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点制作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面点制作培训ppt课件

多样化口味搭配
尝试不同食材和调料的组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口味体验。
节日主题设计
根据不同节日的特点和文化背景,设计相应的面点造型和口味。
Part
06
营养健康与安全卫生要求
营养学原理在面点中的应用
营养均衡原则
01
面点制作中应注重食材的多样性,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脂肪等营养素,确保面点的营养价值。
。
设备与器具清洁
定期清洗消毒制作设备和器具 ,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细菌滋
生。
个人卫生要求
从业人员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如勤洗手、穿戴整洁
的工作服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搅拌与发酵
将面粉、发酵剂和适量温水混合 搅拌,揉成光滑面团后进行发酵 。
发酵条件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促 进面团发酵膨胀。
Part
03
成型与熟制方法
搓条、下剂与成型
01
02
03
搓条
将面团放在案板上,双手 掌跟压在面团上,来回推 搓,使面团成为粗细均匀 的圆形长条。
下剂
将搓好的长条面团,揪成 或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 。
现代技术在面点中的创新应用
烘焙技术
运用现代烘焙设备和技术,制作更加松软、酥脆 的面点。
冷冻技术
通过冷冻技术保存和加工面点,延长保质期,方 便携带和食用。
3D打印技术
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面点,实现个性化定制和创 意造型。
创意造型和口味搭配尝试
中西结合造型
融合中式和西式面点的造型元素,创作出新颖独特的外观。
控制热量摄入
02
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合理控制面点中的热量含量,避免过高热
量导致的健康问题。
尝试不同食材和调料的组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口味体验。
节日主题设计
根据不同节日的特点和文化背景,设计相应的面点造型和口味。
Part
06
营养健康与安全卫生要求
营养学原理在面点中的应用
营养均衡原则
01
面点制作中应注重食材的多样性,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脂肪等营养素,确保面点的营养价值。
。
设备与器具清洁
定期清洗消毒制作设备和器具 ,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细菌滋
生。
个人卫生要求
从业人员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如勤洗手、穿戴整洁
的工作服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搅拌与发酵
将面粉、发酵剂和适量温水混合 搅拌,揉成光滑面团后进行发酵 。
发酵条件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促 进面团发酵膨胀。
Part
03
成型与熟制方法
搓条、下剂与成型
01
02
03
搓条
将面团放在案板上,双手 掌跟压在面团上,来回推 搓,使面团成为粗细均匀 的圆形长条。
下剂
将搓好的长条面团,揪成 或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 。
现代技术在面点中的创新应用
烘焙技术
运用现代烘焙设备和技术,制作更加松软、酥脆 的面点。
冷冻技术
通过冷冻技术保存和加工面点,延长保质期,方 便携带和食用。
3D打印技术
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面点,实现个性化定制和创 意造型。
创意造型和口味搭配尝试
中西结合造型
融合中式和西式面点的造型元素,创作出新颖独特的外观。
控制热量摄入
02
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合理控制面点中的热量含量,避免过高热
量导致的健康问题。
面点课件

第一节 面点的地位和作用 一、面点的基本概念
2017/7/11
第一节 面点的地位和作用
一、面点的基本概念
面点是以各种粮食、鱼虾、禽畜肉、蛋、 乳、蔬菜、果品为原料,配以多种调味品, 经加工而成的色、香、味、形、质、营养俱 佳的面食、点心和小吃。
2017/7/11
第一节 面点的7/7/11
第三节 我国面点的主要风味流派
灌汤包
2017/7/11
糯米烧卖
第三节 我国面点的主要风味流派
扬州炒饭 四喜蒸饺
