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假如我是一名法官演讲稿:我是谁为了谁我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
法官演讲稿

法官演讲稿法官演讲稿(通用15篇)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使用上演讲稿的情况与日俱增,如何写一份恰当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法官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法官演讲稿篇1审判岗位,我奉献的平台每一种职业都有一个平台作依托,就像农民与土地,工人与机器。
法官的平台就是他所奉献的审判岗位。
在审判岗位上,法官是正义的象征、公平的化身、良知的守护神。
在庄严的国徽和天平下,执行着国家法律的尊严;在庄重的法袍映衬下,彰显着法官唯法至上的本色;在洪亮的法槌声中推进着共和国法制的进程。
析万物之理,而判天地之美,在审判岗位的历炼中,青年法官褪去了浮躁虚华与稚气,中年法官沉淀下知识的理性内涵,老年法官成就了那份超然淡泊的岁月气质。
我是一名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法院工作了17年。
区法院地处中心城区,审判压力很大。
我院的法官制裁违法犯罪、化解百姓矛盾,在平凡的身旁岗位上谱写了一首首隽永奉献之歌。
伴随着深深地感动,我在审判岗位上成熟。
成长的经历让我明白,法官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而审判岗位则是让每一位共和国法官披荆斩棘的舞台。
大家都知道陈印田吧,这位年过半百的全国模范法官,在肖扬院长接见时,说了这样一番话:“荣誉、金钱、地位,我都无所求,我只想在审判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多干几年。
”一句奋斗的格言,道出了千千万万老法官的心声。
在我们红山法院就有许多陈印田式的人物。
刑事庭审判员、民事庭审判员、立案庭审判员,这些人也许一直到退休,也只是一名最普通的法官。
没有显赫的职位,也没有耀眼的名望,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也没有催人泪下的事迹。
但他们勤奋、朴实、兢兢业业而不追名逐利,在公正审判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默默无闻中见证着共和国法制的风雨。
谁能忘记法制发展路上曾经的坎坷,而他们却从这条荆棘密布的路上,一路微笑着走来。
他们经历了从有罪推定到疑罪从无的转变,参与了纠问式向控辩式庭审的改革。
一名法官的演讲稿法官情思爱国演讲

一名法官的演讲稿法官情思爱国演讲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法律界的同仁,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座谈会。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法官情思与爱国主义的话题。
作为一名法官,我深深感受到了法治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法官作为法治的执行者应当怀有一份对国家的深厚情感。
作为法官,我们的工作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公正适用。
我们需要独立、公正地审理案件,保卫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我们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公正而努力,始终将法律作为衡量一切的准绳。
然而,作为法官,我们不能只把法律和司法作为我们的全部。
法官情思是我们心中对法律和社会的热爱和关切,是我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无比深情。
我们之所以选择法官这个职业,并投身于法治事业,正是因为我们心中怀揣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比热爱。
法律是国家的命脉,是社会的纽带。
它是我们法官的信仰和追求。
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
法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公正和平等为准则的社会。
它赋予了我们权力和责任,让我们能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稳定与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法官,我们也是国家的公仆。
我们怀有一份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在司法实践中努力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以积极的态度和对法律的坚定信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法官的核心素养。
作为法官,我们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情怀,时刻保持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我们要以爱国之心,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法治社会中,法官县城稳定、公正和可预见性的法律环境。
法官要履行好执法职责,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秩序稳定。
只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
因此,我们法官要牢固树立对法治的信仰,保持工作的公正和廉洁,坚决打击腐败和非法行为,守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法官中国梦演讲稿

法官中国梦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和思考,题目就是“法官中国梦”。
法官这个职业有着特殊的职责和使命。
我常常在想,我们做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做的是维护法律,维护正义,维护公平,为人民群众解决纠纷,为社会稳定做贡献。
那么,我们的职责是什么?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公正和公平,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
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将来要不断追求的目标。
而我们追求的这个目标,正好和中国梦一致。
伟大的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享有尊严和幸福,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做出贡献。
那么,作为法官,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完成中国梦呢?首先,我们要坚持法治这条道路。
我认为,法治是中国梦的基石,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必要前提。
只有坚持法治,才能保障每个人的权利,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公正和公平。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职业水平。
作为法官,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有多少知识,才有多少能力。
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保障人民的权利。
最后,我们还要坚持公正司法。
作为法官,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
我们要做到公正、严明、有态度、有判断,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人民群众。
只有做到公正司法,我们才能够为人民群众赢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于法官中国梦的一些个人思考和理解。
我相信,在全体法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以公正和正义为基石,在法治的指引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谢谢大家!。
法官演讲稿:怀感恩之心,做公正为民的好法官

