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语段》教案
压缩语段教案

压缩语段教学目标:1、明确压缩语段的几种类型..2、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3、掌握几种常用的压缩语段的方法..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教学设想:1、分析知识要点;讲解高考例题..2、概括压缩类型;理清解题思路..3、点击解题误区;避免重蹈覆辙..4、归纳解题方法;巩固练习成果..考点阐释:“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段落记叙、描写、说明、议论主要内容;提取关键词;给概念下定义;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等..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2011年共有7套试题考查压缩语段;分别是山东卷、天津卷、福建卷、江西卷、重庆卷、四川卷、浙江卷..题型有概括主要内容山东卷、浙江卷、江西卷、拟写一句话新闻天津卷、福建卷、按要求把段落压缩成一句话重庆卷、四川卷:要求将文段压缩成句或者要求对多个划线句子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句式一致..本考点的分值为3分或4分..第一课时压缩语段之新闻消息一、基本常识: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所作的传播或报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高考考查中一般为消息..2.特点:新、快、准..3.要素:最全的要素包括六个“W”——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 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4.结构:倒金字塔式结构——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5.结构具体表现: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二、消息各部分结构写作要求:1.标题:简明、准确概括消息主要内容..分为: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影响;或作内容提要..2.导语: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一般出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是对正文的概括;展示事实的轮廓..3.主体: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4.背景: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5.结语:一般自然结尾;可有可无..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形式..三、最常考题型——标题新闻和新闻标题的拟写1.标题新闻的拟写要求:标题新闻:又叫一句话新闻;用最简洁的字数最大限度地完成最主要的事实报道..包括六“W”;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六个“W”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具体情况而定.. 最常用的结构是:“何人何时做何事”..2.新闻标题的拟写要求:1题文一致: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主要内容一致2新鲜引人:揭示事实中最新鲜、最有价值意义、最吸引人处;一语破的..3简洁明快:保留核心内容;省去次要信息;锤炼字句;简洁明快..4表现态度:标题一般有是非、爱憎倾向..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有的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5生动活泼:有表现力;除了告知事实;还要注意选词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做到言尽而意无穷;生动形象;吸引读者..3.区别:新闻标题不一定要将新闻事件的主要要素全部概括出来;只要将最主要的事实、新鲜有价值的信息表现出来就可以了;它是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更体现一则消息的价值意义;吸引读者..一句话新闻重在一句话中运用最准确、凝炼的语言;把新闻中必须报道的内容和意义概括出来;一般采取“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的形式;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情况体现新闻要素..四、典型例题1、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副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着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据传;这副“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惟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参考答案中国的蒙娜丽莎或“木美人”之谜思路点拨为报道拟一条标题;实际上是要求概括出报道内容的核心..这则报道介绍了油画“木美人”及其由来;评述其艺术价值;核心是文末提出的两个问题“至今还不清楚”..依据这样的分析便可拟出这样的答案..此类试题考生都有话可说;入手不难;但由于其灵活性较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在得分上仍有相当难度..建议考生在平时应多读报纸;多接触一些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导语等;这是很有好处的..因此;首先要抓材料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注意标题的特点等..若将此题要求改为:将这则报导概括为一句话新闻;则答案还应包括“结果”这一要素;答案可拟为:中国的蒙娜丽莎或“木美人”之谜有待解开..可通过比较分析;把握拟写标题与概括为一句话消息的异同..2、将下面的消息;改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个字并拟订一条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活;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有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弛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除去笔试外;考生还需要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参考答案标题:北大自主招生考试出新招一句话新闻:昨日北大进行自招考试;笔试新颖;面试考查综合素质..3、下面是某报社待发排的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稿;请按总编室要求给这则新闻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要求:主标题应凸现新闻稿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副标题应具有解说主标题的作用;不超过25个字..