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在残疾人竞技运动中的作用_以膝下截肢短跑运动为例_冯毅_文安_刘宇
试论现代科学技术对竞技体操运动的支持与贡献

广泛应用 到竞 技体 操运动 的选材 、 训练 、 竞赛 、 管理 、 能监 测 、 体 科学研究 等各 个方面 , 促进 了竞技体操运动训练 向着科学化 、 现
代 化 方 向 发 展
s o d ta :mo en s in e a d tc n lg o i rv h f c h we h t d r ce c n e h oo t mp o e t e e f — y e
g o y n s i s n s i nt c y t g m a tc a d c e i ma a e n ta m g; mo e S l i f n g me t r m dm C—
1 研 究对 象 与方法
1 1 研 究 对 象 .
本 文 以 竞 技 体 操 的 “ ”、美 ” 征 和 科 学 技 术 对 体 操 运 动 难 “ 特 发展 的 支 持 为 研 究 对 象 。
V 1 N . o. 9 o4
De . 0 0 c2 1
21 0 0年 1 月 2
・代 科 学 技 术 对 竞 技 体 操 运 动 的 支 持 与 贡 献
周 丹
( 南京体育学 院 省蹦床 队, 江苏 南 京 2 0 1 ) 10 4
摘 要 : 用 文 献研 究 法 、 家 访 谈 法 、 辑 分 析 法 等 方 法探 讨 运 专 逻
技术 无 处 不 存 在 , 比如 信 息 技 术 、 物 技 术 、 间技 术 、 材料 和 生 空 新
了科 学技术对竞技体操运 动的 支持 与贡献 。研 究结 果表 明: 现 代科 学技术提 高了竞技体操训 练效 益, 实现 了竞技 体操训 练的 科 学化 ; 现代科学技 术促进 了竞技 体操 竞赛 活动 的开展 ; 代 现 科 学技 术促使竞技体操运动训 练 管理科 学化 ; 现代 科 学技 术提
科技帮助残疾人作文

科技帮助残疾人作文篇一《科技:残疾人的超级助手》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默默地帮助着残疾人朋友。
你看,它在他们的生活里简直无处不在。
就说我邻居老王吧,他是个盲人。
以前出门那可叫一个困难,全靠一根导盲杖小心翼翼地探路,还老是磕着碰着。
但是现在可不一样喽。
他有了一个超酷的智能眼镜。
这眼镜啊,可不是一般的眼镜。
它能把老王眼前的景象转化成语音告诉他。
比如说,有一次我和老王一起出门散步,走在小区的路上。
这眼镜就开始发挥它的本事啦,“前面三米有个垃圾桶,左边有个小水坑。
”老王听到后,立马就准确地调整了方向。
路过花花草草的时候,眼镜还会说“左边是一丛月季花,有红色的花正在开放。
”老王听了,脸上笑开了花,他说就像自己真的能看见了一样。
这智能眼镜啊,可不仅仅能提示这些简单的路况信息哦。
当老王走到马路上,它能识别红绿灯的状态,告诉他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停。
这可比导盲杖靠谱多了。
而且老王去商店买东西的时候,那眼镜还能识别商品的条形码,把商品的名字、价格都告诉他。
这让老王感觉自己特别有底气,就像有了一双能看东西的眼睛。
多亏了这科技产品,老王现在可独立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处处需要别人帮忙。
这科技就像一双温暖又智慧的手,紧紧地拉着像老王这样的残疾人朋友,带着他们更自信地走向这个世界。
篇二《科技点亮残疾人的生活》科技真的是个神奇的东西,对于残疾人来说,那简直就是改变命运的宝贝。
我有个远方表弟,他是个腿脚不方便坐轮椅的小伙子。
以前他总是感觉被世界困住了,去哪都不方便。
可是后来,科技来敲门了。
他有了一辆电动轮椅。
这电动轮椅可牛了,想去哪就去哪。
有一回,我们全家一起去逛公园。
公园里的道路有宽有窄,还有一些小坡。
不过这都难不倒表弟的电动轮椅。
在平坦的大路上,表弟轻轻按动操纵杆,轮椅就跑得又快又稳。
到了小坡那里,表弟按下特殊的按钮,轮椅就缓缓爬坡,像是一个奋勇登山的勇士。
这轮椅还有智能导航功能呢。
比如说表弟想去公园的湖边看看风景,就输入目的地,轮椅就按照设定的路线把他载过去了。
关于残奥会中国运动员背后励志的故事

关于残奥会中国运动员背后励志的故事残奥会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残疾人体育赛事,也是残疾人运动员们展现自己实力和毅力的舞台。
他们的坚毅与顽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因此成为了许多人励志的典范。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些残奥会中国运动员背后的励志故事。
张云,乒乓球运动员中国乒乓球队一直是世界体育舞台上不可撼动的霸主,残奥会上的中国残疾人乒乓球队同样强大。
张云,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他出生时因脑瘫致残,但他从未放弃对运动的热爱。
他对乒乓球有着特别的情感,自小练习乒乓球成了他的生活一部分。
虽然他的行动不便,但他依然坚持训练,终于一步步走上了残奥会的舞台。
张云在残奥会上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多次夺得金牌。
他的励志故事激励着许多残疾人和普通人,因为他的坚持和毅力,他成为了一个英雄。
刘若鹏,跳水运动员刘若鹏是一位中国跳水运动员,他出生时因小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
但他从小就对水有着特别的亲近感,于是他走上了跳水运动的道路。
他在训练中十分刻苦,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和能力。
在残奥会上,刘若鹏多次获得金牌,成为了中国跳水队的佼佼者。