法官演讲稿:怀感恩之心,做公正为民的好法官尊敬的评委、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我短暂的法官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做一名公正为民的好法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何才能兢兢业业、廉洁公正地履行职责?如何才能在工作中始终怀感恩之心?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做公正为民的好法官作为一名法官,我们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即要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保持独立、公正、廉洁,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这是我们的基本准则,也是我们的底线。
我们必须不偏不倚地依法审理每一起案件,做到案件的合法和公正。
我们要经常学习新知识,熟悉新法规,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做到用法律武器去维护正义。
我们秉持正义与公平,依法判案,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人权尊严,严肃执行司法权力,严格实施司法程序。
作为法官,我们要时刻铭记公正与权威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感,严格要求自身,秉持公正、廉洁原则,不受任何干扰,做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二、怀感恩之心工作中,感恩之心必不可少。
在司法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对案件、对当事人、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
我想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一点。
有一个住在偏远山区的老太太官司打了20年,原因是对方非法占据了她家后山的一块草地。
最终,她的官司得到了胜利。
当老太太问法官该怎么报答的时候,他回答:“您今天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回家照顾好自己的家庭,让他们感到幸福,并告诉他们,您曾经有一个好法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一名法官来说,无论是胜诉还是败诉,我们都要怀有感恩的心情,因为我们能够为当事人提供公正的司法服务,让他们受到公正对待,这本身就是一种礼物。
我们要时刻关注每一个案件,认真审理、妥善处理,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感受到法官的公正。
三、提高专业水平为了更好地工作,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做好职业规划。
作为一个法官,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问题,提高审判水平、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
2018年人民法官为人民演讲稿

2018年人民法官为人民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来宾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县人民法院立案庭的***。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民法官为人民》!此刻,我穿着一身法官制服站在这个讲台,单从外表,不知在家会怎样形容我,或许您会说看着“挺精神”,或许您会用四个字“英姿飒爽”。
当我第一天穿着这身制服走进法院的时候,门卫蓝大爷(家乡话)对我说的第一句是:“闺女,你今天真不一样了。
”当时我没多想,觉着只是因为这身衣服,让他觉着我不一样了吧?但后来,我终于明白,蓝大爷那句话的份量并不仅仅等于这一身制服的重量。
这身制服,不仅仅显示着一名法官的身份,更蕴涵着一种人民对法官的期盼与信任!“我,的确是不一样了!我感受到了这身制服的重要”!再过三个月,我在法院工作正好就满二年了,近两年来的所见所闻,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虽然法不容情,虽然法律有时如这制服的冰蓝色,显的有些寒冷,但我们法官的心却如这红艳的领带,是火热的。
我们的法官努力用自己的温度去温暖法律,努力用自己的双手为人民撑起一片公平与正义的湛湛青天!今年3月,**某玩具企业因经营不善倒闭,企业主逃之夭夭,在立案窗口工作的我,亲眼目睹了近百名工人为讨回血汗钱求助法院的场面。
面对嘈杂拥挤的工人、面对一双双无助的眼神,当时的我不知所措,只是愣在一旁看我们的庭长,沉着的一步步引导工人开启法律程序,推选工人代表、收集证据等等。
在庭长的带领下,我们全庭干警加班加点,挑灯奋战,将原本五天的立案工作量压缩成了两天。
记得那一晚,我抱着电话机足足打了127个电话,对127位工人重复着同样一句话:“你好,我是**法院立案庭的,明天请带上你的身份证来立案大厅办立案手续。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给这批民工办妥立案手续,我们还改打印通知书为复印,在通知书上手写每位工人的名字。
一个工人一个案件,一个案件从书写封面到各式通知书,就要重复写上六遍,同事小杨写到后来说:“我闭着眼都能写了。
”确实,因为过度疲劳,我们的眼睛几乎合上了,但心门却敞开着,我们早已将这127位民工的名字记在了心里,我们是用心在写每一个名字,是用心在拔每一个电话号码。
法官为人民服务演讲稿

