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与世界(上)

合集下载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册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册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册第一章:天津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中国地图上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历史发展,认识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城市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东部,濒临渤海,是连接东北亚与欧洲的重要通道。

2. 天津的历史发展:从古代的盐业重镇到近代的九国租界,再到现代的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的历史见证了中国的近代史。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天津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天津的地理位置。

2. 学生能简述天津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天津的经济与发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经济特点,认识天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2.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经济特点:天津是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港口物流业。

2. 天津的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天津正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北方科技创新中心。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天津的经济特点和产业发展情况。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天津的经济发展优势和挑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天津的经济特点。

2. 学生能简述天津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章:天津的文化与生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文化传统,认识天津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生活方式,感受天津的地方特色。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文化传统:天津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相声、评剧、葫芦头等。

2. 天津的生活方式:天津人热情好客,喜欢美食,注重家庭生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天津文化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体验天津的地方特色。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描述天津的文化传统。

2. 学生能简述天津的生活方式。

三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三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三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基本知识。

(2)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地理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差异、拓宽视野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名胜。

(2)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经济发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表达对天津和世界各国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津与世界的地理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

3.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经济发展。

4. 运用情感教学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差异、拓宽视野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搜集关于天津的地理、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资料。

(2)搜集世界各国的基本地理、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资料。

(3)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本相关内容。

(2)准备记录笔记的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天津的地理位置,引起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对天津了解多少?引导学生思考。

2. 探究天津的地理知识(1)利用课件介绍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景名胜。

(2)学生分组讨论,整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享。

3. 比较世界各国(1)教师展示世界各国的基本地理、风土人情、经济发展资料。

(2)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天津与世界各国的差异。

4. 情感态度培养(1)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乡天津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尊重差异、拓宽视野的情感态度。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收获。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我眼中的天津”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天津。

五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认识天津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天津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基本国情,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全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2. 天津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3. 天津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4. 世界各国的基本国情5. 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全球地位和作用,世界各国的基本国情,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2. 教学难点:天津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世界各国的基本国情,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天津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3.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天津与世界各国的差异和联系。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2. 第二课时:介绍天津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3. 第三课时:介绍天津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4. 第四课时:介绍世界各国的基本国情5. 第五课时:介绍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天津及世界各国的基本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资源:天津风景、历史文化遗迹、经济发展场景等。

2. 视频资源:关于天津的纪录片、新闻报道等。

3. 网络资源:世界各国的基本国情、国家外交政策等。

4. 纸质资源:地图、教科书、参考书等。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五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2)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文化、经济等特点,拓宽国际视野。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关心国际事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天津的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特点,拓宽国际视野。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天津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及其重要性。

(2)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津与世界各国的发展特点。

2. 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天津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搜集关于天津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2)搜集世界各国的基本信息,如地理、文化、经济等。

(3)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地图等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天津的基本情况。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收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天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天津的特点。

(2)提问:天津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如何?它在国际上有着怎样的地位?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天津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特点。

(2)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文化、经济等特点。

3.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通过课件,详细讲解天津的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各国的发展特点,拓宽国际视野。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天津的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册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教案上册

五年级天津与世界上册教案第一课中国大学堂首家看北洋教学目标:一、知道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二、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通过访问、调查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天津大学的热爱,对家乡及家乡人民的深厚情感,增强对家乡天津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1、通过津津的话和天津大学校门、教学主楼、北洋大学堂纪念建筑和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的照片,主要介绍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2、通过盛宣怀的照片和一段课文主要介绍北洋大学是如何诞生的。

3、通过四段课文和有关北洋大学有关实验室、图书馆和实验仪器的照片,主要介绍北洋大学的办学宗旨、开办学校时间、办学模式、专业及课程设置、师资结构等。

4、通过四段课文和丁家立的照片和资料,以及在西沽武库废址上重建的北洋大学堂照片和相关两幅图画及小统计,主要介绍北洋大学生的首任总教习丁家立的办学经历以及丁家立北洋大学总教习时所经历的三个故事,说明丁家立对北洋大学的贡献。

