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合集下载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你知道吗?每天每人平均要消耗1千克氧气,地球上有60多亿人,每天消耗60多亿千克的氧气,同时还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每天消耗如此多的氧气,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
1782年,瑞士人谢尼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植物的叶子浸在玻璃水筒里,叶子上罩上一个玻璃漏斗,漏斗上倒放一只装满水的试管,放在阳光下照晒。

过了一会儿,一个个小气泡从漏斗里往上跑。

他把微燃的小木片伸进试管收集的气体里,看到木片剧烈燃烧。

这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在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后来,又通过科学家的进一步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呼吸需要外,还供给了其他生物。

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超过了植物自身的需求,剩余部分给了其他生命,而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又不断地消耗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地进行着“垃圾”清理。

根据资料显示,一公顷森林的叶片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吸收150—500kg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kg的氧气。

这样,生物圈内二氧化碳与氧气就得到了相对的平衡,即碳—氧平衡。

现在你该知道碳—氧平衡的“功臣”是谁了吧?所以我们要保护绿色,并不断创造绿色,维护一个清新的地球家园!
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五年级:管荫尘。

初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A.分解者B.植食动物C.绿色植物D.肉食动物【答案】C【解析】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同时绿色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有利于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首先明确什么是碳氧平衡.2.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它在碳循环能将生物遗体中有机物分解、水和无机盐。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此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答案】(1)呼吸(2)腐生细菌和真菌;成二氧化碳(3)乙→丙→丁;丁【解析】该图图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绿色植物呼吸和动物的呼吸③呼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①和水转变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②.(1)③所示动物的呼吸作用.(2)腐生细菌和真菌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呼吸,腐生细菌和真把动植物等残体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归还到环境中.(3)食物链的写法是生产者乙开头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丙)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丁),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毒物质(某些重金属等)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下列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认识不正确的是A.通过光合作用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B.直接或间接的为其它生物提供能量C.通过蒸腾作用促进和参与水循环D.通过呼吸作用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答案】D【解析】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故选D。

生物知识点总汇之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生物知识点总汇之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生物知识点总汇之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物知识点总汇之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普利斯特利实验结果:①蜡烛的燃烧和鼠的呼吸都需要氧气;②绿色在阳光照射下能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③植物在黑暗的环境中不仅不能释放氧,还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

所以,普利斯特利在深夜无光时做这个实验会失败。

检验氧气的方法:用点燃的火星在有氧时能继续燃烧,在无氧时熄灭。

二、概述植物的光合作用1.概念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藏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就叫做光合作用。

其中,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和氧气是产物;叶绿体(内含叶绿素)和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因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而光是光合作用的动力。

人和动物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内只有含有叶绿素的细胞有光照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具体部位(车间)是叶绿体的细胞。

2.公式3.实质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这包含两个转变:一是物质转变过程,即将二氧化碳和水这些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二是能量转变过程,即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

4.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应用:在果树地面铺反光膜,增加光照、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立体种植、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以增加作物的产量,植物在暗处不能长久也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关。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

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生物课件】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生物课件】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实验过程: 1、取两支大小相同的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
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如图设置甲、乙两套实验装置。 3、将装置在光下照射几小时。 4、打开装置取下叶片,检验叶片内有无淀粉产生。
实验结果: 甲装置叶片不变色, 乙装置叶片变蓝色。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 必需的原料。
光合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 原料ຫໍສະໝຸດ 水观察下图,说明在农业生产上,怎样保证 作物有效的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
作物
产量 种植过稀 种植过密 合理密植
课后 思考
你还了解人们采取哪些与光合作用有关 的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吗?
练习
1、说说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怎样到达叶绿体、 产物又是怎样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的?
2、在我国北方,到了冬季许多树的叶子都掉光 了,光合作用的能力大大下降。为什么北方的 人们没有感觉缺氧呢?
实验3
现象? 原因?
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 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植物能产生氧气,消 耗二氧化碳)
思考
为什么普利斯特利要设计三 个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经实验证明:蜡烛燃烧、动物呼吸产生的二 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己 呼吸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以及燃料的燃烧等。
3、列表比较可以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下面 请列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提示:
光合作用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光
呼吸作用
所有活的细胞 有光无光均可


条件 原料 产物
能量转变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碳和氧的相对含量保持平衡的状态。

碳和氧是生命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在生物圈中的循环和平衡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

碳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有机物的基础,也是生命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碳在生物圈中的循环主要包括生物碳循环和非生物碳循环两个方面。

生物碳循环是指碳在生物体内的循环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有机物被植物利用,也被其他生物摄取,最终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到环境中。

这个过程中,碳在生物体内不断循环,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非生物碳循环是指碳在非生物体内的循环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岩石碳循环和大气碳循环两个方面。

岩石碳循环是指碳在地球内部的循环过程,包括碳酸盐岩的形成和矿物的碳循环。

大气碳循环是指碳在大气中的循环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

氧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氧在生物圈中的循环主要包括大气氧循环和水氧循环两个方面。

