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浮选废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的方法和工艺流程介绍

污水处理的方法和工艺流程介绍污水是指用过的、废弃的、脏乱的或带有有害物质的水。
在现代化社会中,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污水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合理的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一、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污水处理的基础步骤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筛网、沉淀、过滤和浮选等。
筛网是最早用于污水处理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使用网状物质,如钢丝或塑料网,将较大颗粒的污物过滤出来。
筛网通常设置在污水入口处。
沉淀是通过重力作用使固体颗粒沉淀到底部,使污水变得清澈。
污水进入沉淀池后,静置一段时间,固体物质会逐渐沉淀到池底,而清水则从上方流出。
沉淀池通常用于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过滤是用孔分离杂质和固体颗粒,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石英砂、滤纸和滤布等。
当污水通过过滤介质时,固体颗粒会被拦截,而清净的水则通过。
浮选是利用气泡或溶解的气体将悬浮物浮起来,从而分离出来。
气泡会附着在悬浮物上,使其漂浮到污水表面,形成浮渣。
浮渣可以通过刮板机等设备进行收集和处理。
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通过加入化学品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盐溶解或水解。
化学物质的选择要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的目的来确定。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凝聚、沉淀、离子交换、中和和氧化等。
凝聚是利用化学物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聚集成较大颗粒,便于沉淀或过滤。
常用的凝聚剂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
沉淀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溶解物质转化为固体颗粒,然后再通过物理处理将其分离出来。
常见的沉淀剂有氯化铁、氯化铝等。
离子交换是通过树脂等吸附介质去除污水中的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功能团可以吸附水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并释放出等量的H+或OH-。
常见的离子交换树脂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中和是通过加入酸或碱使污水中的酸碱度达到中性。
中和可将酸性或碱性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中和成无毒或难溶的盐类。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工艺是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过程,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溶解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污染物质,使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工艺、化学处
理工艺和生物处理工艺。
一、物理处理工艺
1:筛网过滤:利用筛网将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纤维等进
行过滤,防止堵塞管道和设备。
2:沉淀:通过自然沉降或加入沉降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
下来,形成污泥。
3:浮选:利用气泡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浮起,从而达到去除的
目的。
4:絮凝:加入絮凝剂使悬浮物聚结为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
或过滤。
二、化学处理工艺
1:中和:加入酸碱等化学药剂,使污水中过多的酸性或碱性
成分中和至中性。
2:氧化:利用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氧化污水中的
有机物,使其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3:沉淀/絮凝:通过加入絮凝剂或沉淀剂,使有机物或重金属
等污染物聚结沉淀。
三、生物处理工艺
1:好氧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
和微生物生物质等。
2:厌氧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二氧化
碳和有机酸等。
3: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如芦苇、莲花等)通过吸收营
养物质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内容详见附件1(注:列出具体的附件
名称和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污水处理法: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污水排放标准: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水排放的最高标准。
浮选废水应该如何处理

• 2、臭氧化法处理黄药效果较好,而且无 “活性氯”存在。但电耗大,至今未能广 泛用于生产。
• 3、置换回收法向含有黄药、并有重金属生 成氢氧化物沉淀的废水中,在控制pH值条 件下加入硫化钠,可将黄药置换出来加以 回收利用。
• 4、电解法用白金作电极,直流电压为0.5V, 电流为40mA进行电解(分解黄药)。
• 5、酸化或碱化法在尾矿库入口废水中投加 硫酸(按100~200mg/L),可破坏选矿废水 中黄药,使其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要求 《地面水三级排放标准》。也可在尾矿库 中投加石灰,随金属氢氧化物沉淀而吸附 浮选药剂一起带入库底淤泥中。
•
含有浮选药剂的废水处理方法,多是化 学处理方法,企业可以根据浮选机废水中 含有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
其实,含有药剂的浮选废水也并不难处 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处理浮 选机中含有药剂的废水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
• 1、氧化分解:采用的氧化剂液氯、漂白粉、 次氯酸钠等进行氧化分解。其作用是: “活性氯”破坏废水中的黄药,使之被氧 化成无毒的硫酸盐,处理时pH以7~8.5为 宜。处理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试剂用量 的掌握适当。投药量太少,处理不完全; 投药量过多,净化液中有“活性氯”存在。
浮选废水应该如何处理
•
常见的选矿方法包括重选、磁选、浮选 和化学选矿,今天要将的内容和浮选有关。 在浮选过程中,一般需要添加一些化学试 剂或药剂,以达到更好的浮选效果,但是 浮选结束之后,这些含有化学药剂的废水 应该如何处理?