5、通过北洋大学校歌歌词及北洋大学的校训和哪吒的话,主要介绍北洋大学的办学主张。

6、通过海爷爷的话和相关课文驻及赵天林、张太雷、马寅初、王宠惠、茅以升、吴自良等到人物的照片,主要介绍北洋大学为祖国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7、通过津津和天津大学老师对话和天津大学校园照片、校徽图案,主要介绍由北洋大学到天津大学的变迁,介绍今日天津大学的办学规模和知名度以及天津大学的发展前景。

第二课驰名中外的南开教学目标:一、知道南开是中国近现代民办教育的典范,知道“南开”系列学校包括南开小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重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知道严范孙、张伯岭的办学主格和创办“南开”的历程;知道“南开”学校的办学宗旨、校歌、校训、教育思想和办学成就及培养人才的情况;知道“南开”的新面貌和声誉,尤其是南开大学牵手世界的情况;知道人们对严范孙、张伯岭的评价;知道南开是驰名中外的学校。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认识天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天津的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1. 天津的历史文化。

2. 天津的经济发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天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讲解:介绍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天津的相关知识,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 总结:强调天津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天津的历史文化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历史文化,感受天津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天津的历史文化。

2. 天津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1. 天津的历史文化。

2. 天津的独特魅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天津的历史文化。

2. 讲解:介绍天津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天津的独特魅力。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天津的历史文化,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4. 总结:强调天津的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第三章:天津的经济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经济发展,认识到天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经济发展的关注和理解。

1. 天津的经济发展。

2. 天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1. 天津的经济发展。

2. 天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天津的经济发展。

2. 讲解:介绍天津的经济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天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认识天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天津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天津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天津的名称。

2. 学生分享对天津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天津的认识。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天津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

2. 学生观看天津的经济发展视频,加深对天津的了解。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强调天津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章:天津的历史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历史文化,感受天津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天津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天津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天津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天津的名称。

2. 学生分享对天津历史文化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天津的历史文化。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天津历史文化的认识。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天津的历史文化。

2. 学生观看天津的历史文化视频,加深对天津的了解。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教师强调天津的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第三章:天津的经济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经济发展,感受天津的活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经济发展的关注之情。

教学重点:天津的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天津的经济发展。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天津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天津的名称。

五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五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津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城市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津的发展变化,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走进天津1. 导入新课:展示天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城市特色。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搜集关于天津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3. 课堂交流:分享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天津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特点。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展示天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城市特色。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搜集关于天津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3. 课堂交流:分享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天津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特点。

4.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天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为家乡天津制作一张宣传海报。

2. 写一篇关于家乡天津的短文,介绍天津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天津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

3. 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提升程度。

六、第五课时:天津的经济与发展1. 导入新课:展示天津现代化建筑和工业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津的经济发展。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搜集关于天津经济发展、产业特点等方面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3. 课堂交流:分享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天津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4. 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天津经济发展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与世界六年级(上)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李大钊在天津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生平事迹。

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在天津的工作学习。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学习资料,向李大钊学习。

教学过程:1、李大钊的介绍李大钊──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他最早在天津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革命青年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天津留下了他从事革命活动的足迹。

2、北洋法政专门学堂(1)介绍李大钊在天津上学时的北洋法政专门学堂。

(2)介绍李大钊主编的《言治》杂志。

3、李大钊与“十月革命”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4、“五四”运动中,李大钊亲自来天津指导革命斗争。

李大钊组织成立了“新生社”,创办了《新生》杂志。

1920年10月,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在天津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张大雷任书记。

5、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继续引领天津的革命活动。

1921年9月,李大钊指导成立工人工余补习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周恩来与觉悟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周恩来与觉悟社。

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周恩来在天津的学习工作情况以及他所创建的觉悟社。

学习难点:让学生了解周恩来在天津的学习工作。

教学过程:1、南开学校与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1913年到1917年学习在天津南开学校学习。

