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的对象物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

(一)
(二)
(三) (四)
内容属性
再身性
存在状态 品味或管 理级别
自然~ 可再生性~ 现实~ 世界级~
人文~ 不可再生性~ 潜在~ 国家级~
社会~
省级~
市(县)级~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客观性(补充) 2.垄断性 3.多样性 4.定向性 5.易损性 6.可创新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1.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定义 • 从需求的角度认识 从供给的角度认识 • 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吸引力 • 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一个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 • 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 旅游资源定义:(p117-118)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
• 潜在旅游资源
九寨沟
雾凇 佛光
黄山怪石
故宫
祈年殿
世界之窗
世界公园
泼水节
火把节
工艺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的含义 • 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 潜在的旅游资源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人为开发,
才能成为旅游地。
• 现实的旅游资源也需要“再生性”的旅游开 发。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 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 士”
• 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
• 意大利:“露天博物馆”
• 埃及:“历史的金库”
• 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 国土”
• 旅游资源在开发时必须满足的八个条件 (1)经济贡献 (2)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竞争影响 (5)可行性 (6)遵循地方政策和发展战略 (7)旅游影响 (8)开发和经营者的能力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者

\
TOURISM
(6)空间距离
吴必虎等.中国城市居民旅 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 地理研究,1997(2)
距离(KM)
出游市场所 占比例(%)
<15
37
15-50
24
50-500
21
500-1500
12
>1500
6
整理课件
累计比例 (%)
37 61 82 94 100
\
TOURISM
价格
D
(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 称为(来华)海外游客。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 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 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 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按照在我国大陆访问期间停留时间的差别, 海外游客划分为海外旅游者(过夜游客)和海 外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初中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受教育水平
西安碑林和华山游客的受教育 程度——吴必虎,1997
上海市民受教育水平与出游率 的关系(潘勇,1998)
整理课件
\
TOURISM
参与率%
(5)家庭结构
游憩活动参与率
70
60 50
61
52
56
40
43
30
31
20
10
0
1
2
3~4
5~6 7或以上
家庭规模:人数
家庭规模对游憩活动参与率的影响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Recreation Service,1990. 整理课件
80 60 40 20 0
职业 观赏风景 出差 度假休养
上海市民职业与出游方式的关系 (吴必虎、徐斌等,1999)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

➢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的 “选美中国”活动中,评选出了“中国最 美的三大丹霞地貌”。
➢最瑰丽的岩石雅丹:乌尔禾 (新疆) ➢最神秘的雅丹:白龙堆 (新疆),又称龙城 ➢最壮观的雅丹:三垄沙 (新疆)。
雅丹地貌景观
★小常识:喀斯特地貌景观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 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 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 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 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连 州 地 下 河
(三)气候风景资源
➢北方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夏 季,许多地方气候凉快,是南方人避暑胜 地。
➢南方的冬季气候温和、花草树木繁茂、是 北方人避寒的到地方。
➢四大避暑胜地:河北北戴河、河南鸡公山 、浙江莫干山、江西庐山
哈尔滨雾松
青海湖的春天
海南岛阳光
Hale Waihona Puke 泰山日出云山雾海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
极 光
极光
承 德 避 暑 山 庄
(四)动植物资源
➢动植物资源,既可单独作为旅游资源,也 可与特定的地貌、环境结合起来作为旅游 资源。
➢ 中国五大淡水湖: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 泽湖、巢湖
➢ 美国和加拿大边境上的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 、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其中 密歇根湖属美国,其余4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
