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

合集下载

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

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

实验1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引言不论光学系统如何复杂,精密,它们都是由一些通用性很强的光学元器件组成,因此掌握一些常用的光学元器件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对安排试验光路系统时正确的选择光学元器件,正确的使用光学元器件有重要的作用实验目的掌握光学专业基本元件的功能;调整光路,主要包括共轴调节、调平行光和针孔滤波。

基本原理(一)、光学实验仪器概述:主要含:激光光源,光学元件,观察屏或信息记录介质1. 激光光源;激光器即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原意是利用受激辐射实现光的放大.然而实际上的激光器,一般不是放大器,而是振荡器,即利用受激辐射实现光的振荡,或产生相干光。

.960年,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现在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激光的特性:(1)高度的相干性(2)光束按高斯分布激光器的分类:(1)气体激光器——He-Ne激光器,Ar离子激光器(2)液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3)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本套实验方案的选择的激光器是气体型He-Ne内腔式激光器,波长为632.8nm的红光,功率2mW。

个别实验中还会用到白光点光源。

2、用于光学实验的元件一般包括:防震平台、分束镜、扩束镜、准直镜、反射镜、成像透镜、傅立叶变换透镜、多自由度微调器、可变光栏、观察屏等部件。

如果是全息实验还需要快门、干版架、自动曝光和显定影定时器、记录干版等。

(本实验方案中,扩束镜采用针孔空间滤波器,准直镜、成像透镜、傅立叶变换透镜均采用双凸透镜)⑴防震平台光学实验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

特别是对于全息图制作实验,由于是参考波和物光波干涉条纹的记录,如果在曝光过程中因为振动导致两光波有变化,就要影响干涉条纹的调制度。

通常要求该光波的振动变化小于十分之一波长。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有震动、空气流和热变化等。

光谱仪器的光路调整方法技巧

光谱仪器的光路调整方法技巧

光谱仪器的光路调整方法技巧首先,光源的选择是光路调整的第一步。

常用的光源有白炽灯、氘灯、氙灯、汞灯等。

在选择光源时,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光源。

例如,如果需要测量紫外-可见光谱,可选择氘灯或氙灯作为光源。

白炽灯可用于红外光谱的测量。

对于入射光的调整,需要确保光线能够垂直入射到样品表面。

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使用透镜或反射镜来实现。

首先,将光源与样品之间的距离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一般要求光源与样品的距离尽量相等,以保证入射光线的均匀性。

然后,使用透镜或反射镜将光线聚焦在样品表面,同时调整透镜或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入射光线能够垂直射到样品表面。

调整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反射光线的位置和强度来判断入射光线的调整程度。

样品的放置是光路调整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在放置样品时,应注意样品与光源、光路之间的距离,以及样品的位置和角度。

对于固体样品,可以使用样品架进行固定,调整样品角度以确保入射光线的均匀性。

对于液体样品,可以使用比色皿或玻璃池等容器,将样品倒入容器中,并将容器放置在光路上。

在放置样品之前,要确保样品表面的平整度,避免出现表面凹凸不平的情况,以免影响光谱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需要对检测器进行调整。

检测器的调整包括增益调整和背景噪声的减少。

对于增益调整,可以根据样品的浓度和光谱的强度来确定合适的增益值。

在调整增益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过分增大增益,以避免过量的放大信号造成噪声干扰。

对于背景噪声的减少,可以通过减小光源的强度或使用滤光片来降低噪声的水平。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光源与检测器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来改变光谱的强度和信噪比。

在光路调整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光谱仪器的指示灯、显示屏等指示性部件,以判断仪器的工作状态和光谱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还可以借助辅助工具如光电探测器、分光计等进行定量的调整和测量。

总之,光谱仪器的光路调整是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和获得准确光谱数据的重要环节。

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光路调整的方法和技巧,才能保证光谱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

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

实验1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引言不论光学系统如何复杂,精密,它们都是由一些通用性很强的光学元器件组成,因此掌握一些常用的光学元器件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对安排试验光路系统时正确的选择光学元器件,正确的使用光学元器件有重要的作用实验目的掌握光学专业基本元件的功能;调整光路,主要包括共轴调节、调平行光和针孔滤波。