法官为人民服务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作为一名现代法官,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一同探讨“法官为人民服务”的主题。
法律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官作为法律的守护者和执行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伟大的祖国中,法官为人民服务是重要的职责,是我们担当的责任和信仰,也是法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主题“法官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作为法官的一个重要职责和信仰。
我们的工作始终围绕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利益的最大化服务。
我们始终坚持用法律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稳定。
二、对象“法官为人民服务”主题的对象是全体公民,无论是有诉求的当事人,还是广大观众都应明确了解法官的工作职责和法官的作用。
法官的工作可以减轻民众因诉讼问题带来的负担,同时,法官的工作对于社会公正和民生的保障也具有的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场合“法官为人民服务”主题在法律领域中非常重要,适用范围广泛。
无论是在法庭审判案件的时候,还是在给民众普及法律知识的时候,我们始终要贯彻“法官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为百姓服务,为社会公正服务。
四、突出的重点第一点是服务民众。
法官的职责是为民众提供服务,无论是在法庭给当事人提供指导、协助,还是在法律领域为民众普及知识,应该把服务民众作为最重要的诉求。
第二点是公正判断。
法官应该为了社会公正而努力工作,要竭尽所能做出最公正、最公正的判断。
任何人都应该得到平等、公正的对待,这是法官的职责和所应该要做的事情。
第三点是尊重司法程序。
在司法程序中,法官应该严格地遵循司法程序,不仅要尊重法律,在程序上也要保证公正、透明。
第四点是自律精神。
在法官日常的工作中要有自律精神,遵守法律,遵循职业操守,防止任何有害行为的发生。
五、看法和理解作为一名法官,我对“法官为人民服务”这一主题充满信仰和使命感。
无论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还是在为公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们的职责和发达使命都是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原则而进行,我们保护公正司法的同时,保障了民众的利益,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我为群众办实事法院发言稿

我为群众办实事法院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群众: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作为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
因为法院不仅仅是一座解决纠纷的地方,更是一座服务人民、为群众办实事的机关。
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法院的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群众解决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也是我们的宗旨和使命所在。
首先,我想就法院如何为群众办实事这一话题进行一些讲解和阐述。
一、法院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国家的司法机关,法院的责任和使命是非常重大的。
我们要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这是我们每一个法院工作人员的使命所在,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和目标所在。
但是,除了完成日常的审判工作,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为群众办实事。
所谓“实事”,就是指真正解决群众的问题、满足群众的需求。
我们要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法律问题,帮助他们得到公正的裁决,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也是我们的使命之一。
二、法院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要想为群众办实事,首先我们要有一颗为民服务的良好意识,要真正关心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要真心实意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是敷衍塞责、推诿扯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为他们办好实事。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审判效率,让群众能够更快地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群众办好实事,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和福祉。
三、法院的服务实践和成果近年来,我们法院一直秉承“为民所需、为事所急”的办案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工作思路,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例如,我们不断优化诉讼服务,加强司法便民,通过“网上立案、网上审理、网上调解”,实现了“不见面审理”,让群众能够足不出户解决诉讼问题。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通过调解、调解等方式让群众更快地得到问题的解决,为他们办好实事。
假如我是一名法官演讲稿我是谁为了谁我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

