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同步习题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课件演示文稿

90 °
A北
45 °
南极 北 C 90 °
60 ° 30 °
北
B
45 °
0°
第三十七页,共110页。
野外辩方向的方法
观星法: 白天—— 早上起来面对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南西北认清方向。 晚上——利用北极星指示北方。
第三十八页,共110页。
利用北极星指示方向
北极星
第三十九页,共110页。
第五页,共110页。
按图1.1的顺序设计教学顺序 直觉感知——猜测推理——事实论证——科学证明
角色扮演: 学生把自己 想像成古人。
可补充 我国神 五、神 六有关 情况
插入活动1,佐 证“很多现 象”。 设问:凭借这 些证据 ,能不 能肯定地球是 球形?为什么?
结合“阅 读材料”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既无太阳2直3.50
射 又无极 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66.50
第二十七页,共110页。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赤热 带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2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形式
自转
公转
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第三页,共110页。
课标解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2章同步练习课件 2份打包)

球帆船赛路线图”(图 1),完成 1-3 题。
下列四个城市的经纬度位置相对正确的是( BB )
A.开普敦(34°N,18°E)
B.广州(23°N,113°E)
C.墨尔本(38°S,145°W)
D.海牙(52°N,4°W)
本次环球帆船赛依次途经的大洋是( AA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D.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2)亚洲与非洲之间的界线是 苏苏伊伊士士 运河。(在图上用色笔
把该运河标注出来)
(3)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界线是 巴拿马 运河。(在图上用
色笔把该运河标注出来)
(4)亚洲与北美洲主要以 白白令令 海峡为界。
★ 【高效练案】
拓展延伸,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
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5)从图中可以看出, 北北 (南、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更大,我 国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东东半半球球 。
如图为“世界东西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和数码所表示的大洲与大洋的名称。
B 欧欧 洲,C 非非 洲,① 太太平平 洋,④ 北冰 洋。
(2)南回归线穿过 33 个大洲。D、E 大洲之间的地理分界线 是 巴巴拿拿马马运运河河 。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 【知识网络】
抓住重点,把控全局
★ 【自主学案】
阅读教材,掌握基础
【知识点一 地球?水球?】
地球表面 7711 %是海洋, 2299 %是陆地,概括地说,即
七七 分海洋, 三三 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 不不均均匀匀 (均匀或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 在 北 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 海海洋洋 ;海洋大多分布 在 南 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 陆陆地地 。但无论怎样 划分两个半球,都是海洋的面积 大大于于 (选填“大于”或“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1章-同步练习课件

图中所示区域的半球位置是( BB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对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CC )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 B.丙地位于北温带 C.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 D.从丁地一直向北,可以回到原地
(2019·无锡)读某半球的经纬网图,回答 5-6 题。
【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 方方 →根据太阳、月亮的
形状,推测地球是个 球球体体 →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
证证实实 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 确确证证 地球是
一个球体。
能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地球球卫卫星星照照 片片 、月食、海边观看驶来的航船、登高望远等。 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 66337711 千米,最大周长约 4万万 千 米,表面积约 55..11亿亿 平方千米。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读图,并完成问题。
(1)甲点的经纬度是( 2233..55°°SS,,6600°°EE )。 (2)甲点位于 东东 (东/西)半球;乙点位于 北 (北/南)半
球。丙点位于五带中的 南南温温带带 。 (3)与乙点所在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 9900°°WW 。 (4)甲、乙、丙三点中,所在纬线最短的是 丙丙 。 (5)甲在丙的 西西北北 方向。
度 数 的 划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
分
9900 °
西,各分 118800 °
表示符号 北纬 NN ,南纬 S S 东经 EE ,西经 WW
纬度向北增加为北北纬纬 , 经度向东增加为 东东经经,
判断方法
向南增加为 南南纬纬
向西增加为 西西经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ppt课件

