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第1篇】葡萄沟优秀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杜老师想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旅游,你们愿意去吗?2、那好,请同学们上车,做好。

游客们请注意,开往新疆吐鲁番的客车正高速行驶在公路上,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新疆有名的葡萄沟。

(板书:葡萄沟)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品读感悟。

(一)下面我想找四名同学来做我的助手,读一读课文,向大家介绍一下葡萄沟,同时想一想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指名读课文)这四名同学都读得非常的流利,而且很有感情。

下面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二)大家说了这么多,老师也觉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觉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用“”画出关键词语,并和同桌交流交流。

1、你们从哪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预设一:盛产水果。

(1)你是从哪一段了解到葡萄沟盛产水果呢?为什么读这一段让你感受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呢?(2)都有什么水果快说说?如果能吃吗到这么多水果高兴吗?快用喜欢的语气读读吧!(3)还有那些同学也是从这个地方觉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盛产”是什么意思?鞍山盛产什么?这样一个出产这么多水果的地方,一定是个好地方。

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2、其他同学再来说一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预设二:葡萄沟美、葡萄美、人好。

(1)葡萄沟的葡萄长得特别的好。

你从书中哪些句子,词语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2)抓“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一句体会:为什么读这句话让你感觉它美?“茂密”是什么意思?出示图片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呀,一个茂密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特点,在你眼里,你觉得它还想象什么?仿说比喻句子。

(3)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们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那你能带着这种舒服惬意的感觉读一读这句话吗?评价:你的朗读让我一下子就感觉到阵阵凉爽的微风向我迎面而来!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置身在这凉棚下面,真是太惬意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第【1】篇〗《葡萄沟》教案一、教学要求: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用具:教学录像带、电教用器。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教学过程:[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大意,掌握课文生字词]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

)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8、葡萄沟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

(纠正部分字读音)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

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生:葡萄沟的葡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运用画图、贴图、实物演示等多种方法感悟“梯田”、“茂密”、“一大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感悟课文内容,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了解阴房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新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及葡萄干。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了一个瓜果飘香、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地方,他就是—葡萄沟(对,指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葡萄沟,齐读课题10.葡萄沟。

1、听说呀,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相机板书。

“耳听为虚,眼见才能为实”让我们亲自去葡萄沟走一趟,看看谁玩的最痛快,收获最大!2、指名读书,学生画句子下面请同学们捧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谁读的最认真,看谁对葡萄沟有更多的了解。

开始吧!3、学生汇报交流。

(1)葡萄沟在哪?(2)葡萄长在哪里?(3)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二品读课文1感受葡萄沟水果丰富1、师: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出产各种各样的水果,我们知道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

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2、师:五月、七八月,九十月这些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时间)可见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给我们介绍了葡萄沟的水果很多,水果丰富。

葡萄沟真是名副其实的水果世界啊!此时此刻我们由衷地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渗透写法指导讲解)2感受葡萄枝叶茂密1、师:既然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接下来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去葡萄园看一看,好不好?坐上汽车出发!2、孩子们,葡萄沟到了。

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师: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一起说)出示课件句子: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长的怎样?请同学们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用横线画出描写葡萄枝叶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葡萄果实的句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设计了真实的课文环境。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不再是旁观者似的看,而是真正地走进了课文,融入了课文。

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的火花被点燃,从而对葡萄沟产生向往之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反思第【2】篇〗《葡萄沟》反思总结《葡萄沟》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不仅因为那里有最好的葡萄,更因为那里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读这篇课文,不但要让学生对葡萄沟的物产和景色有所感悟,还要让他们在读中产生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增强对少数名族的热爱之情。

实习生孙文文老师指教了这篇课文,这两节课比较上次的课有很大的进步,下面结合讲课谈谈我的看法。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这节课学习葡萄沟,用关于葡萄的谜语引入课题,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大家都能积极思考,同学们兴致昂扬。

