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家具制造复习重点
木质家具制造工艺学考试重点(精)

填空题:1 木质家具的接合方式:榫接合、钉接合、木螺钉接合、胶接合、连接件接合2 贴面材料:天然:天然薄木、集成薄木人造薄木、印刷装饰纸、浸渍纸、塑料薄膜3 加工精度:已加工的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几何参数的实际数值与图纸上规定的理论数值相符合的程度。
4 工艺系统: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统一体。
[5 加工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定位、装配、测量〕定位〔粗、细、辅助〕名词解释:6 十点高度: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五个最低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7 工序集中:把一个独立的工序集中为一个较复杂的工序。
集中适于产品变换困难操作水平高。
工序分化:把大的复杂的工序分成一系列小的较简单的工序。
分化特点是设备操作简单,对人员要求低,产品生产灵活。
8 怎样合理配料:配料方式上有单一配料法和综合配料法配料工艺上先横截后纵截的配料工艺、先纵截后横截、先划线后锯截、先粗刨后锯截先粗刨、锯截和胶合再锯截的配料工艺,了解这5种工艺,进行组合利用,综合确定方案。
9 工艺过程:将原料加工成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总和.家具生产工艺过程中包括材料制备、机械加工、胶合与胶贴、软化、弯曲、装配、涂饰、装饰、检验、包装、入库。
10 什么是切削运动:贴面的板坯参差不齐,有齐边加工进行尺寸精度加工和边部的铣型11 实木弯曲的工艺:毛料选择、软化处理、加压弯曲、干燥定型、最后加工简答题:12 静电喷涂:利用电晕放电现象,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原理。
使得喷具为负极涂料带负电,被涂的木材表面带正电荷,之间产生高压静电场,使得涂料微粒被吸附,沉积在被涂饰工件表面上形成涂层。
优点:1. 环境污染小 2.利用率高90%,无雾化损失3.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4.涂层均匀,附着力高,涂饰质量好5.电能消耗少,通风装置简化6.对框架类的涂饰适应性强缺点:1. 有火灾隐患 2.形状复杂的很难获得均匀涂层3.对所用涂料、溶剂、木材制品有一定要求13 榫接合的技术要求直角榫:(1榫头厚度:单榫的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2/5~1/2,双榫或多榫的厚度接近于方材的2/5-1/2。
木制家具制造复习重点

一、单选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三、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5 分)五、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35 分)六、论述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名词解释1. 配料:按照产品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将锯材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毛料的加工过程2.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适用于不平度间距较小,粗糙度分布均匀的表面,特别适合于结构比较均匀的材料。
3. 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定位是用来确定加工表面与机床,刀具间相对位置的表面4. 工艺过程:通过各种加工设备改变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或物理性质,将原材料加工成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总和。
5. 工序集中:使工件尽可能在一次安装后同时进行几个表面的加工,也就是把工序内容扩大,把一些独立的工序集中为一个较复杂的工序。
6. 集成材:指将木材纹理平行的实木板材或板条在长度,宽度,厚度上分别接长,拼宽,积厚胶合形成一定规格尺寸和形状的木质结构板材。
7. 加工余量:将毛料加工成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时所切去的一部分材料的尺寸大小。
即毛料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
8. 表面砂光:指利用砂纸或砂带上的无数个砂粒从木材表面上磨去刀痕,毛刺,污垢以及凹凸不平等使工件表面光洁。
9. 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的位置上对一个或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的某一部分操作。
