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六大原则(旺旺)
文言文翻译方法六原则

夫文言文,古人之遗言,言辞简奥,意蕴深远。
然自秦汉以来,语音变迁,文风迥异,后人读之,往往感到晦涩难懂。
故翻译文言文,须讲究方法,遵循原则,方能传神达意。
今吾将文言文翻译之六原则,阐述如下:一、忠实原意,尊重原文翻译文言文,首当其冲者,即为忠实原意。
译者应悉心揣摩原文之意,力求还原作者之旨,不得随意增删,更不可曲解其义。
尊重原文,方能使读者领略古人之风采,体会其精神。
二、字词准确,语境适宜文言文中,字词丰富,用法多样。
翻译时,应准确把握字词含义,结合上下文语境,使之恰当运用。
如遇生僻字词,应注解其意,以便读者理解。
同时,注意避免因语境差异导致的误解。
三、简洁明了,避免冗余文言文表达简练,翻译时亦应遵循此原则。
力求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原文之意。
避免冗余,以免影响读者阅读体验。
如遇复杂句式,可适当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四、注重韵律,保持风格文言文具有独特的韵律美和风格,翻译时应尽量保留。
如原文为韵文,可保留其韵律;如原文为散文,则应保持其平仄、对仗等修辞手法。
使译文既有古风,又不失现代感。
五、广征博引,丰富内涵翻译文言文,不仅要注重字词的翻译,还要关注其内涵。
可借助古今文献、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等,丰富译文内涵,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领略到更多文化底蕴。
六、注重文采,提高可读性文言文翻译,既要忠实原意,又要注重文采。
译者应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译文可读性。
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领略古人之智慧,又能感受到现代汉语之美。
总之,文言文翻译方法六原则,即:忠实原意、字词准确、简洁明了、注重韵律、广征博引、注重文采。
译者应遵循此原则,用心翻译,方能将文言文之美,传承于后世。
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每天与那些随从登上高山,进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到了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完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靠着躺下,躺下就作起梦来,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里;醒来后就起来,起来后就回家。
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享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独特。
3、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自己的神思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却没有谁能够找到它们的边界;自己的情怀无边无际地与大自然共游,却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4、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心神凝定,形体消散,仿佛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5、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任凭小船随意飘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浩浩然仿佛要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像要脱离了人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
4、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不理解断句停顿,不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讨教,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去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事理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都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不过像这样罢了。
所以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龄是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也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跟从老师求学的风尚没有流传也已经很久了。
专八翻译6大翻译技巧整理

专八翻译6大翻译技巧整理一、确立主干1、确立主语(1)避免主语机械对应这个地区雨比较多。
It rains a lot in this area.(2)方位词或时间词在主语位置山下住着一位老妇人。
There lives an old lady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3)用it做主语翻译主语是复合结构的汉语信不信是你的事。
It is your concern whether you believe me or not.最好是等他们回来。
It is advisable to wait till they come back.勤能补拙It is diligence that makes for deficiency.2、确立谓语:英语的动词通常只能由某个动词或者系表结构担任在人际关系上我们不要太浪漫主义。
We shouldn't be too romantic about personal relationship.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As long as he is living, he always works and studies as hard as possible, unwilling to dream his life away, let alone waste even a single moment of life.二、语序调整1、定语的位置:英语中,单词充当定语时多为前置,短语和从句充当定语时多为后置。
钓鱼是一项能陶冶性情的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Fishing is an outdoor sport that can cultivate your mind and it is good for your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2、状语的位置他是1970年5月20日在北京朝阳区出生的。
翻译变译理论七大原则

翻译变译理论七大原则
1.信达雅原则:翻译的首要目标是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确保译文在语义和语法上与原文一致。
2.通顺流畅原则:翻译应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使译文在流畅性上与原文相当。
3.文化转换原则:翻译应该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俗进行适当的转换,以确保译文能够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4.情感传达原则:翻译应该尽量传达原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态度,使译文在情感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5.信息完整原则:翻译应该尽量保持原文中的信息完整性,不遗漏重要的信息或细节。
6.习惯表达原则:翻译应该根据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进行翻译,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读者的习惯和口语习惯。
7.时效性原则:翻译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好翻译的时间和速度,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
用好翻译“6字诀”,翻译文中的语句