基本原理(一)、光学实验仪器概述:主要含:激光光源,光学元件,观察屏或信息记录介质1. 激光光源;激光器即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原意是利用受激辐射实现光的放大.然而实际上的激光器,一般不是放大器,而是振荡器,即利用受激辐射实现光的振荡,或产生相干光。

.960年,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现在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激光的特性:(1)高度的相干性(2)光束按高斯分布激光器的分类:(1)气体激光器——He-Ne激光器,Ar离子激光器(2)液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3)固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本套实验方案的选择的激光器是气体型He-Ne内腔式激光器,波长为632.8nm的红光,功率2mW。

个别实验中还会用到白光点光源。

2、用于光学实验的元件一般包括:防震平台、分束镜、扩束镜、准直镜、反射镜、成像透镜、傅立叶变换透镜、多自由度微调器、可变光栏、观察屏等部件。

如果是全息实验还需要快门、干版架、自动曝光和显定影定时器、记录干版等。

(本实验方案中,扩束镜采用针孔空间滤波器,准直镜、成像透镜、傅立叶变换透镜均采用双凸透镜)⑴防震平台光学实验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平台。

特别是对于全息图制作实验,由于是参考波和物光波干涉条纹的记录,如果在曝光过程中因为振动导致两光波有变化,就要影响干涉条纹的调制度。

通常要求该光波的振动变化小于十分之一波长。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有震动、空气流和热变化等。

光学干涉实验中的调节技巧与数据处理

光学干涉实验中的调节技巧与数据处理

光学干涉实验中的调节技巧与数据处理光学干涉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光波的干涉现象。

在进行光学干涉实验时,调节技巧与数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直接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光学干涉实验中的调节技巧与数据处理进行探讨。

一、调节技巧1. 光路调节光路调节是光学干涉实验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

正确调节光路可以使得干涉图像清晰可见,进而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在进行光路调节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首先,确保光源的稳定性和亮度。

光源的亮度越高,干涉图案越清晰,因此选择高亮度的光源可以提高实验的效果。

其次,调节透镜系统。

透镜的位置和方向对干涉图案有重要影响,需要通过微调螺丝来调节透镜的位置和方向,使得干涉图案清晰可见。

最后,调节干涉条纹。

通过调节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得干涉条纹清晰可见。

要注意避免反射镜的振动和移动,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调节干涉仪干涉仪是光学干涉实验中的核心设备,它影响着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调节干涉仪时,可以采用以下技巧:首先,调节反射镜的平面度。

反射镜的平行度对干涉仪的调节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确保反射镜是平行的,可以通过调节反射镜支架上的螺丝来实现。

其次,调节干涉仪的光路长度。

干涉仪的光路长度决定了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形状,需要通过调节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来实现。

在调节光路长度时,可以使用平行光检验法来判断调节是否正确。

最后,调节干涉仪的分束器。

分束器对干涉图案有重要影响,需要确保分束器的位置和角度正确。

可以通过调节分束器支架上的螺丝来实现。

二、数据处理在进行光学干涉实验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是调节技巧的重要补充。

只有准确地处理实验数据,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1. 干涉图案分析通过对干涉图案的分析,可以得到实验数据中所需的干涉条纹的参数。

例如,可以测量干涉条纹的周期、间距、形状等。

在进行干涉图案分析时,可以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来实现自动分析,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光学实验仪器的调节与应用

光学实验仪器的调节与应用

光学实验仪器的调节与应用一、光学实验仪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光学实验仪器概述:光学实验仪器是进行光学实验所必需的装置和工具,主要包括光源、光学元件、实验台、显微镜等。

2.光学仪器分类:a.按功能分类:观察仪器、测量仪器、图像处理仪器等;b.按光学系统分类:透镜组、反射镜组、光的传播路径等。

二、光学实验仪器的调节方法1.粗调节与微调节:a.粗调节:通过旋转镜头或调节螺丝,使光学元件发生大范围的位置移动,快速找到合适的位置;b.微调节:在粗调节的基础上,通过细腻的调整,使光学元件达到精确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像。

2.光学元件的调节顺序:a.先调整光源,保证光线充足;b.调整光学元件(如透镜、反射镜等),使光线传播路径正确;c.调整观察仪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使像清晰。

