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题目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题目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题目旅游管理论文题目1、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2、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3、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4、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5、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6、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7、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8、主题公园高效益的成因探究9、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10、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11、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12、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13、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14、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15、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16、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17、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18、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19、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20、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21、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88、旅行社如何应对“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89、奥运效益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90、服务的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探析91、西部大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92、生态旅游概念之我见93、创建绿色饭店的意义94、探析旅游品牌的重要性95、论旅游策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96、试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97、××××××酒店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98、××××××旅行社经营状况的调查报告99、对×××××景区经营状况的反思100、××××××省(或市、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101、对景区门票涨价的冷思考102、浅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以“中秋节”申遗为例103、浅论导游职业道德在从业中的重要作用104、对当今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的几点看法105、对当今酒店从业人员培训的几点看法106、浅论酒店成为人才培训基地的原因107、试论酒店人才流失的原因108、试论××××酒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09、试论长沙(或×××市)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0、试论长沙(或×××市)酒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1、试论酒店管理集团生存和发展112、试论旅游策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以××××××景区为例113、对开发女性旅游市场的思考114、开发学生旅游市场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15、韩国旅游市场的开发现状与对策116、旅游专业(或酒店专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117、如何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景区为例118、旅游服务质量控制的方略119、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20、入世后旅游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121、旅游企业经营效益评估方法的创新122、旅游业风险的控制与回避123、更新我国国民旅游观念的举措124、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辨证性分析125、旅游产品的科学评价126、游游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127、旅游企业成本控制途径128、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129、旅游行为激励机制的建立130、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与科学规划131、对导游员从业行为规范的设想132、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与对策13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饿意义与策划134、旅游景区品牌化经营策略研究135、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国外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考136、节假日旅游的动员与组织137、人文旅游资源的审美性阐释论某个旅游景点的人文内涵138、旅游从业人员的语用失误探究139、在节日中升华论某个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旅游资源140、关于旅游淡季开发的偏至论以某个省级旅游区域为例141、工艺品在旅游市场中腾飞论工艺品在旅游市场中的潜在优势142、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143、湖南省导游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144、对湖南女子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145、旅游者旅游动机浅析146、论旅游服务心理与旅游服务技能147、浅论导游员的个性要求148、对湖南省导游员(生存、健康或其他)现状的调查149、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150、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151、互联网与旅游业发展152、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153、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154、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155、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处理156、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157、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158、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和调查159、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160、浅析湖南的“旅游扶贫”162、长株潭一体化对湖南旅游经济的影响163、浅析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形象地位164、以××(地)为例探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165、来长沙的日、韩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分析166、旅游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比较方法研究167、连锁经营模式研究(案例分析)168、大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169、中国酒店业治理层问题与对策170、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171、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172、“把风景变成资本”:以长沙为例的实证分析173、我国旅游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74、乡村旅游开发的旅游效应分析175、大众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176、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177、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经济学分析178、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179、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180、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181、旅游品的营销策略182、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183、农村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构建184、旅游广告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185、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186、会展旅游的开发策略187、城乡旅游互动开发模式研究188、城镇旅游产业的开发与管理探索189、旅游开发中文气氛围的营造190、老年(或学生)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191、旅游开发中的名人效应192、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研究193、农村居民的旅游现状调查及对策1.改善旅游行业管理加速旅游产业化进程.2.我国旅行社品牌经营管理模式研究.3.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旅游企业管理4.生态旅游地开发与管理研究5.旅游企业的文化营销研究6.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7.旅游名牌产品管理思路探析8.如何拓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9.试论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10.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11.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2.中国民营酒店人才流失分析13.我国经济型酒店生存发展状况分析14.浅析我国中、高档酒店的客房布局15.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在饭店经营中的运用16.论酒店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17.论酒店的品牌策略18中国饭店业文化竞争评析19.浅析饭店婚宴产品的组合开发浅谈旅游文化的内涵挖掘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国内旅游信息系统研究概述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期对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思考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项目评价海外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路线的选择研究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几个概念辨析基于旅游伦理的旅游可持续发展关于旅游资源的思考论旅游区位对区域旅游市场的影响基于旅游者角度的中国旅游区划分研究高等院校校园旅游研究旅游地调整规划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特种旅游的种类及特点初探探险旅游风险控制研究"红色旅游"的问题与出路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从概念到内涵现代旅游动机分析浅议生态旅游与旅游地学旅游场平衡研究建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区域旅游发展中的风险分析和管理论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产品开发上海都市专项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休闲时代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民俗旅游与旅游民俗的辨析旅游经济与旅游伦理相关性分析旅游动机及其激发旅游目的地系统吸引力分析旅游形象定位与旅游产品体系建设关系1、论旅行社集团化经营管理2、浅谈旅游景区形象的管理3、导游服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4、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5、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6、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7、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8、主题公园高效益的成因探究9、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10、论城市在旅游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11、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12、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13、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14、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15、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16、旅游目的地研究17、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18、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19、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20、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21、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22、旅游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23、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24、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25、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26、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27、需要层次论在旅游饭店餐饮管理中的应用28、旅行社经营机制转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9、旅游广告媒体对旅游的影响研究30、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感影响因素分析31、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32、浅谈形体语言在旅游服务中的运用33、论旅游饭店集团的成长方向34、旅游饭店顾客导向定价模式浅析35、生态旅游绿色营销的产品策略分析36、浅论我国商务旅游开发37、浅论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38、知识经济下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39、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问题初探40、旅游企业品牌战略探讨41、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42、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43、旅游购物的投诉心理及服务对策44、饭店服务人员个人能力培养途径45、饭店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探讨46、旅游保险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47、浅析我国国有饭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48、旅游业的网络营销发展态势及对策49、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初探50、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51、论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52、论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交流问题53、论旅游与可持续发展54、论旅游发展的趋势55、论人文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影响56、生态旅游研究57、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58、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59、企业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60、旅游企业的经营决策研究61、现代饭店内部管理模式研究62、饭店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63、区域地区旅游资源及评价64、旅游的影响(经济、社会等)65、旅行社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66、旅行社产品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67、旅游者旅游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研究68、旅游服务性质研究69、旅游企业的形象塑造70、旅游企业的文化建设71、论旅游景点的形象塑造与推广72、导游人员的素质与旅行社形象73、旅游服务中的公共关系策略74、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75、旅游黄金周的游客心理研究76、旅游服务策略研究77、试论旅游企业员工心理与领导策略78、试论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客观因素79、试论“金钥匙”服务与我国旅游饭店业80、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研究81、饭店个性化服务研究82、饭店标准化研究。

