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练习的题目

合集下载

细胞呼吸练习

细胞呼吸练习

细胞呼吸训练题目1 测得植物的一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释放2CO 的量比吸收2O 的量大,且蛋白质、脂肪含量不变,糖类含量减少。

下列有关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A .有氧呼吸占优势 B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C .无氧呼吸占优势D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答案:D 解析:果实呼吸只消耗糖,有氧呼吸时吸收的2O 等于释放2CO 的量,而无氧呼吸不消耗2O ,产生2CO 。

2 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 .葡萄糖→丙酮酸B .丙酮酸→酒精+2COC .ADP+Pi+能量→ATPD .22][O H OH +→答案:C 解析:ATP 的生成场所可以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 人体剧烈运动时,ATP 大量消耗,ATP 的补充可通过哪几条途径 ①能量++→+O H CO O O H C 2226126 ②能量++→O H CO O H C 226126 ③能量++→2526126CO OH H C O H C④能量+→36361262O H C O H C⑤磷酸肌酸+ADP→肌酸+ATPA .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答案:D 解析:人体剧烈运动时的供能方式有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磷酸肌酸转变。

4 在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下,在同时盛有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养鱼缸中,当处于下列哪一种情况时,整个鱼缸的物质代谢恰好处于相对平衡 A .动物的呼吸作用强度等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B .动物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等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C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2CO 输出量等于植物光合作用2CO 的吸收量D .动物的2CO 的输出量等于植物的2CO 的吸收量答案:C 解析:处于平衡状态时,2CO 含量稳定,此时各生物释放的2CO 等于植物吸收的2CO 。

5.下图表示大气中氧的含量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 2的影响,请根据图回答: A 点表示植物组织的CO 2较多,这些CO 2是 的产物。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呼吸》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1·6月浙江月选考)需氧呼吸必须有氧的参加,此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在细胞溶胶中,参与糖酵解过程B.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 C.进入柠檬酸循环,形成少量ATPD.电子传递链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O 【答案】D【解析】需要呼吸基础知识,氧在电子传递链(第三阶段)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O 2.(2021·1月浙江选考)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B.呼吸作用减弱,糖酵解产生的CO2减少C.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答案】C【分析】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过程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 个含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并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详解】A、苹果果实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乳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B、糖酵解属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糖酵解的过程中,1 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 个含3 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故糖酵解过程中没有CO2产生,B错误;C、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和衰老,因此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细胞衰老,从而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C正确;D、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比较低,细胞更不容易衰老,能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D错误。

故选C。

3.(2021·广东高考真题)秸杆的纤维素经酶水解后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纤维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养酵母菌并探究细胞呼吸(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开始时向甲瓶中加入重铬酸钾以便检测乙醇生成B.乙瓶的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表明酵母菌已产生了CO2C.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后可观察到酵母菌中线粒体的分布D.实验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数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产量【答案】D【分析】图示为探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装置示意图。

《细胞呼吸》40道选择题限时50分钟专项练习

《细胞呼吸》40道选择题限时50分钟专项练习

《细胞呼吸》40道选择题限时50分钟专项练习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 在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过程中,关于[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2. 玉米根部细胞中含有两种脱氢酶,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催化不同类型的无氧呼吸,如图所示(A~C表示物质,①~③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为丙酮酸,C为酒精B. B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C. ①~③过程中均有A TP的合成D. 长时间淹水的情况下,玉米根部细胞内可发生①②③过程3. 下图为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图,实验中微生物均有活性。

假设环境因素对本实验无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B. 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 将酵母菌替换成乳酸菌,装置1、装置2中液滴均不移动D. 将酵母菌替换为乳酸菌,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4. 雨水过多时,农作物会发生烂根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A. 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B. 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C. 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D. 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5. 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揉成光滑面团后均等分装在2个洁净的塑料袋中,一组充满空气(甲组),一组则排净空气(乙组),扎紧袋口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20~30 min。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B. 该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C. 若放置的时间足够长,甲组也会产生酒精D. 该实验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袋6. 某一动物组织,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比为1∶3,则该组织消耗的O2量与产生的CO2量之比是( )A. 1∶1B. 2∶1C. 3∶1D. 1∶27. 有氧呼吸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丙酮酸+[H];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