三、光学实验仪器的应用1.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研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光的折射实验:研究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现象,了解折射定律。

3.光的干涉实验:研究光的波动性,掌握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4.光的衍射实验:研究光的波动性,掌握衍射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5.显微镜的使用:观察微小物体,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6.望远镜的使用:观察远距离物体,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四、光学实验仪器的维护与保养1.保持光学仪器清洁:定期清洁光学镜头、反射镜等,避免划痕和污垢影响观察效果。

2.避免剧烈振动:光学仪器对振动较敏感,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振动,以免损坏仪器。

3.妥善存放:实验结束后,应将光学仪器归位,避免受潮、受尘。

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光学仪器的各项功能,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五、光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1.遵守实验室规定:遵循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正确使用仪器: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事故。

3.防止光源伤害: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直视强光源。

4.注意用电安全:使用光学仪器时,确保电源线完好,避免电器短路、火灾等事故。

深圳大学--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

深圳大学--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

深圳大学--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工程光学(1)实验名称:实验一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专业:指导教师:报告人:学号:组别:实验时间:2015年实验报告提交时间: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光学专业基本元件的功能;掌握基本光路调试技术,主要包括共轴调节和调平行光二、实验器材:光学实验仪器主要包括:光源,光学元件,接收器等。

1)氦氖激光器8)燕尾式平移台2)激光夹持器9)分化板3)显微物镜10)透镜/反射镜支架(Φ40.0)4)物镜接圈11)干板架5)开口透镜/反射镜支架(Φ20.0)12)毛玻璃6)一维调节滑块13)平行平晶7)K9平凸透镜(Φ40.0, f150.0)14)导轨,滑块,支杆,调节支座,磁力表座等三、实验原理:光路调试技术在光学实验中,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节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成像质量的好坏、能否得到预期的光学现象和满意的测量结果。

可以说调整好光路是进行光学研究和光学实验应具备的技能。

下面介绍光路的基本调整方法。

3.2.1共轴调节光学实验中经常要遇到用一个或多个透镜同时成像,为了获得较好的像,必须使各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即共轴),并使物体位于透镜的主光轴附近。

另外,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激光扩束后的面光源,所有透镜的主轴都需要大致通过光斑中心,才能获得清晰的像。

共轴调节使物、观察屏的中心处在透镜光轴上,并使各光学元件共轴,达到共轴能保证近轴光线的条件成立。

共轴调节一般分为两步骤进行:1)第一步粗调,即用眼睛观察,使物、观察屏与透镜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粗调的方法如下:通过前后移动白屏的方法先使激光光束与台面平行,再将透明物、扩束镜、双凸透镜依次摆好,调节它们的取向和高低左右位置,凭眼睛观察,再让光斑、物、镜的几何中心处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便使透镜镜的主光轴与平台面平行且共轴,光斑也最大限度得到利用。

2)第二步细调,即移动透镜,当两次成像中心重合即达到共轴,若不重合,须视情况针对性地调节各光学元件,直至两次成像的中心重合。

光谱仪器的光路调整方法技巧

光谱仪器的光路调整方法技巧

光谱仪器的光路调整方法技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各种精密的仪器和设备的支持。

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光谱仪器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设备。

光谱仪器通过测量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获取物质的光谱信息,从而揭示物质的性质和结构。

然而,光谱仪器的光路调整往往是其使用过程中较为繁琐和复杂的部分之一。

下面,我们将讨论一些光谱仪器的光路调整方法技巧。

首先,在进行光谱仪器的光路调整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光路调整的目标和原理。

光路调整的目标是保证光线在光谱仪器中的传输路径上穿过各种光学元件,并最终聚焦在检测器上。

这需要确保光线经过各个光学元件时的传输效率最大化,即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散射。

光路调整的原理是根据光的传播规律,通过合理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和角度,使得光线在光谱仪器中的传输路径尽量接近预期的设计要求。

因此,光路调整的技巧主要包括透镜的移动和旋转、光栅的调整、衍射光束的发散和聚焦等。

其次,光路调整中常用的技巧之一是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角度来控制光线的传输方向和焦距。

透镜是光谱仪器中常见的光学元件之一,在光路调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种常见的调整方法是使用薄膜夹持器或调焦架来调整透镜的位置。