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失灵的原因

市场失灵的原因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通常被认为是高效且有效的。

然而,有时市场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资源配置不平衡、重复投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等因素。

1. 信息不对称:市场经济的基础是自由的交易,但这要求交易各方具有相同的信息和知识。

然而,现实情况下,交易各方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即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或更准确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阻碍有效的资源配置。

例如,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可能无法准确了解项目的风险和回报,导致过度投资或避免投资。

2.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超出买卖双方的范围。

正面外部性使其他个体受益,负面外部性则给其他个体带来损失。

考虑到自身利益,市场参与者可能无法充分内化外部性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偏离社会最优。

例如,环境污染从供需双方角度看是一种负面外部性,市场无法自行调节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政府干预来解决。

3.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一种无法排除非付费人使用,且一个人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使用的物质或服务。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市场往往无法提供适当的供应。

在市场机制下,供应商无法通过销售公共物品获利,因此缺乏动力去提供所需的公共物品。

例如,国防、道路基础设施等都属于公共物品,需要政府干预和资助来提供。

4. 垄断:垄断是指某个市场上某个企业或者少数几家企业拥有市场份额的控制权。

垄断者可以通过限制供应量或提高价格来获得额外利润,从而扭曲市场的竞争机制。

垄断市场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限制了市场对效率和公平的发挥作用。

为了避免垄断产生的不利影响,政府经常采取监管措施。

综上所述,市场失灵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垄断等因素限制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合理的市场监管和政府干预可以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公平分配的目的。

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

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

Tourism旅游经济 2013年1月119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孔德壮 江苏常熟农商银行 吴慧 山东巨野县十二中学 孔亚摘 要:目前,关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尚处在探索阶段,这与日益发展的旅游产业集群的实践是不相适应的。

另外,由于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旅游资源开发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是政府主导,政府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治理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总结旅游产业集群实践,对旅游产业集群进行理论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业集群基本理论,还可以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 市场失灵 政府行为 集群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3)01(b)-119-02对旅游产业的集群现象进行研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目前对它的研究较少,系统的理论不够完善,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尚处于初级阶段。

另外,现有的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方法大多使用案例研究,缺乏详实完整的理论研究,即使有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从内容上也大多是从旅游产业、产业集群的平行视角入手,没有把旅游产业和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缺乏科学的理论系统支撑。

