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技课程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劳技知识和技能,如整理书包、扫地、擦桌子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整理书包学习如何正确整理书包,培养整理物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放学后及时整理书包的好习惯。

2. 第二课时:扫地学习扫地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扫地能力。

引导学生注意地面的垃圾分布,提高扫地效果。

3. 第三课时:擦桌子学习擦桌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擦桌子能力。

引导学生注意桌子上的污渍,提高擦桌子效果。

4. 第四课时:整理书桌学习如何正确整理书桌,培养整理物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定期整理书桌的好习惯。

5. 第五课时:整理床铺学习如何正确整理床铺,培养整理物品的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整理床铺的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劳技能力。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3.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合作意识等。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果,如整理书包的整齐度、扫地的干净程度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劳技知识和实践操作步骤。

2. 实物教材:如书包、扫把、抹布等,用于实践操作。

3. 评价表格:用于记录学生的实践表现和成果。

六、教学计划与安排1. 第一周:学习整理书包,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2. 第二周:学习扫地,掌握扫地的方法和技巧。

3. 第三周:学习擦桌子,提高擦桌子效果。

4. 第四周:学习整理书桌,养成定期整理书桌的习惯。

5. 第五周:学习整理床铺,养成整理床铺的习惯。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 教师应耐心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劳技方法和技巧。

三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劳技课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技课的意义和目的,培养学生对劳技课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劳技课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a.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劳技课的意义。

b. 讲解劳技课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c. 展示劳技课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劳技课的乐趣。

d.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劳技课的认识和感受。

e.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二、第二章:手工制作技巧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2. 教学内容:学习使用剪刀、胶水、彩纸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a.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

b. 讲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c. 演示如何使用剪刀、胶水、彩纸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d. 学生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e.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f.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三、第三章:简单的劳技制作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学习制作纸飞机、纸船、折纸等简单手工作品。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a. 引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简单手工作品的意义。

b. 讲解制作简单手工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c. 演示如何制作纸飞机、纸船、折纸等简单手工作品。

d. 学生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简单手工作品。

e.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f.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第四章:生活中的劳技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技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内容: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劳技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一、第一篇教案:认识劳动工具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劳动工具,了解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劳动工具,如扫把、拖把、抹布等;讲解劳动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展示劳动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2) 讲解劳动工具的作用,如清洁、整理等;3) 示范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观看并模仿;4)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劳动工具,教师巡回指导。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分组练习使用劳动工具的情况,评价学生对劳动工具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二、第二篇教案:学习整理房间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讲解整理房间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实践整理房间的过程。

3.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整理房间的原则,如分类、有序等;2) 讲解整理房间的方法,如收拾玩具、叠衣服等;3) 学生实践整理房间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4. 教学评价:三、第三篇教案:学习烹饪简单的菜肴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烹饪简单的菜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2. 教学内容:讲解烹饪简单的菜肴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实践烹饪简单的菜肴的过程。

3.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烹饪简单的菜肴的原则,如安全、卫生等;2) 讲解烹饪简单的菜肴的方法,如切菜、炒菜等;3) 学生实践烹饪简单的菜肴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4) 总结烹饪简单的菜肴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实践烹饪简单的菜肴的情况,评价学生对烹饪简单的菜肴的掌握程度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的能力。

四、第五篇教案:学习种植植物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种植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责任感。

2. 教学内容:讲解种植植物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实践种植植物的过程。

3.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种植植物的原则,如选择合适的植物、准备种植环境等;2) 讲解种植植物的方法,如挖坑、浇水等;3) 学生实践种植植物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4) 总结种植植物的经验,培养学生观察植物生长情况的习惯,增强责任感。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的定义。

2. 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

2. 通过实例展示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

作业:1. 调查身边的劳动与技术应用实例。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安全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范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劳动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教学活动:1. 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演示安全操作规范。

作业:1. 列举自己在家庭、学校中的劳动安全注意事项。

第三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劳动技术。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日常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整理床铺、衣物。

2. 扫地、拖地。

教学活动:1. 示范讲解整理床铺、衣物的方法。

2. 分组进行扫地、拖地实践操作。

作业:1. 回家后尝试独立完成整理床铺、衣物的任务。

第四章:简单的手工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

2. 制作简单的纸质手工作品。

教学活动:1. 讲解剪刀、胶水的使用方法。

2. 示范制作纸质手工作品。

作业:1.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尝试制作纸质手工作品。

第五章:植物种植与养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种植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种植的步骤。

2. 植物的养护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植物种植的步骤。

2. 示范植物的养护方法。

作业:1. 选择一种适合在家养的植物,按照所学方法进行种植和养护。

第六章:环保意识与回收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教案一: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认识农村常见的劳动工具,如犁、耙、镰刀、锄头等。

