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1
例谈手机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

例谈手机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细雨微风,期末临近。
对于班主任而言,确是繁忙之于感触颇多。
学生的调皮与犯错,那如日出日落一般自然和正常。
但学生中的一种现象却让我这个当“班妈”的极为苦恼和痛心。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多采,资费越来越便宜,手机的普及推广必将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当作与电脑一样的工具:上网、聊QQ、玩游戏、视频、下载、发短信……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带着手机上学,在校使用手机也显露出诸多弊病,虽然手机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却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
一、“网吧”进教室,沉迷于手机上网以前,学生需要到网吧才能上网。
而现在,随着手机GPRS的强大功能的开通,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室里随时通过手机进行QQ聊天、网页浏览、在线游戏、阅读不良信息等。
据调查,持有手机的学生90%以上都使用过GPRS功能。
如此一来,学生们看小说、聊天都要加班加点,哪里还有精力和时间顾及课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的内容呢?目前,手机已成为学生精神污染的主要来源,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后果非常严重。
案例:一次午休,我教室“查班”,在众多忙于作业的学生中发现一男生正在用手机听音乐。
我随即将此学生叫到办公室与其交流。
此后,他也认识到自己学习下降的原因就是沉迷于手机,但又不能控制自己,于是他将手机交给帮他保管。
二、影响学习和休息,降低学习效率学生自制能力是不强的,很难经得起手机的诱惑,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用手机打游戏、发短信、听音乐、看小说,大大地降低了老师的教学效果,也让自己对讲课内容一无所知。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敢玩手机,可是他们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专注在手机上了,除了吃饭,几乎是手不离机。
每当就寝熄灯后,有的学生依旧在收发短消息、看电子小说、玩游戏、看电影,导致整个寝室的学生都无法入睡。
一些学生对此深恶痛绝,苦不堪言,学习成绩受到一定的影响,呼吁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中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手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成人,甚至中学生也开始使用手机。
虽然手机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使用手机也存在许多危害。
下面是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
首先,使用手机会导致中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忽视现实生活。
许多中学生无法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整天沉迷于玩游戏、刷社交媒体等活动中,忽视了学习、运动和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沟通的重要性。
其次,使用手机会影响中学生的视力健康。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甚至导致近视。
许多中学生长期使用手机,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健康,给日后的生活带来了潜在的隐患。
第三,使用手机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效果。
手机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当中学生应该专心学习时,他们却容易受到手机的诱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手机中的游戏、社交媒体等功能会让中学生分心,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第四,使用手机会影响中学生的睡眠质量。
许多中学生晚上使用手机到很晚,会受到手机屏幕中的蓝光的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出现失眠等问题。
而睡眠不足会影响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第五,使用手机容易让中学生接触不良信息。
在手机上,中学生容易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格发展。
第六,使用手机会影响中学生的交际能力。
中学生过度依赖手机进行沟通,不注意与周围人的交流,导致他们缺乏面对面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
第七,使用手机会导致中学生缺乏运动。
许多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过长,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动力进行户外运动,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第八,使用手机容易让中学生产生侥幸心理。
许多中学生在手机上看到别人发财、成功的故事后,会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他们也使用手机,就可以轻松获取成功。
这种侥幸心理会让他们忽视努力和勤奋的重要性。
第九,使用手机使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降。
在手机上浏览短视频、刷社交媒体等活动,会让中学生远离阅读书籍的习惯,导致他们阅读能力下降,对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不良影响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不良影响手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手机更是随身携带并且使用频繁。
然而,手机依赖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以下将列举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不良影响。
首先,手机依赖影响学业。
中学生对手机过分依赖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同时,手机上的游戏和社交软件也会让中学生沉迷其中,忽视学业,降低学习成绩。
其次,手机依赖会影响中学生的身体健康。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问题,甚至引发手机依赖综合症,影响中学生的生活质量。
第三,手机依赖会扰乱中学生的生物钟。
晚上玩手机会让中学生失眠,导致第二天精神不振,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规律。
第四,手机依赖会加剧中学生的社交问题。
过度使用手机会让中学生远离现实生活,导致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减少,甚至无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第五,手机依赖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发育。
手机过多使用会让中学生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导致身体发育不良,影响健康。
第六,手机依赖会让中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不良影响。