2017/7/11
第三节 我国面点的主要风味流派
金鱼蒸饺 花色蒸饺
白菜蒸饺
金盔蒸饺
2017/7/11
第三节 我国面点的主要风味流派
(二)苏式面点的特色 1.品种繁多 2.制作精细、讲究造型 (四喜蒸饺) 3.应时迭出 4.馅心掺冻、汁多肥嫩、味道鲜美
2017/7/11
第四节 面点分类及制作特点
二、面点制作的基本特点
1.用料广泛,选料精细 2.讲究馅心、注重口味
3.技法多样、造型美观 4.成熟方法多样
2017/7/11
课后小结
※ ※
1.面点的地位和作用。 2.京式面点、苏式面点、广式面点和川式面点 形成和特色。
▲ 3.面点的基本概念。 ▲ 4.面点分类方法。 ▲ 5.面点制作的基本特点。
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
面 点 工 艺
第 一 章
概 述
2017/7/11
中式面点技艺
01 绪
02 面 点 制 作 的 基 础 知 识 03 面 团 调 制 技
04 制
馅 技
05 成 形 技
06 成
熟
技
艺
艺
《面点工艺学》课件

《面点工艺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面点工艺学概述 • 面点制作基础 • 面点制作流程 • 面点制作技巧 • 面点制作实例
01
面点工艺学概述
面点工艺学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面点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面点制作工艺 的学科,涉及面点原料的选择、加工 、制作、装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分类
面点工艺学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 分为不同类型,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 中式面点和西式面点;按照用途可以 分为宴席面点和日常面点。
面点工艺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
面点工艺学起源于古代,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 渐发展壮大。
演变
面点工艺学在漫长的发展 历程中不断演变,不同地 域、不同文化背景下面点 工艺都有所不同。
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面 点工艺学也逐步现代化, 新型原料、新型工艺、新 型设备不断涌现。
面点工艺学的特点与价值
面点制作技术
和面
将粉类与适量的水、酵母、油 脂等混合,揉成面团的过程。
发酵
将面团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 中,使其膨胀松软的过程。
成型
将发酵好的面团加工成各种形 状的过程,如擀皮、切块等。
熟制
将成型好的面点进行烹制,使 其成为可食用的食品的过程,
如蒸、烤、炸等。
03
面点制作流程
和面
总结词
和面是面点制作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根据面点的种类和口味需求,合理搭 配调味料,可以制作出口感丰富、味 道独特的面点。
掌握调味技巧需要了解各种调味料的 特点和使用方法。
调味时要注意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 ,以免影响面点的整体口感和风味。
掌握成型技巧
contents
目录
• 面点工艺学概述 • 面点制作基础 • 面点制作流程 • 面点制作技巧 • 面点制作实例
01
面点工艺学概述
面点工艺学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面点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面点制作工艺 的学科,涉及面点原料的选择、加工 、制作、装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分类
面点工艺学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 分为不同类型,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 中式面点和西式面点;按照用途可以 分为宴席面点和日常面点。
面点工艺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起源
面点工艺学起源于古代,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 渐发展壮大。
演变
面点工艺学在漫长的发展 历程中不断演变,不同地 域、不同文化背景下面点 工艺都有所不同。
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面 点工艺学也逐步现代化, 新型原料、新型工艺、新 型设备不断涌现。
面点工艺学的特点与价值
面点制作技术
和面
将粉类与适量的水、酵母、油 脂等混合,揉成面团的过程。