➢ 苏必利尔湖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在世界湖 泊中仅次于里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汇 入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世界上作为旅游胜地的海滩有西班牙的希 洪海滨浴场、美国的夏威夷岛、意大利的 斯培西亚海滨、法国的尼斯海滨、南斯拉 夫的斯布利特海滨、泰国的宋卡海滩、新 西兰的奥克兰湾等等。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
• 下列人员不在国内游客统计之列: • (1) 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级以上领导; • (2) 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 • (3) 调遣的武装人员; • (4) 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 (5) 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 (6) 到境外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 (7) 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
•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罗马会议对国际旅游者的定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 (1) 根据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为旅游者。 游客外出旅游的目的是 除了为获得报酬 的职业以外的其他任何目的, 包括消遣性旅游和非消 遣性旅游。
• (2) 把访问者在一个国家停留的时间作为划分游客的标准, 凡超过 24 小时的称为旅游 者, 未超过 24 小时的称为一日游游客。 该定义 在旅游统计中更具操作性。
• ( 一) 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的定义 • 1937 年, 国际 联 盟 统 计 专 家 委 员 会 ( the Committee of
Statistics Experts of the League of • Nations) 对国际旅游者的界定标准和人员范围做了如下解释和规定
。 • 国际旅游者指离开自己的居住国, 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超过 24 小时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
• 什么是游客? 就概念性定义来讲, 游客是指除了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 以外, 基于任何原 因到其他一个不是自己居住地的国家观光、 访问 的人。 游客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 ( 包括 娱乐、 度假、 疗养保 健、 学习、 宗教和体育活动等) , 也可以是工商事务、 家庭事务、 公务 出使、 开会等。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1.含义——是指人们根据旅游资源的特性,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运用适当的资金和技术手段而进行的开拓和建设活动过程。
2.目的: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3.具体内容:(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分析(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这是经济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3)经济效益的论证、研究。
(4)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中的微观条件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1.突出独特性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切忌过分修饰和全面翻新。
尽量选择和利用带“最”字的旅游资源项目。
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突出民族化和地方化。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案例——辽宁古寺壁画惨遭“破坏性修复”所聘公司无资质辽宁省朝阳市景区内一处清代壁画被“修复”得面目全非,网友戏称动画片《大闹天宫》都比这画得好。
记者调查时发现,之前的施工单位并不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接寺的勘察、设计资质,而之前聘请来的画师对壁画的“修复”,是直接在壁画上重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作,效果令人咋舌。
修复前的清代壁画壁画修复后被指“红配绿”文物修缮应该是什么样?因为文物不能再造,一旦破坏,不可修复,所以文物修缮工作一定不能留下任何遗憾。
然而一位名叫“五角枫”的网友发表了一篇标题为《朝阳云接寺令人发指的维修》的博客,直指这种修复已经玷污了“重绘”这个词。
部分旅游地独特的策划与宣传广西:“绿色诗境家园”(渲染生态佳境,温馨宜人的观光度假胜地)四川:“熊猫故乡”(突出唯我独有、中外闻名的旅游吸引物)新疆:“大漠风光、西域风情”(显示新疆独特的区域、地貌、民俗风情)广西:“桂林山水甲天下”(沿用家喻户晓的千古名诗绝句)沙漠景观承德:“皇帝的选择”(巧用清朝皇家度假地的历史由来)深圳:“世界名城、中华之窗”(把城市特色与著名景区联为一体)苏州乐园:“迪斯尼太远,去苏州乐园”(巧借迪斯尼来宣传苏州乐园容易到达,可游性强的特点)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士”(显示环境优美、永久中立、人人可游)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暗喻贴近欧洲,兼备欧亚风情)意大利:“露天博物馆”(形象概括文明古国)埃及:“历史的金库”(显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与金字塔形成联想)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国土”(揭示国家独特的历史与风采)2.保护性开发原则旅游资源不经开发难以发挥其效益,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难免对旅游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3.工程建设对风景区自然美的破坏
如:苏州的拙政园周围盖上了6个工厂,烟囱、水塔、高楼等建筑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站在院内已不能见到雄伟挺立的北寺塔,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美。