刘若鹏的励志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残疾人同样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就。
林艳,轮椅赛道运动员林艳是中国轮椅赛道运动员,她在十几岁时因车祸导致双腿截肢,从此过上了丧失健全身体的生活。
林艳并没有被生活击倒,她选择通过体育来战胜自己的命运。
她重新拾起了对田径的热爱,投入到了轮椅赛道运动中。
在残奥会上,林艳多次刷新自己的记录,获得了多枚金牌。
她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无数残疾人,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坚韧与勇气。
这些残奥会运动员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残疾人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战胜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们的成功证明了残疾不是阻碍,坚持和努力才是真正的力量。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让我们知道只要有梦想和毅力,就一定能创造奇迹。
希望我们能记住这些励志的故事,让他们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包容和充满爱心。
关于残奥会中国运动员背后励志的故事

关于残奥会中国运动员背后励志的故事残奥会是残疾人的世界级体育赛事,这些运动员们不仅要面对自身的身体缺陷,还要面对来自各种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他们的背后往往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鼓舞着他们困难中前行,为国争光。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些残奥会中国运动员背后的励志故事。
一、刘汝波刘汝波是中国著名的轮椅篮球运动员,他曾多次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残奥会,赛场上的他总能展现出无限的活力和热情。
在刘汝波8岁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他的两条腿就此失去了行动能力。
在经历了手术和康复训练之后,刘汝波才最终选择了轮椅篮球这个项目。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对刘汝波来说,这只是他新生命的开始。
刘汝波坚信,无论身体有多少缺陷,精神上的强大永远是最重要的。
他不断努力训练,超越自我,最终成为中国轮椅篮球队的核心球员。
在残奥会上,他多次帮助中国队夺得金牌,并且还曾当选为全球最佳轮椅篮球运动员。
刘汝波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未来。
不管遭遇什么困难,只要你有勇气和毅力,都能够重塑自己的人生。
二、张磊张磊是中国著名的轮椅短距离跑运动员,他在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残疾人体育界的传奇人物。
他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他10岁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他不幸失去了双腿。
这样的打击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
张磊没有放弃,他站起来了,用他的坚定和勇敢面对了生活。
张磊对跑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利用轮椅进行特殊的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速度和力量。
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他成为了中国轮椅短跑队的顶尖选手,也曾多次在残奥会上获得奖牌。
他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三、金维刚金维刚是中国著名的铁人三项(残疾运动员)运动员,他在运动领域拥有许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在他年轻的时候,因为一场车祸,他失去了右臂,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痛苦和打击。
非连续性文本姜永斌《中国科技助力决胜奥运》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凭借38金、32银和18铜位居奖牌榜第二位,战绩辉煌,而成功“出圈”的中国体育明星也不少。
来自广东的苏炳添跑进了东京奥运会的决赛圈,成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短跑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中国队直落3局,3-0击败德国队获得冠军。
人们惊叹运动员的天赋与努力,实际上,他们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体育科研力量的进步。
“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在一篇名为《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的论文中,作为第一作者的苏炳添如此透露自己成为“亚洲飞人”的秘诀。
同样,中国乒乓球队屡屡夺冠也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领域应用的结果。