6
换,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词语。在翻译文言语句时,替换法的运用有以 下几种常见类型:
(1)有些文言词语现在已经不用了,应换成现代词语;有些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已 不能独立使用,应以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可译为“我曾 经整天地思考”,其中“思”就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思考”替换了。
栏目导航
5
【参考译文】 孙策平定丹阳后,吕范请求暂时兼任丹阳的都督一职。孙策说:“你已有了大 批人马,怎么适宜再屈任小职位呢?”吕范说:“我现在舍弃故土而投靠您的原 因,是要拯救时世,譬如同坐一条船过海,一件事没做好,就都会受到它的危害。 这也是为我考虑,不完全只是为将军考虑。”孙策依从了他。周瑜听说了孙策的声 誉,便与他推诚相交,等到孙策死了,孙权即位,周瑜认为孙权是可以与之共同成 就大业的人,于是就一心侍奉他了。诸葛亮在襄阳时,刘表不能够任用他,诸葛亮 一见到刘备,就毫不迟疑地侍奉他。这些人都有如此的卓识远见,怎么会在乱世中 遭受困厄呢?
(2)通假字要换成本字,译成本字的意思。例如:“距关,毋内诸侯”可译为“把守 住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其中的“距”就译成了本字“拒”的意思“把守”。
栏目导航
7
(3)古今异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偏义复词要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例如:“沛公居山 东时”可译为“沛公居住在崤山以东时”,“山东”是古今异义词,翻译时就换成了“崤 山以东”。
(节选自《容斋随笔》) 【注】 吕范:字子衡。
栏目导航
3
(1)孙策定丹阳,吕范请暂领都督。策曰:“子衡已有大众,岂宜复屈小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襄阳,刘表不能起,一见刘备,事之不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译英知识

样题 剪纸(paper cutting)是中国最为 流行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中国剪纸 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明朝和清朝时 期(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特别流行。人们常用剪纸美化居家环境。 特别是在春节和婚庆期间,剪纸被用来装 饰门窗和房间,以增加喜庆的气氛。剪纸 最常用的颜色是红色,象征健康和兴旺。 中国剪纸在世界各地很受欢迎,经常被用 作馈赠外国友人的礼物。
汉译英
翻译的标准
中国翻译家、翻译理论家学者的观点
严复:信达雅 faithful, expressive, elegant 鲁迅:信顺 (易解、保存原作的风姿) 林语堂: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 傅雷:重神似不重形似(spirit alikeness) 钱钟书:化境(sublimation)
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时,要做学问也来不 及了。
Youth will soon be gone, never to return. And it will be too late for you to go into scholarship when in your declining years. (按内容层次分译)
异化和归化 ---郭建中
异化(foreignization): 在译文中保留源语的文 化观念和价值观,特别是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 和民族地方特色等。
归化(domestication): 在译文中把源语的文化 观念和价值观,用目的语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来代替,特别是把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特色 等用相应的目的语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 彩来替代。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直译、异化:一石二鸟 归化:一箭双雕 意译:一举两得
翻译的十大原则

翻译的十大原则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世界各国之间来往的越来越密切,英语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大。
在中国,由于我们的母语是汉语,因此就有了翻译这样一个职业,而且由于其技术新和稀少性,翻译也成为了一个很热门的职业之一。
那么在口语口译的备考过程中,如何才能顺利的通过口语口译的考试呢,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咨询了空中英语的专家,专家给我们讲解了一部分,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十大原则。
1) 动宾连接原则考生在翻译动宾短语的时候,应先考虑宾语的成分。
宾语可能为名词、名词词组和句子。
不同成分的宾语决定了谓语的使用。
比如在以下例子中―希望‖的选择面很大,既可以用hope 连接句子,也可以用hope for,look forward to等连接名词词组,那么考生就得考虑宾语更容易翻译成词组或句子。
因此,动宾连接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先宾语,后谓语‖,翻译会豁然开朗。
中国人民始终希望天下太平,希望各国人民友好相处。
The Chinese people are always looking forward to global peace and friendship among all nations.The Chinese people are always hoping that the world is at peace and people of all nations will coexistfriendlily.2) 时态原则时态在翻译中比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往往是考试中的一个难点。
时态有时可以体现一种感情因素,特别是进行时的使用,比如在第一个例子中现在进行时的使用体现出对中华民族的一种褒扬、赞美的口吻,翻译出了这句话的―精、气、神‖,最后一个例子中过去进行时时常表示一种―特有的行为‖,通常是偏向于negative的口吻,所以我们发现这句话十有八九是美国人自己写的。
中华民族历来爱好自由和和平。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cherishing freedom and peace.The Chinese people always cherish freedom and peace.The Chinese people are always cherishing freedom and peace.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是……China was and remains to be …中国人民更深感自由与和平的珍贵。
翻译的原则

