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命题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地理中考双向细目表

地理中考双向细目表

纽带和辐射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联系 促进国际合作 香港的优势为内地提供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北方)
6,2,A
2%
10,2,D
2%
3,2,A
2%
9,2,B
2%
0.007 0.007 0.007 0.007
0.01% 0.01% 0.01% 0.01%
八下 新疆的地形特点;西气东输
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外向型经济;80年建 立的经济特区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的人口特点) 澳大利亚城市分布特点
45,2,B 2%
1,2,A
2%
0.007 0.01% 0.007 0.01%
南极大陆的独特自然环境
17,2,A
2% 4,2,A
2% 0.013 0.01%
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特征 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及人种)
45,4,C 4%
45,2,A 2%
认知水平
2011年(100分)
了解
理解
掌握
灵活 运用
选择
简答 百分比
4,2,A
2%
5,2,B
2%
9,2,B
2%
1,2,A
2%
19,2,D
2%
2012年(100分)
选择
简答
百分 比
2013年(100分)
3年平均
选择
简答 百分比 分值
百分比
13,2,A
2% 0.013 0.01%
0.007 0.01%
0.007 0.01%
认知水平
了解
理解
掌握
灵活 运用
2011年(100分)
选择
简答 百分比
2012年(100分)

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2021 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在2021年的云南省中考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考试内容和细目表一直备受考生关注。

今天我们将重点讨论2021云南中考地理的双向细目表,深入挖掘其中的考察重点和难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图在自然地理的细目表中,地球与地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考生需要对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图的制作和解读有着清晰的认识。

地图投影、比例尺、图例等概念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2. 宇宙空间与地球在宇宙空间与地球这一部分,考生需要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季节变化、气候类型等内容。

对于地球自身的结构和特点也需要有清晰的认识。

3. 我国自然地理我国自然地理是整个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了我国地形地貌、水系分布、气候类型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我国地理的基本特征,理解我国自然地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需要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等内容。

对于城市的发展和规划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2. 农业与工业农业与工业是人文地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了解农业生产、农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等内容。

对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3.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地理学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考生需要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实现途径、案例分析等内容。

对于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也需要有清晰的认识。

总结回顾通过对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的深入挖掘,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重点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宇宙空间与地球、我国自然地理、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只有深入理解这些内容,考生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地理学科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增加考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于地球的热爱和对于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

希望考生在备战地理考试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023高中地理命题双向细目表

2023高中地理命题双向细目表

2023高中地理命题双向细目表在教育领域,高中地理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地球文化、环境、经济、政治、历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而针对高中地理的命题双向细目表,更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2023高中地理命题双向细目表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我们来看2023高中地理命题双向细目表的深度。

这份细目表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涵盖了地球与地图、宇宙与地球、生物环境与人类生存、经济与区域发展等多个主题。

在这些主题下,都有相应的知识点和要求,考生需要对这些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细目表,考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个主题下具体的考点和考查要求,有利于他们有针对性地备考。

我们来看2023高中地理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广度。

该细目表不仅涉及到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还涵盖了地理学的前沿领域和实践应用。

在地球与地图这一主题下,就包括了地球的基本参数、地球的运动与地球的形状等基础知识,同时也包括了GPS技术在导航和定位上的应用。

这样的设计能够帮助考生建立全面的地理知识体系,同时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实际应用能力。

2023高中地理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份涵盖深度和广度的知识参考资料。

通过对这份细目表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要求和范围,为备考提供有力支持。

这也反映了地理学科的多样性和发展前景,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个人观点上,我认为2023高中地理命题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是非常合理和有益的。

它不仅有助于考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相信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考试模式,高中生们将更好地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回顾一下,2023高中地理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利于考生深入理解地理学科的要求和范围。

通过对这份细目表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为高中地理的学习和备考提供支持。

个人观点认为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题目类型 编号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19、20 21 22 23 24 25 读图分析 填图 2 读图分析 填图 综合 3 读图分析 填图 4 1 考点内容 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地形特点 亚洲气候的影响 北美洲的地形特点 亚洲河流的特点 亚洲的地理分区 亚洲的湖泊 日本经济发展特点 东南亚的旅游资源 东南亚的主要国家 东南亚的河流 东南亚的气候影响 东南亚的城市分布 东南亚的人口 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俄罗斯的经济特点 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俄罗斯的河流 印度的气候特点 印度的农业特点 亚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的气候特点 东南亚的地形区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日本的海陆位置 日本的组成 日本工业区、分布及原因 印度的海陆位置 印度的气候特点 印度的城市 印度经济发展特点 俄罗斯的气候类型、特点 俄罗斯的纬度位置 100 分值 2 2 2 2 2 2 2 4 2 2 2 4 2 2 2 6 2 2 2 2 2 4 3 3 5 2 5 2 6 4 1 1 3 9 2 目标层次 归纳 2 2 2 2 2 4 分析 2
选择
2 4 2 2 2 6 2 2 2 2 2 3
2
2 1 3 9 47 17 100
读图分析 读图分析 5 合计
目标层次 举例
读图说出
2
2 2
4 3 5 5 2 4 4 1
2 100
2 34

