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小讲课

合集下载

儿科业务小讲课

儿科业务小讲课
(5)气道反应性增高。(6)室内存在过敏源。(7)气道分泌物聚集,形成黏液栓。(8)胃-食管反流,强酸误吸入。(9)夜间平喘血药浓度减低。
主讲人月号至Fra bibliotek号哪些检查可明确过敏原?有何临床意义?
(1)点刺检查过敏源:点刺试验可视为一种特殊的皮内试验,是目前国际特别是欧美国家推崇的过敏原体内检测方法。因其是皮肤的点刺液仅为皮内试验的万分之一,安全性及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由于皮损小、患者无痛楚。,就如被蚊叮一样等特点,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皮内试验

月号
哮喘发作常与哪些因素有关?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或数天自行缓解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1)睡眠中,支气管收缩不足,引起气道狭窄。(2)激素变化:夜间激素水平最低。(3)自主神经因素:夜间睡眠中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导致炎性介质释放。(4)气温变化:夜间温度下降,冷空气刺激。
主讲人
(2)总IgE检测:是判定机体过敏体质的一种检测手段,是过敏的个重要标志。当总IgE增高,又没有寄生虫感染时,表明患者正处于过敏状态。
(3) UNICAP检测:可检测包括吸入、食物等600多种过敏原。通过简单的血样采集,就可快速而准确的得到检测结果,同时还可检测出过敏的程度。由于该检测精确并可以定量测出过敏程度,大大减少人为错误,保障检测结果的可信性,为医师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时间
学习内容
掌握重点及注意事项
参加者
年月号至
月号
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及顺序
1.原则:少ー多,稀一稠,细一粗,一种一多种

《儿科实习小讲课》PPT课件

《儿科实习小讲课》PPT课件

3
高热惊厥
.
4
高热惊厥
治疗要点: 控制惊厥发作,寻找和治疗病因,预防
复发 1、镇静止惊:首选地西泮(安定), 苯巴比妥钠(鲁米那) 2、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必要时吸氧
.
5
高热惊厥
护理及急救要点 1、惊厥发作时就地抢救,去枕平卧,头偏一侧,解开衣领,
松解衣服,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使气道通畅,舌 轻轻外拉,已出牙者上下臼齿间垫牙垫,专人看护,防止 碰伤或坠床,按医嘱予止惊药物 2、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记录惊厥持续时间, 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3、健康教育:向家长解释惊厥的病因和诱因,因热厥患儿 在今后发热时还可能发生,告知家长及时控制体温是预防 惊厥的关键
.
13
治疗
急性腹泻的治疗: 原则:预防脱水,纠正脱水,
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体液疗法:脱水对患儿有危险,应及时评
估,发现脱水及时纠正
.
14
慢性与迁延性腹泻的治疗
➢ 积极做好体液疗法 ➢ 营养治疗
继续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者调整饮食 静脉营养 ➢ 药物疗法:肠粘膜保护剂,为礞脱石散 (思密达),微生物制剂如培菲康、妈咪爱
.
18
小儿肺炎
• 是指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
间质性肺炎
病理分类: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
• 分类
病因分类:感染性肺炎、非感染性肺炎
(1~3月)、
病程分类:急性(1月以内)、迁延性
.
19
支气管肺炎
• 病因: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和细菌 •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的
.
15
主要护理问题
腹泻 体液及电解质不平衡 呕吐 腹痛 营养吸收不良 臀部皮肤受损

儿科小讲课ppt课件

儿科小讲课ppt课件
.
输液反应抢救程序
1.立即更换输液器及药液 2.立即置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 3.给氧:面罩或头罩给氧 4.立即推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异丙嗪肌肉注 射,遵嘱执行 5.立即给予降温处理,寒颤时保暖,高热惊厥 时按惊厥处理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热患儿的临床处理及护理
1.体温升高的护理: 物理:温水浴,冰袋冰枕,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 药物:布洛芬类(美林、托恩),赖氨匹林,双氯芬酸钠 2.饮食: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 水,保证水分的摄入,必要时补液 3.保持清洁舒适: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 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新鲜、避免对 流风,防受凉,鼓励年长儿多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Q4h测T,高热,超高热Q2h,退热处理后 半小时复测 防惊厥,防虚脱 5.心理护理
—— = ——
0.25 1
.
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及顺序
1.原则:少—多,稀—稠,细—粗,一种—多 种 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天 气炎热或有病期间,应减少食量或暂停添加
药物剂量的换算
2.顺序:1-3月 流质 4-6月 泥状食物 7-9月 末状食物
10-12月 碎食物
.
预防接种相关知识
.
出生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8月 1.5-2岁 4岁 7岁
卡介苗
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
脊灰疫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 脊灰疫苗 百白破
百白破 乙肝疫苗
麻疹减毒疫苗
百白破 脊灰疫苗 麻疹减毒疫苗 百白破
.
1.卫生部规定的计划免疫,1岁内必须完成卡介苗 (BCG),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 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PDT),麻疹减毒疫苗和乙型肝 炎病毒疫苗等5种疫苗的接种 2.生后2-3天到2个月内注射卡介苗:注意事项 患结核病、急性传药染物病剂、量肾的炎换、算心脏病、湿疹、免疫 缺陷病或其他皮肤病禁忌接种,出生体重<2.5kg, 接种时只能用75%乙醇消毒 3.乙肝疫苗(出生24h、1月、6月)禁忌接种:肝炎、 急性传染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

