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交通运输业 第1课时 教案(粤教版八年级上)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发展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情况,对地理学科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及作用等方面还存在疑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解决。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发展,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了解交通运输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发展。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3.交通运输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家乡的交通运输业为例,让学生亲身参与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讲授法:系统地传授交通运输业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案例分析的相关资料。
3.制作好PPT,准备好板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家乡的交通运输业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发展等知识,让学生对交通运输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八年级地理《交通运输业》

八年级地理科教学设计一、学科:中学地理(粤教版)二、课例名称: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三、执教教师:沈凯凌四、课型:活动性学习五、年级:八年级(上册)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及基本运输方式。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培养民族自豪感。
3.要求学生掌握我国铁路主要干线的分布,记住重要的铁路枢纽。
4.要求学生能读懂列车时刻表,为出行提供便利。
5.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合理布局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6.帮助学生树立交通守法观念,提高安全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及应用;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列车时刻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式、活动练习式。
教具:教材、地理填充图册。
教学过程:复习旧课(略)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完第三章,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第四章的学习(板书)。
第四章里,我们将学习什么呢?让我们来一睹为快吧(指导学生查书)。
我们今天学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板书)。
讲授新课:1、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2、归纳与小结:(1)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或人力、畜力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经济活动。
(2)你们所说的汽车、轮船、飞机、火车分别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另外还有一种特定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参见教材P90 图4.36)3、承转:现代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铁路运输”(板书),请同学们翻到教材P81。
4、提问:在座的有谁坐过火车吗?等有人回应后,请她(他)谈谈所见所闻。
5、归纳与小结:……,实在没人,教师做现身说法。
6、材料:(1)吴淞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
1866 年开始兴建,1876 年竣工。
全长四十里,是英国资本家未经中国政府的许可而擅自修筑的。
他们为了修建这条铁路,用“建造马车道”的谎言骗过了清朝的地方官吏以后,便开始动工。
43交通运输业1教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课题:《4.3交通运输业》设计人:审校人:日期:2019年10月11日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6、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重难点:1、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2、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测,导入新课:1、概念: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的物质生产部门。
2、作用:纽带,是发展经济的“”。
3、发展:建国后,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但现在仍是经济发展中的环节。
4、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有:、、、、。
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二、目标导学,整体感知:1、学生自学书本内容;2、独立思考:交通运输业的地位作用。
各种交通运输业的优缺点。
如何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完成表格。
运输方式特点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三、互助合学,合作探究:1、交通运输业的作用1.简单介绍什么是交通运输业。
课文中的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教师要联系实际作通俗易懂的说明。
八年级地理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教案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教案粤教版第一篇:八年级地理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教案粤教版第四章第三节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及基本运输方式。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培养民族自豪感。
3.要求学生掌握我国铁路主要干线的分布,记住重要的铁路枢纽。
4.要求学生能读懂列车时刻表,为出行提供便利。
5.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合理布局发展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6.帮助学生树立交通守法观念,提高安全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及应用;我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列车时刻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式、活动练习式。
教具:教材、地理填充图册。
复习旧课1、提问:(1)、海洋有哪些的资源?2)、汕尾当地的休渔期是一年中的哪段时间?2、归纳于小结:(1)、P59;(2)、每年的6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有时会有调整。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完第三章,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第四章的学习(板书)。
第四章里,我们将学习什么呢?让我们来一睹为快吧(指导学生查书)。
我们今天选讲第三节——合理布局发展交通运输业(板书)。
讲授新课1、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2、归纳与小结:(1)交通运输业是指使用运输工具或人力、畜力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经济活动。
(2)你们所说的汽车、轮船、飞机、火车分别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另外还有一种特定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参见教材P90图4.33)3、转承:现代五种基本运输方式中,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紧张繁忙的铁路运输”(板书),请同学们翻到教材P79。
4、提问:在座的有谁坐过火车吗?等有人回应后,请她(他)谈谈所见所闻。
5、归纳与小结:……,实在没人,教师做现身说法。
6、材料:(1)吴淞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
1866年开始兴建,1876年竣工。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 教案

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交通运输业,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3.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公路干线、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分布格局。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我国铁路干线、公路干线、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分布格局。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接触过或听说过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二、讲授新课(一)铁路运输铁路是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截止2010年,我国已修建铁路9.1万多千米,除澳门外,其他各省级行政单位都有铁路运行。
