗实结合,促进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融入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课改创新,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引入前沿科技、新兴行业的知识,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赛事引领,激发学生潜能组织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证书激励,推动学生发展建立完善的证书激励机制,对学生在实践和竞赛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认可和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竞赛活动,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
5. 融通育人,培养综合素质通过岗课赛证的有机结合,促进学校教学、实践、竞赛和激励机制的有机衔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实施效果通过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实施方案的落实,学校将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也将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实施方案的提出,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学校能够积极落实该方案,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于“岗课赛证”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首次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新要求。
为进一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1]。
具体来说,“岗课赛证”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课程学习与岗位需求对接,体现出岗位技能和通用技术;二是通过课程改革推动“课堂革命”,以适应不同的生源特点;三是建立国家、省、校三级师生比赛机制,提高课程质量;四是通过开发和融合多类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等级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岗课赛证”理念应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学前教育师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横向比较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仍属于薄弱部分,这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息息相关。
近年来,关于“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广受专家学者关注,但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还不多。
笔者作为A 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A 职院”)学前教育专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岗位出发,对“岗课赛证”融合模式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研究。
经调查发现,A 职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考取幼师教师证的比例较低,迫切需要将“岗课赛证”与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综合育人的模式。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3]。
浅谈将“岗赛证”融入专业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27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12下半月为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岗课融合、证课融通、赛课结合”为目标,以“岗课赛证”融通为课程开发理念,实施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融通培养。
“岗课赛证”是以岗位要求、技能大赛、相关证书的能力和素养要求为目标,以课程为单位整合教学内容,按照确定课程结构、制定授课计划、编写授课教案的顺序对每门核心课程进行开发,将“岗赛证”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
1 将“岗赛证”融入专业课程解决的主要问题1.1 学校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不匹配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主要借鉴普通高中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不浅谈将“岗赛证”融入专业课程的创新与实践四川省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 王 伟,王静悠,陈 鸣3.3 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师资是做好培训的基础保障。
当前培训教学过程中缺少“双师型”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方面可以对在校教师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并对其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
此外,还可以举办不同专项的竞赛活动,以赛促教。
3.4 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要引导学员掌握电池系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员的电池检测评估技能是主要目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不断增强操作技能,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4 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和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手段。
新能源二手车电池检测评估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传统的“实操+考试”的形式已经不再适应,应采用更丰富的考核模式,利用“考试+实操+多个专题报告+小组汇报+互评”的方式进行考核。
例如对于“动力电池的各类特点”的考核,由于新技术不断出现,因此考核此项内容时可采用撰写专题报告的方式,从而提升学员对文献的查阅能力。
对于“动力电池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动力电池行业标准”的考核可以利用考试的方式完成,对于“根据《二手纯电动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进行电池系统的评价”可以用实操方式完成考核,对于“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动力电池行业主要技术发展分析”可以用总结汇报方式完成考核。
教师教学改革课题实施方案

教师教学改革课题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教师教学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日益重要性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明确目标教师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素质教育水平。
在实施改革中,我们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三、加强师资培训1. 针对不同学科和教育阶段的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高他们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2. 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技能,鼓励他们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1. 将传统的一次性考试评价方式转变为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综合评价、小组合作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
2. 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评估学生在学科知识、艺术体育、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 加强学校对教育资源的规划和投入,保障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2. 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促进教育公平。
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1. 加强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积极推动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提供更多线上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七、鼓励教师专业发展1. 建立健全的教师发展体系,为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
2.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成长。
八、培养创新精神1. 鼓励教师提供更多创新教学案例,分享成功经验。
