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命题双向细目表
最新高考地理必考知识双向细目表.

9
)
岛
自 3
然 7
1
地理环境 地
(
难
0 2
的整体性 理
环 )
境
3
等高线
7( 6 易 地形图的
3)
判读
分布图)
高线地形图分析它对气 候差异的影响、选择拍 摄熊出没地的理由。区 域地理的自然地理环境 和生态特点,地形对气 候影响,动物数量多少 的成因,选择拍摄地点
的理由。
莫
干
莫干山近年来
山
41
区域旅游
√ √
整体性和差 异性
2 的作用
1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 3 的整体性
1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
1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5
自然环境对 人类活动的
影响
1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6
1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7
1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8
1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 9布
花茶生产(文
3
茉 字与区域分布
6( 6 易 工业集聚 莉
图)
3)
花
茶
3
区域农业 产
6( 4 易 可持续发 业
4)
展
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 调动和运用广西地理环 境特征,归纳描述和阐
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3
勘 勘察加半岛的
7
气候影响 6易
察
自然环境与生
(
因素
加 态特点(文字
1
半 与区域等高线
对地理图象和文字的信 息加工能力;运用所学 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 理事物的能力;利用等
级地理周考题双向细目表第1周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4级2015-2016学年下期第11周地理试题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命制人:佟明权审核人:吴忠芳1、考题内容:南亚2、命题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中国地理有关内容、2016年全国高考大纲3、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15个选择题,1个非选择题)4、平均难度:0.6左右第二部分:试题命题人:佟明权审题人:吴忠芳一、单项选择题(60分)如图中,AC线地跨三个国家。
读图,回答1~3题。
1.A地的气候特征是()A.最冷月均温小于0℃B.各月降水量大致相当C.有干湿二季D.终年高温多雨2.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A.山地、高原、盆地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山地、平原D.山地、平原、盆地3.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是()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C.两国居民多信奉佛教D.西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①河的流量充沛,主要原因是()A.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B.受季风气候的影响C.流经热带雨林区D.沿途汇入的支流众多5.下列城市中,位于①河三角洲地区的是()A.圣保罗B.开罗C.孟买D.加尔各答6.①河中下游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水稻种植业D.混合农业读沿78°E某地地形剖面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A.①—青藏高原②—印度河平原③—德干高原B.①—喜马拉雅山②—恒河平原③—德干高原C.①—喜马拉雅山②—印度河平原③—德干高原D.①—伊朗高原②—恒河平原③—德干高原8.有关③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起伏和缓,土壤肥沃B.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C.热带雨林广布D.畜牧业发达的地区甲、乙两国边境线较长。
近年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但两国的边境贸易额较小。
据此回答9~10题。
关于地理高考出题双向细目表

天气: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灾害性天气:春寒、伏旱、洪涝、寒潮、台风、低温冻害、沙尘暴、连阴雨等。天气形势图;高低气压判断;风向判断;常见天气符号;降水类型。
气候:形成因素、成因、分布、特点、影响;中国气候图、世界气候图;非地带性气候;
必
修
一
自
然
地
理
宇宙中
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分布)、太阳活动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转图、公转图、日照图;近日点、远日点;时间问题、太阳高度规律、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一线(晨昏线)四点(赤道与晨昏线交点,与晨昏线相切点);太阳光与晨昏线垂直;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区
域
可
持
续
发
展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的含义、划分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气温降水(极端气候事件)、地形、土壤、生物、河湖、海岸线等变化;同时影响生产、生活。辩证看待气候变化。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中国世界自然资源分类;分布;作用(工农业区位);跨区域调配。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分类、危害、措施
人口与城市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高考地理知识双向细目表

高考地理知识双向细目表高考地理知识双向细目表为题地理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在高考中,地理作为一门文科科目,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比重。
对于考生来说,熟悉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概念和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高考地理知识的双向细目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对于某一门学科或某一领域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以便于学习者全面了解相关知识点。
对于高考地理而言,双向细目表包括了知识的学科性和教材性两个方面。
在学科性方面,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思维方法:了解地理思维方法对于理解地理概念和解决地理问题至关重要。
例如,空间思维、系统思维、比较思维等。
2. 地理信息技术: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对于地理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
3. 大地和勘测地理:了解地表的地貌、构造、地球物理现象等内容,以及勘测地理的相关内容。
4. 气候与气象:掌握气候与气象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分布规律。
例如,气候类型、气象要素等。
5. 水文与水资源:了解地球水循环、水资源分布规律等。
例如,地下水、河流、湖泊等。
在教材性方面,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自然地理:了解中国的地貌、地理环境和地理资源。
例如,中国的山地、平原、高原等。
2. 世界自然地理:了解世界各大洲的地貌、地理环境和地理资源。
例如,北美洲的大草原、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等。
3. 人口与城市:了解人口分布和流动、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城市化进程、城市结构等。
4. 区域可持续发展: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状况。
例如,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地区等。
5. 全球化与地方发展:了解全球化进程对地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例如,全球产业链、文化多样性等。
通过学习双向细目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高考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字数限制,本文只能对双向细目表进行简要介绍,具体内容需要考生自行查询相关教材和学习材料。
高一地理期中双项细目表

