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防水卷材不透水性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

防水卷材检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保证防水卷材在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检测数据具有代表性,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部分建筑防水材料性质的试验。

三、编制依据GB 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18242-2008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243-2008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967-2009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JC/T 690—2008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GB 23441—2009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NY/T 1059-2006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GB 12952—2011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 12953—2003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T328.11-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GB/T 328。

14—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GB/T 328.10-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GB/T 328。

8—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GB/T 328.15-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四、样品接收1、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2为一批,不足100002亦可为一批。

2、样品数量至少两米,一米用于检验,一米作为留样。

3、每组防水卷材试样应标识清楚,标识委托单位、工程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使用部位等内容,以免混淆。

五、检测项目拉伸性能、不透水性、低温柔性、低温弯折性、耐热性六、物理力学性能6。

1 卷材类物理力学性能6。

1.1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

1.2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1。

3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6。

14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6.15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6.1.6 铝箔面石油沥青防水卷材6.1.7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6。

防水作业指导书

防水作业指导书

防水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本工程的防水原则: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车站的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采用自防水结构底板、侧墙砼(S8)和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相结合,自防水顶板砼(S8)和2.5mm厚单组分聚氨酯涂膜+350#纸胎油毡隔离层相结合的防水工艺。

区间隧道的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不允许有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的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 ,任意100m2防水面积的湿渍不超过4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超过0.2m2 。

采用结构自防水和EV A 防水卷材相结合的防水工艺.二、防水施工1、EV A防水板施工作业流程图22.12.1..2.1.拱顶和侧墙:D/L≤1/8(D: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深度)底板和仰拱:D/L≤1/10(L:相邻两凸面间距离)2.1.3基面上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特别是喷射混凝土表面经常出现较大的尖锐的石子等硬物,需凿除干净或用1:2。

5水泥砂浆覆盖处理,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刺破防水板.2.1.4基面上不得有铁管、钢筋、铁丝等突出物存在,否则应从根部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1:2.5水泥砂浆覆盖处理.2.1.5仰拱上的积水应采取引排的方法排走。

2.2缓冲层的铺设:2.2.1采购的土工布进场后,应按试验规范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2.2铺设防水板前应先铺设缓冲层,用水泥钉与防水板配套的圆垫片将缓冲层固定在基面上,固定点之间呈正梅花型布设,侧墙上固定间距为1m,拱顶上的固定间距为0。

8m,底板仰拱上的防水板可不固定,转角部位的固定间距应适当加密。

2.2.3缓冲层之间采用搭接法进行连接,搭接宽度为5cm。

缓冲层铺设时应尽量与基面密贴,不得拉得过紧或起大包以免影响防水板的铺设.2.3防水板拼接及质量检查2.3。

1材料的检验和试验采购的防水卷材进场后,要随机取样进行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对防水卷材的密度、厚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主要物理性能进行检查。

卷材防水层屋面作业指导书

卷材防水层屋面作业指导书

卷材防水层屋面作业指导书防水层施工应在屋面上其它工程(如砌筑、设备管道等)完工后进行,屋面防水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并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资料。

一、施工准备:1、材料(1)采用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厚度3mm。

(2)成卷卷材宜卷紧、卷齐、卷筒两端厚度差不得超过5mm;端面里进外出不得超出10mm。

(3)卷材在保管时,必须直立堆方,其高度不超过2层。

(6)所有卷材在运输及保管时,应避免雨淋、日晒、受潮、要注意通风,严禁烟火。

(7)沥青胶结材料的配合比,调合比,试验方法应附合GBJ50207-2002的规定。

2、作业条件:(1)基层必须干燥、清洁、平整;没有空鼓,起砂等现象,其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应超过5mm,基层含水率控制在9%以下。

(2)基层与突出屋面的结构(女儿墙,管道等)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等),均应做成园孤。

园孤半径附合规范要求。

屋面排水坡度附合设计要求。

(3)卷材防水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气温低于0℃时不宜施工,对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热熔法施工时气温不宜低于-10℃。