在猜谜语的时候,大家积极性很高,猜的非常快,也可以看出同学们预习的很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在自读中感知课文介绍了什么?同学都能直接看出本文主要是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进行描写的。

三、多种形式,扎实识字在识字环节,用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男女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课堂效果很好。

1.带着拼音学习生字时,让李家旗同学读,李家旗识字、读字稍慢,要让他多识记,而且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掌握。

男女分组读的时候,同学们相互比较、积极性非常高,声音非常洪亮,这样同学们会记得更牢。

以后可以多多运用这种方法。

2.识字方法环节。

在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时候,大家都积极举手发言,有很多好的方法。

同学们思维活跃,比如说,在记住“堡”的时候,赵俊豪想到了很好的办法是保护土地,生动有趣非常的好。

其他同学都能开动脑筋,比如记“吾”时,同学们想到“五个口”,这个方法非常好,简单又好记。

从我们成人的视角很难想到这么简单的方法。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篇1【课文特点】这篇课文介绍俺这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表达了作者热情赞美葡萄沟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使同学知道俺国新疆吐鲁番怎样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训练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协助同学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俺国新疆有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出产水果,被称为瓜果之乡,你们想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今天,俺们就到这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配乐范读课文边听边考虑: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读后提示不懂的问题。

三、通过同学的质疑引出目标带着这些问题俺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俺们还要学习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朗读得,谁背的最快。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2、看图或投影:突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

3、怎样读才干读出这种喜爱呢?(练读──指读──齐读)过渡: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其中葡萄中外,为人们所喜爱,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呢?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考虑:第二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同学讨论明确:(投影)第一句: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句:葡萄的枝叶茂密。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结和又多又好。

第四句:维尔吾尔族才乡拿葡萄热情待客。

2、比较句意,用取主舍次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⑴ 让俺们来看看这4句话讲了几个意思?(几句话算一个意思)⑵ 同学讨论明确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个意思:葡萄枝繁叶茂且又多又好。

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重点理解3、4句:⑶ 这两个意思中,哪是主要的呢?⑷ 俺们的归纳段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一个自然段当中会有几个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大的就是主要的,仅仅是次要的,留下主要的,舍掉次的就是取主舍次,所以有主舍次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⑸ 谁能用取主舍次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抓词语,谈理解:你人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先谈枝繁叶茂:像……绿色的凉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第1篇】葡萄沟一、说教材(一)课文简介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山坡上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1自然段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三)教学重、难点:1.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二、说教法直观演示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开放课堂,课外延伸三、说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检测生字。

2.(课件出示)师:老师说一首民谣,大家猜猜说的是什么地方,好吗?“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既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主学习1.自学提示。

2.师: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听听课文。

(课件朗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交流展示,点评纠偏1.为什么这个地方叫葡萄沟?它在什么地方呢?2.同学们,你们从哪儿可以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1)第一段:盛产水果,葡萄特别多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葡萄沟的水果的吗?(时间)(2)第二段:风景优美(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质疑:葡萄的颜色特别多,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五光十色呢?这里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点拨:①“五颜六色”只是表现颜色,葡萄成熟了是有许多水分的。

(3)晾房是什么样的?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修。

小学语文_葡萄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葡萄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葡萄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那里出产水果,其中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能从整体字形上正确认读“沟、产”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干、分”,在观察分析、教师范写的基础上,能按笔顺规则,正确整洁地书写“份、坡”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葡萄沟好在哪里。

3.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认读、理解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听写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复习旧知,听写《日月潭》中词语:名胜、中央、展现、披上。

指生上黑板书写,学生纠错,改正。

2.导入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列举本单元去过的中国的黄山、日月潭等,了解葡萄沟距离我们3000公里,坐火车需要一天半的知识后,引入今天要去的《葡萄沟》一课。

板书课题:葡萄沟(边板书边指导学生写字要认真工整。

指导“葡萄”连读和两字内部“甫、缶”的不同。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一读)要求:学生小声跟读。

