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一生大事记
拿破仑生平年表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生平年表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阿雅克修城1778年12月15日离开故乡前往法国1779年1月1日进奥顿中学5月13日进布里埃纳军事学校1784年10月19日进巴黎军官学校1785年2月24日丧父9月1日被任命为瓦朗斯拉费尔炮兵团炮兵少尉10月30日离开巴黎前往瓦朗斯1786年9月15日返回科西嘉1787年9月12日由科西嘉回到巴黎1788年1月—5月返回科西嘉6月到奥松服役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9月返回科西嘉1791年1月底从科西嘉前往法国4月1日升任中尉7月16日任瓦朗斯炮兵四团军官9月1日返回科西嘉1792年4月1日被选为阿雅克修国民自卫军中校5月28日前往巴黎10月15日返回科西嘉1793年2月参加马达莱纳岛远征3月3日与保利决裂6月1日全家从科西嘉前往土伦9月16日接任围攻土伦的炮兵指挥10月18日升任少校12月19日攻克土伦12月22日升任准将1794年2月6日接任意大利军团炮兵指挥8月9日以叛国罪嫌被捕8月20日无罪释放1795年5月—8月因拒绝接受步兵职务而退职闲居巴黎8月20日在救国委员会地形测绘局任职10月5日受命镇压迫9月13日叛乱10月26日升任少将,担任法国内防军司令1796年3月2日任意大利军团总司令3月9日与约瑟芬·德·博阿尔内结婚3月26日正式接管意大利军团4月12日在蒙特诺特击败奥军4月13日在米莱齐莫击败撒军4月15日在代戈击败奥军4月21日在芒多维击败撒军4月28日在凯拉斯科同撒丁王国签订停战协定5月10日在洛迪击溃奥军5月14日进入米兰8月3日在洛纳托击败奥军8月5日在斯蒂维耶雷击败奥军9月4日在罗韦雷多击败奥军11月15—17日在阿尔科拉击败奥军1797年1月14日在利沃里击败奥军4月18日在累欧本同奥地利签订和约初步条款10月17日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12月6日返回巴黎1798年3月5日被任命为东方远征军总司令5月19日离开土伦,远征埃及6月10日占领马耳他7月1日在亚历山大港登陆7月21日金字塔之战7月24日占领开罗8月1日法国舰队在阿布基尔湾被歼1799年2月10日开始远征叙利亚3月7日攻克雅法3月28日—4月1日围攻阿克尔城失败5月17日退回开罗7月25日在阿布基尔歼灭土耳其军队8月22日把军队交给克莱贝尔,率亲信冒险回法国10月9日在弗雷居斯登陆11月9日-10日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2月12日被选为第一执政1800年5月6日离开巴黎往前线指挥第二次意大利战役5月20日率预备军团越过阿尔卑斯大圣伯纳德山口6月9日芒提贝洛之战6月14日马伦哥会战7月28日法奥两国签订和平草约11月5日法奥之间战争再起12月3日莫罗在霍恩林登击败奥军12月24日圣尼凯斯街谋杀拿破仑事件1801年2月9日同奥地利签订吕内维耳和约3月29日同那不勒斯缔结佛罗伦萨和约4月在布伦建立侵英基地7月15日同罗马教皇签订政教协议10月1日同英国签订伦敦和约初步条款10月8日同俄国签订协议1802年3月25日英法签订亚眠和约8月2日被任命为终身执政1803年3月11日命令成立两只侵英舰队5月16日废除亚眠和约5月18日英国向法宣战1804年2月13日王党分子暗杀拿破仑阴谋失败3月20日枪杀当甘公爵3月24日颁布拿破仑法典5月18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为皇帝5月19日晋封18位将军为帝国元帅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加冕1805年4月11日英俄缔结同盟5月26日加冕为意大利国王6月4日兼并热那亚6月7日任命欧仁·博阿尔内为意大利副王8月3日在布伦军营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8月9日奥、英、俄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8月24日布伦军营解散,帝国大军开往中欧9月25日帝国大军越过莱茵河10月20日乌尔姆大捷10月21日英舰队在特拉法加海角歼灭法舰队11月14日进入维也纳12月2日奥斯特里茨大会战12月26日签订普莱斯堡和约1806年3月30日封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6月5日封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