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对人生的启示
读书给我们的启示

读书给我们的启示篇一:读书给我们的启示读书是每个人获取知识和提高自我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和思想,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人生经验,并从中获得启示和启发。
以下是读书给我们的启示:1. 知识的积累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领域和知识领域,从而增加自己的知识面。
知识的积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启示和启发读书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从书籍中获得启示和启发。
每一本书都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启示和启发。
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新的思路和想法,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3. 塑造性格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塑造自己的性格。
不同的书籍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启发,这些情感体验和思想启发可以影响我们的性格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加多元化的性格和价值观。
4. 提高素养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素养。
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文化体验和思想启发,这些体验和思想启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我们的素养和视野。
5. 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获得新的思路和想法,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挑战和困难,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读书是提高自我素养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们可以获得启示和启发,塑造性格和价值观,提高素养和视野,改变人生轨迹。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多读书,享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启示。
篇二:读书是一种获取知识和启示的有效方式。
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科学和人文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思维能力,获得人生启示。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有用的技能和思维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人物和人生经历,学会如何理解、分析和评价这些作品。
读书的力量改变人生的启示

读书的力量改变人生的启示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得知识、拓宽视野、培养思维能力,进而改变我们的人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读书的力量,它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知识的积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领域和学科,获得丰富的知识储备。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读书带给我们丰富的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读历史书籍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类过去的经验教训,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读书还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到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当我们读到关于其他文化的书籍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从而在与不同的人交流时更加开放和包容。
第二部分:思维能力的培养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阅读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触发我们的思考。
当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时,我们会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比如文学作品、哲学著作和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开拓我们的思维边界。
这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第三部分:人生的改变和启示读书的力量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故事和经历,这些故事和经历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南和启示。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当我们读到其他人的故事时,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共鸣,更好地理解和认知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提升自我意识。
通过读书,我们还可以学习到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智慧。
许多成功人士都有阅读的习惯,从书中汲取灵感和智慧。
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指引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读书的力量如何改变人生和给予我们启示。
读书的人生启示

读书的人生启示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读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书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寻找启示的方式。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汲取智慧,拓宽视野,提升自我。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读书对人生的启示。