2. 了解这些劳动工具的用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劳动工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工具。

2. 新课:教师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劳动工具进行模拟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和体会。

教案二:学习种植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种植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种植蔬菜、水果的基本技巧。

2. 了解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种植过程中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种植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种植蔬菜、水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蔬菜、水果的种植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种植过程中的体会和注意事项。

教案三:学习编织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编织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编织的基本技巧,如平编、挑编、挂编等。

2. 制作简单的编织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编织品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编织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编织操作。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谈谈编织过程中的体会和作品展示。

教案四:学习烹饪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烹饪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

【教学内容】1. 学习烹饪的基本技巧,如切、煮、炒、炖等。

2. 制作简单的菜肴。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菜肴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烹饪技巧。

2. 新课:教师讲解烹饪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

三年级下册劳动课教案【三篇】一、第一篇教案:认识劳动工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工具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劳动工具及用途。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能力。

教学准备:各种劳动工具实物或图片,PPT。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劳动工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工具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劳动工具及其用途。

3. 教师总结并讲解各种劳动工具的用途。

4.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劳动工具。

5. 教师演示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

6.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劳动工具及使用方法。

二、第二篇教案:学习整理房间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整理房间的能力。

教学准备:PPT,房间整理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房间整理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整理房间的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整理房间的经验。

3. 教师总结并讲解整理房间的基本方法。

4.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养成整理房间的习惯。

5. 教师演示整理房间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6.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整理房间的步骤及方法。

三、第三篇教案:学习洗手洗脸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3. 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增强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洗手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PPT,洗手洗脸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洗手洗脸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洗手的步骤。

2. 学生分享自己洗手的经验。

3. 教师总结并讲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5. 教师演示洗手的步骤,学生跟随操作。

6. 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学会的洗手洗脸的正确方法及习惯。

四、第五篇教案:学习扫地拖地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扫地拖地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扫地拖地的基本方法。

三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劳技教案下册全册教案.doc教案内容:一、第一章:生活中的劳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劳技知识,学会简单的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内容:a. 个人卫生:学会正确的刷牙、洗脸、洗澡的方法。

b. 整理房间:学会整理床铺、叠衣服、收拾玩具等。

c. 厨房技能:学会使用厨房工具,如刀、砧板、筷子等,并学会简单的烹饪技巧。

3. 教学活动:a. 观看生活技能视频,让学生了解正确的日常生活技能。

b.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这些技能。

c. 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劳技知识。

二、第二章:环保劳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一些简单的环保劳技。

2. 教学内容:a. 垃圾分类: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了解不同垃圾的处理方法。

b. 节约用水: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如关闭水龙头、利用淘米水等。

c. 植物种植:学会种植简单的植物,如盆栽、草本植物等,并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 教学活动:a. 观看环保知识视频,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环保劳技。

b. 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分类垃圾。

c. 开展节约用水活动,让学生学会节约用水的方法。

三、第三章:手工劳技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手工劳技。

2. 教学内容:a. 纸工: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简单的纸制品,如剪纸、折纸等。

b. 泥工:学会使用泥巴等材料,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

c. 布工:学会使用针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布艺制作,如编织、缝补等。

3. 教学活动:a. 观看手工制作视频,让学生了解手工劳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b. 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c. 举办手工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劳技作品。

四、第四章:健康劳技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学会一些简单的健康劳技。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案一、第一章:了解劳动的意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劳动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讲解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2. 讨论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平时参与的劳动活动,分享劳动的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贡献。

二、第二章: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授基本的劳动技巧,如扫地、擦桌子、整理物品等。

2.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劳动工具。

教学活动:1. 演示基本的劳动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讲解良好劳动习惯的表现和作用。

教学活动:1. 讨论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其对个人成长的帮助。

四、第四章:学会合作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劳动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合作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合作劳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教授合作劳动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劳动,如共同完成一项清洁任务。

五、第五章:培养创新劳动意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创新劳动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创新劳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创新劳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教授创新劳动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劳动任务进行创新,提高效率和质量。

2. 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劳动实践,如设计一种新的整理方法。

六、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劳动职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劳动职业。

2. 培养学生尊重各种劳动职业的态度。

教学内容:1. 介绍各种劳动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2. 讨论不同劳动职业的价值。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劳动职业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内容。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劳动职业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变幻的花结教学内容:学习花结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1学习花结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编有创意的花结。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花结的制作方法,创编有个性的花结。

教学准备:缎带,见到,订书机,双面胶,透明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用五彩缤纷的缎带可以编制出一个个美丽的蝴蝶结,我们可以把他们扎在小姑娘的辫梢上,戴在小朋友的衣服上,还可以装饰在漂亮的礼品盒上……赶快动手做吧!二、学习花结的制作。

