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特质解析

合集下载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思想运动,它从14世纪末开始兴起,直至17世纪。

这一思潮在诗歌、艺术、哲学和宗教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西方文化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人文主义的定义、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详细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

一、人文主义的定义与特点人文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类的思想倾向,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追求博学多才和全面发展。

它强调人的主观性和自由意志,主张以人为本,鼓励人们追求人生的完美与幸福。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主张以古典文化为基础,致力于将古典思想与现实相结合,推动欧洲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人文主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文主义强调对古典文化的研究和借鉴。

人文主义者恢复了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热爱,重视人的经验和智慧的积累。

通过研究古代文艺作品,他们获得了启迪和灵感,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艺术创作和思想发展。

其次,人文主义崇尚人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人文主义者反对盲从和教条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个性和创造力。

他们鼓励人们以自由的思想面对世界,并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才能。

此外,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和为人类福祉服务。

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类是创造历史和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因此,他们倡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注人的福祉和幸福。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对欧洲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介绍其主要方面。

1. 教育改革与知识普及人文主义者主张改革教育体系,推崇全面教育和普及人类知识。

他们强调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培养,提倡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仅仅是狭隘的专业人才。

这种教育思想的普及和推广,为后来欧洲的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 文艺复兴艺术的兴起人文主义者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热爱和借鉴,促使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得以繁荣兴盛。

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领域,艺术家们致力于还原古典艺术的风格与精神。

他们追求真实的人物形象描绘,注重细节和艺术表现力,使文艺复兴艺术成为了后世艺术的重要源头。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古典主义追求:人文主义文学倾向于回归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文学传统。

人文主义者将古代文学作为启示和模仿的对象,追求古典主义的美学标准和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人文主义文学强调人类的尊严、价值和能力。

作品中关注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体验,探索人类的智慧、自由和个人能力。

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人文主义文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类。

人文主义者提倡对人文学科的研究,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语言和文体的重视:人文主义文学注重语言的运用和文体的塑造。

作家们追求清晰、准确和优美的语言表达,借鉴古代作品的文体和修辞手法。

个人表达和自我意识:人文主义文学鼓励个人的创作和表达,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作家们通过作品展现个人的思想、情感和经验,表达自我意识和个体价值。

反对中世纪教会的控制:人文主义文学对中世纪天主教会的权威和教条提出批评和质疑。

作家们倡导自由思考和独立判断,反对教会的独断和束缚。

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诗人和学者。

他的作品以热爱自然和美的表达为特点,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诗集《卡农》(Canzoniere),这是一部表达他对劳拉(Laura)的爱情的抒情诗集。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展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征。

他的剧作涉及人类的情感、道德和人性的复杂性,如《哈姆雷特》(Hamlet)和《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等。

米开朗基罗·布安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和雕塑家,以其对人体的研究和表现而闻名。

他的雕塑作品《大卫像》(David)和壁画《创世纪》(The Creation of Adam)等作品体现了对人类的肖像和人体比例的深入研究。

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中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中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中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
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
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
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人文精神是1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保护、寻求
和关心,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1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
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
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
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

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
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蓬勃发展,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至顶峰,增添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掀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指出就是中古时代和近代
的分界。

文艺复兴就是西欧近代三小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简述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简述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简述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简直就是一场思想的狂欢,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其实是对人的关注,嘿,没错,就是把“人”放在第一位。

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再单单崇拜神灵,而是开始重视人的价值和潜能,觉得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故事和才能,真是太有意思了!就像是每个人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只要好好照顾,就能闪耀光芒。

1. 人文主义的兴起1.1 文艺复兴的背景:在这个历史时期,欧洲正从中世纪的阴霾中走出来,大家不再只关心生存问题,而是开始思考人类的未来。

想想看,以前人们每天忙着吃饭、穿衣,而现在,嘿,大家都想知道“我是谁”“我该如何生活”了。

这种思想的转变,为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1.2 教育的目标:人文主义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学习课本知识,而是追求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就像给孩子们的思想装上火箭,想飞多高就飞多高,绝对没有限制。

为了实现这一点,老师们鼓励学生们多读古典文学、哲学和历史,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

2. 教学方法的变化2.1 互动式学习:在这个时期,教育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播,而是变得更加互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像打乒乓球一样来回。

