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上)》测试
物理化学上的期末测试题

A PV 常数
C. H=U+pV
V2 B W=-nRTln V1
D.dU=CvdT
E
T2 -T1 T2
Cd
14、在空气中有一真空绝热箱,在箱上割一极小的孔, 空气就流入箱内,直到箱内压力与外界相等为止,假设 空气为理想气体,对流入的气体来说,在此过程中,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W=0 B.W0 C.T>0 D. T<0 E. T=0
(C) 0.385
(D) 0.15
,
74.7 0.4 y苯 =0.69 74.7 0.4 22.3 0.6
9、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小于零的是b
S
G
H
U
10. 组分A与B可形成四种稳定的化合物,假设所有的 化合物都有相合熔点,则A与B的系统低共熔点最多 有几个 c (A) 3 (B) 4 (C) 5 (D) 6
U nCVm T 3 8.314 (217 273) 1396 .7 J / mol
2分
2分
H nCPm T 4 8.314 (217 273) 1862 .3J / mol
W U 1396.7 J / mol Q=0
人体血浆的凝固点是-0. 0 C,求人体血 56 浆的渗透压。(k f 1.86 人体温度370 C)
T , p ,nc ( c B )
4、化学反应若严格遵循体系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 与 反应进度”曲线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点在( ) A.曲线的最低点 B. 最低点与起点或终点之间的某一侧 C.曲线上的每一点 D. 曲线以外某点进行着热力学可逆过 a
5、克劳休斯-克拉贝隆方程适应下列体系中的( )
XX大学《物理化学》第十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测试题一、填空题。
在题中“____”处填上答案。
1、微小颗粒物质的化学反应活性_____________。
2、肥皂泡的半径为r ,表面张力为σ ,则肥皂泡内外压力差 Δp = _________。
3、朗缪尔等温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为:(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朗缪尔吸附等温式bpbp ΓΓ+=∞1的直线形式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5、微小颗粒物质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趋势_____________。
6、 与大块晶体相比,微小晶体的熔点较_________;溶解度较_________。
二、选择题。
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
1、微小颗粒物质的熔点与同组成大块物质的熔点 的关系是:( )。
'f T f T (1) > ;'f T f T (2) = ;'f T f T (3) < ;'f T f T (4)不能确定。
2、在等温等压下影响物质的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 )(1)是表面积A ;(2)是表面张力σ;(3)是表面积A 和表面张力σ ;(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3、今有反应 CaCO 3(s) = CaO(s)+CO 2(g)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现在不改变温度和CO 2 的分压力,也不改变CaO(s)颗粒的大小,只降低CaCO 3(s)颗粒的直径,增加分散度,则平衡将( )。
(1)向左移动 ; (2)向右移动 ; (3)不发生移动。
4、在一般情况下不考虑表面的存在对系统性质的影响是因为:( )(1)表面状态复杂;(2)表面不重要;(3)表面分子数比内部分子少的多,表面效应不明显;(4)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状态一样。
5、常温下非极性有机液体的表面张力σ (有)与水的表面张力σ (水)的关系存在:( )。
物理化学(作业集)

(1)可逆膨胀
根据熵判据,过程(1)是可逆过程
(2)真空膨胀
熵是状态函数,真空膨胀与过程1中可逆过程的始终态柑同,熵变也相同,因此
根据熵判据,过程(2)是不可逆过程。
2:在标准压力100 kPa和373 K时,把1.0 mol可逆压缩为液体,计算该过程的。已知该条件下水的蒸发热为,=,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5:气体节流膨胀过程是恒_______过程。
答案
焓
6:“熵判据”的表达式是_______0。
答案
7:Gibbs函数在恒温条件下的压力系数=_______,恒压下的温度系数_______。
答案
V。一S
8:在绝热恒容容器中反应生成液态水,Q_______0,W_______0,_______0,_______0,_______0。(<,>,= )
答案
2:293K时,0. 50 kg水(A)中溶有甘露糖醇(B)该溶液的蒸汽压为2 322.4 Pa。已知这该温度时,纯水的蒸汽压为2 334. 5 Pa。求甘露糖醇的摩尔质量。
答案
代入数据,得
第四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封闭系统化学平衡的热力学条件为_______。
答案
2:的标准平衡常数为则的分解压p=_______。
先恒压加热
后恒温可逆膨胀
整个过程
2:1 mol水在及101 325 Pa下向真空蒸发变成及101 325 Pa的水蒸气,试计算此过程的,并判断此过程是否为自发过程。已知水在, 101 325 Pa下的。
答案
解该相变为不可逆相变,因为
经过分析知.,该不可逆相变与同条件下可逆相变的始终态相同,故可利用可逆相变计算该过程的熵变.