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你知道单蝴蝶结是怎样编制的吗?2实践探索。

挑选你满意的缎带,学习编制花结。

单蝶结编制方法:A在缎带的一端留10厘米折成一个圈。

B将较长一端的缎带折向中心点,往下绕圈。

C较长一端的缎带绕至后面。

D继续绕向前,成为一个圈。

E缎带向右,从短缎带的背后向前绕一个圈。

F缎带穿过绕成的圈,使圈包住花结。

G双手拉紧缎带的两个圈和两端,调整好比例,使它成蝴蝶结形。

双蝶结A绕两个大小不同的缎带圈。

B将小的缎带圈重叠放在大的缎带圈上。

C用一根缎带在中心打结,并整理成形。

3评一评。

你做的是单色蝴蝶结还是双色蝴蝶结?好看吗?三、课后拓展延伸。

花结的式样多种多样,编制的方法也各有不同。

借助书本提示,挑选自己喜欢的花结自己编制。

2 、五彩的小花教学内容:学习用缎带制作五彩的小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用缎带制作五彩的小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在制作的过程通过看图学习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花结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各色纸缎带,剪刀,双面胶,卡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看老师制作的这些小花,漂亮吗?这些小花也是用五颜六色的纸缎带穿编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这些小花。

二、学习小花的制作过程。

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小花,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小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编制小花有几个步骤?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

编制前,可以在每根纸缎带的带头处标上序号,然后对照图示编制。

B说一说。

你是怎样对照图示编制小花的?你如何给小花搭配出满意的色彩?C想一想。

小花的各组成部分运用了哪些编制方法?三、课后拓展延伸。

1相互欣赏自己创编的小花,让同学提出改进的意见。

2看图欣赏龙,运用直线和直线转弯的编制方法,试着编制出一条巨龙。

3、纸编小帽教学内容:学习用皱纹纸制作五彩的小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用皱纹纸制作五彩的小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在制作的过程通过看图学习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小帽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各色皱纹纸,剪刀,白板纸,布料,胶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炎热的夏天,戴上一顶草帽会感觉特别凉爽,麦秆、芦苇、塑料绳、草绳、皱纹纸都能编制草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皱纹纸制作自己有个性的小帽。

二、学习小帽的制作过程。

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小帽,你有什么发现?想一想:小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编制小帽要注意些什么?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

自主学习三根编制法,四根编制法,注意纸绳不断地交叉编成辫子是基本的编制方法。

B说一说。

你是怎样对照图示编制小帽的?如何装饰小帽的,说说你的创作意图?C想一想。

你觉得编制草帽有趣吗?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延伸。

1相互欣赏自己创编的小帽,让同学提出改进的意见。

2看图欣赏,运用这样的编制方法编制其他的小饰物。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记:4、挂历纸的妙用教学内容:学习用挂历纸制作小饰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学习用挂历纸制作小饰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制作的过程通过看图学习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发明旧挂历纸的用处。

教学准备:挂历纸,厚板纸,胶水,剪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一幅幅精美的挂历不仅给人生活带来了方便,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

当一年过去时,你是否将挂历纸都收集在一起了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挂历纸的用途。

二、小组学习构思挂历纸的用途。

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纸盒和纸杯垫都是用挂历纸编成的,它们的制作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你有什么发现?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

学习编制纸杯垫的方法。

(做纸条——编制垫子——绳带穿编打结收边——收尾涂漆)B说一说。

你是怎样对照图示编制杯垫的?说说你的创作意图?C想一想。

你觉得挂历纸还可以做什么?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三、课后拓展延伸。

1相互欣赏自己创编的杯垫,想一想能不能把它编成小篮子。

2想一想挂历纸还能做什么,自己制作有特色的小饰品。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记:5、叶形盘教学内容:学习用牛奶盒制作叶形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学习用牛奶盒制作叶形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习制作叶形盘的方法。

教学准备:牛奶盒,包装纸、直尺,胶水,剪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废旧牛奶盒丢掉了多可惜啊,让我们借助它们美丽的图案,独有的轻巧,用自己的双手编制出漂亮、实用的物品。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牛奶盒制作叶形盘。

二、小组学习构思牛奶盒的用途。

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纸盘像树叶吗?这就是用牛奶盒制作出来的。

温馨提示:在制作之前牛奶盒要清洗干净。

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

学习制作叶形盘的方法。

(裁剪清洗——裁长条——编制——装饰)B评一评。

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同学互评装饰后的叶形盘。

C想一想。

你觉得牛奶盒还可以做什么?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延伸。

1相互欣赏叶形盘,想一想能不能用牛奶盒制作别的东西。

2用截、裁、穿编的技巧做一个果盘。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记:6、自制盘垫教学内容:学习用废弃的包装纸制作盘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学习用废弃的包装纸制作盘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自学观察的过程中,学习制作盘垫的方法。