新生儿科小讲课——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科小讲课——鸟巢式护理
“鸟巢”式 护理
主讲人:W L
教学目标
掌握 如何制作“鸟巢” 熟悉“鸟巢”式护理的定义 了解“鸟巢”式护理的优点
01.是什么
CONTENT
02.为什么 03.怎么做
PART 01 “鸟巢”式护理是什么
是什么
使用温暖、柔软的绒布做成“鸟巢“,营造模拟子 宫环境,使早产儿的四肢靠近身体中心,呈蜷曲状态, 维持自身稳定。[1]
[3]叶琪.鸟巢式护理模式用于早产儿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08):11661167.
[4]林小兰,劳霞,陈梅.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学报,2020,32(01):86-87+96.
[5]吴红燕,康文清,赵磊.鸟巢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3):14-15.
PART 02 为什么要进行“鸟巢式”护理
为什么
1 模拟子宫环境 2 协调吸吮与吞咽能力 3 减少热量散失
为什么

为什么
PART 03 怎么进行“鸟巢”式护理
怎么做
柔软的儿童全棉浴巾 /纯棉柔软的包被
沿早产儿身体四周围绕 (包括头部) , 形似鸟巢
步骤3
材料选择
步骤1
步骤2
用方形包被对角折 叠后卷曲成长条状
1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鸟巢式护理part02协调吸吮与吞咽能力2模拟子宫环境1减少热量散失3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怎么进行鸟巢式护理part03材料选择步骤1步骤2步骤3柔软的儿童全棉浴巾纯棉柔软的包被用方形包被对角折叠后卷曲成长条状颈下垫软枕保持新生儿四肢靠近身体屈曲状沿早产儿身体四周围绕包括头部形似鸟巢怎么做怎么做怎么做怎么做鸟巢式护理的护理要点

儿科小讲课

儿科小讲课
时间
学习内容
掌握重点及注意事项
参加者
年月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3)生长发育快;(4)铁吸收障碍;
(5)铁的丢失过多
主讲人
年月
21-三体综合症主要的临床特征
(1)智能低下;
(2)生长发育迟缓,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容,皮肤纹理特征,常伴有多种畸形:
(3)特殊面容:眼距宽,眼裂小,眼外侧上斜,鼻根低平,外耳小,硬胯窄小,舌常伸出口外,流涎多;
(5)涂片可找到细菌,培养阳性。
主讲人
(4)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表示新近有感染;
(5)强阳性反应者,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
主讲人
年月
试述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典型改变
(1)脑脊液压力增高
(2)外观混浊甚至脓样
(3)白细胞多在1000×10/ん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4)糖含量降低,<2.8mol/L,氯化物含量可减少,蛋白含量多在100mg/L以上;
(4)皮纹特征:通贯手,atd角増大
(5)伴发畸形;
(6)免疫功能低下。
主讲人
时间
学习内容
掌握重点及注意事项
参加者
年月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反应的意义。
(1)曾接种过卡介苗,人工免疫所致:
(2)3岁以下,尤其是1岁内小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者,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3)儿童无临床症状而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者,表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

儿科教学小讲座教学设计方案

儿科教学小讲座教学设计方案

儿科教学小讲座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儿科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对儿科专业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儿科基础知识:介绍儿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诊疗范围。

2. 儿童生长发育:讲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3. 儿童常见疾病:介绍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如感冒、腹泻、哮喘等。

4. 儿科诊疗技术:讲解儿科诊疗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如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5. 儿童保健:讲解儿童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预防接种、营养指导、心理疏导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儿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儿科病例,让学生了解儿科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3. 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4.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或案例导入,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讲授新课(40分钟):通过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儿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 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分析真实的儿科病例,让学生了解儿科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4. 分组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5. 互动式教学法(10分钟):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反馈方式: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儿科讲课教案模板

儿科讲课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医学院校本科生教学目标:1. 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

2. 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3. 培养学生运用临床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

2. 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3. 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

教学难点:1. 儿科疾病临床表现的特殊性。

2. 儿科疾病诊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粉笔。

2. 相关儿科疾病病例资料。

3. 常用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结合实际案例,简要介绍儿科疾病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儿科常见疾病?二、讲授新课1.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 详细讲解诊断原则,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 分析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如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

2. 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以表格形式展示常见儿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 结合实际病例,分析疾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3. 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疾病,讲解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 强调治疗方案的个体化原则。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具体病例,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

