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语文古诗赏析: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四时田园杂兴译文及注释

四时田园杂兴译文及注释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宋朝诗人范成大的诗作。
译文如下: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注释如下: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四时田园杂兴其25,古诗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其25,古诗意思《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古诗的意思是: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
原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1、篱落:篱笆。
2、蛱蝶:蝴蝶的一种。
赏析: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全诗无一字言农事,无一语写劳动,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繁忙。
同时,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活泼自然。
创作背景:《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年—1193年),南宋诗人。
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
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
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
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
又工词,文赋也享有盛名。
著作颇富,传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存诗1900多首。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范成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范成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作品原文:夏日田园杂兴·其二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作品注释:1.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2.梅子:果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
3.肥:指果肉肥厚。
4.麦花:小麦、大麦花。
5.菜花:油菜花。
6.日长:夏天已近,白天越来越长了。
7.篱落:篱笆。
8.惟有:只有。
9.蛱(jiá)蝶:菜粉蝶。
作品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作品鉴赏: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被视为田园诗的典范。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人用黄、肥、白、稀四个字将江南夏日风光描述得形象逼真。
第三句,从人们院前的静寂来表现农人早出晚归,辛勤忙碌。
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别有意趣。
全诗无一字言农事,无一语写劳动,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繁忙。
同时,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活泼自然。
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
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退居故乡石湖,卒谥文穆;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又工词,著作颇富,存世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
四时田园杂兴其25古诗的诗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诗意初夏时节,梅子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梅子,杏子也成熟了,果实圆润饱满。
夏日白天变长了,篱笆旁边没有人走动(人们都到田地里劳作去了),只有蜻蜓和蛱蝶,在自由自在地款款飞翔。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田园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和谐、各得其所的乡村图景。
第一二句,作者将视野投放至果树和农作物,分别描写了梅子、杏子这两种乡村房屋边生长的果树和麦子、油菜这两种农作物的生长情景,还分别从颜色和“壮貌”上给咱们描绘了这些植物的特点,很有现场的画面感。
梅子成熟了,色泽金黄;杏子成熟了,果实圆润饱满;麦子扬花了,雪白雪白的;油菜花快要谢完了,油菜杆上挂满了细长细长的青绿色的菜荚,它的顶部还挂有星星点点的金黄色花朵。
一个“稀”字,写出了油菜田里菜荚多、绿而菜花很少的情形。
这两句近乎白描,但作者使用了“金黄”“肥”“雪白”“稀”这样一些词语,就可以读出,这一年风调雨顺,果树和庄家的长势都很好,诗行中带有一种朦胧的“喜气”。
第三、四句,作者以“闲”写“忙”。
篱笆,一般在农家院子边上的菜园子边的,立在路边以保护菜园不受牲畜糟蹋。
这个时候,长长的夏日,院子小路篱笆边没有“闲人”走动的,只有那些蜻蜓和蛱蝶,在“悠闲自在”地飞舞。
人呢?去哪儿了?去田地里忙着除草耕作去了。
纵观全诗,我们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初夏的乡村,梅子金黄着自己的金黄;杏子饱满着自己的饱满;麦花雪白着自己的雪白;菜花稀、菜荚绿;篱笆傍边,蜻蜓蛱蝶自在飞舞;农人在田地里,忙碌着自己的忙碌。
这时候的乡村,各种人事景物各得其所,和谐美丽,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看到这些,一种喜悦之情涌进了诗人范成大的心里。
四时田园杂兴其25首诗意

四时田园杂兴其25首诗意
原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
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田里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白天变长了,大家都在田间忙碌,篱落边无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简析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被视为田园诗的典范。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人用黄、肥、白、稀四个字将江南夏日风光描述得形象逼真。
第三句,从人们院前的静寂来表现农人早出晚归,辛勤忙碌。
最后一句又以“唯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别有意趣。
全诗无一字言农事,无一语写劳动,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繁忙。
同时,诗中蕴
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活泼自然。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等夏季南方农村特有的景物,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
“梅子金黄杏子肥”这一句,首先通过视觉效果呈现了梅子和杏子的颜色和形态,梅子金黄,杏子饱满肥美,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同时,通过“金黄”、“肥”等形容词,形象地描绘出了夏季果实丰收的景象。
“麦花雪白菜花稀”则进一步描绘了夏季田园的景色。
麦花如雪,菜花稀疏,形象地表现了夏季农作物生长的特点。
麦花和菜花在这里成为了初夏田园的代表景物,它们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日长篱落无人问”这一句,则通过描绘日长、篱落、无人问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在这里,“日长”意味着夏季白天时间变长,“篱落”则是篱笆的意象,“无人问”则传达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这一句与前两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初夏江南田园的美丽画卷。
总的来说,《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初夏江南田园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体裁:诗题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作者:名字:范成大年代:宋代描述: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诗人。
谥文穆。
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翻译:原文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原文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白天长了所以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而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本诗为其中一首。
赏析二:艺术特色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考点:一、必背名句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二、文言常识标题:通假字1.惟:通“唯”。
解释:关键词:篱落篱笆。
四十田园杂兴的古诗

四十田园杂兴的古诗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朝代:南宋作者:范成大
昼出耕耘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去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耘,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朝代:南宋作者: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朝代:南宋作者: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译文:紫青的莼菜带着淡淡荷叶香,玉雪似的芹芽像薤草一样长。
在溪边随便摘些野菜,随便充当晚饭,最后一句,短篷风雨宿横塘,从音韵上和画面上,都颇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1 页 小学语文古诗赏析: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jiá
蝶飞。
作者背景: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
南宋诗人。
谥shì
文穆。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注词释义:
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江南一带农历四五月间秀穗。
菜花:油菜化,呈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籽,所以说“稀”。
日长:天长了,夏至白天最长。
篱落:篱笆。
古诗今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菜粉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