•
直接排出?污染环境和水资源;循环利 用?废水里的药剂成分和剂量不适合新的 浮选药剂要求......那么,如何做才能做到既 处理了废水有不污染环境呢?
浮选机官网:/
污水处理中的浮选技术

05
污水处理中的浮选技术未 来发展
浮选技术的改进方向
01
提高浮选效率
通过改进浮选装置和优化浮选 工艺,提高污水中的悬浮颗粒
和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02
降低能耗
研究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 降低浮选过程中的能耗,实现
节能减排。
03
减少药剂使用
探索新型药剂或优化药剂配方 ,降低药剂使用量,减少对环
气泡的形成与附着
通过向水中引入气泡,使悬浮物颗粒 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浮升至水面, 形成浮渣。
浮选技术的化学原理
药剂的添加
通过添加各种药剂,如捕收剂、 调整剂和起泡剂等,改变悬浮物 颗粒和气泡的物理化学性质,促
进颗粒与气泡的结合和分离。
化学反应与溶解
利用化学反应使某些悬浮物颗粒溶 解或转化为其他物质,从而改变其 物理性质,便于分离。
浮选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去除悬浮物
通过浮选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悬浮物, 如泥沙、纤维等,进行有效去除,提高 水质。
去除油脂
浮选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油脂 类物质,包括动植物油、矿物油等,降 低水体的有机污染负荷。
去除胶体物质
浮选技术能够去除污水中的胶体物质, 如硅酸盐、铝氧化物等,使水质更加清 澈透明。
某农村污水处理站的浮选技术应用
总结词
该案例介绍了浮选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站的应用,为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途 径。
详细描述
针对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该农村污水处理站采用浮选技术对生活污水 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合理配置浮选剂和工艺参数,有效去除了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 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显著改善了农村水环境质量。这一技术的应用为农村地区水污染治
工艺方法——选矿黄药废水处理技术

工艺方法——选矿黄药废水处理技术工艺简介黄药学名为烃基黄原酸盐,在我国工业应用极为广泛,如泡沫浮选捕收剂(硫化矿、有色金属矿浮选)、湿法冶金沉淀剂、橡胶硫化促进剂等,其中以作为泡沫浮选捕收剂用量最大。
黄药本身具有很高的生物毒害性,对于选矿黄药废水的处理,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包括尾矿库自然分解法、酸化法、化学氧化法、化学沉淀法等。
一、自然降解法我国目前大部分中小型选矿废水都采用自然降解法。
在尾矿浆排入尾矿库后,在水面以上的沉积滩上流动,进行充分曝气,使黄药等选矿药剂的气味大量挥发。
之后进入尾矿库内水域,进行沉淀,直到废水变为无色。
在徐承焱等人经研究发现,黄药在1-4d内自然分解速度很快,4d之后速度变缓,一周内黄药基本分解完全。
在自然降解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黄药都转化为了二硫化碳。
二、酸化法对于较大量的选矿废水,自然降解难以实现完全去除废水中黄药。
人们常常采用酸分解的方法,即利用黄药易分解的特点,在黄药自然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加入强酸性介质(盐酸或硫酸),促进黄药分解。
黄药的分解随着酸性增强,而分解速率加快,通过搅拌,在短时间内可实现全部分解。
赵永红等人通过实验发现,向250ml的浓度为10mg/L丁基黄药溶液中,加入3ml盐酸,以300r/min的速度搅拌,2h后,黄药即可分解93%,加入5ml盐酸时,就可达到100%的分解。
在实际选矿废水处理应用中,酸化分解法相对比其他方法更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故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酸化法分解的黄药废水会产生大量的二硫化碳。
三、化学氧化法目前较多研究的化学氧化法包括氯酸钠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双氧水氧化法、Fenton试剂氧化法等。
(1)氯酸钠氧化法黄药自身呈还原性,可被多数氧化剂氧化成双黄药,双黄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对废水的COD有贡献值,在水中以分子状态存在,在具有半导体性质的硫化矿物表面或矿浆中的金属离子(一般为变价金属离子)以及光和热的引发下,又会解离成黄药。
污水处理中的沉淀与浮选技术

沉淀池的类型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为长方形或方形,水流方向由进口 至出口。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处理效果稳定 ,但占地面积较大。