四、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病例,分析病例特点、诊断依据和治疗过程。

2. 学生讨论病例,总结经验教训。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诊断原则和治疗方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相关资料,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六、课后作业1. 阅读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了解常见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 查找相关病例,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临床实践能力:关注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

儿科门诊小讲课护理知识

儿科门诊小讲课护理知识

儿科门诊小讲课护理知识引言儿科门诊是儿童病患及其家长日常就诊的重要场所。

门诊护理是门诊医疗团队综合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供更好的儿科门诊护理服务,本文将从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问题、家长指导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讲解,以帮助门诊护士提高护理质量。

儿科门诊常见护理问题1. 体温测量在儿科门诊,准确测量患儿的体温是非常重要的。

门诊护士应使用正确的体温计测量方法,包括口腔、腋窝、耳膜或额头测温。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用不同的测温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2. 儿童饮食指导在门诊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向家长提供儿童饮食指导。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安排膳食结构,保证其所需的营养物质。

对于存在特殊饮食需求的患儿,如过敏儿童、肠道疾病患儿等,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进行特殊的饮食指导。

3. 常见护理技巧掌握门诊护士需掌握一些简单的护理技巧,如眼部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

这些护理技巧能帮助患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4. 病情评估及跟踪门诊护士需要进行患儿的全面病情评估,并持续跟踪其病情变化。

通过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信息,护士能够为医生提供客观的数据,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家长指导1. 家庭环境整洁家庭环境的整洁对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门诊护士可以向家长提供有关保持室内和室外环境清洁的指导,包括居住区的通风、日常消毒、污染源的处理等。

2. 儿童安全知识门诊护士应向家长传授一些儿童安全知识,如防止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防止烫伤和烧伤的方法、防止中毒的预防措施等。

这些知识将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安全。

3.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常见的儿童疾病包括感冒、腹泻、发热等。

门诊护士可以向家长提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如预防感冒的方法、腹泻的饮食调理、发热时的退烧方法等。

4. 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门诊护士应向家长强调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的身体异常,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一些传染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少者给子静脉输液补充热能,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主讲人
时间
学习内容
掌握重点及注意事项
参加者
2月15号

2月22号
麻疹有哪些常见并发症?如何护理?
(1)肺炎:发病初期及出疹期都是麻疹病毒引起的原发性肺炎,后期可并发细菌性肺炎,多见于小儿麻疹。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变化,指导有效咳嗽,轻轻将痰液咳出,注意痰的性质、颜色,及时送验痰标本必要时遵医嘱定时雾化吸入促进痰液排出。(2)麻疹性肝炎:成人麻疹合并肝损害较常见。给患者创造良好的体息环境,嘱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按医嘱应用护肝药物,注意不良反应,禁止使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及时抽送血标本,动态观察血清转氨酶变化。(3)合并心肌炎:多见于小儿麻疹。这类患者应严格控制入液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减慢输液速度;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脉搏、尿
时间
学习内容
掌握重点及பைடு நூலகம்意事项
参加者
2021年2月1号至
2月7号
小儿惊厥好发于哪个年龄段?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多见于3岁以内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
引起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
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5%-6%的小
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典型的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3岁小
主讲人
量等变化;取舒适的半卧位,给于吸氧;按医嘱给予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注意用药剂量的准确性,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毒性反应。
主讲人
2月23号
至2月30号
典型水痘的临床病程分为几期?
(1)前驱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年长儿有低热、头痛、乏力、食欲缺乏、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1~2日。
(2)出疹期:皮疹的形状按红斑疹、丘疹、脓疱、结痂的顺序演变。疱疹呈椭圆形,3-5mm大小,周围有红晕,无挤眼,经24小时、水痘内容物由清亮变为混浊,疱壁薄,易破,痒感重,愈后多不留痕。水痘出疹的特点是连续分批出现,一般分为2-3批,每批历时1-6日。在同一部位可见不同形状的皮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集中在皮肤受压部位或易受刺激处,首发于躯干,后至面部、肩、四肢。部分患儿疱疹可发生于口腔、咽喉、结膜和阴道黏膜,破溃后形成溃疡。
(2)休息:卧床体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
通风,室温不可过高,以18-20℃为宜,相对湿度应维持在50%
60%,室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冷风直吹及强光刺激眼睛。
(3)饮食:给子富有营养,悬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宜少量多
,适当补充维生素及供给定量的水和热汤(如胡萝卜、养、甘汤
等,定进血液循环,利于皮疹透发。呕吐、腹泻严重、摄人
儿,6岁以后罕见。患儿一般体质较好,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出现惊厥
(生热甚速,热极生风),以上呼吸道感染时多见。
主讲人
2月8号
至2月14号
如何对麻疹患儿进行进行日常生活护理?
(1)消毒隔离:实施呼吸道隔离,一般患者隔离至出疹后6日,合
并肺炎者隔离期延长至10天。严格管理探视人员,免疫力低下者避免
接触,需探视者必须带口罩,探视完毕应洗净双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