1.我国的铁路干线的两大组: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
(1)阅读《地理图册》中“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分析我国铁路分布特点。
(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东北地区有稠密的铁路网;西南地区的铁路网正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2)阅读《地理图册》中“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找一找南北向与东西向的主要铁路干线及重要的铁路的枢纽。
南北向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
东西向主要铁路干线:滨洲线、滨绥线、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
(3)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各重要铁路干线的起止点名称,并把这些干线在课本的“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简图”中连接起来并标注干线名称。
2.提问:你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哪一条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之窗》,了解青藏铁路。
3.活动:出示课本活动中的“部分列车时刻表”,帮珠珠和东东选择合适的车次,并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提示:一般规定,我国开往北京方向的列车车次为双数,远离北京方向的列车车次为单数。
字母Z通常表示准高速列车,字母Y表示旅游列车,字母T表示特快列车,字母K表示快速列车。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交通运输业》是学生在学习了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之后,进一步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和关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素材,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评价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发展,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
2.难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如何评价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比较教学法:学生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分组讨论的教室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素材,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说课稿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4.3》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人口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交通运输业作为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具体内容和实际意义。
此外,学生对于交通运输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可能缺乏足够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难点: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和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地展示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和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设施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
3.课堂互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4.3 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学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4.3 交通运输业(第1课时)学案(新版)湘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www.5yk 《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道交通运输业的含义,掌握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及运输方式。
3、知道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的特点及我国主要的港口和航空港。
【重点难点】、知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及合理的运输方式。
【自主学习】、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比较项目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运河运航空运输运量运价速度2、运输方式选择:货物情况应选择的运输方式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又不大的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远程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3、高速公路的特点怎样?它一般应符合哪四个条件?4、水路运输分为哪两类?哪些河流具有内河运输的优越条件?5、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什么?6、管道运输适于运送哪些货物?它具有哪些优点?【学习过程】知识点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阅读P101-102页内容和p105-109页内容回答:、什么是交通运输业?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怎样?2、思考P101页“活动”,完成活动中的1、2题。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4、阅读P102页“活动”题,思考完成1、2两题。
知识点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阅读P105-108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我国主要有哪五种运输方式?2、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优点各是什么?3、管道运输适于运送哪些货物?它具有哪些优点?4、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价最低是?运价最高是?5、在五种运输方式中,最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对门的运输”的是?6、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价最高、速度最快的是?7、在五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是?8、结合以上问题填表比较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跟踪练习】、下列不属于公路运输特点的是()A、机动灵活B、速度较快c、适应性强D、运量最小2、下列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水路运输3、下列运输方式中,有“从门口到门口”优势的是()A、管道B、水路c、铁路D、公路9、阅读P109页内容“活动4”是填写下列表格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铁路分布状况,识记重要的铁路枢纽。
2、能够识读列车时刻表,认识铁路运输的重要性。
3、认识现代交通运输业,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了解我国铁路分布状况,识记重要的铁路枢纽。
难点:识记重要的铁路枢纽。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向学生介绍我国解放前和解放后的铁路情况,引出课题。
二、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铁路分布状况,识记重要的铁路枢纽。
2、能够识读列车时刻表。
3、认识铁路运输的重要性。
三、出示自学指导:
1、了解我国铁路建设的情况(知识之窗)。
2、了解并识读列车时刻表。
3、了解我国铁路分布状况(南北和东西干线)。
4、识记重要的铁路枢纽。
5、完成P81页的活动题。
6、了解铁路运输的重要性。
四、教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
五、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六、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重点掌握铁路干线的分布
七、课堂练习:
1、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的我国地势最高的一条铁路是()
A、北疆铁路
B、南疆铁路
C、青藏铁路
D、兰新铁路
2、我国铁路分布已形成网络。
其分布特点是()
A、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B、全国分布较均匀
C、南部稠密、北部稀疏
D、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
3、京沪线与陇海线交汇的铁路枢纽城市是()
A、南京
B、郑州
C、徐州
D、株州
4、下列属于纵贯窝火南北。
且与长江黄金水道相交的铁路线是()
A、京哈线
B、成昆线
C、京广线
D、沪杭线
八、归纳小结,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