8月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的男子100m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斩获第六名。
虽然憾失奖牌,但在这项几乎由黑人运动员垄断甚至形成所谓“人种优势”的运动中,苏炳添的闯入打破了有关百米竞赛的人种论偏见,其意义不在夺得一块金牌之下。
历史性的突破,苏炳添的成功,其背后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现代体育科技的运用。
“苏炳添能够成功,除了其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其训练的科学化。
”8月9日,安徽省体育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仅仅是短跑,中国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是采用“师傅带徒弟”模式,教练学的是什么,就教给队员什么,全靠经验。
中国体育的训练主要就是“三从一大”,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这种训练原则本身没有错,而科技的支持使训练如虎添翼。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体育各个项目才开始加强对科技的应用。
苏炳添透露,自己的教练是“科研型”教练,运用高科技仪器和设备,对体能、技术、恢复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据此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制订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全面提升竞技能力。
经过科学的、系统性的训练,进步非常之大。
在过去几年,广东省体育局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其领导下的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作为科技平台先后与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开展了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等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支撑了广东省乃至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
坚强不屈残疾人运动员的奋斗故事

坚强不屈残疾人运动员的奋斗故事坚强不屈:残疾人运动员的奋斗故事残疾并不是一个人生命的终点,而是可以成为一个人拥有坚强意志和无尽希望的起点。
在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中,有许多令人敬佩的故事。
他们用他们的勇气、决心和无比的毅力摆脱困境,斗志满满地迎接挑战,不仅为自己争取了尊严,也突破了身体上的限制,给了更多人希望和启示。
其中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就是来自中国的刘奕良。
刘奕良在一次严重的车祸中失去了他的右臂。
这一打击对于他这样一位兢兢业业、对乒乓球有着无比热爱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然而,他没有因此放弃乒乓球,相反,他更加努力地训练自己。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要“为乒乓球而活,为乒乓球而奋斗”。
他通过不懈的努力练习和钻研,刘奕良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技巧和战术,使他能够用单手击出令对手瞠目结舌的球。
在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上,刘奕良展现了他的实力和耐心。
尽管他在比赛中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强劲对手,但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努力地击败他们,最终获得了男子单打金牌。
这一成就使他成为中国残奥会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乒乓球金牌的残疾人运动员,也为全中国的残疾人运动员树立了榜样。
但刘奕良的励志故事并没有止步于此。
他继续参加国内外的比赛,在世界乒乓球舞台上大放异彩。
他多次夺得世界冠军称号,成为一个备受尊敬的顶级运动员。
他的成功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向世界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残疾并不能阻挡一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刘奕良的故事远非孤例。
全球范围内还有许多类似的英雄。
来自南非的游泳选手南西·斯公基(Natalie du Toit)是一个非凡的例子。
在她17岁那年,她的左腿在一次车祸中被截肢。
然而,她没有因此放弃对游泳的热爱,而是利用自己的残疾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训练。
在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上,斯公基获得了五枚金牌和一枚银牌,创下了残奥会历史上的纪录。