手机上的信息泛滥,中学生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容易受到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的影响,造成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扭曲。
第七,手机依赖会使中学生缺乏运动锻炼。
长时间玩手机让中学生沉迷其中,无暇顾及体育锻炼,导致体质下降,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
第八,手机依赖容易让中学生产生焦虑和孤独感。
过分依赖手机会让中学生丧失与现实生活的连接,孤立自己,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引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第九,手机依赖会让中学生缺乏沟通能力。
手机上的文字聊天让中学生慢慢失去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影响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表达能力。
第十,手机依赖会增加中学生的经济负担。
手机游戏、应用、话费等支出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中学生陷入过度消费的困境。
综上所述,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十大不良影响主要包括:学业受影响、身体健康问题、生物钟混乱、社交问题、身心发育不良、受网络信息影响、缺乏运动锻炼、产生焦虑与孤独感、沟通能力下降、增加经济负担等。
初中生使用手机的八大危害

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八大危害同学们:在开学的第一天,学校就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入校,而并且也签了保证书,家长也签了字;但少数学生总是不自觉,仍带手机到校园,当然学校也相应的采取了一些严控措施。
但措施是强制的、客观的;要想从源头解决问题、彻底杜绝手机进校园,还得提高同学们的主观自觉意识,进一步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到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危害性、严重性!自觉养成进校园坚决不带手机的好习惯!一、严重影响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极为不利。
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
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梁宣梅教授说,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总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
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远比成人要脆弱的多,处在发育期、不成熟;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
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严重损害,引起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甚或精神抑郁。
而频繁玩手机游戏、听手机歌曲会对同学们的听力也会产生极大的反撞力损害。
二、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手机短信,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
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或黑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恒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
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不健康信息的传递;手机短信尤其是极不健康的、垃圾短信已经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
眼看着众多稚嫩的心灵受此污染,却又都苦于缺乏有力的对策。
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行"文字调情"。
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0多条信息,34%的学生已经提笔忘字、甚至不会写字。
离开手机不会生活、不能生活、手机依赖症患者已大有人在!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
如何解决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作文

如何解决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作文在数字化时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针对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我提出以下解决办法。
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主要存在三个方面。
一是影响学业。
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过度使用手机可能导致注意力分散,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沉迷于手机游戏、社交媒体等,导致作业拖延、成绩下滑。
二是损害身心健康。
长时间使用手机可能对中学生的视力、颈椎等造成损害。
同时,过度依赖手机可能导致中学生缺乏现实社交,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是诱发不良行为。
网络世界中存在大量不良信息,中学生可能受到诱导,产生暴力、色情等不良行为。
此外,过度消费、攀比等现象也可能在手机使用过程中滋生。
解决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的解决办法。
一是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应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设定合理的使用时间,关注孩子的手机使用内容。
同时,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是学校教育引导。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手机使用管理,如设立手机存放处,限制课堂使用手机等。
此外,开展手机使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手机,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三是社会监管支持。
政府应加强对手机应用的监管,打击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
同时,加大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应对手机使用带来的心理问题。
四是技术手段辅助。
开发适合中学生的手机应用和管理软件,限制使用时间、屏蔽不良信息等。
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为家长和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支持。
解决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技术手段共同努力,方能达成。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十大危害手机作为一种现代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然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过早地使用手机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下面将介绍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
首先,使用手机会影响学习。