另外,纬度和经度的共同规律是:度数越大,13长度越短。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高纬度:
南北纬 60°—— 90°
中纬度:
南北纬 30° —— 60°
低纬度:
南北纬 0° —— 30°
14
赤道所在的位置
15
南北半球的划分
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分界线:赤道
16
经线的了解
经线: 1.形状:半圆。 2.条数:无数条。 3.指示方向:指示南北。 4.长度:所有经线都相等。
22
练一练1
140 120 100 80
160
60
0
40
20
20
40
180
60
160
80 100 120140
40
20
0 20 40
A:_4_0_°__N_,__ 40 °E.
B:_0_°__,__8_0_E_. __ 23
练一练2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 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 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笑, 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 116°、纬度40 °的地方 参加夏令营活动。信中所 写的地点在哪里?请大家 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 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赤道以南
称南纬, 用“S”表 示。
12
纬度的了解
纬度:
赤道
90度
1.范围:0° ~90°
2.变化规律;
以___赤__道___为中心,向__南__向__北_
(递增/递减)_递__增__至__9_0_°_____
__。
3. __南_纬_____(N) _北__纬_____(S)Biblioteka 分界线——赤道0°
90度
圆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高纬度:
南北纬 60°—— 90°
中纬度:
南北纬 30° —— 60°
低纬度:
南北纬 0° —— 30°
14
赤道所在的位置
15
南北半球的划分
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
分界线:赤道
16
经线的了解
经线: 1.形状:半圆。 2.条数:无数条。 3.指示方向:指示南北。 4.长度:所有经线都相等。
22
练一练1
140 120 100 80
160
60
0
40
20
20
40
180
60
160
80 100 120140
40
20
0 20 40
A:_4_0_°__N_,__ 40 °E.
B:_0_°__,__8_0_E_. __ 23
练一练2
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 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 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笑, 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 116°、纬度40 °的地方 参加夏令营活动。信中所 写的地点在哪里?请大家 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 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赤道以南
称南纬, 用“S”表 示。
12
纬度的了解
纬度:
赤道
90度
1.范围:0° ~90°
2.变化规律;
以___赤__道___为中心,向__南__向__北_
(递增/递减)_递__增__至__9_0_°_____
__。
3. __南_纬_____(N) _北__纬_____(S)Biblioteka 分界线——赤道0°
90度
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完整版》精品PPT优质课件

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形状: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 成闭合的圆圈,也称为纬线圈。
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长度:各条纬线长度不等,从赤
N
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为一点。南北
半球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赤道以北称北纬, 用“N”表示
赤道以南称南纬, 用“S”表示
纬度的划分
75°N 90°N
60°N 45°N
2)周期: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二、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
晨昏线
白
黑
天
夜
想一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的产生?
昼
夜
夜 昼
1)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被太 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夜晨
半 球
昏昼 线半
球
晨
昏
昼
线夜
半
半
球
球
2)昼夜更替: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 断更替。
3)时间差异: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随着地球的 自转产生时间的差异,东面的时间总是比西面早。
日
日
出
正
落
午
西
东
地球自转与地方时
太阳当头时,人们常说:现在是中午12点了,这就是该地 的“地方时”。例如,在上海,太阳当头的时候是12点。但同 一时刻,对远离上海以西约1 700千米的地方,太阳还在偏东 方向离当头还差1个小时,对该地而言只是11点钟。相反,对 上海以东约1 700千米的地方,太阳早已偏西了1个小时,它已 经是下午1点钟了。
B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课后作业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汇总

赤道以南称南纬, 用“S”表示
纬度的划分
75°N 90°N
60°N 45°N
北
30°N
纬
书写方法: 15°N
N
北纬40° (或40°N)
0°
15°S
南
30°S
纬
45°S
S
60°S 75°S 90°S
纬度的分布规律
北 纬
赤道
南 纬
()
()
90° 30° 20° 10° 0°
10° 20° 30°
越 向 北 度 数 越 大
拓展延伸
想一想:地轴的空间 指向具有什么特点?
地轴的空间指向在 一定时期内可以认 为是不变的,地轴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 星附近。
北极星
地心
课堂小结
请你填一填。
1. 麦哲伦 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 5.1亿 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
米;极半径 6357 千米;赤道半径 6378 千米;最大周
北极
拓展延伸
极半径是指 地心到极点 的距离。
地心
南极
极半径
北极
赤道半径是 指地心到赤 道的距离。
地心
南极
赤道半径
极半径 6357千米
北极
地心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南极
从极半径和赤道半径所呈现的数据中,你得出来什么结论?
极半径约6357千米,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可以知道 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从而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两 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越 向 南 度 数 越 大
重要的纬线及纬度
北极圈
90°N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纬度的划分
75°N 90°N
60°N 45°N
北
30°N
纬
书写方法: 15°N
N
北纬40° (或40°N)
0°
15°S
南
30°S
纬
45°S
S
60°S 75°S 90°S
纬度的分布规律
北 纬
赤道
南 纬
()
()
90° 30° 20° 10° 0°
10° 20° 30°
越 向 北 度 数 越 大
拓展延伸
想一想:地轴的空间 指向具有什么特点?
地轴的空间指向在 一定时期内可以认 为是不变的,地轴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 星附近。
北极星
地心
课堂小结
请你填一填。
1. 麦哲伦 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 5.1亿 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6371 千
米;极半径 6357 千米;赤道半径 6378 千米;最大周
北极
拓展延伸
极半径是指 地心到极点 的距离。
地心
南极
极半径
北极
赤道半径是 指地心到赤 道的距离。
地心
南极
赤道半径
极半径 6357千米
北极
地心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南极
从极半径和赤道半径所呈现的数据中,你得出来什么结论?
极半径约6357千米,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可以知道 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从而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两 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越 向 南 度 数 越 大
重要的纬线及纬度
北极圈
90°N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全册课件