辐流式沉淀池
辐流式沉淀池为圆形或椭圆形,水流从中心向周 边流动,适用于处理流量较大、悬浮物浓度较低 的污水。辐流式沉淀池处理效果稳定,但占地面 积较大,且施工难度较高。
浮选技术的应用场景
工业废水处理
资源回收
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水 ,通过浮选技术去除其中的悬浮物、 油类和其他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 目的。
通过浮选技术从废水中回收有价值的 矿物或物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 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压力。
城市污水处理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利用浮选技术 去除污水中的油脂、悬浮物和其他杂 质,提高水质并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 。
污水处理中的沉淀与浮选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 • 沉淀技术 • 浮选技术 • 沉淀与浮选技术的比较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 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沉 淀和浮选技术是污水处理中的常用方 法,旨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 、油脂等污染物,提高水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 水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污水处理技 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污水处理的重要性
保护水资源
污水处理可以减少水体污染,保 护水资源,为人类提供安全、健
康的水源。
促进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 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减少环境污染
沉淀技术
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 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差。
污水处理中的浮选技术的应用

污水处理中的浮选技术的应用污水处理是确保环境健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而浮选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在水处理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浮选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提高水处理效率、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以及节约能源方面的优势。
1. 浮选技术概述浮选技术是一种基于固液分离原理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气泡与颗粒、悬浮物质粘附或连接的方式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气泡的升力将悬浮物浮起,并被集中收集。
浮选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油脂等,达到水的净化处理效果。
2. 浮选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1 非金属矿山污水处理非金属矿山污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浮选技术通过气泡与颗粒的接触,使颗粒质量较小的悬浮物浮起,并通过集中装置进行分离。
矿山污水经过浮选处理后,可有效去除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使其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2.2 废水中的污染物回收浮选技术还可应用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回收。
例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通过浮选技术可以有效地回收染料、有机颗粒物等,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同样地,在污水处理厂中,通过浮选技术可回收油脂、磷酸盐等有价值的物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 水处理厂中的初级处理浮选技术通常被应用于水处理厂的初级处理过程中,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
通过气泡的作用,将水中的悬浮物集中起来,并利用集中装置进行分离。