4.“三废”污染,造成旅游环境恶化
如:空气的污染将导致酸雨的产生从而损坏旅游资源。如北京故宫、天坛等处的汉白玉浮雕、钢制品等现在正在受到酸雨的威胁。
2.对于由于旅游者的原因造成的破坏,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对于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如:关于污染、对树木乱砍滥伐、偷猎野生动物等,则必须采取法制措施予以解决。
★小常识:“水洗三孔”事件
六、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
作业
2.目的:
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如蒙古包、陕北的窑洞、傣族的竹楼、北京四合院、客家的土楼
福建土楼
(4)节庆活动
如藏族的浴佛节、苗族的赶秋、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食节、绣球。
5.城镇风貌和纪念地
(1)城镇风貌
中国七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安阳、洛阳、开封、杭州;郑州(八大)
各国的国都,如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埃及开罗、中国北京。
现代化城市 上海
1.建筑类
(1) 塔
西安大雁塔(建于唐代,是唐玄奘自印度返回后译经藏经的地方)杭州六和塔、延安宝塔(延安的象征)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 源的特
征
①旅游资源的广阔性和地域性 ②旅游资源的审美性和文化性 ③旅游资源的变化性和时令性 ④旅游资源的永续性和独特性 ⑤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排他性 原则
系统性 原则
可操作 原则
资源的 景观属性
资源的 特征
资源的 差异性和 相似性
概念 特征 分类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资 源的概
念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 者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旅游的活动的 核心条件,了解和明确旅游资源的特 征,对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旅游资 源,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以下如下方面。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现场调查 与核实
保证成果 的质量
分区域与 专门调查
产业的 敏感性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
①旅游资源 专门调查
调查目的与范围
调查人员的准备
调查方法与信息 调查报告与论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
调查目的与范围 调查人员的准备
实地调查与分析 综合分析与报告
②区域旅 游资源综 合调查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性质、状态、 功能分类
按景观组合分类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 生物景观、气象景观 遗址景观、建筑设施 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自然旅游景观资源 历史遗产景观资源 现代人文景观资源 社会风情景观资源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调查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资源ppt课件

自然遗产)都具有地理位置上不可移动 性的特点,很多旅游学者往往称旅游资 源为垄断性资源。
4、易损性
同传统的物产资源使用情况相比较,旅 游资源属于非消耗性资源,只要管理和 利用得当,是可以用之不竭的。
管理和利用得当这个前提在现实中往往 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和实现。如果旅游 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资源利用和 保护不当,是很容易使其遭到破坏的。
武 陵 源
九 寨 沟
黄 龙
世界文化遗产(33)
敦 煌 石 窟
秦 始 皇 陵 及 兵 马 俑
布 达 拉 宫
丽 江 古 城
青 城 山
都 江 堰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从旅游资源的定义看,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非 常广泛的集合概念,即任何能够造就对旅游者 具有吸引力环境的事物皆可成为旅游资源。
2要有明确的主题突出自己鲜明的旅游资源形象和自己的鲜明特色部分旅游地独特的策划与宣传熊猫故乡突出唯我独有中外闻名的旅游吸引物大漠风光西域风情显示新疆独特的区域地貌民俗风情桂林山水甲天下沿用家喻户晓的千古名诗绝句皇帝的选择巧用清朝皇家度假地的历史由来世界名城中华之窗把城市特色与著名景区联为一体迪斯尼太远去苏州乐园巧借迪斯尼来宣传苏州乐园容易到达可游性强的特点四川新疆广西承德深圳苏州乐园瑞士世界的公园
研究结果还表明,观光人数的增加也是 导致湿气上升的原因之一。
5、可创新性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兴趣、需要以 及社会时尚潮流也在发生变化,这使得 人造旅游资源的创新成为必要和可能。
在传统旅游资源匮乏的地区,当地为了 发展旅游业,也可能会凭借自己的经济 实力人为地创造一些旅游资源。
深圳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占地30万平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突出独特性的原则。 (2)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 原则。 (4)综合开发的原则。 (5)生态保护的原则。 (6)统筹规划、循序开发的原则。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1)旅游资源由潜在的向现实的转化。 (2)提高可进入性。 (3)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 (4)培训人才完善旅游服务。
(四)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1)风景资源丰富、区位条件良好的地区 (2)风景资源匮乏、区位条件良好的地区 (3)风景资源突出、区位条件欠佳的地区 (4)风景资源、区位条件都中等的地区
五、 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
(1)旅游资源的自然破坏: ①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的出现 ②自然风化
