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

合集下载

新2024秋季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工艺及方案实现:技术产品的组装与调试》

新2024秋季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工艺及方案实现:技术产品的组装与调试》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工艺及方案实现:技术产品的组装与调试》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技术产品组装与调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技巧;能够识别并解决组装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初步的故障排查与调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体验从设计到实物转化的全过程,理解技术实现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技术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技术产品组装与调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技巧;故障排查与调试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识别并解决组装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根据产品特性进行针对性的调试和优化。

三、教学资源•教材:《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人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内容•教学工具:实物技术产品(或模型)、组装工具(如螺丝刀、钳子、万用表等)、调试设备(如电源、示波器等,视产品需要而定)•教学视频:技术产品组装与调试的示范视频•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技术产品组装与调试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示范操作法:教师展示实物技术产品的组装与调试过程,边操作边讲解。

•分组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技术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案例分析法:分析组装与调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分享经验,讨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个已组装完成并正常运行的技术产品(如小机器人、电子钟等),简要介绍其功能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这个产品是如何从一堆零件变成现在这样的呢?”引出技术产品组装与调试的主题。

2. 新课教学•组装准备:•介绍组装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强调安全使用规则。

通用技术 必修1 第3章-设计的一般过程、原则、评价

通用技术 必修1 第3章-设计的一般过程、原则、评价
2、明确问题
1)值不值; 2)能不能;
3.1设计的一般过程
【案例分析】 • 陈晨发现了什么问题?

• 产生了什么需求?






3.1设计的一般过程 分析案例中的陈晨等同学在设计的发现与明确阶段进 行了哪些具体工作?
主要环节
具体工作内容
调查需求
就小凳的一般需求进行调查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绘制图表
双缸半自动 洗衣机
增加了甩 干功能
双缸半自动 洗衣机 VS
全自动滚筒 洗衣机
洗涤、甩干 于一缸,增 加烘干功能
3.2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来 实现创新呢?
3.2设计的一般原则
下面的两个键盘是否存在创新?
3.2设计的一般原则
这件名为“T3”的咖 啡桌由Luca Casini设 计,SPHAUS制造,参 加了2004年9月在意大 利维罗纳举办的家具 展览。桌面为彩色的 玻璃,支架部分由一 整根钢管制成,外观 简单,深具现代感。
一个是衣挂, 另一个还是衣挂!
3.2设计的一般原则
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 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 ——韩非子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2、实用原则
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 具有的基本功能。
3.2设计的一般原则
产品实用性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包括: 物理功能:性能、构造、效率、精度、可靠性。 生理功能: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 心理功能:造型、色彩、机理、装饰。 社会功能:产品象征、显示个人的价值、兴趣、爱好和社会 地位。
3.方案构思(头脑风暴活动)
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 挖掘创造潜力,提出多个设想。

通用技术第三章 设计的过程说课稿

通用技术第三章 设计的过程说课稿

第三章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选自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的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

本课教材具体体现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

本课知识共需要两个课时完成。

这一节教学内容地位重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首先,知识点贯穿了整本书的内容,第一章《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和第二章《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等知识点在这节有具体的应用。

并且这节知识也是后面几章知识的一个缩影,对整本教材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次,从本章开始学生接触到了实践操作的内容。

这一节的内容作用是开始让学生完成由理解到应用,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本节课以小凳为载体,让学生了解体会设计的一般过程,通过学习学生才能体会到什么是设计,才开始进入设计的实践。

并且能站在整体的角度上系统地进行后面各章的学习。

所以,本节与后面各章的关系属于“总分”的关系。

(2)、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1、了解技术设计一般过程及各个环节,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2、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学习及课题研究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研究问题,多角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合作的学习,培养实践、交流、表达、评价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开展技术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以及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2、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并能养成自主学习探索的好习惯;培养富于想象、善于判断、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3)、重难点确定重点:掌握一般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环节确定依据:根据课标要求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构思,做出的设计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苏教版《通用技术》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教案

苏教版《通用技术》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教案

苏教版《通用技术》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教案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案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教材内容分析
 《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阐述了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程序,即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为深入学习后面各章节作铺垫。

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体验到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理解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和技术素养。

 二、教学对象分析
 针对普通高中学生以前很少有设计认识的基础这一情况,如何让学生能较完整的掌握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呢?这涉及到学生能否对本教材有一个完整认识的关键。

