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语音偏误
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文档

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文档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教学引言“声调”这一术语,是由赵元任先生提出来的。
在《语言问题》中指出:声调是“利用嗓音的高低的音位来辨别字的异同”。
而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一书中则认为:声调是“由元音的升降和音长的总和形成的”。
(赵元任,《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一期)当然,本文讨论的音调是绝对不包括轻声音节的。
一、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主要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1.泰语和越南语和汉语相似的地方在于三者都是有声调的语言。
通过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遇到的偏误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中平调的声调低,四声调不够简洁、干脆,大多过于冗长。
也可以这样说,泰国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出现的偏误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模式,即:阴平的声调常常发不上去,不够高,如“家”“依”“屋”“间”“微微”“崩塌”等阴平字,发音时的声调都低于汉语的一声调,调值也根本达不到标准的55。
除此之外,与汉语不同的还有第三声调,通常来说,泰语的第三声调是降调,而汉语的降调是第四声调,即去声声调,它的发音特点是声调由高突然降到很低,非常短促但是又特别有力。
所以泰国留学生在遇到汉语声调的降调发音时,本能地会用母语的第三声调代替,结果就会导致发音时把第四声调过分地往下降,致使音节发音时间拖拉得太长,给人一种“似像非不像”的感觉,造成“洋腔洋调”的发音。
2.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遇到的偏误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第四声声调较高或者有个别的音节发成平声,而汉语的第二声调又太高,起点不够降,上声的时候也没有做到瞬间发音并且有爆破力,在发第三声调的音时,前面的部分音节拖拉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尾音上升的过程就过于短小、简洁,并且同时也造成了上升时间的仓促,还有的甚至在发音时只是往下降低声调而从来不往上上升声调等等诸多问题。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第一声调的效果较好,只是稍微比汉语的第一声调偏低,其他的问题都还不存在。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留学生在学习汉字书写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偏误,这主要是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多音字的存在导致的。
以下是针对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分析。
1.音节偏误:由于汉字的发音和拼写之间存在差异,留学生常常会将汉字的读音从他们母语的语音系统中照搬过来。
“长”字的拼音为“cháng”,但留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读作“chang”。
2.声调偏误:汉字的声调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他们可能会在书写汉字时忽略了正确的声调,导致意思的误解。
“来”字的第二声读作“lái”,但留学生可能会错误地读作“lǎi”。
3.字形偏误:汉字的字形非常复杂,不同的笔画顺序和结构都会影响字的意义。
留学生可能会在书写汉字时遇到一些字形上的困难,导致写错或写漏。
“马”字的中间部分为竖起的横杠,但留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将其写成平直的横线。
4.字义偏误:汉字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重含义,在书写时留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偏误。
他们可能会将一个汉字的意思与其在母语中的对应词汇进行简单的翻译,但这样有时会导致理解上的差异。
“爱”字在英语中通常翻译为“love”,但其实“爱”的含义远远不止“love”。
5.书写顺序偏误:汉字的笔画顺序对于字的书写非常重要,不同的顺序可能导致字形变形或不易识别。
留学生可能会忽略了正确的笔画顺序,导致汉字的书写产生偏误。
“中”字的正确书写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但留学生可能会从中间开始书写,导致字的结构上的偏差。
留学生在学习汉字书写时常常会遇到音节、声调、字形、字义和书写顺序等方面的偏误。
这些偏误主要是由于汉字的特点和复杂性所导致的。
为了改善这些偏误,留学生需要加强对汉字的学习和理解,注重练字和反复书写,加强对字形、字义和书写顺序的掌握。
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及教学

而 是 类 似 的 另 外 两 恍 但 学 生 经 常 用 【i 】代 替 。
2 、 英语中的近似音 如 :鼻 韵 尾 - n 、 - n g 两 个 音 一 在 中 文 中 除 “啊 ”意 外 ,
辅 音 尾 不 除 阻 ,即 “晚 安 ”不 能 说 成 “ wan nan”,这是因为汉
