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少儿节目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学案24节气

幼儿园教学案24节气

幼儿园教案24节气篇一:?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小学地方教材四年级?家乡?下册篇二:二十四节气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课时目标:掌握四季清楚,理解季节变化的意义。

熟记二十四节气歌;动手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在小组交流,用抢答赛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记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教师制作一组幻灯片〔课件〕;将学生分成三组。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每当上课铃声响,大家都知道应该回教室上课,而我们的爸爸妈妈瞧看钟表把握好自己的上班时间,也不会迟到,可古代的人们呢?难道他们不上班,不上学?没铃声和钟表,他们靠什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你知道吗?〔请同学来答复〕对于古代没铃声,没钟表这些可难不倒我们智慧的老祖先,他们啊!为了准确的把握好时间和季节变化特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大局部地区四季变化明显,节气就是表示季节更换的时间点,日历上写的几时几分交节就是这个意思。

一年中共有二十四个这样的节气,大家想认识这些节气、了解这些节气吗?由于节气比拟多,人们为了方便记住这些节气,把它编成了诗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

〔二〕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良与完善,到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立冬火锅》幼儿园小学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PPT模板

《立冬火锅》幼儿园小学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PPT模板

06
6.海绵棒盖出泡泡
07
7.完成
早期的铜炉火锅里面用的是炭火
火锅可以简单的烹饪各种各样的美味食材
重庆是火锅的发源地,现已世界闻名
素材参考
素材参考
素材参考
素材参考
01
1.取两张卡纸裁出圆,把他们组合起来
02
2.红色马克笔画出辣锅底
03
3.勾线笔画出面条
04
4.做出喜欢的火锅食材
05
5.把火锅贴到红色卡纸上并加上耳朵
引导小朋友大胆创作,发挥想象,运用颜色丰富的火锅食材丰富画面
彩色卡纸
勾线笔
固体胶
剪刀
拓印海绵
超轻粘土
水粉颜料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传统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 代民间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中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到现在,立冬时节,家里就会开始煮热气腾腾的火锅,预示着冬天的到来。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也是一种老少皆 宜的食物。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各类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 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世界各地均有 类似的料理,但主要在东亚地方特别盛行。火锅现吃现烫,辣咸鲜,油而不腻,解郁除湿,适于山川之气候,今 发展为鸳鸯锅,麻辣、清淡各别,各取所需,根据个人的喜欢加不同的汤料、食物,老少皆宜,至冬之佳品。
《火锅-立冬》

图书馆24节气活动策划

图书馆24节气活动策划

图书馆24节气活动策划
活动预告:
为了把二十四节气的科普知识渗透进少儿们的日常读书活动之中,引导少儿们从小树立气象意识,普及传播气象科普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在春分节气到来之际,市少儿图书馆将开展“二十四节气与我同行”——春分节气科普读书会活动。

活动须知:
一、活动时间:20xx年3月20日(春分)14:00—15:30。

二、活动主题: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三、活动人数:15人(6——9岁少年儿童)。

四、活动地点:市少儿图书馆一楼故事屋。

五、活动内容:
1、少儿诵读二十四节气农谚、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的诗歌,古诗等;
2、志愿者二十四节气之春分介绍。

六、活动报名:3月18日9:00在市少儿图书馆官方QQ群,准时开始报名,需家长编辑:孩子姓名+年龄+联系电话发送到群里,报满即止。

七、报名确认:名额报满后,工作人员将会把报名成功的名单发到群里,请大家按时参加活动。

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价值

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价值

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价值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认知。

在幼儿园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中,二十四节气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十四节气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每个节气都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春风解冻、处暑秋分等。

通过教育幼儿了解这些节气的意义和特点,可以培养幼儿观察和理解自然现象的能力。

在“立春”这个节气中,幼儿可以学习到春天来临的特征是阳光明媚、天气回暖,花草开始生长等。

通过观察和理解这些特征,幼儿能够加深对春季的认知。

二十四节气可以启发幼儿的创造力。

每个节气都有丰富多样的习俗和民间传说,如元宵节的猜灯谜、端午节的赛龙舟等。

通过教育幼儿了解这些习俗和传说,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清明”这个节气中,幼儿可以学习到扫墓、踏青等传统习俗。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与清明节相关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十四节气可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而二十四节气恰好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教育幼儿了解并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在“惊蛰”这个节气中,老师可以教育幼儿春天是植物生长的季节,应该保护好大自然,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物等。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的环保意识可以得到培养。

二十四节气可以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幼儿了解这些传统节气,可以增强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

通过欣赏传统乐曲、学习传统舞蹈等方式,幼儿可以深入了解传统节气的文化内涵,增强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

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园自然科学领域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通过教育幼儿认识二十四节气,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幼儿园应该将二十四节气作为自然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引导。