她的故事激励着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向他们展示了有限制的身体并不能阻碍对目标的追求。
科技创新对体育竞技的影响有哪些

科技创新对体育竞技的影响有哪些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如同一场汹涌澎湃的浪潮,席卷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体育竞技也不例外。
从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到比赛的裁判手段,从赛事的转播形式到观众的观赛体验,科技创新的力量无处不在,深刻地改变着体育竞技的面貌和内涵。
首先,科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竞技水平。
过去,运动员的训练主要依赖于经验和直觉,训练方法相对单一和粗糙。
而如今,各种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让训练变得更加科学、精准和高效。
例如,运动传感器和智能穿戴设备的出现,能够实时监测运动员的心率、血压、速度、力量等关键指标,为教练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制定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通过这些数据,教练可以准确地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训练效果,减少受伤的风险。
此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也为运动员的训练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运动员可以通过这些技术模拟真实的比赛场景,进行反复的训练和实战演练,从而更好地适应比赛的压力和环境。
例如,在射击、射箭等项目中,运动员可以利用 VR 技术模拟不同的比赛场地和天气条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在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中,AR 技术可以为运动员提供实时的战术指导和对手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执行战术,提高团队配合的默契度。
科技创新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体育赛事的裁判方式,提高了比赛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在一些高速、高对抗的体育项目中,如田径、游泳、体操等,裁判的肉眼判断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出现误判和争议。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诸如电子计时、鹰眼系统、高速摄像机等设备的应用,让比赛的裁判工作更加客观、准确。
电子计时可以精确到毫秒甚至微秒,确保比赛成绩的准确性;鹰眼系统能够清晰地捕捉到球的轨迹和落点,为裁判的判罚提供有力的证据;高速摄像机则可以从多个角度拍摄比赛画面,帮助裁判进行更全面、细致的分析。
这些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减少了裁判的主观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也让运动员和观众对比赛结果更加信服,维护了体育竞技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高科技在体育竞技中的创新应用

高科技在体育竞技中的创新应用在当今时代,高科技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深刻地改变着体育竞技的面貌。
从运动员的训练到比赛的裁判,从赛事的转播到观众的体验,高科技的创新应用无处不在,为体育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首先,在运动员的训练方面,高科技手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去,运动员的训练主要依赖教练的经验和肉眼观察,但如今,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更精确、更科学的训练方法。
例如,运动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力量等关键数据。
这些传感器可以被安装在运动员的身体上、运动器械上,甚至是运动场地中,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帮助教练和运动员分析运动姿态的优缺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比如在田径短跑项目中,传感器能够精确测量起跑时的爆发力、途中跑的步频和步幅,以及冲刺阶段的速度变化,让运动员清晰地了解自己在每个环节的表现,以便进行精细化的调整。
此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也逐渐走进了体育训练的领域。
通过创建虚拟的训练场景,运动员可以在模拟比赛的环境中进行训练,提前适应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比如,滑雪运动员可以在虚拟的雪道上进行训练,感受不同的坡度和雪质,提高应对复杂地形的能力;篮球运动员可以在虚拟的比赛场景中面对各种防守策略,磨练自己的进攻和防守技巧。
这种沉浸式的训练方式不仅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还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实际比赛的能力。