ch, Sh , j , q , X。 如果只是大 概 地 去 听 他 们 这 些 发 音 ,也许会
觉得问 题 不 大 ,貌似不存在什么原则性的大问题而只是单纯的 不 够 标 准 :zh, j 听 上 去 都 像 英 语 中 的 /d3 / , 而 ch, q 又像英语 中 的 /tJ7, sh, X 自然就成了英语中的/丨/ 了。但其实他们的发音 部位错了。
声调的习得如果把普通话一声看作高平调二声看作升调三声看作降升调四声看作针对上述例子赖j析不难发现美国学生倾向于删首升末降的调型来读出双音节词k使用首降中升末降的调型来确定育
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及教学
黄闰丽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摘 要 :汉语语音与字母文字发音相比具有独特性,受母语 负 迁 移 的 影 响 ,留 学 生 在 学 习 汉 语 时 ,常 常 存 在 发 音 偏 误 。 美 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过程中,在 声 调 、韵母的 使 用 、儿化方面 出 现 几 个 语 音 偏 误 ,在 教 学 中 采 取 适 当 措 施 ,解 决 相 应 的 偏 误 , 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展。
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状况与偏误分析

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状况与偏误分析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语音问题是韩国留学生首先遇到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30位韩国留学生录音样本的听辨判断和分析,发现了韩国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难点。
其中,辅音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b、p、f、z、c、s、zh、ch、sh、l、r上,声调方面在字调、词调、句调和变调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标签:韩国留学生语音习得偏误声调一、引言语音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学习过程。
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具有区别语义的重要作用,也是汉语语音最突出的特点,如果声调改变了,音节的意义也往往会随之改变,由它组成的词义也就完全不同了。
如“买菜”和“卖菜”,“买”和“卖”的声调不同,意义完全相反。
韩国语标准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所以虽然韩国属于汉字文化圈,但韩国人在声调习得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目前,针对韩国留学生语音习得情况的研究多为结论性的阐述,用调查统计方法进行的研究还很少见。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发音测试的方式对韩国留学生的语音习得状况进行研究,运用声学数据和统计数据对习得状况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以期找出韩国留学生声调习得的特点和偏误规律。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调查对象: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韩国留学生中随机抽取的30名本科生与研究生。
调查方法:问卷。
于2014年5月发放30份,回收30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100%。
调查手段:问卷调查与发音测试相结合。
调查问卷以韩国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状况为重点,设计了19道问题,涉及留学生的姓名、年龄、母语、性别等基本情况和一些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调查。
发音测试部分包括“声母、单字调、双字调、变调以及句子组声调”五个方面,重点在声调方面。
所有的发音材料都注上了汉语拼音,并于正式录音时打乱排列顺序。
三、数据分析(一)韩国留学生基本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性别比例既反映出韩国留学生中男女比例较均衡的状况,又反映出学习语言的学生中,一般女生略占多数的现象。
印尼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及教学策略-印尼学生偏误分析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印尼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及教学策略:印尼学生偏误 分析
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了一个句中降调和一个句末升调,这对于印尼留 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单独升调或者单独降调对于他们来说并 不难,但是假如先是降调,后面紧接着又出现一个降调,这会使他们不知
第1页共2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发觉学生单独读这些轻声词时候的偏误率会大大低于轻声词出如今句子 “最难〞和“较难〞合计超过六成。认为 j 和 q 难学的学生也超过三成。
中的偏误率。所以,教师在演示轻声词读音时,肯定要特意增加第一个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一般话的塞擦音在印尼留学生心目中是学习的