10. 装配基准: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与产品中其他零件或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表面。
11. 表面粗糙度:木材或木质人造板在切削或压力加工的工程中,在加工表面会留下各种各样或程度不同的微观加工痕迹或不平度,这些微观不平度即称为木材加工表面粗糙度。
12. 工艺基准: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用来确定与该零件上其余表面或在产品中与其他零件部件的相对位置的点,线,面。
家具设计制造知识点

家具设计制造知识点一1、家具:人类日常生活中和社会活动中使用的、具有坐卧、凭倚、贮藏、间隔等功能烦人器具,一般由若干个零部件按一定的结合方式装配而成。
2、家具的基本特征:(1)功能性包括结构的精度、可靠性、方便性、安全性,还有产品造型、色彩、肌理和装饰等给人的愉悦感。
所以家具具有物理功能和精神功能。
(2)艺术性(3)工艺性(4)经济性3、家具设计的基本原则(1)造型、结构和工艺合理结合的原则(2)原材料合理运用的原则(3)人体工学的原则(4)辩证思维的原则(5)满足需求的原则(6)创造性的原则(7)流行性的原则4、家具设计和风格的多变化(1)多功能家具设计(2)高技术与传统的外观造型(3)质朴的自然风格(4)前卫派新潮风格(5)仿古怀旧风格5、从家具设计的角度看,家具设计可以分为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6、中国传统家具的风格:席地而坐时期家居风格、过渡时期家居风格、垂足而坐时期家居风格、鼎盛时期家具风格。
7、国外传统家具风格:古典时期的家具风格、中世纪的家居风格、近世纪的家居风格。
8、根据家具的使用功能分类:坐卧类家具、桌台几类家具、储藏类家具、装饰类家具、展示类家具。
9、根据家具的适用场合分类:民用类家具、公用类家具10、根据家具的安放形式分类:移动式家具、固定式家具、滚动式家具、悬挂式家具11、根据家具的结构分类:框式家具、板式家具、折叠家具、拆装家具、壳体家具、悬浮家具、弯曲木家具12、根据家具的材料分类:木材类家具、人造板类家具、竹藤类家具、金属类家具、塑料类家具、玻璃类家具、石材类家具、软垫类家具、纸类家具、复合材料类家具13、根据当今世界流行的家居风格分类:英国传统式风格家具、法国乡村式风格家具、意大利乡村式风格家具、美国殖民式风格家具、西班牙与地中海式风格家具、东方式风格家具、明清式风格家具、现代式风格家具、后现代式风格家具二1、家具设计要求:功能性要求、审美性要求、经济性要求、创造性要求、适应性要求2、造型的形式主要有纯功能使用的造型、实用和美的造型以及艺术美的造型等三种类型3、家具的造型设计是在充分考虑家具的材料、色彩、构造、家具式样、环境氛围等条件下,灵活运用造型的各种要素和美学形式法则,已构成良好外观形式的设计过程。
木家具制造工艺学提纲南京林业大学(精)资料

第二章材料2.1 木材1.木材的优缺点p10优点:①质轻强度高②容易加工③电声传导性小④天然色泽和美丽花纹⑤木质环境学特性(色香质纹、冷暖感、软硬感、粗滑感)缺点:①吸湿性(胀缩性、干缩湿胀性)②异向性(各向异性)③变异性④天然缺陷⑤易受虫菌蛀蚀和燃烧注意:①在含水率低于纤维饱和点时,木材具有吸湿性。
②木材的干缩湿胀在不同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三个方向的干缩大小顺序为弦向、径向、纵向。
③木材的干缩湿胀随着树种、密度以及晚材率的不同而异。
针叶材的干缩较阔叶材要小,软阔叶材的干缩较硬阔叶材要小,密度大的树种干缩值月大,晚材率越大的木材干缩值也越大减少木材干缩湿胀的途径有:①控制含水率②降低吸湿性③采用径切板④机械抑制2.3 贴面材料1.贴面材料的分类p20①薄木②印刷装饰纸③浸渍纸④装饰板( HPL 即三聚氰胺装饰板,俗称防火板,室友多层三聚氰胺树脂浸渍纸好酚醛树脂浸渍纸经高压压制而成的薄板。
第一层为表层纸,第二层为装饰纸,低三四五层为底底层纸)⑤塑料薄膜(聚氯乙烯薄膜即pvc薄膜、聚乙烯薄膜即PE薄膜、聚烯羟薄膜)⑥热转印膜⑦金属箔2.4 涂料见第八章第三章结构3.2木家具的接合方式1.木家具的接合方式p41①榫接合②钉接合③木螺钉接合④胶接合⑤连接件接合2.榫接合的技术要求p42直角榫:①榫头厚度为保证接合强度单榫的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2/5-1/2,双榫或多榫的总厚度也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厚度的2/5-1/2,榫头厚度应根据软硬材质的不同,比榫眼宽度校0.1——0.2mm,如果榫头厚度大于榫眼宽度,安装时会使榫眼顺木纹方向劈裂,破坏榫接合。
②榫头宽度:一般比榫眼长度大0.5——1.0mm(硬材大0.5mm,软材大1.0mm)③榫头长度:根据接合形式决定,采用贯通(明)榫接合时,榫头长度应等于或稍大于榫眼零件的宽度或厚度;如为不贯通(暗)榫接合时,榫头长度应不小于榫眼零件的宽度或厚度的1/2,并且榫眼深度应比榫头长度大2——3mm,以免因榫端加工不精确或木材吸湿膨胀而触及榫眼底部形成榫肩与榫眼零件间的缝隙,一般榫头长度为25——35mm. ④榫头数目当榫接合零件断面尺寸超过40mm×40mm时,应采取双榫或多榫接合,以便提高榫接合的强度圆榫:①圆榫含水率应比被接合的零部件低2%—3%。
