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提升黄龙溪古镇旅游发展水平分析——基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地生命周期是旅游地演化的基本规律,1980年,加拿大 学者巴特勒认为,旅游地如同生物体一样有发展变化的过程,这 一过程大体经历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衰落( 或复苏)6 个阶段,并用游客增长率判定旅游地所处的具体阶段。随着中国 旅游业的发展,一些老牌旅游地出现了游客人数停滞增长甚至下 降的趋势,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巩固或停滞阶段,有的已处于 衰落阶段,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瓶颈。对已衰落的旅游地进 行再开发或深度开发,振兴这些老牌旅游地,促进旅游地的可持 续发展,就必须掌握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规律。黄龙溪古镇在成 都市旅游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黄龙溪古镇 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其生命周期所处的具体阶段的特点与规 律, 透析形成这些具体生命周期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形成机理,从 而有效指导黄龙溪古镇旅游地的规划、开发和管理,以促进其旅 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成都市乃至四川省旅游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二)黄龙溪古镇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黄龙溪镇古镇黄龙 溪是岷江流域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不仅山川形胜,景色优美,
气候宜人,是珍贵的人间仙境,而且历史悠久,明华厚重,民风 淳朴,对巴蜀历史乃至中华民族历史做出过宝贵贡献。古镇黄龙 溪的历史可分五个阶段:一是古蜀王国最后的军事据点;二是三 国蜀汉政权的圣迹之地;三是宋代乡村商业集市;四是清代新兴 的移民场镇、水运码头;五是现代成都市近郊旅游第一镇。随着 人们对古老神奇的东西的怀念与追逐,古镇游也随之被开发,黄 龙溪古镇旅游业也因此而得到发展。
(二)加大黄龙溪古镇旅游区旅游营销的力度。 1、突出古老神奇,塑造个性形象:黄龙溪在古镇中以古 色、古香、古风、古韵而著名,要努力提升黄龙溪旅游形象,突 出自然优势,去其浮华的现代化色彩,还其古色古香淡雅的形 象,打造出黄龙溪作为生态古镇的品牌形象,让黄龙溪优势特色 显现出来。 2、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可以通过加强古镇之间的资源整 合,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共同打造中国古镇之旅的品牌。强化原 有市场,开拓新客源市场。黄龙溪客源地越来越多元化,入境游 客除成都本地人外,还包括沿海一带和东南亚地区游客,游客由 原来的本地居民扩大到沿海,东南亚区域. 针对客源地的宣传促 销策略,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针对沿海游客迅速增多的现 状,可以组织到沿海进行专门的促销活动。 (三)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增加游客的归属感。目前,黄 龙溪已修建专门的旅游车站,但规模较小,站内公交线路较少, 连接的大型车站只有成都新南门车站。 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游客 前来旅游,尤其没有与火车站与机场的直达车,景区外要提高从 景区周边主要城镇进入旅游区的公路等级,更新和增加客运车辆 等。提高旅游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针对黄龙溪旅游区的实际, 提高旅游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旅游区管理者和员工素质是 根本,科学组织服务队伍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规范化服 务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本手段,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是保障。 (四)完善制度,合理规划,保护开发。黄龙溪是成都南面 的军事重镇,故而管理中应十分注意对外政策和对游客的监督、 巡视以及对游客的疏散与管理。由于游客通行道路较为狭窄,尤 其是旺季通往成都的车辆十分紧张,故应设立专人负责游客和 车辆的安排以及监管游客行为。科学地测算旅游区最大的环境容 量,每天的游览人数必须控制在最大容纳量以下,并对自然保护 区禁止进入的地区做好绝对保护,使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一个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一般都包括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落或复苏6个阶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城市旅游目的地研究,能够为城市旅游的长期繁荣提供宏观指引,有助于旅游地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也有助于旅游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将是旅游理论应用于产业实践的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旅游地本身的发展又受客观生命周期的局限。
立足众多学者的研究基础,加上多年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实践,深入分析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的本质以及对旅游地发展的实践指导,并提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的本质就是旅游地的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地的发展要打破生命周期的“宿命”,必须延续现有主导旅游产品,及更新换代主导旅游产品。
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
在旅游地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1、探查阶段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
2、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活动变得有组织、有规律,本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状况。
3、发展阶段旅游广告加大旅游市场,开始形成外来投资骤增,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显著。
4、巩固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下降。
旅游地功能分区明显地方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相连。
常住居民中开始对旅游产生反感和不满。
5、停滞阶段旅游地自然和文化的吸引力被“人造设施”代替旅游地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市场量的维持艰难。
旅游环境容量超载相关问题随之而至。
6、衰落复苏阶段旅游市场衰落进而房地产的转卖率很高,旅游设施也大量消失,最终旅游地将变成名副其实的“旅游贫民窟”,另一方面旅游地也可能采取增加人造景观、开发新的旅游资源等措施,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从而进入复苏阶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引言旅游业是现代社会中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旅游地的发展和运营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旅游地的发展规律和实践,学者们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本文将介绍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指旅游地从开发到衰退的一种演变模式。
这个理论认为旅游地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特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根据文献研究,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通常可以被划分为五个阶段: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和再生阶段。
1.开发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刚刚开始进行规划和开发,主要的发展目标是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通常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2.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逐渐发展壮大,游客数量和收入都在快速增长。
重点是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
3.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的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增长速度放缓。
此时,需要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创新,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4.衰退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的市场份额逐渐下降,吸引力和利润也在减少。
可能会出现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和游客流失等问题。