因此,让学生尝试先实践后理论的方式,从模仿制作的便携式小凳子的实践中获得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感性认识,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

这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达到新课标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高中通用技术:3.1《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1)

高中通用技术:3.1《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案(1)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凤凰国标课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章节: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课时:第1课时作者:宫恩超(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知道设计时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

(2)初步学会撰写设计概述与细则、绘制设计草图以及对设计方案的评价。

(3)能根据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具体的设计实践活动(如对可调节式小桌的设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可调节式小桌”案例的引导下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

(2)尝试运用“缺点列举法”等常用发明方法进行产品的改进性设计。

(3)在阅读、思考、讨论和合作实践中,培养技术实践、交流、表达、评价的能力和协作意识。

(4)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开展设计活动.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在设计的一般过程实践中,初步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社会的需求和技术的新发展。

(2)通过对产品的改进设计,逐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对设计成果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的交流评价,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个人的综合素养,以及对STS理念的进一步理解.二、教学重点根据课本中“便携式小板凳设计案例”的“怎样做”,学生完成自己的设计,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以及方案的交流、评价.三、教学难点根据课本中“便携式小板凳设计案例”的“怎样做”,学生完成自己的设计,如何能让所有学生都充分参与,并能体验到设计的乐趣。

激发学生积极构思,制定设计方案;从交流、评价中获取有效信息。

四、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自主阅读、多媒体教学。

五、设计思想1. 课本分析“设计的一般过程"是课本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前面两章的重点侧重于技术和设计的基础概念性的内容,从本章开始接触到实践操作内容,本节就是实践操作的第一个环节,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

高中通用技术第三章第一节——设计课题的确定

高中通用技术第三章第一节——设计课题的确定

一、发现问题
〔一〕问题的来源: 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例如:为了解决进食,人们设计了筷子,西方人创造了刀叉。
一、发现问题
〔一〕问题的来源 2、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坦克的创造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的欧洲战场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国远 征部队服役的斯温顿中提出,需要制 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 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 枪火力的装甲车来打破西部前线的这 种沉闷僵局
1、观察日常生活,对生活中的人或物的偶然一瞥,都可能引发一个 问题的发现。
微波炉的诞生
微波的产生是源于二 战期间一位雷达工程师对 雷达装置上磁控管具有加 热功能的偶然发现,也正 因为这次偶然的发现,使 人们产生了将微波所具有 的加热功能应用在生活当 中的奇思妙想……
1.用心观察生活
每次洗完衣服后,将成双的袜子挑 拣出来晾挂往往是件烦恼的事。虽 然可以在洗涤之前用饰扣将成双的 袜子固定住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 这种方法容易使洗后袜子变形,穿 得也不舒服。 套洗袜可以有效 地解决以上问题。在袜子生产过程 中,在成双的每只袜子袜口处留下 一道口子。在洗袜子之前,将成双 袜子的脚尖局部分别穿过配对袜子 的口子,一拉形成活结,这样一来, 可以在洗的过程中保持配对。当洗 完后,可以方便解开晾在一起。
开放式 问卷
封闭式 问卷
混合式 问卷
A
B
C
A.开放式问卷。被调查者在表格中根据自己的意 愿填写相关内容。
B.封闭式问卷。被调查者在已设计好的答案中选 择自己最认可的一项。
C.混合式问卷。在一份问卷中,既有开放式要求 的栏目,又有封闭式要求的栏目。
调查问卷 亲 爱 的 同 学 ,尊敬的 家长、 老师:

第三章制订我的设计方案知识点复习清单-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三章制订我的设计方案知识点复习清单-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三章制定我的设计方案一、发现与明确设计问题1、设计问题的三个来源:一是人类生存必须解决的问题;二是用户指定的设计问题;三设计者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发现的设计问题。

2、收集和整理信息(1)信息的收集[1]要全面[2]要真实准确(2)信息的整理[1]信息整理的常见方式:分类整理、去伪存真、把握重点、生成信息[2]信息整理的常用方法:分类法、比较法、核对法、评估法、分析法3、设计问题的明确(1)明确设计的价值(2)明确设计的技术要求(3)明确设计的限制(4)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和条件二、挑选合适的材料1、常见材料的特性: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新型材料2、材料选择和资源保护:选择材料时要尽量选可再生的资源和储藏丰富的资源。

