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山导游词
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讲解词.

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讲解词【五峰山大门处】尊敬的各位领导,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五峰山景区。
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五峰山、蒲苞山和百岛湖三大景区组成。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关怀下,现景区已初步完成一期建设。
目前可供大家参观的景点有竹海、三友园、月宫桂、会峰楼、咏竹园等多个景点。
今年我们还将启动改扩建景区大门、国道318至景区大门的公路、登山游步道,恢复建设以纪念我县明末清初一代高僧——破山和尚为主题的佛恩寺。
大家可以看到在景区大门处有一幅对联,横幅“幽怀清心”。
咱们到竹海来,感受竹海的清新和宁静,更能涤荡心灵。
“幽怀清心”,这正是廉洁之人的情怀。
【停车场——三友园】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大竹海,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这份宁静与清凉。
大家看这里有一处假山,上书“竹以直为美、人因正而尊”。
的确是这样,绿竹因挺拔的身姿受到人们的喜爱,做人也当如竹,正直的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徜徉在竹海林间,你是否有一种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快感呢,不时听着鸟儿婉转的歌唱,你会感觉到尘世的一切忧愁烦恼都将随风而去,化为乌有。
这时你才会真正领略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那句至理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深刻含义。
一提到竹,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便会想到“蜀南竹海天下翠”。
没错,蜀南竹海在川南肥沃土壤的滋养下所生之竹苍翠、 1俊秀,成为川南人民的避暑好去处。
而在川东喀斯特地形区相对缺水的情况下,五峰山竹海的竹林却有面积之大,品种之多的特点,不得不说是个自然界的一个奇迹。
大竹地区盛产竹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盛产竹子。
古诗云“问我大竹竹几何、根串七县、叶落九州”。
如果蜀南竹海美在竹之秀、竹之俊,而我们川东竹海则贵在竹之源、竹之魂。
问天下竹之源所在,大竹境内看一看;问大竹竹海有多盛,三山两槽无穷尽。
茫无涯际的百里竹海,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绿浪滔滔;云蒸霞蔚的三山两槽,春夏秋冬百鸟啁啾,溪流淙淙。
现在大家看到崖壁上有两个大字“树德”,寓意崇尚竹之品德。
西宁五峰山导游词

西宁五峰山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宁五峰山,这里是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旅游胜地。
我们所处的五峰山,因五峰并立而得名。
这五座山峰犹如五根擎天巨柱,直插云霄,姿态各异,气势非凡。
它们从远处看,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错落有致地排列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山林。
这里的树木种类繁多,有高大挺拔的松树,四季常青,它们的枝叶相互交织,像是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我们遮挡阳光;还有婀娜多姿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舞着发丝般的柳枝,仿佛在欢迎每一位游客的到来。
山林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每一口呼吸都能让您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那是一种混合着泥土芬芳、草木清香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沿着山间小径前行,我们会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这是山间的溪流在欢快地流淌,溪流就像是五峰山的血脉,穿梭在山林之间。
溪水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着,时而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
