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

(一)
(二)
(三) (四)
内容属性
再身性
存在状态 品味或管 理级别
自然~ 可再生性~ 现实~ 世界级~
人文~ 不可再生性~ 潜在~ 国家级~
社会~
省级~
市(县)级~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客观性(补充) 2.垄断性 3.多样性 4.定向性 5.易损性 6.可创新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1.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定义 • 从需求的角度认识 从供给的角度认识 • 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吸引力 • 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一个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 • 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 旅游资源定义:(p117-118)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
• 潜在旅游资源
九寨沟
雾凇 佛光
黄山怪石
故宫
祈年殿
世界之窗
世界公园
泼水节
火把节
工艺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的含义 • 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 潜在的旅游资源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人为开发,
才能成为旅游地。
• 现实的旅游资源也需要“再生性”的旅游开 发。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 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 士”
• 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
• 意大利:“露天博物馆”
• 埃及:“历史的金库”
• 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 国土”
• 旅游资源在开发时必须满足的八个条件 (1)经济贡献 (2)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竞争影响 (5)可行性 (6)遵循地方政策和发展战略 (7)旅游影响 (8)开发和经营者的能力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旅游者

\
TOURISM
(6)空间距离
吴必虎等.中国城市居民旅 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 地理研究,1997(2)
距离(KM)
出游市场所 占比例(%)
<15
37
15-50
24
50-500
21
500-1500
12
>1500
6
整理课件
累计比例 (%)
37 61 82 94 100
\
TOURISM
价格
D
(
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 称为(来华)海外游客。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 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 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 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按照在我国大陆访问期间停留时间的差别, 海外游客划分为海外旅游者(过夜游客)和海 外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初中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受教育水平
西安碑林和华山游客的受教育 程度——吴必虎,1997
上海市民受教育水平与出游率 的关系(潘勇,1998)
整理课件
\
TOURISM
参与率%
(5)家庭结构
游憩活动参与率
70
60 50
61
52
56
40
43
30
31
20
10
0
1
2
3~4
5~6 7或以上
家庭规模:人数
家庭规模对游憩活动参与率的影响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Recreation Service,1990. 整理课件
80 60 40 20 0
职业 观赏风景 出差 度假休养
上海市民职业与出游方式的关系 (吴必虎、徐斌等,1999)
《旅游学概论》笔记_学习笔记

《旅游学概论》笔记第一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1.3旅游的类型与分类1.4旅游的社会经济影响第二章:旅游市场与需求分析2.1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2.2旅游需求的特点与影响因素2.3旅游者行为分析2.4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第三章:旅游资源与产品3.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估3.2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3.3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管理3.4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四章:旅游业的组织与管理4.1旅游企业的类型与功能4.2旅游业的管理模式与结构4.3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管理4.4旅游业的营销策略第五章:旅游政策与法规5.1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2旅游法规的内容与作用5.3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5.4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第六章:未来旅游发展趋势6.1数字化与智能旅游6.2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6.3文化旅游与体验经济6.4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第1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观光、探险、文化体验等目的,暂时离开通常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并返回的活动。
