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思品五下《至圣先师孔子》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伟大的先人第1课时至圣教师孔子教案新人教版

4. 行为习惯: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五年级的学生有的学习习惯较好,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内容,因此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讨论和交流;同时,还可以设置实验操作台,以便进行实验教学。此外,还可以将教室布置得简洁、舒适,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5. 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播放设备等教学工具,以便教师能够顺利进行课堂教学。
3. 情感态度:学生对孔子的事迹和思想产生敬佩之情,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他们能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主动与同学讨论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孔子的事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至圣先师》教学设计9

山东人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至圣先师》教学设计9一. 教材分析《至圣先师》这一课时主要介绍孔子,让学生了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孔子的智慧,理解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对儒家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孔子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名字和地位上,对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念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深入理解孔子的思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理解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孔子的智慧,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理解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等素材的课件,直观展示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观念。
2.教材:准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课本和相关辅助材料。
3.黑板:制作孔子名言和道德规范的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孔子的画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儒家思想,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孔子等伟大的先人在历史上做出的伟大功绩,学习他们的,锻造自己的意志品质。
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教材范例去理资料,并从中归纳概括出有价值的信息,概括伟大先人的事迹。
知识:了解孔子等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与事迹,学习他们的。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对社会历史有了一个初步认识,能基本知道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文化积淀的丰厚,有了追溯历史、了解过去的愿望;对于人生开始了思考、探索,历史名人的故事能对学生产生榜样的作用。
基于以上两点心理需求,学生对“伟大的先人”这个话题的交流欲望比较强烈。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由于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相对缓慢,传统文化还以比较原始的状态存在于生活之中。
学生能够从多种途径得到有关于历史人物的很多信息,例如许多的民间传说等。
但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获得比较完整的历史人物介绍或历史文化常识,会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学生对于孔子等历史名人的事迹与贡献了解不多,甚至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以“戏说”的观点去认识历史。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相对比较封闭、教学资源比较薄弱、对历史常识了解不多的环境里。
由于视野的狭窄,他们的历史知识不多,对古代历史名人们的伟大贡献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缺乏了解,所以,学生对于伟大先人的认同感、崇敬感难以被激发。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首先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历史人物,拉近这个话题的时间距离。
其次,教学活动中要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更多的先人们的事迹和故事,纠正部分错误认识。
通过“孔子在”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打开视野,到更广阔的空间去了解孔子的作为以及他对过去、现在社会的影响。
然后可以通过孔子故事、格言的交流以及教师的扩展让学生知道孔子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价值观上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对伟大先人们产生强烈的崇敬之情。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案寻迹孔子故里_鲁人版

第三课寻迹孔子故乡教课方案与此刻“教师”一称最靠近的“老师”观点,最早也要追忆至宋元期间。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期间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朝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此刻领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拥有资历和学问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余官员同样依法律委任,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教材剖析 :察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少儿生活靠近的,能理解的察看内容。
随机察看也是不行少的,是相当风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察看,一边发问,兴趣很浓。
我供给的察看对象,注意形象传神,色彩鲜亮,大小适中,指引少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察看,保证每个少儿看获取,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察看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少儿学习正确的察看方法,即按次序察看和抓住事物的不一样特点要点察看,察看与说话相联合,在察看中累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机遇,指引少儿察看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巨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少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海洋的波涛。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速。
”我加以一定说“这是乌云滔滔。
”当少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少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机遇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如何 ?”少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少儿掌握“滂沱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少儿察看明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点见景生情,少儿不单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并且会应用。
我还在察看的基础上,指引少儿联想,让他们与过去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社会寻迹孔子故里教案

