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课件

合集下载

曼昆 宏观经济学 第34章

曼昆 宏观经济学 第34章

11
货币政策与总需求
▪ 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美联储用货币政策来移动
总需求曲线
▪ 美联储的政策工具是货币供给
▪ 新闻中经常说美联储把利率定为目标 ▪ 更准备地说,是联邦基金利率—银行相互之间
对短期贷款收取的利率
▪ 为改变利率和移动总需求曲线,美联储通过公开
市场操作来改变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Y
=
1

1 MPC
G
乘数
MPC 越大,消费对收 入变动的反应越大,因 此乘数也越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23
乘数效应的其他应用
▪ 乘数效应:
政府购买增加1美元使总需求的增加大于1美元
▪ 它适用于改变GDP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例如:国外的经济衰退使其对美国净出口的需求 减少了100亿美元
起初,总需求减少100亿美元
经济处于衰退之中,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000亿美 元就可以结束衰退
A. 如果MPC =0.8,没有挤出效应,国会应该批准 增加多少政府购买来结束衰退?
B. 如果存在挤出效应,国会批准的政府购买应该 大于还是小于这个数量?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28
主动学习 3
参考答案
经济处于衰退之中,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000亿美 元就可以结束衰退
15
主动学习 2
参考答案
B. 股市繁荣增加家庭的财富
这会增加总需求,使产出高于自然产量率
为抵消这个事件的影响,联储应该减少货币供给 和提高利率来减少总需求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16
主动学习 2
参考答案
C. 中东爆发战争,导致石油价格猛涨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包 括总需求、总供给、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就业和 经济增长等。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相互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则是微观经济学的延伸和扩展。
区别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实现内外部经济均衡,即国内经济增长、充 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可以运用货币政策和财 政政策来调节经济,但需要考虑汇率和国际 收支等因素。
汇率政策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来影响国际经济 活动和国内经济状况。
各国政府需要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共同 应对全球性经济问题,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 展。
支持通货膨胀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派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 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调节通 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宏观经济学派
强调货币供应量
货币主义宏观经济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影响经济波动 的主要因素,政府应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
主张单一规则
该学派主张政府应该制定一个固定的货币增长规则,并严格执行, 以保持物价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
VS
政策效应互补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调控经济时具有不 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相互补充、协调配 合,提高宏观调控效果。例如,在治理通 货膨胀时,可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 张性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方式;在促进经济 增长时,可以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 性财政政策相配合的方式。
05
国际经济学与宏观经济政策
Chapter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课件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课件
环保意识。
05
全球经济问题
国际贸易和汇率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的活动。曼昆的课件中提到了自由贸易的好处,包括提高生 产效率、增加消费者福利、促进技术创新等。同时,也讨论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包括导致成本上 升、阻碍技术传播、引发贸易战等。
汇率问题
汇率是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曼昆的课件中介绍了汇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利率差异、通货膨 胀率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等。同时,也分析了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包括对贸易、投资、旅游等 方面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 相对较低的国家。曼昆的课件中介绍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 问题,包括贫困、教育落后、基础设施不足等。同时,也分析 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政策选择,包括工业化、市场 化、国际化等。
06
宏观经济学案例研究
美国经济大萧条
生了影响,促使国际社会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合作。
中国经济崛起
总结词
中国经济崛起是21世纪初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变化之 一。
详细描述
中国经济崛起表现为高速经济增长、大规模投资和出 口增加。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和 技术,推动了工业化进程。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其在全球贸易、金融和政治领域的影响力逐 渐增强。中国经济崛起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包括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改变贸易格局和增加就业 机会。同时,也引发了对全球经济不平衡和资源消耗 的关注和讨论。
调控经济。
02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GDP和国民收入
GDP
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 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 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1.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是凯恩斯的理论,认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

流动性偏好理论在本质上只是供给与需求的应用,可以解释决定经济中利率的因素。

假设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不变。

这样,名义利率与真实利率的差距是不变的。

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同方向变动。

(1)货币供给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第一部分是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法定准备金或贴现率来改变货币供给。

假设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固定在美联储所设定的水平上。

所以它不取决于其他经济变量,特别是它不取决于利率。

用一条垂直的供给曲线表示固定的货币供给,如图34-1所示。

图34-1 货币市场的均衡(2)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理论的第二部分是货币需求。

任何一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该资产可以转换为经济中的交换媒介的难易程度。

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人们选择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其他可以提供较高收益率的资产,是因为货币可以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