2、“觉悟社”的成立1919年9月16日,是天津五四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

天津爱国学生的进步团体──“觉悟社”成立了。

觉悟:爱国、民主、科学、创新的精神。

觉悟社任务:反帝反封建,灌输世界新思潮。

觉悟社宗旨:本着“革心”“革新”的精神,求大家的“自觉”“自决”。

3、觉悟社社刊《觉悟》1920年1月20日,由周恩来主编的觉悟社社刊《觉悟》出版。

4、介绍觉悟社的三位社员5、邓颖超的介绍6、觉悟社的革命精神不仅激励了“五四”时期的革命青年,同样激励着后人奋进。

现在,觉悟社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第三课时学习内容:天津有了共产党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津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

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津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

学习难点:让学生了解并记住天津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

教学过程:1、天津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10月,北洋大学学生张太雷在李大钊等人指导下,天津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0年11月,北洋大学学生张太雷加入李大钊创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天津的第一名共产党员。

2、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的第一个领导机关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诞生。

1924年3月,天津第一个党小组成立。

1924年7月,召开了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成大会。

委员长:于方周组织部主任:江浩宣传部主任:李锡九下设农工部:卢绍亭妇女部:邓颖超宣传教育委员会:于方舟江浩3、天津总工会的诞生1925年8月4 日,在天津地委的组织下,由纺织、印刷、海员、油漆、码头五大工人团体联合发起的天津市工会代表大会在广东会馆召开。

会议决定成立天津总工会。

4、中共天津地委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还发动组织了农民运动。

最著名的是“五村反霸”。

5、1928年,在中共天津地委彭真等人领导下,五村男女老少1000多人一起出游,向大地主讨还被其强行霸占的土地,并写出揭露大地主罪行的《哀告书》,散发到社会各界,引起社会极大反响。

在社会各界声援下,五村农民取得初步胜利,在天津农民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第四课时学习内容:天津的抗日斗争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津的抗日战争。

学习难点:让学生了解天津的抗日战争。

学习难点:让学生了解天津的抗日战争。

教学过程: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并炮击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加紧进犯华北,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抗日救亡运动。

2、天津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共天津市委组织大、中学学生深入到天津农村,向农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中共地下党以民校为掩护,建立了王兰庄农民救国会,领导学生组织群众与敌人斗争。

3、“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这次事件称为“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

4、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时期,英勇不屈的天津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抗战,用鲜血和生命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无数抗日英雄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

蓟县盘山曾是抗日根据地,为了纪念抗日先烈,1959年在那里修建了盘山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少先队员都要到那里去祭扫烈士陵墓。

5、中国人民胜利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

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胜利了。

第五课时学习内容:永远的丰碑吉鸿昌学习目标:了解吉鸿昌以及他的事迹。

学习重点:了解吉鸿昌以及他的事迹。

学习难点:了解吉鸿昌以及他的事迹。

教学过程:1、介绍吉鸿昌吉鸿昌18岁加入冯玉祥将军的部队,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他有胆有谋,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从士兵升至军长。

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

在北伐战争中,所率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的“铁军”。

2、吉鸿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不肯和红军作战,吉鸿昌被蒋介石以考察军事为名迫使出国。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进攻上海,吉鸿昌闻讯毅然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他与冯玉祥一起建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前敌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

3、吉鸿昌在狱中与敌人的斗争1934年11月9日,蒋介石一方面责成国民政府发出通缉吉鸿昌的紧急命令,一方面通过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派天津站长陈恭澍负责对吉鸿昌等人进行暗杀。

一次吉鸿昌在开会时被特务秘密逮捕。

在狱中国民党反动当局多次对吉鸿昌劝降,他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转到劳苦大众的阵营里头来,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走上刑场英勇就义,壮烈牺牲时年仅39岁。

第六课时学习内容:会馆和早期的对外贸易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会馆以及天津最早的会馆,知道当时的对外贸易。

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会馆以及天津最早的会馆,知道当时的对外贸易。

学习难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会馆以及天津最早的会馆,知道当时的对外贸易。

学习过程:1、会馆──乡谊与商情的纽带会馆是民间组织,是同乡商人的俱乐部。

从金元开始,特别是明清以后,地处河海之滨的天津,已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贸易港口和商业大都市,被誉为“冀北繁华第一城”,吸引了各地客商来津经商。