师:此人就是孔子。他的这个思想比西 方基督教创始人耶稣早了500年,他创立了 儒学,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 明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他被世人称为“至 圣先师”、“万世师表”,今天通过合作探究来 认识一下孔子。
孔子不仅在中国是一位伟人,在西方人 眼中也是一位圣人,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
①孔子教人学而不厌,谦虚 好学
3、孔子教诲②孔子教人为人善良
③孔子教人安贫乐道
④孔子教人做人要正直
...①孔子是中国历史上
创办私学的先行者,中 国的第一位职业教师
(小组内自由编组,交流展示)
1、孔子的故里
2、孔子的生平
3、孔子的教诲
4、孔子故事名言②孔子教学有教无类 ③孔子曾修《诗》、《书》,
定《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
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项目
班级
时间
课 题
寻迹孔子故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中华民族的伟人一孔子
鹿方法
讲述探究提问回答整理孔子名言
情感施
把孔子的仁、义、礼、智、孝为自己做人的一面镜子。教学 Nhomakorabea重点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崇高地位。
难点
孔子的思想不但影响了中国,而且对世界影响很深。
④孔子名言: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
三、完成练习,巩固新知
出示习题,小组合作完成:
1、背诵孔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仁、仪、礼、智、孝和对世界的影响。
2、简答孔子生平,“三孔”简介和对世 界文化史的影响。
3、整理孔子的名言或故事。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至圣先师》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至圣先师》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三课:寻迹孔子故里活动主题一:至圣先师课时:一课时课题至圣先师年级五教材版本山东人民版课程内容我们的国家9: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我们共同的世界3: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教材分析《至圣先师》是(鲁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三课中的第一个三级活动主题。
“寻迹孔子故里”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两个三级活动主题:“至圣先师”和“孔子的影响”。
通过两个主题活动使学生对孔子以及他的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孔子是一个对中国乃至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至圣先师”主题活动,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和世界著名历史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然后以孔子名言和小故事的形式初步感受孔子的一些思想和孔子对教育的贡献,体会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知道孔子是一个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国家大事和一些文化遗产有一定的接触,但对于古代名人的深入了解还很欠缺。
一方面学生的读书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水平,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地操作也较为熟练,能自己上网浏览、了解与搜索资料,所以,课前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有自己地见解与看法,让他们充分讨论,然后达成共识。
依据这一学情教师从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自觉体验。
再者,教师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异,着眼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探究性、活动性、趣味性和教育性。
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孔子故里三孔的概况,对孔子有初步的了解。
2.搜集孔子的名言、故事,了解孔子的思想和贡献;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做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圣先师孔子教案