7月12日任莱茵同盟保护人8月6日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解散10月1日普鲁士向拿破仑发出最后通牒10月7日法军侵入普鲁士和萨克森10月14日耶拿及奥尔斯塔特会战10月27日进入柏林11月21日颁布柏林敕令,宣布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12月19日进入华沙1807年2月8日艾劳会战6月14日在弗里德兰击败俄军6月25日—7月9日和亚历山大一世在提尔西特会晤7月9日法、俄、普三国签订和约8月18日封热罗姆·波拿巴为威斯特法利亚国王10月27日与西班牙国王签订密约11月30日朱诺率军占领里斯本1808年3月24日缪拉进入马德里6月6日立约瑟夫·波拿巴为西班牙国王,缪拉为那不勒斯国王7月22日杜邦在拜兰向西班牙游击队投降8月1日惠灵顿率英军在葡萄牙登陆9月27日—10月14日和亚历山大一世在爱尔福特会晤11月5日去西班牙督战12月4日进入马德里1809年1月24日离开西班牙回巴黎4月9日奥军进入巴伐利亚5月13日进入维也纳5月22日埃斯林会战7月5日—6日瓦格拉姆会战7月7日软禁罗马教皇10月14日法奥两国签订肖恩布鲁恩和约12月14日宣布与约瑟芬离婚1810年4月2日同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莎结婚7月9日宣布荷兰并入法国8月21日贝尔纳多特元帅被立为瑞典王储1811年3月20日其子罗马王诞生12月4日开始准备征俄战争1812年2月24日法普两国缔结同盟3月14日法奥两国缔结同盟4月27日沙皇以最后通牒要求法军退出普鲁士6月22日向俄国宣战6月24日法军越过涅曼河6月28日进入维尔纳7月22日惠灵顿在西班牙击败马尔蒙8月18日进入斯摩棱斯克9月5日—7日博罗迪诺会战9月14日进入莫斯科10月19日撤出莫斯科10月23日巴黎发生马莱政变11月28日法军渡过别列津纳河12月5日离开大军回国12月13日法军渡过涅曼河12月18日抵达巴黎1813年3月16日普鲁士对法国宣战5月2日卢岑之战5月20日包岑之战6月4日与联军签订停战协定6月21日惠灵顿在西班牙维多利亚击败法军7月4日—8月10日布拉格会议8月12日奥地利向法国宣战8月17日战端再起8月26日德累斯顿之战10月16日—19日莱比锡大会战11月2日从莱比锡退到梅因兹1814年1月11日那不勒斯国王缪拉与奥国单独媾和1月25日离开巴黎前往夏龙指挥军队1月27日在圣迪埃击败普将约克1月29日在布里埃纳打败布吕歇尔2月10日在尚波贝尔全歼奥尔苏费耶夫的俄国师2月12日在蒙米赖击败萨肯军2月14日在沃尚击败布吕歇尔军2月18日在蒙特罗击败施瓦岑贝格军3月31日反法联军进入巴黎4月2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退位4月6日拿破仑宣布退位4月11日签订枫丹白露条约4月20日在枫丹白露告别近卫军4月26日路易十八宣布即位5月3日路易十八进入巴黎5月4日拿破仑抵达厄尔巴岛5月29日前妻约瑟芬去世5月30日第一次巴黎和约11月1日维也纳会议召开1815年2月26日逃离厄尔巴岛3月1日在儒昂港登陆3月20日进入巴黎,重建法兰西帝国,开始“百日王朝”4月4日惠灵顿从维也纳到布鲁塞尔4月23日颁布帝国宪法补充条款6月12日离开巴黎前往比利时前线6月16日林尼之战6月18日滑铁卢会战6月21日返回巴黎6月22日第二次退位7月7日反法联军进入巴黎7月8日路易十八第二次即位10月16日拿破仑到达圣赫勒拿岛11月20日第二次巴黎和约,成立四国同盟1821年5月5日在圣赫勒拿岛逝世1840年12月15日遗体运回巴黎安葬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中学校杨桦整理制作。
拿破仑生平

35岁,1804年3月,颁布《拿破仑法典》。5月,强迫元 老院封他为帝。12月2日,令教皇为其加冕,即皇帝位, 建立第一帝国。
36岁,1805年5月底,成为意大利国王。12月,大败联军, 赢得奥斯特里茨大捷。 37岁,1806年横扫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进入普 京,颁柏林敕令(即大陆封锁令)。 38岁,1807年弗里德兰之战打败俄国军队。占领葡萄牙 国都里斯本。
39岁,1808年,侵入西班牙,占其国都马德里。 40岁,1809年,攻奥国,进入首都维也纳。攻占教皇国, 软禁教皇,从此,教皇地位一落千丈。年底,废黜利公主玛丽亚· 路易莎为后, 吞并荷兰。封贝尔纳多特元帅为瑞典王太子,控制瑞典。 42岁,1811年得子罗马王。加紧对俄战争准备。 43岁, 1812年进入莫斯科,俄国实行焦土政策,法军几乎全 军覆没
拿破仑生平
拿破仑事略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 10岁, 接受法国教育。 15岁, 进入炮兵学校学习指挥。