5.再生阶段:在旅游地进入衰退阶段后,可以通过重新定位和转型恢复活力。
可能会采取改造旅游设施、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加强营销宣传等措施。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应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不仅仅是理论,也是旅游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实践中,通过对旅游地所处生命周期的判断,可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解决方案。
1.发展策略制定:根据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可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在开发阶段,需要集中力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品牌推广;在成长阶段,可以加大投资力度,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在成熟阶段,适当进行市场调整和创新,保持竞争力;在衰退阶段,可以通过再生阶段的措施恢复活力。
2.问题解决方案:旅游地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游客满意度下降等。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结合其他相关理论,深入探 讨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内在机 制和规律。
THANKS
感谢观看
自身实力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05
CATALOGUE
结论
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总结
0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解释和预测旅游地 的演变过程。
02
该理论认为旅游地经历五个阶段: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和衰落。
03
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驱动力,影响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发展状况 。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平衡旅游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 益,确保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和可持续 性。这包括合理控制游客数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 经济发展和社区参与等方面。
总结词
可持续旅游发展能够增强旅游地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详细描述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 多的游客选择前往实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的地。因此, 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能够提升旅游地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 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VS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纳 西文化和古城风貌吸引了大量游客。丽江 古城经历了从探索到发展、成熟的过程, 目前正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国际案例
夏威夷
夏威夷是一个著名的度假胜地,以其美丽的海滩和独特的文 化吸引着全球游客。夏威夷在旅游地生命周期中经历了探索 、发展、成熟和转型阶段,目前正通过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来 应对市场竞争。
总结词
可持续旅游发展有助于实现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延续和扩展 。
详细描述
通过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地可以在保持原有吸引力 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 延长其生命周期。同时,可持续旅游发展也有助于培育新 的旅游地,推动区域旅游的全面发展。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草原旅游发展现状实证分析——以乌兰察布草原为例

图 1 巴特勒旅游生命周期模型探索阶段是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只有少量的旅游者,无公共设施;起步阶段是旅游地游客数量增多,政府改善接待设施和交通状况;发展阶段表现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出现,旺季时游客人数超过当地居民,当地居民把旅游接待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稳固阶段总游客量继续增加但游客增长率放缓,有了明显的商业区、娱乐区;而其后的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区域饱和;衰落或者复兴阶段则无论是吸引范围还是游客量都不能和新的旅游地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入复兴阶段则需要对市场从新进行定位和开发新的产品。
由此可见,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时间跨度不可能相同,而且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长短也可能不一样。
但是,任何一个旅游地都有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轨迹,即经历探索、起步、成长、稳固、停滞、衰落或复兴几个阶段。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描述了旅游地的发展规律及特征,对旅游地规划及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乌兰察布草原旅游生命周期实证分析乌兰察布草原旅游资源丰富且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4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为9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
[1]可以说旅游产业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第三产图2 乌兰察布旅游接待总规模与增速数据来源:①乌兰察布统计局。
(上接第105页)(四)规划的文化性和主题性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的实践证明,旅游产品和旅游区的发展只有立足于一定的文化基础,才可能给游客带来真正的身心结合、深刻的旅游体验。
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立足于木兰文化,结合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发展创新出木兰生态文化,赋予木兰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激发景区发展新活力。
三、木兰生态旅游区开发模式(一)打造以木兰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路线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这是木兰生态。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与应用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与应用旅游地生命周期是指一个旅游地在一段时间内经历的发展过程,从初始阶段到成熟阶段再到衰退阶段。
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泼顿·邓纳提出,并在旅游地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与应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首先涉及到旅游地的发展过程。
旅游地在初始阶段的发展主要依靠自然、文化等资源的存在,吸引了一些旅游者的关注和游客的到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推广,旅游地逐渐进入成熟阶段,达到了旅游业的高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变化,旅游地可能会进入衰退阶段,很难吸引游客的到来。
因此,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旅游地的发展历程,为旅游业的发展制定合理的策略和规划提供依据。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还涉及到旅游地的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平衡问题。
旅游地的发展需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等,但是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可能会导致破坏和损耗。
因此,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提醒我们,旅游业的发展要保持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平衡,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
同时,旅游地的资源保护也是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只有通过合理的资源利用和保护,才能保持旅游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使其能够持续发展。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旅游业的规划与管理中。