(2)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 ①建设性破坏 ②游客带来的破坏
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系统资料和判断对比标准。
(3) 通过对旅游资源特色和吸引力因子的分析,为旅游开发者确定旅
游资源的开发重点和开发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4) 通过对区域旅游资源环境及其开发利用条件的综合评价,为合理
利用旅游资源、发挥整体宏观效应提供可行性论证,为确定不同旅游 地的建设时序与步骤准备条件。
一、旅游产品的定义及分类 二、资源依托型的旅游产品 三、 资源脱离型的旅游产品
一、旅游产品的定义及分类
(一)、旅游产品的定义
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 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 的总和。
(二)、旅游产品的分类
旅游产品从构成上看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核心旅游产品 另一种是组合旅游产品
可再生旅游资源 不可再生旅游资源
(四)根据国家旅游局与根据统计局制 定的《中国旅游业信息分类表》中相关 部分的内容,也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三大 类及若干个亚类和基本类型,分类方法 与旅游资源属性分类法近似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1)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种类、组合、结构、功能和性质等的评价,确定
旅游资源的质量水平,评估其在旅游地开发建设中的地位,以便为新 旅游区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已开发或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 改造、扩大的依据。
(2) 提供对旅游资源的规模水平鉴定,确定旅游地性质(类型),既
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1) 旅游自然环境 (2) 旅游社会环境 (3) 旅游经济环境 (4) 旅游环境容量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 区位条件 (2) 客源条件 (3) 旅游投资条件 (4) 施工条件 (5)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及开发顺序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1、定性评价法:
(1)一般体验性评价 (2)美感质量评价 (3)“三三六”评价法 (4)“资源与环境”综合评价 法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观赏性 2.客观性 3.多样性 4.定向性 5.易损性 6.可创新性
(三)旅游资源的产业意义
1.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 2.旅游资源的无形性价值 3.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指以大自然造物为 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一)根据旅 游资源表现内 容的基本属性 分类
2、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1)客观实际的原则 (2)全面系统的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效益评估的原则 (5)高度概括的原则 (6)力求定量的原则 (7)动态进展的原则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
(1) 旅游资源特色 (2)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 (3) 旅游资源的结构和规模
第四章 旅游的对象物
第一节 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产品
第一节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 五、 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旅游资源的产业意义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 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 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2、技术性的单因子定量评价
(1) 海滩评价 (2) 海水浴场的评价
3、综合型的定量建模评价
保继刚的层次分析法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四)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所谓“旅游资源开发”,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 旅游资源改造成吸引物,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 的技术经济过程。
人文旅游资源:指以历史文化事物 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指异国他乡的人所 生活的社会环境,代表性的建设成 就以及独特的民俗地域氛围等。
气候条件(极地的昼、赤道阳光、昆明的
自
季节、哈尔滨冰灯)
然 旅
风光地貌(三峡、石林、西北戈壁滩、江 南水乡)
游
资
动植物 (四川熊猫、非洲野兽、桫椤、银
源
杏)
天然疗养(森林空气、温泉、海滩、阳光)
历史文物古迹
人 文
民族文化风情
旅 游
宗教文化
资
独特的工艺和烹调技艺
源
体育文化盛事
社 大型娱乐场所、主题公园
会
旅 游
经济发展和建设成就
资
源
优美环境和友好氛围
(二)根 据旅游资 源的利用 情况分类
现实的旅游资源 潜在旅游资源(三)根据 旅游资源的 被利 Nhomakorabea的属 性分类
(三)、旅游产品与别的一般消费品的不同表现
在:
1、功能(效用)上的愉悦性 2、空间上的不可转移性 3、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4、一般消费品从生产到消费往往要经过一 系列的中间环节,包括储存与运输 5、时间上的不可储存性 6、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
(二)旅游资源的保护方式
一是运用法律手段,实行立法,加强法制
二是根据旅游资源的观赏、历史、文化科学价 值和环境质量、游览活动等条件,将其划分 为不同级别加以保护。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1)减缓旅游资源自然风化的对策 (2)杜绝人为破坏旅游资源的对策 (3)已破坏旅游资源的恢复对策
第二节 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