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以下是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
一、物质与能源利用
1.1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1.2 能源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1.3 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1.4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5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6 植被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7 动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二、城市与乡村
2.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2.2 城市的特点与问题
2.3 乡村的特点与问题
2.4 城乡规划与建设
2.5 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
2.6 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三、人口与城市化
3.1 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3.2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3.3 人口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4 城市化的进程和影响
3.5 城市人口管理与服务
四、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4.1 地球生态环境的特征与保护
4.2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防灾减灾
4.3 气候变化与应对措施
4.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4.5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
五、地理技能与实践
5.1 地图的基本符号与使用
5.2 标尺、经纬网的理解与使用
5.3 图表分析与制作
5.4 调查、观察与实地考察
5.5 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以上为2021云南中考地理双向细目表的内容。

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一、背景与目的地理高考是高中生进入高等学府的重要考试之一,其考察内容的设计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

为了确保考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部门提出了“双向细目表”的概念。

这是一种评估考试内容结构和难度的工具,有助于确保考试的设计符合教育目标,提高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细目表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细目表的设计应基于科学的理论依据,如学科课程目标、教学大纲等。

2、全面性:细目表应涵盖地理学科的所有重要方面,确保考试内容的全面性。

3、公平性:细目表应确保对所有考生都公平,避免偏见和歧视。

4、可操作性:细目表应易于理解和操作,以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

三、双向细目表的实施1、确定考试目标:明确地理高考的目标,如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等。

2、制定双向细目表:根据教育目标,制定双向细目表,明确各部分内容的比例和难度。

3、制定命题计划:根据双向细目表,制定详细的命题计划,包括题目类型、数量、难度等。

4、命题与审题:按照命题计划进行命题,并由专家进行审题,确保题目的质量和符合细目表的要求。

5、考试与评分:组织考试,并按照细目表进行评分,确保评分的公正和客观。

四、结论地理高考双向细目表是一种有效的考试评估工具,有助于确保考试的设计符合教育目标,提高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通过科学、全面、公平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可以确保考试的有效实施,为高中生进入高等学府提供公正、客观的评价依据。

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双向细目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详细的表格,它能够将复杂的地理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和组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一、地理双向细目表的重要性1、增强记忆效果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大量地理信息、数据和概念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记住大量的地名、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信息。

使用双向细目表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组织,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这些信息。

2、提高学习效率双向细目表能够将复杂的地理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分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和区别。

七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及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及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地理期中测试卷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四大洋中,亚洲没有濒临的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的原因是()A、亚洲降水多B、亚洲面积大C、亚洲河流多D、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3、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A、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B、地形起伏最大的一洲C、位于面积最大的洲、面向世界最大的洋D、地跨纬度最多的一洲4、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5、下列河流最终流入印度洋的是()A、湄公河B、叶尼塞河C、长江D、恒河6、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非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7、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人是()A、印度人B、孟加拉人C、阿拉伯人D、贝都因人8、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A、日本B、韩国C、马来西亚D、沙特阿拉伯9、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处在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B、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处在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10、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A、地域狭小B、资源贫乏C、海岸线曲折,多良港D、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11、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A、琉球群岛B、富士山C、濑户内海D、金刚石12、日本人20岁时,要举行“成人节”仪式,这时他们会穿上心爱的()A、唐装B、西装C、和服D、牛仔服13、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A、泰国B、柬埔寨C、老挝D、缅甸14、东南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橡胶最大生产国是()A、泰国B、菲律宾C、马来西亚D、印度尼西亚15、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在我国称澜沧江的河流是()A、湄南河B、湄公河C、红河D、伊洛瓦底江16、印度也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其人口总数居世界()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17、目前对印度农业影响最大的灾害是()A、台风B、寒潮C、沙尘暴D、旱涝灾害18、印度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9、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A、首都是乌兰巴托B、领土跨亚欧两洲C、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D、热带雨林面积广大20、俄罗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是()A、农业、畜牧业B、核工业、宇航工业C、纺织工业,食品工业D、消费品制造业21、俄罗斯货运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管道B、铁路、公路C、海运、航空D、管道、海运22、被称为世界舞蹈奇葩的是俄罗斯的()A、拉丁舞B、桑巴舞C、爵士舞D、芭蕾舞23、东地区动荡不安,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与其他因素无关B.对石油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端造成的C.在宗教文化、石油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多方面的差异和争夺造成的D、对水资源的分配上存在着争议造成的24、中东地区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的是()A、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B、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C、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D、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25、中东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26、中东地区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A.黑海B.阿拉伯海C.里海D.红海27、据中东位置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枢纽地位。