溪边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光滑圆润,像是被岁月打磨过的宝石;有的棱角分明,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沧桑。
在溪边稍作停留,感受着那丝丝凉意,听着流水的歌声,会让您忘却一切烦恼。
五峰山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在山中,有着古老的寺庙建筑。
这些寺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寺庙的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色彩虽然因岁月的洗礼而略显斑驳,但依然可以看出当年的辉煌。
这些壁画内容丰富,有神话传说、宗教故事等,每一幅都像是一部史书,向我们展示着过去的岁月。
寺庙内供奉着各种神像,它们神态威严,庄严肃穆,接受着信徒们的朝拜。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和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五峰山还有许多与历史名人相关的传说和遗迹。
据说,曾经有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足迹,他们在这里吟诗作画,抒发自己的情怀。
这些传说为五峰山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让这座山不仅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成为了一座文化的宝库。
在山顶上,有一处观景台。
五峰山导游词

五峰山导游词篇一:五峰山导游词五峰山导游词实验小学四年级七班高宇航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道教圣地”五峰山,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五峰山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五峰山位于济南西南22公里处的长清境内,是古代江北最大的道教圣地之一,素有齐鲁仙境的美誉。
相传玉皇大帝的五个女儿路经此处,见其风景秀丽,不愿离去,于是分别化作迎仙峰、望仙峰、会仙峰、志仙峰和群仙峰。
五峰山由此而得名。
五峰常年环抱在绿树浓荫之中,宫、观、亭、台相互掩映,风景绝佳。
有内外八景,内八景即:仙人台、七星泉、迎仙桥、更鸡桥、无影庙、青龙峪、白虎峪、清泠泉;外八景是:青崖积翠、润玉七峰、明泉早照、凤山烟雨、滚粟朝霞、鱼台钓月、杏提春晓、薛岭牧樵。
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浑然融为一体。
五峰山古老道观,在青山、绿水、白云间放射着古代文化的灿烂光辉;这里还曾是历代帝王封禅的必由之路,素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上五峰始知清幽”之说。
我们看到的这处景点叫北观,即洞真观,始建于明太和年间。
金敕封为“洞真观”,元敕封为“护国神虚宫”,明敕封为“护国隆寿宫”。
建有皇宫门、午朝门、三清殿、玉皇殿、碧霞宫、真武殿、石牌坊、三元宫等,观东有明神宗恭奉其母李娘娘的九莲殿,观西有朝阳洞、青帝宫等古迹。
另外,观内尚有卧龙池、清泠亭、百丈阶、碑林等景观。
迎仙峰西侧的莲花洞的佛教造像是东魏时期的遗存,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杰作,也反映了五峰山有佛教活动的历史。
五峰山还有很多的名胜古迹,等着大家去游览。
大家慢慢欣赏吧!祝大家玩得开心!篇二:西宁五峰山导游词西宁五峰山导游词五峰寺,因为这里的山峰很像五个手指,所以叫五峰山。
过去是湟中“八景”之一,现在仍是青海省有名的风景区。
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其建筑主要有菩萨殿、龙王阁、玉皇宫、香公楼、岷生亭、同乐亭等。
十年内乱中曾遭破坏。
1979年以来,当地政府重新修缮油漆,使之焕然一新,还将它列为重要的旅游区,亭台楼阁、绘饰新彩,更加引起游人注目。
美丽的五峰山

美丽的五峰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五峰山仙人荟萃,迎仙峰、望仙峰、会仙峰、志仙峰、群仙峰五个山峰自西向东顺次排练。
像五位仙女携手并肩、秀丽多姿,五峰山因此得名而闻名于世。
五峰山主峰海拔395米,与泰山、灵岩并称为“鲁中三山”,是鲁中著名的旅游胜地。
第一个景点是皇宫门,过十三太保是迎仙桥,(又名青龙桥),再往里走是玉皇殿,在玉皇殿后面有一棵千年银杏树,树干腰围6.5米,高35米,树冠覆盖面积2540平方米,翠绿般的树叶像亿万把小扇赶走了这里的暑气,来到此处全身每一个毛孔都透着清凉。
是游客理想的歇脚乘凉之地。
旁边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清泠泉”,泉水錚鏦如琴筑之声,好似在为之伴奏。
大自然的精妙伸手可及。
再往后走是奶奶殿、真武殿、三元殿,旁边就是九十一级台阶(又名天阶)拾级而上雄伟壮观。
我总结一句话叫“登五峰、迈大步、上台阶。
”
作者:刘泓斌。
青海省五峰山导游词