家具制造工艺考试复习资料

家具制造工艺考试复习资料为什么立式铣床被称为万能铣床?可以加工面、榫、槽,其方法与要求如下:1、对面的加工a、平面加工:基准面,相对面。
要求刃口是直线,有导轨,其中加工相对面,还有一种方法,不用导轨,但加工时需要靠模,刀轴上有挡环b、曲面加工:要求刃口是直线,有样模档环c、成型面加工:要求有成型铣刀,靠模挡环d、弯曲成型面加工:要求有成型铣刀样模挡环2、对于榫眼a、直角榫:单、双、多榫,要求有榫刀,移动工作台b、梯形榫:要求有榫刀、移动工作台,还需要斜面靠板c、指型榫:要求有指型榫刀,移动工作台d、燕尾榫:要求有宝塔型榫刀,移动工作台,斜面靠板3、对槽的加工a、直角槽:要求有铣刀、导轨b、燕尾榫:要求有铣刀、斜面靠板桌台面板工艺流程:工艺名称,设备、工具、工作台,备注1台面开料,开料锯2覆条开料,开料锯(1-2台面、覆条、配料准备)3薄木剪切,剪切机4薄木拼花,胶拼机5薄木涂胶,涂胶机(3-5台面表面加工)6台面组坯,工作台7台面胶压,冷压机(6-7台面准备)8覆条与台面底板接合,工作台9覆条胶压,冷压机10台面裁边,裁边锯11铣槽,立式铣床(8-11覆条与台面组合加工)12板材截断,横截锯13开料,开料锯14加工基准面,平刨15加工相对面,压刨16截45°端面,斜角圆锯机(12-16封边条加工)17台面封边,工作台组装机18铣成型面,立式铣床(17-18台面加工)19表面修整,手压式宽带砂光机20侧面修整,手工电动砂光机(19-20 表面修整)覆面空心板的制板工艺过程1开料,多片锯2横截,推台圆锯(1-2衬条准备)3组框,气钉枪4涂胶,涂胶机5组坯,组坯工作台6胶压,冷压机(3-6胶压成板)7裁边,裁边机8封边,封边机9铣成型面,立式铣床10钻孔,木工钻床11板面铣槽,镂铣12砂光,手压式宽带砂光机(7-12封边修整)椅子的前脚上部与牵脚档结合处为方体,同时要加工直角闭口榫眼,方体下面为圆锥体。
家具设计与制造复习题库

家具设计与制造复习题库家具设计与制造复习题库一、家具设计的基本原理1. 什么是家具设计?家具设计是指通过对家具的功能、形式、材料、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将设计理念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创造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家具产品。
2. 家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实用性原则:家具设计应以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功能性与便利性。
- 美观性原则:家具设计应追求美感与艺术性,注重形式、比例、色彩等方面的协调与统一。
- 结构性原则:家具设计应注重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保证家具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 环保性原则:家具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选择可再生材料和环保工艺,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家具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是什么?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体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体尺寸、人体活动范围、人体姿势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在家具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可以使家具更符合人体的需求,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和效率。
4. 家具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原则有哪些?- 冷暖色搭配:冷色调与暖色调相结合,可以产生对比效果,增加空间层次感。
- 互补色搭配:选择位于色轮相对位置的两种颜色进行搭配,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
- 类似色搭配:选择色轮上相邻位置的颜色进行搭配,可以产生柔和、和谐的效果。
- 单一色调搭配:选择同一色调的不同亮度和饱和度的颜色进行搭配,可以产生简约、统一的效果。
二、家具制造的工艺与技术1. 家具制造的常见材料有哪些?常见的家具制造材料包括实木、人造板、金属、玻璃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可以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 家具制造中常用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常用的家具连接方式包括榫卯连接、螺丝连接、胶水连接等。