发酵
将面团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 中,使其膨胀松软的过程。
成型
将发酵好的面团加工成各种形 状的过程,如擀皮、切块等。
熟制
将成型好的面点进行烹制,使 其成为可食用的食品的过程,
如蒸、烤、炸等。
03
面点制作流程
和面
总结词
和面是面点制作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根据面点的种类和口味需求,合理搭 配调味料,可以制作出口感丰富、味 道独特的面点。
掌握调味技巧需要了解各种调味料的 特点和使用方法。
调味时要注意适量,不要过多或过少 ,以免影响面点的整体口感和风味。
掌握成型技巧
面点成型技法PPT课件

20
抄手式包法步骤
1. 肉馅放在小馄饨皮中间 2. 沿对角线折成三角形 3. 在其中一角沾点水 4. 将另一角折叠上去成抄手状 5. 将两端拉整齐使馅料在中间鼓起,形
成两端翘起的元宝造型
21
22
4、汤团包法
• 将出好剂的小面团稍稍搓圆致纯滑, 用拇指在中间按出一个洞,然后捏成 一个小窝。填入适量的馅,收口捏紧, 搓成圆形或收口的地方留个尖
• 2)卷制时可在封边上涂点水使其粘连 不散。
• 3)卷制是两端要整齐卷紧,但要用力 适当,以防馅心挤出,影响美观,浪 费原料。
• 4)卷制后的坯条应粗细均匀。 11
3、包
• 包是面点成型工艺中的一项必须掌握 的主要技术要领,是将制好的皮子或 其他薄形的原料(如春卷皮、粽叶等) 上陷后使之成型的一种方法。
• 适用范围:此法适用于团类、丸子类 制品。
4
(2)单手揉
• 拇指掌跟按住向前推(右手逆时针转 动,左手顺时针转动)其余四指坯剂 拢起,然后在推出,在拢起,使坯剂 在手中往返移动,并使坯剂慢慢隆起, 至坯剂揉褶越来越小,光滑部分越来 越多,将底部收紧口,呈圆形。
• 适用范围:制作高桩馒头。(视频)
5
揉的技术要求
• 1)要适当多揉,至所揉的坯剂面光洁, 不能有裂纹和面褶,且内部结构紧密, 收口处要揉的越小越好。
• 2)揉成型后的半成品形状大小要一致, 整齐一致。
6
2、卷
• 卷是采用卷馅法上陷后将坯料连同馅 一起卷拢成圆柱形的一种方法。
一般和搓、切、叠等方法配合操作。 • 卷可分为单卷法和双卷法两种。
• 根据品种的形状不同,捏又可分为
一般捏法和捏塑法两种。
26
一般捏法
• 用包入法入馅后将边皮收拢,捏紧 • 适用品种:主要用于无提褶包类的成
抄手式包法步骤
1. 肉馅放在小馄饨皮中间 2. 沿对角线折成三角形 3. 在其中一角沾点水 4. 将另一角折叠上去成抄手状 5. 将两端拉整齐使馅料在中间鼓起,形
成两端翘起的元宝造型
21
22
4、汤团包法
• 将出好剂的小面团稍稍搓圆致纯滑, 用拇指在中间按出一个洞,然后捏成 一个小窝。填入适量的馅,收口捏紧, 搓成圆形或收口的地方留个尖
• 2)卷制时可在封边上涂点水使其粘连 不散。
• 3)卷制是两端要整齐卷紧,但要用力 适当,以防馅心挤出,影响美观,浪 费原料。
• 4)卷制后的坯条应粗细均匀。 11
3、包
• 包是面点成型工艺中的一项必须掌握 的主要技术要领,是将制好的皮子或 其他薄形的原料(如春卷皮、粽叶等) 上陷后使之成型的一种方法。
• 适用范围:此法适用于团类、丸子类 制品。
4
(2)单手揉
• 拇指掌跟按住向前推(右手逆时针转 动,左手顺时针转动)其余四指坯剂 拢起,然后在推出,在拢起,使坯剂 在手中往返移动,并使坯剂慢慢隆起, 至坯剂揉褶越来越小,光滑部分越来 越多,将底部收紧口,呈圆形。
• 适用范围:制作高桩馒头。(视频)
5
揉的技术要求
• 1)要适当多揉,至所揉的坯剂面光洁, 不能有裂纹和面褶,且内部结构紧密, 收口处要揉的越小越好。
• 2)揉成型后的半成品形状大小要一致, 整齐一致。
6
2、卷
• 卷是采用卷馅法上陷后将坯料连同馅 一起卷拢成圆柱形的一种方法。
一般和搓、切、叠等方法配合操作。 • 卷可分为单卷法和双卷法两种。
• 根据品种的形状不同,捏又可分为
一般捏法和捏塑法两种。
26
一般捏法
• 用包入法入馅后将边皮收拢,捏紧 • 适用品种:主要用于无提褶包类的成
【课件】面点工艺学课件PPT

面点的发展趋势
中国特色的面点快餐 开发保健面点和药膳面点 改革宴席结构
第二节 面点工艺学的概念、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面点工艺学 简介
•
所谓面点工艺学,是指研究面点原料、面团调制、制馅、成形和熟制等一系列面点制作工艺过程地知
识体系。
• 二、面点工艺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三、技法多样,造型逼真
•
面点技法大约有16种,如包、卷、捏、切、拔、叠、摊、擀、按、钳花等,
•
第四节 面点主要风味流派的
形成和特色
• 一、京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
京式面点,泛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制作地面点
。
• 二、苏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
苏州面点系指长江中下游江、浙一带地区制作地面
点。它起源于扬州、苏州、发展于江苏、上海等地,因
以江苏为代表,故称苏式面点。
