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卷材耐热性作业指导书
卷材防水屋面作业指导书

卷材防水屋面作业指导书防水层施工应在屋面上其它工程(如砌筑、设备管道等)完工后进行,屋面防水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必须符合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并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资料。
一、施工准备1、材料(1)卷材规格随品种而异,目前防水卷材主要包括沥青系列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大系列。
(2)成卷油毡宜卷紧、卷齐,卷筒两端厚度差不得超过5mm;端面里进外出不得超出10mm;玻璃纤维布和涂制品紧密整齐地卷在硬纸管上,纸管内径为32~35mm,表面不得有折叠和不均匀现象,外包装应防潮。
(3)成卷油毡在气温10~45℃时,玻璃纤维布油毡在0~40℃时,应易于展开,不易粘结和产生裂纹。
(4)卷材在保管时,必须直立堆放,其高度不超过2层,沥青油毡短途运输时,平放不宜超过4层,并均不得倾斜和横压;再生胶油毡及玻璃布油毡,在运输及保管时,应按同一方向平放成堆,堆高不得超过1m(或层数不高于10层)。
(5)三元丙橡胶防水卷材运输和保管中,应注意勿使其损伤禁止与酸、碱、油类及有机溶剂接触。
(6)所有卷材在运输及保管时,应避免雨淋、日晒、受潮、要注意通风,严禁烟火。
(7)沥青胶结材料的配合比、调合比、试验方法应附合GBJ50207-94的规定。
2、作业条件(1)基层必须干燥、清洁、平整;没有空鼓、起砂等现象,其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应超过5mm,基层含水率控制在8%以下。
(2)基层与突出屋面的结构(女儿墙、管道等)的连接初,以及基层的转角初(水落口、天沟等),均应做成园弧。
园弧半径附合规范要求,屋面排水坡度附合设计要求。
(3)卷材防水严禁在雨天、雪天施工;五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气温低于0℃时不宜施工,对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及合成高分子卷材热熔法施工时气温不宜低于-10℃。
二、卷材铺贴的规定(1)屋面坡度小于3%,卷材宜平行于屋脊铺贴,搭接顺水流方向;(2)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于行或垂直屋脊铺贴;(3)屋面坡度大于15%时或屋面受震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其搭接应顺主导方向,而且每幅油毡都应铺过屋脊且不小于200mm,但一幅油毡出不得从檐口的一边一直铺到另一边的檐口;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4)上下屋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部分建筑防水材料性质的试验。
2.编制依据GB 18173.1—2012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GB/T 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GB/T 328.1—2007 《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抽样规则》GB/T 328.5—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厚度、单位面积质量》GB/T 328.7—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长度、宽度、平直度和平整度》GB/T 328.9—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拉伸性能》GB/T 328.10—2007 《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GB/T 328.13—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GB/T 328.15—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低温弯折性》GB/T 328.19—2007 《高分子防水卷材撕裂性能》GB/T 328.27—2007 《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吸水性》3.检测项目防水卷材:拉伸性能、不透水性、低温弯折性、尺寸定稳性、撕裂性能、吸水性。
4.防水卷材检测技术1 拉伸性能仪器设备电子拉力试验机:有连续记录力和对应距离的装置,能按下面规定的速度均匀的移动夹具。
拉力试验机有足够的量程,至少2000N,夹具移动速度(100±10)mm/min和(500±50)mm/min,夹具宽度不小于50mm。
试验步骤试件准备a、试件表面的非持久层应去除。
b、试件在试验前在(23±2)℃和相对湿度(50±5)%条件下至少放置20h步骤将试件紧紧的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注意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为防止试件产生任何松弛推荐加载不超过5N的力。
试验在(23±2)℃进行,夹具移动的恒定速度为方法A(100±10)mm/min,方法B(500±50)mm/min。
防水卷材耐热性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1方法A1.1 原理从试样裁取的试件,在规定温度分别垂直悬挂在烘箱中。
在规定的时间后测量试件两面涂盖层相对于胎体的位移。
平均位移超过2.0mm为不合格。
耐热性极限是通过在两个温度结果间插值测定。
1.2 仪器设备1.2.1 鼓风烘箱(不提供新鲜空气)在实验范围内最大温度波动±2℃。
当门打开30s后,恢复温度到工作温度的时间不超过5min.1.2.2 热电偶连接到外面的电子温度计,在规定范围内能测量到±1℃。