本报讯记者赵宁昨天北京山区40个乡镇卫生院各配备了一辆设备齐全的急救车;从而实现了本市山区急救转运网络全面覆盖..今年北京市政府已经把“为山区、半山区农村卫生院配备40辆救护车”列在拟办的56件实事中..曾在十届政协二次会议上提出“郊区急救车急需配备”建议的北京市急救中心心脑血管内科主任雷燕妮委员认为;这件实事办得好;它将大大提高我市远郊区县的急救水平..在昨天的发车仪式上记者看到;急救车上抢救设备齐全;有呼吸机、心电图仪、除颤仪、吸痰器、氧气瓶及供氧仪..据介绍;北京山区的农民突发疾病时可拨打120呼救;急救车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呼救现场..据悉;此前远郊山区乡镇的急救车上只有简陋的担架;不具备抢救转运的功能..主标题:副标题:参考答案主标题:40辆急救车进山待命副标题:北京山区农民突发疾病拨打120呼救将得到最快速救治..共4分..主标题2分;副标题2分..标题内容有多种拟法;但必须涉及重要信息且主、副标题链接合理..信息重复不能得满分..4、请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条导语..不超过40字新华社东京12月28日电记者吴谷丰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今天;执政的公明党干事长北侧一雄说;日中两国领导人在会谈时确认将进一步发展两国战略互惠关系;这将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执政的自民党干事长伊吹文明说;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在环境和经济等广泛领域追求共同利益表明;双方共同认识到;两国不进行合作无益于人类和世界..第二课时概括语段主要内容一、什么是语段中的关键信息区分表达方式说明:对象特征目的议论:话题中心论据结论描写:对象特征顺序角度情感叙述:主体经过意义二、方法指导:1初读感知;分清主体..2划分层次;概括层意..3辨析主次;留主舍次..利用“摘取法”提取单句主干..4压缩连缀;切合要求..A.这一步可借用“复取法”类似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B.找到语段的中心句做压缩后的句子主干..语段中的其他关键信息作为修饰成分;让压缩后的句子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C.为了缩减字数;也可以同义替换或使用缩略语..5注意审明题干要求;定向压缩..三、典型例题2006全国卷Ⅰ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个字..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比较高的乐器..分析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我们可以先找出文段说明的对象——二胡..再找出介绍二胡的四个方面:构成——琴杆、琴弦、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演奏用具——马尾做的琴弓;音质——低沉圆润;影响——深受中华民族喜爱..据此;我们就可得出如下参考答案:二胡是胡琴的一种;由琴杆、琴弦和蒙着蟒皮蛇皮的琴筒构成;用马尾琴弓演奏;声音低沉圆润;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1、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4分用激光使水蒸气“冷凝”成为雨滴;称为激光造雨..研究表明;利用激光脉冲从空气当中的原子里分离出电子的过程有助于生成羟基原子团;这些原子团可将空气中的硫和二氧化氮变成能够“附着”水蒸气的凝结核;进而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这就和浴室中的镜子表面出现水雾的原理相同..比起在大气层中撒播盐粒或碘化银颗粒等人工降雨方式;激光造雨是一种更加“清洁”的选择..此项技术尚处初级阶段;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答案激光造雨的定义、原理、优点及研究现状..2、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答案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理解有差异..或: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价值判断不同..解析概括文字主要内容的办法:要求考生将一段话中的主要信息筛选出来;概括为一句话..答题思路:时间——五四时期;陈述对象——新文学阵营和旧文学阵营;陈述内容——对“新”与“旧”的不同解释..3、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4分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尽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参考答案菊花是一种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的花卉;是高雅不屈的象征;深得文人喜爱..提取关键词先看一道例题: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内写出四个关键词..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分析:“关键词”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令人耳目一新..那么什么是关键词呢其实;关键词本是网络中经常提及的词语;指的是人们输入搜索框中的文字..关键词的内容大多为网站名、网页名、新闻事件、人名、术语、软件名等..就今天讨论的内容;我们可以搜索“高考.压缩语段.关键词”;那么这三个词就可称为关键词了..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是一种压缩信息类的题型;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这种压缩题型类似于新闻材料中的拟写一句话新闻标题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更为精练..它要求在主要信息的基础上提取最能表现内容的关键词语..方法指导:三步解题法一是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古籍”“馆藏古籍”、人才是主题词;不可不取..二是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如“修复”、“缺乏”就是对陈述的对象的陈述;不可不取..