17岁, 以少尉衔毕业,成绩平平。
24岁, 参加收复土伦堡战役,显露其军事才能。 26岁 , 1795年10月,在巴黎平定保王党人的暴乱。
27岁,越过阿尔卑斯山,挥师意大利,打败反法同盟重 要国家奥地利。 29岁,1798年5月,远征埃及打击英国势力。不久法国 陷于第二次“反法同盟”国家重重包围之中。 30岁,1799年8月,擅离职守,非法潜回国内。10月达 巴黎,暗中组织夺权,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共和 历雾月18日),任首席执政官,攫取政权。 31岁,1800年5月,开始第二次意大利战役,再次打击 奥地利。 33岁,1802年8月,由首席执政变为终身执政,确立独 裁统治。
44岁,1813年在莱比锡战役中失败,拿破仑帝国开始瓦解
拿破仑生平年表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生平年表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阿雅克修城1778年12月15日离开故乡前往法国1779年1月1日进奥顿中学5月13日进布里埃纳军事学校1784年10月19日进巴黎军官学校1785年2月24日丧父9月1日被任命为瓦朗斯拉费尔炮兵团炮兵少尉10月30日离开巴黎前往瓦朗斯1786年9月15日返回科西嘉1787年9月12日由科西嘉回到巴黎1788年1月—5月返回科西嘉6月到奥松服役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9月返回科西嘉1791年1月底从科西嘉前往法国4月1日升任中尉7月16日任瓦朗斯炮兵四团军官9月1日返回科西嘉1792年4月1日被选为阿雅克修国民自卫军中校5月28日前往巴黎10月15日返回科西嘉1793年2月参加马达莱纳岛远征3月3日与保利决裂6月1日全家从科西嘉前往土伦9月16日接任围攻土伦的炮兵指挥10月18日升任少校12月19日攻克土伦12月22日升任准将1794年2月6日接任意大利军团炮兵指挥8月9日以叛国罪嫌被捕8月20日无罪释放1795年5月—8月因拒绝接受步兵职务而退职闲居巴黎8月20日在救国委员会地形测绘局任职10月5日受命镇压迫9月13日叛乱10月26日升任少将,担任法国内防军司令1796年3月2日任意大利军团总司令3月9日与约瑟芬·德·博阿尔内结婚3月26日正式接管意大利军团4月12日在蒙特诺特击败奥军4月13日在米莱齐莫击败撒军4月15日在代戈击败奥军4月21日在芒多维击败撒军4月28日在凯拉斯科同撒丁王国签订停战协定5月10日在洛迪击溃奥军5月14日进入米兰8月3日在洛纳托击败奥军8月5日在斯蒂维耶雷击败奥军9月4日在罗韦雷多击败奥军11月15—17日在阿尔科拉击败奥军1797年1月14日在利沃里击败奥军4月18日在累欧本同奥地利签订和约初步条款10月17日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12月6日返回巴黎1798年3月5日被任命为东方远征军总司令5月19日离开土伦,远征埃及6月10日占领马耳他7月1日在亚历山大港登陆7月21日金字塔之战7月24日占领开罗8月1日法国舰队在阿布基尔湾被歼1799年2月10日开始远征叙利亚3月7日攻克雅法3月28日—4月1日围攻阿克尔城失败5月17日退回开罗7月25日在阿布基尔歼灭土耳其军队8月22日把军队交给克莱贝尔,率亲信冒险回法国10月9日在弗雷居斯登陆11月9日-10日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2月12日被选为第一执政1800年5月6日离开巴黎往前线指挥第二次意大利战役5月20日率预备军团越过阿尔卑斯大圣伯纳德山口6月9日芒提贝洛之战6月14日马伦哥会战7月28日法奥两国签订和平草约11月5日法奥之间战争再起12月3日莫罗在霍恩林登击败奥军12月24日圣尼凯斯街谋杀拿破仑事件1801年2月9日同奥地利签订吕内维耳和约3月29日同那不勒斯缔结佛罗伦萨和约4月在布伦建立侵英基地7月15日同罗马教皇签订政教协议10月1日同英国签订伦敦和约初步条款10月8日同俄国签订协议1802年3月25日英法签订亚眠和约8月2日被任命为终身执政1803年3月11日命令成立两只侵英舰队5月16日废除亚眠和约5月18日英国向法宣战1804年2月13日王党分子暗杀拿破仑阴谋失败3月20日枪杀当甘公爵3月24日颁布拿破仑法典5月18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为皇帝5月19日晋封18位将军为帝国元帅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加冕1805年4月11日英俄缔结同盟5月26日加冕为意大利国王6月4日兼并热那亚6月7日