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
在旅游地初始阶段,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提升旅游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在旅游地成熟阶段,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业务创新,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
在旅游地衰退阶段,需要进行旅游业的调整和转型,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突破口。
此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应用还涉及到旅游业的合作与协调。
旅游业发展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协调,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应用为各方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和语言,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实现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和共赢。
论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09旅管马慧 0946070论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一、1、探查阶段:这是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散的游客;游客多油冒险精神;没有特别的设施;自然、社会环境、经济未因旅游的产生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2、参与阶段:旅游者的人数增多;旅游逐渐有季节性;当地政府开始投资旅游设施建设(基础、服务和游览设施);当地居民开始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和投资;开始出现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市场开始形成。
3、发展阶段:旅游接待量迅速增长;外来旅游者大大超过当地旅游者;出现大量的旅游宣传广告;形成了明确的客源市场;大量外来投资融入,并取代政府投资占据主要地位;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发生明显改变;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的快速发展引发的各种矛盾迅速增加。
4、巩固阶段:游客数量增速明显减缓;旅游者数量超过当地居民;当地居民的不满情绪增加;旅游地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完善。
5、停滞阶段:旅游地容量达到最大甚至出现过饱和的状况;旅游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回头客;接待设施过剩;旅游资源中的人造景观增多甚至取代原有自然文化景观。
6、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地的吸引力明显下降;已不能和新的旅游地相竞争;旅游设施大量闲置并逐渐被其他设施取代;房地产转卖率高,宾馆可能变成公寓、疗养院和退休住宅。
二、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能适合地解释旅游发展模式;2、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该理论能提供给管理者长远的思想及揭示各个阶段不同变化的影响力;3、作为预测工具:该理论没有得到多少发展而且可能难以得到发展;对中国而言,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
应用这个理论框架去分析各种不同旅游地的具体生命周期特点及规律、剖析形成这些具体的生命周期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因素,可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旅游地生命周期

旅游地生命周期引言旅游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和变化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理论,了解旅游地经历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
通过深入研究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业的运行方式,并为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指导。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由Butler于1980年提出,其基本观点是每个旅游目的地都会经历从初始阶段到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最终可能会进入衰退阶段的过程。
1. 初始阶段在初始阶段,旅游目的地通常是相对比较无名的,旅游业规模较小,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游客数量有限。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很大,但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利用。
此时,旅游目的地需要进行宣传营销,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2. 发展阶段随着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逐渐增强,旅游业开始进入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得到提升,游客数量明显增加,旅游业开始对当地经济做出贡献。
同时,旅游业开始引入更多的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
3.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中的最高峰阶段。
此时,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并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游客数量达到最高峰。
然而,由于长期的发展和过度开发,旅游地可能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文化融合、社会问题等。
4. 衰退阶段在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游客数量开始下降,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减少。
此时,旅游地面临调整和重新定位的挑战。
一些旅游地可能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提供新的旅游产品来重新吸引游客,而其他一些旅游地则可能无法摆脱衰退的困境最终面临衰落。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启示通过了解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于旅游业规划和管理的启示。
首先,早期的宣传和推广对于旅游地的发展至关重要。
初始阶段的旅游地需要积极推广自己,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旅管马慧 0946070
论述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一、1、探查阶段:这是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散的游客;游客多油冒险精神;没有特别的设施;自然、社会环境、经济未因旅游的产生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2、参与阶段:旅游者的人数增多;旅游逐渐有季节性;当地政府开始投资旅游设施建设(基础、服务和游览设施);当地居民开始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和投资;开始出现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市场开始形成。
3、发展阶段:旅游接待量迅速增长;外来旅游者大大超过当地旅游者;出现大量的旅游宣传广告;形成了明确的客源市场;大量外来投资融入,并取代政府投资占据主要地位;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发生明显改变;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的快速发展引发的各种矛盾迅速增加。
4、巩固阶段:游客数量增速明显减缓;旅游者数量超过当地居民;当地居民的不满情绪增加;旅游地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完善。
5、停滞阶段:旅游地容量达到最大甚至出现过饱和的状况;旅游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回头客;接待设施过剩;旅游资源中的人造景观增多甚至取代原有自然文化景观。
6、衰落或复苏阶段:旅游地的吸引力明显下降;已不能和新的旅游地相竞争;旅游设施大量闲置并逐渐被其他设施取代;房地产转卖率高,宾馆可能变成公寓、疗养院和退休住宅。
二、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一个能适合地解释旅游发展模式;
2、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该理论能提供给管理者长远的思想及揭示各个阶段不同变化的影响力;
3、作为预测工具:该理论没有得到多少发展而且可能难以得到发展;
对中国而言,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
应用这个理论框架去分析各种不同旅游地的具体生命周期特点及规律、剖析形成这些具体的生命周期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因素,可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