为了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扶助同乡,各地客商纷纷建立会馆和会所,以巩固他们在天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2、天津最早的会馆──闽粤会馆清初,在津的外地商人逐渐增多,为了掌握市场价格和抵制其他商家的排斥,在津的福建和广东的商人于1739年(乾隆四年)建立了闽粤会馆。

闽粤会馆是天津最早的会馆。

3、介绍广东会馆广东会馆由广东籍天津海关道唐少仪、英商怡和洋行买办梁炎卿等44人及粤人在津商号集资九万多两白银于1907年建成。

它集办公、修养、集会、食宿四大功能,是天津最大、功能最全、建筑最多的会馆。

1912年8月29日,孙中山曾在此发表演讲。

1919年邓颖超等觉悟社社员在这里举行义演。

4、天津的对外贸易1858年(清咸丰八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开始了对外贸易。

第七课时学习内容:享誉世界的“玉沙”芦盐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玉沙”芦盐的产生及生产过程。

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玉沙”芦盐的产生及生产过程。

学习难点:让学生了解“玉沙”芦盐的产生及生产过程。

教学过程:1、关于“宝葫芦”的传说向学生介绍有关天津附近海域出盐的“宝葫芦”的传说。

2、我们祖先最早的“箭盐”向学生介绍“煎盐”的方法。

3、天津最早的盐业金元时期,当时天津成为直沽,直沽人口的发展与集中,与盐业的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

到了明代,天津的盐业迅速发展。

4、天津现代的盐业天津东临渤海湾,沿海的滩涂很多。

天津地处温带,是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每年除夏季外,春旱多风,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十分适合海水晒盐。

5、带领学生认识现代的盐场现在的盐场都是机械化生产,比以前进步多了。

6、让学生了解制盐的主要工序修滩:把盐田修平整,便于海水流动、蒸发、晒盐。

纳湖:海水涨潮后筑堤挖沟将海水留住。

制卤:把海水从纳潮沟引入晒池,并让其流动、蒸发、浓缩成卤。

结晶:把卤水引入结晶池,逐渐蒸发成盐。

采集:用工具把盐收集在一起,这一过程也叫集坨。

第八课时学习内容:誉满中外的“红三角”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津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标志。

学习重点:让学生知道天津碱厂的成立与发展。

学习难点:让学生知道天津碱厂的成立与发展。

教学过程:1、天津碱厂的创建天津碱厂是东亚第一座大型制碱企业,由已故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李烛尘先生和侯德榜博士所创建,有著名的永利碱厂和久大精盐厂两个企业合并而成。

1922年范旭东聘请侯德榜为技术人员,与李烛尘等一起,创办了“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

他们奋力拼搏,历经磨难,终使制碱工业发展、壮大,成为中外公认的“碱业巨擘”,创造了闪耀着民族之光的“红三角”名牌产品。

1926年8月,洁白的纯碱刚刚问世两个月,便获得了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的最高荣誉金盾奖章,打破了西方70多年来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使永利碱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制碱企业。

这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也是天津历史的骄傲。

2、介绍中国化学之父──范旭东范旭东(1883──1945)长沙人。

1914年在天津创办了久大盐业公司,成为中国生产精盐的首创者。

1918年又在天津成立永利制碱公司,1926年6月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博览会上获金奖。

3、“红三角”品牌扬名海内外。

天津纯碱跨过五大洋四大洲,以产品优质、服务良好誉满全球。

4、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腾飞给天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5、渤海化工园渤海化工园建在塘沽临港工业区内,距天津市区约50千米,位于塘沽区海河入海口南侧浅海滩涂区。

第九课时学习内容:繁忙的天津港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津港。

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天津港。

学习难点:让学生了解天津港。

教学过程:1、天津港的历史天津港地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汉代,自唐代以来形成海港,1860年对外开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性建社,天津港于1952年10月17日重新开港通航。

2、天津港的介绍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

港区现有水路域面积近200平方千米。

其中,路域面积60平方千米,规划到2010年港口路域面积达到100平方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