1.2.3 悬挂装置(如夹子)至少100mm宽,能夹住试件的整个宽度在一条线,并被悬挂在试验区域(见图1)。
1.2.4 光学测量装置(如读数放大镜)刻度至少0.1mm。
1.2.5 金属圆插销的插入装置内径约4mm。
1.2.6 画线装置画直的标记线(如图1所示)。
1.2.7 墨水记号线的宽度不超过0.5mm,白色耐水墨水。
1.2.8 硅纸。
1.4 试件制备矩形试件尺寸(115±1)mm×(100±1)mm,按1.5.2或1.5.3实验。
试件均匀的在试样宽度方向裁取,长边是卷材的纵向。
试件应距卷材边缘150mm以上,试件从卷材的一边开始连续编号,卷材上表面和小表面应标记。
去除任何非持久保护层,适宜的方法是常温下用胶带粘在上面,冷却到接近假设的冷弯温度,然后从试件上撕去胶带,另一方法是用压缩空气吹[压力约0.5MPa(5bar),喷嘴直径约0.5mm],假若上面的方法不能除去保护膜,用火焰烤,用最少的时间破坏膜而不损伤试件。
在试件纵向的横断面一边,上表面和小表面的大约15mm一条的涂盖层去除直胎体,若卷材有超过一层的胎体,去除涂盖料直到另外一层胎体。
在试件的中间区域的涂盖层也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接近处去除,直至胎体(见图1)。
为此,可采用热刮刀或类似装置,小心地去除涂盖层不损坏胎体。
两个内径约4mm的插销在裸露区域穿过胎体(见图1)。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作业指导书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作业指导书1检测依据《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8)《聚合物改性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DBJ01-53-2001)《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23441-2009)《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GB/T328。
8—2007)《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GB/T328.10-2007)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GB/T328.11-2007)《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性》(GB/T328。
14—2007)《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6部分:沥青防水卷材可溶物含量》(GB/T328。
26-2007)2组批规则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时亦可作为一批。
聚合物改性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批号5000m2为一批,不足5000m2时亦可作为一批。
3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3.1试验项目(1)拉力(2)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玻纤胎卷材无此项)(3) 不透水性(4)低温柔性(5) 耐热性(6)可溶物含量3。
2试验方法被检测的卷材试样在试验前,应在(23±2)℃标准试验条件下至少放置20h.按表1裁取试样,试样距卷材边缘不得小于100mm。
表1去试件除非持久层的方法是常温下用胶带粘在上面,冷却到接近假设的冷弯温度,然后从试件上撕去胶带,另一方法是用压缩空气吹。
(1)拉伸试验按GB/T328.8—2007进行。
去试件除非持久层.校准试验机,调整拉伸速度和夹具间距离200㎜,将试件夹持在夹具中心,不得歪扭。
启动试验机,夹具移动的恒定速度为(100±10)mm/min,至试件拉断为止,记录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时伸长值。
防水卷材试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作业指导书1、检测项目最大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断裂延伸率、不透水性、耐热性、低温柔性、低温弯折性2、检测依据GB/T 328《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GB/T 328。
8—2007)第9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拉伸性能 (GB/T 328。
9—2007)第10部分: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不透水性 (GB/T 328。
10-2007)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 (GB/T 328。
11—2007)第1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性 (GB/T 328。
14—2007)第1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低温弯折性(GB/T 328。
15—2007)3、试验方法3.1 沥青防水卷材最大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断裂延伸率3。
1。
1仪器设备电子拉力试验机DL—5000型3。
1.2试样制备整个拉伸试验应制备两组试件,一组纵向5个试件,一组横向5个试件。
试件在试样上距边缘100mm以上用裁刀任意裁取,矩形试件宽为(50±0。
5)mm,长为(200mm+2×加持长度)长度方向为试验方向。
表面的非持久层应去除.试件在试验前在(23±2)℃和相对湿度(30—70)%的条件下至少放置20h。
3。