在比赛中,高科技同样为裁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准确性。
鹰眼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网球、羽毛球、排球等球类项目中,鹰眼系统能够精确追踪球的轨迹,帮助裁判做出更加公正准确的判罚。
以往,一些争议性的判罚可能会影响比赛的结果和运动员的情绪,但有了鹰眼技术,裁判可以通过回放和多角度的分析,确保判罚的准确性,减少误判和争议。
此外,在一些需要打分的项目,如体操、跳水等,电子评分系统的应用也使得评分更加客观和公正。
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标准和算法,对运动员的表现进行快速准确的评分,避免了人为因素可能带来的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科学 第3 第1 2 0 1 4年( 4卷) 1期 CH I NA S P O R T S C I E N C E V o l . 3 4, N o . 1 1, 6 7 7 3, 2 0 1 4. -
科技进步在残疾人竞技运动中的作用
— — —以膝下截肢短跑运动为例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e c h n o l o A d v a n c e m e n t o n D i s a b l e d S o r t s g y p
— — —T a k i n T r a n s t i b i a l A m u t e e S r i n t i n a s a n E x a m l e g p p g p
夏 季 残 奥 会 和1 残奥会 1 届 冬 季 残 奥 会 。2 0 世 纪8 0年代, — —国际残疾人奥林 匹 克 委 员 会( 的组织机构—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 与国际奥委会( P a r a l m i c C o mm i t t e e I P C)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O - y p , 开 始 实 质 性 的 合 作。 两 者 达 成 共 l m i c C o mm i t t e e I O C) y p 识, 从1 采取奥运会结束后在同一 9 8 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 赛场举办残奥会的模式。自此, 残奥会已成为了奥林匹克
[7 ] 。迄今为止已举办了 1 在瑞典的 O r n s k o l d s v i k举行 3 4届
; 收稿日期 : 2 0 1 4 0 5 2 9 2 0 1 4 1 0 1 5 - - 修订日期 : - - ) 。 基金项目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 ( 1 4 D Z 1 1 0 3 5 0 0 , 作者简介 : 冯毅 ( 男, 江 苏 人, 在 读 博 士 研 究 生, 主要研究方 1 9 7 2 -) : ( 向为运动生物 力 学 与 运 动 表 现 , T e l 0 2 1) 5 1 2 5 3 2 3 9, E - : , 文安( 男, 陕 西 人, 副 m a i l s o l e i l f e n i n a . c o m; 1 9 7 2 @s -) g : 教授, 博 士,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残 疾 人 竞 技 运 动, T e l ( : 0 2 9) 8 3 2 0 8 0 6 0, E-m a i l 8 9 2 1 6 1 0 9 5@ q . c o m;刘 宇 q ( , 男, 河北人 , 教 授, 博 士, 博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主要 1 9 5 9 -) : ( : 研究方向为 运 动 生 物 力 学 , T e l 0 2 1) 5 1 2 5 3 5 7 1, E-m a i l 。 u l i u u s . e d u. c n @s y 作者单位 : 上海体育 学 院 运 动 科 学 学 院 , 上海 2 1. 0 0 4 3 8; 2.西 安 陕西 西安 7 工业大学 体育学院 , 1 0 0 3 2 , 1. S h a n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o f S o r t S h a n h a i 2 0 0 4 3 8, C h i - g y p g ; ’ , n a 2. X ia n T e c h n o l o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i ' a n 7 1 0 0 3 2, g y X C h i n a .
] 3 1 。2 成[ 膝下截肢的短跑比 0 1 2年奥运会 和 残 奥 会 之 后,
维假肢的出现和设计的改进, 对于下肢截肢组短跑运动成
] 3 8 。1 绩 的 提 高 起 着 极 为 重 要 的 作 用[ 9 8 8年残奥会赛场上
更是 碳纤维假肢的首次出现对于下肢截肢短跑运动而言,
] 3 2 ( 。 图 1) 一 个 里 程 碑 式 的 突 破[
赛运动水平 又 有 了 大 幅 提 升, 运动成绩进一步逼近健全 人。值得注意的是, 膝下截肢短跑运动的发展过程也是碳 纤维假肢的设计不断改进和演化的过程
[ ] 3 2
, 而运动员运 。
动成绩的提高显然得益于假肢技术的进步
[ ] 3 8