• 三、广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
广式面点是指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地面点而
言。
第五节 面点的分类
• 一、面点的分类方法
• 二、面点的分类标准
• 三、面点的分类
•
1.麦类制品
•
2.米类制品
•
3.杂色制品
第六节 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 一、调制面团 • 二、制馅 • 三、成形前的面团加工 • 四、成形与熟制
•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活
性三肽,能将体内氧化反应生成的自由基清除。
• (三)自由基清除酶
•
自由基清除剂分非酶类和酶类两大类。
• (一三)、食碳用纤水维化合物中生理活性物质的保健功能
• (二)活性多糖 • (三)功能性低聚糖 • (四)糖苷 • (五)类黄酮
《中式面点工艺》课件

品牌化与市场营销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通过宣传和推广,提高中式面点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蔬菜
韭菜、白菜、香菇等,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纤
维。
豆制品
豆腐、豆干等,增加馅 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海鲜
虾仁、鱼肉等,提供丰 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
调料
酱油
增加食物的香味和色泽。
盐
调节味道,增加风味。
糖
增加甜味,调节口感。
醋
增加酸味,提升口感。
常用工具
擀面杖
用于擀开面团,制作各种面点。
搅拌器
用于搅拌、和面,节省人力。
中式面点的特点与价值
总结词
中式面点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口感和风味,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 保健功能。
详细描述
中式面点在制作工艺上讲究技巧和经验,注重形态、色泽、口感等方面的要求。同时, 中式面点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如提供能量、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等。
此外,中式面点还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蒸笼
用于蒸制面点,保持面点的原汁原味。
刀具
用于切割、切丝等,是制作面点的必备工具 。
03
中式面点制作工艺
和面
和面是将粉料与水等原料混合, 调制成为可塑性的面团的过程。
选择高筋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和 盐,搅拌均匀后用手揉搓成光滑
的面团。
和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的温度 和面粉的吸水性,以获得合适的
面团软硬度。
注意事项
面团发酵要充分,蒸煮时间要适 当,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包子的口 感。
饺子
总结词
中式快餐,皮薄馅嫩,营养 丰富。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通过宣传和推广,提高中式面点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蔬菜
韭菜、白菜、香菇等,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纤
维。
豆制品
豆腐、豆干等,增加馅 料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海鲜
虾仁、鱼肉等,提供丰 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
调料
酱油
增加食物的香味和色泽。
盐
调节味道,增加风味。
糖
增加甜味,调节口感。
醋
增加酸味,提升口感。
常用工具
擀面杖
用于擀开面团,制作各种面点。
搅拌器
用于搅拌、和面,节省人力。
中式面点的特点与价值
总结词
中式面点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口感和风味,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 保健功能。
详细描述
中式面点在制作工艺上讲究技巧和经验,注重形态、色泽、口感等方面的要求。同时, 中式面点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如提供能量、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等。