幼儿园精品教案《二十四节气》7篇

幼儿园精品教案《二十四节气》7篇

幼儿园精品教案《二十四节气》7篇幼儿园教案《二十四节气》(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夏天的气温、天气、动植物的生活、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变化。

2、有细致地观察与比较能力,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夏季用品进行分类。

3、知道夏季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并体验夏天给人们特有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夏天调查表:请幼儿画出自己找到的夏天。

2、请幼儿收集各种夏天使用的物品或图片。

3、请幼儿连续做一个月的气温观察记录,并画出曲线图。

4、幼儿用书:《夏天的秘密》、《夏季的星空》。

活动过程:1、幼儿寻找夏天的变化。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请你出去找一找,看看哪里能找到夏天?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的变化来发现夏天的特点。

教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发夏天到了的?你还知道夏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喜欢夏天嘛?说说理由。

2、展示幼儿收集的夏季用品,学习分类的方法。

教师:我们夏季都会用到一些什么特别的东西呢?请幼儿介绍并展示幼儿收集的物品。

教师:夏季有这么多特别的东西,我们将它们这样分类呢?3、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气象记录,讨论夏季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师:这是小朋友做的气象记录,你发现最近的气温又什么变化?教师:气温越来越高,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教师提醒幼儿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少在室外活动,少吃冷饮,注意饮食卫生等。

幼儿园小朋友多有的吃有的喝还有的玩呢!(记者张伟)2-年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日,夏至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开始,也是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的一天,从夏至开始,白昼时间逐渐变短,夜晚时间变长。

夏至即将来临,为了让幼儿感受夏至,了解夏至的风俗习惯,6月18日,惠济区古荥幼儿园开展“夏天的味道”节气系列主题活动。

夏至时节,瓜熟蒂落,幼儿园准备了创意水果拼盘、臊子酸汤面和绿豆汤,和小朋友一起品尝美味的食物吧!结合“夏至”的节气特征,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视频动画,让幼儿了解到“什么是夏至”“夏至吃什么”“夏至人们做什么”等风俗习惯,进一步认识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综艺节目先导片文案脚本

二十四节气综艺节目先导片文案脚本
a.b.c体验种桑养蚕的江南农耕特色
a.b.c看到一群小书童在榉树跟前祈愿 a.b.c通过农民介绍,找寻当地的节气特色美食食材。
a.b.c在体验农耕的同时,找到了当地的特色美食食材。 当地的大厨现场烹饪,教他们烧制属于这个节气的当地特色美 食。 美食出锅后,a.b.c品尝美食。
在大家都在品尝美食的时候,突然a.b消失了,只留下了c,并 且还带走了xx象征着某个节气的象征物。
a.b.c跟随着孩子的脚步来到了一片油菜花田。
孩子在油菜花田欢乐的放着风筝。 a.b.c在油菜花田与孩子互动放风筝。 孩子告诉a.b.c,这些美丽的风筝是从哪里来的。
a.b.c通过竖蛋游戏,寻找做风筝匠人的线索。
a.b.c找到做风筝的匠人。
风筝匠人的手艺精湛+采访。 a.b.c与匠人的互动学习风筝的制作。 a.b.c对于制作风筝的体验和感受采访。 a.b.c穿着宋代古装,在叶氏民宿里上演着状元回府感恩一口井 的戏码,进举状元c在古井边,双手合十,感恩。
素材内容待提供
风筝是一种驰名中外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制作的学问 大有门道。
现场同期声
在美丽乡村潘家浜的夏仁村,有一口宋代古井,当地民众 称之为“状元井”,据说,当时居住村里的xx,进京赶考 之前,饮用井里的水,再回府中,已是状元,为了感恩这 口古井,他特地穿上状元服去叩谢。 潘家浜村的百年老桑和千年古梓,赋予了这座村庄厚重的 历史文化底蕴,滋养了潘家浜人世世代代种桑养蚕的文化 血脉。 数十孩童,在百年榉树面前,种榉开蒙,“种榉”谐音“ 中举”,寓意孩童学业高升。
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年春分至清明时节,孩子纷纷在田间,放飞风筝。草长 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 风放纸鸢。这首清朝的古诗,正是眼下一幅充满生机、生 意盎然的乡村田园画。

幼儿童话剧,二十四节气

幼儿童话剧,二十四节气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幼儿童话剧,二十四节气篇一:幼儿园儿童话剧12则(中)幼儿园童话剧剧本:桃树下的小白兔旁白:春天来了,桃花开了(小白兔跳到桃花树边)同说:我们种的桃树开花啦!好漂亮的桃花啊!小兔(1):我们去邀请好朋友来欣赏桃花吧!小兔(2):好的,我们一起去吧!(小兔手拉手开心的出来了)(小猫喵喵的走出来)小猫(1):明天是我们的生日,我们想要一个漂亮的发夹。