不同的连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可以提高家具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3. 家具制造中的表面处理技术有哪些?常见的家具表面处理技术包括喷涂、贴面、烤漆等。
表面处理可以改变家具的外观和质感,增加家具的美观性和耐久性。
4. 家具制造中的数字化技术有哪些?数字化技术在家具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数控加工(CNC)、三维打印等。
家具制造工艺学 知识要点整理

家具制造工艺学知识要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家具在林产工业中具有哪些重要性?答:1)家具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是林产品工业的产品;2)家具业在林产品产业链中是下游产业,是附加值较高和最具引领作用的环节;3)家具的加工技术含量很高,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远未实现自动化;4)家具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载体,这使家具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区别于一般商品;5)我国原木是传统的林产品进口大国,所耗外汇仅次于石油进口。
2、家具制造工艺与木质家具生产工艺学的概念分别是什么?2答:木质家具制造工艺:凡是使用各种工具或机械设备对木材或木质材料等进行加工或处理,使之在几何形状、规格尺寸和物理性能等方面发生变化而成为家具零部件或组装成家具产品的全部加工方法和操作技术,称为木质家具制造工艺;木质家具生产工艺学:是以木质家具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材料—结构—工艺(设备)—装饰—装配”为主要研究路线,科学系统地阐述木质家具生产工艺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和研究木质家具生产中有关工艺问题的一门专业课。
3、《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如何进行木家具的分类?2答:1)实木家具(A、全实木家具;B、实木家具;C、实木贴面家具)2)人造板类家具(纤维板家具、刨花板家具、多层胶合板家具、细木工板家具)3)综合类家具(基材采用实木、人造板等多种材料混合制作的家具)4、木质家具生产特点包括哪几个方向?P3答:1)原料:具有再生性2)产品:具有实用性3)生产工艺:具有多样性4)生产方式:具有层次性5、目前我国家具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1)发展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2)粗放型管理,劳动生产率低3)内、外部经济变化产生的影响4)劳动力成本加大,能源和原料价格上升,企业成本上升。
6、2010年家具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品牌战将代替价格战、品质战;2)生产基地向具有廉价劳动力和材料的地区转移;3)品牌打造与生产经营相分离;4)将有更多的企业以“复制”的方式收购中小企业;5)设计、材料及生产方面的发展趋势;7、查阅资料,探讨现代家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企业、生产、工艺、质量等)4现代家具工业发展的特征:1)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2)组合家具的快速发展3)家具零部件标准化的系统设计4)传统家具采用现代技术的工业化生产5)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6)家具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7)家具市场信息的研究与分析8)家居与室内环境的功效性研究。
家具生产制造知识点总结

家具生产制造知识点总结家具生产制造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涉及到材料选取、设计、制造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在现代社会,家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家具生产制造的相关知识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材料、设计、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几个方面对家具生产制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材料1. 实木材料实木材料是家具生产制造中常用的一种原材料。
实木的种类繁多,包括橡木、樱桃木、胡桃木等。
不同种类的实木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需要根据家具的设计和用途来选择合适的实木材料。
2. 人造板材人造板材是家具生产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材料。