2分
28
地球圈层结构
理解、应用
中
2分
29
正午日影
应用
难
2分
30
正午太阳高度
应用
难
2分
31
非
选
择
题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记忆、理解
记忆、理解
应用
易
9分32ຫໍສະໝຸດ 地球运动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理解、应用
应用
理解、应用
中
13分
33
晨昏线
光照图判读
记忆、理解
应用
中
11分
34
大气热力作用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理解
中
2分
18
昼夜长短的变化
理解、应用
易
2分
19
大气热力作用
理解
中
2分
20
大气热力作用
记忆
易
2分
21
热力环流
记忆
中
2分
22
热力环流
记忆、理解
中
2分
23
热力环流
理解、应用
易
2分
24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理解、应用
中
2分
25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记忆
中
2分
26
四季五带
记忆、理解
中
2分
27
日出方位
理解、应用
理解、应用
应用
应用
难
7分
总体难度0.60—0.65
淮北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双向细目表
高考地理考点双向细目表

交通运 输布局 及影响
全国 I 卷
人类与 地理环 境协调
发展
浙江卷 江苏卷 安徽卷 四川卷
人口的 变化
江苏卷 海南卷 福建卷 全国新课标卷
区际联 系与区 域协调
发展
安徽卷 福建卷 江苏卷 海南卷
地理信 息技术
福建卷
旅游地 理
省市 海南卷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卷 四川卷
自然灾 害与防
治
海南卷 福建卷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卷
选择题 选择题 综合题 综合题 综合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分值 4 4 10 12 8 8 8 4
4 8 6 4 8
6 9 8
选择题
4
选择题
4
选择题
6
选择题
9
选择题
8
选择题
6
综合题
9
综合题
6
选择题
8
选择题
8
选择题
4
综合题
12
综合题
8
综合题
9
选择题
4
选择题
4
选择题
4
选择题
8
城市与 城市化
省市 江苏卷 海南卷
海南卷 浙江卷
农业地 域形成 和发展
海南卷 福建卷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卷 浙江卷
全国 I 卷
工业地 域形成 和发展
山东卷 浙江卷 全国 I 卷 福建卷 全国新课标卷
考点 岩石形成 地质成因 外力作用 分析地形分布特点 地貌及形成 河流地貌 地貌地形特征 岩石形成
洋流分布 水资源合理利用
河流补给形式 水循环
环境保 护
海南卷 福建卷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卷 四川卷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
选择题
4
人口迁移
√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选择题
4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
√
填空题
4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选择题
4
城市化过程
√
简答题
6
豪华新城的不合理规划
√
选择题
4
城市化速度
√
填空题
4
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选择题
4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选择题
4
全球变暖的影响
√
选择题
4
二氧化碳的排放
√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选择题
4
资源与经济发展
√
填空题
4
土地利用类型
√
填空题
简答题
9
工业练习(产业链)
√
选择题
4
工业联系(汽车产业链)
√
选择题
4
汽车服务业布局区位因素
√
简答题
6
意大利工业布局区位因素
√
填空题
6
工业布局及其区位因素
√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高考地理知识双向细目表

32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
3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
34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35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
36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
37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
38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
39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文字与区域分布图)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解读与分析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外力作用
8
4
难
9
4
易
10
4
难
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土壤中磷累积量
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文字与坐标统计图)
准确读取图文信息,分析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1
4
易
36(1)
√
58
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59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
√
60
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
61
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
旅游与区域发展
62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
63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64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
22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
23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命题细目表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高一学科地理考试时限60分钟
考试类型月考试卷全卷满分100分年级期望均分65
命题范围必修一第一章及第二章第一节
命题人胡淑娟审题人胡淑娟填表时间2013.10.11
题型
题号
知识考点
目标层次
预估难度
出处
分值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探究
易
中
难
教材
练习
课外
自编
单
项
选
择
题
1
八大行星的分类
√
√
√
2
2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
√
√
2
3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
√
√
2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
√
2
5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
√
2
6
黄赤交角的含义
√
√
√
2
7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
√
2
8
晨昏圈的含义
√
√
√
2
9
地转偏向力的规律
√
√
√
2
10
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
√
√
√
2
22
近地面大气的热源
√
√
√
2
23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
√
√
√
2
24
大气逆辐射的含义
√
√
√
2
25
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
√
√
√
2
综
合
题
26
太阳系模式图
√
√
√
√
12
27
二分二至地球绕日公转图
√
√
√
√
√
√
√
15
28
地球的圈层结构
√
√
√
√
10
29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
√
√
√
√
√
13
√
√
√
2
11
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
√
2
12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
√
√
2
13
太阳直射点与的变化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
√
√
2
14
日照图判读
√
√
√
2
15
地壳的含义
√
√
√
2
16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
√
√
2
17
地球外部圈层
√
√
√
2
18
水圈
√
√
√
2
19
各圈层之间的关系
√
√
√
2
20
热力环流原理
√
√
√
2
21
等压面的弯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