1 旅游产业集群及发展模式旅游产业集群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形态。

本文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企业在空间上聚集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因为某一种相同或者相近的地理环境或者文化氛围而形成的旅游产业价值链,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久优势的一种现象。

同时,旅游产业集群也是一种旅游发展战略,能够提升相关行业的凝聚力并促进和谐共生。

目前,世界各国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是指旅游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来推进或由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来推动。

而市场主动型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通过供求、价格和竞争等手段完成资源的合理配置,逐步达到供求平衡,从而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市场失灵的案例及分析

市场失灵的案例及分析

市场失灵的案例及分析引言概述: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但有时市场可能会失灵,导致资源配置出现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市场失灵的案例,来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影响。

一、信息不对称1.1 不完全信息市场失灵的一个常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当买卖双方在交易中拥有不同的信息时,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例如,某公司在销售产品时隐瞒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购买了低质量的产品。

1.2 隐藏信息有时,一方可能会故意隐藏信息,以获取不公平的利益。

例如,某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故意隐瞒了工作条件,导致员工在入职后发现工作环境与预期不符。

1.3 不对称信息的影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失衡。

消费者无法准确评估产品的价值,而生产者则可能通过虚假宣传等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这种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市场无法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公平的价格。

二、外部性2.1 正面外部性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原因是外部性的存在。

正面外部性指的是一方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合理的补偿。

例如,某地区的旅游业繁荣,带动了周边的餐饮和住宿业的发展,但这些积极影响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完全体现。

2.2 负面外部性另一方面,负面外部性指的是一方的行为对其他人产生负面影响,但这些影响也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合理的补偿。

例如,某工厂的排污行为导致周边居民的健康受损,但居民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获得相应的补偿。

2.3 外部性的影响外部性会导致市场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正面外部性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可能导致相关产业的发展不充分;负面外部性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三、公共物品3.1 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指一种无法排除非付费人员使用的物品,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例如,公园、道路等。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市场机制无法提供充足的供给。

3.2 公共物品的供给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提供。

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融资,提供公共物品的供给,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旅游经济学考试试题

旅游经济学考试试题

旅游经济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A 旅游资源B 旅游设施C 旅游者D 旅游服务2、旅游需求产生的主观条件是()A 可自由支配收入B 闲暇时间C 旅游动机D 交通运输3、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是()A 旅游吸引物B 旅游服务C 旅游设施D 旅游可进入性4、旅游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针对目标市场的特点,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这种市场营销策略被称为()A 无差异营销策略B 差异性营销策略C 集中性营销策略D 定制营销策略5、当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1 时,说明旅游需求()A 缺乏弹性B 富有弹性C 单位弹性D 完全无弹性6、以下属于旅游宏观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是()A 营业利润率B 成本利润率C 旅游外汇收入D 投资回收率7、旅游乘数效应是指旅游收入在经济系统中()A 直接效应B 间接效应C 诱导效应D 以上都是8、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通常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在旅游发展的巩固阶段,其特点是()A 游客数量快速增长B 旅游设施逐渐完善C 旅游市场竞争加剧D 旅游环境质量下降9、以下属于旅游市场竞争策略的是()A 价格策略B 产品策略C 渠道策略D 以上都是10、旅游经济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 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 提高旅游经济效益C 满足旅游市场需求D 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旅游经济的特点包括()A 综合性B 敏感性C 季节性D 垄断性2、影响旅游供给的因素有()A 旅游生产要素的价格B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D 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容量3、旅游价格制定的策略包括()A 成本导向定价策略B 需求导向定价策略C 竞争导向定价策略D 心理定价策略4、旅游消费的特点有()A 综合性B 劳务性C 不可重复性D 伸缩性5、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A 旅游微观经济效益评价指标B 旅游宏观经济效益评价指标C 旅游产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D 旅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6、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A 旅游产业部门结构优化B 旅游产业地区结构优化C 旅游产业组织结构优化D 旅游产业产品结构优化7、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有()A 地理因素B 人口因素C 心理因素D 行为因素8、旅游规划的特点包括()A 综合性B 前瞻性C 系统性D 科学性9、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A 公平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D 协调性原则10、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类型有()A 超前型发展模式B 滞后型发展模式C 市场型发展模式D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 旅游产品的科学评价2. 游游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3. 旅游企业成本控制途径4. 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5. 旅游行为激励机制的建立6. 我国旅游商品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与科学规划7. 对导游员从业行为规范的设想8. 旅游企业形象塑造的必要性与对策9.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饿意义与策划10. 旅游景区品牌化经营策略研究11.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国外旅游市场开发的思考12. 节假日旅游的动员与组织13. 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14. 湖南省导游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15. 对湖南女子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16. 旅游者旅游动机浅析1. 论旅游服务心理与旅游服务技能2. 浅论导游员的个性要求3. 对湖南省导游员生存、健康或其他现状的调查4.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5.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6. 互联网与旅游业发展7. 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8. 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9. 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10. 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处理11. 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12. 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13.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控制和调查14. 旅游饭店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15. 浅析湖南的“旅游扶贫”16. 长株潭一体化对湖南旅游经济的影响17. 浅析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形象地位18. 以××地为例探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19. 来长沙的日、韩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分析1. 中外星级酒店管理模式比较2. 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3. “把风景变成资本”:以长沙为例的实证分析4. 我国旅游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5. 乡村旅游开发的旅游效应分析6. 大众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7. 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的影响8. 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经济学分析9. 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包装10. 国内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前景11. 创造性思维在旅游业中的应用12. 旅游品的营销策略13. 论自助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前景14. 农村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的构建15. 旅游广告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16. 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17. 会展旅游的开发策略18. 城乡旅游互动开发模式研究19. 城镇旅游产业的开发与管理探索20. 旅游开发中文气氛围的营造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转型时期制约我国旅行社业市场绩效的原因探析——基于竞争有效性与所有权有效性双重视角