此外,中式面点还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蒸笼
用于蒸制面点,保持面点的原汁原味。
刀具
用于切割、切丝等,是制作面点的必备工具 。
03
中式面点制作工艺
和面
和面是将粉料与水等原料混合, 调制成为可塑性的面团的过程。
选择高筋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和 盐,搅拌均匀后用手揉搓成光滑
的面团。
和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的温度 和面粉的吸水性,以获得合适的
面团软硬度。
注意事项
面团发酵要充分,蒸煮时间要适 当,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包子的口 感。
饺子
总结词
中式快餐,皮薄馅嫩,营养 丰富。
中式面点(课堂PPT)

切、抻、削、拨统称为我国面食绝技的“四大面食”
20
第二节 成形方法
4.剪——是利用剪刀在制品的表面剪出
独特形态的一种成形方法。
5.夹——是借助于竹筷等工具在包馅或不包馅
制品中夹捏出一定形状的成形方法。
21
第二节 成形方法
6.擀 ——是面点制作中的基本功之一大多数
面点的成形都离不开擀这道工序。
7.钳花——是运用花钳等工具,在制品的生坯
第四章 成形技艺
第一节 成形的基础技艺
一、成形的概念
成形是根据面点品种的形 态要求,运用不同方法或借助 不同工具将面团制品制成各种 形态的面点成品或半成品的操 作过程。
1
第一节 成形的基础技艺
搓条
制皮
下剂
上馅
2
第一节
一、搓 条
成形的基础技艺
1.搓条的方法
2.搓条的基本要求
1)搓条时要揉、搓、抻相结合,两手用力 均匀,使条粗细均匀。
27
思考与练习
四、思考题 1、制皮的方法有哪几种?各举二例相应的品种。 2、手工成形的方法有哪几种?各举二例相应的品种。 3、成形技艺是面点制作中工艺性很强的工序,可以说是中式面点 技艺中的精粹,通过面点师的双手,制作出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 面点。谈谈你对掌握成形技艺的想法。
2)要用掌跟揿实推搓,不能用掌心。
3
第一节 成形的基础技艺
二、下 剂
(一)揪剂 (摘剂、摘坯) (二)挖剂 (铲剂) (三)拉剂 (掐剂) (四)切剂
4
第一节
三、制 皮
成形的基础技艺
制皮方法
(一)按皮 (二)拍皮 (三)捏皮 (四)摊皮 (五)擀皮
适应品种
豆沙包、糖包、酥饼 烫面炸糕、糯米点心 米粉面团中的汤圆 春卷皮 饺子皮 烧卖皮
20
第二节 成形方法
4.剪——是利用剪刀在制品的表面剪出
独特形态的一种成形方法。
5.夹——是借助于竹筷等工具在包馅或不包馅
制品中夹捏出一定形状的成形方法。
21
第二节 成形方法
6.擀 ——是面点制作中的基本功之一大多数
面点的成形都离不开擀这道工序。
7.钳花——是运用花钳等工具,在制品的生坯
第四章 成形技艺
第一节 成形的基础技艺
一、成形的概念
成形是根据面点品种的形 态要求,运用不同方法或借助 不同工具将面团制品制成各种 形态的面点成品或半成品的操 作过程。
1
第一节 成形的基础技艺
搓条
制皮
下剂
上馅
2
第一节
一、搓 条
成形的基础技艺
1.搓条的方法
2.搓条的基本要求
1)搓条时要揉、搓、抻相结合,两手用力 均匀,使条粗细均匀。
27
思考与练习
四、思考题 1、制皮的方法有哪几种?各举二例相应的品种。 2、手工成形的方法有哪几种?各举二例相应的品种。 3、成形技艺是面点制作中工艺性很强的工序,可以说是中式面点 技艺中的精粹,通过面点师的双手,制作出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 面点。谈谈你对掌握成形技艺的想法。
2)要用掌跟揿实推搓,不能用掌心。
3
第一节 成形的基础技艺
二、下 剂
(一)揪剂 (摘剂、摘坯) (二)挖剂 (铲剂) (三)拉剂 (掐剂) (四)切剂
4
第一节
三、制 皮
成形的基础技艺
制皮方法
(一)按皮 (二)拍皮 (三)捏皮 (四)摊皮 (五)擀皮
适应品种
豆沙包、糖包、酥饼 烫面炸糕、糯米点心 米粉面团中的汤圆 春卷皮 饺子皮 烧卖皮
面点制作培训ppt课件

擀面
通过擀面使面团变得薄而 均匀,从而增加面团的口 感和品质。擀面时要掌握 好力度和方向。
发酵与烘焙原理
发酵原理
通过酵母菌的发酵作用使面团膨胀松软。发酵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避免 面团过度发酵或发酵不足。
烘焙原理
通过烘焙使面团中的淀粉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糊化反应,同时高温使面团中的 糖和蛋白质之间的反应,生成特定的香味和颜色,即“美拉德反应”。烘焙时 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以避免烤焦或烤不熟。
面点制作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面点基础知识 • 面点制作技巧 • 面点制作工艺 • 面点营养与健康 • 面点制作实践与思考 • 面点制作总结与展望
01 面点基础知识
面团的分类与特点
01
02
03
冷水面团