为舌叶音。这些特点也成为在教授印尼留学生汉语语音时的难点。在习得
汉语声母的难点这一问题上,广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对初上班 32 名留学
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认为 zh 和 ch 最难学的比例均超过七成,而“最难〞
和“较难〞合计则接近 100%。认为 z 和 c 最难学的印尼留学生接近四成,
第2页共2页
化音并不是教学重点。
同学解释。通过这样的示范,会比教师做示范更行之有效;同样,在对比
三.声母教学
训练 z,c,s 和 zh,ch,sh 这两组辅音时,教师也可实行同样方法。
韩国留学生汉语发音习得偏误及对策

韩国留学生汉语发音习得偏误及对策陈燕玲(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 要:由于语音结构不同,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发音中,常常在语音、声调、句调方面出现各种偏误,这成了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也成了教授韩国留学生汉语的一个难点。
纠正韩国留学生汉语发音习得偏误乃是一项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事,必须高度重视,长期关注,逢错必纠,教师多示范,学生多练习。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 汉语发音; 习得偏误; 对策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08)12-0110-02South K orean Student πs Acquisition Mistakes in Chinese Pronunciationand the CountermeasuresCHE N Y an -ling(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Ningxia Univer sity ,Yinchuan 750021)Abstrac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ronunciation structure ,S outh K orean students often make mistakes in the pronunciation ,tone ,and intonation in Chinese studying,which is a hurdle for them and their language teachers.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correcting S outh K orean student πs acquisition mistakes in Chinese pronunciation is a task throughout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ir language teachers must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and correct any mistakes whenever it occurs.The teachers must give enough exam ples for the students ;while the students must do m ore pronunciation exercise as possible as they can.K ey w ords :S outh K orean students ; Chinese pronunciation ; acquisition mistakes ; countermeasures收稿日期:2008-10-24基金项目:宁夏大学课题“对外汉语初级语法教学词语语法化模式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K 200723。
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

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对策由于受母语的负迁移、汉语特点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容易出现各种偏误。
本文试从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特点和成因出发,寻找相关对策。
标签:南亚留学生汉语语音声母韵母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否标准是交际活动能否顺利展开的前提之一。
掌握任何一种语言,语音都是基础,是贯穿始终并较难精确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和汉语普通话正确、流利的发音,为用口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
然而,汉语语音的掌握却并非易事,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自身的原因和汉语语音的特点,留学生会出现各种偏误,这些偏误如若不及时纠正,会直接影响留学生的汉语语音面貌,进而造成交际障碍。
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往往带有区域性的特点,来自南亚(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的留学生,他们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偏误,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其汉语声调、声母、韵母的偏误也有自身的规律。