旅游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目的性:旅游是有明确目的的出行。
过程性:包括出发、旅程和返回的全过程。
临时性: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年。
动态性:旅游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时间、空间及个人因素影响。
旅游的特征:文化性:旅游活动常常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体验。
经济性: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性:旅游活动通常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休闲性:旅游旨在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旅游者的分类:按目的: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按出行方式:跟团旅游、自助旅游、背包旅游等。
旅游的价值: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
经济价值: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价值:增进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
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旅游形式不断演变。
原始社会:人类为生存迁徙,旅游活动以寻找食物和栖息地为主。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业概述 第二节 旅行社 第三节 旅游饭店 第四节 旅游交通 第五节 旅游景区 第六节 旅游购物业
第一节 旅游业概述
一、旅游业的概念 二、旅游业的构成 三、旅游业的特点
旅游业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旅游媒介。 旅游媒介。 旅游业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 旅游媒介 旅游业是使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重要保障, 旅游业是使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重要保障,目前旅游业 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 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越来越壮大, 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业将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充 满生机和活力。 满生机和活力。
第四章
旅
游
业
学习目的与提要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 为条件,以旅游者为对象, 为条件,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者的旅 游活动、 游活动、旅游消费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 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本章主要 讨论旅游业的特点以及与旅游联系密切的 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 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区 和旅游购物业。 和旅游购物业。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 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 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旅 游业的构成, 游业的构成,掌握旅游业主要经营部门的 基本常识。本章分六节来学习: 六节来学习 基本常识。本章分六节来学习:
(三)营销宣传和信息服务
旅行社需要开展旅游营销活动。 旅行社需要开展旅游营销活动。旅行社必须时刻掌 握市场动向,了解旅游者需求的变化, 握市场动向,了解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摸清市场竞争状 以组合出特色旅游产品。针对潜在的旅游市场, 况,以组合出特色旅游产品。针对潜在的旅游市场,开 展宣传促销,激发旅游兴趣, 展宣传促销,激发旅游兴趣,促使潜在旅游者成为现实 的旅游者。旅行社必须时刻维护自己的信誉, 的旅游者。旅行社必须时刻维护自己的信誉,树立良好 的公众形象,创造品牌效应,促进旅行社持续发展。 的公众形象,创造品牌效应,促进旅行社持续发展。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
• 下列人员不在国内游客统计之列: • (1) 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级以上领导; • (2) 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 • (3) 调遣的武装人员; • (4) 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 (5) 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 (6) 到境外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 (7) 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
•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罗马会议对国际旅游者的定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 (1) 根据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为旅游者。 游客外出旅游的目的是 除了为获得报酬 的职业以外的其他任何目的, 包括消遣性旅游和非消 遣性旅游。
• (2) 把访问者在一个国家停留的时间作为划分游客的标准, 凡超过 24 小时的称为旅游 者, 未超过 24 小时的称为一日游游客。 该定义 在旅游统计中更具操作性。
• ( 一) 国际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的定义 • 1937 年, 国际 联 盟 统 计 专 家 委 员 会 ( the Committee of
Statistics Experts of the League of • Nations) 对国际旅游者的界定标准和人员范围做了如下解释和规定
。 • 国际旅游者指离开自己的居住国, 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超过 24 小时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