转型时期制约我国旅行社业市场绩效的原因探析——基于竞争有效性与所有权有效性双重视角

模 化经营 , 提高旅 行社 业 整体 绩 效率 水 平 ( 宋振 春 、
马永刚 ,0 5 。另一 种 是市 场 失 灵 观 , 为 我 国旅 20 ) 认
行 社绩效 低 下 的 根本 原 因不 是 产 权 公 有 化 或 私 有
化 等产权 属性 问题 , 是 市场 失 灵 问题 。提 出在市 而
是旅 行社 业 的主 要 问题 。提 出 只 有 通 过 制 度 安排 的合 理化 来 促 进 统 一 市 场 的 形成 和 市 场进 出 渠 道


引言
我 国第 一家旅 行社 诞 生 于 2 0世 纪 2 0年 代 , 但 旅 游社业 的真 正 发 展 是在 改 革 开 放 以后 。经 过 3 0
场竞争充 分而有效 的条 件下 , 场 的“ 胜 劣 汰” 市 优 机
制将迫使 旅 行 社 不 管 属 于 谁 , 要 想 生 存 发 展 , 只 就
元 , 长 了 26 增 .8倍 , 游外 汇收入 由 10 7 美元 旅 2 .4亿 增长 到 4 9 1 美元 , 1.9亿 增长 了 24 .7倍 ; 此时 间段 而
吴 三 忙 和 文 征
( . 北 大 学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西西 安 7 0 2 ; . 家 庄经 济 学 院 商学 院 , 1西 陕 117 2 石 河北 石 家 庄 0 03 ) 5 0 1

要 : 我 国旅行社 业 整体绩 效水平 低下 的深层 原 因是 市场竞 争 失效 和所 有权 结 构失 效 导致旅 行 社
旃 科 学圈
二 、市场 绩效 的决 定 : 型 时期 的一 个 基 本 分 转
析框 架
产业 的所 有权 结构 , 否则 将 产 生 与传 统 市 场 结 构理

旅游供需矛盾及调节

旅游供需矛盾及调节

D
0
Q
均衡价格的定义
定义: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 格与供价格相等时的价格。也是供给量与 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处于均衡价格下的 供求量称为均衡数量。
2、价格调节
供给过剩
供给短缺
3、旅游供给时间和空间的固定性
供给过剩
供给短缺
旅游供求均衡过程
(二)动态均衡
其他因素的影响
(供求定理: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旅游供求矛盾的成因(我国)
技术性成因
所有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 会生产力水平下所共有的一般性矛盾
制度性成因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体制、政策、转轨方式、发展战略等因素导致的矛盾)
•发 展 道 路 决 定 了 旅 游 供 给 因 波 动 而 存 在 “需求空隙” •转轨导致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及产权扭曲下 的“个人需求产业化” •特 殊 闲 暇 时 间 安 排 下 的 “ 同 步 性 震 荡”“排浪式消费”
一、旅游供求矛盾
(一)旅游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通过旅游产品价格结 合,因而它们形成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 运动规律。
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为:旅游供给源 于旅游需求,但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旅 游供给又能激发和产生旅游需求。
供给均衡的短暂性和矛盾的经常性
旅游者: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 旅游厂商:更高的价格出售更多的产品。
(一)静态均衡 由于旅游供求自身特征所引起的供大于
求和供过于求,称之为技术性旅游供求矛 盾。这种供求矛盾与国家性质、所有制结 构无关,在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 不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下的旅游目的地都会 出现的一般性矛盾。
1、静态均衡的含义 只考虑供给、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变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
[摘要]在市场经济下,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基础。