它包括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MDF)、刨花板等。
人造板材的优点是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稳定性,同时价格相对实木材料较为便宜。
3. 金属材料在一些现代家具中,金属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铝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在家具的支撑结构、装饰零部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玻璃、陶瓷等材料玻璃、陶瓷等材料在家具的装饰方面常常被使用。
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增加家具的美观度,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功能性作用。
二、设计1. 结构设计家具的结构设计是家具生产制造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家具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好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从而节约成本。
2. 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家具生产制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优秀的外观设计可以提高家具的审美价值,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在外观设计中,颜色、形状、纹理等因素都需要被充分考虑。
3. 功能设计家具的功能设计是家具制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类型的家具所需的功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家具的用途来合理设计其功能。
三、制造工艺1. 切割和成型材料的切割和成型是家具制造的起始阶段。
在这一阶段,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来进行材料的切割和成型。
2. 组装组装是家具制造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阶段,需要将各个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家具产品。
3. 粉刷和饰面处理粉刷和饰面处理可以提高家具的表面光滑度和美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名词解释1.配料:按照产品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和质量要求,将锯材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毛料的加工过程2.轮廓算数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适用于不平度间距较小,粗糙度分布均匀的表面,特别适合于结构比较均匀的材料。
3.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定位是用来确定加工表面与机床,刀具间相对位置的表面4.工艺过程:通过各种加工设备改变原材料的形状,尺寸或物理性质,将原材料加工成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的总和。
5.工序集中:使工件尽可能在一次安装后同时进行几个表面的加工,也就是把工序内容扩大,把一些独立的工序集中为一个较复杂的工序。
6.集成材:指将木材纹理平行的实木板材或板条在长度,宽度,厚度上分别接长,拼宽,积厚胶合形成一定规格尺寸和形状的木质结构板材。
7.加工余量:将毛料加工成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的零件时所切去的一部分材料的尺寸大小。
即毛料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
8.表面砂光:指利用砂纸或砂带上的无数个砂粒从木材表面上磨去刀痕,毛刺,污垢以及凹凸不平等使工件表面光洁。
9.工序: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的位置上对一个或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的某一部分操作。
10.装配基准: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与产品中其他零件或部件的相对位置的表面。
11.表面粗糙度:木材或木质人造板在切削或压力加工的工程中,在加工表面会留下各种各样或程度不同的微观加工痕迹或不平度,这些微观不平度即称为木材加工表面粗糙度。
12.工艺基准:在加工或装配过程中,用来确定与该零件上其余表面或在产品中与其他零件部件的相对位置的点,线,面。