物理化学实验

根据不同的实验温度-时间曲线图,可计算出 恒温水浴的灵敏度,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
凝固点降低法测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溶液凝固点的测定技术。 2 、掌握温差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3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相对分子 质量。
二、实验原理
对组成一定的二组分低共熔混合物体系来 说,可以根据其步冷曲线,判断有固体析出时 的温度和最低共熔点的温度。作一系列组成不 同的体系的步冷曲线,找出各转折点,即可画 出二组分体系最简单的相图(温度-组成图)。
不同组成溶液的步冷曲线与对应
相图的关系可从下图看出。
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的临界胶束浓度
一、实验预习(10 %)
实验前预习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基本保证,通过预 习,要求对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方法、仪器使用、 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 地边看讲义边操作。 具体的预习内容如下: 要求了解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所用仪器设备等, 掌握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操作要领以及实验数据 处理方法等。避免实验时的盲目性。
步冷曲线
通常的做法是先将体系 全部熔化,然后让其、时间(t)为横坐标 作图,得步冷曲线。上图是二组分金属体系的一种 常见类型的步冷曲线。当体系均匀冷却时,如果体 系不发生相变,则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将是均匀的, 冷却也较快(如图中的ab段)。
要求在预习本中预先画出规范的数据记录格式, 包括实验项目,测试内容、测量次数等。 要求对预习时所遇到的难点、疑点和设想等提 出讨论,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验预习须在实验前按实验安排进行,没有预 习者需当场预习、通过提问后才能参加实验。 预习内容记录在专门的预习本上,并保留至本 实验课程结束。
物理化学第一章 气体的pVT关系章节测试

单选40道,多选10道,判断10道,填空20道。
单选:1.在任意T,P下,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 )。
(A)>1(B)<1(C)=1(D)无一定变化规律答案:C2.在一定的T,P下,某真实气体的Vm,真实大于理想气体的Vm,理想,则该气体的压缩因子Z( )。
(A)>1(B)<1(C)=1(D)无法判断答案:A3.在以下临界点的描述中,哪条是错误的?( )(A)⎪⎭⎫⎝⎛∂∂VmpTc=0,⎪⎪⎭⎫⎝⎛∂∂2mVpTc=0(B)临界参数是pc、Vmc、Tc的统称(C)在pc、Vmc、Tc三个参数中,临界摩尔体积最容易测定(D)在临界点处,液体与气体的密度相同、摩尔体积相同答案:C4.CO2空钢瓶在工厂车间充气时(车间温度15°C)会发现,当充气压力表到达一定数值后就不再升高,而钢瓶的总重量却还在增加,其原因是( )。
(A)钢瓶容积增加(B)钢瓶中出现干冰(C)钢瓶中出现液态CO2(D)不知道答案:C5.在温度恒定为100℃、体积为2.0dm³的容器中含有0.035mol 的水蒸气H 2O(g)。
若向上述容器中再加入0.025mol 的液态水H 2O(l),则容器中的H 2O 必然是( )。
(A )液态(B )气态(C )气液两相平衡(D )无法确定其相态答案:B6.真实气体在( )的条件下,其行为与理想气体相近。
(A )高温高压(B )低温低压(C )低温高压(D )高温低压答案:D7.当真实气体的T 与其波义尔温度T B 为:T <T B 时,lim p→0[ð(pV m )ðp ]T( ); (A )>0(B )<0(C )=0(D )无法判断答案:B8.在温度恒定为25℃,体积恒定为25 dm 3的容器中,含有0.65 mol 的理想气体A , 0.35 mol 的理想气体B ;若向容器中再加人0.4 mol 的理想气体D , 则B 的分压力B p ( )。
大学物理化学—第1-7章及11章概念在线测试题

物理化学期中与期末考试测试题第一章气体的P V T关系1. 填空题(1)27℃时,已知钢瓶中某物质的对比温度为,则瓶中物质肯定是体无疑,其临界温度为。
(2)气体的压缩因子Z的定义是Z = 。
(3)某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 RT+ap,式中a为大于零的常数,此气体偏离理想气体的主要微观原因是:。
(4)试写出范德华(Van der Waals)方程。
(5) 恒温100℃,在一个带有活塞的气缸中装有的水蒸气H2O(g),在平衡条件下,缓慢的压缩到压力P =KPa时,才能有水滴H2O(l)出现。
~2. 选择题(1)真实气体在何种情况下可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A)高温低压;(B)低温低压;(C)高温高压;(D)低温高压(2)T,V恒定的容器中,含有A和B两种理想气体,A的分压力和分体积分别为P( );A的分P A和V A,若往容器中再加入5mol的C理想气体,则A的分压力A体积V A (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条件不全无法确定。