青海省五峰山导游词青海五峰山坐落于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北部地区。
五峰山的最开始工程建筑是道家的道观。
下边是由我为大伙儿产生的有关青海省五峰山导游词,期待可以帮上您!青海省五峰山导游词五峰山坐落于青海西宁市互助县五峰乡,距西宁市40千米,海拔高度2800米,因五峰矗立就像举掌而而出名。
山顶铺满松柏树、白杨树等灌木和大量灌木丛。
春夏季中间,漫山遍野翠绿,秋深之后,颜色斑调,让人心旷神怡。
半山腰有洞窟三处,中有小路互通。
洞下有澄花泉。
山泉水自半山腰沿崖壁坠落,产生飞瀑,为五峰山一大园林景观。
山顶有五峰寺.是近远著名的寺庙之一。
每一年阴历六月初六日举办“花朵会”,满山遍野,歌海人山人海,富有民族风格的中华传统文化休闲活动。
五峰寺,由于这儿的高山很像五个手指,因此叫五峰山。
以往是湟中“八景”之一,如今仍是青海知名的景区。
兴建于清代清朝乾隆年间,其工程建筑关键有观音菩萨殿、东海龙王阁、玉皇宫、香公楼、岷生亭、同乐亭等。
十年内乱一书中遭毁坏。
1979年至今,当地政府再次整修漆料,使之焕然一新,还将它列入关键的旅游景区。
五峰山的关键风景是三林、三洞、三泉。
三林是松树林、杨树林和桦树林,夏天三林绿意盎然,茂盛漫山遍野,到秋天松青、杨黄、桦叶红,层峦叠翠,各有特色。
三洞是东洞、西洞、北洞。
东洞深8米、高3米、宽3米;西洞深7米、高两米、宽3米;北洞深10米、高3米、宽4米。
洞内露冷苔苍,别有风韵。
三接泉是天宫泉、隐泉、裂开泉。
三山泉水以天宫山泉水质最好是,山泉水经石雕工艺品龙口喷吐,沿七级崖壁泻下,澳門导游词,产生飞瀑,水溅山径,在泉石周边刻着“山幽林更静,世间歌不绝,花香鸟语地,泉中水长流”等诗词。
从天宫泉拾级而上,就是五峰寺。
五峰寺兴建于清代清朝乾隆年间,关键工程建筑有观音菩萨殿、东海龙王阁、玉皇宫、香公楼、同乐亭。
近期,亭台楼榭、绘饰新彩,更为造成游客瞩目。
五峰山交通路线从北门搭乘2 路、8路、18路公共汽车,东莞虎门有站。
西宁五峰山导游词

西宁五峰山导游词第一篇:西宁五峰山导游词五峰寺,因为这里的山峰很像五个手指,所以叫五峰山。
过去是湟中“八景”之一,现在仍是青海省有名的风景区。
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其建筑主要有菩萨殿、龙王阁、玉皇宫、香公楼、岷生亭、同乐亭等。
十年内乱中曾遭破坏。
1979年以来,当地政府重新修缮油漆,使之焕然一新,还将它列为重要的旅游区,亭台楼阁、绘饰新彩,更加引起游人注目。
有诗云:“五峰如掌列云端,瀑布飞流似激湍。
六月炎天来避暑,松声飒飒水声寒。
”《西宁府新志》称其“五峰林立,形如举掌,山胁左右有大泉二,余泉不计焉,林壑之美,最为湟中胜地。
”这里山境幽雅,泉水众多,细流飞洒,好像瀑布高挂。
五峰山的主要景色是三林、三洞、三泉。
三林是松树林、杨树林和桦树林,夏季三林郁郁葱葱,繁茂遍野,到了秋季松青、杨黄、桦叶红,层林尽染,各具特色。
三洞是东洞、西洞、北洞。
东洞深8米、高3米、宽3米;西洞深7米、高2米、宽3米;北洞深10米、高3米、宽4米。
洞内露冷苔苍,别有韵味。
三泉是澄华泉、、隐泉、裂口泉。
三泉水以澄华泉水质最好,泉水清如醇露,细如喷珠,甘如琼液。
泉水经石雕龙口喷吐,沿七级石壁泻下,形成瀑布,水溅山径,在泉石周围刻有“山幽林更静,人间歌不尽,鸟语花香地,泉中水长流”等诗句。
据说,若在六月六日这天喝了澄华泉的水,能在一年之内消灾灭病,万事如意,故又称“龙宫泉”。
隐泉位于澄华泉北,周围蔽以蓬蒿,故名。
泉水清冽可掬,须发可鉴。
每年六月六日,五峰寺庙会时,各地游人香客,常以香花祭泉,许多人争先恐后汲水畅饮。
裂口泉在五峰寺门外不远处,自出崖滚出,沿石壁跌下,喷珠溅玉,涓涓不竭,汩汩有声。
青海海北川导游词·日月山导游词·黄河源导游词五峰山也是青海民歌演唱胜地,俗称“花儿会”,每年六月六,正是五峰山风光最美的季节,五峰山六月六“花儿会”也就闻名遐耳。
届时西北各路歌手云集五峰山上,引吭高歌,声震四野,从黎明一直众艺术盛会,为五峰盛景增添了异彩。
抚州五峰山风景区简介概况

抚州五峰山风景区简介概况
抚州五峰山风景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是一处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的旅游胜地。
以下是关于该风景区的一些详细介绍:
五峰山风景区的名字来源于其门楼正面上方嵌有的“五峰山”三个大字。
门楼雕栏画板,图案古朴,由银灰色花岗岩砌成,高十余米,气势非凡。
五峰山以其层峦叠嶂、气势雄伟而著称,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五峰寺和福寿寺等古建筑,这些寺庙隐藏在树木之中,红墙碧瓦,仙风道骨,别有一番韵味。
此外,五峰山还有一处著名的五叠泉。
泉水从高山上下泻,因山谷的起伏曲折,泉水被截成五段断崖式下跌,形成美妙的五叠泉,比武功山和庐山的三叠泉还多了两叠,景色十分壮观。
五峰山风景区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为游客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
无论是欣赏自然风光,还是感受历史文化,五峰山风景区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去处。
五峰山森林公园导游词.