可是去那里找呢?小猫(另三人):是呀,去哪找呀?(四人在想办法)小猫(2)转身惊奇的说:你们看同说:好漂亮的桃花啊。

小猫(2):用它来做发夹肯定很漂亮。

(四人一起走到桃树前)同说:桃树爷爷,能给我们一些桃花做发夹吗?桃树:可以,可以,拿去吧,这是小白兔送给你们的。

(四人摘了一些桃花)同说:谢谢桃树爷爷桃树:不用谢同说:我们有漂亮的桃花发夹啦~(小猫开心的走出去)(松树蹦蹦跳跳的出场)同说:今天的太阳好大呀!松鼠(1)对呀,你们看我头上的汗直往下流。

松鼠(另三人)我们一起去乘凉吧(四人一起坐在树下)松鼠(2):我还是觉得好热呀松鼠(另三人):我们好像有把凉快的扇子呀。

松鼠(3):可是我们到哪去找扇子呢?松鼠(4)转身惊奇的说:你们看同说:好漂亮的桃花啊。

(四人一起走到桃树前)同说:桃树爷爷,能给我们一些桃花做扇子吗?桃树:可以,可以,拿去吧,这是小白兔送给你们的。

(四人摘了一些桃花)同说:谢谢桃树爷爷桃树:不用谢同说:我们有凉快的扇子啦~(小松鼠开心的走出去)(小鸡开心的走出来)同说:明天我们要去春游啦,明天我们要去春游啦。

小鸡(1)明天我们要带些什么呢?小鸡(2):要带水小鸡(3):还有食物小鸡(4):我们还要带太阳帽。

小鸡(2):对,要带太阳帽小鸡(1):可是我们没有太阳帽同说:怎么办呢?(四人很着急)小鸡(4)转身惊奇的说:你们看同说:好漂亮的桃花啊。

(四人一起走到桃树前)同说:桃树爷爷,能给我们一些桃花做太阳帽吗?桃树:可以,可以,拿去吧,是小白兔送给你们的。

《霜降》幼儿园小学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手工教程教案PPT模板

《霜降》幼儿园小学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手工教程教案PPT模板
《霜降》
霜降
6-8周岁
创意美术
90分钟
引导孩子认识并理解二十四节气中霜降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孩子感受现在外界的温度, 湿度,植物,了解了霜降的到来。选取柿子成熟摘取制作柿饼这一景色,表现出霜降的氛 围。
观察柿子与篮子的形状,感受篮子的线条美和柿子的色彩美 用线条表现篮子,并用重复排列,横竖交织的线条表现编制的花纹。合理安排柿饼位置
霜降这个季节的代表产物非柿子莫属
在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有种植柿子树
柿子的固有色和特征跟西红柿有些类似,但本质上是不同的植物果实
红彤彤,又大又甜的红柿子
这是还未熟透的柿子,先是青色,再是黄色,慢慢的变红
柿子造型素材参考
01
1.牛皮纸上画出竹篮
02
2.素描纸上用马克笔画出桌布
铅笔
橡皮
勾线笔
素描纸
水粉颜料
色粉笔
皱纹纸
Hale Waihona Puke 牛皮纸水粉笔固体胶
剪刀
马克笔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于每年公历10月23— 24日交节。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 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 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 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气。 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霜降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进入此节气天气渐冷 开始有霜。霜降- -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霜降时节,市面上柿饼也开售了,甜甜的柿子脱干了大部分水分,变成一个个甜甜的带着白霜的柿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少儿节目
篇一: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立”即开始的意思。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

“至”即到的意思。

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
相等。

“分”即平分的意思。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

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
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

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

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
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

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
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
右为小、大寒。

为什么是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
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

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
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
至是季节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表示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现象;也反映气温下降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况和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是反
应物侯特征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天气逐渐回暖,广阔大地将呈现一片万掏复苏的景象,这一天春季开始。

雨水:表示气候逐渐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万物,蛰伏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分就是半,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叫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

清明:清洁明净的意思。

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

这一天起雨量增多,对谷物生长有利。

立夏:夏天开始,农作物渐将借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小满:满指饱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芒种:芒种也为忙种,麦类等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同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夏至:至者权也,这一夭日影短至。

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小暑:暑是炎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

大暑:炎热到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开始。

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此时因夜间较凉,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为白色露珠,是天气转凉开始的意思。

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再次相等,从这一天后,北半球日短夜长。

寒露:气温继续下降,入夜已寒气袭人,露滴凝冷,是气候将逐渐由凉变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终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小雪:北方开始降雪,但雪量还小,次数也不多。

大雪:雪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地面渐有积雪。

冬至:日影最长,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长,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