中小学生正处于学业为重的阶段,他们需要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然而,手机使用对学习的干扰往往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影响学习效果。
其次,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引发视力问题。
使用手机时,学生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眼部疲劳、近视等视觉问题。
这对于中小学生的眼睛来说尤为危险,会对他们的视力健康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再者,手机使用会导致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减少。
持手机时间过长,中小学生容易因此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忽视户外活动。
长期缺乏运动会使他们体质下降,容易导致肥胖、体力递减等健康问题。
另外,使用手机易产生沉迷问题,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手机上的游戏、社交媒体等内容吸引力极大,使中小学生很容易沉迷其中。
沉迷手机使用会导致学习压力增加、人际交往减少,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如孤僻、抑郁等。
此外,手机使用还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成长环境的缺乏。
在手机世界里,学生只需要与手机接触,不需要与他人交流。
这样,中小学生在生活中缺乏与人互动的机会,导致他们的交往能力和社交技巧得不到发展。
再者,网络安全问题也是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一大隐患。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小学生不具备对信息进行判断和辨别的能力,容易受到网络欺诈、网上暴力等不良影响。
泄露个人信息也会给中小学生造成隐私泄露的风险。
此外,过多使用手机还容易导致中小学生的记忆力下降。
过多地依赖手机会使中小学生的大脑处于被动状态,不再需要主动思考和记忆,进而导致他们的记忆力下降。
再者,使用手机易造成学生上瘾。
手机上的娱乐功能能够让学生沉迷其中,而在放学后、周末或假期等空闲时间,学生极易沉迷于手机游戏、社交软件等。
如果失去对手机的控制,不仅会形成不良习惯,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和人际关系。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手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很多中学生都拥有手机。
然而,手机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危害。
以下是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十大危害。
第一,影响学业。
手机上的各种娱乐功能容易让学生分心,影响学习。
许多中学生会在上课时偷偷玩手机,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成绩下降。
第二,眼睛受损。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和干涩,甚至引发近视。
尤其是在暗光环境下使用手机,对眼睛的伤害更为严重。
第三,沉迷网络。
手机可以随时上网,中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长时间使用手机浏览社交媒体和游戏,导致学业和社交受到负面影响。
第四,身体健康问题。
长时间用手机使人保持固定的姿势,容易导致颈椎和脊椎问题。
此外,手机的辐射也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
第五,交流能力下降。
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手机上与别人交流,却忽视了与家人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
这样会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能力下降。
第六,睡眠质量下降。
晚上使用手机容易影响睡眠质量。
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人体产生褪黑素,使人难以入睡,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导致学生精神不佳。
第八,财务问题。
手机上的一些应用程序可充值,中学生容易沉迷于游戏和购物,花费大量金钱,给家庭和学生自身带来财务压力。
第九,文化影响。
手机上的信息和内容会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有些中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引导,导致他们对道德和文化价值的判断产生混乱。
第十,缺乏自律能力。
中学生在使用手机时容易失去节制,无法控制自己的时间和行为。
这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上述危害,中学生和家长应当意识到手机使用的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他们可以规定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地点,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和社交,提高自律能力。
同时,教育中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教会他们辨别不良信息,保护个人隐私,培养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危害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危害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沉迷于手机,甚至变得对手机“依赖”。
这种现象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需要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本文将就中学生“手机依赖”带来的危害进行探讨。
手机依赖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业。
当中学生沉迷于手机时,他们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手机上,而忽视了学习。
他们会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导致无法专心听讲,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手机游戏、社交媒体等应用的诱惑也会让中学生放弃学习,沉迷于游戏和聊天中,严重影响了学业成绩。
手机依赖会损害中学生的身体健康。
久坐、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不仅容易导致颈椎病、近视等健康问题,而且手机屏幕释放的蓝光对眼睛也有一定的损伤。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引发中学生的身体疲劳和不适,对身体健康造成隐患。
手机依赖会影响中学生的社交能力。
手机依赖让中学生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减少了与同学、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会导致中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畏手畏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随着网络社交的兴起,一些不良信息也会通过手机传播到中学生当中,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影响。
手机依赖会损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会使中学生与家长、老师交流减少,形成孤立的心理状态。