13.工艺过程简答题1.说明方材零件毛料加工各工序的加工目的和加工设备。
方材毛料根据尺寸不同或有不同的加工工序,如果方料要求是大尺寸方料而现在尺寸不能满足,可以用胶拼方法实现。
对小料:截断,剖料,平刨,压刨或四面刨;对大料:截断,剖料,平刨,胶拼,剖料,平刨或四面刨平面或曲面加工基准面时,常用设备:平刨,铣床(单轴立铣,双轴立铣,镂铣)端面加工基准面时,常用设备:万能圆锯机其他面加工设备:压刨(单面压刨,双面压刨床),四面刨2.说明板式部件连续后成型包边工艺的加工路线。
边部铣形-砂光-清灰-喷胶-配坯-边条长度截断-棍压-刮边-砂光-喷气加热-端部修整3.木片加工中拼缝可以采用哪些方法?(1)无纸带胶拼(胶缝胶拼)(2)有纸带胶拼(3)z状胶线胶拼(4)点状胶滴胶拼4.简述直角榫接合时技术要求?a.榫头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0.4-0.5倍,双榫或多榫的总厚度也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0.4-0.5倍,榫头厚度应根据软硬材质的不同,比榫眼宽度小0.1-0.2mm。
为使榫头插入榫眼,长将榫端的两面或四面削成30°的斜棱。
b.榫头的宽度:一般比榫眼的长度大0.5-1.0mm(硬材大0.5,软材大1mm)c.榫头的长度:采用明榫时,榫头长度应等于或稍大于榫眼的宽度或厚度;采用暗榫时,榫头长度不应小于榫眼的宽度或厚度的0.5倍,并且榫眼的深度应比榫头的长度大2-3mm,一般榫头长度为25-35mm。
d.榫头数目:当榫接合零件断面尺寸超过40mm*40mm时,应采用双榫或多榫接合,以提高榫接合强度。
5.设计基准、定位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之间有何区别?工艺基准要以设计基准来确定。
设计基准是在零件图上所采用的基准。
它是标注设计尺寸的起点。
工艺基准是在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
工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按用途不同工艺基准又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定位基准:在加工中用作定位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它是工件上与夹具定位元件直接接触的点、线或面。
定位基准又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
用作定位的表面,如果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毛坯表面,称为粗基准;若是已加工过的表面,则称为精基准。
测量基准:零件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装配基准: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机器中位置的基准6.试述合理确定毛料加工余量的意义。
合理确定毛料加工余量,才能提高木材利用率,实现合理利用木材,节省加工时间和劳动消耗,充分利用设备能力,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产品质量,并有利于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
7.常见的配料工艺有五种,请列出是哪五种。
(1)先横截后纵截(2)先纵截后横截(3)先划线后锯截(4)先粗刨后锯截(5)先粗刨,锯截和胶合再锯截8.简述对板式家具的边部处理方法有哪些?封边法,镶边法,包边法,涂饰法和v型槽折叠法9.简述圆棒榫接合时技术要求?a.材种:密度大,无节无朽,纹理通直细密的硬材,如水曲柳,柞木,桦木,色木等。
b.含水率:应比被结合的零部件低2%-3%,通常小于7%,;备用圆榫应密封包装,保持干燥,防止吸湿。
c.圆榫形式:按照构造状况不同主要有光面榫,直槽,螺旋槽,网槽等四种,按沟槽的加工方法有压缩槽纹和铣削槽纹。
d.圆榫直径:一般等于被结合零部件板厚的0.4-0.5e.圆榫长度:圆榫直径的3-4倍;榫端于榫孔底部间隙应保持在0.5-1.5mm。
f.圆榫数目:至少采用两个以上的圆榫进行结合,多个圆榫接合时,孔间距采用32mm模数,在较长接合边用多榫连接时,榫间距离一般采用100-150mm。
g.施胶:非拆装结构采用圆榫接合时,一般应带胶接合。
h.配合:要求圆榫与榫孔配合紧密或圆榫较大。
当圆榫用于固定接合时,采用有槽圆榫的过盈配合,其过盈量为0.1-0.2mm,并且一般双端涂胶;当圆榫用于定位接合时,采用光面或直槽圆榫的间隙配合,其间隙量为0.1-0.2mm,并单端涂胶通常与其他连接件一起使用。
10.用图框形式写出家具生产工艺过程的构成。
一、干燥:二、配料:三毛料加工(将锯材加工成外形尺寸准确的零件,为净料加工提供准确的定位基准)四胶合加工(主要指板方材胶合、空心板的制造、贴面等)五弯曲加工(主要指实木弯曲、单板胶合弯曲、锯口弯曲等。
)六净料加工:主要指开榫、钻孔、开槽、车形、仿形、镂铣、打榫眼、磨光等)七部件装配:就是把零件通过榫卯结构、圆榫连接、胶粘剂、钉子、木螺丝钉及五金联接件组装起来成为部件。
八部件加工:主要是指装配好的部件的加工,如门的再修正、砂光。