一、南亚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汉语是声调语言,所谓声调语言,是指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声调对于所有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而言,都是偏误频发且较难纠正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洋腔洋调”,大多也是缘于留学生声调发音的不到位。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南亚大部分国家留学生无论是其母语(乌尔都语、印地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等),还是官方语言之一的“英语”都属于和汉藏语系大相径庭的印欧语系,都不属于声调语言。
他们在接触汉语之前对声调是陌生的,对其没有任何感性或者理性的认识。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种偏误。
总的说来,他们的声调发音的问题在于:一是调域较窄:如阴平调往往只有33或44度,没到55度,去声也存在相同问题,本为51调,学生一般读成31或42调,严重的甚至会发成低平调。
二是音高曲线把握不到位,特别是升降调把握不到位。
将本为平调的阴平调读成升调或降调。
读阳平调时,受母语或英语等语言影响,不是读成升调,而是变成了降调。
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分析

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分析一、内容综述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越南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汉语。
由于越南语和汉语在语音系统上存在显著差异,越南留学生在汉语声母发音方面往往会出现偏误。
本文旨在通过对越南留学生汉语声母发音的偏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帮助越南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提高汉语水平。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部分,其发音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语音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对于越南留学生来说,由于越南语辅音系统的特点,他们在发汉语声母时常常会出现替代、添加、省略等偏误现象。
一些越南留学生可能会将汉语的某些声母发音替换为与之相近的越南语辅音,或者在发音过程中不自觉地添加一些不必要的音素,或者省略某些重要的音素。
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录音收集的方式,对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越南语和汉语的辅音系统进行了比较,找出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越南留学生汉语声母发音偏误的类型和特点,并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
越南留学生汉语声母发音偏误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语言迁移、学习环境、个人因素等方面。
语言迁移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由于越南语和汉语在辅音发音上的差异,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往往会受到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从而产生偏误。
学习环境和个人因素也会对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产生影响。
针对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母发音偏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教师应加强对越南留学生汉语声母发音的训练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发音习惯和语音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让越南留学生了解汉语和越南语辅音系统的差异,从而减少语言迁移的影响。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如音频、视频等,为越南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音练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汉语发音水平。
本文通过对越南留学生汉语声母发音偏误的分析和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语音偏误摘要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语音习得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的重难点。
国际汉语语音教学中多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即用一种语音教学方法教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叶军"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语音习得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的重难点。