一、知识的启示读书使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世界的本质,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
知识的启示帮助我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我们看问题更加全面和客观。
读书不仅是输入知识,更是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的过程。
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给予我们思维的启迪,为我们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二、人生智慧的启示通过阅读名人传记、智慧箴言等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吸取前人的智慧。
这些智慧经验对于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例如,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学习到孔子的仁爱之道,了解到苏格拉底的人生态度,或者借鉴毛泽东的领导智慧。
这些智慧都可以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让我们走得更加明智,避免重蹈覆辙。
三、情感的启示文学作品是人类情感的载体,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到各种情感的喜怒哀乐。
读书拓宽了我们对情感的理解和体验,让我们更加成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怎样表达我们的情感。
读书不仅是情感的交流,更是情感的启示。
四、价值观的启示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构建自己的价值观。
在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时,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与这些不同观念的对话,我们可以更好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
有时候我们会在一本书中找到自己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有时候我们会在多本书中对照,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观。
读书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立场和信念,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总之,读书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它给予我们知识的启示、智慧的启示、情感的启示和价值观的启示。
通过阅读,我们不仅能丰富自己的内涵,还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读书对人生的意义

读书对人生的意义
读书的目的:读书的目的在于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于加强道德修养、不断进取向上。
读书的意义:读书对于我们来说,意义是重要的,不能低估书籍的价值。
书,好比是
知识的宝库;而读书则好比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所以读书,在生活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读书的好处:
1、获得乐趣
使消闲时光更扩充写作使你以文字为桥梁来到别人的命运,来到低人的头脑,故事的
跌宕起伏与思维的迸发都就是人生快感的关键来源。
2、解决问题
当生活中发生问题时,我们可以存有很多解决办法:向别人求教、至网上搜寻、报名
者上微课、上各种大师班……这些都可能将使你找出解决方案,但读书无疑就是最便利也
最为靠谱的方法。
3、提高社交魅力值
古人说道“深通诗书气自华”,气质不好了,魅力值自然下降。
不过这就是个经年累
月的事,必须想要以写作提升社交魅力值,多看淡书、多思索,减少话题不好和别人聊天,这听到出来像一个肤浅的目标,其实不然。
必须晓得,书籍产生的原因并不是给大众看看,使更多人受到教育的。
因为最已经开始的书又难做又高昂,普通人显然没条件直奔不触。
除了记录家国大事,就是一些有钱有闲又存有文化的人写下出表明自己很存有才华,并TGP50阶层同圈子里的人交流。
后来造纸术、印刷术发明者,书的推展普及才存有了可能将,才被科学知识阶层和统治者阶层用以教化民众。
所以,书的社交功能一直存有,在我
们这个线上线下皆社交的时代更是如此。
名人传读书成功的背后与人生的启示

名人传读书成功的背后与人生的启示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名人传读书成功的经典背后的关键。
名人们通过阅读,不仅获得了知识与智慧,更塑造了他们卓越的个性和成功的人生。
本文将探讨几位名人的读书成功背后的故事,并从中找到人生的启示。
1. 马克吐温:写作大师的阅读之道马克吐温是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留传至今,影响深远。
他的阅读之道就是每天读书三小时以上,并注重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吐温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文化素养,培养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方式。
他的成功告诉我们,读书不仅需要多读,还要注重广泛性和深度,培养自己的独特视角。
2. 斯蒂文·霍金:科学巨擘的知识积累斯蒂芬·霍金是英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尽管身体残疾,但他通过阅读大量的科学书籍,一直积累着广博的知识。
霍金的著作深入浅出,让一般人也能理解复杂的物理概念。
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们明白,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己、超越自我的一个过程。
3. 奥普拉·温弗瑞:提升人生的指引书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著名的电视主持人、企业家和慈善家,她的成功离不开阅读。
温弗瑞认为读书是提升个人能力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
她通过阅读寻找自我发展的指引书,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奥普拉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可以为人生提供方向,激发潜能,实现人生的突破。
通过以上几位名人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读书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
阅读不仅可以增加知识和技能,还能拓宽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塑造品格和锻炼思维能力。
同时,读书也可以给人带来人生的启示。
首先,读书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拓宽我们的思维边界,激发我们的创新灵感。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聊天。
”阅读让我们能够与各个领域的大师们进行心灵的碰撞,从中汲取能量和灵感。