通过透镜的移动,可以调整光线的传输方向,使其与其他光学元件的轴线保持一致。

此外,透镜的角度也可以通过调整透镜与仪器中固定参考物体之间的距离来实现。

通过调整透镜的角度,可以控制光线的发散或聚焦效果,从而达到光谱仪器光路调整的目标。

另一方面,光栅是光谱仪器中常用的光学元件之一,也是光路调整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光栅的调整主要涉及到光栅的旋转和倾斜。

在调整光栅时,我们需要确保光栅的表面尽量平行于光束的入射方向,以提高光栅的衍射效率。

此外,通过调整光栅的旋转角度,可以改变光谱仪器的波长范围和分辨率。

因此,光路调整中需要对光栅进行细致的调整和控制,以保证光的传输效率和光谱的准确性。

此外,在光路调整中还需要注意光谱仪器的环境条件和背景噪声的影响。

实验一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

实验一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

实验一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1.引言不论光学系统如何复杂,精密,它们都是由一些通用性很强的光学元器件组成的,因此,掌握一些常用的光学元器件的结构,光学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对于安排实验光路系统时,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光学元器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2.实验目的1)掌握光学专业基本元件的功能;2)掌握基本光路调试技术,主要包括共轴调节和调平行光。

3.实验原理3.1光学实验仪器概述:光学实验仪器主要包括:光源,光学元件,接收器等。

3.1.1常用光源光源是光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不同的观测目的,常需选用合适的光源,如在干涉测量技术中一般应使用单色光源,而在白光干涉时又需用能谱连续的光源(白炽灯);在一些实验中,对光源尺寸大小还有点、线、面等方面的要求。

光学实验中常用的光源可分为以下几类:1)热辐射光源热辐射光源是利用电能将钨丝加热,使它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中达到发光的光源。

白炽灯属于热辐射光源,它的发光光谱是连续的,分布在红外光、可见光到紫外光范围内,其中红外成分居多,紫外成分很少,光谱成分和光强与钨丝温度有关。

热辐射光源包括以下几种:普通灯泡,汽车灯泡,卤钨灯。

2)热电极弧光放电型光源这类光源的电路基本上与普通荧光灯相同,必须通过镇流器接入220V点源,它是使电流通过气体而发光的光源。

实验中最常用的单色光源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纳光灯(主要谱线:589.3nm、589.6nm),汞灯(主要谱线:623.4nm、579.0nm、577.0nm、546.1nm、491.6nm、435.8nm、407.9nm、404.7nm)3)激光光源激光(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缩写:LASER),是指通过辐射的受激辐射而实现光放大,即受激辐射的光放大。