任命欧仁·博阿尔内为意大利副王8月3日在布伦军营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8月9日奥、英、俄结成第三次反法同盟8月24日布伦军营解散,帝国大军开往中欧9月25日帝国大军越过莱茵河10月20日乌尔姆大捷10月21日英舰队在特拉法加海角歼灭法舰队11月14日进入维也纳12月2日奥斯特里茨大会战12月26日签订普莱斯堡和约1806年3月30日封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6月5日封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7月12日任莱茵同盟保护人8月6日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解散10月1日普鲁士向拿破仑发出最后通牒10月7日法军侵入普鲁士和萨克森10月14日耶拿及奥尔斯塔特会战10月27日进入柏林11月21日颁布柏林敕令,宣布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12月19日进入华沙1807年2月8日艾劳会战6月14日在弗里德兰击败俄军6月25日—7月9日和亚历山大一世在提尔西特会晤7月9日法、俄、普三国签订和约8月18日封热罗姆·波拿巴为威斯特法利亚国王10月27日与西班牙国王签订密约11月30日朱诺率军占领里斯本1808年3月24日缪拉进入马德里6月6日立约瑟夫·波拿巴为西班牙国王,缪拉为那不勒斯国王7月22日杜邦在拜兰向西班牙游击队投降8月1日惠灵顿率英军在葡萄牙登陆9月27日—10月14日和亚历山大一世在爱尔福特会晤11月5日去西班牙督战12月4日进入马德里1809年1月24日离开西班牙回巴黎4月9日奥军进入巴伐利亚5月13日进入维也纳5月22日埃斯林会战7月5日—6日瓦格拉姆会战7月7日软禁罗马教皇10月14日法奥两国签订肖恩布鲁恩和约12月14日宣布与约瑟芬离婚1810年4月2日同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莎结婚7月9日宣布荷兰并入法国8月21日贝尔纳多特元帅被立为瑞典王储1811年3月20日其子罗马王诞生12月4日开始准备征俄战争1812年2月24日法普两国缔结同盟3月14日法奥两国缔结同盟4月27日沙皇以最后通牒要求法军退出普鲁士6月22日向俄国宣战6月24日法军越过涅曼河6月28日进入维尔纳7月22日惠灵顿在西班牙击败马尔蒙8月18日进入斯摩棱斯克9月5日—7日博罗迪诺会战9月14日进入莫斯科10月19日撤出莫斯科10月23日巴黎发生马莱政变11月28日法军渡过别列津纳河12月5日离开大军回国12月13日法军渡过涅曼河12月18日抵达巴黎1813年3月16日普鲁士对法国宣战5月2日卢岑之战5月20日包岑之战6月4日与联军签订停战协定6月21日惠灵顿在西班牙维多利亚击败法军7月4日—8月10日布拉格会议8月12日奥地利向法国宣战8月17日战端再起8月26日德累斯顿之战10月16日—19日莱比锡大会战11月2日从莱比锡退到梅因兹1814年1月11日那不勒斯国王缪拉与奥国单独媾和1月25日离开巴黎前往夏龙指挥军队1月27日在圣迪埃击败普将约克1月29日在布里埃纳打败布吕歇尔2月10日在尚波贝尔全歼奥尔苏费耶夫的俄国师2月12日在蒙米赖击败萨肯军2月14日在沃尚击败布吕歇尔军2月18日在蒙特罗击败施瓦岑贝格军3月31日反法联军进入巴黎4月2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退位4月6日拿破仑宣布退位4月11日签订枫丹白露条约4月20日在枫丹白露告别近卫军4月26日路易十八宣布即位5月3日路易十八进入巴黎5月4日拿破仑抵达厄尔巴岛5月29日前妻约瑟芬去世5月30日第一次巴黎和约11月1日维也纳会议召开1815年2月26日逃离厄尔巴岛3月1日在儒昂港登陆3月20日进入巴黎,重建法兰西帝国,开始“百日王朝”4月4日惠灵顿从维也纳到布鲁塞尔4月23日颁布帝国宪法补充条款6月12日离开巴黎前往比利时前线6月16日林尼之战6月18日滑铁卢会战6月21日返回巴黎6月22日第二次退位7月7日反法联军进入巴黎7月8日路易十八第二次即位10月16日拿破仑到达圣赫勒拿岛11月20日第二次巴黎和约,成立四国同盟1821年5月5日在圣赫勒拿岛逝世1840年12月15日遗体运回巴黎安葬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中学校杨桦整理制作。
拿破仑波拿巴的一生事迹简介

拿破仑波拿巴的一生事迹简介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