其次,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和拓展视野。
阅读的意义读书中的人生启示

阅读的意义读书中的人生启示阅读的意义 - 读书中的人生启示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和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历史和思想,获得人生的启示,以及培养品格和塑造个人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阅读的意义,并分享读书中的一些人生启示。
一、拓展知识与见解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多元性。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了解各种学科、行业和文化,拓宽我们的知识面。
阅读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
不仅如此,阅读也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的渠道,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为未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二、开拓视野与培养同理心阅读是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它能够帮助我们跨越时空的限制,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与作者共情并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情感。
这样的体验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同理心,增进人际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
三、个人成长与思想启示阅读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知识与见解,还能够塑造我们的品格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接触到各种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思想、行为和道德选择。
这些故事和人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人生启示,激励我们追求卓越、勇敢面对困难、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当我们在阅读中与经典文学和智慧的对话时,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观也会得到深刻的触动和改变。
四、增强批判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不仅仅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还要培养我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会思考、分析和评估作者的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这种批判思维的锻炼将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五、治愈与情感管理阅读也是一种心灵的治愈方式。
当我们沉浸在文学作品或自助类书籍中时,我们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压力和烦恼,体验到情感的宣泄与释放。
阅读能够帮助我们调节情绪,提升情商,以及改善自我意识和自我理解。
总结:阅读是一项宝贵的活动,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提升个人素养,还能够为我们提供人生的启示。
阅读的真谛读书中的人生智慧

阅读的真谛读书中的人生智慧阅读的真谛:读书中的人生智慧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旅行,通过书籍的启发,我们可以开阔思维,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汲取人生智慧,获得人生的启示和指导。
本文将探讨阅读的真谛,以及在读书中所获得的宝贵人生智慧。
一、阅读的真谛阅读被称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知识的源泉。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拓宽眼界,增加见识,了解各种各样的事物和观点。
阅读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欢乐,还能够启迪智慧,丰富思想。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就是进入一个充满宝藏的宇宙,只要有心去探寻,就能找到无尽的宝藏。
然而,阅读并非只是对文字的简单理解和娱乐。
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够提供给我们深层次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用意,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阅读的真谛在于它的启迪作用,能够引导我们去发现真理和智慧。
二、阅读带来的人生智慧1. 人性洞察力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和体验到不同人物角色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
从中我们能够获得人性的洞察力,明白人类复杂而多样的内心世界。
比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强烈的爱恨情仇,丰富的人性互动,这些都让我们对人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2. 心灵成长阅读让我们与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进行交流,他们将自己的智慧和追求通过文字传递给我们。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接触到他们的思想和感悟,从而引发我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阅读让我们触摸到人类智慧的顶峰,为我们的心灵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滋养。
3. 学习人生经验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智慧,以此为指导来面对和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比如,《红与黑》中的朱丽安·索雷尔可以让我们深刻理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纷繁复杂,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4. 激发创造力阅读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丰富多样的故事和想象力丰富的场景,我们可以拓展思维,开发创造力。
读书的启发

读书的启发阅读对个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影响认知、情感、智力和个人发展。