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提高整体处理效率,并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
3. 浮选技术的优势3.1 高处理效率浮选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其处理效率较传统的沉淀法要高。
同时,浮选技术能够处理大量水量,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
3.2 节约能源相比于传统的沉淀技术,浮选技术使用气泡作为分离介质,减少了悬浮物质的沉降时间,从而减少了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3 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浮选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大量的化学药剂,只需通过气泡作用即可完成悬浮物的分离。
浮选操作技术技巧

浮选操作技术技巧浮选是一种重要的矿石选矿操作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矿石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浮选操作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一些常用的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浮选技术。
一、浮选操作技术的基本原理浮选是利用矿石与气泡之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力差异,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颗粒与废石颗粒分离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给予矿石适当的处理,使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气泡形成可浮性团聚体,并随气泡上升到溶液表面,形成浮选泡沫,从而实现矿物的分离。
二、浮选操作技术的技巧1. 选矿药剂的选择:选矿药剂是浮选操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根据矿石的性质和选矿目标,选择适当的药剂可以提高浮选效果。
常用的选矿药剂有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等。
捕收剂用于吸附在有用矿物表面,增加其可浮性;起泡剂用于产生气泡,帮助矿物浮起;调整剂用于调整溶液的pH值,影响浮选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2. 矿石的磨矿处理:磨矿是浮选前的重要步骤,矿石的磨矿处理可以增加矿石表面积,提高矿物与药剂的接触机会,有利于浮选效果的提高。
磨矿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磨矿时间和磨矿细度,避免过度磨矿导致有用矿物的破损和丧失。
3. 气泡的控制:气泡是浮选过程中起到分离作用的关键因素。
合理控制气泡的大小、数量和速度,可以提高浮选效果。
常用的气泡生成装置有机械搅拌器和气溶胶喷射器等,通过调整搅拌速度和气体流量,可以控制气泡的大小和数量。
4. 浮选机槽的设置:浮选机槽是浮选操作中的主要设备,其结构和参数的设置对浮选效果有重要影响。
浮选机槽的设计应考虑到矿浆的流动性和搅拌性,避免矿浆的死角和积聚现象。
同时,根据矿石的性质和选矿目标,选择适当的浮选机槽型号和参数,可以提高浮选效果。
5. 浮选过程的监控和调节:浮选过程中,及时监控和调节各项参数是保证浮选效果的关键。
通过测量浮选泡沫高度、药剂用量和浮选尾矿的品位等指标,可以了解浮选过程的实时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常用的监控仪器有浮选泡沫高度计、药剂自动控制装置和浓密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 | 浮选废水处理工艺为了有效地浮选出有价矿物,铅锌硫化矿选矿厂在各个浮选阶段均加入了一定量的有机巯基类捕收剂,这些有机巯基类捕收剂致使选矿作业废水的成分复杂、有毒有害成分增多,若将这些大水量的选矿作业废水直接排放,势必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选矿作业废水一般先排入尾矿库中,在尾矿库通过自然降解后再外排至周边水体。
尽管尾矿库外排水的硫化物指标达到了《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的排放要求,但该标准并没有提出关于尾矿库外排水的挥发性有机硫化物(VOSCs)排放种类的要求,而挥发性有机硫化物会对水体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VOSCs进入大气对流层后被氧化生成SO2,形成硫酸盐,对区域酸沉降有较大影响,另外,多数含硫的有机物毒性很强,会危害人体健康。