三是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如本题可连缀成:馆藏古籍亟待修复;但这方面人才非常缺乏..这有点像提取句子主干; 可以利用语法分析的方法来做;基本程序为:压缩内容--提取主干--筛选比较--整合表达一般可以表述为:“谁或什么怎么样了”这样一种主谓结构..典型例题:2006四川卷请根据下列文字概括我国自主研发磁浮列车的优点..不超出20字..最近;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成功通过了室外实地运行联合试验..列车采用的是常导电磁吸引力控制悬浮原理;运行中列车悬浮80—160公里之间..由于磁浮列车是在路轨上悬浮行驶;没有轨轮的机械磨损;因此列车运行平稳而安静..据了解;与时速可达500公里左右的高速磁浮列车相比;这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成本低;适合城市内部和市郊卫星城之间的快速运输..分析这种题型;要求我们能抓住体现核心内容的要点并直接进行提取..这段文字说明磁浮列车优点的句子主要集中在后两句..为此;我们就要从后两句话中去提取最能展示磁浮列车优点的关键词..参考答案:运行平稳安静成本低适合短途城郊快速运输..方法点拨1.要注意把握不同文体文段的主要信息..不管是何种表达方式的语段;其压缩方法基本是一样的;一是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筛选主要的信息;二是将主要信息按要求概括表达..所以在压缩文段的题目中;把握文段的主要信息就显得很重要了..所谓主要信息;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信息特点也不相同..如以说明方式表达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①被说明的事物;③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③说明的目的等..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①议论的话题、中心看法;②证明中心看法的证据③结论是什么等..以描写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①描写的景物②景与物的主要特征;③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以叙述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是:①叙述的主体;②主体的经历及特征;③叙述意义及目的..抓住了以上信息;再概括压缩是较易的了..2.在压缩文段时要注意几条原则①整体性原则..读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有整体意识..阅读时;应立足于全文或全段;视幅应面对整体;改变平时一字一字移读的习惯;能够运用跳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找出整体的重点和要点..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②倾向性原则..不少阅读材料尤其是记叙描写类材料体现着作者褒贬的感情色彩;如果没有看准作者感情倾向;就难以把握概括的角度..3.分析文段时要学会结构解剖法..无论何种阅读材料;都包括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概括类题目主要是针对思想内容方面的理解;但我们在阅读时;通过语言;最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最容易把握的则是结构形式;而不是思想内容..结构是思想内容的载体;是作者思路的体现..通过解剖结构;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层与层之间、层与全文之间的关系;才能看清作者的思路;看出思想内容在言语中所体现出的深浅、轻重、疏密等轨迹..读解概括类题目;如果不会运用有关句群、段落、篇章等结构知识去解剖结构;而光凭感觉走;是很难做好的..4.概括用语的表达要恰当通顺..对阅读材料在内容上有了整体认识、结构上有了整体把握之后;紧接着就是用恰当的语句去表达..那么怎样才能使概括用语\"恰当\"呢 1概括用语应能涵盖所读材料的整体;是能体现本质特性的词语..2概括用语要得体..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概括用语往往不同..议论文常用“论述”、“批驳”等动词;说明文常用“说明”、“介绍”等动词;记叙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常用\"记叙\"、\"描写\"、\"歌颂\"、\"揭露\"等动词;而且常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字面意思的概括;一部分是深层意思的概括..3用语应当简明..概括的过程是化繁为简、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用言语来表达概括的结果;必然要求简洁、明确..5.要注意吃透题目的规定..题目中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在答案中体现出来;须知评分标准常常是按信息点给分的..如99年高考题目;就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要求考生的概括中要包括价格变动情况;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导致了无谓的失分;十分可惜..6.要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①要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分几层;层意是什么..②概括层意;抓住要点..③注意设题角度;有时是概括要点;有时是拟定题目;有时的缩减内容..要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去压缩..要点概括:主要涉及观点、态度;侧重在思想认识的概要上..拟定题目:主要侧重于中心内容;主题把握程度..缩减内容:主要侧重内容的概要;应多注意对象、时间、事项、程度等..④根据字数要求去概括..专题训练1、根据下面一则新闻的内容;用一句话作为这则新闻的标题..字数不超过12字新华社联合国9月26日电朝鲜副外相崔寿宪26日在第61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发言时说;鉴于美国对六方会谈的破坏行为;朝鲜目前不会重返会谈..崔寿宪强调;朝鲜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去年9月19日通过的六方会谈共同声明的核心内容就是朝、美分别承诺;朝鲜放弃核计划而美国与朝鲜和平共处..他表示;共同声明如果得以落实;朝鲜将获得更多利益;因此朝方比其他各方都更加愿意推动六方会谈举行..但他指出;就在共同声明签署不久;美国即对朝鲜采取了金融制裁;从而使六方会谈陷入停顿;造成了目前的僵局..2把下面的消息压缩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近20年;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跨越发展..