2. 开设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九、加强家校合作1.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和教学改革,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2. 家长与教师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十、加强课程建设1. 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2. 注重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十一、加强学生评价1.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岗课赛证创创”综合育人教学改革研究——以康养类专业为例

“岗课赛证创创”综合育人教学改革研究——以康养类专业为例摘要:“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是202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之一,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充分分析“岗课赛证创”的内涵逻辑与融合关系基础上,以康养类专业群为例,进行“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教学改革研究,关键是要链接产业,提高就业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进行“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一体化设计,全方位、全过程、多要素相互融合。
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重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模块化课程资源。
构建层次化、差异化、个性化的融合模式,深化三教改革。
以建设数字化时代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抓手,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合理设计“岗课赛证创”学习成果的相互转化,关注学生持续发展,从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关键词:岗课赛证创;教学改革研究;专业群“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是新发展格局下对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
“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在人才需求、培养、供给间实现高度互融,对于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和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于推动现代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完善“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机制,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的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登记证书制度,完善认证管理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督。
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
把职业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1“岗课赛证创”的内涵逻辑与融合关系1.1“岗课赛证创”的内涵逻辑“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是围绕“人才供需”构建灵活多样的育人模式,其起点是岗位(群)核心技能,核心是课程质量,标杆是大赛激励,评价是行业企业证书。
岗-即岗位需求、工作任务、技能标准、核心素养。
是市场岗位能力需求,是“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的逻辑起点,贯穿整个逻辑主线;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
“岗课赛证”融通下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以“红色账簿”的教学为例

“岗课赛证”融通下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以“红色账簿”的教学为例文|吴莹莹一、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思政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课程思政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让所有教学活动都发挥出立德树人的功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中职教育带来改革的东风,为“岗课赛证”融通下的中职会计事务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岗课赛证”融通偏向育才,课程思政建设偏重育人。
中职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应借党的二十大的东风,融通“岗课赛证”、重构基础会计课程、挖掘思政元素、提升课堂魅力、探索教学创新,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研究成果,即“岗课赛证”融通下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为会计事务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岗课赛证”融通下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研究现状当前,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思政改革已成为研究热点。
2023年2月初,在中国知网搜索“中职课程思政”,相关文献数量高达1105篇,其中,有935篇期刊论文,88篇学位论文,79篇会议,还有3篇刊登在报纸上。
从检索收集的研究成果来看,从2013至今的十年内一直都有学者在开展关于中职课程思政的研究,且研究成果逐年递增。
这说明中职课程思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研究热度持续升温,这一发展趋势在今后仍有很大可能持续下去。
以课程思政为主题的占比最高,达677篇,而以“中职院校”“中职学生”“中职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成果总和仅占比7.05%。
可见,国内对“‘岗课赛证’融通下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鲜有研究。
以“中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中职+课程思政+岗课赛证”“中职+课程思政+基础会计”以及“中职+课程思政+红色账簿”和“中职+课程思政+岗课赛证+基础会计”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查阅文献总数仅有84篇。
“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

74AUTO TIME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1 引言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1]。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2]。
本文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探索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2 “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内涵传统《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不能紧跟职业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不能满足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和专业竞赛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把工作岗位、课程教学、职业考证、专业技能竞赛四者进行有效融合,是一种能有效提高职业教育适杨日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省中山市 528400摘 要: 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在经济社会中的优势必须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实证探索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融入岗、赛、证元素的教学改革。
课程采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职业工作流程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把岗位、竞赛、考证三者的目标、要求、内容、流程、考核等有效融合到课程情境化的学习任务中,构建了“四有五通”的课堂。