注: 图中右 上 为 1 9 8 8年残奥会上出现的首款碳纤维假肢 , 其基本设计中带有弹性足跟。 F l e x o o t -F 图 1 1 9 7 6—2 0 1 2年历届残奥会男子 T 4 4级1 0 0m 跑的冠军成绩示意图 F i u r e 1. h a m i o n R e s u l t s o f 1 9 7 6—2 0 1 2 C g p , P a r a l m i c G a m e s M e n ' s 1 0 0mT 4 4 y p
] 7 。残奥会的前身是 加的、 奥 林 匹 克 运 动 形 式 的 运 动 竞 赛[
椅、 假肢、 投掷椅、 坐式滑雪板等运动装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运动辅助器具不断改进的设计促进了残疾人运动成
] 1 9, 3 8 。在众多残 绩的提高, 其中, 科 技 进 步 起 到 重 要 作 用[
疾人竞技运动项目中, 膝下截肢短跑运动的发展和碳纤维
] 2 8 。对 于 参 加 竞 技 运 动 的 残 疾 人 而 言, 轮 运 动 员 的 标 准[
。随着残疾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残疾人可参加
的竞技运动比赛越来越多, 其中,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 ( , ) 以下简称“ 残奥会” 是全世界残疾人竞 P a r a l m i c G a m e s y p 技运动最高水 平 的 综 合 性 赛 事。残 奥 会 包 括 夏 季 残 奥 会 和冬季残奥会, 是在奥运会年举行的、 由残疾人运动员参
6 7
体育科学 2 第3 第1 0 1 4年( 4卷) 1期
假肢的使用就 极 为 引 人 瞩 目。双 侧 膝 下 截 肢 的 南 非 短 跑 运动员 O s c a r P i s t o r i u s佩 戴 碳 纤 维 材 料 的 短 跑 专 用 假 肢 参 加 了2 0 1 1 年 世 界 田 径 锦 标 赛 和2 0 1 2 年 奥 运 会 的 男 子4 0 0 且均 进 入 半 决 赛。碳 纤 维 假 肢 于 1 m 跑比赛, 9 8 8年首次 出现在残奥会田径赛场, 其设计不断加以改进, 逐步被高 水平残疾人运动员所接受。在如今的残奥会田径赛场上, 膝下截肢的短跑运动员所佩戴的假肢均由碳纤维材料制
冯 毅1 , 文 安2 , 刘 宇1 1 2 1 , F E NG Y i WE N A n L I U Y u ,
摘 要: 膝下截肢残疾人短跑运动经过近4 运动员所佩戴的小腿假肢经历 0年的发展历程, 了由日常假肢向运动型假肢、 短跑专用假肢分化和发展的过程, 这同时也是膝下截肢短跑运 动不断快速发展的过程。分析了短跑专用假肢的演化历史、 碳纤维假肢的性能, 以及膝下截 探讨假肢技术的进步对于膝下截肢短跑运动员成绩提高所 肢短跑运动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并对膝下截肢短跑运动和假肢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以此为例, 阐述科 起的重要作用; 技进步在残疾人竞技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残疾人; 竞技运动; 碳纤维假肢; 膝下截肢; 短跑 : r o s t h e t i c A b s t r a c t T h e l e s t h a t t r a n s t i b i a l a m u t e e s w o r e i n s r i n t i n u n d e r w e n t a h i s t o r p g p p g y c u s t o m a r s o r t t o s r i n t s r i n t a r e r o s t h e s e s, r o s t h e s e s r o s t h e s e s. T o d a r o s t h e s e s f r o m y p p p p p p y, p ’ a l l m a d e o f c a r b o n f i b r e a n d a r e i n c r e a s i n t r a n s t i b i a l a m u t e e s e r f o r m a n c e i n s r i n t i n I n g p p p g. t h i s r o e r t i e s r o s t h e s e s, r o s t h e s i s a r t i c l e, m e c h a n i c a l o f c a r b o n f i b r e e v o l u t i o n o f s r i n t i n p p p p p g d e v e l o m e n t o f t r a n s t i b i a l a m u t e e s r i n t i n e v e n t s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a n d w e f o r e c a s t t h e a n d e r - p p p g p ’ f o r m a n c e i n t r a n s t i b i a l a m u t e e s s r i n t i n i n t h e f u t u r e. T h i s w i l l e x e m l i f t h e k e i n f l u e n c e p p g p y y o f t e c h n o l o a d v a n c e m e n t o n t h e d e v e l o m e n t o f d i s a b l e d s o r t s. g y p p : ; ; K e w o r d s d i s a b l e d s o r t s c a r b o n i b r e r o s t h e s i s t r a n s t i b i a l a m u t e e; s r i n t i n p f p p p g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