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

合集下载

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

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
的殖民统治。
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 实行以华制华。
经济上:大肆榨取中国 的资产和掠夺劳动力
文教上:通过思想、文教 等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
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 确保对沦陷区的统治。
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 附庸经济(经济危机)。
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以 实现其同化目的。
• (五)全民族的抗战(1937、7——1945、8
阶段
时间
日侵华 国民党(正)
共产党(敌后)
国共关系
防 御
相 持
反 攻 胜 因
(六)重点问题
1、全面抗战、路 线敌后抗日根据地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日本侵华(9.18事变;华北事变) 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5.(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8)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 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 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 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 ) • A.“八一宣言”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 C.“国共合作宣言 ” D.《论联 合政府》 • 【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解析】关键信息:1936、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 派,共同抗日救国。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从时间上看, A项正确;BCD项分别是抗日1935年12月、1937年、 1945年。AB项时间较为接近,容易出错,A项是1935年 10月。 • 【答案】A
• 4.(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8)1936年12月28 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 西安事 变,而刊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 仁天皇。这反应出《时代》周刊( ) •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B.希望 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D.关注 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 【考点】抗日战争 • 【解析】本题解题要从西方列强对法西斯国家的 态度来分析。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美国在1936年是采取中立政策,A、 B、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D项正确。 • 【答案】D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专题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专题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一、知识要点1、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局部抗战;抗日救亡运动高涨2、西安事变:时间、经过、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3、七七事变:时间、地点,全民族抗战开始,南京大屠杀4、同仇敌忾: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最后胜利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是为“九·一八”事变。

事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自发)抗日游击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杨靖宇为代表)三、西安事变1、背景:张学良、杨虎城决定停止进攻红军, 。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 扣押了蒋介石。

并通电全国, 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3、目的:逼蒋抗日4、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5、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课本原话: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6、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一致抗日起了重大历史作用,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3课全民族抗战开始▲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也是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日军在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它使中国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C它使中共立即提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2.张学良的回忆录引起海内外史学界的关注,这主要因为张学良曾经是:A北洋军阀的少帅 B东北易帜的领袖C抗日前线的英雄 D西安事变的主角3.“西安事变,张无忌、杨不悔”有人曾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来诠释历史。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复习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复习

3、全面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图片中抗击日军的 是那支部队?涌现 的抗日爱国将领是 谁? 佟麟阁 赵登禹 全面抗战爆发不久,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 成,标志: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4、中国军队的抵抗
战役名称 时间 领导人 意义
台儿庄 战役
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 1938 得的重大胜利 ,它打 李宗仁 年春 击了……,鼓舞了……。
蒋介石的态度: 不抵抗方针
结果: 东北三省沦陷
2、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时间: 1937.7.7 地点: 卢沟桥 抗击军队: 二十九军 影响: 标志着 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3、南京大屠杀
时间: 1937年12月
遇难人数: 屠杀南京军民 30多万 人
影响: 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
1、局部抗战的开始 —— 九一八事变
2、时局的转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的初步形成 根本原因: 时间: 发动者: 中共的主张: 结果: 和平解决的意义:
西 安 事 变
材料: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 外......不图讨伐……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 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 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 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 迫以兵谏。 ------1936年12月17日《桂林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何地? 2.张学良发动“陕变” 的目的是什么? 3.“陕变”的结局如何?简述其历史影响? 4. “陕变”发生的根源是什么?
2、七七事变 3、南京大屠杀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局部抗战 2、时局转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全面抗战——卢沟桥事变 4、中国军队的抵抗 5、各阶层民众的支持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伟大战争复习课件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伟大战争复习课件
6、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 A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B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C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D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7、抗战胜利后,主张建立民主、独立、富强新中国的是 A蒋介石 B中国国民党 C美国政府 D中国共产党 ★
8、国民党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 A全面内战的爆发 ★ B第二次国共合作再次破裂 C重点进攻的开始 D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
目的: 争取备战时间,欺骗人民
• 重庆谈判:
蒋介石假和平
表现: 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目的: 争取和平,戳穿阴谋
毛泽东真和谈
表现: 亲赴重庆,签订《双十协定》
发动全面进攻: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 国民党
• 转战陕北:
共产党
发动重点进攻:1947年3月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采用运动战术,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采用蘑菇战术,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是由内战走向抗战的转折点
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全民族抗战开始
• 七七事变:(标志)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3、20世纪30年代日军炮轰宛平城和卢沟桥发生在 A九一八事变中 B七七事变中 ★ C一二八事变中 D淞沪会战中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 C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完成 ★ D中共在七七事变后发表抗日通电
5、中共七大规定“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是 A毛泽东思想 B三民主义 ★ C马克思主义 D三个代表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课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课

一寸河山一寸血
一寸河山一寸血
根据材料探究抗战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签订《南京条约 》
签订《马关条约 》
国内:①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 次完全胜利。②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材料二: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 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 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材料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 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要贡献。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 导思想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一寸河山一寸血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 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 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 萁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 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1936年12月《桂林日报》 (1)材料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 答:事件: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是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 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的很好, 执行的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 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问:“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又有何历史意义?
答:(1)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 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2)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 新局面的到来。