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課件
«地理»七年級 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第五章 發展與合作
與同學們談地理
課標解讀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地球的形狀、大小和運動
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 現象
赤道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
重點內容
1.滄海桑田 (海陸在不斷變化)——重在科學 觀念的教育
2.板塊構造學說——側重於科學史教育及科 學興趣、科學方法的培養
教學步驟:
(1)先討論大地是運動的還是穩定的 (2)展示大西洋兩岸大陸的可拼合性,並提問:它
們原來是同一塊大陸嗎?
(3)魏格納從地圖上得到的啟示:提出大陸漂移說 (4)展示支持大陸漂移說的證據 (5)大陸為什麼會漂移----提出板塊構造學說 (6)板塊的劃分及地殼比較活動的部位 (7)用高大山系、火山地震帶、裂谷等來證明
北 西北
東北
西北 西
北西
東北
西南 東南
西南 南
東南
東
東南
在一般地圖上確定方 向的方法:
1、確定中心地點。
2、以中心地點為中心畫 十字座標,按自然方位 標注東西南北。 3、指出各點與中心點的 方向關係。
北
某中學平面圖
後操場
南 門
教 學 樓
在有指向標的地圖
辦公樓
上確定方向:
實驗樓
階梯教室 西
1、確定中心地點。 2、以中心地點為中
說明:“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一項,旨在通過該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受到 有關的科學史教育。
地球儀
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 度的劃分 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地理»七年級 上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第五章 發展與合作
與同學們談地理
課標解讀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地球的形狀、大小和運動
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 現象
赤道
第二節 海陸的變遷
重點內容
1.滄海桑田 (海陸在不斷變化)——重在科學 觀念的教育
2.板塊構造學說——側重於科學史教育及科 學興趣、科學方法的培養
教學步驟:
(1)先討論大地是運動的還是穩定的 (2)展示大西洋兩岸大陸的可拼合性,並提問:它
們原來是同一塊大陸嗎?
(3)魏格納從地圖上得到的啟示:提出大陸漂移說 (4)展示支持大陸漂移說的證據 (5)大陸為什麼會漂移----提出板塊構造學說 (6)板塊的劃分及地殼比較活動的部位 (7)用高大山系、火山地震帶、裂谷等來證明
北 西北
東北
西北 西
北西
東北
西南 東南
西南 南
東南
東
東南
在一般地圖上確定方 向的方法:
1、確定中心地點。
2、以中心地點為中心畫 十字座標,按自然方位 標注東西南北。 3、指出各點與中心點的 方向關係。
北
某中學平面圖
後操場
南 門
教 學 樓
在有指向標的地圖
辦公樓
上確定方向:
實驗樓
階梯教室 西
1、確定中心地點。 2、以中心地點為中
說明:“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一項,旨在通過該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受到 有關的科學史教育。
地球儀
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 度的劃分 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课后习题重点练习复习课件

6.下列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A )
【解析】地球仪是根据地球在宇宙中真实运动 特征制作的,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为66.5°。
读图1-1-13,回答7~8题。 7.图中所示的相关地理事物的名称,错误的是( C )
A.A是北极点 B.B是南极点 C.C是地轴 D.D是赤道
【解析】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地球始终不停 地绕着这个假想的轴运转,故又称地球自转轴,这 个轴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在图中,C表示的 不是地轴,而是纬线。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__缩__短____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__相__等____
___东__西___方向
___南__北___方向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除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
南、北极点外)
南北极点
二、纬度和经度
项目
纬度
经度
图示
度数起始线
赤道 ________(0°纬线)
__本__初__子__午__线___(0°经线
6.读图1-1-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0°经线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 B.180°以西为西经,以东为东经 C.180°经线以西以东度数逐渐变小 D.60°W经线和120°E可组成一个经线圈
【解析】读图可知,180°经线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
7.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4)比较小林所在经线与小红所在经线的长度关系:__相__等____。 (5)小林与小红沿经线一直向北走,
他们是否能够相遇?为什么? 能够相遇。因为所有的经线 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所以 他们最终会相遇在北极。
1.[中考·泰安]关于图1-1-27中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 述,正确的是( D )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 D.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