地理双向细目表

地理双向细目表

2
非选择题50分
26(1)
降水与地形关系

6
斯里兰卡区域图
26(2)
农作物熟制

4
26(3)
茶叶生产自然条件

3
27(1)
降水、植被的分布特征

3
火地岛区域图
27(2)
狭管效应

4
27(3)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6
28(1)
盐度的影响因素

5
新疆某区域图
28(2)
卤虫生产要素

4
28(3)
高白鲑鱼生产要素

2
麦哲伦海峡区域图
15
昼夜长短变化

2
16
河流补给方式

2
锡林河特征
17
人类生产活动对径流的影响

2
18
区域植被

2
19
太阳周日视运动

2
电视台实景照片
20
太阳高度

2
21
风带对降水量的影响

2
西亚三城市气候资料
22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2
23
植被类型与气候

2
某区域植被类型
24
图像判读

2
25
地形与气温

3
29(1)
冻土形成条件

4
青藏高原环境特征
29(2)
冻土对地表的影响

4
29(3)
旅游活动对珠峰大本营的影响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点:张泓壹、张博厚、吴家慧、林嘉儿上课总是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作业完成质量较高,主动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上有困难的问题会积极主动和老师沟通,在认真思考和自我提升上进步显著;阿古拉、吴家慧、何宗罄、杨皓宇、潜圳铭考前认真背记相关知识要点,成绩都有显著提高。
问题:张雲翔、车雨馨、林嘉儿、罗钰怡上课虽然能够紧跟教学要求,也能完成作业,但对自己要求不高,作业质量不高,思考和背记不够,考试中识图不认真,识图能力有待提高。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命题双向细目表
姓名
需要的能力
单选题号
双选题号
识图题号
分值
分析
知识点
了解识记
理解掌握
简单应用
解决问题
1、教学任务:认识大洲的亚洲和欧洲、非洲、美洲,了解地区的东南亚、南亚、西亚部分。
2、章节重要性:是世界地理部分非常重要的章节,其中大洲的亚洲和欧洲、非洲、美洲都是教学和考点重点,地区中的东南亚、南亚和西亚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每个大洲或地区的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和人文特征等需要背记的知识要点非常多,考点分散,要求有足够知识的积累,识图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要求较高。
5、整体情况:差别分化较大,其中阿古拉、张泓壹、潜圳铭等同学学习效果比较显著,杨皓宇、吴家慧、何宗罄进步非常显著,张博厚、张雲翔、林嘉儿、车雨馨基本持平,罗钰怡、袁昳雯、孙润梓、唐明翊、肖炫龙由于上学期的知识点背记不牢固,理解不到位,平时对自己要求不高,完成作业或者质量不高或者不完成,不用心学习和背记,行为习惯和自我控制力不好。导致本学期应用出现很多盲点。比如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以及周边的大洲、大洋,气候始终是重点和难点,还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出现,强化理解和记忆。
3、考试目的:了解近阶段教学效果,知识点识记、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针对性强化训练或识记。
4、本次题目整体水平基本持平南山区期末考试,难度系数中等,增加了识图分析,旨在培养识图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图幅印制有些不清楚,导致理解上有些偏差。对部分基础稍微薄弱的同学而言,时间上会有些紧张。均分64.3,接近南山区期末考试均分。
认识大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洲与大洋




1、2、3
34、39、40
12
亚洲、欧洲气候



5、7、8、9
31、32、35、36
16
亚洲地理位置、地形



4
2
人口与国家



6、10、14、15、16
33
12
非洲地理概况



11
2
非洲高原大陆



12
2
非洲热带大陆



13
2
美洲新大陆



18
1
16
美洲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孙润梓、唐明翊、袁昳雯、肖炫龙不愿意动脑筋,基本放弃识图分析。孙润梓、唐明翊、袁昳雯、肖炫龙平时对自己要求不高,行为习惯和自我控制力不好。学习中存在认识模糊或认真背记知识要点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更加精细化学习落实和理解知识要点,在学习习惯上需要更加认真笔记和仔细读题读图理解。
考后措施:和学生个性化交流,研究各自的问题所在,加强知识点的背记和识图分析理解。张博厚、吴家慧、林嘉儿、车雨馨、何宗罄、袁昳雯、罗钰怡、孙润梓、唐明翊申请给机会重考,约定五一之后返校重考,其中孙润梓、唐明翊还约定考试如果高于80分才算及格。



17、19
了解地区
南亚气候



21
37、38
16
南亚城市



20
东南亚交通



22
东南亚气候




23、24、25
西亚自然资源


26、28
2
20
西亚人文


27
西亚交通




29、30
合计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