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课堂PPT)
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

偏误类别
• 语内偏误——指第二语言内部的发展偏误。
• *He can sings.(过渡概括) • 他很高。→他比我很高。(忽视规则的局限性) • 他在家吗?→*我不知道他在家吗?(规则不完全) • 语际偏误——就是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是对比分析 的重要内容。
偏误(error): 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 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 因缺乏语言能力而造成。
jiāo 1. 我去17教室上课。 2. 我认识奥巴马。 3. 那个天我们没上课,考试。
偏误研究: 对学习者在第二语 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 偏误进行系统的研究, 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 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 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 程和规律。
文化因 素负迁 移
母语负迁移
• 那个鸡很胖。(fat在英语中既可以用于之人,也可以用 于指动物或者肉类) • 你应该不走那么快。(英语带情态动词的桔子,否定词 放在情态动词后) • 阿里在哪儿?——我不会。(to know可以译为“知道” 和“会”) • 他唱歌很好和他跳舞也很好。(and可以连接两个句子或 分句) • 他想结婚她。(to marry是及物动词) • 请你把这本书送到王老师。(send to后边可以接指人的 名词或者代词)
• b、d、g • *陶兰是活泼和大方。 • *摩托车的我丈夫很好。 • *会唱音乐英文的人很少。 • (人/的/会/唱/音乐/英语/很/少)
偏误的类别
• 训练偏误——指因为教科书、词典编写不恰当或教师讲解 不好而引发的偏误。
• *他的孩子十五十六岁。 • *王林觉得他自己受了亲人的爱。 • *我热爱我的男朋友。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一、什么是偏误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
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
天上都是黑云,看起来下雨了,我们快回家吧!
快八点了,你起床了。
二、语法偏误的成因
主要有以下几种: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
什么你要买?
那个天我们没有去公园。
三、常见的语法偏误
常见的语法偏误主要有四种:遗漏、误加、误用和错位。
(一)遗漏(缺失)
是指在词语或句中缺少了某些该用的成分。
排队的人很多,厅里面热闹。
有一条蛇掉进缸。
即使你们不同意,我要买这本书。
他连最简单的汉字也写不好,复杂的汉字写不好。
二、误加(多余)
是指在不应该使用某一词语或某种句法成分时使用了该词语或成分。
我们班有十五个学生们。
我昨天不在了家。
他从来一次也没说过谎。
三、误代
误代是指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用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
的一个而造成的偏误。
我没有够的钱买车。
一件衣服被他撕破了。
生活中,谁有干涉别人的资格呢?特别是恋爱,局外人别干涉。
举办奥运会有很多好处,那就是我的看法。
四、错序
是指句中的词语或成分位置不当。
下楼两个外国人住。
上海是一个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
他每个星期日和朋友一起都去吃韩国菜。
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7页

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70年代,70年代后期,偏误分析因为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上的问题开始衰落。
80年代中期以来,偏误分析开始复苏并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受到普遍重视,现在一些学者们依然运用偏误分析,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并对学习者语言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
[1]一、偏误分析产生的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每个教师在每节课上都或多或少地在给学生纠错。
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他所使用的形式与所学第二语言的形式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这表现在语言的各要素之中,通常把这种差距称为“偏误”。
应用语言学家科德Corder发表的《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一文中,对“失误”(mistakes)和“偏误”(errors)进行了区分。
[2]失误具有偶然性,指口误、笔误等的错误。
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与语言能力无关。
犯错误的人大多数往往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在必要时纠正这些错误。
如把本书说成了本子,这是偶然发生的。
而“偏误”则具有系统性,是语言能力的范畴。
出现“偏误”的人一般意识不到自己所出现的“偏误”,而且这些“偏误”往往会重复出现。
如:他刚跟我这里走,这种偏误不是偶然发生的,是有规律的、有系统性的偏误。