五峰山森林公园导游词游客们,现在我们正在游览的就是著名的五峰山森林公园。
五峰山森林公园位于达州市大竹县铜锣山脉中段,距县城22.5公里,总面积876.16公顷。
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夏凉。
景区内竹林似海,古树参天,珍禽异兽遍布其间,石林、溶洞世所罕见,神奇秀丽的景观引得四方游人心驰神往,又有“川东大竹海”之称。
关于五峰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古时有五只凤凰(也有的说是五位仙女),来此朝拜太阳,因贪恋美景不愿离去,久而久之化作五座山峰而得名。
五座山峰,峰峦叠嶂,山色云影,或依或离,各呈其奇。
五峰山森林公园在川东地区的自然景区中以竹林规模大、竹子品种多,森林植物多样、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特色鲜明而著称。
这里的竹类品种多达30余个,主要景观为遮天蔽日、苍翠挺拔的楠竹景观。
一进公园,放眼望去,一根根楠竹高耸入云。
密密层层的枝叶挡住了蓝蓝的天空,使得竹林格外幽静凉爽。
春天来的时候,竹笋随处可见。
最高的竹笋足有七八米,像一把把利剑直刺向天空,别有一番趣味。
沿着石径小路前行,听着各种鸟儿此起彼伏、清脆婉转的叫声,看着满目的翠竹,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公园内植物繁茂,森林覆盖率达94.1%,有种子植物83科,432种,其中的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桂花、罗汉松、塔柏等树木均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野生动物包括蹄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鸟类共122种,有昆虫800余种,常见野生动物主要有野山羊、野兔、穿山甲、刺猬、野猪、相思鸟、班尾榛鸡、杜鹃鸟等。
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三友园、月宫桂、会峰楼、咏竹园、通天洞、青眼湖等。
青眼湖湖水碧绿,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大地上。
周围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风景美不胜收。
我们随着螺旋形的石级盘旋而上,登上会峰楼,极目远眺,整个五峰山的全景尽收眼底,那茫茫的竹海让人心旷神怡,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当我们走累了,还可以到园区内的农家乐去品尝这里特有的竹笋宴席:竹筒饭、竹荪蛋、竹笋土鸡、烤全羊、五峰山老腊肉、野菜、野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峰山导游词【篇一:五峰山内外八景】五峰山街道景点一、五峰山内八景:1、清泠泉。
又名志仙泉,因清泉激石,泠泠作琴声而得名。
清泠泉水常年不竭,且水质凌冽甘甜,现在是济南市重点保护的名泉之一。
2、无影庙3、青龙峪。
无影庙西就是和白虎峪呼应的青龙峪,山峪蜿蜒直上,古柏阴森,势若青龙,峪的尽头原有安乐轩、轩宾洞等古迹。
4、白虎峪。
鹿泉峪在五峰阁东侧,与鹿泉峪隔岭相望的,便是白虎峪,峪内另有名泉称“白虎泉”。
泉自山隙出,清澈甘醇,在五峰诸泉中出水量最大。
因为鸣声如虎啸,人们便依据道家的青龙白虎之说,将其命名为白虎泉。
5、仙人台。
位于五峰山北黄崖村南约一里之遥的一块突兀的小平地上。
遗址高出河床及周围地面7至20米,钓鱼台水库筑成后,库区水位上升,仙人台北、南、西三面环水,成了仅有一线之地相连的湖中岛。