常见的VOSCs物质如二硫化碳(CS2)、二甲基二硫醚(C2H6S2)和3,6-二甲基-1,2,4,5-四硫环己烷(C2H4S4)等因具有刺激性的恶臭气味和极低的嗅阈值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目前还未见到有关铅锌硫化矿矿山废水中VOSCs 组成特征及来源的研究。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人类排放,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石化炼油行业的生产排放、城市污水处理厂、禽畜养殖场、垃圾填埋场和矿山行业等是VOSCs的重要来源。
一部分VOSCs是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的排放,一部分是废水中大量繁殖的厌氧微生物在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
国内外对矿山行业中浮选废水的VOSCs组成及来源的相关报道很少,Simpson等(2010)发现油砂在露天开采的过程中会有VOSCs排放。
但这些研究仅对矿石开采过程中的VOSCs进行分析,没有摸清VOSCs在废水中的组成特征,也没有对选矿废水和尾矿库外排水中VOSCs进行探讨。
因此,本研究以国内某铅锌硫化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浮选过程及尾矿库外排水中VOSCs的组成进行系统研究,在获得VOSCs组成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各单元作业废水及尾矿库外排水中VOSCs的来源,以期为铅锌硫化矿浮选工艺改进和尾矿库外排水安全排放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1.1采样点的布设以国内某铅锌硫化矿各选矿作业废水及尾矿库外排水作为研究对象,采样点分布如图1所示。
洗矿废水为破碎洗矿作业出水;φ45m浓密机溢流水为浮选作业混合水;φ53m浓密机溢流水为锌尾浓缩作业出水;φ30m浓密机溢流水为选硫作业后硫尾产品浓缩出水,是尾矿库进水水源。
对上述4种作业废水及尾矿库外排水进行采集,用采水器采集采样点水样,装于25L聚乙烯水桶并带回实验室。
同时,收集选矿作业过程中投加的工业用浮选药剂,真空密封带回实验室用于研究自然降解特性。
图1 铅锌硫化矿选矿作业流程及作业废水示意图(图中为采集水样点)1.2样品处理与分析采用QJ-8001Y臭氧发生器(5g·h-1)对尾矿库外排水与各单元作业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臭氧浓度为40mg·L-1,水样放置在自制玻璃圆柱反应器中(总体积3.5L,有效液体体积3L),臭氧从反应器底部曝气盘以鼓泡方式通入水样中进行反应,反应过程维持在25℃左右,总取样体积保持在水样体积10%以下。
当水样总有机碳(TOC)、pH和硫酸根离子(SO2-4)浓度趋向稳定时停止反应,并对水样臭氧氧化处理前后TOC、pH和SO2-4浓度进行观察。
根据臭氧处理前后SO2-4浓度增量,通过摩尔质量公式推算水中低价态硫(价态小于+6)浓度,同时与无机硫化物的浓度测定值进行对比。
取尾矿库外排水原水与各单元作业废水原水使用StratumPTC吹扫-捕集样品浓缩器进行样品浓缩,然后注入GC7890A/5975CMSD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观察尾矿库进水与外排水中挥发性有机硫化物变化情况。
以纯净水为溶剂,分别配制药剂质量浓度为100mg·L-1的丁基二硫代碳酸钠(n-BX)、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腐殖酸钠(SH)和松醇油溶液,药剂溶液置于相对湿度75%、周边平均温度28℃、敞开明亮光照环境下进行自然降解试验。
当4种浮选药剂水溶液自然降解率达到100%时,取水样使用StratumPTC吹扫-捕集样品浓缩器进行样品浓缩,然后注入GC7890A/5975CMSD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
其中,pH测定方法参照《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水质中无机硫化物浓度测定方法参照《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HJ/T60—2000)》;硫酸根离子(SO2-4)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用882型离子色谱仪测定;总有机碳(TOC)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用TOC-VCPH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自然降解过程中浮选药剂的浓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GC色谱柱为:30m ×250μm×0.25μm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始温40℃,以5℃·min-1升至100℃,以15℃·min-1升至280℃,再以30℃·min-1升至330℃;载气为氦气,流速为2.20mL·min-1。
MS为电子电离源(EI);离子化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为230℃,接口温度为300℃,质量扫描范围20-550amu。
2、结果与讨论(Resultsanddiscussion)2.1浮选废水中的VOSCs组成及来源分析2.1.1各单元作业废水中低价态硫的存在形式各单元作业废水经臭氧氧化处理30min后,pH、TOC、SO2-4浓度变化情况见表1。
各作业出水经过臭氧持续处理后,各单位作业废水pH均下降至2。