以下是一些阅读的启发:1.知识的积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人们可以学到新的事实、理论和观点,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思维的拓展:阅读能够激发思考,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接触不同主题和观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复杂的问题,形成独立的见解。
3.情感共鸣:文学作品、小说、诗歌等文本往往能够触动人的情感,让人感到共鸣。
阅读能够帮助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情商。
4.人生智慧: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人们可以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获取人生的指导原则。
5.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够提升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文本,人们能够学到更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6.跨文化理解:阅读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观念。
通过阅读国际文学、跨文化著作,人们能够拓展视野,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7.自我发现:阅读有时候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一些心理学、自助书籍和回忆录可能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启示。
8.培养兴趣:阅读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的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人们可能会对各种主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总体而言,阅读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和启发工具,可以在多个层面对个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与作者交流的机会,通过阅读,人们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在世界,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对人生的启示杨义▲作者简介:杨义,广东省电白县人。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新文学图志》、《中国叙事学》、《楚辞诗学》、《李杜诗学》、《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以及十册《杨义文存》等著作30余种。
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
曾讲学于英国牛津、剑桥,美国耶鲁、哈佛、斯坦福,以及日本、法国诸名校。
读书是人类的专利,人类创造了书籍这种方式,用来传承知识,积累文化,涵养情志,使新一代的知识起点承接在上一代的知识终点上,步步登高,走向辉煌。
如果到动物园,看见猴子拿着书来读,那大家会感到很滑稽;但是如果看见小孩拿书来读,那大家都会去称赞他,觉得他有出息。
这就是说,书把人与猴子分了类。
中国从南北朝以来,就有给周岁的小孩“抓周”的民间风俗:在小孩面前摆上书籍、笔墨、玩具等小物品,从他抓取什么上预测他的性情、志趣或未来的前程。
《红楼梦》里贾宝玉“抓周”,面前的书籍、笔墨、乌纱帽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气得贾政老爷大骂他“将来酒色之徒耳”。
如果他抓了书籍官帽,全家都会欢天喜地的。
所以人创造了文字,进而形成了书册典籍,这就成为人创造文明、发展文明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基本标志。
书可以是上下数千年、远近数万里的人写成的,但读书可以超越时空界限,可以与人类文明进行无障碍对话。
今天可以同李白、杜甫对话,明天可以同荷马、但丁对话,只有人才能享受这种无障碍对话的读书乐趣。
书籍积累、交流、传播着知识,日久天长,川流不息,它已经积累、交流、传播成现代知识社会,因此,在现代社会不读书的人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读书是开发和释放中国人力潜力的重要途径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怎么样把我们人口的资源转化为人才的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这一点上,教育的普及和读书风气的普及,将是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和国运兴衰的一件大事。
我出生在广东电白县,是整个乡里第一代小学生。
同学里面,有许多人因为家境贫困,父母过早让他们回家务农了。
我的父亲勒紧裤腰带也让我去读书,能读到哪一步就支持我读到哪一步,所以才读到有考大学的机会。
中国农村教育普及,应该当作开发人才很重要的方法。
当时我在广东农村小学,除了学校功课之外,能够接触到的书籍,就是一本《千家诗》和一本《古文观止》,还有乡村木偶戏,比如《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五虎平南》。
我父亲读过两年私塾,因为要种地,他两年私塾读得断断续续,不如人家两个月时间,但是《千家诗》、《论语》、《孟子》这些他当时都会背,而且是古腔古调地吟哦,使我受到最初的诗词音律和经典文化的启蒙。
农村读书条件差,诱惑也少,不像现在有些青少年那样迷恋电子游戏,因而注意力比较集中。
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能充分发挥有限的学习条件给我们提供的可能性,自小就形成浓郁的读书趣味,经过锲而不舍、日积月累,是可以发展成专门的知识系统的。
譬如《千家诗》,上图下文的版式很能吸引阅读兴趣,第一首程颢的《春日偶成》,什么“云淡风轻近午天,随花傍柳过前川”;还有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以及苏东坡的《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等等。
这样的诗把它背下来,就知道了过去诗歌的音律声情之美。
小时候读《千家诗》是音调把我领入门的,这一点可能会发展成为以后诗歌研究的新视角。
读《古文观止》没有读《千家诗》那么轻松,轻松可以刺激兴趣,沉闷可以磨炼毅力。
对于读书而言,毅力和兴趣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有毅力就能深入到文章的妙境当中,也能激发出更深沉耐久的兴趣。
比如读骆宾王为徐敬业写的《讨武瞾檄》,就可以从它蕴含的历史典故中找到兴趣。
据说武则天读到“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只是笑笑;但是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说的是高宗皇帝尸骨未寒,但是中宗——武则天的儿子,六尺之孤现在在哪里呢?给武则天夺了他的权了。
读到这个地方,就触动了武则天敏感的神经,她就很不高兴,说我们的丞相为什么不发现和收罗这样的人才?古诗文往往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掌故的世界,据说一些老先生学问好,就因为他懂很多与诗文相关的轶闻传说、故实原委。