1.3步骤将试件紧紧的夹在试验机的夹具中,注意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
夹具间距离为(200±2)mm,为防止试件从夹具中滑移应作标记。
试验在(23±2)℃进行,夹具移动的恒定速度为(100±10)mm/min.连续记录拉力和对应的夹具间距离。
3.1。
4计算记录得到的拉力和距离,或数据记录,最大的拉力和对应的夹具间距离与起始距离的百分率计算的延伸率.去除任何在夹具10mm以内断裂或在试验机夹具中滑移超过极限值的试件的试验结果,用备用件重测。
最大拉力单位为N/50mm,对应的延伸率用百分率表示,作为试件同一方向结果。
防水卷材耐热性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胶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材料性的作业指导书。
2.编制依据《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GB/T328.11-2007)2组批规则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胶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时亦可作为一批。
3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3.1试验项目耐热性3.2试验方法3.2.1原理从试样裁取的试件,在规定温度分别垂直悬挂在烘箱中。
在规定的时间后测量试件两面涂盖层相对于胎体的位移。
平均位移超过2.0mm为不合格。
耐热性极限是通过在两个温度结果间插值测定。
3.2.2试件制备矩形试件尺寸(115±1)mm×(100±1)mm,试件均匀的在试样宽度方向裁取,长边时卷材的纵向。
试件应距卷材边缘150mm以上,试件从卷材的一边开始连续编号,卷材上表面和下表面应标记。
去除任何非持久保护层。
在试件纵向的横断面一边,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大约15mm 一条的涂盖层去除直至胎体,若卷材有超过一层的胎体,去除涂盖层直到另外一层胎体。
在试件的中间区域的涂盖层也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接近处去除,直至胎体。
为此,可采用热刮刀或类似装置,小心地去除涂盖层不损坏胎体。
两个内径约4mm的插销在裸露区域穿过胎体。
任何表面浮着的矿物料或表面材料通过轻轻敲打试件去除。
然后标记装置放在试件两边插入插销定位于中心位置,在试件表面整个宽度方向沿着直边用记号笔垂直划一条线(宽度约0.5mm),操作时试件平放。
3.2.3试验条件试件在试验前至少放置在(23±2)℃的平面上2h,相互之间不要接触或粘住,有必要时,将试件分别放在硅纸上防止粘结。
防水材料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防水材料检验检测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2.编制依据GB 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18242-2008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243-2008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 18967-2009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JC/T 690-2008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GB 23441-2009 《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 20474-2006 《玻纤胎沥青瓦》GB 326-2007 《石油沥青纸胎油毡》JC/T 504-2007 《铝箔面石油沥青防水卷材》NY/T 1059-2006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GB 18173.1-2000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一部分片材》GB 18173.2-2000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二部分止水带》GB 18173.3-2002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三部分遇水膨胀橡胶》GB 12952-200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 12953-2003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JC/T 684-1997 《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GB/T 19250-2003 《聚氨酯防水涂料》GB/T 23445-2005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C/T 852-1999 《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JC/T 864-2008 《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JC/T 902-2002 《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GB 18445-2001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JC/T 408-2005 《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3.检测项目3.1防水卷材:拉伸性能、不透水性、低温柔性、低温弯折性、耐热性、尺寸定稳性、撕裂性能、剥离性能、吸水性、硬度(邵氏 A)、体积膨胀倍率。