3、标准件与元器件三、技术试验(不同的角度,试验种类划分不同)1、技术试验及其作用:技术试验是从技术角度对材料、元器件及整机产品进行测试和检验。

2、技术试验的种类:按专业分:力学试验、电学试验、光学试验等;按行业分:工业试验、农业试验、医药试验、武器试验等;按试验目的分:功能、性能试验,老化、优化试验,环境适应试验,破坏性试验等;按试验对象分:材料试验、结构试验、元件试验、整机试验等;按阶段分:小试、中试、应用试验等。

3、技术试验的方法:实物试验、对比试验、模拟(模型)试验、计算机仿真试验。

(会举例)4、技术试验的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果处理阶段5、技术试验报告的撰写:四、技术设计方案1、设计的构思:产品、使用者、使用环境是设计中要重点分析的因素。

2、设计方案的制定方案的制定是设计者设计思想与设计目标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规范,用图样和文字呈现出来的过程。

方案设计要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编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及成本估算等3部分组成。

1、方案的比较、权衡和决策2、方案的改进与拓展。

高三通用技术一轮复习学案(4)—《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

高三通用技术一轮复习学案(4)—《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

高三通用技术一轮复习教案(4)—《第三章如何进行设计》【学习目标】. 认识设计的基础知识,熟习设计的一般过程。

2.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能确立设计问题和拟订完好的设计方案。

4.培育合作精神,提升审美情味,学会多角度思虑问题,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加强设计的自信心。

【使用说明】、认真阅读、剖析教案内容,达成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2、整理教案、查缺补漏、稳固提升。

一、自主学习、设计问题的是人们的需乞降梦想,设计者的设计能够是原创性设计,也能够是经过增添功能、提升标准对产品进行的改良性设计2、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条件就是弄清楚时间条件、经费条件、设备条件。

3、设计的限制是指时间、环境、成本的限制。

4、资料的基本特征有。

5、技术试验的方法有。

技术试验的步骤、技术试验的分类,课本 99页按试验目的分可分为。

6、设计方案是设计者与制造者的交流语言。

方案设计由三部分构成。

课本108-111 页。

增补:、问题产生的三种门路:第一种,人类生计活动中必定会碰到的问题。

第二种,由他人给出问题,设计者一定针对问题追求解决方案。

第三种,鉴于必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2、发现问题的门路与方法①察看平时生活②采集和剖析信息:文件法,问卷检查法,咨询法(直接咨询法,间接咨询法,集体咨询法,家庭走访咨询法,个别咨询法)③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题目 1】、人们第一发现了什么问题而发明电冰箱()A.冰箱能够制作冰淇淋B.低温能够保鲜c.冰箱能够制作冰水D.冰箱能够冰镇啤酒3、产品设计要考虑的要素好多,我们能够依据设计的详细要求进行开放性的思虑。

归纳起来,这些要素分别归属于产品自己、使用者、使用环境。

即_人__、_物__、环境__三个方面。

【题目2】任何产品设计都要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以部下于环境的要素是()A.可连续利用B.色彩c.追求个性D.功能4、常有的方案构想方法:(1). 草图法——草图法不单能将一些想法较明确地表达出来,并且能够随时改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选取应尽可能多选取再生资源、可再生 资源、再生周期短的资源、资源丰富的资源,而 尽可能不选取或少选取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再生 周期长的资源、稀有资源。
4.材料选择与资源保护
一般地说,材料的选择应该坚持合理、合适的 原则,标准太高会造成浪费,标准太低又会达不 到设计的要求,返工将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一般说来,进行产品设计时,尽量多使用标准 件,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加快工作的进度。 但是,过多的使用标准件,有时会缺乏个性,使 得设计的产品过于乏味。
■比较法—把同类信息进行对比分析。 ■核对法—对可能有用的信息进行审核查对。 ■佐证法—对信息的关键性、相关因素开展证件的收集和鉴定。 ■逻辑法—通过逻辑分析发现信息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文献法—查阅有关的最新文献,确定信息的先进程度。 ■评估法—请专家学者对信息的价值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调查法—对信息的真假和来源开展调查研究。 ■其他方式。
元器件: 在电子和电器产品中,由于产品的某一功能部件的广
泛、大量使用,人们出于使用方便、简化制作过程和节约 成本的需要,单独设计和生产了这种零部件,称之为元器 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已经把若干功能 的产品部件集合在一起而构成一个新部件,如集成电路芯 片。现在的收音机、电视机、音响等电器几乎全部由电子 元器件组成。
通用技术(必修)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
3.1.发现与明确问题
3.4.怎样挑选材料
3.2.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3.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3.5.技术试验 3.6.制定设计方案
一个小故事
一条线和一万美元
请问同学们觉得值吗?为什么?
福特公司的老总认为值,不在于排除故障 的复杂与简单,而是因为德国专家发现了问题!
有人说:“当汽车的速度超过200Km/h时,空气阻力 的问题越来越明显。”
也有人说:“我烧菜时放盐的量老是控制不好。”
流线型
电子显示型
第二种:由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流线型设计:
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问题从哪里来?
• 必然碰到的 • 别人给出的 • 主动发现的
“提出(发现)一个问 爱