20左右,洗矿废水、φ45m浓密机溢流水、φ53m浓密机溢流水、φ30m浓密机溢流水TOC去除率分别是8.83%、10.55%、10.79%、2.96%,说明臭氧氧化处理后各单位作业废水中仍含有部分难降解有机物。
表1 各单元作业废水臭氧氧化处理前后pH、TOC、SO2-4浓度变化各单元作业废水经臭氧氧化处理后SO2-4浓度显著增加。
通过摩尔质量浓度公式折算出各作业废水中低价态硫(价态小于+6)浓度分别是:洗矿废水5mg·L-1,φ45m浓密机溢流水107mg·L-1,φ53m浓密机溢流水149mg·L-1,φ30m浓密机溢流水112mg·L-1。
各单元作业废水中无机硫化物的浓度范围是0.60-1.59mg·L-1,经臭氧氧化处理后无机硫化物浓度均未检测出,因此,无机硫化物中S2-经臭氧氧化后产生的SO2-4对各单元作业废水SO2-4浓度增量的贡献很低,可以排除无机硫化物对水体中含硫化合物的贡献。
破碎、冲洗作业工段产生的洗矿废水含有大量的泥沙和泥浆,这类作业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含硫量低的有机化合物,臭氧氧化处理后生成大量的有机酸导致其pH下降。
磨矿作业工段和铅锌浮选作业工段在作业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有机巯基类捕收剂,矿浆和废水经过铅锌浮选后进入锌尾浓缩作业工段,锌尾浓缩作业工段产生的作业废水(φ53m浓密机溢流水)低价态元素硫含量最高。
锌尾浓缩作业后的矿浆和部分废水会进入硫浮选作业工段,通过自动化调控添加硫酸调节矿浆和废水pH,导致随后的φ30m浓密机溢流水呈中性。
作为进入尾矿库的主要水源的φ30m浓密机溢流水是选硫作业工段产生的废水,这类作业废水进入尾矿库时无机硫化物浓度很低,然而φ30m浓密机溢流水经过臭氧氧化处理后SO2-4浓度增量是335mg·L-1,说明这类废水还存在浓度较大的低价态硫化物,因此,推测进入尾矿库的废水中低价态硫的存在形式可能为有机硫化物,2.1.2各单元作业废水中VOSCs的分析结果各单元作业废水中主要PTC-GC/MS监测结果见表2。
各单元作业废水中φ45m浓密机溢流水、φ53m浓密机溢流水、φ30m浓密机溢流水均检测出CS2。
CS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201%(20℃),易溶于醇类,若水体中存在醇类等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将增大水体中CS2的含量。
表2 各单元作业废水主要PTC-GC/MS监测结果结合图1和表2可以看出,金属硫化矿在破碎、冲洗作业产生的洗矿废水中未检测出VOSCs相关物质,因此,矿渣不是各单元作业废水VOSCs主要来源。
磨矿作业和铅锌浮选作业加入大量有机巯基类捕收剂,随后在锌尾浓缩作业产生的φ53m浓密机溢流水中检测出相对比例较高的CS2。
作为混合作业废水的φ45m浓密机溢流水,当含有CS2的φ53m浓密机溢流水与不含CS2的洗矿废水混合稀释后,检测出的CS2相对比例有所下降。
硫浮选作业工段再次加入大量的有机巯基类捕收剂进行硫浮选,随后经过φ30m浓密机沉降后的溢流水中检测出的主要VOSCs物质是CS2、C4H7NS,其中,CS2在各种成分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最高(35.60%);同时,φ30m浓密机溢流水是进入尾矿库的主要水源,为尾矿库水体带入大量的CS2。
φ53m浓密机溢流水、φ45m浓密机溢流水和φ30m浓密机溢流水均属于浮选作业工段产生的作业废水,选矿作业过程产生的VOSCs主要来源于浮选作业工段,其中,主要VOSCs物质是CS2。
因此,浮选作业废水VOSCs排放情况与浮选作业工段投加的大量有机巯基类捕收剂有关。
2.2各单元作业废水中VOSCs药剂来源分析经过12d自然降解后,100mg·L-14种浮选药剂水溶液自然降解率达到100%,PTC-GC/MS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除松醇油(C10H18O)自然降解的产物中未检测出CS2外,3种浮选药剂水溶液自然降解产物中均检测出CS2。
n-BX(C5H9NaOS2)药剂水溶液自然降解后产生的CS2含量最高,相对比例是80.33%。
其次DDTC(C5H10NNaS2)药剂水溶液自然降解后产生的CS2相对比例是58.35%,同时还产生C4H7NS为φ30m浓密机溢流水贡献VOSCs,与表2的测定结果相符。
SH(C9H8Na2O4)药剂水溶液自然降解产物中仍检测出相对比例较高的CS2、丁醇(C4H9OH)、苯(C6H6)和氨基甲酸乙酯(C3H7NO2),推断SH除腐殖酸盐外,还混合了部分含硫和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表3 四种浮选药剂水溶液自然降解后主要PTC-GC/MS监测结果磨矿和浮选作业中加入大量有机巯基类浮选药剂(如n-BX、DDTC和SH),除65%-80%被铅锌精矿带到冶炼厂精炼外,其他部分残留在细小的尾矿和选矿废水中,在浓密机中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降解后产生CS2,导致浮选作业废水中含有相对比例较高的CS2。
其中,n-BX在浮选过程中的药剂用量是其他3种药剂用量总和的2.80倍,其自然降解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CS2,因此,n-BX是φ53m浓密机溢流水、φ45m浓密机溢流水和φ30m浓密机溢流水中VOSCs的主要药剂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