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3篇

合集下载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2篇)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2篇)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互助土族名族村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丹麻土族花儿会。

近年来,多数学者根据汉、藏文史资料的记载和群众的传说,认为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

唐时,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渐移居青海东部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轮子秋是一项土族体育项目的表演,其惊险刺激的场面令人瞠目。

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坚立起来,稳固住重心。

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

两人相向推动木梯,使之旋转,然后乘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快地转动起来,并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令人喝彩。

观看的人还不时地帮推木梯,使之加速旋转。

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势如众星簇月。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文(2)欢迎大家来到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在接下来的导游中,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游览这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是一个展示土族文化和生态风貌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次精彩的旅程吧!首先,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土族文化展示区。

在这里,我们将了解土族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土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他们以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而闻名。

在展示区,我们可以看到土族人的民居、土族服饰以及土族传统婚礼的场景。

这里还有土族手工艺品展示区,展示了土族人擅长的羊毛毡织制、刺绣等技艺。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本(三篇)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本(三篇)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本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距西宁飞机场____公里,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____年____月____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A级旅游区。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便是互助县,土族民族风情又是青海省最具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因而将互助的整个旅游景区统称为互助土族故土园。

景区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极具特色土族民族文化,发育完好的高原生态系统,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青稞酒文化构成了互助旅游的四大品牌。

土族是世居于青海的古老民族之一,因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条件,而形成的青海土族文化艺术,又以其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宗教信仰等诸因素的独特而增添几分神秘。

同时,以“二月二擂台会”、“六月六花儿会”、“丹麻会”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和观经会、庙会等吸引着大量游客。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本(二)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美丽的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我将为大家带领游览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土族聚居区,让大家深入了解土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互助土族故土园的简介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这里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土族聚居的传统村寨,也是青海畲族文化重要的代表地之一。

二、历史沿革互助土族故土园建立于公元1045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这里是土族先民们的故土,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并保留了丰富的土族文化遗产。

园内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民俗文物和珍贵文献,是了解土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青海土族故土园导游词(2篇)

青海土族故土园导游词(2篇)

青海土族故土园导游词互助土族名族村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丹麻土族花儿会。

近年来,多数学者根据汉、藏文史资料的记载和群众的传说,认为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

唐时,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渐移居青海东部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轮子秋是一项土族体育项目的表演,其惊险刺激的场面令人瞠目。

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坚立起来,稳固住重心。

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

两人相向推动木梯,使之旋转,然后乘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快地转动起来,并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令人喝彩。

观看的人还不时地帮推木梯,使之加速旋转。

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势如众星簇月。

青海土族故土园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青海省,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青海土族故土园。

青海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境内,是中国唯一一座以“故土情怀”为主题的民俗文化园。

这座园区以展示土族传统文化为核心,结合一系列传统民居、文化展示、艺术表演,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土族文化的绝佳机会。

首先,我们来到园区的入口处,这里有一座高大的土族牌坊。

土族牌坊是土族人民重视祭祀和纪念的象征,它不仅代表着土族人民对祖先的纪念,也是土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进入园区后,我们会发现园区内建有多座传统的土族民居,这些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装饰和丰富的色彩彰显出土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本(二篇)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本(二篇)

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范本互助土族故土园: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距青海省会西宁市____公里,境内交通便利,西宁飞机场位于互助县高寨镇,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

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便是互助县,是中国南“丝绸之路”和蒙藏两地藏传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唐蕃古道上的一棵遗珠。

全县总人口____万人,其中土族____万人,占总人口的____%。

境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力和竞争力。

被开辟为国家森林地质公园的北山景区、以山光水色取胜的南门峡风景区,还有“湟北诸寺之母”—佑宁寺、以龙泉和歌会著称的五峰寺、千仞绝壁上的白马寺、古朴醇厚的土族民俗等,构成了一幅西部最具魅力的名胜画卷,常令人魂牵梦绕,____年互助土族故土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土族民俗风情:土族是世居于青海的古老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土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以淳朴、善良、好客闻名远近。

土族有自己的语言、能歌善舞,土族姑娘心灵手巧,擅长刺绣,盘绣工艺举世独有。

土族有自己的节日—纳顿节,每逢节日土族人民身着盛装,跳“安召舞”、转“轮子秋”、唱花儿、赛马、摔跤、耍武术等文体活动。

此外,土族民居、婚丧嫁娶习俗独具特色,土族婚礼十分有趣,整个婚礼在歌舞中进行。

还有土族服饰,配以七彩颜色,艳丽无比。

土族有自己的文学艺术,故事众多、歌谣丰富,叙事诗、婚礼歌、宴席曲等各有韵味。

____年以来,土族盘绣、土族轮子秋、土族服饰、丹麻花儿会、土族婚礼、土族长篇叙事诗《拉仁布与吉门索》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青海土族故土园导游词范文(2篇)

青海土族故土园导游词范文(2篇)