• 什么是游客? 就概念性定义来讲, 游客是指除了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 以外, 基于任何原 因到其他一个不是自己居住地的国家观光、 访问 的人。 游客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 ( 包括 娱乐、 度假、 疗养保 健、 学习、 宗教和体育活动等) , 也可以是工商事务、 家庭事务、 公务 出使、 开会等。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行建立美好的回忆,留 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者的期望
安全保障
旅游者期望在旅行中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 和财产安全。
良好环境
旅游者期望旅行目的地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够 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旅行体验。
ABCD
优质服务
旅游者期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方面的服务。
文化体验
80%
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者的到来能够给当地居民带 来新的知识和观念,促进当地居 民素质的提高。
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对目 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 过度开发和垃圾污染。
资源消耗
旅游者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 自然资源,如水、电等,对目 的地的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噪音和空气污染
旅游者体验的类型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可以将旅 游者体验分为自然探索、文化探索、 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
旅游者满意度
旅游者满意度的概念
旅游者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和评价,是衡 量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旅游者满意度的测量
测量旅游者满意度的常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在线 评价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以 及他们对旅游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探险旅游者
喜欢挑战和刺激,追求新奇和 不同寻常的旅游体验的旅游者 。
旅游者的特点
多样性
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各不相同,呈现多样 性特点。
消费性
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消费活动,如餐 饮、住宿、交通和购物等。
流动性
旅游者经常在不同的目的地之间流动,跨越地理 、文化和经济界限。
季节性
旅游者的活动受到季节和节假日的影响,呈现一 定的季节性特点。
【2024版】旅游资源--《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林及现代人造建筑) ⑥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三分法
① 自然旅游资源 ② 人文旅游资源 ③ 社会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
①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② 购物旅游资源 ③ 城市景观旅游资源 ④ 会议旅游资源 ⑤ 商务旅游资源 ⑥ 体育保健旅游资源 ⑦ 娱乐旅游资源
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效益(经济、社 会、环境效益)的资源称为旅游资源,也称现实的 旅游资源。
二、影响旅游资源吸引功能的因素
1. 旅游资源自身条件 2. 旅游资源开发外部条件 3. 旅游主体
旅游资源内部因素
① 美感 ② 丰富度 ③ 组合状况 ④ 历史文化价值 ⑤ 科学考察价值 ⑥ 资源容量 ⑦ 环境质量
旅游资源形成的背景条件
① 地貌 ② 水文 ③ 动植物 ④ 气象气候特征 ⑤ 环境因素 ⑥ 历史沿革
1. 旅游资源调查内容
① 旅游资源形成的背景条件 ② 旅游资源区的旅游资源状况 ③ 旅游资源外部开发条件
旅游资源区的旅游资源状况
① 旅游资源类型 ② 数量 ③ 规模 ④ 结构 ⑤ 级别 ⑥ 成因 ⑦ 与当地旅游资源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风情、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类
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
① 主类 ② 亚类(31) ③ 基本类型(155)
主类(8个)
① 地文景观 ② 水域风光 ③ 生物景观 ④ 天象与气候景观 ⑤ 遗址遗迹 ⑥ 建筑与设施 ⑦ 旅游商品 ⑧ 人文活动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类
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
第四章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旅游学概论第4章 旅游体验

2013-8-12
7
• 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 得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 程。这个过程是旅游者心理与旅游对象相互作用的 结果,是旅游者以追求旅游愉悦为目标的综合性体 验。
• 从旅游的角度看,旅游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 而是集生产者与消费者于一身的新型个体。旅游企 业所能提供应是实现旅游体验的背景和舞台。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体验
2013-8-12
1
本章学习目标与概要
• [学习目标] 掌握旅游审美体验的重要性及旅 游审美体验的主要内容,了解影响旅游审 美体验质量的因素;明晰审美修养、审美 体验的过程和效应。 • [本章概要] 运用现象学视角分析旅游行为, 详细阐述旅游体验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探讨旅游体验的实现路径。其中,正确认 识旅游体验的概念和内容,了解高质量旅 游体验的实现路径是本章研究的重点。