二、卷材铺贴的规定:(1)本工程屋面坡度为2%、1%均小于3%,卷材宜平行于屋脊铺贴,搭接顺水流方向;(2)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三、弹性体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层的施工(一)热熔法施工;采用热熔法施工,其主要施工工具为汽油喷灯,液化汽喷枪两种。

施工过程为:清理基层和涂刷基层处理剂,处理剂必须干燥4h以后才能开始铺贴卷材。

根据弹的基准线,手持喷灯使热量均匀地分布在被粘结的的表面,保持不动直至沥青开始流淌,塑料防护层要在沥青软化之前熔化,把卷材的熔化部分和要粘贴的部分紧紧地接在一起,同时用抹子来回压,使部分沥青流到外面。

铺贴卷材防水层:根据设计要求,屋面铺二层3厚SBS改性沥青卷材,面层卷材表面带绿页岩保护层。

多层铺设时接缝应错开,上下层卷材不得垂直铺贴。

(完整版)防水卷材不透水性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防水卷材不透水性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沥青和高分子屋面防水卷材按规定步骤测定不透水性,即产品耐积水或有限表面承受水压的作业指导书。

2.编制依据《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GB/T328.10-2007)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B 18173.1-2012)2组批规则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胶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时亦可作为一批。

高分子防水卷材连续生产的同品种、同规格的5 000 m2片材为一批(不足5 000 m2时,以连续生产的同品种、同规格的片材量为一批,日产量超过8 000 m2则以8 000 m2为一批),随机抽取3卷进行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检验,在上述检验合格的样品中再随机抽取足够的试样进行物理性能检验.3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3.1试验项目不透水性3.2试验方法3.2.1原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不透水性按GB/T328.10-2007中方法B进行,卷材上表面为迎水面,上表面为砂面、矿物粒料时,下表面作为迎水面。

下表面材料为细砂时,在细砂面沿密封圈一圈去除表面浮砂,然后涂一圈60号~100号热沥青,涂平待冷却1h后检测不透水性。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不透水性按GB/T328.10-2007中方法B进行。

N类卷材采用十字开缝盘,PY类采用七孔盘,试验时间为2h,将防粘材料揭去,覆盖滤纸以防粘结。

试件的上表面朝下放置在透水盘上,盖上规定的7孔盘,放上封盖,慢慢加紧直到试件加紧在盘上,用布或压缩空气干燥试件的非迎水面,慢慢加压的规定的压力。

保持规定压力(30±2)min。

方法A:试验适用于卷材低压力的使用场合,如:屋面、基层、隔汽层。

试件满足直到60kPa压力24h。

方法B:试验适用于卷材高压力的使用场合,如:特殊屋面、隧道水池。

防水卷材试验作业指导书

防水卷材试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作业指导书1、检测项目最大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断裂延伸率、不透水性、耐热性、低温柔性、低温弯折性2、检测依据GB/T 328《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GB/T 328。

8—2007)第9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拉伸性能 (GB/T 328。

9—2007)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 (GB/T 328。

10-2007)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 (GB/T 328。

11—2007)第1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性 (GB/T 328。

14—2007)第1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低温弯折性(GB/T 328。

15—2007)3、试验方法3.1 沥青防水卷材最大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断裂延伸率3。

1。

1仪器设备电子拉力试验机DL—5000型3。

1.2试样制备整个拉伸试验应制备两组试件,一组纵向5个试件,一组横向5个试件。

试件在试样上距边缘100mm以上用裁刀任意裁取,矩形试件宽为(50±0。

5)mm,长为(200mm+2×加持长度)长度方向为试验方向。

表面的非持久层应去除.试件在试验前在(23±2)℃和相对湿度(30—70)%的条件下至少放置20h。

3。

1.3步骤将试件紧紧的夹在试验机的夹具中,注意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

夹具间距离为(200±2)mm,为防止试件从夹具中滑移应作标记。

试验在(23±2)℃进行,夹具移动的恒定速度为(100±10)mm/min.连续记录拉力和对应的夹具间距离。

3.1。

4计算记录得到的拉力和距离,或数据记录,最大的拉力和对应的夹具间距离与起始距离的百分率计算的延伸率.去除任何在夹具10mm以内断裂或在试验机夹具中滑移超过极限值的试件的试验结果,用备用件重测。