细胞呼吸练习含答案

细胞呼吸练习含答案

细胞呼吸习题1、细胞呼吸需要氧气参与的是哪一个阶段()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一段和第二阶段2、酵母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类型属于( )A.厌氧B.自养C.好氧D.兼性厌氧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和过程都相同B.需氧呼吸在第三个阶段形成水C.蓝藻细胞需氧呼吸的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D.骨骼肌细胞和甜菜块根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乳酸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气④都产生ATP⑤都有丙酮酸生成A.②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5、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葡萄糖酵解反应在③处完成B.①②③处均产生ATPC.②处发生 H与O2的结合反应 D.②处产生二氧化碳6、要在温室内培育出又大又甜的哈密瓜,对室内温度的控制应是()A.白天适当降温B.夜间适当降温C.昼夜温度保持平衡 D.与室外温度保持一致7、下列是呼吸作用实质的是()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8、苹果内部腐烂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A mol的二氧化碳,其植物体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同样数量的葡萄糖可产生二氧化碳( )A.1A mol B. 2A mol C.3A mol D. 6A mol9、下列各项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真空包装水果可延长保存期②沼气发酵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酿酒④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肥料提高光合速率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 D.①③④10、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 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A.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⑧11、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中加NaOH是为了清除空气中CO2B.②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C.②中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D.③中加Ca(OH)2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1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供糖不足时,无氧呼吸可将脂肪氧化为乳酸或酒精B.有氧呼吸产生的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导致该过程最终有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13、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A.一定是无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C.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D.一定不是酒精发酵14、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的原因是()A.细胞呼吸减弱B.细胞呼吸加强C.光合作用减弱D.促进了物质分解15、奥运会有些项目被称为有氧运动,如马拉松长跑;有些运动被称为无氧运动,如四百米赛跑,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 )A.运动前是否需要吸氧 B.运动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C.运动后是否需要吸氧 D.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不同16、如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B.⑤代表的物质是氧气C.③的利用和⑥的产生在线粒体的同一位置进行D.原核生物不能完成图示全过程17、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过程③消耗18、细胞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进行的场所、过程等均存在差异.如图表示细胞部分结构和功能,据图回答:(1)图中A是,B的利用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阶段,B的产生部位是.(2)该细胞从相邻细胞的叶绿体中获得O2,需通过层膜结构,其跨膜运输的方式是.(3)该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4)线粒体膜的基本支架是,线粒体膜的功能特性是.(5)结合图示过程,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写成.19、图为细胞呼吸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主要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2)①过程中产生的,最终进入到(填物质名称).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途径为(用图中数字表示).(3)图中②、③过程中都有CO2产生,其场所分别是、.(4)有氧呼吸产生的进入中,伴随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进入到ATP中(填是或否).(5)②和④过程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其原因是.20、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其产生的部位是.(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过程,写出该过程反应式.(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21、某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用酵母菌做了如下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细胞呼吸经典试题

细胞呼吸经典试题
(2)水是良好溶剂,肥料中的无机盐只有溶于水,才能被农作物吸收
(3)A和C;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再通过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原因是。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16、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17、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作物
A
B
C
D
株高/cm
170
65
59
165
光饱和点/μmol·m-2·s-1
1200
1180
560
623
参考答案:
一、1---10DDACC 6. BDBABB 11---20CBAAB DBBD
5.【详解】在t1~t2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和t3产生CO2的速率相同,所以单位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

细胞呼吸训练题

细胞呼吸训练题

细胞呼吸专题训练题组一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图1.下列关于“葡萄糖―→①丙酮酸―→②CO 2”的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②过程可产生ATP ,也可不产生ATPC.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2.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都是线粒体的组成部分B.在②和③中都能产生大量的ATPC.在②和③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3.甲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乙图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阶段均放出少量能量B.水参与第④阶段的反应,该过程发生在乙图中的b 处C.人体细胞分解等量的葡萄糖,③阶段释放的CO 2量是④阶段的1/3D.①⑤分别发生在乙图中的a 、c 处4.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 、Y 、M 、N 代表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B.X →Y 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M 、N 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D.Y 、M 、N 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X 题组二 柱形图5.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 、b 、c 、d 时,CO 2释放量和O 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 时,最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此时呼吸产物 除CO 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氧浓度为b 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 时,只进行有氧呼吸D.氧浓度为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6.不同种类的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呼吸作用方式不同。