国际汉语语音教学中多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即用一种语音教学方法教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叶军曾指出:"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之间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
既然学习中各有难点,教学就应该有重点,《语音大纲》应该针对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做出说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难点音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孟加拉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孟加拉语教程》中总结孟加拉语有40个辅音,但实际发音的只有30个,其中单辅音27个,复辅音3个,有清音13个、浊音11个。
汉语中有22个辅音,其中21个可做声母,浊音只有4个:m、n、l、r。
汉语与孟加拉语不属于同一语系,辅音从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到清浊音数量上都不对称,存在大量差异,因此孟加拉留学生汉语的习得有难度,值得针对性地研究。
本文将以孟加拉留学生习得汉语声母为研究对象,对孟加拉留学生汉语声母的语音偏误进行研究,研究其在汉语习得过程中无法简单准确分辨的声母发音语音偏误问题,寻找造成语音偏误的原因,用实验语音的手段进行研究,为留学生语音习得研究提供研究数据,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研究设计及实验方法1.1实验方法字表准备本实验采用实验语音的方法,需采集留学生汉语发音语料、孟加拉语声母语料及中国普通话二甲学生汉语语料。
为实验准备的字表包括409个汉字,包含了所有必要的汉语声母与韵母的搭配,考虑到外国学生汉语学习水平,汉字皆选用汉语常用字,并标注拼音方便识认。
汉语音位对立关系在字表中也有体现(例如:n-l,z-zh等),并将容易混淆的音节集中建立重难点检测部分。
1.2实验设计1.2.1整理孟加拉语辅音,录音采样收集两位孟加拉留学生的母语辅音语料,整理孟加拉语辅音表。
1.2.2采集孟加拉留学生汉语发音语料留学生朗读字表,采集5位汉语初级水平的孟加拉留学生汉语发音语料。
录音完成后,找普通话通过二级甲等的中国学生审听并记录所听字音,课题组整理中国学生记音情况,归纳偏误,对照孟加拉语辅音系统,总结偏误产生的原因。
1.2.3对采样的语音数据进行语音标注,总结偏误将语料输入Praat语音软件中,用Praat软件对语音进行标注,标注两层,主要是声母和韵母,提取声母辅音的孟加拉留学生汉语声母习得语音偏误分析郭芮希黄乐(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时长、观察声母发音的清浊、通过语图观察错误发音。
将孟加拉发音人语音偏误问题集中对比处理,寻找规律,提出针对性教学想法建议,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1.3实验设备语料的收录我们选择在专业的录音室中进行,使用专业录音话筒、AdobeAudationCS6音频软件。
1.4发音人介绍实验选择了以孟加拉语为母语的都处于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5位。
发音人信息为:ISLAM伊兰沐(23岁)、HASSAN赫森(23岁)、HAQUE阿利夫(21岁)、RoyDipto亮(22岁)、MOSTAFIZUR空(24岁)。
2语言背景及语音偏误统计与分析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外国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常会使人听起来有"洋腔洋调";的感觉,而中介音的存在恰恰是洋腔洋调的根源。
造成中介音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来源:一是留学生母语的迁移(或称干扰),二是教学过程中的误导。
留学生当听到与自己母语相同或相似的汉语发音时会下意识将听到的不会的汉语发音放在自己已知的语言(母语或其他第二语言等)的发音中,习惯性寻找中介音帮助自己学习汉语,从而造成偏误。
2.1汉语辅音系统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bpmfdtnlgkhjqxzhchshzcsrng,除去ng,其余21个辅音皆可作为声母。
汉语声母按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声带是否震动、是否送气可按如下区分: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双唇送气清塞音),m(双唇浊鼻音),f(唇齿清擦音),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s(舌尖前清擦音),d(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n(舌尖中浊鼻音),l(舌尖中浊鼻音),zh(舌尖后不送气清塞音),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sh(舌尖后清擦音),r(舌尖后浊鼻音),g(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k(舌面后送气清塞音),h(舌面后清擦音),j(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q(舌面前送气清擦音),x(舌面前清擦音)。
2.2孟加拉语辅音系统李缘山和刘爱好在《孟加拉语教程》中根据发音部位将孟加拉语的40个辅音分为六大类:喉音、腭音、顶音、齿音、唇音和其他音六大类。