大气氧循环是指氧在大气中的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氧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海洋的生物作用。

氧在大气中的浓度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

水氧循环是指氧在水体中的循环过程。

水中的氧主要来自于大气中的氧和水中的生物作用。

水中的氧对于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碳氧平衡被破坏,将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效应加剧,进而导致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

这些变化将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系统的崩溃等。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这包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植被覆盖、保护森林、加强环境监测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清单(含解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清单(含解析)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知识清单】知识点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原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有二氧化碳的装置中的叶片经过碘液处理后变蓝,没有二氧化碳的装置中叶片经过碘液处理后不变蓝。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知识点二: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实验原理: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可以帮助即将熄灭的卫生香复燃实验现象:观察到即将熄灭的卫生香复燃了。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知识点三:光合作用的实质1.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 氧气知识点四: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的实质 即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条件:叶绿体、光 原料:二氧化碳、水 产物:有机物、氧气光能 叶绿体种植农作物时 种植过稀:不能充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 合理密植:能够充分利用光照 种植过密: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考点一:考查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例1】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方法是()A.限制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B.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C.限制生物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D.增加森林覆盖率【答案】选B【例2】在比较大的鱼缸中,除了放养各种观赏鱼类外,还要放养一些水生植物,这对鱼的生活作用是()A.提供充足的食物 B.利于鱼的呼吸 C.清除水中的细菌 D.保护鱼的鳞片【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因此,在的鱼缸中,放养一些水生植物,作用是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利于鱼的呼吸.【答案】选B【例3】大自然我们绝好的课堂。

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案

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案

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 使学生理解碳—氧平衡的含义,并掌握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

2. 碳—氧平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3.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4.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碳—氧平衡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碳—氧平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原理,碳—氧平衡的计算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碳—氧平衡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视频资料、碳—氧平衡的计算示例。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生长的工具。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光合作用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 新课:讲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碳—氧平衡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采取措施保护植物,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碳—氧平衡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说课稿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利用有机物的基础之上对绿色植物如何进行制造和利用有机物的进一步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圈的平衡和稳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节内容的学习也是学生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应用的关键,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下一章学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打下一定的基础。

它不仅在教材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而且在整个生物学的学习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目标我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三维目标位基准,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都还处在一个比较直观的层面,因此我把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重要作用,作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在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爱护植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我将把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难点,通过让学生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培养其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以及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教法学法为了较好的达到学习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根据本节课内容实验多和理解抽象的特点,结合教学设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以直观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参与实验。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我将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宗旨,以学法为中心,让学生从传统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氧气平衡
在无光条件下会怎样?
呼 吸 作 用
细胞利用_氧__气_,将有机物 分解成二__氧__化__碳__ 和水___,并且 将储存在有__机__物__中的能量释放
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这个过程就是呼__吸__作__用___。
你能列举出没有 呼吸作用的生物吗?
结论:呼吸作用是生物 的共同特征。
实验四
为何两者放在 一起时都能很 好的活着?它 们之间有什么 关系?
普里斯特利的结论:
绿色植物能更新被蜡烛燃烧 或者被动物呼吸而污染了的 空气。
讨论:-----想一想?越想越聪明! 我们自己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绿色 植物
氧气 二氧化碳
小白鼠 (或蜡烛)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自己都 要呼吸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样在 生物圈中就形成了一个
2、细菌等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的尸体等物质分解,产生二 氧化碳也进入大气。
3、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深埋在地下变成石油和煤,被人们开采出来后, 作为燃料通过燃烧把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1.二氧化碳—氧气平衡会被打破吗? 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打破?我们应当 怎样预防? 2.二氧化碳增多已经给环境带来了 什么影响。
接下来该怎样实验?
二氧化碳+水 光能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 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 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 气的过程。
普里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实验一ຫໍສະໝຸດ 蜡烛为什么会 熄灭?实验二
老鼠为什么会 死亡?
实验三
蜡烛为什么不 熄灭?其燃烧 需要的氧气从 何而来?植物 为何也能很好 的生长?
3.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谈谈环 境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4.作为生物圈中一员,为了我们 的生活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 应该做些什么?
-----想一想?越想越聪明!
1、为什么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经 常松土?
2、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为什么会 发热?
3、储藏甘薯、白菜的窖,为什么必 须留有通风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在 _叶__绿_体__ 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在哪里进行呢?
生物圈的二氧化碳—氧气平衡
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氧气, 远远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多余的氧以 气体形式排放到大气中,为生物圈中的生物进行生 命活动提供氧气。
1、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释 放除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全世界的生物呼吸和燃烧消耗氧 气平均为10000千克/秒,而我们 生活的大气层中氧气只占21%, 按照现有的消耗速度只能维持 3000年,可是,许多年过去了, 而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并没有减少, 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绿色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氢氧 化钠 清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