翻译的原则(1)现在虽然还没有整本的研究翻译原则的专书,可是论到翻译的短篇论文倒也不少,从这些论文里我们可以找出各种的主张,有的以“信、达、雅”为标准,有的以“形似、意似、神似”为标准,有的主张直译,有的主张意译,有的以为“译者须完全根据中文心理”,有的以为“不妨采用欧化句法”。
各种主张,很不一致。
其中有些说法并不是根本主张的差别,只定义和解释的不同罢了。
例如直译和意译,除各种走极端的呆译和曲译外,并不是绝对矛盾的。
可是我们见了许多主张和说法,反倒觉得无所适从。
因此,我们就大胆地拟出几条原则供同志们作个参考。
其实,我们不过把翻译界各人的主张收集起来(仅仅到1941年为止,以后的材料可参看人民出版社的《翻译通报》),经过一番讨论,把我们认为不大妥当的说法批判一下列为一组,把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说法另立一组,总称为翻译的原则。
一、消极方面(一)不分裂翻译的标准从严几道提出“信达雅”的翻译口号以来,好多研究翻译的人以为翻译有三个标准。
照严先生的说法,“信”是“达旨”,就是说明愿文;“达”是“前后引衬,以显其意”;“雅”是“尔雅”,据他老人家的说法,最好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
有些人认为这种说法太旧了,就另外提出三个标准来,就是:“忠实”、“通顺”和“美”。
但又怕老派人反对,于是再下个注释说,忠实就是信,通顺就是达,美就是雅。
这么说来,名词是更通俗了,意义完全是一样的。
陈西滢又提出翻译的“三似论”,就是:“形似、意似、神似”。
“形似”的翻译就是“直译”,“意似”的翻译就是“要超过形似的直译”,“神似”的翻译“独能抓住原文的神韵”。
不论是“信、达、雅”,不论是“忠实、通顺、美”,不论是“形似、意似、神似”,说法虽有不同,把翻译的标准分裂为三,可是一样的,为什么把翻译的标准分做三个呢?也许是因为现代的人承袭了严几道的说法,而严先生的话又是从孔老夫子那儿引申出来的。
严先生提出“信达雅”三个字,据他自己说,是有所本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学习英语时,往往在理解除了英文的意义后,免不了会想到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把它阐述出来,这种用另一种语言或文字所作的简述就是“翻译”。
翻译必然会牵涉到两种文字,翻译者事前须弄清楚两种文字的相同和相异之处,翻译的过程,就是两种文字的比较过程,所以学习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了解原文的含义。
学习英文翻译也一样。
多做翻译练习,对提高英文方面的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本章特别介绍基本的英文翻译技巧,希望读者能藉此进一步理解英文的结构,把英文运用得更好。
本章内容共分四节。
第一节介绍翻译的六大原则:省略法﹑增词法﹑重复法﹑转译法﹑颠倒法和否定法。
第二节是要根据上述的六大原则,分别讲解各种词类的翻译方法。
第三节讨论习语的翻译。
最后一节则选取十则译例,先列原文,再列译文,供读者对照学习和借镜。
通过本章,读者定能对英语有更深入的认识,日后阅读﹑作文和会话时,更能应付自如了。
第一节翻译的六大原则
(The Six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一般来说,翻译可归纳为六大原则:省略法(omission)﹑增词法(amplification)﹑重复法(repetition)﹑转译法(conversion)﹑颠倒法(inversion)及否定法(negation)。
现分别详述于下:
1.省略法(Omission)
在名法结构上,有些在英文中是必要的﹑不可忽略的部份,在中文里却是冗赘的﹑多余的字眼,譬如冠词(a rticles)。
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哪些该省略。
以下分别谈谈一些词类的省略法。
1)主词(subject) 的省略
例:
(a) But it’s the way I am and try as I might, I haven’t been able to change it.
我就是这样,即使竭尽所能,也改不了。
(中译里无须译出后两个主词“I”)
(b) John worked so hard that he fell sick.约翰工作认真得生病了。
(主词:“he”在中译里
不应译出)
2)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s)的省略
例:
(a) She covered her face with her hand as if to protect her eyes.
她用手蒙着脸,好像去保护眼睛。
(所有形容词“her”在中译里应该删去,这样,
句子才较简洁)
(b) My father did not come yesterday. He went to his friend’s.
我父亲昨天没有来,他到朋友家去了。
(c) Every one will have a copy. Have you got it?
每人一份,你拿了没有。
(it, them作受词[object]时,常应删去不译)
3)先行词(antecedent) “it”通常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质意义,中译时无须译出。
例:
(a)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mend.
改过永不嫌迟。
(b) It was nice seeing you.
很高兴见到你。
4)连系动词(copula),如verb to be等,中译时可不译。
例:
(a) She is very beautiful.
她很美丽。
(b) The book is $200.
那本书二百元。
5)英文中的冠词,中译时常可省略。
但a, an作“一”解时,必须译出。
例:
(a) Bring me a cup of tea.
拿杯茶来。
(b) The rat is afraid of the cat.
老鼠怕猫。
6)副词(adverb)不一定用“……地”来译。
例:
(a) Suddenly the enemies ceased firing.
敌人突然停火。
(不用译“突然地”)
(b) He nodded slowly.
他慢慢点头。
(不用译“慢慢地”)
7)连接词(connectives)常可省略。
例:
(a) Go and look at it.
去看看。
(b) I shall not buy it, for I cannot afford it.
我不要买,我买不起,(加“因为”反而不够好)
(c) Five minutes more, and all would be over.
再过五分钟,一切都完了。
(d) Come if you like.
高兴来就来。
8)介词(prepositions)可以省略,或作为其他词类来译。
例:
(a) He is man of genius.
他是个天才。
(b) The pupils go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 and return home in the afternoon. 小学生上午到校,下午回家。
(不必加“在”)
(c) Smoking is prohibited in the lift.
电梯内禁止吸烟。
练习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中文:
1.A dictionary is a good teacher.
2.It is about 170 million kilometers from earth to the sun.
3.Sunday is the day when I am least busy.
4.If water is cold enough, it turns into ice.
5.Could you help me in any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