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1、少年经历1769年,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是一个左撇子,他的原名叫拿破仑·布宛纳巴,1796年才改名为“波拿巴”,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在父亲卡洛·波拿巴的安排之下,拿破仑10岁时进入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
1778年12月15日离开故乡前往法国;1779年1月1日进入奥顿中学,5月13日进入布里埃纳军事学校;1784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被选送到法国皇家陆军学校,专攻炮兵学;1784年10月19日进入法国巴黎军官学校。
拿破仑一开始自以为是一个外国人,一心希望有一天能让科西嘉岛从法国独立出去,16岁时,父亲去世,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授予了炮兵少尉的军衔,在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他阅读了许多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著作,其中卢梭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拿破仑又回到了科西嘉岛,希望可以乘机推动科西嘉岛的独立,但却受到了另一个亲英派的强烈反对。
1791年的法国政局变幻莫测,形势风起云涌,在法国大革命初期,代表了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掌握了政权,他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1年,国王路易十六勾结国外的封建反动势力,结果阴谋败露,王政被废除了。
1792年,代表了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上台执政,9月22日,法兰西王国改为法兰西共和国,1793年,路易十六被处死,英国等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法国大革命开始面临严重的危机。
拿破仑一世的历史故事

拿破仑一世的历史故事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是法国历史上最为伟大和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他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法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政治、军事和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拿破仑一世的历史故事。
一、拿破仑的崛起与革命时期拿破仑·波拿巴于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法国的科西嘉岛,出生时法国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和政治动荡。
年轻的拿破仑迅速展示了他的领导才能和军事天赋,在革命军队中崭露头角。
拿破仑迅速攀升至法国军队的指挥层,并在多次战役中展示了惊人的指挥才能。
他迅速崭露头角,并最终成为法国第一执政者。
二、拿破仑的征服与帝国时期拿破仑通过一系列战争征服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被人们誉为“绝世战神”。
他对军队的改革和组织,以及出色的战略部署,使法国在欧洲大陆掌握了强大的影响力。
1804年,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并将自己冠以拿破仑一世的头衔。
他开始着手推动一系列内部改革,以加强法国的统治和巩固他的权力。
三、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的变革作为一个杰出的法律制度改革家,拿破仑颁布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法令。
其中包括《法典》的制定,这是对现代民法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文件。
此外,拿破仑还着手改革教育、建设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以及推行经济政策。