如果我读得好,读完后,你们就给我鼓鼓掌,并且要读的比老师更好。

如果老师读错了,马上给老师指出来,看谁的耳朵最尖。

2.学生自由读文。

(二读)要求:读时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一遍就坐好。

3.检查读书情况。

(三读)要求:指名读课文。

注意朗读语气,及时正音,遇到读不熟练的地方全班再齐读一遍。

重点引读几处,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运用之妙。

(1)第一段中让指名读的学生再次领读“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一句,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

(2)第二段中奖励指名读的学生再领着大家读一读“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一句,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和葡萄的香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生情况分析〗宁夏地处大西北,我们的学生生活环境跟新疆的地质风貌、气候条件相差不大。

灵武历来享有“水果之乡”的美誉,九、十月正是水果丰收、葡萄大量上市的时候。

因此葡萄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我们的学生大多数生活在城里,对葡萄的生长环境及葡萄干的制做、新疆吐鲁番都非常陌生,这就需要课件来展示、实验来演示,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字13个,会写10个字。

2.了解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体会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更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热爱自己的家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师:观察自己带来的葡萄,小组内尝一尝,然后说说自己的葡萄是什么地方产的、味道怎么样?生甲:我的葡萄是北沙窝林场的,味道很甜。

那儿的水果品种很多,味道最美。

生乙:我的葡萄是园艺场的,它的品种叫“龙眼”味道甜但皮有点厚。

生丙:我的葡萄是从我家果园摘的,可能是还没有熟透,甜里带点酸味。

师:新疆吐鲁番盛产葡萄,那儿的葡萄是最有名的,刚才同学们品尝到的都是我们本地的葡萄,那你们想不想到吐鲁番去看一看、尝一尝那儿的葡萄?[本地的葡萄都说好吃,而吐鲁番的葡萄最有名,激起学生马上想知道吐鲁番的葡萄到底怎么样的强烈欲望,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

2.小组内解决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疑难字。

3.在解决疑难字的基础上再次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同桌之间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甲: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非常有名。

生乙: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美以及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葡萄沟的葡萄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4.小组内朗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沟》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梨”字,学生运用此方法集中自主学习“份、枝、城、钉、味”这几个形声字;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产”字;通过了解字义,区分多音字“种”;通过直观看图对比,区分多音字“干”;借助辅助线和色块,指导书写“收”和“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把文字变成画面的方法,理解“茂密”“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等词语,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仿照例句进行口语表达,抓住事物特点将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4.通过学习,深入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从而产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愫。

教学过程:一、导课1.(可放课前:同学们,初次见面,老师想初步了解一下你们)①师1:你喜欢吃什么水果?预设:学生畅所欲言贴课题板贴:葡萄②师:老师这里有一种水果,你认识吗?喜欢吃吗?2.师2: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它?评语:哟,看来大家对葡萄很是了解和喜欢呀!3.贴“种”字板贴,在“葡萄”左边(“种”字比课题小)师3:哎?你们看,这样会不会读?学生:指1生读师4:①这个字有两个字音,一个读zhong四声,一个读zhong三声。

(一边说,一边在旁边板书两个声调)②当表示一个动作的时候,就读zhong四声。

③都会读了吗?谁来读?学生:指2生读4.师5:①同学们,这节课的多音字还不少呢!拿掉板贴“种”,在“葡萄”右边贴板贴——“干”(字小于“葡萄”)②这个词,你能读准吗③为什么读gan一声呀?课件出图:出示水分饱满的葡萄和葡萄干图片④对比两幅图,发现原因了吗?⑤当这个字读一声时,常常表示没有水分或者水分很少。