最大拉力单位为N/50mm,对应的延伸率用百分率表示,作为试件同一方向结果。

防水卷材、配合比作业指导书

防水卷材、配合比作业指导书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不透水性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沥青防水卷材不透水性试验的仪器与材料、试件、试验步骤和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油纸防水卷(以下简称卷材)和允许采用标准的其他防水卷材的验收和仲裁试验。

2、引用标准GB328.1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总则3、仪器与材料不透水仪:具有三个透水盘的透水仪,它主要由液压系统、测试管路系统、夹紧装臵和透水盘等部分组成,透水盘底座内径为92mm,透水盘金属压盖上有7个均匀颁的直径25mm透水孔。

压力表测量范围为0—0.6Mpa,精度2.5级。

定时钟(或带定时器的油毡不透水测试仪)。

4、试件试件尺寸、形状、数量及制备按GB328.1规定。

5、试验条件水温为20±5℃,且应符合GB328.1第2章规定。

6、试验步骤6.1 试验准备分析天平:感量0.001g。

容纳试件的广口保温瓶。

毛刷。

搅拌棒。

毛巾。

滤纸。

温度计:0—50℃,精确度为0.5℃。

软化点90℃以上的建筑石油沥青或软化点70℃以上的煤沥青。

5.2 试验步骤5.2.1 取三块试件,将其表面的隔离材料尽量清刷干净进行称量(W1),然后将四边分别均匀地插入热熔沥青中约2mm深,使之涂封(石油沥青卷材用石油沥青涂封,煤沥青卷材用煤沥青涂封),以防由试件横断面处吸入水分。

待其冷却,并注意避免涂封沥青产生小针眼,脱落或与试件表面粘结。

5.2.2 将涂封沥青的试件称量(W2),然后立放在18±2℃的水中浸泡,每块试件相隔距不小于2mm(用细玻璃棒臵于试件之间),水面应商出试件上端20mm以上。

在此条件下,油毡试件浸泡24h,油纸试件浸泡6h,取出迅速用毛巾或滤纸按贴试件两面及封边处吸取表面水分,至无水渍为止,立即称量(W s)。

为尽可能避免浸水后试件中水分蒸发,试件从水中取出至称量完毕的时间,不应超过3min。

5.3 试验结果计算与评定5.3.1 吸水率H常(%)按公式(3)计算:W3—W2H常= ×100%W1式中:W1浸水前未封边试件重量,g;W2浸水前已封边试件重量,g;W1浸水后已封边试件重量,g;5.3.2 单位面积吸水量A常(g.m2)按式(4)计算:A常=(W3—W2)×1005.3.3 结果评定与处理按GB328.1第4章规定进行。

