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士兵提干考试《分析推理》:句子的逻辑矛盾

2018士兵提干考试《分析推理》:句子的逻辑矛盾
2018士兵提干考试《分析推理》:句子的逻辑矛盾

2018士兵提干考试《分析推理》:句子的逻辑矛盾关键词:大学生士兵士兵提干张为臻大学毕业生士兵分析推理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可以从概念的运用是否正确、判断的构成是否恰当、推理的方式是否合理等多方面来分析。

(1)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不能自圆其说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相悖”的意思。句子中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有时是由于对词语的概念认识不明确,有时是因粗心大意,前后失去照应。对于自相矛盾的病句,通常依据实际情况删除矛盾的一方既可。

(2)范围不清

范围,也就是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这个概念中的事物。概念是有大小之分的,有的词概念范围较大,如“房子”;有的词概念范围较小,如“草房”、“瓦房”、“楼房”。一般情况下,大概念和小概念是不能并列的。此外,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关系的也不能并列。

(3)强加因果

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必然联系。说“必然”联系,是因为必须有引起某种现象的“因”,才会产生这一现象的“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有因果关系。强加因果是一种逻辑推断的错误,所提供的“因”前提无法推断出“果”的结果,固构成病句。

(4)主客倒置

“主客倒置”是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提出的概念,大意是:说到两个人或事物,往往有主客之分,如果把它们弄颠倒了,就叫做“主客倒置”。这个道理不难明白,事物之间的关系,常常有施受、因果、先后等的不同。例如“人咬狗”是施受弄反了,“重力产生地心引力”是因果颠倒,“去年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一样”是先后错乱。

(5)否定失当

句中出项了否定词,常会出现“否定不当”的逻辑错误。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还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否定

词,单次否定表否定,双重否定表肯定,三次否定则又变成否定,在做题时一定要数清楚否定的次数。来源:张为臻博客。

(6)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违反了人们的逻辑思维,违背了客观现实情况,最终导致句子所表示出来的意义违反常理,显得荒谬不可理解。这种语病通常可以从常识角度来考量。

(7)数词不当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汉语中的数词分为两类:基数词和序数词。数词的用法有确定的规则,如约数与约数不能同时使用;数量的增加既可以说增加了几倍,也可以说增加了几分之几;数量的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等。

【考点配题】

【例1】某珠宝店被盗贼窃走价值10000美元的钻石,经调查,作案者肯定是甲乙丙丁四个中的一个,于是,让这四人作为重大嫌疑对象接受审讯,这四个人的供词分别为:甲:不是我作的案乙:丁就是罪犯丙:乙是盗窃钻石的罪犯丁:乙是有意诬陷我;现在假定四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那么请问罪犯是谁?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与解析】:A。丙与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必有一假,而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可以确定的是甲和乙说的都是假话,可以推出甲是罪犯,丁不是罪犯。因此可很快的得出答案选A,即甲是罪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