但是;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有关专家呼吁: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有效遏制污染;10年后;渤海将变成第二个“死海”..据环保专家介绍;目前;整个渤海水体中;一种和多种污染物超过一类水质标准的面积占总面积50%..渤海的一些海域海底泥中;重金属竟超过国家标准的2000倍..这些污染物源源不断地侵袭着渤海日益脆弱的机体..海洋专家心情沉重地说;渤海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如此下去;10年后渤海将成为地球上第二个“死海”..到那时;即使不再向渤海排进一滴污水;单靠其自然与外界交换恢复生态;至少要用200年时间;而沉积在海底的污染物将存在几百年..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12个字接连出现商品质量问题的家乐福;为给中国的消费者留下一个质量至上的印象;昨天签约购买北京资源集团的“质量体系猪肉”;家乐福希望通过此举杜绝“问题猪肉”..此前一段时间;家乐福售卖的果蔬曾被查出农药残留超标;近期;家乐福售卖的面粉又被怀疑滑石粉含量超标..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家乐福在供应链上出现的问题..为此;深谙中国市场操作的家乐福;先后组织媒体去参观家乐福所售果蔬、猪肉的生产基地;开展公关活动;同时;更加注重从互惠互利方面推行新的有效举措;寻找新的供应合作伙伴..家乐福方面声称;此次与北京资源集团签约;是家乐福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改善举措..4、下面是一段关于福娃贝贝的报道;请根据文意概括出人们选择鱼娃作为贝贝原型的三点原因福娃贝贝原型是来自江河湖海的鱼娃;她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作为吉祥物之一;在汉魏时代已在钱币图案中普遍使用了..因“鲤”与“利”谐音;“鱼”与“余”谐音;早有吉祥图案“渔翁得利”“富贵得余”;“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鱼娃贝贝代表繁荣;寓意是对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祝福..民间还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鱼跃龙门”为仕途得意;飞黄腾达的祝颂语;寓事业有成;“龙门”亦常用以比喻名望大的人;谁能。
语言运用之压缩语段教案

三、拟写新闻导语
解题要领:先对文段分层,总结层意,然后再选择重要层意进行整合。
(一)【典型例题】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4分)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尽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2)导语
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根据其主体部分拟写导语,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论式等。
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
(3)主体
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其在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
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
(4)结尾
结尾(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它用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形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
二、压缩为一句话新闻
(一)注意事项
压缩语段(教案)

守旧迎新——语言文字运用之压缩语段【教学目标】1、了解压缩语段题旧题型及新题型2、掌握压缩语段题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教学步骤】一、高考考情分析1、压缩语段旧题型:2019全国卷、2020全国卷、2020新高考全国卷(设题: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个字。
)2、压缩语段新题型:2021届八省联考(设题: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
每句不超过10个字。
)二、分析旧题型,掌握解题方法(一)析参考答案,探答题规律【2019年全国卷Ⅰ】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5分)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
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
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参考答案:中英联合考古研究证明,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
【2020年全国卷Ⅰ】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5分)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
参考答案: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天问一号”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在仪式上公布。
压缩语段教案

压缩语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了解语段压缩的意义和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语段压缩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语段压缩的方法来编辑自己的写作材料。
4. 学生能够分析语段压缩对文章结构和连贯性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语段压缩?
2. 语段压缩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3. 语段压缩对文章结构和连贯性的影响分析。
4. 练习:运用语段压缩进行写作。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通过提问或引用相关例子,让学生了解语段压缩的概念和意义。
引发学生对语段压缩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步骤二:讲解
1. 什么是语段压缩?