他的变革使法国走向了现代化,并为后来的法国政府和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拿破仑的失败和流亡尽管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崛起为欧洲带来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但他的野心并没有止步于欧洲大陆。
他试图征服整个欧洲,并进行了一系列战争。
然而,在1812年俄国战役中,他遭到了毁灭性的失败,这是他统治下的法国军队遇到的首次重大失败。
随着他的盟友纷纷背离,北约联军发动对法国的进攻,拿破仑最终在1814年被迫退位。
他被流放到意大利的埃尔巴岛。
然而,他并没有忘记权力与荣耀,于1815年成功逃离埃尔巴岛,回到法国发动了百日战争。
法国拿破仑战争战胜欧洲历史事件时间轴

法国拿破仑战争战胜欧洲历史事件时间轴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布吕米埃尔政变,掌握政权,成为法国第一执政。
1800年5月14日:法国大军击败奥地利军队,赢得马雷恩战役。
1802年3月25日:通过阿米安和约,法国与英国结束战争,暂时确立和平。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成为拿破仑一世。
1805年10月21日:法军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被英国海军彻底击败。
1805年12月2日:奥斯特利茨战役中,法军取得胜利,迫使俄奥联军签订普什金停战协议。
1806年10月14日:拿破仑在耶拿战役中击败普鲁士,受到欧洲各国的震动。
1807年6月14日:拿破仑在弗里德兰战役中打败俄军,俘虏俄罗斯大军指挥官巴格拉雪夫和康斯坦丁大公。
1809年7月6日:拿破仑在维尔茨堡战役中战胜奥地利,迫使奥地利签订第一条波鸿停战协议。
1812年6月24日:法军入侵俄罗斯,在门西克战役中胜利。
1813年10月16日: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完败,被迫撤退回法国。
1814年3月31日:法国和平城市巴黎被敌军占领,拿破仑被迫退位。
1814年4月11日: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脱,回到法国。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彻底失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逝世于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赢得了征服者的声誉,但同时也激起了欧洲其他强国的联合反抗。
拿破仑的军事战略、战役风格和行政改革在当今军事和政治领域仍有重要意义。
然而,他统治下的欧洲战争导致了大量的死亡和破坏,对受影响国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拿破仑战争被认为标志着拿破仑时代的终结,也为欧洲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拿破仑战争的时间轴

拿破仑战争的时间轴
1799年11月9日:法国执政官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开始了拿破仑时代。
1800年6月14日:法国在芬兰的赫尔辛基战役中击败瑞典,获得芬兰。
1803年5月18日:英国宣布对法国宣战,开始了拿破仑战争。
1804年5月18日:法国第一帝国成立,拿破仑被加冕为法兰西皇帝。
1805年10月21日:法军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战胜奥地利和俄罗斯联军,巩固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1806年7月12日:拿破仑发表了布鲁姆博尔诺法令,封锁欧洲大陆对英国的贸易,使英国经济受到了严重打击。
1807年6月14日:拿破仑在佛里斯泰特战役中击败俄罗斯军队,促使俄罗斯与法国达成停战协议。
1809年4月19日:法军在埃施图特战役中击败奥地利军队,奥地利被迫与法国签订停战协议,割让部分领土给法国。
1812年6月24日:法国发动对俄罗斯的入侵战争,开始了拿破仑在俄罗斯的兵败归来。
1813年10月16日:在莱比锡战役中,联军(由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击败法国军队,标志着拿破仑的衰落。