所谓偏误分析,就是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发生偏误规律的过程,包括偏误是怎样产生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会发生什么样的偏误,等等。
因此,偏误分析可以使我们发现习得规律并帮助我们预测和避免偏误,指导对外汉语教学活动。
二、偏误的类别(一)语音偏误学生学汉语首先遇到的就是语音问题。
对各个不同国家的学生来说,学习语音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困难。
在日常交际中,准确发音才能让听者理解,否则交际就难以进行。
以渤海大学韩国学生为例,韩国学生在发“f”音时有很大的困难,他们发出的音像是介于“f”和“h”的音,教师在教这个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下唇接近上齿,形成窄缝,从唇齿间的窄缝中挤出,这样就发出“f”的音了。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偏误分析班级:07级7班学号:01070719 姓名:钱丽莎语法教学是对目的语的词组、句子以及话语的组织规律的教学,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不掌握目的语遣词造句的规则,就难以正确理解和表达。
语法教学一直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地位。
从最早的语法翻译法到听说法、认知法,都十分重视语法规则的教学。
目前大多数教师和学者还是认为语法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语法教学在教材中是明线或是暗线处理,掌握语法规则仍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
掌握语法规则有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区别于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语法。
母语教学语法是对已掌握该语言的人进行从言语到语言的规律概括,在进一步提高其言语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重在句子分析能力的培养。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则是以外国人为对象,进行从语言到言语的教学与训练,通过讲授用词造句的规则和大量言语技能的操练,使外国人能够听说读写汉语,首先要解决“知其然”的问题。
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要按照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规律提供一套汉语词组、句子和话语的组装规则系统。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项目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词语的使用,也包括各种词类的使用,尤其是副词、连词、助词等虚词的使用,也包括各种短语(如介宾短语)、结构等的使用。
另一类是句法项目,包括各种句子形式(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则主要表现为句型的教学)。
这两大类语法项目都会有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的偏误,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与词语的意义、用法有关的偏误;后者是又词语充当句子成分使用上的偏误。
(一)遗漏偏误遗漏偏误指由于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
遗漏偏误常常出现在下列情况下:1.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比较容易被遗漏。
这包括某些副词、连词,特别是复句或结构中某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
如:宁可……,[也] 无论……[都]除了……以外,[都]……除了……以外,[也](注:[ ]中的成分为被遗漏的部分)以上这些起关联或呼应作用的副词,连词之所以容易被遗漏,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意义比较“虚”。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一、什么是偏误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
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
天上都是黑云,看起来下雨了,我们快回家吧!
快八点了,你起床了。
二、语法偏误的成因
主要有以下几种: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习环境的影响。
什么你要买?
那个天我们没有去公园。
三、常见的语法偏误
常见的语法偏误主要有四种:遗漏、误加、误用和错位。
(一)遗漏(缺失)
是指在词语或句中缺少了某些该用的成分。
排队的人很多,厅里面热闹。
有一条蛇掉进缸。
即使你们不同意,我要买这本书。
他连最简单的汉字也写不好,复杂的汉字写不好。
二、误加(多余)
是指在不应该使用某一词语或某种句法成分时使用了该词语或成分。
我们班有十五个学生们。
我昨天不在了家。
他从来一次也没说过谎。
三、误代
误代是指由于从两个或几个形式中选用了不适合于特定语言环境的一个而造成的偏误。
我没有够的钱买车。
一件衣服被他撕破了。
生活中,谁有干涉别人的资格呢?特别是恋爱,局外人别干涉。
举办奥运会有很多好处,那就是我的看法。
四、错序
是指句中的词语或成分位置不当。
下楼两个外国人住。
上海是一个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
他每个星期日和朋友一起都去吃韩国菜。
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

谢谢大家!