3.2 防水涂料:固体含量、耐热度、粘结性能、拉伸性能、加热伸缩率、低温性能、不透水性、干燥时间、安定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抗渗压力。
防水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GB/T16777-199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JC/T408-2005《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
GB/T19250-2003《聚氨脂防水涂料》
GB326-2007《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油纸》
GB/T328-2007《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JC/T504-JC/T504-1992(1996)《铝箔面油毡》
f碱处理拉伸性能的测定
温度为23℃±2℃时,在GB/T629规定的化学纯0.1%NaOH溶液中,加入NaOH试剂,使之达到饱和状态,在600ml溶液中放入六个试件,液面应高出试件表面10mm以上,连续浸泡168h后取出,充分用水冲洗,用干布擦干,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4h以上,然后按c的规定进行试验。
4检验作业流程
4.1涂料类
4.1.1产品外观检查防震、防潮
先用肉眼观察经两根玻璃棒搅拌均匀的整桶试样色泽和均匀与否,然后将搅拌试样的玻璃棒取出,观察和记录每桶试样在玻璃棒上粘附颗粒的情况。
4.1.2固体含量的测定
a将洁净的培养皿放在干燥箱内于105℃±2℃下干燥30min,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4.1.9粘结性的测定
a测定
用符合GB/T175的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及中砂和水,按重量比1:2:0.4配制成砂浆,在“8”字型金属模具中成型制成两个半“8”字水泥砂浆块,24h后脱横,养护7天后,风干备用。
表2
试验项目
试件
试件数量(个)
无处理拉伸试验
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形1型
6
热处理拉伸试验
6
紫外线处理拉伸试验
6
酸处理拉伸试验
6
碱处理拉伸试验
6
e无处理拉伸性能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胶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材料性的作业指导书。
2.编制依据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1部分: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GB/T328.11-2007)
2组批规则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胶粉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时亦可作为一批。
3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
3.1试验项目
耐热性
3.2试验方法
3.2.1原理
从试样裁取的试件,在规定温度分别垂直悬挂在烘箱中。
在规定的时间后测量试件两面涂盖层相对于胎体的位移。
平均位移超过2.0mm为不合格。
耐热性极限是通过在两个温度结果间插值测定。
3.2.2试件制备
矩形试件尺寸(115±1)mm×(100±1)mm,试件均匀的在试样宽度方向裁取,长边时卷材的纵向。
试件应距卷材边缘150mm以上,试件从卷材的一边开始连续编号,卷材上表面和下表面应标记。
去除任何非持久保护层。
在试件纵向的横断面一边,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大约15mm一条的涂盖层去除直至胎体,若卷材有超过一层的胎体,去除涂盖层直到另外一层胎体。
在试件的中间区域的涂盖层也从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个接近处去除,直至胎体。
为此,可采用热刮刀或类似装置,小心地去除涂盖层不损坏胎体。
两个内径约4mm的插销在裸露区域穿过胎体。
任何表面浮着的矿物料或表面材料通过轻轻敲打试件去除。
然后标记装置放在试件两边插入插销定位于中心位置,在试件表面整个宽度方向沿着直边用记号笔垂直划一条线(宽度约0.5mm),操作时试件平放。
3.2.3试验条件
试件在试验前至少放置在(23±2)℃的平面上2h,相互之间不要接触或粘住,有必要时,将试件分别放在硅纸上防止粘结。
3.2.4试验步骤
烘箱预热到规定试验温度,温度通过与试件中心同一位置的热电偶控制。
整个试验期间,试验区域的温度波动不超过±2℃。
一组三个试件露出的胎体处用悬挂装置(如夹子,至少100mm宽)夹住,涂盖层不要夹到。
必要时,用如硅纸的不粘层抱住两面,便于在试验结束
时除去夹子。
制备好的试件垂直悬挂在烘箱的相同高度,间隔至少30mm。
此时烘箱的温度不能下降太多,开关烘箱门放入试件的时间不超过30s。
放入试件后加热时间为(120±2)min。
加热周期一结束,试件和悬挂装置一起从烘箱中取出,相互间不要接触,在(23±2)℃自由悬挂冷却至少2h。
然后除去悬挂装置,按试件制备中要求,在试件两面画第二个标记,用光学测量装置在每个试件的两面测量两个标记底部间最大距离△L,精确到0.1mm。
平均值计算:计算卷材每个面三个试件的滑动值的平均值,精确到0.1mm。
在规定温度卷材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滑动平均值不超过2.0mm认为合格。
4判定
耐热度每组3个试件分别达到标准规定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若有一项性能不合格,允许在该批产品中重新抽样,对该项进行复检。
若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则判该批产品合格;若仍达不到标准规定,则判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