而且,在网络世界中,中学生可能会受到来自虚拟世界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对自己的形象产生不必要的追求和比较,带来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中学生“手机依赖”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需要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为了减轻这些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家长要做好自我管理,不让自己成为中学生的“手机依赖”榜样;二是学校加强对中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引导他们合理使用手机;三是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四是鼓励中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增加社交和沟通的机会,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
中学生“手机依赖”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让中学生摆脱手机的依赖,健康快乐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给中学生带来的危害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多采,资费越来
越便宜,手机的普及推广必将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当作与电脑一样的工具:上网、聊QQ、玩游戏、视频、下载、发短信……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带着手机上学,在校使用手机也显露出诸多弊病,虽然手机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却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
一、“网吧”进教室,沉迷于手机上网
以前,学生需要到网吧才能上网。
而现在,随着手机GPRS的强大功能的开通,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室里随时通过手机进行QQ聊天、网页浏览、在线游戏、阅读不良信息等。
据调查,持有手机的学生90%以上都使用过GPRS功能。
如此一来,学生们看小说、聊天都要加班加点,哪里还有精力和时间顾及课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的内容呢?目前,手机已成为学生精神污染的主要来源,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后果非常严重。
二、影响学习和休息,降低学习效率
学生自制能力是不强的,很难经得起手机的诱惑,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用手机打游戏、发短信、听音乐、看小说,大大地降低了老师的教学效果,也让自己对讲课内容一无所知。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敢玩手机,可是他们的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专注在手机上了,除了吃饭,几乎是手不离机。
每当就寝熄灯后,有的学生依旧在收发短消息、看电子小说、玩游戏、看电影,导致整个寝室的学生都无法入睡。
一些学生对此深恶痛绝,苦不堪言,学习成绩受到一定的影响,呼吁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另外,中学生拥有手机也会使学生的社交活动内容增加,这一点对中学生的学业只会产生不良影响而没一点好处。
三、谈情说爱的“帮凶”
中学生“早恋”对学习的危害是大家公认的,而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中学生“早恋”的“帮凶”。
手机是他们谈情求爱的最佳工具和最好媒介,通过手机传情、谈情,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一切时间、一切地点的谈情说爱。
特别是通过短信的方式,更为隐密,且更加方便表达无法当面启齿的话语。
手机是他们受到骚扰的“罪魁祸首”。
一些学生本来的学习生活很安宁、充实,但一旦使用手机(特别是女生),那么求爱短信、骚扰电话就会纷至沓来,一旦如此就别想安心学习了。
四、严重破坏考风,影响学风
学生有了手机后,一些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玩手机上,一到考试就一筹莫展,不少学生利用手机在考试中发短信求答案,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在网上搜索答案和作文范文,这样不仅严重违反了考试规则,扰乱了正常考试竞争的公平性,还在师生中引起极恶劣的影响。
利用手机考试作弊让部分学生厌恶学习,养成依赖思想,从而影响学风,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五、容易滋生事端,出现安全隐患
携带手机增加了学生跟社会上不良青年的来往,个别同学在学校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给对方联系,叫来“帮忙”,结果往往造成学生的一些纠纷或打架。
一些学生之间因打手机和发短信息不当,有时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正常的同学关系,也引起了不少矛盾和纠纷;上体育课或参加活动时带在身上不方便,不带又容易丢失,寄宿生的手机在宿舍里也经常出现失窃,这些都给学校管理造成不小的问题,手机成为学校安全的隐患。
六、增加经济负担,助长攀比心理
中学生买手机,每月还要支付一笔不少的话费,客观上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另外,手机的更新换代很快,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往往追求使用新款手机,这样也很容易助长学生的攀比心理,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
七、影响身体健康,降低记忆力
研究证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较幼嫩,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的脑部神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配有手机的学生的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将会明显下降。
同时,手机还会使听觉受损,睡眠质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调。
另外它还是致癌因子,能诱发白血病和肿瘤。
由于手机应用历史还很短,可能还有一些危害性没被科学家发现。
鉴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十分严重,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上海仙霞中学和湖北省黄岗中学等一些全国名校已率先下达了手机封杀令----严禁学生在校佩带手机。
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9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中第二十条明确规定:禁止中小学生学习时间在教学楼、教室、阅览室、图书室等场所使用手机、小灵通等移动通讯工具。
还有一些政府官员、教育专家准备向人大会议提案,建议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手机的视频、聊天、上网、下载、发短信、玩游戏等功能已远远超过了中学生的使用范围,它应该是成年人使用的娱乐工具,把它交给辨别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贪玩心大、正处在学习知识关键时期的中学生,耽误了他们的学习,断送了他们的前程。
这与家长们给子女佩带手机的初衷背道而驰。
同时,手机隐蔽性强,我们无法断定学生们用手机到底干了些什么。
要想使我们的中学教育质量不滑坡,还想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学点东西,禁手机是大势所趋。
禁止中学生佩带手机是对学生负责、是对家长负责、是防止学生玩物丧志不思进取的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
要知道,手机危害的绝不止是一代学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