一些聪明的教育家还设计了各种有趣的活动,比如讨论、辩论和剧本演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这种方法就像把学习变成了一场派对,大家都乐在其中,完全没有枯燥的感觉。

2.2 注重批判性思维: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再是听话的小羊羔,而是能自己判断、分析问题的“小狮子”。

教育者鼓励学生提问、挑战传统观念,哪怕是对老师的观点也不例外。

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创造力和好奇心被充分激发,简直是如虎添翼。

3. 课程内容的丰富3.1 多元化的科目:相比于以往单一的宗教课程,人文主义教育的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涵盖文学、历史、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学生们不再是单一地学习某一科目,而是可以像拼图一样,把不同的知识片段拼凑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世界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化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文化的兴起。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古典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达到了一个高峰,这就是人文主义文化的核心思想。

一、人文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它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受到了古代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古代文化进行研究和赞美,认为古代文化是人类思想的巅峰。

他们学习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哲学和艺术,将其与基督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二、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尊严和自由。

人们认为人类是上帝的创造物,具有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的能力。

他们反对教条主义和权威主义,主张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真理和幸福。

人文主义者追求知识和智慧,他们相信通过教育和学习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他们提倡人文教育,注重培养人的个性和才能。

他们认为人类的理性和感性是可以统一的,追求真理和美的完美结合。

三、人文主义的影响人文主义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启蒙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运动,影响了文学、艺术、音乐等各个领域。

在文学方面,人文主义者注重个体的表达和感受,追求真实和自然的表达方式。

他们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

在艺术方面,人文主义者追求真实和自然的艺术表现。

他们研究古代艺术作品,提倡人体的美和比例的完美。

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

在音乐方面,人文主义者注重音乐的美和表达力。

他们研究古代音乐理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巴赫的《赋格曲》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四、人文主义的意义和启示人文主义文化的兴起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浅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浅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浅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在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标志着人类‎从中世纪迈‎进了近代历‎史。

在这场以思‎想解放为主‎旋律的运动‎中,新兴资产阶‎级在古典文‎化的启迪下‎,用一人为核‎心的崭新的‎意识形态反‎对以神为中‎心的陈腐意‎识形态,用新的文化‎取代了以天‎主教神学为‎主导的封建‎文化,用对主客观‎世界及其联‎系的直接体‎验和深层思‎考打破了蒙‎昧主义的桎‎梏。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人文之一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主‎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人文主义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扬人是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向中世纪的‎教会统治和‎宗教教义提‎出了挑战。

它突破了中‎世纪基督教‎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从而在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但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并‎不是纯粹的‎人本主义,同时具有很‎强的宗教情‎怀和亲教会‎行为。

一、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针对中世纪‎教会确立的‎“神本论”思想,提出了“人本位”思想。

在他们的作‎品和思想中‎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特征:首先,人文主义者‎赞美人生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和价值,他们的作品‎和思想,都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

其次,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认为追求爱‎情与物质享‎受是人的天‎性。

大胆批判教‎会,反对教会再‎次,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与神秘主‎义。

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垄断‎教育权与《圣经》的解释权,压制与欺骗‎人民,导致蒙昧主‎义与神秘主‎义盛行,人文主义者‎强烈反对,提倡科学与‎理性,使人们走出‎蒙昧。

虽然人文主‎义者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与‎教会水火不‎相容的人本‎主义思想,但实际上他‎们与教会、教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了‎其浓厚的宗‎教情怀。

文艺复兴时人文气息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人文气息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人文气息的特点在欧洲历史上,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人类思想和艺术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开始盛行,这为整个欧洲带来了一股新的文化氛围。

本文将探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气息的主要特点。

一、人文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和兴起的时期。

人文主义强调个体的价值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提倡自由探索和独立思考。

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到文艺、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气息的核心。

二、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追溯和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和艺术家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追溯和继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哲学和艺术作品,通过模仿和借鉴,使这些古代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创造。

这种对古代文化的追溯和继承使得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充满了古典的韵味。

三、人文学科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科蓬勃发展,学者们开始研究和探索人类的本质、社会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问题。

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人文学科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推广。

四、艺术的崛起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呈现出一种新的风格和特点。

艺术家们开始以人体为中心,展现人类的美和力量。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使得艺术家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描绘人体的形态和肌理。