过去文学史不怎么写掌故,我主张写,这可以增加文学史的史料厚度和阅读趣味。
当然,有些掌故考证起来可能有问题,但你对它的虚构成分心中有数,反而可以扩展阐释的空间。
为什么历史上没有这件事,有人却要杜撰这件事,这本身可能就是个精神史的问题。
比如贺知章金龟换酒跟李白同喝,这个掌故见于唐人写的《本事诗》,根据是李白写的《对酒忆贺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现在看贺知章诗的成就还不如李白,他用金龟换酒跟李白一起喝,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李白为什么如此感激涕零呢?实际上我们如果还原到这个掌故当时发生的情形,就颇有意味了。
贺知章是70多岁的秘书监,比李大40岁,部长级干部。
李白一个文学青年30多岁写了几首诗,第一次到长安,在小旅馆里住,一个70多岁部长级干部,三品官员,到旅馆去看他,而且解下自己的金龟(唐朝是三品以上官员佩带金龟,四品银龟,五品铜龟),就像将军把自己的徽章拿下,做抵押去换酒陪你喝,称赞李白是天上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
可以看出,盛唐时期的诗和酒打破了官本位的等级制度,这种文明共享的情景在后世的唯官是崇、见钱眼开的世俗体制中是难以想象的。
我小学三四年级就读《三国演义》。
读这部书,就懂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像周作人讲《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他把古代言志的文学、载道的文学的起伏,说成是构成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脉络:言志是个性的、抒情的,载道是政治的、说教的,两种文学互相起伏,构成文学史。
他没有什么理论根据,就是根据《三国演义》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么一个历史循环的理论。
所以,一个人小时候接触的书籍,都可能埋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有可能刺激日后作为一个有心人继续读书和思考问题的兴趣,也就可能发芽生长成一个专门的学问体系。
人的内在潜能是多方面的,要从不同角度开发自己的潜能。
读书是一种终生的旅行、终生的事业知识和学问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持之以恒,把读书作为终生的习惯。
欧阳修曾经说到他最好的文章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
他提出“三上”的说法:枕上,马上,厕上。
他平时对文章苦苦思虑,全神贯注,才能在不经意中灵感突然袭来。
不是书要我去读,而是我要读书,永远当主语的人是大写的人。
条件人人有差别,读书的欲望全然在我们自己,要充分挖掘、发挥你遇到的每个机遇所提供的可能。
我现在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了些成绩,就是懂得如何通过自己切实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的人。
这种走路方法,也就只有方向,没有终点。
学习的欲望是一种知不足而求足的欲望。
要保持这欲望,使它长盛不衰,在一些关键时刻就要超越种种精神障碍,处劣势时发现自己的优势,翻过一面看问题。
刚上大学的时候,上海、北京的同学,一开口就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什么普希金、高尔基,而我在农村里只知道《说唐》里面李元霸是第一条好汉。
对于自己与城市同学的知识落差,感到有些悲观。
《琵琶记》中有句话:“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人生不可能一路坦途,可贵的是在忧患中不损志气,遇到坎坷就翻过一面看自己。
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我竟然跟城市里的同学考得分数差不多,说明我在同等条件下更有潜力。
翻过一面看自己,不要只看到自己的劣势,要看到自己还有潜力。
我想,这种翻转式思维大概也是一种智慧,可以激发出一种精神力量,知不足而思补足,化劣势为另一个角度的优势。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优势和劣势,就看你如何对待和处理。
处置有方,这才是最要紧的。
自己是自身潜力的载体,潜力的释放,精神的解放,自己最知深浅,自己最知可能。
所以,首先要有自己主体性的觉悟。
最可怕者,是折断自己的主心骨。
开拓可以认识自己的潜力。
别人用8个小时读书,你花上10个小时读书,把应该读的文献都梳理一遍,才能在学科领域获得充分的发言权。
同时,建立自己的信心。
有的人知识比较系统,本是好事,但是写文章容易落入教科书框套。
有的人知识比较芜杂,本是坏事,却往往有自己的体会,不入框套,一旦成熟,就多少有点创造性。
这很重要。
研究工作贵在创新,如果别人怎么讲你就照着讲,是不可取的。
所以,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精神优势,欣赏和发挥自己的这种优势,把它落实到刻苦上,建立学术上有根柢的创新机制。
我写小说史读了近两千多种书,也是因为有北京的各家图书馆,还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图书馆,它的藏书为地方图书馆所不及。
守着文学所的50万专业藏书,而不认真读书,实在有点像杜牧所形容的“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了。
围绕着一些有价值的、有兴趣的领域,对与它相关的各种材料进行竭泽而渔式的阅读,相互比较揣摩,从它们之间微妙的差别、不同层面的变化、甚至相反相成中,发现深层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体验。
这样,你的思想就自由了,你就有了发言权。
因为人家没读的你读了,人家没读那么多而你读了那么多,人家没注意到的你注意了。
作为专业化读书方式的竭泽而渔,是耐人寻味的。
泽中有水,甚至混有泥泞,不易看清鱼的真面目。
要把这水呀、泥呀排尽,以便把鱼通通捉到,就要寻找到排水的有效方法和渠道。
比如籍贯在我们广东省番禺县的现代女作家凌叔华,一些作家词典和文学史说,她父亲凌福彭出身翰苑,当过保定知府,这就泥水浑浊,难辨真假。
怎样排除浊水,去伪存真?就需要找出有效的渠道。
渠道之一,凌福彭既然出身翰苑,就应该查一下清朝后期历科进士的名录。
一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鱼”就浮出水面了:他是光绪21年(1895)乙未科第二甲第三名进士。
渠道之二,他既然当过知府以上官员,《清代职官年表》应该有他的记载,一查就明白,他当的不是保定知府,而是顺天府尹,即北京市长。
宣统元年(1909)晋升为直隶布政使,直隶省的行政财务省长,由正三品升为从二品,地位比从四品的知府显要得多了。
渠道之三,既然他的籍贯是番禺,就有必要查一查,清光绪年间编撰的《番禺县续志》,连她的祖父、曾祖父作为知名乡绅行善积福、创制器具的材料都找出不少。
我和客居英国伦敦的凌叔华通过信,她并不知道这些县志材料。
如果我们还能找到凌叔华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古韵》(AncientMelodies),然后再去阅读她早期的小说,对于鲁迅评价她“大抵是很谨慎的,适可而止地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展示了“世态的一角,高门世族的精魂”——就可以获得更深刻的领会了。
“竭泽而渔”,是陈垣先生倡导的治学方法,他当过北师大的校长,是与陈寅恪齐名的历史学家。
他的《元也里可温教考》等文章,堪称竭泽而渔治学方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