第四单元_伟大的抗日战争_单元复习课

第四单元_伟大的抗日战争_单元复习课

危害或意义
出现两种结果原因
是100多年反侵略 第一次完全胜利, 洗刷近代民族耻辱,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 到振兴的转折点; 为世界法西斯战争 做出重要贡献 清政府政治腐败.经 实行全民族抗战; 济落后军备废弛;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 日本处于资本主义 支援 上升时期,经济军 事力量强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程度
请回答
1.日本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了哪两次战争? 2.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 3.你认为我们应向我们的敌人学习什么?
综合探究: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七十五周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日 战争,请你设计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先确定活动主 题,然后设计两个栏目,每个栏目至少包括两种内容?
主题:重温悲壮的历史
2.材料二: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同时 他们对外谦卑,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然后悄悄 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一旦确信自己超过了别国, 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 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 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起了战争,逼迫老师签订 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再一 次向他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
无条件降 毛遂 七大 蒋干
局部 游击队 提出统战 统战初成
抗战 不抵抗
西安事变
抗战
建立 正面战场 消极抗日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打击 国际友人和华侨的支援
屈原
苏武
数字归类法: 一、 一个性质;一个大屠杀 ;一个扭转时局的关键; 近代100多年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二 、两个战场;两位伟大的爱国者; 国共第二次合作; 三、三个侵华事变;三个战役;第三次国都沦陷: 统一战线建立三步曲;抗战三步(局部、全国、胜利). 四、四支主要抗日力量--(共、国、美、苏) 五、五位民族英雄: (杨靖宇、佟麟阁、赵登禹、李宗仁、彭德怀); 第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六、六股主要抗日力量: (共、国、美、苏、国际友人、华侨) 七.七大: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八、历时八年:全国抗战(1937—1945)八年 局部抗战(1931—1945)十四年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单元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单元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执教者:陈冬梨一、教学目标描述通过材料解读、情境创设、小组合作竞赛等方式,学生理解掌握本单元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点。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掌握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学生经过新课的学习,对本单元内容已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但他们的认识和了解仅停留在零碎的、片段性的、缺乏系统的层面,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对于已学的陈旧知识产生倦怠情绪。

四、教学思路描述抗日战争是是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不能翻过的一页,在本册书中“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与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承上启下的关系。

本单元主要讲述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的开始以及南京大屠杀日本罪恶侵略本质,中国军民的英勇抗击,正面战场有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有百团大战,最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其中理解三次事变对抗战进程的影响以及抗战胜利对中国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难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理解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出现两种结果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描述三环三学教学模式、材料分析法、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环节学生老师设计意图预学定标导学以复习提纲的形式呈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及核心知识点。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预学导学一、导入请说出近代中国遭受了哪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一百多年以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是什么战争?二、抽号码回答问题,展示预习成果。

1.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课题及分析材料。

2.检测预习内容,重点关注中下层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的主题线索及主要内容。

研学精讲释疑三、难点剖析第一篇章团结抗日1.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西安事变的目的,结果以及国共关系的转变。