语段压缩是指对语段进行重新组织和调整,以达到精简和提
高文章连贯性的目的。
通过语段压缩,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紧凑,逻
辑更清晰,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2. 语段压缩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 删除冗余信息:删除掉与文章主题无关的重复、废话或无意
义的内容,保留必要的核心信息。
- 合并句子:将表达相似或相关内容的句子合并为一个更简洁、明确的句子。
- 缩减描述:适当缩减对人物、事件、场景等的描述,保留关
键信息,减少冗长。
- 使用代词、词组或等效表达:用简洁的语言替代冗长的表达
方式,提高表达效果。
- 改变句子结构:重组句子结构,使表达更紧凑、连贯。
如何压缩压缩语段(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如何压缩压缩语段(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如何压缩压缩语段(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如何压缩压缩语段(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简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其中,如何压缩语段是考察学生运用语言的灵活性、精简表达、彰显思想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如何通过教案教学设计来进行相关教学和实践。
理论总结首先,压缩语段在语篇层面能够让文章更加结构紧凑,内容更简单,更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其次,压缩语段在语言层面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表达内容更加简明扼要,更高效率的传达思想。
因此,无论是在写作测试还是考试中,压缩语段都是加分项。
实践操作下面我将介绍一个有针对的例子,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了解压缩语段的定义和技巧,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语段压缩练习,掌握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复习用词,在前期教学中,学生基本上已掌握了词汇和短语,练习强化。
2. 操作演示——教师要带上课件,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1. 课堂引导询问学生了解压缩语段的意义和要素,大家会分组合作分别完成以下两个压缩练习。
老师将语段的压缩补充至板书上,让学生可以用笔标注、修改,并发表建议向同桌发言。
练习一:The Internet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society, and we use it in our daily lives. We use it for work, for shopping, and for entertainment.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Internet is a great tool, while others thinkthat it can be harmful.压缩后:The Internet has become important in society, used for work or entertainment. Some see it as helpful, while others, harmful.练习二:I think I am a good student. I study hard and always do my homework on time. I like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and I have a lot of friends. However, sometimes I feel stressed because of all the things I have to do.压缩后:As a good student, I study hard and have good relationships with teachers, classmates, and friends. Despite this, I feel pressured because of schoolwork.2. 教学讲解回答学生提问,解答压缩、意义、方法等问题。
压缩语段教案

压缩语段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筛选、概括与表达的能力2、了解压缩语段的常见类型3、掌握下定义、概括一句话新闻和标题的方法以及注意点重点难点:下定义、概括一句话新闻和标题中的信息筛选、表达导入:著名小品演员潘长江有一句经典名言“浓缩的都是精华”。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同我们试卷上的语言表达应用题目中哪个类型契合?【板书:压缩语段】“浓缩的都是精华”这句话不仅契合潘长江的身材,更对我们做压缩语段题目具有指导意义,很多同学往往不能提取、概括语段中的精华,出现各种错误。
讲解:一、巩固认识、了解考点、明确类型1、我们先来看一看高考真题,大家有没有发现,除了2006年,压缩语段年年必考,所以压缩语段是江苏高考的保留题型,我们必须要充分重视。
2、那压缩语段这个考点到底考察我们什么能力呢?3、我们试卷上和平时的练习中有哪些压缩语段的类型?学生回答这堂课我们重点讲解下定义和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板书:下定义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二、下定义1、什么是下定义?我们先来看两句话。
(1)人是会说话、有思想、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高等动物。
(2)人是高等动物,会说话,有思想,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改造自然。
第一种为下定义第二种则是解释2、根据第一句话,我们可以明确下定义的公式为:被定义者==种差(概念本质特征) +属概念【板书:公式】我们一起说,第一句话中的:被定义者:人种差(概念本质特征):会说话、有思想、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改造自然属概念:高等动物3、我们学以致用,请看例题【例】请筛选、整合下列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字。
魔术这种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手段,使物质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化莫测。
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的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
《压缩语段教案》课件

《压缩语段教案》课件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压缩语段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会如何提炼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语段压缩能够通过提炼关键信息和概括要点来简化文章内容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表达压缩后的语段内容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压缩语段的概念和重要性基本技巧和方法的运用提炼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2 教学难点如何在压缩过程中保持原文的意义和连贯性如何有效地提取关键信息和概括要点如何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语段压缩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来传授压缩语段的概念和技巧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2 实践法提供实际的文章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语段压缩的实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3.