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
斯 坦
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
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
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
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
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
的真正进步。”




活,
切 板
菜 护
你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什吃
么面
汤 匙
吗?

•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3. 在使用折叠剃须刀时很不安全,常常刮破皮肤。
3.2 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案例一
案例二
寄宿生小明发现……, 怎样改善呢?
“也许这才是我想要的……” 还缺点什么吗?
3.3.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1.设计信息的收集
信息收集: 是指根据设计选题 的要求,有针对性 地收集与选题相 关的信息与资料.
生活(衣、食、住、行等) 需要(别人发现不足) 主动思考(开发新产品)
>>>要主动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进行设计→解决问题
你知道下面这些问题的发现引发了哪些设计和发明吗?
1. 当人生病需要躺着用直吸管吸取杯中饮料时,如果 管子弯折了,就喝不到饮料。
2. 人们在喂婴儿食物的时候不知道冷热,会烫着孩 子。
化学材料 塑料、涂料、油 漆……
耐用性好、可大量生产,但生产过程产生 有毒物质,而且不易降解,造成白色污染。
复合材料 各类合金、玻璃纤 有特殊的性能,但制造困难。 维等
新材料 纳米材料、高温超 具有新性能,但是生产困难、成本高。 导材料等等
此外,除了固体材料,还有液体材料(如:各种油漆),气体材料则较为 少见。
供给它的使用者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2.信息的整理
1.信息整理的常见方式
◆归类——把收集到的信息按性 质和内容分类归纳整理。
◆去伪存真——把收集到的信息 进行鉴别处理,区分信息的真 伪和可靠性。
◆抓住重点,突出主要因素—— 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 按重要性排队。
◆其他方式。
2.信息的整理
2.信息整理常用方法
2.进行信息的整理,选 择信息整理方式
信息整理: 是指对信息的加工
处理.
1.信息收集
进行信息收集,首先要求设计者设计好
_信_息__的_来__源_和_信__息_的__类__型,然后再分_来__源_、 分_类__型_进行收集。
常见的 方式有??
实地调查、访问相关人员、借助 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 借助因特网、查阅图书资料、进行专家
发现问题很重要!!!
程序员的苦恼
我到底哪里错了,你告诉我,我一定改!!!
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解 决某个问题的途径的过程。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行设计 的前提,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 出问题,设计便无从谈起。
从技术的角度看,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 问题,不断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材料的加工
加工方式 说明 锯 锯断,切断
刨或磨 材料平面加工,如刨平材料的表面 钻 钻孔 锻压 成型,有热压和冷压之分 拼接 组成部件,有焊接、粘接等 铸造 直接成型复杂部件
3.标准件与元器件
标准件: 标准件是指结构、尺寸、画法、标记等各方面已经完
全标准化,并由专业厂生产的常用的零(部)件,如螺纹 件、滚动轴承等等。
咨询、调查市场现状
信息收集原则
为了保证信息收集的质量,应坚持的原则:
准确性原则
要求所收集到的信息要真实,可靠。这是信 息收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全面性原则
在进行信息收集时,对信息源和信息类型的 设计要广泛一些,以防有用的信息丢失。
信息的利用价值取决于该信息是否能及时地提
时效性原则 供,即它的时效性。信息只有及时、迅速地提
3.4.怎样挑选材料
1.材料 2.材料的加工 3.标准件与元器件 4.材料选择与资源保护
1.材料
材料分类——按来源分
来源
举例
特点
天然材料 竹、木、石头、泥 安全、一般无害、人们普遍喜爱,但生产
土、宝石……
周期长,大量使用对环境、生态破坏大。
金属材料 钢铁、铜、铝、 金……
机械特性好、容易加工、可大量生产,但 是不可再生资源,冶炼时需使用大量能源, 且产生废水、废渣和废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