教学准备:包装纸、小木棒、胶水,细铁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废弃的包装纸,我们可以利用它们,自己动手编制出大小不同的盘垫。

二、自主学习盘垫的制作。

1、观察思考。

你知道一张张的包装纸是怎样变成一根根的圆纸棒的呢?编制盘垫中又运用了哪些编制方法呢?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

学习制作盘垫的编制方法。

(卷纸棒8根——编盘垫——学接枝)B试一试。

盘垫不仅可以用“井”字排列法编制,还可以用“十”字排列法编制。

动手试一试。

C评一评,说一说。

谁的盘垫既平整又美观?三、课后拓展延伸。

1欣赏盘垫,想一想能不能把它制作的更精美,装饰墙面。

2用所学的编制方法用身边的其他材料编制更多的作品。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记7、中国结教学内容:学习用绳子编制中国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学习用绳子编制中国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和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观察学习制作中国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中国结绳,剪刀,钉板,珠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用一根绳子按一定的规律在手中绕来绕去,就能编制出各种各样的中国结,有趣极了,试着自己动手编一个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结吧!二、学习编制中国结。

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看看吉祥花,吉祥鞭分别是用几根绳子编成的呢?与同学相互交流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2实践探索编制吉祥鞭和吉祥花。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

B评一评。

在小组李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

C想一想。

能编制出其它中国结的吉祥饰品吗?尝试一下。

三、课后拓展延伸。

1用截、裁、穿编的技巧编制中国结。

2向同学们介绍一件自己编制的作品。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记8、手编毛线垫教学内容:学习用毛线编制毛线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1学习用毛线编制毛线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编制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习编制毛线垫的方法。

教学准备:硬纸板,毛线、直尺,铅笔,剪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将废旧的毛线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穿编起来,可以编织出一个个可爱的毛线垫,很有趣。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毛线编制作品。

二、小组学习构思毛线垫的作品。

1、观察思考。

你会编制毛线垫吗?怎样编制的?仔细观察毛线垫,你有什么发现?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

(1)定点,在硬纸板上每隔1厘米定一个圆点,并剪出槽。

(2)固定毛线,进行十字缠绕(3)固定号齿口的毛线,收边。

B评一评。

同学间相互欣赏交流自己的作品,提出改进的建议。

C想一想。

你觉得毛线还可以做什么?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延伸。

1创作一个毛线编制作品,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图,分享成功的喜悦。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课后记9、针钩毛线垫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针钩毛线垫的制作过程教学目标:1学习用针钩毛线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编制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钩针的起针与针法教学准备:配合教学用的照片及其他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毛线按照一定的方法,用钩针编织,可以编织出一个个可爱的毛线垫,很有趣。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毛线编制作品。

二、小组学习构思毛线垫的作品。

1、观察思考。

你会编制毛线垫吗?怎样编制的?仔细观察毛线垫,你有什么发现?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

(1)学习钩针起针,学习基本辫子针。

(2)看看编织图示,学习针法(3)学习流苏的制作方法。

B评一评。

同学间相互欣赏交流自己的作品,提出改进的建议。

C想一想。

你觉得毛线还可以做什么?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延伸。

1创作一个毛线编制作品,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图,分享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课后记10、温暖的围巾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织围巾的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织围巾的过程过程与方法:2.让学生掌握两种最简单又最重要的基本针法:上针、下针编织针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大脑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4.使学生学会编织围巾,并为自己的父、母亲或者他人编织一条围巾,培养学生的爱心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两种最简单又最重要的基本针法:上针、下针编织针法教学准备:配合教学用的围巾、照片及其他资料教学过程:1.展示几条围巾成品,揭示课题2.讨论织围巾的过程:挑选毛线、绕毛线、起针、编织、加流苏3.学生活动:挑选毛线(自己喜欢的颜色、毛线的粗细等)两人合作绕毛线4.学习起针方法:(PPT)1)用绒线打一个活结套在棒针上2)左手拿棒针,把绒线挂在右手食指上,再把右手食指上弯曲的绒线套在棒针上3)抽紧套在棒针上的绒线4)重复2~3动作,直至起到所要求的针数5. 学习两种最简单又最重要的基本针法:上针、下针编织针法(PPT)下针编织针法:下针编织又称为正针编织,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基本编织针法下针编织时,一根棒针位于左手,另一根棒针位于右手,首先将右棒针从上右边第一个线圈的左侧插入到该线圈中,并使右棒针位于左棒针下面,然后,用右手握住右棒针,将贴在右棒针上的绒线从线圈中勾出,最后,将左棒针上的这个被串套的线圈从左棒针上脱下,以后依次从右向左编织,在右棒针上就增加了一个横列的新线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