2013-8-12
4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体验是一种在感觉经验的基础 上,对感觉经验进行改造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一 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特殊的感受能力与关注一 样,常常伴随着情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依赖于 其它的心理活动,如观察、分析、推测、想象等
在经济学中,PineⅡ和James H· Gilmore将体验定义 为企业有意识地提供的、使消费者以个性化的方式 参与其中的事件 管理学中,人们将体验定义为消费者的一种感受。 消费者对于商业活动中的“体验”是由消费过程中 所获得的产品和服务构成的,同时还涉及人的感官、 直觉、情绪、情感等感性因素及智力、思考等理性 因素
2013-8-12
31
4.3.1 衡量旅游体验质量的指标
(一)影响旅游体验的只要因素 • 美国学者Chris Ryan在其专著《休闲旅游:社会科学 的透视》中,将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主要归纳为先 在因子、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几个因素,并且认 为旅游体验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峨 眉 山 乐 山 大 佛
武 夷 山
小 结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从旅游资源的定义看,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非 常广泛的集合概念,即任何能够造就对旅游者 具有吸引力环境的事物皆可成为旅游资源。
从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上看,它可以是自然事 物,可以是人文事物,还可以是社会事物;既 可以是历史留存下来的事物,也可以是当代人 造的事物;既可以是有形的事物,也可以是无 形的事物。
①宜人气候 ②天象奇观 ③冰雪景观
雾凇:又称树挂, 是在潮湿低温天气 条件下,雾气在低 于0℃的附着物上 凝华而成的白色松 絮状冰粒,漫挂于 树丛,树林,似绽 开的繁盛而精致的 银花。
佛光:在空气潮湿,薄雾弥漫,天空晴朗无 风的早晚期间。当人背太阳而立,光线投射 到相对方向的云层雾墙上时,就可能出现围 绕人体的彩色光环。 峨眉宝光
从省会济南向南延伸约240公里、东西宽约350公里的范围内,这些被人们称为 崮的山,散落在山峰突兀,连绵不断、海拔400米 至600米之间的鲁中南群山之 中,著名的便有“七十二崮”。
广西“乐叶天坑”成因由于喀斯特地下溶洞坍塌所形成的凹坑。
火山与岩熔地貌
长白山五大连池
喀斯特溶洞
重 庆 武 隆 芙 蓉 洞
胜古迹,可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映生辉。
众多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更是闪烁着中国
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
世界自然遗产
武 陵 源
九 寨 沟
黄 龙
世界文化遗产
敦 煌 石 窟
秦 始 皇 陵 及 兵 马 俑
布 达 拉 宫
丽 江 古 城
青 城 山
都 江 堰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泰 山
黄 山
彝 族
苗族
中国的春节
傣族泼水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彝族的火把节
土 楼
吊脚楼
热 情 好 客 的 吐 鲁 番 人 民
归 纳
(三)其他旅游资源
其他旅游资源——泛指除上述两类旅游资源 以外其他属性的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分为以下几种:
经济建设成就:主要体现于城市建设、超大 型工程建设项目。 科技发展成就:如美国宇航中心、我国卫星 发射基地。
社会发展成就:如学校、幼儿园、养老院、 居民社区等。
目的地居民对待旅游者的友好和好客态度。
深
圳
浦 东 世 纪 大 道
广 州 会 展 中 心
三 峡 工 程
西 昌 卫 星 发 射 基 地
中 山 大 学
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拥有壮丽的山,秀丽的江、泉、瀑,雄伟的
古代建筑艺术,奇特的动植物和数不尽的名
蜃景
蜃景:稳定 的晴空,主 要出现在海 湾、沙漠、 和山岳顶部, 太阳光线经 远距离折射, 将远处景物 显现在空中 或海面上空 的一种幻景。
2006年10月12日上午8:00--9:00,在蓬莱阁北部、长山列岛 西部海域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奇观
流 星 雨
黄 果 树 瀑 布
九 寨 沟
泰山日出
5、可创新性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的兴趣、需要以 及社会时尚潮流也在发生变化,这使得 人造旅游资源的创新成为必要和可能。 在传统旅游资源匮乏的地区,当地为了 发展旅游业,也可能会凭借自己的经济 实力人为地创造一些旅游资源。
深圳的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占地30万平方米,
汇集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是世界 上面积最大的实景微缩景区,景区的80多个景点 按中国版图位置分布。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多民族 国家风格迥异的建筑、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成 为中外游客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旅游的窗口。
旅游资源的价值越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 越大,旅游业就越容易发展,旅游目的地的 旅游收益也就越大。
2、如何衡量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根本价值在于其对旅游市场的吸 引力。
衡量旅游资源价值的标准——吸引来访旅游 者的数量。
3、旅游资源价值的决定因素
质量——指该项游资源自身的特色,即与众 不同之处。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作用的情况下,一项旅游 资源自身特色越突出或独特性程度越大,其 价值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必须是已为人们所知晓或认识到的质量,特 别是已被客源市场所了解或认识到的质量。
对于潜在旅游资源,人们必须根据其目前接待条 件的欠缺状况进行必要的初始开发和建设,否则 便无法使其旅游吸引力得到有效地发挥。 举例:九寨沟、乌镇(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 )
现 实
九 寨 沟 餐 厅