(3)在一个密闭容器里放有足够多的某纯液体物质,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皆存在气(g)、液(l)两相平衡。
当温度逐渐升高时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变大,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V m(l)( );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V m(g)( );△V m=V m(g) - V m(l) ( )。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一定变化规律。
(4)在温度恒定为,体积为的容器中含有的水蒸气H2O(g)。
若向上述容器中加入的水H2O(l)。
则容器中的H2O必然是()。
(A ) 液态; (B )气态 ;(C )气-液两相平衡 ; (D )无法确定其相态。
(5)真是气体的Z 1,则表示该气体( )。
(A ) 易被压缩 ; (B )难被压缩 ;(C )易液化 ; (D )难液化。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填空题1. 物理量Q (热量)、T (热力学温度)、V (系统体积)、W (功),其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与过程量有关的是 ;状态函数中属于广度量的是 ;属于强度量的是 。
物化单元测试1

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上)单元测试卷(一)物质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以下三组性质中,都是广延性质的是 。
A :U 、S 、H ;B :p 、 、T ;C :U 、S 、V m2. 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物质的基本单元。
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3AlCl 31);B :1 mol 铜离子;C :1 mol ( 32Al )3.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的气体所占体积为8 dm 3,如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时的体积为10 dm 3,则此时气体的压缩因子等于 。
A :1;B :0.8;C : 1.254. 下列三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不可能等于1;B :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一定等于1;C :压缩因子等于1的气体必定是理想气体.5. 压力趋近于零时,物质在任何温度下的压缩因子都趋近于 。
A : 1;B :0;C :无法确定6. 对于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
A :压缩因子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B :压缩因子仅是压力的函数;C :压力一定时,压缩因子是温度的函数7. 考察压力接近于零时Z 随p 变化的斜率( Z/ p )T ,p 0,发现低温时<0,高温时>0,其间必有一温度使( Z/ p )T ,p 0=0,这一温度称为 。
A :波义耳温度;B :临界温度;C :沸点8.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 =A +Bp +Cp 2+…,其中A , B ,C 等均是温度的函数,则在400K 时,A;C :无法确定9. 当压力发生变化时,物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临界温度;B :沸点;C :摩尔体积10. 为使纯物质气体经恒温压缩而液化,其温度必须低于它的 温度。
A :冰点;B :三相点;C :临界11.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求解范德华方程,得到三个摩尔体积的值:0.0523、0.2534和2.9523 31m mol ,其中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为 。
物理化学 第03章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 化学平衡测试练习题选择题:1、化学反应若严格遵循体系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反应进度”曲线进行,则该反应在( A )[A].曲线的最低点[B].最低点与起点或终点之间的某一侧[C].曲线上的每一点[D].曲线以外某点进行着热力学可逆过程.2、有一理想气体反应A+B=2C ,在某一定温度下进行,按下列条件之一可以用θm r G ∆直接判断反应方向和限度:( C )[A].任意压力和组成[B].总压101.325kPa ,物质的量分数31===C B A x x x [C].总压303.975kPa ,31===C B A x x x [D].总压405.300kPa ,41==B A x x ,21=C x 3、298K 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AB=A+B ,当温度不变,降低总压时,反应的转化率( 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4、已知气相反应)()(3)(126266g H C g H g H C =+在373K 时的143.192-⋅-=∆mol kJ H mr θ,当反应达平衡时,可采用下列哪组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 C )[A].