但孟加拉辅音系统中实际发音的只有30个,其中单辅音27个,复辅音3个,大多数辅音的本身可以代替它的发音,但是有些辅音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发音,并会根据不同的拼合位置发不同的音,如图1所示。
图1为孟加拉语40个辅音与元音a组合的发音及相应的国际音标。
按照发音部位来分可以将孟加拉语的辅音分为: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中音、舌面后音、双唇音、舌页音、喉音8种,具体如下:ph双唇清塞送气,p双唇清塞不送气,bh双唇塞浊送气,b双唇塞浊不送气,kh舌面后塞清送气,k舌面后清塞不送气,gh舌面后塞浊送气,g舌面后塞浊不送气,th舌尖中清塞送气,t舌尖中塞清不送,dh舌尖中塞浊送气,d舌尖中塞浊不送气,拗h舌尖后塞清送气,拗舌尖后清塞不送气,挢h舌尖后塞浊送气,rh舌尖后浊不送气,y舌尖中擦浊,s舌尖前擦清,sh舌叶塞擦清,h喉音擦清,ch舌叶塞擦清不送气,chh 舌叶塞擦清送气,j舌叶浊塞擦不送气,jh舌叶塞擦浊送气。
2.3偏误预测汉语辅音数量与孟加拉语辅音数量不对等,在发音部位、发音方式上也有差别,受孟加拉语影响,孟加拉学生可能将汉语中的h发成喉音,这类偏误难度较低,能够纠正。
孟加拉语中没有与汉语辅音z、c、zh、ch、sh、r相似或相同的辅音发音,因此对于孟加拉留学生来说这一组发音难度较大。
孟加拉语中含有大量浊音辅音,而汉语中只有m、n、r、l 这四个为浊音,因此面对汉语中b、p、j、g、k等音时很容易出现音浊化的情况。
以上难点将作为研究分析孟加拉留学生汉语声母语料时的重点考察项。
3孟加拉学生学习汉语声母的语音偏误分析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普通话二甲)多次审听语料,统计孟加拉留学生的普遍语音偏误。
通过语图可看出留学生语音中的清浊混淆等问题。
3.1孟加拉留学生汉语发音实验语料中的典型偏误类型3.1.1双唇音、唇齿音的偏误分析(b、p、f)b[p]与p[ph]发音混淆,孟加拉语中有四个相似的双唇音p[p]、ph[ph]、b[b]、bh[bh],从国际音标上可看出,汉语中的b[p]-p[ph]与孟加拉语中的b[b]-p[p]送气与不送气情况并不对应,且孟加拉语中b[b]为浊音(见图2),这一点会对孟加拉留学生学习汉语b[p]-p[ph]时造成影响。
孟加拉语中浊音较多,因此会形成浊音发音的语音习惯,使得孟加拉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发音时,经常出现清音浊化的现象(同见图2)。
在唇齿音f[f]发音时,孟加拉留学生常出现[φ]吹气音,听起来又像是p[ph]。
f[f]在汉语中是唇齿清擦音,是上齿与下嘴唇接触摩擦产生的音,[φ]吹气音也是唇音,由双唇摩擦发音,两种都可归为唇擦音,但由于摩擦部位不同,会有细微差别,f[f]发音更加尖锐,两者有区别。
由[φ]吹气音影响出现问题的情况在国内也有很多,人们最多提到的某些地区说话f与h不分,其实并不是将f[f]发成了h[x],而是发成了[φ]吹气音。
留学生也多将p[ph]与f[f]混淆,发成[φ]吹气音,在这里这种发音更像是p与f的一种中间音。
3.1.2舌尖前音、舌尖后音的偏误分析(z、c、s、zh、ch、sh、r)在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中,因为孟加拉语中有s[s]与汉语中的s[s]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完全一样,在留学生没有与其他几个搞混的情况下,错误相对较少。
然而汉语中z[ts]、c[tsh]、zh[t]、ch[th]、sh[]、r[]的发音在孟加拉语中没有相同的,且长相相似,留学生们就很容易搞混,甚至连s[s]也搅入其中。
又会因为对发音时舌位不熟悉,将z[ts]、c[tsh]、s[s]这组舌尖前音发成j、q、x,并且搞错了舌尖与牙齿磨擦的方式。
孟加拉语中有ch[t蘩]与chh[t蘩h]与汉语中的zh[t]、ch[th]都是清、塞擦音,并且都是送气与不送气相对应,但又容易将汉语中的sh[]对应成孟加拉语中的sh[蘩],或者又与s[s]区分不开,因此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极易被孟加拉留学生搞混,学习难度系数极高。
这种情况同样也反映在汉族学生学习外语上,英语中的"shop";这个词的起始辅音就是典型的舌叶音[蘩],但许多中国人学英语时都会用汉语的舌尖后音[]来代替。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由于自己母语中缺少某种对立,因此在听感上也会造成对某些语言不敏感的现象。
这种情况就造成了误听,听起来不敏感,发起来也就必然不准确。
除此之外,汉语中r[]与孟加拉语中的r[]非常相似,都是浊音,区别在发音方法上。
汉语中zh[t]、ch[th]、sh[]、r[]都是翘舌音,孟加拉学生对翘舌音相对陌生,因此较难掌握,出现偏误。
3.1.3舌面前音的偏误分析(j、q、x)在孟加拉语中j[d廾]、jh[d廾h]与汉语中j[t揶]、q[t揶h]易混淆,孟加拉留学生会将j[t揶]清塞擦不送气音发成j[d廾]浊塞擦音,将q[t揶h]清塞擦送气音发成jh[d 廾h]浊塞擦音或j[d廾]。
很多时候j、q、x容易发成尖音z、c、s,尤其是与韵母i、u相拼时,听起来十分刺耳。
3.1.4舌面后音偏误分析(g、k、h)孟加拉学生在发汉语中g[k]、k[kh]这一对送气与不送气的清音时,会因为孟加拉语中有k[k]、kh[kh]清音与g[g]、gh[gh]浊音的影响,导致偏误。
将k[kh]发成k[kh],但更明显的是将清音g[k]浊化成,如图4所示。
受孟加拉语中h[h]喉音的影响,孟加拉学生普遍将汉语中的舌面后音h[x]发成孟加拉语中的喉音[h]。
4教学策略通过对孟加拉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语料分析,能够发现他们的语音偏误主要有:一是来自其母语的影响,孟加拉留学生会在孟加拉语中找到某些汉语语音的代替音、近似音帮助自己发音,有时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但更多的时候有些发音听起来相像,但实质的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是否送气等是有所区别的,成为导致发音偏误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