1814年4月6日:法国巴黎被联军占领,拿破仑被迫退位。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再次战败,结束了百日王朝,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逝世,标志着他的统治时期正式结束。
拿破仑战争是19世纪初欧洲最重要的军事冲突之一,拿破仑以其出色的军事天赋和壮丽的胜利征服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然而,他的野心最终导致了他的衰落和法国的失败。
拿破仑战争的时间轴清晰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和转折点,给我们提供了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深入了解。
拿破仑生平简介

拿破仑生平简介从1769年叙述到1840年拿破仑出生死亡大大他貌似 1821年就死了喔楼主要求好多应该是写论文用吧找到资料了可惜是简体不过觉得应该很实用如果觉得可用可以简转繁喔1769年8月15日生于科西嘉岛。
1781年(十二岁):六月,升中尉,九月,返乡,又参加科西嘉岛独立运动,担任义勇军少校为副司令官,相当活跃,但终告失败.1792年(二十三岁):拿破仑返回法国,但以“怠慢队务”的罪名,被免职.五月,进入巴黎,八月,复职,晋升为上尉,九月,回科西嘉岛,想转靠法国派,失败.1793年(二十四岁):此年开始恐怖政治,拿破仑担任尼斯的炮兵连队长,十二月,晋升为炮兵队副司令官,在土伦攻击战中立下大功.1794年(二十五岁):二月,晋升为少将,被拔擢为意大利方面军炮兵司令官,九月,被当成罗伯斯比派,身陷狱中,但没多久即获释.1795年(二十六岁):八月,复职,十月,镇定巴黎暴徒,立下大功,继巴拉斯之后,成为国内军总司令官.1796年(二十七岁):三月九日,晋升为陆军中将,担任意大利方面军司令官.至意大利尼兹亚就任.四月,蒙提诺战役,狄哥战役,塞巴战役,与撒丁尼亚*** 和解.五月,露地渡桥战.进入米兰,六月,围攻孟特霸,八月,加达湖畔战役,九月,阿科拉战役.1799年(三十岁):六月,巴黎发生草月政变,十二月,执政*** 成立,拿破仑为第一执政,法国革命结束.二月,亚拉里士战役,三月,雅府战役、亚康战役,七月,阿布基尔陆战,八月,拿破仑兵败逃离埃及.1800年(三十一岁):十二月,发生暗杀拿破仑未遂事件,一百二十名无*** 主义者遭到放逐.三月,埃及远征军奋战,击破登陆攻击的英国、土耳其联军.十二月,霍亨林登作战开始,三日,击破奥地利军主力.1801年(三十二岁):一月,派遣埃及救援舰队,失败,九月,埃及远征军投降.1805年(三十六岁):一月,西班牙与法国结盟,八月,在布伦附近的军队转进至莱茵河畔,十月,乌耳木会战,十一月,占领维也纳,十二月,奥斯特里兹会战,拿破仑使其家族和有功部属等多人成为贵族,此年,拿破仑兼任意大利王,开始描绘大帝国的构想.1806年(三十七岁):三月,约瑟夫.奔那帕特(拿破仑之兄)成为拿波里王,六月,路易.奔那帕特(拿破仑之弟)成为荷兰王,十月,耶拿会战、奥斯特里兹战后,占领柏林,征服普雷兹卢,十一月,征服卢比克,占领华沙,十二月,普鲁斯克战役.1807年(三十八岁):十月,派遣朱诺率领二万兵力至西班牙,十二月,与西班牙军合作,攻陷葡萄牙.1808年(三十九岁):十一月,拿破仑率领二十四万大军进攻西班牙,十二月,法国国内政局不稳定,王党也加紧复辟活动,急忙返回巴黎.1809年(四十岁):一月,西班牙战争告一段落,拿破仑返回巴黎四月,亚宾斯堡战役、兰兹福特战役、艾格曲会战,五月,占领维也纳.阿斯佩伦战役.1810年(四十一岁):七月,并吞荷兰.1812年(四十三岁):六月,开始莫斯科进攻战.九月,波罗底诺战役,拿破仑进入莫斯科,十月,拿破仑撤离莫斯科,拿破仑返回巴黎.1813年(四十四岁):八月,德勒斯登会战,十月莱比锡战役,十一月,拿破仑渡过莱茵河,退回法国境内,兵力激减至四到五万,拿破仑返回巴黎.1814年(四十五岁):民心背离拿破仑,四月,由达雷杭策动,元老院宣告废除拿破仑的帝位,枫丹白露条约成立,五月,拿破仑被放逐厄尔巴岛,路易十八世即位,九月,召开维也纳会议.1815年(四十六岁):二月,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拿破仑在高尔夫——周安登陆,进入丘勒里宫,五月,制定二院制的议会政治,六月,滑铁卢会战,拿破仑离开马尔梅逊,朝往陆许福,拿破仑退位,七月,拿破仑向英国投降,巴黎沦陷,拿破仑被载往圣赫勒拿岛.1821年(五十二岁):五月,拿破仑去世.1840年:十二月,拿破仑的遗骨被运回巴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破仑·波拿巴—(最强资料)
法国近现代史上有两位公认的伟人,至少是法国人公认的。
一位是横扫欧洲的拿破仑,另一位是二战中挽救法国的戴高乐。
在法国,你可以骂总统,但绝对不要骂拿破仑。
否则你会死的很惨!