升温与加压 [B].升温与减压[C].降温与加压 [D].降温与减压5、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下列因素当中的哪一个面改变? ( A )[A].体系组成 [B].标准态 [C].浓度标度[D].化学反应式中的计量系数νB6、在相同条件下有反应式(1)C B A 2=+,(θ1,m r G ∆);(2) C B A =+2121,(θ2,m r G ∆)则对应于(1),(2)两式的标准摩尔吉不斯函数变化以及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B )[A].θθ2,1,2m r m r G G ∆=∆,θθ21K K =[B].θθ2,1,2m r m r G G ∆=∆,221)(θθK K =[C].θθ2,1,m r m r G G ∆=∆,221)(θθK K =[D].θθ2,1,m r m r G G ∆=∆,θθ21K K = 7、反应)()()()(222g H g CO g O H g CO +=+,在600℃、100 kPa 下达到平衡后,将压力增大到5000kPa ,这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09.12=CO γ,10.12=H γ,23.1=CO γ,77.02=O H 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概念题: (20题,共20分)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相同始态分别经等温可逆膨胀, 绝热可逆膨胀达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 终态体积分别为V1, V2, 则 ( )A. V1>V2B. V1<V2C. V1=V2D. 无法确定2. 液态水在353.15K, 1p0下蒸发为汽态, 则此过程的W ( ); Q ( ); ∆G( ); ∆H ( ); ∆S ( ). (填入>0, <0, or =0 )3. 50℃时, A的饱和蒸汽压是B的饱和蒸汽压的3倍, A,B形成理想溶液, 当达气-液平衡时, 液相中A的摩尔分数为0.5, 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是: [ ]A. 0.15B. 0.25C. 0.5D. 0.654. 冰的熔点随压力的________________ 而升高;正交硫的熔点随压力的__________________而降低.5. 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 CuSO4·3H2O, 和CuSO4·5H2O三种水合物, 在一定压力下, 与CuSO4水溶液和冰共存的含水盐有几种: [ ]A. 3种B. 2种C. 1种D. 0种6. 等温, 等压下, 某反应的= 5 kJ.mol-1 , 则有 [ ]A. 反应能正向进行B. 反应能逆向进行C. 不能判断D. 不能进行7. 一化学反应在300K、1p下在烧杯中进行, 放热60 kJ.mol-1, 若在相同条件下安排成可逆电池进行, 吸热6kJ.mol-1. 此反应的∆r H m = _ __; ∆r S m=_ ____.8. 在50℃时, A的饱和蒸汽压是B的3倍, A,B形成理想溶液. 达气,液平衡后,液相中A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气相中B物质的量的分数为: ( )A. 0.15B. 0.25C. 0.5D. 0.659. 在298.15K下,某液体的蒸汽压为11732.37Pa, 当0.2mol的非挥发性溶质溶于0.8mol 的该液体中时, 溶液的蒸汽压为5332.89Pa. 设蒸汽为理想气体,则溶液中,溶剂的活度系数为 ( )A. 2.27B. 0.568C.1.80D. 0.2310. 凝固点降低常数K f的值取决于 ( )a. 溶剂的本性b.溶质的本性c. 溶液的本性d. 温度11. 有反应 AB(g) = A(g) + B(g), ∆r H m = Q p >0. 平衡将随下列哪一组条件向右移动( c )a. 温度和压力均下降b. 温度和压力均上升c. 温度上升,压力下降d. 温度下降,压力上升12. 通常条件下在二组分体系, 最多有 ______ ______ 共存.A. 3相B. 4相C. 5相 D. 6相13. 反应 C(s) + O2 (g) = CO2 (g)的∆r H m0有如下说法, 其中不正确的是( ).A. ∆r H m0是碳的燃烧热B. ∆r H m0是CO2的生成热C. ∆r H m0 > ∆r U m0D. ∆r H m0 = ∆r U m014.在270K,101.325kPa下,1mol过冷水经等温等压过程凝结为同样条件下的冰,则体系及环境的熵变应为 ( )(A) ∆S(体)<0,∆S(环)<0 (B) ∆S(体)<0,∆S(环)>0(C) ∆S(体)>0,∆S(环)<0 (D) ∆S(体)>0,∆S(环)>0.15.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RT+αp,其中α为大于零的常数,该气体经恒温膨胀,其内能(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不能确定16.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化学势?( )(A)(∂H/∂n B)T,S,nc≠B (B)(∂F/∂n B)T,p,nc≠B(C)(∂G/∂n B)T,V,nc≠B (D)(∂U/∂n B)S,V,nc≠B17. 在恒温恒压下, 某化学反应在电池中可逆进行时吸热, 判断下列热力学量何者一定大于零. [ ]A. ∆U;B. ∆H;C. ∆S;D. ∆G18.