激光器作为一种新型光源,与普通光源有显著的差别。

它是利用受激辐射的原理和激光腔的滤波效应,使所发光束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表座等
三、实验原理:
光路调试技术
在光学实验中,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节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
关系到成像质量的好坏、能否得到预期的光学现象和满意的测量结果。可以说调整好
光路是进行光学研究和光学实验应具备的技能。下面介绍光路的基本调整方法。
3.2.1 共轴调节 光学实验中经常要遇到用一个或多个透镜同时成像,为了获得较好的像,必须使
光学实验仪器主要包括:光源,光学元件,接收器等。
1) 氦氖激光器
8)燕尾式平移台
2) 激光夹持器
9)分化板
3) 显微物镜
10)透镜/反射镜支架 (Φ40.0)
4) 物镜接圈
11)干板架
5) 开口透镜/反射镜支架(Φ20.0) 12)毛玻璃
6) 一维调节滑块
13)平行平晶
7)K9 平凸透镜(Φ40.0, f150.0) 14)导轨,滑块,支杆,调节支座,磁
激光器
扩束镜
准直镜
观察屏
图 1-3 平行光路粗调示意图
3)细调-剪切干涉法。如有条件,可以选用平晶进行细调。在准直镜后,倾斜 放置一平行平晶,观察平晶两表面反射光束重叠部分产生的剪切干涉条纹,如图 1-4 所示,沿光轴前后微移动准直透镜,使条纹渐渐由密变疏,直到条纹最宽或成均匀光, 如图 1-5 所示,这时准直镜处于最佳位置,出射光为平行光。剪切干涉法只能用于相 干光束的调整,非相干照明时,可用自准直法调整。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工程光学(1)
实验名称: 实验一 光学实验主要仪器、光路调整与技巧
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人:
学号:
组别:
实验时间:
2015 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光学专业基本元件的功能;
掌握基本光路调试技术,主要包括共轴调节和调平行光
二、 实验器材:
2)第二步细调,即移动透镜,当两次成像中心重合即达到共轴,若不重合,须 视情况针对性地调节各光学元件,直至两次成像的中心重合。如果系统有两个以上的 透镜,先加入一个透镜调节共轴,然后再依次加入透镜,使每次所加透镜都与原系统 共轴。
反射镜共轴的调节方法类似。
3.2.2 平行光束的获得与检测 在光学实验中,经常要用到准直性良好的平行光束。这可以在扩束镜和针孔滤波
激光器
扩束镜
准直镜
图 1-2 共轴调节示意图 2)粗调-自准直法。沿光束传播方向,前后轴向移动准直透镜,直到从自准直 反射镜反射回来的自准直像落在针孔表面,并于针孔重合。或者在准直镜后放一观察 屏,如图 1-3 所示,前后移动,观察准直后光斑的变化,若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光斑 直径几乎无变化,可视为准直成功,完成粗调。在调节中要注意光斑变化和准直镜移 动方向的关系,从而很快达到粗调的效果。
各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即共轴),并使物体位于透镜的主光轴附近。另外,为了最 大限度的利用激光扩束后的面光源,所有透镜的主轴都需要大致通过光斑中心,才能 获得清晰的像。
共轴调节使物、观察屏的中心处在透镜光轴上,并使各光学元件共轴,达到共轴 能保证近轴光线的条件成立。共轴调节一般分为两步骤进行:
1)第一步粗调,即用眼睛观察,使物、观察屏与透镜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粗调的方法如下:通过前后移动白屏的方法先使激光光束与台面平行,再将透明物、 扩束镜、双凸透镜依次摆好,调节它们的取向和高低左右位置,凭眼睛观察,再让光 斑、物、镜的几何中心处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便使透镜镜的主光轴与平台面平行且共 轴,光斑也最大限度得到利用。
1-4 细调产生干涉条纹图
扩束镜
准直镜
微移动 图 1-5 平行光的检测示意图
观察屏
平晶
观察屏(条 纹变化,使 之越来越 少) 平晶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参照图 1-6,沿导轨装妥各器件(先不安装扩束显微物镜和准直平凸透镜部分), 并调至共轴。
(2)首先将分划板中心通孔高度定为光轴高度,将分划板移至贴近激光器的位置, 调节激光器高度,使激光束通过分划板中心圆孔。再将分划板移至较远处,调节激光 夹持器,使激光束再次通过分划板中心圆孔(近端调高低,远端调俯仰)。重复二三 次高低和俯仰调节,使激光束在合适的高度保证基本水平。 (3)在系统中加入扩束物镜和准直透镜,适当调节激光束和扩束镜,准直透镜共轴, 且准直透镜在扩束镜的前焦面上。前后移动分划板,观测分划板上的圆斑大小是否变 化。若变化,则前后移动准直透镜,直到前后移动分划板,板上的圆斑大小不发生变 化,完成平行光粗调。 (4)将分划板替换为平行平晶,将毛玻璃放在在平行平晶反射光路上,前后移动准 直透镜,使得毛玻璃上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 (5)细微调节平移台丝杆,观察干涉条纹变化,使得条纹数逐渐减少到一条或半条 条纹,完成细调。
器之后加入准直透镜来获得。准直透镜的前焦点应于扩束镜的后焦点重合,并且二者 的光轴也应一致。准直透镜通常使用口径较大、焦距较长的双胶合透镜,这样可以获 得截面较大的光束,以便处理较大一些的图像。在要求不太高的实验中,也可使用单 片的正透镜作为准直透镜。平行光束的调整步骤如下:
1)调整扩束镜和准直镜共轴,如图 1-2 所示。
五、实验数据记录: 要求: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相关数据,图表绘制要规范。
六、实验数据分析及思考题: 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回答实验讲义或实验现场遇到的思考题。
七、实验结论: 要求:简要总结实验所得到的结论以及实验收获。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 10 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