课件出三个词:饼干水果干干活⑥你能读准这三个词吗?生:指生读。

师小结:了解了意思,就能区分字音,读准多音字。

5.师6:①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个地方,盛产葡萄。

这里就是——葡萄沟拿掉板贴“干”,贴四线格,写“沟”②师边口述边板书:左边一个氵点水旁,右边一个勾画的“勾”,就是葡萄沟的沟。

③课件出示地图,呈现新疆吐鲁番的位置④师: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

⑤师:齐读课题——二、集中识字(准备字卡,正面字,反面叶子图)产梨份枝淡够收城留钉利味1.自读师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从小夹子里把生字宝宝解放出来,自己拿一张、读一张、摆一张。

注意:把你会读的生字卡片,放在你桌子的外侧,不会读的生字卡片,放在你们同位两人桌子中间。

2.互教师2:哟~我看到每张桌子上都有不会读的字卡。

同位两人把对方不会读的字音想办法互相教一教。

3.学抓形声字特点来识字的方法师3:谁来说一说,你教会同位哪个字了?是用什么方法教的?请2个学生①师评价:你讲的真好!请同学们也快速从生字卡片中找到它、看着它,你们俩带着大家一起读一遍。

结合识字方法评价:编顺口溜、想象画面、关注偏旁、分析形声字、“加一加”②课件出示:“梨”:老师看到字卡中有这个字,你们会读吗?③师:这个字你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生:一个利+一个木字底师:真是火眼金睛!它也是我们今天要认得一个生字。

这位同学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记住了“梨”这个字。

看看,为什么下面是一个木字底呀?生:畅所欲言师:你真会学习,发现了它是一个形声字。

关注偏旁,因为它在表达一个意思。

课件:梨上半部分利字→音;下半部分木字底→意师:梨字的上半部分利字表音;下半部分木字底表意。

用这种方法,我们就记住了“梨”。

小结:同学们,抓住形声字的特点就能帮助我们识字。

4.迁移学习师:接下来,再从生字宝宝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字能用这种方法来将它学会?自己一边找,一边学。

师巡视,找学生贴在黑板上(6——7个字,提前设计位置)师:谁来用刚才我们学的方法,分析一下这个字?(两个字:“枝”“味”)评价1:看来你学会了抓住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的方法。

评价2:你说的真清楚,相信你一定会通过抓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的方法跟更多的生字宝宝交朋友!5.学习联系生活识字的方法,认识“产”师:生字宝宝里还有这个字,同学们,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产师:生活当中,你在哪见过它?师:先出示第一幅图,你发现,这是哪里的?对,商标上的。

谁来读一读?课件逐一出示三幅图:产地中国;生产日期;安全生产,生命第一。

生:分别指生读小结:你看,留心生活,也会帮我们认识好多的字呢!三、走进课文(一)整体感知1.师: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都不准的词或者句子多读几遍。

再想一想,对葡萄沟有哪些了解?2.师: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生:3—4人回答。

小结:你看,大家自己认真读书,就能了解这么多,真了不起!(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2.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3.评价:你读的很准确。

(若都错了,及时订正)4.师:这位同学在读这段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水果,你们发现了吗?有——5.课件只留有水果的句子,学生说水果名字,变字为图6.师:我们把文字想象成画面了,谁再来读?评价:你看,学会了这个方法,读的立马大有进步了。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师: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既然有这么多水果,为什么不叫杏子沟、香梨沟、蜜桃沟,而叫葡萄沟?你们想知道吗?2.师:好,我们一起往下看一看。

3.师: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数一数有几句话?——4句4.找四个同学各读一句。

5.师:谁来说说,为什么叫葡萄沟?评价:哦哟,你抓住了很关键的地方来理解,真不错。

6.师:第二句写了枝叶,是这么写的,我们来看一下。

谁来读一下?课件:“茂密”变红。

7.师:什么样的枝叶是茂密的枝叶?师翻1黑板上的字卡——贴1——茂密吗?再翻1——贴1——茂密吗?师:那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忙,将你的词卡翻过来,把枝叶贴在这里师随即画出“凉棚”线条,引导学生贴枝叶师:现在,谁再来读这一句话?(2人)小结:瞧,把文字变成画面,就能把文章读好。