连年来,库水冲刷,自然风化,加上人为取土,使原本面积不大的仙人台成了一个孤零零的绝壁悬崖。
1995年3月,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92级学生来长清实习考察,发现这里竟是一处寺邿国贵族遗址。
由于这时已经很难保护,于是,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教授任湘宏、崔大勇带领,进行抢救性挖掘。
仙人台的面积虽然只有1000平方米左右,但它却包含了岳石、周代、汉代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性质较为复杂,内涵极其丰厚。
共发现墓葬6座,除1号墓于1975年被洪水冲塌之外,其余5座墓葬只是局部遭到自然破坏,没有被盗掘,保存尚好。
出土葬品相当丰富,共计320多件。
其中青铜礼器79件,青铜乐器29件,青铜兵器57件,青铜车马器36件,玉石礼器20多件,石乐器24件,陶器60件,海贝1800多枚,等等。
被文物界专家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6、迎仙桥。
过皇宫门,越十三太保,迈上数级台阶,便是迎仙桥。
又名青龙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单孔石拱桥。
7、七星泉。
8、更鸡桥。
一天门东行不远,路北一小溪,溪上之桥便是更鸡桥,又名“金鸡桥”。
二、外八景:1、青崖积翠。
青崖山,又名青岩山,青崖寨山。
东西绵延近6华里,南端形如道冠,北面酷似卧佛,中间连体如一、混必然天成。
位于五峰山东南,引起岩壁峰峦郁郁青青,故名青崖。
2、滚粟朝霞。
五峰山东南2公里处,有山娇滚粟山,又名滚球山。
山势巍峨险峻,陡峭异常。
旧县志称“山石陡峻,不容一粟”得名。
3、名泉早照。
名泉,位于樆山顶。
水自岩缝渗出,延地缓势平的山坡漫流,形成偌大一个睡眠。
旭日东升,霞光普照,明亮耀眼,酷似一方巨镜。
绚丽多彩,气势逼人,让人难以忘怀。
樆山,又名五峰南山。
相传燕王朱棣骑兵发动“靖难之役”时,曾在此祈佑,故得名“樆山”。
4、凤山烟雨。
凤山即凤凰山,位于五峰山南3公里处的黑峪东侧。
凤凰山形美山秀,特别是夏天多雨季节。
云雾缭绕之时,闪耀在雾中朦胧隐现,山顶在云中恍惚游移,启人灵智,让人遐思。
5、鱼台钓月。
钓鱼台山位于五峰山东南3公里处,北连五峰东接灵岩,属泰山伸向西北方向的余脉。
下临南大沙河,河北岸有巨石突对峙,观光垂钓皆相宜,人称钓鱼台。
6、杏堤春晓。
杏堤,位于五峰山南侧3公里处,现在的钓鱼台水库南面。
想当年,南大沙河波光粼粼,花开似锦,蜂飞蝶舞,与秀丽的山水相应相称。
7、薛岭牧樵。
薛岭,位于五峰山西南3公里处的黑峪村西。
日暮黄昏时自五峰山望去,可见樵人担柴在山经上时隐时现,忽起忽伏,构成一幅水墨丹青“樵人暮归图”8、润玉七峰。
因润玉泉而得名。
润玉泉,在五峰山东南今润玉泉生村内的石崖下。
因泉水顺山岩流下,又沿山岩漫流,气势如雨,取名“润雨泉”。
后人依音改称“润玉泉”。
又因此泉出自七处,亦称“润雨七泉”。
三、省级文物保护点两处:明德王墓和莲花洞石窟造像。
1、明德王墓:明德王陵位于五峰山镇驻地东南马村迤东、青崖寨山之阳。
当地俗称“十八王林”。
1995年批准为济南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王是明英宗先祁镇第二子朱见麟嫡系长子孙的封号。
据道光《长清县志》载:“明德庄王墓,德懿王墓,德怀王墓、德恭王墓,德定王墓,德端王墓俱在县东南四十里青崖山之阳。
”由于几百年风雨剥蚀,加之战乱与盗掘,明德王陵中诸墓皆遭破坏,陵墓垣墙尽皆倾塌,仅存几处残墙向人们昭示着人生苦短和岁月的悠长。
而自五十年代以来的农田建设和当地村民取用陵墓石料,各墓的碑刻、石象生等均已无存。
因此,除已发掘的墓葬外,其余各墓的墓主身份不明。