至圣先师孔子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人孔子。
2.学习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吸取他的优秀品质。
搜集孔子的名言,拓展知识面并用这些格言指导践行。
3.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伟人非凡的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及一些有关他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的品质;学会运用孔子格言指导践行。
教学准备:学生:1、课前社会调查孔子知多少,小组统计:共调查多少人,知孔子者几人,对于孔子人们又了解些什么。
2、搜集自己喜欢的孔子名言一句,谈谈理解与启发。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代表人物。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主题《伟大的先人》,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新闻报道,同学们看一看这段报道向我们介绍的是哪位先人?放录像,学生观看。
2、师:看完了这段报道同学们知道是哪位先人了吗?学生答。
教师板书:孔子哪位同学对孔子有所了解,请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从刚才那段新闻报道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哪一天?9月28日还是什么日子?(孔子诞辰)人们把孔子诞辰定为国际孔子文化节,举办祭孔大典,在什么地方祭拜孔子?(山东曲阜孔庙)庙是用来做什么的?人们把孔子当神佛一样供奉,可见孔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孔庙又叫文庙,你们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座孔庙吗?中国有多少座?(2000多,1600多)在这些孔庙中,山东曲阜孔庙是发源地,谁去过山东曲阜?你在那都看到了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老师这有几张孔庙、孔府、孔林的图片,同学们想看吗?(……世界文化遗产)这几张图片只是一小部分建筑,还有很多建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登录孔子故里——中国曲阜网,或亲临曲阜宝地去参观。
曲阜因出了孔子而在全世界都闻名。
这么有影响力的人物你们想不想深入了解?二、走近伟人,提升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至圣先师孔子》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至圣先师孔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至圣先师孔子》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一个单元,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孔子的身世、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政治理想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史料,使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感受孔子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孔子生活的时代距离现在有两千多年,学生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深入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感受孔子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孔子的身世、教育思想和政治理想,理解孔子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孔子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孔子的身世、教育思想和政治理想。
2.教学难点:孔子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现代价值。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阅读理解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深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理想。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孔子及其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4.案例分析法:分析孔子的言行举止,使学生感受孔子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至圣先师孔子》。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
3.参考资料:相关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源,用于教师备课和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孔子的画像,引导学生回忆起已学的孔子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至圣先师孔子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人孔子。
2.学习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吸取他的优秀品质。
搜集孔子的名言,拓展知识面并用这些格言指导践行。
3.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伟人非凡的品质,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及一些有关他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的品质;学会运用孔子格言指导践行。
教学准备:
学生:1、课前社会调查孔子知多少,小组统计:共调查多少人,知孔子者几人,对于孔子人们又了解些什么。
2、搜集自己喜欢的孔子名言一句,谈谈理解与启发。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代表人物。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主题《伟大的先人》,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新闻报道,同学们看一看这段报道向我们介绍的是哪位先人?
放录像,学生观看。
2、师:看完了这段报道同学们知道是哪位先人了吗?学生答。
教师板书:孔子
哪位同学对孔子有所了解,请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从刚才那段新闻报道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哪一天?9月28日还是什么日子?(孔子诞辰)人们把孔子诞辰定为国际孔子文化节,举办祭孔大典,在什么地方祭拜孔子?(山东曲阜孔庙)庙是用来做什么的?人们把孔子当神佛一样供奉,可见孔子在人们心目中
的地位有多高。
孔庙又叫文庙,你们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座孔庙吗?中国有多少座?(2000多,1600多)在这些孔庙中,山东曲阜孔庙是发源地,谁去过山东曲阜?你在那都看到了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老师这有几张孔庙、孔府、孔林的图片,同学们想看吗?(……世界文化遗产)这几张图片只是一小部分建筑,还有很多建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登录孔子故里——中国曲阜网,或亲临曲阜宝地去参观。
曲阜因出了孔子而在全世界都闻名。
这么有影响力的人物你们想不想深入了解?
二、走近伟人,提升认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
板书课题
师:对于孔子,你又想了解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归纳整理:
成就、思想、影响(如学生未提到,教师提问:什么是至圣?至圣先师?学生谈理解)
今天我们就从这三方面来探讨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其它的疑问同学们可以课下查找资料,有时间与沈老师在网上交流。
1、要想解决我们这节课的问题,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的课前社会小调查,课前让同学们进行社会小调查:孔子知多少,并在小组内做好统计:共调查了多少人,其中知孔子者几人,人们对孔子又了解些什么。
你们都统计好了吗?
汇报。
从这个小组的汇报中,我们知道了知孔子者占调查人数的,其它小组有不同的结果吗?这个结果说明什么?(孔子对后人影响大)人们对孔子的了解,其它小组还有补充吗?
2、刚才我们交流了课前调查,前面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现在能解决吗?不能,那我们再翻开书,读一读书中的62页,看看我们的教材为我们又提供了什么帮助?
学生读书,汇报:通过读书你又了解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
3、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帮助,现在如果你还有困惑该怎么办呢?沈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知识屋,想进去看看吗?咱们先去哪一间屋子?
出示课件:知识屋
(1)成就
孔子讲学图:配音……开启平民教育;整理修订古代文献,教学生;教材、内容……
(2)思想
政治、道德、教育思想……让学生说说能体现孔子思想的小故事?
(3)影响
师设问: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是谁?出示图孔子排第一。
世界各地还建立了许多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你们知有多少吗?
出示课件具体影响。
三、交流名言,指导践行
1、师: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对我们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这部著作中,著作中有很多言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至理名言,给人深深的教诲。
老师手里的这本《论语》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青少年课外阅读必读本,同学们你们谁读过?有时间应该读一读。
这本书我读过了,受益匪浅,其中有一句话,我感悟最深,启发最大。
它成为了我的座佑铭。
出示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意思?学生说。
2、课前老师让你们去搜集自己喜欢的,感悟深、启发大的一句孔子名言,你们找到了吗?是怎么找到了?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谈谈自己的理解、体会。
学生交流汇报。
3、师:同学们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的这些格言教我们如何学习,怎样待人处事,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不仅要把它记在头脑中,更重要的是用它指导我们的行动。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就是这么做的,想一想,你发现哪些人的身上闪着孔子品质?如果自己做到了,也可以说说自己。
四、动手制作,深化总结
1、至圣先师孔子影响着一代代后人,你们崇拜这位伟大的先人吗?那我们就做一张名言卡,把自己最喜欢的孔子名言写在上面,用它来激励我们,指导我们今后的行动。
2、总结学法。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解了至圣先师孔子,回想一下这一活动内容,我们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完成的?
(1)联系实际,进行社会调查。
(2)搜集资料,整理归纳。
(3)利用课内外资源,理解深化。
(4)学伟人思想,指导践行。
请同学们用我们所学的方法,预习下一活动《司马迁与〈史记〉》。
板书设计
至圣先师孔子
思世
想成就卓著界
家文
教思想博大化
育名
家影响久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