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111

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111

4将洁净的水注满水箱。

⑵放松夹具启动油泵,在油压作用下,夹脚活塞带动夹脚上升。

⑶水缸充水先将水缸内的空气排净,然后水缸活塞将水从水箱吸入水缸,完成水缸充水过程。

⑷试座充水当水缸储满水后,由水缸同时向三个试座充水,三个试座充满水并已接近溢出状态时,关闭试座进水阀门。

⑸二次充水由于水缸容积有限,当完成向试座充水后,水缸内储存水已近断绝,需通过水箱向水缸再次充水,其操作方法与一次充水相同。

⑹安装试件将卷材的上表面作为迎水面,上表面为砂面、矿物粒料时,下表面作为迎水面。

下表面材料为细砂时,在细砂面沿密封圈一圈去除表面浮砂,然后涂一圈60号~100号热沥青,涂平待冷却1h后检测不透水性。

⑺片材的不透水性试验采用十字型压板,试验时按透水仪的操作规程将试样安装好,并一次性升压至规定压力,保持30min后观察试样有无否渗漏;以3个试样均无渗漏为合格。

⑻设置好压力,启动开关开始试验。

C、耐热度⑴使用前先检查机器的电器性能,控制系统的工作是否正常。

⑵打开电源开关,设定好标准规定的温度,打开加热按扭,加热,加热指示灯亮,工作室温度自行上升,过一段时间后达到设定温度,进入恒温控制阶段。

⑶在每块试件距短边一端10mm处的中心打一小孔。

将试件用细铁丝或回形针穿挂好试件,放入已定温至标准规定温度的电热恒温箱内。

试件的位置与箱壁距离不应小于50mm,试件间应留一定距离(至少30mm),不致粘接在一起,试件的中心与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同一水平位置上,距每块试件下端10mm处,各放一表面皿用以接受淌下的沥青物质。

加热2h后,观察并记录试件涂盖层有无滑动、流淌、滴落。

任意一端涂盖层不应与胎基发生位移,试件下端应与胎基平齐,无流挂、滴落。

⑷试验完毕后,关闭加热按扭,让鼓风机继续工作,直到温度降低,再关闭电源开关。

D、低温柔度⑴打开电源,检查试验箱工作是否正常。

⑵将试件放入试验箱内,关闭好箱门,打开电源开关。

温度控制仪显示,鼓风机开始工作,根据试验要求设置好试验温度,打开冷机开关,即可正常工作。

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

防水卷材作业指导书

防水板材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确保隧道防水板材的施工质量,达到隧道防、防渗漏,使之达到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二、使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暗洞衬砌防水板加土工布的铺设。

三、依据1、双线客运专线施工技术指南(报批搞);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铁建设【2005】160号》;3、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4、《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GB10119-20005、甬台温铁路隧参02(Y)、03(Y)及施工图;四、作业前的准备1、人员(1)要明确现场管理人员(领工员)与操作者对防水板夹土工布防水卷材施工这一工序的责任人。

(2)绘制出防水板材施工顺序流程图,将各层次操作者、施工班长及负责施工的现场领工员等人上图,与卷材防水屋面施工日志一起填写,一起保存。

2、材料全隧道拱墙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铺设EVA防水板加土工布防水,塑料防水板厚度≥1.2㎜,幅宽≥1.2m,土工布重量≥300g/㎡。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防水板材料主要技术指标:(2)土工布材料主要技术指标:五、施工工艺(一)防水层铺设1、准备防水层铺设前,应先对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切除锚杆头和钢筋露头,并用细石混凝土抹平覆盖,凹坑深宽比应控制在1/6~1/10以内;深度比大于1/7的凹坑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平,凹坑处要抹平补喷混凝土,确保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无尖锐棱角。

2、铺设≥300g/㎡土工布首先用简易作业台车将单幅无纺布固定到预定位置,然后用专用热熔衬垫及射钉将无纺布固定在喷射混凝土表面,不致因过紧被撕裂;过松影响防水板挂设,无纺布幅间搭接宽度大于15㎝。

3、铺设防水板先用简易作业台车将防水板固定到预定位置,然后用手动电热熔接器加热,使防水板焊接在固定无纺布的专用热熔衬垫㎝上。

防水板铺设要松紧适度,使之能与无纺布充分接合紧贴在喷射混凝土表面。

防止过紧或过松,防水板受挤压破损或形成人为蓄水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沥青和高分子屋面防水卷材按规定步骤测定不透水性,即产品耐积水或有限表面承受水压的作业指导书。

2.编制依据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GB/T328.10-2007)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B 18173.1-2012)
2组批规则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胶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时亦可作为一批。

高分子防水卷材连续生产的同品种、同规格的 5 000 m2片材为一批(不足5 000 m2时,
以连续生产的同品种、同规格的片材量为一批,日产量超过8 000 m2则以8 000 m2为一批),随机抽取3 卷进行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检验,在上述检验合格的样品中再随机抽取足够的试样进行物理性能检验.
3 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3.1 试验项目不透水性
3.2 试验方法
3.2.1原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不透水性按GB/T328.10-2007 中方法B 进行,卷材上表面为迎水面,上表面为砂面、矿物粒料时,下表面作为迎水面。