青海土族故土园导游词范文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距西宁飞机场____公里,青藏铁路、兰西高速公路穿越高寨镇而过,平大公路、威北公路、宁互公路连接境内主要景点,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

____年____月____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A级旅游区。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土族之乡”便是互助县,土族民族风情又是青海省最具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因而将互助的整个旅游景区统称为互助土族故土园。

景区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极具特色土族民族文化,发育完好的高原生态系统,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和青稞酒文化构成了互助旅游的四大品牌。

土族是世居于青海的古老民族之一,因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条件,而形成的青海土族文化艺术,又以其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宗教信仰等诸因素的独特而增添几分神秘。

同时,以“二月二擂台会”、“六月六花儿会”、“丹麻会”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和观经会、庙会等吸引着大量游客。

青海土族故土园导游词范文(2)欢迎来到青海土族故土园!在这里,你将能够亲身体验土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我将为大家介绍土族故土园的历史、景点和特色,希望大家能够在此留下美好的回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土族故土园的历史。

土族是青海省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而土族故土园则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土族文化而建立的,于2001年正式开放。

故土园以复原和呈现土族人的生活和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通过建筑、展品、活动等形式展示土族人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参观土族故土园的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园区的入口处,这里有一座巍峨壮丽的土族雕塑,代表着土族人的勇敢和坚韧。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2篇)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2篇)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互助土族名族村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丹麻土族花儿会。

近年来,多数学者根据汉、藏文史资料的记载和群众的传说,认为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

唐时,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渐移居青海东部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轮子秋是一项土族体育项目的表演,其惊险刺激的场面令人瞠目。

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坚立起来,稳固住重心。

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

两人相向推动木梯,使之旋转,然后乘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快地转动起来,并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令人喝彩。

观看的人还不时地帮推木梯,使之加速旋转。

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势如众星簇月。

2024年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2)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2024年的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土族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让我们一起展开一次难忘的旅程吧!首先,让我们来到这片土地上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土族大院。

这座建筑是按照古代土族的传统风格建造的,它的特点是由木结构和泥砖构建而成,屋顶由青石板覆盖。

大院内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是用来迎接宾客的地方,后院则是土族家庭生活的场所。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土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木雕技艺。

接下来,我们来到土族文化展厅,这里展示了土族的历史、传统工艺品以及土族的服饰、食品等。

最新的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范文(标准版)

最新的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范文(标准版)

最新的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范文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境内,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总规划面积6.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游览区达3.25平方公里。

景区包括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和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5个核心景点,分别展现了土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弥久沉香的酩馏酒文化、古老纯真的建筑文化、别具一格的民居文化、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纯正、最真实的以土族文化为主题,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最新的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最新的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范文(一)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总面积3360平方公里,总人口36.54万人,国民生产总值41600万元,财政收入9000多万元。

是国家确定的全国商品量基地县和生态建设示范县,也是青海省主要粮油、生猪、禽蛋生产基地。

全县有耕地105万亩,主产小麦、青稞、蚕豆、洋芋、油菜等;有160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森林面积196万亩,木材蓄积量名列青海省第二。

互助工业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现有酿造、建材、印刷、造纸、采矿、冶炼、搪瓷、地毯、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企业,1997年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达33446万元。

该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品种繁多的矿产和丰富的水利资源都有待开发。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贯穿全境。

邮电通讯畅通,水电供应充足。

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弊端来互助观光旅游,投资开发办实业。

互助正以崭新的面貌阔步迈向二十一世纪。

最新的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导游词范文(二)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关于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

关于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

关于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的导游词欢迎来到青海互助土族故土园!这里是藏族和土族人民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故土园以展示土族文化为主,通过园区内的建筑、景观、文物、风俗等多种方式,展现土族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里的奥秘。

首先,我们来到园区的入口,看到的是一座土族民居——“奎园土楼”。

这座土楼是仿照互助土族传统民居而建,十分壮观。

土楼由坚实的青石砖、石头和木材组成,可以在汹涌的河水面前抵挡洪水。

这也是土族民居的一大特色。

接着,我们进入园区,看到的是一片如诗如画的塬上村落。

这里可以了解土族民居的布局、构造和建筑风格。

土族民居是由多个传统的建筑单元组成,每个建筑单元都有一个家庭居住。

房子的设计很有特色,依山傍水,十分舒适宜人。

在园区的中央,我们看到的是土族人民聚集的地方——“拱门广场”。

这里是土族传统文化和社交生活的核心区域。

拱门广场上有一系列传统的土族文化表演:马术表演、歌舞表演等等,展现了土族民族的独特艺术风格。

紧接着,我们将游览“敖包广场”。

在土族民族传统文化中,敖包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建筑,代表着土地神、山神、河神和风神等,是土族人民信奉的“神棚”。