九 寨 沟 国 际 大 酒 店
黄山云海
( 可溶性的沉积岩,在以水的溶解为主的内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 华 岩 特殊地貌类型。 蓥 溶 岩溶地貌(黄龙五彩池) 山 地 石 貌 林 )
岩溶地貌
红色砂岩长期风化、流水侵蚀,沿垂直节理发育形成美丽奇 特的丹霞地貌 。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得名。
山东“岱崮地貌”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纪灰岩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 动,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区经过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种动力作用, 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 的崮,多呈驼、帽、桌和鸡冠等形态。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
第四章
旅游资源
天 安
门
九 寨
沟
八 达
岭
故 宫
黄
山
桂
林 山 水
东 方 明
珠
颐
和 园
张
家 界
西
湖
夏
威 夷
马 尔
代 夫
金
字 塔
阿 尔 卑 斯 山
自 由 女 神 像
矗立在美国纽约市海港内的自由岛的哈德逊河口附近,被誉为美国的象征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 一。现代旅游学研究把旅游者看成是旅游活 动的主体,把旅游资源看成是旅游活动的客 体。
2、吸引力的定向性 即同样一种旅游资源,对某些旅游者可 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对另外一些旅 游者则可能完全没有吸引力。
3、垄断性 由于大多数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产和 自然遗产)都具有地理位置上不可移动 性的特点,很多旅游学者往往称旅游资 源为垄断性资源。
4、易损性
同传统的物产资源使用情况相比较,旅 游资源属于非消耗性资源,只要管理和 利用得当,是可以用之不竭的。 管理和利用得当这个前提在现实中往往 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和实现。如果旅游 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对其旅游资源利用和 保护不当,是很容易使其遭到破坏的。
重 要 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1、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也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 件。如果没有旅游资源,旅游者便不会被吸 引前来访问;没有旅游者前来访问,旅游业 也就无法生存。
从经济意义上看,旅游资源会给旅游目的地 带来一种纯经济剩余,即旅游资源所带来的 旅游业收入在扣除开发和经营成本之后所剩 余下来的纯收益。
小 结
第 二 节 旅 游 资 源 的 开 发
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旅游资源开发的步骤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保 护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旅游资源开发指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
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致力从事的开
拓和建设活动。
必 要 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潜在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的对象
风蚀地貌(甘肃敦煌 冰川与冰川地貌景 雅丹地貌) 观(喀纳斯湖)
山 形 温 泉
人 文
(二)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以社会文化事物为吸引力 本源的旅游资源。
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历史文物古迹:如历史建筑、文明遗迹、宗教 庙宇和寺院等。 民族文化及有关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纪 念馆、藏书馆、民俗展览和表演馆等。 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盛事:如奥运会、 世界杯足球赛、国际电影节、国际美食节等。 现代人造游乐场所或人造景观:如主体公园。
现实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发挥、改 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使其成为能 够为来访旅游者提供满意旅游经历的旅游 对象物。
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将其潜在的资 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功能。 步
骤
潜在的旅游资源——指那些其本身可能具有某种 能够令人感兴趣的特色,但由于不具备交通条件 和其他接待条件,加之可能尚不大为外人所知, 目前还无法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因素。
其 他
1、埃及的金字塔; 2、万里长城; 3、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4、罗马大斗兽场; 5、亚历山大地下陵墓(利比亚); 6、索菲亚大教堂或索菲亚圣殿(土耳其); 7、印度泰姬•玛哈尔陵。
包括节会庆典与民间歌舞(北京龙潭庙会、傣 族泼水节、壮族三月三歌节、青岛啤酒节、慕尼黑 啤酒节)、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陕北黄土窑 洞、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新疆哈萨克毡房、蒙古 包)、民族服饰、生活习俗与风味饮食、民族工艺 与民间艺术(苗族蜡染与刺绣、壮锦、杨柳青年画、 潍坊风筝)
世界遗产(中国篇)组图欣赏
特 点
地文景观类(16景型)
水文景观类(7景型) 自然景系 气候生物景观类(13景型) 其他自然景类(1景型) 历史遗产景类(21景型)
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21)
旅游资源系统 人文景系 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7) 其他人文景类(1景型) 旅游服务景类(7景型)
服务景系
其他服务景类(1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