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分享经验和成果鼓励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材准备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包括书籍、文章和网络资源选择适合进行压缩练习的文章材料4.2 教具准备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和教学课件等教具设备准备练习纸和笔等学习用品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和实例,引起学生对压缩语段的兴趣和关注向学生介绍压缩语段的概念和重要性5.2 讲解和示范讲解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示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5.3 学生练习提供实际的文章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语段压缩的实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5.4 总结和反思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疑问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检查学生对压缩语段概念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压缩语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思能力6.2 评估方法课堂练习和作业: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作业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压缩语段技巧的应用和理解程度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估和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师评价: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的建议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压缩语段的比赛或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压缩语段的实际应用,如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和资料,扩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和学习兴趣7.2 学习资源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包括书籍、文章、网络资源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评估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方向8.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改进教学计划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九章:教学计划9.1 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覆盖和学生的充分练习9.2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第十章:教学总结10.1 教学回顾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反思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实现程度,评估教学成果10.2 教学展望根据教学总结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和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确保学生理解压缩语段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基本技巧和方法。
新闻类压缩语段公开课教案

新闻类压缩语段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新闻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压缩的方法和技巧。
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闻的基本结构:、、主体、背景、。
2. 新闻的关键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3. 新闻压缩的方法:去枝减叶、留主去次、去粗取精、归纳概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新闻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新闻的基本结构和关键信息,让学生了解新闻的特点。
3. 示例演示:教师展示一篇新闻,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篇新闻,进行信息提取和压缩练习。
5.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练习成果,讨论新闻压缩的方法和技巧。
6.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新闻压缩的要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新闻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提取新闻关键信息,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3. 学生能够运用新闻压缩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新闻素材:提供各类新闻素材,供学生练习使用。
2. 教学PPT:展示新闻的基本结构和关键信息,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练习册:设计新闻压缩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新闻案例,让学生了解新闻压缩的过程和方法。
2.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新闻压缩技能。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分析新闻的主题。
2. 第二步:讲解新闻的作用,让学生理解新闻的引子。
3. 第三步:详细讲解新闻主体部分,强调关键信息的提取。
4. 第四步:分析新闻背景和,让学生了解新闻的完整结构。
5. 第五步:示范新闻压缩过程,展示压缩后的新闻。
八、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闻案例,提取关键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点透视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精练、意思明了的新语段。
其具体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具体表现为三点:1.对材料的理解;
2.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
3.语言概括与表达。
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等。
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比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
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察的一项重点。
二、考态研究
压缩语段的解题思路
1.掌握所给材料文体特点以及主要信息
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其信息特点也不相同。
它基本上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陈述的主体是谁?事件有何主要特征?陈述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
附图表(要点落实之不同文体的主要信息与特点,学生用书103页)略
2.明确压缩语段审题要求:必留内容、形式、字数
①题目要求中是否已提示一些内容必须保留。
②压缩成何种形式。
由简到繁依次是:拟题目——写导语或一句话新闻——下定义——压缩到xx字。
③字数有无限制,绝对不能超过字数限制。
3.筛选主要信息进行整合——使用常见术语,注意概括顺序,书写应当简明
①概括用语应是能够涵盖所给材料的整体,能体现本质特性的词语。
相反,一些多层定语、多层状语、修饰性语句、衬托性语句则可以去掉。
注意在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中,应这样使用一些特定的表述词语,记叙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常用“记叙”、“描写”、“歌颂”、“揭露”等动词,说明文常用“说明”、“介绍”等动词;议论文常用“论述”、“批驳”等动词。
②注意概括时的顺序,原则上按照原文的顺序,一般以“主体——事件或事物特征——目的及意义”的程式表述。
③书写答案应当简明,只要把主要信息包括进去即可,莫求面面俱到,写的黑乎乎一片。
三、学法指导
压缩语段涉及的主要题型和解题方法
1.拟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①对消息标题的写作要求应为一句话,要有极强的概括性,包含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所给语言材料的陈述主体和事件。
②分析语段,筛选信息
③连词成句,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例:典例一(学生用书103)
例:用对偶句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15字以内的标题,并用一句话作点评(不超过30字)。
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
示例:千年奔月梦今日起征程(嫦娥一号入太空绕月工程迈新步)
2.压缩到xx字和拟导语——时间+地点+主体+主体特征+目的及意义
①为消息写导语,在量上最好是一句话;在质上应尽量包含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特征、
原因、结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