虽然许多因素决定货币需求量,但流动性偏好理论强调的一个因素是利率,理由是利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利率上升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因此货币需求量就减少了。

利率下降减少了持有货币的成本,并增加了货币需求量。

如图34-1所示,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货币市场的均衡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存在一种均衡利率,使货币的需求量正好与货币的供给量平衡。

推荐下载-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三十四章 精品

推荐下载-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三十四章 精品

“Irrational exuberance .”
-----that was how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Alan Greenspan once described the booming stock market of the late 1990s.
The idea in tangible
Money demand at price level P
Quantity of Money
Quantity fixed by the Fed
Money demandoney
Price Level
P2
1. An P increase in the price level . . . 0
(b) The Aggregate-Demand Curve
Why the Fed watches the stock market ?
A booming stock market expands the aggregate demand for goods and services.
when the stock market booms, households become wealthier, and this increased wealth stimulates consumer spending.
a rise in stock prices makes it more attractive for firms to sell new shares of stock, and this stimulates investment spending.
The opposite occurs when the stock market falls.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全ppt课件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全ppt课件

决定因素
工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 生产率、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差异、地区差异等。
模型
工资水平决定模型主要有边际生产力模型、均衡价格模 型和集体谈判模型等。其中,边际生产力模型认为工资 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均衡价格模型认为工资由劳 动力供求双方的力量决定,集体谈判模型则强调工会等 组织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
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 际收支平衡等。
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实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市场利率 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总需求和物价水 平。
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需要密切合作,共同 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04
产品市场与价格水平决定
产品市场概述及结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存在大量买者和卖者,产品同 质,资源自由流动,信息充分 。
寡头市场
少数几个卖者控制市场,产品 可能同质或存在差异,资源流 动受限制,信息不充分。
产品市场定义
产品市场是商品和服务进行交 换的场所,反映了供给和需求 之间的关系。
垄断竞争市场
任务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国民收入决定因素及经济增长的原因、研究国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分析如何运用诸如收入政策与人力政策等微观经济政策来改善宏观经济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 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 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曼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2024)

曼昆宏观经济学ppt课件(2024)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 式不断涌现,对传统经济理 论提出挑战。
2024/1/28
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对 经济增长贡献度不断提升。
需要加强数字经济理论研究 ,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43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8
44
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1/28
宏观经济学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经济运行规律及政府如何运用 经济政策调控经济的学科。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 究对象,包括总需求、总供给、 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 济增长等问题。
4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联系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则需要微观经济学的支持。
01
02
03
实际收入减少
物价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 下降,实际收入减少。
2024/1/28
社会财富再分配
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 不利于债权人,导致社会 财富再分配。
经济秩序紊乱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价格信 号失真,经济秩序紊乱。
20
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及政策含义
劳动力投入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
04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保持经 济稳定增长。
25
04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分析
2024/1/28
26
总供给曲线形状及影响因素剖析
要点一
长期总供给曲线
要点二
短期总供给曲线
垂直,表示在长期内,经济总产出不受价格水平影响。
向右上方倾斜,表示短期内价格水平与总产出呈正相关。

第七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

第七版-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

18
两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
生产要素市场
Y
工资,租金,利息,利润
家 庭 储蓄 金融机构 投资 企 业
S
I
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
C 商品市场
总收入
2019/12/31
C+S =Y= C+I
总支出
19
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
TR
G
政府
TA1 Y
TA2
家庭 S
金融机构 I