8.课件出示第三句师:谁再来读读这一句?评价:这位同学,你刚刚读“一大串一大串”的时候,好像只读出了“一串”的感觉。

板贴“一串”。

你关注到这个词了吗?板贴:“一大串”“一大串一大串”师:三个词有什么不同?评价:对!“一大串一大串”比它们更大!比它们更多! 这就叫“一大串一大串”边评价边翻这三个词,变成三幅图。

9.师:理解了意思,谁再来读读这句话?(1人)评价:读的有些感觉了,6字变大一点(读的不好,再读)10.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

课件出图配字11.师:理解了这类词语,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评价:有感觉了,读得越来越好了。

(6字再变大)12.师:同学们,什么叫“五光十色”?生:很多种颜色师:哟,你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我们联系上下文,看看都有哪些颜色?课件中关键字跟着逐一变色小结:对!这就叫“五光十色”!13.师:同学们,看看你的位洞,发现什么了?你的是什么颜色?不同颜色吧?来吧,贴在凉棚上。

14.师:看到这么多五光十色的葡萄,我们再来读一读吧?——齐读前三句(三)对比拓展阅读1.摘选另一篇描写葡萄沟的文段,老师带学生阅读。

2.结合上面将画面变成文字的方法,多媒体动画结合,辅助学生了解葡萄沟里葡萄的众多种类,从而加深对葡萄沟的了解。

师小结:这么多的葡萄呀!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四)仿写:刚才这个句子写的很好。

仿照它,也来写一写这样的句子吧!课件出示例句:葡萄一大串一大串……美丽极了。

句子1配图: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句子2配图: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逐一评价(五)略学第三自然段——预设:若时间不够,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合作画一个阴房结构或者晒成葡萄干的过程。

1.师:葡萄不仅可以吃起来多水多汁,还可以晒成葡萄干呢!2.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将把葡萄晒成葡萄干的过程说给同位听一听。

(六)写字1.师:第三自然段中出现了一个“收”字,请大家仔细观察“收”和“枝”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①色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学生发现②撇捺比划红色——撇捺舒展——————老师说③辅助线,阶梯线——左右两边起笔位置同高,下面左低右高————生发现2.有时间就展示评价,没时间就自评星号。

四、你喜欢葡萄沟吗?说说理由。

五、布置作业:1.认真读第三自然段,把制作葡萄干的过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合作画一个阴房的结构。

2.分层作业:①给葡萄沟写一条广告语②进一步走进祖国的新疆,像课文那样介绍一下其它景点。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

由于他们从小生活在青岛这块土地上,新疆对他们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同时又充满着好奇和向往。

孩子渴望了解那里,对教材中的许多地方充满了好奇,他们想知道:“葡萄沟在哪里?”;“荫房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诸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解说就能解决的。

要上好这堂课,切实让学生喜欢教材、被教材所感染,就一定要在教学方法上多思考,采用一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接受水平的教学形式来切实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由此我运用启发式、合作式、自主探究式和多媒体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支撑,以求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二年级孩子已经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学生上课注意力还很难完全集中,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

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

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孩子在读、说、思中提升自己。

二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需要趣味性和参与度,因此直观的画面、趣味的朗读、有挑战性的比较,即通过看、读、听、想、吃、唱、演等手段让孩子感悟词语、句子、意境是非常重要的。

识字有方法基础,就要懂得在基础之上逐步深入学习,引导其自主有效识记生字;朗读有兴趣,就要懂得给其一个方法,引导其带着兴趣和乐趣,学会读;理解有难度,就要懂得给其一个抓手,顺着抓手逐步摸索;表达有内容,就要懂得给其一个支点,引导其侃侃而谈;思维有局限,就要懂得给其一个合作平台,引导其在合作探究中碰撞火花。

效果分析《葡萄沟》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11课,属于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这里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更是惹人喜爱,还有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