若分解底物是葡萄糖,下列对呼吸作用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只释放CO 2,不消耗O 2,则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若CO 2的释放量多于O 2的吸收量,则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若CO 2的释放量等于O 2的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D.若既不吸收O2同时也不释放CO2,则说明该细胞已经死亡考点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其应用题组一温度、氧气等对细胞呼吸的影响曲线图7.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细胞呼吸典型例题及答案

细胞呼吸典型例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种子库中贮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2、将水果放在密封的地窖中,可保存较长时间,地窖影响水果代谢的原因是( A )。

CO浓度增加,抑制细胞呼吸 B.黑暗无光,不易引起早熟A.2C.温度适宜,水果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 D.湿度适宜,水分容易保持3、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 B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4、右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cy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B )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二:双项选择题5、关于有氧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B )A.葡萄糖中的氢转移到生成物的水中 B.生成物水中的氢来自反应物葡萄糖和水C.有氧呼吸等同于生物体的呼吸 D.反应物水中的氢和氧分别转移到生成物H2O和CO2中6.对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 )。

A.实验前可以不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B.甲组和乙组之间是对比实验关系C.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存在O2,A瓶中存有O2,B瓶无O2D.相同时间后,甲、乙组中澄清石灰水的混浊程度相同三:非选择题19.根据右图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1)图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____丙酮酸___________。

(2)从图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的括号内:①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A、C、D _______。

细胞呼吸练习题最新版

细胞呼吸练习题最新版

细胞呼吸练习题最新版4.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同一植物体不同部分的呼吸强度可以不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幼叶的比老叶的高B.萌发种子胚的比胚乳的高C.枝条尖端的比基部的高D.老根部分的比根尖的高2.人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却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通过( ) A.乳酸进行有氧呼吸B.乳酸进行无氧呼吸C.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D.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3.关于有氧呼吸的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大量的ATP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ATP且不需要酶的催化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水,同时生成大量的ATP4.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不包括( ) A.细胞中是否有线粒体B.是否有氧气参与C.最终分解产物的类型D.释放出能量的多少5.下列化学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①葡萄糖的无氧分解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③氧气与【H】结合生成水④mRNA的合成⑤消化酶的合成⑥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A.①③ B.①③⑥ C.①⑥ D.①④⑤6.中学把鼠肝细胞磨碎后进行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其中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可是加入丙酮酸,马上就有CO2和ATP 产生。

c层必定含有的结构或成分是( )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细胞质基质④ADP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7.在植物体的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反应( ) A.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既可以在叶肉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根细胞中进行C.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D.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不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8.图K9-1表示森林中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K9-1A.物质①、②依次是H2O和O2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9.为研究酵母菌在不同情况下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细胞呼吸【第一部分】复习要点1、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概念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原理。

(p92)3、有氧呼吸各阶段反应的场所、条件、反应物、产物及总反应式。

(p93)4、无氧呼吸的类型、总反应式、场所、条件及生物类型。

(p94-95)5、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p95-96)6、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第二部分】当堂小检测1、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就是。

可以分为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进行部位就是,具体过程就是。

第二阶段进行部位就是具体过程就是第三个阶段进行的部位就是具体过程就是。

2、无氧呼吸分为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都就是在中进行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催化,无论就是分解成与,或者就是转化成,无氧呼吸都只在第阶段合成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或中。

酒精式无氧呼吸总反应式,代表生物有。

乳酸式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代表生物有。

3、酵母菌在与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属于菌。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也可使水溶液由蓝变再变。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反应,变成色。

4、右图表示某种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就是。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就是,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就是。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