旅游活动与旅游经济运行的特殊性,使旅游市场失灵具有了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

只有明确了旅游市场失灵的表现和原因,才能使政府干预更有针对性。

本文对旅游产业市场失灵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试图探求旅游产业市场失灵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旅游市场;失灵;原因
在市场机制下,政府干预市场的基础是存在市场失灵。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同样面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进行管制。

但怎样的旅游产业管制是社会需要的管制?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回答旅游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旅游经济运行的方式使旅游产业市场失灵具有了哪些特殊性?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干预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适度。

一、旅游活动的特点加剧了交易信息的非对称性
旅游活动具有无形性、异地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以及所有权的不可转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突出,带来了如下问题:
1、引起旅游企业的败德行为。

对旅游者来讲,旅游产品专业性较强,是一种经验型产品,他们在使用、消费旅游产品以前,很难获得有关旅游产品质量的直接信息,明确旅游企业的具体生产行为,旅游企业和工作人员相对于旅游者就具有信息优势。

同时,因旅游者购买的大多只是旅游景点、设施等物的使用权,兼之体验产品的质量很难
标准化,因此旅游者对产品质量提出争议时,在不能证明对方明显违约的情况下难以得到补偿,由此而刺激了旅游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旅游企业可以凭借信息优势损害旅游者的利益,如改变行程、降低交通或住宿档次、诱导或者强制购物等。

在现实中,旅游经营者传递虚假信息、“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等败德行为大量出现,极大地损害了旅游消费者的利益,败坏了行业的声誉,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增加了旅游者的交易费用。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来源于3个因素: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

如前所述,旅游活动专业性强,存在较高的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阻碍了市场的形成,抑制了旅游者通过市场满足其需要的努力,传统旅行社存在的价值,即在于降低交易费用、获得规模效应,进而减少旅游活动的成本。

但如若旅行社的机会主义行为猖獗,旅游者与之订立契约的风险将会急剧增加。

当交易费用足够高时,人们甚至会抛弃市场转而寻求一体化——也即自给自足。

自助旅游的迅速升温,除了得益于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进步,以及自助旅游自由随性的优点以外,规避当前旅游市场的高额交易费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这给旅行社的传统业务带来了挑战。

3.产生逆向选择。

旅游产品的上述特点,除造成旅游者搜集信息困难外,还使得旅游企业向消费者传递真实信息也很困难,尤其是在我国当前旅游市场败德行为普遍存在,且契约法的完备性和执行性都欠完善的局面下。

人们都奉行“便宜无好货”的信条,但如果说服人们相信自己的产品是“好货”的成本过高时,追求短期利益或者实力不足的企业就只会向市场提供次品,最终使旅游市场陷入低端竞争的
泥潭。

二、旅游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1.旅游供给具有滞后性和刚性,旅游需求具有易波动性。

一方面,旅游活动季节性明显,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在淡季和旺季差异极大,并且旅游需求较易受到不确定事件的影响,因此旅游需求波动较大;另一方面,旅游供给具有滞后性和刚性的特点。

所谓的滞后性,是指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开发、旅游设施的建造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从而导致旅游供给滞后于旅游需求的变化。

而旅游供给的刚性是指旅游资产的专用性较强,投入的沉没效应明显,比如旅游景区和度假饭店,它们的用途比较单一,投产以后较难改变产品品种和压缩生产能力。

因此旅游企业难以根据波动的需求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类型,结果造成在旅游旺季时人满为患、无法接待,而淡季时大量设施闲置,员工无所事事的局面。

2.旅游产品具有产地消费性。

有形产品可以根据需求的分布特点,通过产品的流动使供求趋于均衡。

旅游产业是需求流动型的群族经济,是由旅游者向产品做空间移动。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工业品的运输成本已经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但人员的运输费用则因舒适性、安全性的高标准和人生时间的机会成本而无法显著降低,因此由产品到人的经济距离远小于人到产品的经济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市场的流通性低于其他产业。

流通性越低,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也越弱。

同时,在一次旅游活动的刚性(基本)支出中,交通费用所占比重较大,景点门票等游览费用在旅游者事前预算中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