第四单元_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

第四单元_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
从意义上看,使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和斗争 目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和新 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总之,这次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承前 启后的会议,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 开的最重要的会议。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 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 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 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 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2 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领导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庄, 歼敌2万,取得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 胜利的将领是 A 林彪 B 李宗仁 C 张学良 D 傅作义
3 为反对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 2) 班设计了一个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本野蛮暴行 的是 A 难忘九一八 B 血染卢沟桥
(2)图2,是否意味着日本对侵华事件进行了彻 底、深刻的反思?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否,比如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政府篡改教 科书等。 (3)面对图片1和2你最想说的两句话分别是什么? 凝聚产生力量,合作诞生希望;反思战争,珍 爱和平等。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 A 西安事变之后 B 一•二八事变后 C 七七事变之后 D 九一八事变之后
数字归类法:
一、 一个大屠杀 ;一个扭转时局的关键; 近代100多年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二 、两位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 杨虎城 国共第二次合作;两个战场 三、 抗战三步(局部、全国、胜利). 四、四位民族英雄:佟麟阁、赵登禹、李宗仁、彭德怀; 五、第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六、六股主要抗日力量: (共、国、美、苏、国际友人、华侨) 七.七大: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八、历时八年:全国抗战(1937—1945)八年 局部抗战(1931—1945)十四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 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 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 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 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 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 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 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 “屈原”、“苏武”、“蒋干”、 “毛遂”、“共工”。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 争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 南京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 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被杀害 的中国军民达30多万人。
国共共同抗战
血战台儿庄 (徐州会战)
时间 1938年春
指挥者 李宗仁(国党)
战果
意义
歼敌1万多人
抗战以来正面战 场最大的胜利
李宗仁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其他抗战
时间
1937年8 月—11月
分析
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 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 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 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 —摘自蒋介石《剿匪的理论与实际》
1、蒋介石在这里所说的“倭寇”和“土匪” 分别指什么? 2、“先清内匪”政策造成了什么危害?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背景(原因):
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主要 内容
目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任务: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根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依靠力量: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②通过了新党章,确定毛 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 首新的中央委员会
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 ;
八路军投入105个团约20万 规模 人的兵力
攻击 华北的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 目标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规模最 意义 大的一次战役,有力的支援 了正面战场战争
彭德怀在前线指挥
百团大战形势图
国共两次合作的比较
第一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
背景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 相 任务都是为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 同 点 都在中共推动下,在共产国际积极促进下实现
复习要点:
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 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 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 代表大会的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 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 历史意义。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二、全民族的抗战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
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 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时间
1945年8月上旬 1945年8月8日 1945年8月9日 1945年8月15日
事件
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 中国军队发起全面反攻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
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其焦点是领导权问题 作用都大大推进中国革命的发展
第一次合作
背景 合作对象 不 同 政治基础 点 斗争对象 合作方式 封建军阀割据, 阶级矛盾尖锐 与孙中山左派国民党 新三民主义 打倒军阀 党内合作
第二次合作
民族矛盾成为 主要矛盾 与蒋介石亲英 美国民党 抗日宣言 打倒日帝 党外合作
单元线索:
1937年7月,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 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随之开始进行 全民族的神圣抗战,经过八年的艰苦斗 争,最终取得了抗战的彻底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 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并为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复习要点:
1、简述九一八事变爆发原因、时间、标 志和影响,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 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3、简述七七事变的经过、结果和意义, 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 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想一想
什么是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爆发:蓄谋已久 沈阳柳条湖事件 结果: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 各方 (国民党)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共产党)多次发表宣言,号召共同抗日; 态度 (人民)广泛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影响:民族危机加深,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各方态度)
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国打内战 美英两国:担心日本在华势力扩大,主张和平解决, 南京政府向张、杨妥协 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不希望中国打内战 国民党内部: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与以宋美龄为 首的亲英美派的斗争中,英美派占优势 中共:主张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张、杨态度:倾向于中共的主张
①日军占领华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根因)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
③中共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国民党内部分化,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共统 一战线政策感召下主张抗日; ⑤蒋介石亲赴西安督战(直因)。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经过: 苦谏——哭谏——兵谏,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结果:在各方面的努力和影响下,西安事 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签发“停止剿共, 联共抗日”的决议。(★强调中共的努力) 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的新局面即将来临。
时间:(1937年7月7日) 地点:卢沟桥 影响: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 的爆发,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后,日 军是怎样进一步扩大 侵略的?
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 )上海
七七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立即发表《中共中央为日 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7月15日,中共 代表团向国民党提交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 全国人民强烈要求抗日的压力下,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 山发表谈话,表示“准备应战”,但是并没有什么行动。
① 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根本保证;
③ 中共在统一战线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
④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广大爱国将士的英勇 作战; ⑤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和爱国华侨的积极支持。
抗日战争的特点:
①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层、 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全民族战争; ② 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具有双重性质; ③ 两个战场、两条战线并存,中共起了中流 砥柱作用; ④ 以弱胜强; ⑤ 持久性: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 结束最晚的战场。
单元线索: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一直不断地对中国 进行着各种侵略。到1931年,日本先后发动九 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使中国的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然而国民党政府继续推行 所谓的不抵抗政策,进一步助长了日本的侵略 气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感召下,中国人 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国民党将领张 学良、杨虎城也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答 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 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阶级基础
领导权
民资、小资、工、农
国民党
一切抗日阶层
共产党
结果
失败
成功
中共七大的召开(1945年4月—6月)
背景: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进行局部反攻 (1944-1945年春) 湘西会战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开 始局部反攻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的召开(1945年4月—6月)
1945年9月9日 1945年10月25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日本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台湾回归祖国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 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 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 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 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秦邦宪 叶剑英 周恩来 (中共谈判代表)
全民族的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 灭亡中国,1937年7月制造了七七事 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 随之开始进行全民族的神圣抗战。
事变爆发前,日军控制了北 七七事变 平的北面、东面和南面,卢沟桥 成了北平通往南方和其他地区的 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 唯一通道。日军占领了卢沟桥, 为什么又称卢沟桥事变?这 北平就将成为一座孤城。只要中 一事件有何影响? 国军队一反击,日军就有了发动 全面侵华战争的借口。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 原子弹。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 一举击溃日本 关东军。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
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你认为哪 一个原因最重 要?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正式声明要“实行自卫,抵 抗暴力”,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 9月22日,国共合作宣言由国民党中央正式发表。 至此,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不久西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 队改编为新四军。中国人民在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开 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会战
凇沪会战
结果
影响
1938年10月 武汉会战
粉碎日军“3个月灭亡中 上海失陷 国”计划 广州、武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 汉失陷 党开始消极抗日)
1940年夏
1941年12月
枣宜会战
长沙会战 入缅作战
枣阳失陷
迫使日军北撤 支援了太平洋战场反法西 斯战争
1942年
百团大战
时间
指挥
1940年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