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倍。

【第三部分】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A.细胞呼吸就是重要的放能反应B.细胞呼吸就是细胞中有机物的一系列氧化分解过程C.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D.细胞呼吸就是细胞与环境间的气体交换2.人体红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所需ATP的来源、主要呼吸类型分别就是()A.线粒体;葡萄糖;有氧呼吸B.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无氧呼吸C.线粒体;乳酸;有氧呼吸D.细胞质基质;乳酸;无氧呼吸3、葡萄糖就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中,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就是( )A、丙酮酸B、乳酸C、二氧化碳D、水4.在需氧呼吸的下列反应阶段中,不在线粒体中进行的只有()A.[H]传递给O2生成水B.C6H12O6分解为丙酮酸与[H]C.丙酮酸分解为CO2与[H]D.ADP与磷酸反应生成ATP5.如图示酵母菌在不同氧浓度下单位时间内产生ATP数量曲线的就是()6.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很多人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就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就是()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强,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7、测定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A.有无酒精生成B.有无水生成C.有无有机物消耗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8.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就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就是:葡萄糖→丙酮酸→H2OB.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少量ATPC.CO2既就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也就是无氧呼吸的产物D.葡萄糖就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9.如下图所示,甲、乙两瓶盛有等量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溶液内同时加入足量同种酵母菌,甲瓶内液体不断通入N2,乙瓶内不断通入O2,1h后,测定两瓶溶液的pH,结果就是()A.乙的pH高于甲B.甲的pH下降,乙上升C.甲pH上升,乙下降D.乙的pH低于甲10.如图为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就是()A.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就是①③④B.在线粒体中发生的过程就是②与③C.④过程比③过程释放的能量多D.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只来源于②过程11.将等量且足量的苹果果肉分别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O2浓度变化量0 1% 2% 3% 5% 7% 10% 15% 20% 25%O2吸收量/mo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8CO2释放量/mol 1 0.8 0.6 0.5 0.4 0.5 0.6 0.7 0.8 0.8A.苹果果肉细胞在O2浓度为0%~3%与5%~25%时,分别进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B.储藏苹果时,应选择O2浓度为5%的适宜环境条件C.O2浓度越高,苹果果肉细胞有氧呼吸越旺盛,产生ATP越多D.苹果果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乳酸与二氧化碳12.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就是利用无氧呼吸原理的就是()A.利用葡萄、粮食与酵母菌制酒B.提倡慢跑等健康运动C.稻田定期排水D.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的CO213.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就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14.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就是()A.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能释放大量的能量B.生物有氧呼吸过程全部在线粒体中进行C.只有有氧呼吸才能释放二氧化碳D.氧参与了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的反应15.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说法不正确的就是( )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就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16.如图所示为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A.跑步距离越长,无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B.1500米跑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当C.100米跑时,所需ATP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D.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之比为1∶117、把青蛙与小白鼠从25℃的温室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生物的需氧量的变化就是( )A.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减少B.青蛙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C.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增加D.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18.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意义重大,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就是()A.细胞呼吸必须有水与氧气的参与才能释放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B.有叶绿体的细胞叶绿体可以自行合成ATP,因此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动物细胞呼吸停止便不能合成ATP,细胞代谢就此终结D.线粒体就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19.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下列细胞的结构不能产生CO2的就是()A.水稻根细胞的线粒体基质B.苹果果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C.人肝细胞的细胞质基质D.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20.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就是()①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②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③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④产生的能量太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与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

若底物就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就是()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与乳酸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22.将酵母菌由供氧条件转变为无氧条件培养,下列过程中加快的一组就是()A.葡萄糖的利用B.二氧化碳的放出C.ATP的形成D.水的消耗量23.细胞呼吸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就是所有生物体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

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就是()A.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完全相同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线粒体中能产生CO2的场所就是内膜D.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的同时,伴随着大量能量的释放24.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

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就是()A.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B.Ⅱ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C.Ⅲ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丙酮酸积累过多而变黑腐烂D.从理论上讲,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25.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就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就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绿藻细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少2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就是()。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就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27.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就是()。

A.葡萄糖―→丙酮酸B.丙酮酸―→酒精+CO2C.ADP+Pi+能量―→ATPD.H2O―→[H]+O228.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水作为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发生在()。

A.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B.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C.第三阶段与第一阶段D.第三阶段与第二阶段29.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就是()。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CO230、在生命活动中,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 )。

A.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B.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C.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质基质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二、非选择题1、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1)图中a就是________,其产生的部位就是________。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就是___,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就是__ __。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就是发生了图中________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就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________过程。

(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就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