实践证明,基于“情境化+典型任务”的课程设计、“行动导向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能把岗、课、赛、证四者进行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和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岗课赛证融合 单片机 高职院校 情境化设计 行动导向型 混合教学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 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Taking the Course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Yang RirongAbstract :T 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 in the economic society, we must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aking the course of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plores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integrating post,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ion elements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urse adopts a student-centered “action orient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professional workflow, carries out online+offline hybrid teaching, effectively integrates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contents, processes, assessment, etc. of post, competition, and examination into the course context-based learning tasks, and constructs a classroom of “four haves and five link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curriculum design based on “situational+typical tasks” and the teaching mode of “action oriented+mixed” can organically integrate and promote the post, class,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e,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s.Key words :p ost course match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single chip,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ituational design, action oriented, mixed teaching “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时代汽车 应性的综合育人模式。
“岗课赛证”融通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岗课赛证”融通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摘要:为响应与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岗课赛证”融合、严把“1+X”证书体系质量关的要求,指导高职院校借鉴行业龙头企业成熟的人才培养与评估标准,根据自身实际,对相关课程与专业进行更新与完善,本课题拟以“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联调”为研究对象,针对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在“1+X”证书体系的基础上,依据行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其分为不同的项目模块,并结合技能竞赛的主要考核内容,对其教学目标、工作情境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并对其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以期为我国电气化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岗课赛证;智能控制系统综合联调;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引言在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教育界人士认为,在“1+ X”证书制的大背景下电气化技术课程,是适应新形势下高素质人才需要的必然选择。
所以,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岗课赛证”的课程改革,不仅可以深化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而且可以从“岗、赛、证”的需求出发,通过对课程的改革,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岗”“赛”“证”为导向,以“职”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可以通过“岗”“赛”“证”与“岗”相结合的新形势下,对“岗”与“赛”与“证”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的“岗、课、证”一体化的发展。
一、教学改革与实施(一)“岗课赛证”深度融通,重构教学内容不能更加主动地适应新技术、新形式和新需求以及数字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岗位1+X,智能产品制造业中的1+X标准与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的匹配,职业学校从新技术新工艺中受益,新的标准化的行业中的典型的职业技能比赛都符合这个标准,以知识和技能点为负责到“教室”,以课程为单位,对知识进行拆分和重构,并进行明确的考核标准,将其纳入电气课程标准中,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教学即为大赛学习,课程实训即为大赛备赛,杜绝无岗位对接的课程和实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岗课赛证课题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岗课赛证课题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我们制定了岗课赛证课题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意义
目标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人才供给质量。
意义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合格职业人才;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强化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实施步骤
课程改革
1.确定具体课程改革目标和标准;
2.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3.引入更多实践案例和项目;
4.设计相关实践环节和评估方法。
教材更新
1.审查现有教材的适用性;
2.开发和引入与改革目标相适应的教材;
3.提供多样化的教材选择。
教师培训
1.为教师提供相关课程改革培训;
2.建立教师交流和分享机制;
3.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教师实施改革。
学生实践活动
1.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实习等实践项目;
3.建立学生实践档案,记录学生实践经历和成果。
成果评估
1.设定评估指标和标准;
2.制定评估方案和工具;
3.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四、预期效果
1.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2.教学质量和对外竞争力显著提高;
3.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增加。
五、实施进度
1.制定实施方案并批准:2022年2月;
2.教材更新和教师培训:2022年3月至2022年6月;
3.课程改革逐步推进:2022年9月至2025年6月;
4.学生实践活动开展:2022年9月起;
5.成果评估和反馈:2023年6月至2025年6月。
以上即为《岗课赛证课题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我们
相信,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学校的职业教育将迎来全新的发展。
六、资源投入
1.资金投入:根据实施方案的不同阶段和需要,合理配置相关经费;
2.教师投入:相关教师需参加培训和指导工作,确保实施方案顺利
进行;
3.教材投入:购买适用的教材和教学资源,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
行;
4.实践设施投入:改善学校实验室和实训场所设施,提供良好的实
践环境。
七、风险控制
1.风险识别: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2.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3.风险应对措施: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4.监测与反馈:定期监测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八、总结
通过本次的岗课赛证课题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我们机构将在职业
教育领域迈出重要的一步。
该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鼓励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
人才供给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进行课程改革、教材更新、教师培训、学
生实践活动和成果评估等多个方面的工作。
预计实施方案的效果将使
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对外竞争力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
也将大幅度提升。
为确保方案的成功实施,我们将进行资源投入、风险控制等措施。
同时,我们将密切监测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我们相信,通过这一方案的推进,我们的机构将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职业人才,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