在绘画、雕塑和建筑等方面,艺术家们追求对称、比例和透视等艺术原则,呈现出优雅、和谐的作品。

五、精神解放和审美追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气息还体现在人们的精神解放和审美追求上。

人们开始关注自我的内在世界,追求个性的表达和心灵的自由。

不再局限于宗教和政治的束缚,人们开始追求艺术的鉴赏和审美的满足。

六、人文精神的传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对于人文主义的追求和思考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社会。

人文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如人的尊严、自由、平等等,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气息以人文主义思潮为核心,强调个体的价值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从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主要发生在意大利,并逐渐向其他欧洲国家扩散。

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思潮(Humanism)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对塑造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定义、特点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文艺复兴是一种关于艺术和文化的时期,它体现了对古希腊罗马艺术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人类本质和人类精神的追求。

文艺复兴注重对自然的研究,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和表达的技巧。

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突破。

作为一种思想和艺术运动,文艺复兴推翻了中世纪封建神权的束缚,倡导个人主义和人类价值的重视。

其次,人文主义思潮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注重人的教育和个人发展。

人文主义提倡人们通过教育和研究古代文化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将人类的经验放在中心地位。

人文主义对教育的重视,也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人才支持。

在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的关系上,可以看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状态。

一方面,文艺复兴注重个人艺术才华的发扬,强调对人性和人的感受的准确表达,而人文主义则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支持这种注重人的艺术表达的发展。

由于人文主义关注个人的教育和发展,培养出了大量具有艺术天赋和才华的艺术家,促进了文艺复兴的繁荣和发展。

另一方面,文艺复兴的艺术作品也为人文主义思潮提供了有效的传播方法。

通过绘画、文学等形式的艺术作品,文艺复兴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美丽,引发了人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热情和兴趣。

艺术作品的普及和传播使得人文主义思潮不再局限于学者和知识分子之间的交流,而是影响到了广大的社会群体。

总结而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在欧洲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文艺复兴强调艺术的表现力和个人创作的独特性,而人文主义思潮则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特质解析
作者:白向良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2期
摘要: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本质上体现了人之天性的解放,在中世纪神学盛行的当时社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本文通过探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系统分析了人文主义学者代表作以及蕴含的人文主义特征、思想,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特征
文艺复兴是中世纪欧洲一次重要的思想运动,该运动提出了“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观,注重对人的价值和思想的探究,对当时的封建神学、教会学和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实现了人们思想的空前解放。

在文艺复兴中,一大批极具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家脱颖而出,包括“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卡丘)、“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其作品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人文主义的理解和阐述。

[1]
一、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背景
1.世纪正处于基督教教会统治时期,基督教成为当时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基督教义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整套封建等级制度,将上帝视为绝对的、不可侵犯的权威。

在教会制度严苛的管制下,整个社会缺乏活力,文学艺术毫无生气,科学技术多年没有发展。

而在中世纪的后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促使人们重新开始审视人作为独立的个体的社会价值;加之当时欧洲黑死病蔓延,加剧了人们对封建教会思想的质疑,一些早期的文学艺术家通过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的作品、学术著作进行整理和注释,以复兴古希腊文化为目标,倡导人文主义运动。

至此,文艺复兴开始在意大利出现,并迅速在整个欧洲各国范围内形成一股潮流,最终发展成一项思想运动。

二、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特质分析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思潮,其自身的发展必定是与原有社会思想的决裂和对抗。

与当时的封建教会思想相比,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的价值”、“人的作用”,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当时的文学艺术作品中,这些作品的表达具有多层次性,不仅有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理性的崇高赞美,也有引导人们勇于冲破内心的羁绊、勇敢的表达内心的欲望和感情的主题,更有对封建教会的虚伪、扼杀人性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对于不同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批判精神。

[2]
1.人文主义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反思
首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精神实质是人文主义,其主张以“人”为中心,提倡“人权”、人性”,人本主义学说是文艺复兴中所有文学艺术学者的思想和价值观的概括。

对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做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毕生追求和终极理想,比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作者就写到“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包含着对人的价值的崇高赞美。

其次,不仅仅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人文主义中还不乏对人性的深刻反省。

比如法国批判家蒙田在《蒙田随笔》中就体现出对当时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就抱有嘲讽态度,在他看来,“人是万物的标尺,但是却从来不丈量自己”、“人是可悲可叹的,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无法把握”。

