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初三年级联考历史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1—10课)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1—10课)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卷(内容:第1课——第10课)成绩: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每题3分,共7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有:“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2.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

这发现,更加证明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

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巨型陵墓 B.它是埃及国王权力尊严的象征C.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D.它是国王和奴隶主智慧的结晶3.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国国王是()A.巴比伦 B.腓尼基 C.汉谟拉比 D.婆罗门4.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A.《摩奴法典》B.《乌尔纳姆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5.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

根据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 A.担任祭司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掌握军权 D.纳税供养第一、第二等级6.右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

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伊斯兰教 B. 它的经典是《圣经》C.它是基督教教 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7.(娄底中考)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在此,他强调的是被称为民主政治的( )A.原因 B.过程 C.方法 D.程序8.(衢州中考)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2018-2019初中历史河南初三开学考试摸底试卷一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初中历史河南初三开学考试摸底试卷一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初中历史河南初三开学考试摸底试卷一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二战后,促进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美国和苏联的大量援助B.西欧国家的劳动力素质高C.采用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D.制定的经济发展政策恰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局面,美国对西欧实行经济援助计划,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政治上进一步控制了西欧,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对峙局面,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2.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于物产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对外掠夺B.工业立国C.学习西方D.鼓励人民富起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知识,通过对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这句话的分析,我们可看出最终落脚点是: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所以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工业立国,故答案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3.下图所示的线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这条线路的开辟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首推A.鉴真B.张骞C.玄奘D.郑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的有关内容。

题干中告诉我们这是一条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线路,再从图中的线路走向、“长安”等信息中就很容易知道,这条线路就是丝绸之路。

汉朝时,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之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动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物品输入中国内地。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中期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规定的位置,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2019年10月1日,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

7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阶段③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④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④D. ①③④2.以下关于西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B.西藏的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C.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获得完全统一D.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达成,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

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A.朱德 B.彭德怀 C.林彪 D.毛泽东4.下列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D.相应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A.实行赎买政策B.成立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D.实行公私合营7.“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泉州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初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泉州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初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395年-1453年⑤图1泉州市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初三年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学校 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座位号 _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 60分)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古埃及人认为承担这项工作是为代表地上的神━━法老进行的一项神圣义务”。

“这项工作”指的是建造A. 金字塔B. 帕特农神庙C. 圆形竞技场D. 麦加清真寺2.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法典的颁布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各种潜在的冲突。

”此“法典”是指A. 《汉谟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查士丁尼法典》D.《民法典》3. 表1所示内容是三部文献对同一社会现象的记载。

此反映的是表1A. 种姓制度B. 中央集权制C. 西欧等级制D. 君主立宪制4. 佛教创立后,最初传播于恒河流域,后传遍南亚大陆,又传往东亚、东南亚。

佛教倡导众生平等、行善积德、乐善好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上述材料叙述佛教的①产生过程②传播过程③教义④地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 黑格尔:“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唤起一种家园之感。

”主要是因为希腊诞生了A. 民主政治B. 基督教C. 奥运会D. 文艺复兴6. 图1A. 罗马共和国B. 罗马帝国C. 西罗马帝国D. 拜占庭帝国图2图3 英国奴隶贩子后裔向非洲人民道歉 图47. 恩格斯:“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据此判断,该宗教是A. 佛教B. 犹太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8. 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江都实验初中共同体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卷九年级历史(2018.10)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国学者吴廷理早在20世纪50年代,分析指出大化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土地制度“只能是封建的土地国家所有制”。

据此分析吴廷理认为大化改新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应是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①土地归属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②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③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④强制普及初等教育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哪一个特点?A.凶恶残暴B.善于学习C.忧患意识D.崇拜神灵4、“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5、14至16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先掀起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6、“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A.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B.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7、中世纪的欧洲处于罗马天主教会的黑暗封建统治之下,从14世纪开始,向往自由的人们开始进行反抗,他们反抗的思想武器是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社会主义D.自由主义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测九年级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精挑细选(下列各题中均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你选出来。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60分)1.“赞美你,你从大地诞生并来到我们跟前,带来了营养。

灌溉了田地,并使牲畜得以生存……让大麦和小麦成活。

使梁仓盈满,使库房扩张..我们为你而演奏竖琴,为你而高唱赞歌。

”这条世界著名的长河一“非洲主要河流之父”,孕育了A.中华文明B.埃及文明C.印度文明D.希腊文明2.《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的顶部是一幅浮雕,刻画的是太阳神沙马什把个绳环和一截木杖授予汉谟拉比的场景。

其中绳和木杖是文量工具,象征司法与正义。

该法典出自A.西亚B.东亚C.南亚D.北非3.印度中央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蜚声国际的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他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他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潘离。

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纳林德.贾达夫博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首陀罗D.吠舍4.佛教对贫苦民众产生极大吸引力,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的主要原因是A.从古印度传播到世界各地B.主张炼制丹药C.能得道成仙D.宣扬今生忍受苦难来世幸福5.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 demokrafia) 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

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用陶片放逐法判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6.古代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放出巨大的贡献,成为后代欧洲文明发展的源头。

古希腊文化在公元前4世纪传播到了东方,也受到东方文化的渗透,这得益于A.古埃及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波斯帝国D.古罗马帝国7.《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历史答案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历史答案

九年级历史试卷(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二、综合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
26、(1)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分)
(2)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或议会在国王之上)。

(2分)
(3)三权分立(或民主共和政体)。

(2分)
(4)《人权宣言》;(1分)因为它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

(2分)
(5)趋势: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或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2分);启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加快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等(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1)名称:文艺复兴;(1分)历史意义: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2分,任答一点即可)
(2)马克思、恩格斯。

(2分)
(3)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分)史实:巴黎公社;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

(其它与社会主义国家相关的史实均可)(1分,任答一点即可)
(4)趋势和方向: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

(2分)(5)思想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进步。

(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分,言之成理即可)。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九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下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笫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公田变为私田B. 铁器牛耕的推广C. 国家走向统一D. 封建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到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等信息表明,生产力水平提高,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是铁器牛耕的推广,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劳动者的能力,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无关,A错误;材料与国家是否统一无关,C错误;材料与社会制度无关,且生产力水平提高(铁器牛耕的推广),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D错误。

2.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 开始使用铁器B. 注重精耕细作C. 尚未推广牛耕D. 雇佣关系盛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 项正确。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器,故A 项排除。

汉代已经推广牛耕,故C 项错误。

明朝中后期出现雇佣关系,故D 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特点3.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A. 将公田化为私田B. 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C. 土地兼并D. 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土地兼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度下学期初三年级联考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分)
()改革:商鞅变法(分)影响:秦国实力增强,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分)()事件:罗斯福新政(分)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

(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分)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改革应当符合国情等(言之有理即可分)27、(分)
()执政官:伯利克里(分)机关:公民大会(分)
()制度:君主立宪制(分)文献:《权利法案》(分)
()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分)
()从人治到法治(或从专制到民主)(分)
、(分)
()事件:文艺复兴(分)思想:人文主义(分)
()主张:理性自由平等(分)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分)
()意义: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分)胜利: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分)
()民主、科学(分)运动:新文化运动(分)
、(分)
()原因: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分)发明:蒸汽机车(分)
()发明:汽车;发明者:卡尔·本茨(分)电气时代(分)
()两弹一星(或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分)目的:为国家防御(分)
()技术革新,鼓励创新;推进科教兴国,培养人才;(言之有理即可,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