偏误的类别
• 训练偏误——指因为教科书、词典编写不恰当或教师讲解 不好而引发的偏误。
• *他的孩子十五十六岁。 • *王林觉得他自己受了亲人的爱。 • *我热爱我的男朋友。
• 认知偏误——指因人的认知能力跟某种语言规则产生矛盾 而出现的偏误。
偏误类别
系统前偏误: 学习者无法解释、不能改正。→容忍。
• b、d、g • *陶兰是活泼和大方。 • *摩托车的我丈夫很好。
• *会唱音乐英文的人很少。 • (人/的/会/唱/音乐/英语/很/少)
偏误的类别 • 语际偏误——就是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偏误,
是对比分析的重要内容。
• b、d、g • *陶兰是活泼和大方。 • *摩托车的我丈夫很好。
• *会唱音乐英文的人很少。 • (人/的/会/唱/音乐/英语/很/少)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过度泛化
迁移
简迁迁化移移
造成偏误的学习策略
1. 他气得不说话。 他气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2.她到学校了,她穿了新衣服。 她穿着新衣服到学校去了。
3、他不高兴了,他走了 他不高兴地走了
语言 转换
回避
求助 于权
威
预先制 作的模
式
认知和 人格特
点
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
交际策略
面研究不够充分;对语言表达的偏误分析较多,对语言 理解的偏误分析较少。 3. 偏误来源本身也很复杂,可能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4. 偏误分析只研究中介语的偏误部分,而忽略了中介语的 正确部分。
• 1、运用分析
• 运用分析: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目的语的全 部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中介语的发展轨迹。
• 其次,对偏误在交际中所产生的影响也要有实事求是的 估计。偏误是否严重,要根据其语言环境进行判定。
第二章 2 偏误分析 ppt课件[1]
![第二章 2 偏误分析 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a19b6f2f4028915f814dc28a.png)
• *我们每天两小时学习。 • *我决定下周回去美国。 • *他做练习做得很马马虎虎。 • *他正在看看电视呢。 • *这个天大家都休息。
26
• (3) 文化因素负迁移。 • 有的偏误不完全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
文化差异造成语言形式上的偏误,或是语言使 用上的偏误。究其原因,不外是受本国文化的 影响,或是由于未能正确理解目的语文化所造 成的。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精品资料
偏误的种类
• 语际偏误: • ——受学习者第一语言干扰产生的偏误
语内偏误:
——无论学习者操何种语言,均会产生类似的偏误
8
1. 收集资料
• 语料收集通常涉及三方面的问题: • (1)语料收集的范围: • 大规模、特定规模、个案; • (2)影响学习者语言偏误的因素: • 口语、书面语、话题的内容;学习者的水平、母语
背景、习得的环境
• (3)语料收集的方式: • 诱导(面谈、作文;实验)、横向与纵向;
9
2. 鉴别偏误
• 局限之二,偏误分析是横向研究和静态 描写,难以区分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出现 的偏误,难以观察学习者的习得过程;
• 局限之三,学习者采取回避的策略。由 于偏误分析关注的是学习者产出的偏误, 而对回避策略却无法观察到。
40
关于偏误分析得失的评价
• Ellis在评价偏误分析时指出,实际上学者们对 • 偏误分析的批评也有不当之处。
• 语音 韵
• 汉语
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
词汇 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者偏误分析

二、偏误释例1.语法偏误的类型主要有四种类型:遗漏、误加、误代、错序。
(1)遗漏:该用的成分而未用。
如果回家,我朋友一起喝酒。
(如果回家,我跟.朋友一起喝酒。
)我的单位每次参加了这三个法人设立的过程。
(我们单位每次都.参与这三个法人单位成立的过程。
)温阳温泉附近很多观光地。
(温阳温泉附近有.很多观光地。
)吃晚饭以后我们照很多照片。
(吃晚饭以后我们照了.很多照片)你最喜欢酒是什么?(你最喜欢的.酒是什么?)(2)误加:不该用的成分而用。
我回答对.客户。
(我回答客户。
)这个成语没有在.中国。
(这个成语中国没有。
)只要很.多听、很.多说、很.多练就能学好。
(只要多听、多说、多练就能学好。
)我还没结婚了.。
(我)159个的.宿舍间。
(159房间。
)(3)误代:该用甲而用了乙。
台湾跟.韩国热得多。
(台热得多。
)上高中时不.去过学院。
(上高中时没.去过学院。
)驻在员都.20名。
(驻在员共.名。
)……真.好的安排。
(……很.好的安排。
)我家旁边在.一家易买得。
(我家旁边有.一家易买得。
) 商店前面有.我们学校。
(商店是.我们学校。
)一点儿...奇怪的菜。
...奇怪的菜。
/ 有点儿(4)错序:成分的位置放错了。
全家人跟.一起吃晚饭。
(跟.全家起吃晚饭。
)计划工作比较多比.访问。
(计划工作比访问...多。
) 现在也.我们努力研究。
(现在我们努力研究。
)她下课以后,在教室里一直..在..学习。
(她课以后,一直教室里学习。
)复杂定语的顺序如下:①领属性名词、代词→②处所词间词互为先后→③数量短语(后面为描写性的定语)→④主谓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⑤数量短语面为限制性定语)→⑥形容词(短语)以及其他描写性词语→⑦不用“的”的形容词和描写性词。
例如:他那件刚买的新款丝绸衬衫。
状语的顺序是:①表示时间的状→②表示语气、关联句子的状语→③描写动作者状语→④表示目的、依据、关涉、协同的状语→⑤表示处所、空间、方向、路线的状语→⑥表示的状语→⑦描写动作的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