马基雅维利在《君王论》中则直接提出了“人本恶”的观念,指出“人都是忘恩负义的,心怀而志,弄虚作假”。

对人的价值的深刻反思,升华了自我认知的高度,更能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学者的理性思辨。

综上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呈现出相反的论断。

也正是由于这种分歧,才促使各家理论相互碰撞,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赋予了文艺复兴运动巨大的创造性和活力。

2.人文主义对封建教会思想的抨击
在文艺复兴运动刚刚兴起的中世纪初期,封建神学占据统治地位,该学说认为上帝是最高的造物主,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在拥有绝对权威的上帝面前,所有的人类的低微的、卑贱的。

对封建教会思想的抨击,赋予了文艺复兴运动以强大的动力。

首先,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对“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进行了激烈的反对,强调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情感和人的作用。

但是由于文艺复兴在当时还属于新兴势力,在与封建神学、教会思想交锋中,还没有足够的力量与之抗衡,因此在表达其思想时,并不是针锋相对,没有直接否认上帝的绝对地位,而是将研究的对象从讨论人神关系,转移到讨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在万事万物中的独特地位,而且指出人和禽兽的区别在于“上天赋予人以理性”,人只有遵循理性的指导,才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

其次,遵从并顺应本性。

因为人人都有“一种趋善避恶的天然本性,如果压抑这种本性,只能激起人们的反抗。

相反,如果顺应这种本性,人们就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拉伯雷所主张的人是博学的、全知全能的人,是勇武知礼的骑士和窈窕灵巧的淑女。

拉伯雷很重视知识的作用,他相信人类可以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成为征服世界、征服自然的巨人。

这正是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理想的个人肖像。

[3]
3.人文主义对封建贵族的批判
首先,人文主义对禁欲主义的抵制。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几乎都涵盖了作者对封建贵族的虚伪、腐败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薄伽丘的《十日谈》中,作者将嘲讽的对象对准了教皇、国王、贵族等,指出其标榜自身是上帝的代表,实则利欲熏心,追逐名利;号称是清心寡欲,实则内心龌龊,荒淫无度。

可以看到当时的人文主义学者对于封建贵族的抨击,并不是针对其对现世生活的追求,而是这类群体的虚伪。

而对于虚伪的来源,他们也旗帜鲜明的指出来源于中世纪所奉行的禁欲主义,进而指出禁欲主义与人的本性相冲突。

因此,在批判封建贵族的同时,也对禁欲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抵制。

其次,人文主义对自身依附性的排斥。

由于当时封建教会思想过于强大,当时的人文主义尚没有发展强大到与之抗衡,因此后者对前者的抨击还没有触及基督教的理论基础,因此人文主义必须要寻找上层建筑寻求依附,这就决定了人文主义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没有足够的勇气与封建势力、教会势力决裂。

而当时的很多人文主义追随者、倡导者也与教会、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起码在形式上还保持着对天主教会的忠诚,比如彼特拉克、瓦拉等人甚至成为教皇的宠信。

而正是由于封建主义清醒的意识到人文主义还没有足够的对抗能力,出于维护统治稳定的目的,因此还愿意成为人文主义者提供保护。

4.人文主义对理性和科学的倡导
科学是对抗封建教会、神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文主义所大力倡导的。

在人文主义学者看来,对于封建教会和神学的抨击,就是要让更多的民众认识和了解科学,让理性替代愚昧。

对于理性和科学的倡导,主要体现在天文领域,比如哥白尼提出的《天体运行论》,否认地心说理论,对神学发起了猛烈的挑战;布鲁诺创立了“宇宙无限论”,发展了日心说;伽利略发明了天体望远镜,揭开了天文学的大革命。

成就显著的天文学者的理论创新,极大的动摇了神学和教会的基础,向人们展现了世人追求知识和科学真理的强大信心,让人们睁开了愚昧的眼睛,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正是人文主义对理性和科学的倡导。

结语
文艺复兴运动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重新认识和肯定人的价值、人的意义,核心是倡导“人道”,反对“神道”,主张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和禁欲主义,推动了社会思想的进步。

尤其是所提出的人文主义理念,倡导人的性格解放,追求自由平等,时至今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

参考文献
[1]简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牧歌与绘画的比较性研究[J]. 徐兆仁. 音乐生活. 2015(07)
[2]人道主义探源[J]. 朱龙华. 世界历史. 1984(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