敖包广场周围点缀着传统的住宅和祈福建筑,十分壮观。

此外,我们还将成为了解土族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机会。

园区内设有展馆,展示土族民族从过去到现在的历史和文化变迁。

展馆中展示了土族文物、土族服饰、土族习俗等等,这些都是了解土族文化的好机会,不容错过。

最后,不要错过土族人民重要的节日——“克霍苏春季盛会”(Alsohso)。

这个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在5-6月举行,亮点是千人舞、射箭、马术比赛、艺术表演等等。

这个节日代表着土族的欢声笑语和热情,也展现了土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

此次旅游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互助土族故土园的丰富文化和独特风格。

这里是中国多元文化的典范之一,也是体现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谢您的光临,我们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3篇
互助土族县旅游资源丰富,景色优美,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范文1:互助土族名族村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土族是我国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互助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信仰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服装富有民族特色。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互助旅游区内多举行丹麻土族花儿会。

近年来,多数学者根据汉、藏文史资料的记载和群众的传说,认为土族是吐谷浑人的后裔。

唐时,留居青海的吐谷浑人,逐渐移居青海东部地区,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轮子秋是一项土族体育项目的表演,其惊险刺激的
场面令人瞠目。

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坚立起来,稳固住重心。

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

两人相向推动木梯,使之旋转,然后乘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快地转动起来,并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令人喝彩。

观看的人还不时地帮推木梯,使之加速旋转。

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势如众星簇月。

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范文2: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

矿产资源丰富,气候舒适,历史悠久。

互助土族县旅游资源丰富。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即北山林场,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区内古木参天,松柏香馨,山花烂漫,峡高谷深,危崖壁立,有十八盘、黄垭豁、湖勒天池、老虎口、妖魔洞大呢感众多奇景。

妖魔洞大呢感众多奇景。

此外,还有彩虹的故乡、土族的家乡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国家A A A A级旅游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

助土族
故土园内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生态环境、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具有很强的吸力和竞争力。

被开辟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山光水色取胜的南门峡风景区、以龙泉和歌会著称的五峰山,还有湟北诸寺之母佑宁寺、千仞绝壁上的白马寺、古朴醇厚的土族民俗等,构成了一幅西部最具魅力的名胜画卷,常令人梦牵魂绕。

除此之外,南门峡水库、白马寺、佑宁寺、五峰山等也是旅游好去处。

互助县四季皆宜旅游。

互助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

年均气温 3.4℃,年降水量400-600毫米。

冬不冷夏不热。

从互助县境内发现地大量历史文物及考古资料证
明,早在5000年前,互助地区就已经有先民在这块土
地上劳动、生息,与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地斗争,创造了自己地古老文明。

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已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使用磨制地生产工具-石器,并学会制造日常
生活中地主要用具-陶器。

随着黄河和湟水流域人类不
断地繁衍生息,社会地不断推进,人们征服大自然地手
段不断提高,约在公元前20**左右,湟水流域地人类即步入青铜时代。

学术界认为,青海地区地青铜器时代诸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地文化均属于青藏高原古老民族-羌族的文化遗存。

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范文3: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总面积3360平方公里,总人口36.54万人,国民生产总值41600万元,财政收入9000多万元。


国家确定的全国商品量基地县和生态建设示范县,也是青海省主要粮油、生猪、禽蛋生产基地。

全县有耕地105万亩,主产小麦、青稞、蚕豆、洋芋、油菜等;有160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森林面积196万亩,木材蓄积量名列青海省第二。

互助工业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现有酿造、建材、印刷、造纸、采矿、冶炼、搪瓷、地毯、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企业,1997年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达33446万元。

该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品种繁多的矿产和丰富的水利资源都有待开发。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贯穿全境。

邮电通讯畅通,水电供应充足。

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弊端来互助观光旅游,投资开
发办实业。

互助正以崭新的面貌阔步迈向二十一世纪。

看过青海互助土族导游词的人还看了:
1.西宁五峰山导游词范文
2.鄂尔多斯导游词
3.内蒙古响沙湾导游词3篇
4.都江堰搞笑导游词3篇
5.都江堰导游词景点讲解3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