下表面材料为细砂时,在细砂面沿密封圈一圈去除表面浮砂,然后涂一圈60号〜100号热沥青,涂平待冷却1h后检测不透水性。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不透水性按GB/T328.10-2007中方法B进行。

N类卷材采用十字开缝盘,PY类采用七孔盘,试验时间为2h,将防粘材料揭去,覆盖滤纸以防粘结。

试件的上表面朝下放置在透水盘上,盖上规定的7孔盘,放上封盖,慢慢加紧直到试件加紧在盘上,用布或压缩空气干燥试件的非迎水面,慢慢加压的规定的压力。

保持规定压力(30 ± 2)min。

方法A :试验适用于卷材低压力的使用场合,如:屋面、基层、隔汽层。

试件满足直到60kPa 压力24h。

方法B :试验适用于卷材高压力的使用场合,如:特殊屋面、隧道水池。

试件采用有四个规定形状尺寸狭缝的圆盘保持规定水压24h,或采用7孔圆盘保持规定水压30min,观测试件是否保持不渗水。

3.2.2试件制备
试件在卷材宽度方向均匀裁取,最外一个距卷材边缘100m m。

试件的纵向与产品的纵向
平行并标记。

在相关的产品标准中应规定试件数量,最少三块。

方法A :圆形试件,直径(200± 2)mm。

方法B :试件直径不小于盘外径(约130mm)
323试验条件
试验前试件在(23 ± 5)C放置至少6h。

试验在(23 ± 5)C进行,产生争议时,(23 ± 2)C相对湿度(50± 5)%进行。

3.2.4试验步骤
車理为華出
】一FiSltt密對5&圈*
2—値样的凹嵐si是證常辱a于文吒/水的创】
3—实也宴用6S址.
4 -绘吒措示理音料,均匀的幢住滋煩匕血’赳忆逋妣忸桃世容爲的操糖動,揩示捕出璽白潇f懿膽,【轴"JCfC亚甲牯兰紙料4.5
前)蛆氏的鬣音勒“周0.074 mzn昶诅肚洁衣于燥鹉中用純优钙千嫌日
$—--实张室即fcSSb
e——迟轉警通裁第怪■耳中’
£ mm M*水违咗W &科M
目min.卑*朮压圧60 *PfM
7——土檢麽籽时垫圈*
t——全厲先环,
$——站蠶披曲・
13一fl *t fill
11——逋水讯卜
li——补
13——ffitHfil控册木压肖60 IP*的範■・
S 1祇压力耶透水怪龜買
方法A 步骤:放试件在设备上如图1,旋紧翼型螺母固定夹环。

打开阀(11)让水进入,同时打开阀(10)排除空气,直至水出来关闭阀(10),说明设备已水满。

调整试件上表面所要求的压力。

保持压力(24± 1)h。

检查试件,观察上面滤纸有无变色。

方法B 步骤:装置中充水直到满处,彻底排除水管中的空气。

试件的上表面朝下放置在透水盘上,盖上规定的开缝盘或7 孔圆盘,其中一个缝的方向与卷材纵向平行。

放上封盖,慢慢加紧直到试件加紧在盘上,用布或压缩空气干燥试件的非迎水面,慢慢加压到规定的压力。

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压力(24± 1)h[7 空盘保持规定压力(30± 2)min] 。

实验室观察试件的不透水性(水压突然下降或试件的非迎水面有水)。

3.2.5结果表示
方法A :试件有明显的水渗到上面的滤纸产生变色,认为试验不符合。

所有试件通过认为卷材不透水。

方法B :所有的试件在规定的时间不透水认为不透水性试验通过。

4 判定
不透水性每组3 个试件分别达到标准规定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若有一项性能不合格,允许在该批产品中重新抽样,对该项进行复检。

若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则判该批产品合格;若仍达不到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不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