假如我是一名法官演讲稿:我是谁为了谁我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假如我是一名法官尊敬的各位领导,给位同志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是谁,为了谁,我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
”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我是谁"。
找准自己的位置,我是做什么的,自己所做的工作与党和人民群众存在怎样的关系。
明白了这些,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如果我是法院的一名法官,用心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就是第一要务,立足岗位,遵守职业道德,对群众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这样的认识"我是谁",就能始终保持自己同群众的深厚情感。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作为公民,作为党员,作为法官要清楚“我是谁”、要知道“为了谁”、要明白“为谁做什么”。
可谓之“两谁一做”。
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的身上都赋予着不同的使命,对应着不同的身份,问问自己“我是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才能回答自己“为了谁”和“为谁做什么”。
“我是谁”我认为,年少时的我们懵懵懂懂,不懂得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年少无知,不懂得可以为了谁。
在成长的过程中是父母和老师教会了我。
而现在我作为一名法官,我认为法官一定要有正义感,要热爱老百姓,对弱势群体要有同情心。
法律只有掌握富有正义感的法官手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才能清晰可见,公平正义才能人人共享。
我们每位法官一定要有正确的正是方向,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带着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公平公正处理好每一个案件,做到刚正不阿,公正文明司法。
人生一世“为了谁”?回答肯定是不一致的,有人说为了祖国和人民,有人说为了集体,有人说为了父母和儿女,还有人说为了事业和前途,诸如此类的说法我们先不评价其对与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作为法官,是为人民群众,法官主要是作为社会*的解决者出现在法庭的,法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假如我是一名法官演讲稿:我是谁为了谁我为
人民群众做了什么
假如我是一名法官
尊敬的各位领导,给位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
“我是谁,为了谁,我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
”
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我是谁"。
找准自己的位置,我是做什么的,自己所做的工作与党和人民群众存在怎样的关系。
明白了这些,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如果我是法院的一名法官,用心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就是第一要务,立足岗位,遵守职业道德,对群众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这样的认识"我是谁",就能始终保持自己同群众的深厚情感。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作为公民,作为党员,作为法官要清楚“我是谁”、要知道“为了谁”、要明白“为谁做什么”。
可谓之“两谁一做”。
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的身上都赋予着不同的使命,对应着不同的身份,问问自己“我是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才能回答自己“为了谁”和“为谁做什么”。
“我是谁”我认为,年少时的我们懵懵懂懂,不懂得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年少无知,不懂得可以为了谁。
在成长的过程中是父母和老师教会了我。
而现在我作为一名法官,我认为法官一定要有正义感,要热爱老百姓,对弱势群体要有同情心。
法律只有掌握富有正义感的法官手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才能清晰可见,公平正义才能人人共享。
我们每位法官一定要有正确的正是方向,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带着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公平公正处理好每一个案件,做到刚正不阿,公正文明司法。
人生一世“为了谁”?回答肯定是不一致的,有人说为了祖国和人民,有人说为了集体,有人说为了父母和儿女,还有人说为了事业和前途,诸如此类的说法我们先不评价其对与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作为法官,是为人民群众,法官主要是作为社会纠纷的解决者出现在法庭的,法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法官要改变“以我为主”的习惯套路,对于当事人提出来的请求、主张和依据,要加以仔细的聆听、认真的对待,并最终给出态度以及理由。
这样一种观念,对当事人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把当事人所说的话、所提出的主张和依据当一回事。
让当事人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以平和、接纳的心态接待当事人,主持诉讼。
“我为人民群众做了什么”。
“我为人民群众做了最负责任的判决。
”
“我为人民群众树立了法院的司法权威”
法官端坐在法庭上,身穿法袍,手握法槌,依照法庭规则,使用规范语言,认真的展开诉讼,营造出一种正式和肃穆的氛围。
这种法庭的威仪场景足以令当事人和旁观者肃然起敬,从而得以引导对抗的双方进入到理性的诉讼轨道,并且对于当事人接受裁判起到相当的说服作用。
穿不穿法袍、敲不敲法槌,不见得会实质性地改变一项判决的内容,但确有可能改变当事人和旁观者对裁判的态度。
这就是规范的操作对于树立司法权威所起的作用。
法官必须秉持居中的立场,这一点应当在整个审判过程中贯彻始终。
如果说审判是一门艺术,那么,如何把握居中的立场就是这门艺术的重头戏。
在诉讼中,当事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怀抱一颗高度敏感的心,总是千方百计从法官的语气、用词甚至表情中捕捉信息。
法官稍不注意,就可能带来误解。
“居中”的要旨在于给当事人以平等对待。
这种平等对待要体现在诉讼的所有环节中,并且要十分注意细节,包括态度的软硬、用语的轻重、发言的长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