收 入
C
C+S+(TA-TR)= Y = C+I+G
5) GDP 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 劳务的市场价值。
6)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019/12/31
6
3.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
1) 名义的GDP(Nominal GDP)
以一定时期市场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
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名义的GDP。
2) 实际的GDP(Real GDP)
3. 国民收入(NI)National Income NI =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4.个人收入(PI)Personal Income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
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5.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
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 = PI - 个人所得税
2019/12/31
12
部门法
一块面包的GDP的部门法核算
生产部门
市场价值(元) 附加价值(元)
农资公司(种子化肥)
0.10
0.10
农场(种小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当合意支出变动时,总需求移动,引起产量与就 业的短期波动。
• 货币与财政政策有时被用来抵消这种移动,从而 稳定经济。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 总需求曲线由于以下三个原因而向右下方倾斜:
• 财富效应 • 利率效应 • 汇率效应
• 对美国经济来讲,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最 重要原因是利率效应。
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 除了货币和财政政策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影 响总需求。
• 特别是,家庭和企业的合意支出决定了物品与劳 务的总需求。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货币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求量正好与货币的供給量平衡。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流动性偏好理论
• 货币市场的均衡
• 假设一个经济体如下:
• 物价水平固定在某一水平。 • 给定任一物价水平,利率调整使货币供给与需求平衡 • 产量水平根据对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进行调整。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图1. 货币市场的均衡
利率
货币供给
r1
均衡 利率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流动性偏好理论
• 凯恩斯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来解释决定经济中 利率的因素。
• 根据这一理论,利率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 求平衡。
• 假定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流动性偏好理论试图 同时解释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流动性偏好理论
• 货币供给
• 货币供给由美联储通过以下方式控制: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挤出效应
• 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也许并不像乘数预测的那样 大。
• 政府购买增加引起利率上升。(收入增加提高了货 币需求)
• 公开市场活动 • 改变法定准备金 • 改变贴现率
• 由于货币供給量由美联储所固定,所以货币供給量不取 决于利率。
• 一条垂直的供给曲线代表固定的货币供给。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流动性偏好理论
• 货币需求
• 货币需求有几个因素所决定。
•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利率。 • 人们选择持有货币而不持有其他提供较高收益率的资产,是因
AD2 总需求
AD3 AD1
0 1.政府购买增加200亿美元最初使总需求
增加200亿美元……
产量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支出乘数的公式
• 支出乘数的公式是: 乘数= 1/(1 - MPC)
• 在这个公式中,一个重要的数字是边际消费倾向 (MPC)。
• 边际消费倾向是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用于储 蓄的比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政府购买的变动
• 当政策制定者改变货币供给或税收水平时,它就 通过影响企业或家庭的支出决策而间接地影响总 需求。
• 当政府改变自己购买物品与劳务量时,它就直接 地使总需求移动。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政府购买的变动
• 当政府购买变化时,有两种宏观经济效应:
• 乘数效应 • 挤出效应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乘数效应
• 政府购买对总需求有一种乘数效应。
• 政府支出的每一美元可以增加的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 量大于一美元。
• 乘数效应——当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 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移动.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图4. 乘数效应
物价 水平
200亿美元
2…….但乘数效应可 以扩大总需求的移动
r2
0
Md
M2d
曼昆宏观美经联济学储第固34定章 的量
货币需求 货币量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物价水平是货币需求量的一个决定因素。 • 较高的物价水平增加了任何一种既定利率下的需
求量。 • 较高的货币需求引起了较高的利率。 • 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减少了。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货币供给的增加
• 当美联储增加了货币供给时,它降低了利率,并增 加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下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 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当美联储紧缩货币供给时,它提高了利率,并减少 了任何一种既定物价水平下的物品与劳务需求量, 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利率目标在美联储政策中的作用
• 这种分析的最终结果是物价水平与物品和劳务需 求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图2. 货币市场与总需求曲线的斜率
利率
r23. . . .r这引起均衡利率的上升
0
(a) 货币市场
(b) 总需求曲线
货币供给 2. . . . 货币需求增加…
物价 水平
物价水平P2时 的货币需求 MD2
物价水平P1时 的货币需求 MD
• 既可以根据货币供给,也可以根据利率来描述货币 政策。
• 既可以根据利率目标的变动,也可以根据货币供给 的变动来说明货币政策的变动。
• 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是影响货币市场均衡,这种均 衡影响总需求。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财政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
• 财政政策——对政府购买或税收总水平的政府选择。 • 财政政策影响长期中的储蓄、投资和增长。 • 在短期中,财政政策主要影响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
为货币可以用于购买物品与劳务。 •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本来可以在生息资产上赚得的利息。 • 利率上升增加了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 结果是,货币需求量减少。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流动性偏好理论
• 货币市场的均衡
•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
• 利率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 • 存在一种利率,即所谓的均衡利率,在这种利率时,货币的需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图3. 货币注入
利率
r
2. . . . 均衡
r2
利率因此下
降….
0
(a) 货币市场
(b) 总需求曲线
货币供给 MS
MS2
1.当美联储增加 货币供给时…
物价 水平
P
在物价水平P 时的货币需求
货币量
AD2
总需求, AD
0
Y
Y
产量
3. . . . 这增加了既定物价水平时的物品与劳务 的需求量。
美联储固定的货币量
货币量
P2
1.物价水 P 平上升…
0
总需求
Y2
Y
产量
4. . . . 这又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34章
货币供给的变动
• 当美联储改变货币政策时,它可以使总需求曲线 移动。
• 货币供给增加使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 由于货币需求曲线未变,利率下降。 • 利率下降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