各墓陵园均为马蹄形,长303米---276米,宽286米----100米,有内外两重垣墙。
陵门、金水桥、院落、配殿、墓室封土沿山势依次向上,对称分布。
当年气派与辉煌可以想见。
青崖寨山东西绵延二三文摘:五峰山导游词)王陵进行了全面勘查,并抢救性发掘清理了德庄王墓。
已发掘的德庄王墓是德王陵中最大的座。
与其它各墓为石垣墙所不同的是,它的双重垣墙均为土坯墙,而十分奇妙的恰恰是因了土坯墙,这里还在它的东北侧保留着一段长约47.5米的外垣墙,该墓的金水桥、享殿、配殿等地面建筑均已不存,但原址处尚有绿色琉璃瓦等遗物、遗迹可寻。
地宫位于享殿正后方,砖石结构,建于距地表13余米的岩坑之内,由墓门、甬道、前殿、东西两殿及殿门、甬道组成,南北内长17.02米,东西内宽11.09米。
墓门前为长46.1米的斜坡墓道。
墓门外侧为金刚墙,高6.18米,其上为砖砌平台,平台后建有长18.9米,高3.54米的挡土墙。
平台以下为门楼,额枋上刻有二龙戏珠图案。
门楼下为半圆券顶门洞,高4.26米、厚2.90米。
门扉每扇宽1.07米,高2.5米,厚0.19米,正面各雕有纵横各9排81枚乳头状门钉。
门洞外侧填土之上放置德庄王朱见麟及其妃刘氏的两盒墓志。
前殿东西长11.90米,南北宽5.36米,下部为石顶弥座式墙,上为砖构。
东西两殿结构相同,下部为石构,上部为砖构,顶为东西起券。
两殿间有窗隧相通。
两殿正中与前殿西侧各置一石须弥座式棺床。
西殿门与墓门形制相同。
但不及墓门大,厚重。
该墓前殿顶部有3个盗洞。
墓内骨架散乱,朱漆棺、盖板及箱板随处可见,东西殿门均被砸碎,随葬品已被劫掠一空。
据出土墓志及地宫内情况可知,东西殿分葬德庄王朱见麟及王妃刘氏,前殿葬其子济宁安禧王朱祜荨。
从德王陵现存遗址遗迹,还能依稀看到德王家族昔日的高贵、显赫与奢侈。
但当高贵、显赫与奢侈变成一堆砖石瓦砾时,便只能说明死者的贪欲与荒唐了。
2、莲花洞石窟造像:莲花洞又称“圣佛莲花洞”,位于五峰山的五峰之一迎仙峰西约300米处山崖下。
洞上是数十丈立壁,陡峭难攀;洞下800多米处便是五峰山街道办事处的石窝村。
莲花洞依山势而造,凿壁而成。
据有关资料显示,莲花洞的平面略成长方形,进深5.45米,宽3.76米,高3.20米,顶缘弧形而起,中间则成平面,以44朵彩绘莲花拱围,中间有一大朵莲花而成穹顶,庄重典雅中又见奇巧。
洞中雕有大佛5尊,小佛254尊。
正面主像高达2.12米,坐【篇二:五峰寺导游词】五峰寺导游词关于五峰寺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青海,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今天小x为大家介绍青海境内一些著名好玩的景点五峰寺。
五峰寺,因为这里的山峰很像五个手指,所以叫五峰山。
过去是湟中八景之一,现在仍是青海省有名的风景区。
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其建筑主要有菩萨殿、龙王阁、玉皇宫、香公楼、岷生亭、同乐亭等。
十年内乱中曾遭破坏。
1979年以来,当地政府重新修缮油漆,使之焕然一新,还将它列为重要的旅游区,亭台楼阁、绘饰新彩,更加引起游人注目。
有诗云:五峰如掌列云端,瀑布飞流似激湍。
六月炎天来避暑,松声飒飒水声寒。
《西宁府新志》称其五峰林立,形如举掌,山胁左右有大泉二,余泉不计焉,林壑之美,最为湟中胜地。
这里山境幽雅,泉水众多,细流飞洒,好像瀑布高挂。
五峰山的主要景色是三林、三洞、三泉。
三林是松树林、杨树林和导游词桦树林,夏季三林郁郁葱葱,繁茂遍野,到了秋季松青、杨黄、桦叶红,层林尽染,各具特色。
三洞是东洞、西洞、北洞。
东洞深8米、高3米、宽3米;西洞深7米、高2米、宽3米;北洞深10米、高3米、宽4米。
洞内露冷苔苍,别有韵味。
三泉是澄华泉、、隐泉、裂口泉。
三泉水以澄华泉水质最好,泉水清如醇露,细如喷珠,甘如琼液。