九总装配和涂饰:将部件、零件通过一定方式连接起来,再油漆11.说明木材加工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加工精度?(1) 家具机械或木工机床的结构,制造精度和几何精度(2)刀具的结构与制造精度,安装精度,刀具的磨损。
(3)夹具的精度及零件在夹具上的安装误差(4)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5)量具和测量的误差(6)机床调整的误差(7)工件加工基准的误差(8)加工材料的树种,材性,含水率和干燥质量等12.说明方材零件净料加工各工序的加工目的和加工设备。
13.生产中,常用胶黏剂有哪些?有何不同?a.脲醛树脂胶(UF):外观为微黄色透明或半透明黏稠液体,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性能优良,固化后胶层无色,工艺性能好,一般用于木制品和木质人造板的生产以及木材胶接,单板层积,薄木的贴面等。
b.酚醛树脂胶(PF):外观为棕色透明黏稠液体,具有优异的胶结强度,耐水,耐热,耐气候等优点,属于室外用胶黏剂,但颜色深,成本高,有一定的脆性,易龟裂,固化时间长,固化温度高。
主要用于纸张和单板的浸渍,层积木和耐水木质人造板。
c.间苯二酚树脂胶(RF)耐水,耐候,耐腐耐久以及胶接性能等及其优良,主要用于特质木质板材,建筑木结构,胶接弯曲构件,指接材或集成材等木制品的胶接。
d.三聚氰胺树脂胶(MF):外观无色透明黏液,具有很高的耐水性,耐热性,耐老性,胶层无色透明,有较强的保持色泽的能力。
和耐化学药剂能力,但价格较贵,硬度和脆度高。
主要用于14.简述椭圆榫接合时技术要求?a.只设单榫,无双榫和多榫b.两榫侧及两榫孔端均为半圆柱面,榫宽通常与榫头零件宽度相同或略小。
c.榫头厚度:接近于方材厚度或宽度的0.4-0.5,比榫眼宽度小0.1-0.2mmd.榫头的宽度:一般比榫眼的长度大0.5-1.0mm(硬材大0.5,软材大1mm)e.榫头的长度:采用明榫时,榫头长度应等于或稍大于榫眼的宽度或厚度;采用暗榫时,榫头长度不应小于榫眼的宽度或厚度的0.5,并且榫眼的深度应比榫头的长度大2-3mm,一般榫头长度为25-35mm。
15.弯曲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有哪些?答:实木方材弯曲,薄板弯曲胶合,锯口弯曲,v形槽折叠弯曲,碎料模压成型,人造板弯曲。
16.表面修整与砂光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提高板式部件表面装饰效果和改善表面加工质量。
论述题1.分析影响木材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评定木材表面粗糙度?(1) 切削用量:包括切削的速度,进料速度及吃刀量(切削层厚度)等(2)切削刀具:刀具的几何参数,刀具制造精度,刀具工作面的光洁度,刀具在刀架上的安装精度以及刀具的刃磨和磨损情况等。
(3)工艺系统:机床-刀具-夹具-工件等工艺系统的刚度和稳定性等。
(4)木材和木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材种,硬度,密度,弹性,含水率等。
(5)切削方向:包括横向切削(径向,弦向切削)和纵向切削(顺纹,逆纹切削)(6)加工余量:加工余量的大小和变化等。
(7)除尘方式:切屑的排除的装置和除尘情况以及其他偶然性因素,往往也对表面粗糙度有影响。
(8)加工方法:机床类型和切削方法(锯,铣,刨,磨,钻,压,刻,冲,车,旋)评定方法:光断面,阴影断面,轮廓法2.试述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以及合理确定加工余量的意义?1)尺寸误差:指在配料过程中,毛料尺寸上发生的偏差。
2)形状误差:主要表现在零件上相对面的不平度,相邻面的不垂直度和零件表面不成一个正面(凹面,凸面,扭曲)3)表面粗糙度误差:4)安装误差:工件在加工和定位时,相对与刀具的位置发生偏移而造成的。
5)最小材料层: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条件所决定必须多切去一层材料,该层材料为最小材料所决定的。
6)被加工材料的性质与干燥质量:7)加工表面质量要求8)机床,刀具,工件,夹具工艺系统加工余量的作用:其大小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加工零件的正品率,木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等。
若过小,零件经刨削加工后达不到要求的断面尺寸和表面质量,会使加工出的废品增多而使总的木材损失增加;相反,加工余量过大,虽然废品率可降低,表面质量可保证,但木材损失将因切屑过多而增大,同时因多次切削又会降低生产率,增加动力消耗,难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3.板材贴面材料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薄木:天然纹理,色泽印刷装饰纸:工艺简单,能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生产;表面不产生裂纹,有柔软性温暖感和木纹感,具有一点的耐磨耐热,耐化学药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