用冷水调制,质地硬实, 延伸性较差,一般用于制 作水饺、面条等。
温水面团
05 面点制作实践与 思考
面点制作实践:手工馒头制作
准备材料 面粉、水、酵母等。
揉面技巧
将面粉和酵母混合, 加入适量的水,揉成 光滑的面团。
发酵过程
将面团放置在温暖处 ,等待其发酵至原来 的两倍大小。
馒头成型
将发酵好的面团揉成 条状,切成小段,再 揉成馒头形状。
蒸制过程
将馒头放入蒸锅中, 蒸制15-20分钟即可 。
THANKS
感谢观看
经验积累
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调整,对面点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文化,通过培训感受到了面点文 化的深厚底蕴。
面点制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多元化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面点制作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多元化,满 足不同人群的口味。
健康营养
健康和营养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面点制作将更加注重使用健康 食材和营养搭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一)广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广式面点的形成 1.起源于广东地区的民间食品 2.吸取北方和西式点心的优点 3.面点师的创新和发展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一)广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广式面点的特色
1.品种丰富多彩
广式面点皮有4大类、23种;馅有3大类、47种之多,能制作 各式点心2000多种。按大类可分为长期点心、星期点心、节日 点心、旅行点心、早晨点心、中西点心、招牌点心。代表品种有 叉烧包、蟹虾饺、千层酥等。广东小吃更为历史悠久,光是小店 经营的米、面制品小吃,就有二三百种,代表品种有肠粉、白粥 等。广东地域广阔,有山区,有平川、有海岛,有内陆,群众的 生活习惯又各不相同,故取材于当地的小吃也各具特色,品种丰 富。如潮州地区小吃以海产品、甜食著称。
的北方风格。北方面点因以北京为代表,故称京式面点。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一)京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京式面点的形成 1.京式面点的形成与北京悠久的历史条件和古老的文化分 不开。 2.京式面点的形成与继承和发展本地民间小吃分不开 3.京式面点是兼收各地风格、各民族面点风味及宫廷面点而 形成的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口味
南味 北味
流派
京式 广式 苏式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一)京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京式面点,泛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山东、华北、东北等)制作 的面点。由于北京曾为辽、金、元、明、清的都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 老的文化,使之能博采各地面点之精华,兼收各族面点之风味,形成独特
(一)苏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苏式面点的形成 1.具有悠久的历史 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扬州,古时“北据淮、南距海”。 3.继承和发扬了本地传统特色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一)苏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苏式面点的特色
1、品种繁多 2.制作精细、讲究造型 3.应时迭出 4.馅心掺冻、汁多肥嫩、味道鲜美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一)广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广式面点的特色
2.季节性强
点心的品种依据一年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而变化。要求 是:夏秋宜清淡,春季浓淡相宜,冬季宜浓郁。这使广式面点品 种增多,形态、花色突出。例如,春季供应人们喜爱的浓淡相宜 的礼云子粉果、银芽煎薄饼、玫瑰云霄果等;夏季应市的是生磨 马蹄糕、陈皮鸭水饭、西瓜汁凉糕等;秋季是蟹黄灌汤饺、荔浦 秋芽角等;冬季则主供滋补御寒食品,如腊肠糯米鸡、八宝甜糯 饭等。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一)广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广式面点的特色