泉水经石雕龙口喷吐,沿七级石壁泻下,形成瀑布,水溅山径,在泉石周围刻有山幽林更静,人间歌不尽,鸟语花香地,泉中水长流等诗句。
据说,若在六月六日这天喝了澄华泉的水,能在一年之内消灾灭病,万事如意,故又称龙宫泉。
隐泉位于澄华泉北,周围蔽以蓬蒿,故名。
泉水清冽可掬,须发可鉴。
每年六月六日,五峰寺庙会时,各地游人香客,常以香花祭泉,许多人争先恐后汲水畅饮。
裂口泉在五峰寺门外不远处,自出崖滚出,沿石壁跌下,喷珠溅玉,涓涓不竭,汩汩有声。
五峰山也是青海民歌演唱胜地,俗称花儿会,每年六月六,正是五峰山风光最美的季节,五峰山六月六花儿会也就闻名遐耳。
届时西北各路歌手云集五峰山上,引吭高歌,声震四野,从黎明一直唱到深夜,五峰六月歌仙会,八乡四野觅知音。
如此大规模的群众艺术盛会,为五峰盛景增添了异彩。
【篇三: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讲解词】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讲解词【五峰山大门处】尊敬的各位领导,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五峰山景区。
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五峰山、蒲苞山和百岛湖三大景区组成。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关怀下,现景区已初步完成一期建设。
目前可供大家参观的景点有竹海、三友园、月宫桂、会峰楼、咏竹园等多个景点。
今年我们还将启动改扩建景区大门、国道318至景区大门的公路、登山游步道,恢复建设以纪念我县明末清初一代高僧——破山和尚为主题的佛恩寺。
大家可以看到在景区大门处有一幅对联,横幅“幽怀清心”。
咱们到竹海来,感受竹海的清新和宁静,更能涤荡心灵。
“幽怀清心”,这正是廉洁之人的情怀。
【停车场——三友园】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大竹海,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这份宁静与清凉。
大家看这里有一处假山,上书“竹以直为美、人因正而尊”。
的确是这样,绿竹因挺拔的身姿受到人们的喜爱,做人也当如竹,正直的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徜徉在竹海林间,你是否有一种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快感呢,不时听着鸟儿婉转的歌唱,你会感觉到尘世的一切忧愁烦恼都将随风而去,化为乌有。
这时你才会真正领略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那句至理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深刻含义。
一提到竹,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便会想到“蜀南竹海天下翠”。
没错,蜀南竹海在川南肥沃土壤的滋养下所生之竹苍翠、俊秀,成为川南人民的避暑好去处。
而在川东喀斯特地形区相对缺水的情况下,五峰山竹海的竹林却有面积之大,品种之多的特点,不得不说是个自然界的一个奇迹。
大竹地区盛产竹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盛产竹子。
古诗云“问我大竹竹几何、根串七县、叶落九州”。
如果蜀南竹海美在竹之秀、竹之俊,而我们川东竹海则贵在竹之源、竹之魂。
问天下竹之源所在,大竹境内看一看;问大竹竹海有多盛,三山两槽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