出生:1769年8月15日,生于科西嘉岛(当年属于意大利,后归属法国)
死亡:1821年5月5日,死于圣赫勒拿岛(南大西洋中的一个火山岛,隶属于英国,离非洲西岸1900公里,离南美洲东岸3400公里)
一生52战,40胜
9岁: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
15岁: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
16岁:父亲去世,中途辍学;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
23岁:大革命后升任国民自卫军中校
24岁:土伦战役立大功,升任少校后晋升准将
25岁:巴黎镇压保王党,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
26岁: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远征意大利
28岁:东方远征军总司令,远征埃及
30岁: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被选为第一执政官。
33岁:被任命为终身执政官。
35岁:颁布《拿破仑法典》;元老院宣布拿破仑为皇帝。
36岁:奥兹特里茨战役(1805);修建巴黎凯旋门(1806)
44岁:远征俄国,莱比锡会战失败。
,57万大军仅剩3万。
(1813)
45岁: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战败被迫退位,囚禁地中海厄尔巴岛。
(1814)46岁:逃离厄尔巴岛,复辟百日王朝,再次当皇帝
46岁:滑铁卢战役失败,再次退位,流放圣赫勒拿岛(1815)
52岁:砒霜中毒,死于圣赫勒拿岛(1821年)
1840年12月15日:遗体运回巴黎并按其遗嘱葬于塞纳河畔
1810-1812年:法国达到历史最辉煌时期,被拿破仑控制的欧洲
国土:203万平方公里;132个省;人口:7500万
附属国:意大利,那不勒斯,西班牙,西德,波兰,瑞士
盟国:丹麦、瑞典、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
称谓:家人:
法兰西皇帝
意大利国外
莱茵同盟保护人华沙大公国大公
哥哥:西班牙国王弟弟:荷兰国王
妹妹:托斯塔纳大公妹夫:那不勒斯国王妻子:奥地利公主
一生中三场最重要的战役一、初出茅庐———土伦堡战役
二、人生巅峰———奥兹特里茨战役
三、命运之战———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的名言
"Victory belongs to the most persevering."坚持必将成功。
"Adversity is the midwife of genius." 逆境造就天才。
"Genius is an infinite capacity for taking pains."所谓的天才是不断地承受痛楚。
"Circumstances? I make circumstances!" 英雄造时势。
"Men take only their needs into consideration, never their abilities."人们常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而没考虑自己的能力。
"My motto has always been: a career open to all talents, without distinction of birth."我的座右铭是:职业不分贵贱,唯才适用。
"Be successful! I judge men only by the results of their actions."一定要成功﹗我只以成败论英雄。
"I like honest men of all colors."我喜欢所有诚实的人。
"I start out by believing the worst."我凡事先做好最坏的打算。
"It requires more courage to suffer than to die."茍活比牺牲需要更多的勇气。
"The bullet that will kill me is not yet cast."能杀死我的那颗子弹至今尚未铸造出来。
"I have made all the calculations; fate will do the rest."我已做了所有的打算,其余就交给上帝了。
"Our hour is marked, and no one can claim a moment of life beyond what fate has predestined."生死有命,没有人能要求多活一秒钟。
"Glory is fleeting, but obscurity is forever."荣耀转眼即逝;而平凡才是永恒。
"God has given me the will and the force to overcome all obstacles."上帝已赋予我克服种种困难的意志与力量。
"If I had not been born Napoleon, I would have liked to have been born Alexander."如果今天我不是拿破仑的话,我想成为亚历山大。
"Imagination rules the world."统治这个世界的是想像力。
"Religion is what keeps the poor from murdering the rich."信仰使穷人不至于去谋害富人。
"The great proof of madness is the disproportion of one's designs to one's means."一个人的计划与实践存在太大的落差即是疯狂的表现。
"The stupid speak of the past, the wise of the present, and fools of the future."聪明的人谈现在,愚蠢的人谈过去,傻子才谈未来。
"We must laugh at man to avoid crying for him. "与其后来替一个人婉惜,不如先嘲笑他算了。
"When you set out to take Vienna, take Vienna."一旦你着手要攻下维也纳,就把她拿下吧﹗
"What I did is immense. What I had decided to do, and what I had projected were still more so"我所做的是大事业,而我当初的决定与计划亦是如此。
"The word 'impossible' is not in my dictionary."在我的字典里找不到「不可能」这个字。
"I wished to found a European system, a European Code of Laws, a European judiciary; there would be but one people in Europe."我想建立一个整合的欧洲体系,包含了法律,法庭,与人种。
"He who fears being conquered is sure of defeat."害怕被征服的人,注定要失败。
"Take time to deliberate, but when the time for action has arrived, stop thinking and go."事前考虑清楚,可是一旦到了该行动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放手一搏。
"A people which is able to say everything becomes able to do everything."敢说的人,就做得到。
"Courage is like love; it must have hope to nourish it.{勇气」就像「爱情」,需要「希望」来灌溉。
"I reign only through the fear I inspire."我是靠人们对我的敬畏来统治的。
"I should have conquered the world."我本来可以征服整个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