3.擅长米及米粉制品 广式面点米及米粉制品除糕、粽外,还有煎堆、米花、白饼、粉果、
炒米粉等外地罕见品种。 4.使用油、糖、蛋较多 如广式面点中的典型品种马蹄糕,糖使用量为主料马蹄的70%。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一)广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广式面点的形成 1.起源于广东地区的民间食品 2.吸取北方和西式点心的优点 3.面点师的创新和发展
(一)京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京式面点的特色
1.用料广、以麦面为主 2.品种多
京式面点品种众多,如有被称为我国“四大面食”,再如北京小吃风 味品种齐全,主要有扒糕、炸糕、凉糕、蜂糕、烧饼、豌豆糕、豌豆黄、 艾窝窝、炸三角、肉火烧、焦圈等。仅烧饼一类就有一品烧饼、麻酱烧 饼、油酥烧饼、吊炉烧饼、马蹄烧饼、澄沙烧饼、缸炉烧饼、五连烧饼 等。 3.制作精纳 如喧腾软和、色白味香的银丝卷制作,需经过和面、发酵、揉面、 溜条、抻条、包卷、蒸熟等7道工序,同时面点师必须具有熟练的 抻面技术,面团需经过连续9次抻条抻出512根名为一窝丝的细面 丝,且粗细均匀,不断不乱,互不粘连,然后在此基础上制作银 丝卷。又如千层糕,一小块约7cm厚的千层糕,竟会有81层之多。 4.馅心具有北方独特风味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一)广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广式面点是指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的面点而言。由于 广州长期以来是珠江流域及南部沿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因此,面点制作技术比南方其他地区发展更快;再 有广州自汉魏以来,就成为我国与海外各国的通商口岸,经 济贸易繁荣,特别是近百年来又吸取了部分西点制作技术, 客观上又促进了广州面点的发展;再加上广东人的继承、发 展与精巧构思,使广东面点成为其代表,故称为广式面点。 广式面点富有南国风味,自成一格。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一)广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广式面点的特色
5.馅心用料广,口味清淡 广东物产丰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蔬果不断,四季常青。
正如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所说:“天下所有之食货,粤东几 尽有之;粤东所有之食货,天下未必尽有之。”原料广泛给馅心 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广式面点馅心用料包括肉类、海鲜、水 产、杂粮、蔬菜、水果、干果以及果实、果仁等。如叉烧馅心, 为广式面点所独有,除烹制的叉烧馅心具有独特风味外,且制馅 方法也别具一格,即用面捞芡拌和法。
粮粉等为主料,以油、糖和蛋等为调辅料, 以蔬菜、肉品、水产品、果品等为馅料,经 过调制面团、制馅(有的无馅)、成形和熟制 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质 的各种主食、小吃和点心。 从广义上讲,面点则可包括用米和杂粮 制成的饭、粥,统称为米面制品。
一、面点的概念:
面点因其所用原料主要是白色的面 粉和米粉,故行业中俗称“白案”或 “面案”。就其作用而言,面点既是 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 又是人们调剂口味的补充食品。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一)苏式面点的形成和特色
苏式面点系指长江中下游江、浙一带地区制作的面点。它起源于 扬州、苏州,发展于江苏、上海等地,因以江苏为代表,故称苏式 面点。苏式面点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了品种繁多、应时迭出、制 作精细、造型逼真、馅心Leabharlann 冻、汁多肥嫩、味道鲜美的风格特色。
二、面点的三大流派:
面点制作
一、面点的概念:
俗话说南方人爱吃米,北方人爱吃 面,即南米北面。
这决定了北方人习惯用“面食”,而 南方人习惯用“点心”。为了兼顾北方和 南方的习惯称呼,采用了合成词“面点” ,是“面食”和“点心”的总称。
一、面点的概念:
饮食业的面点,具有广泛的内容。 从狭义上讲,面点是指以面粉、米粉和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