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在一定浓度下,其正离子的迁移数(t B)如下所列, 选用哪一种物质做盐桥, 可使水系双液电池的液体接界电势减至最小. [ ]A. BaCl2 ( t(Ba++) = 0.4253);B. NaCl ( t(Na+) =0.3854);C. KNO3 ( t(K+) = 0.5103);D. AgNO3 ( t(Ag+) =0.4682);19. 298.15K, 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mol/kg增至0.1mol/kg时, 其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 ]A. κ减小, Λm增加;B. κ增加, Λm增加;C. κ减小, Λm减小;D. κ增加, Λm减小20.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t i与离子淌度U i成正比。
当溶液的温度与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
在298.15K下,0.1 mol. dm-3 NaOH溶液中的Na+的迁移数t1与0.1mol.dm-3 NaCl溶液中Na+的迁移数t2两者的关系为()。
A 相等B t1 > t2C t1 < t2D 无法比较二、(20分)温度为298K,压力为100kPa的2mol O2(g)与温度为318K,压力为100kPa的1mol Ar(g)置于一绝热刚性容器中通过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隔板分开,现将隔板抽去,求气体混合达平衡后的温度、压力及此过程的熵变(假设两种气体在此情况下均可视为理想气体)。
三、(15分)323K时,醋酸(A)和苯(B)的溶液的蒸气压数据为:(1)以拉乌尔定律为基准,求X A=0.6604时组分A和B的活度和活度系数;(2)以亨利定律为基准,求上述浓度时组分B的活度和活度系数;(3)求出298K时上述组分的超额吉布斯自由能和混合吉布斯自由能。
四. (15分)有二元凝聚系相图如下. 请标明图中各区域相的组成和自由度, 指出相图中的三相线和线上相的组成,绘出P1、P2、P3的步冷曲线 ?五.(15分)(1) 298K时, NaCl浓度为0.100 mol dm3的水溶液中, Na+与Cl-的电迁移率 U Na+= 42.6×10-9 m2 V-1S-1 , U Cl—=68.0×10-9 m2V-1S-1 , 求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2) 298K时, 下列电池的电动势E= 0.200VPt | H2 ( p) | HBr (0.1 mol kg-1 ) | AgBr(s), Ag(s)AgBr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ϕAg,AgBr = 0.071V. 请写出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和HBr的平均离子活度系数 ?六、(15分)在298.15K, 1p0下, 反应 CO(g)+H2O(g) = CO2(g)+H2(g) 的数据如下:CO H2O CO2 H2∆f H m0 / kJ.mol-1 -110.52 -241.83 -393.51S m0 / J,K-1.mol-1 197.90 188.70 213.60 130.60C p,m / J,K-1.mol-1 29.10 33.60 37.10 28.80试求: (1) 298.15K时, 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 p0 ; (2) 596K, 5p0下, 反应的∆r H m 和∆r S m ; (3) 596K时反应的K p0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卷系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成绩一. 概念题: (20题,共20分)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相同始态分别经等温可逆膨胀, 绝热可逆膨胀达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 终态体积分别为V1, V2, 则 ( A )A. V1>V2B. V1<V2C. V1=V2D. 无法确定2. 液态水在353.15K, 1p0下蒸发为汽态, 则此过程的W ( =0 ); Q ( >0 );∆G ( =0 ); ∆H ( >0 ); ∆S ( >0 ). (填入>0, <0, or =0 )3. 50℃时, A的饱和蒸汽压是B的饱和蒸汽压的3倍, A,B形成理想溶液, 当达气-液平衡时, 液相中A的摩尔分数为0.5, 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是: [ B ]A. 0.15B. 0.25C. 0.5D.0.654. 冰的熔点随压力的________降低________ 而升高;正交硫的熔点随压力的________降低__________而降低.5. 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 CuSO4·3H2O, 和CuSO4·5H2O三种水合物, 在一定压力下, 与CuSO4水溶液和冰共存的含水盐有几种: [ C ]A. 3种B. 2种C. 1种 D. 0种6. 等温, 等压下, 某反应的= 5 kJ.mol-1 , 则有 [ C ]A. 反应能正向进行B. 反应能逆向进行C. 不能判断D. 不能进行7. 一化学反应在300K、1p0下在烧杯中进行, 放热60 kJ.mol-1 , 若在相同条件下安排成可逆电池进行, 吸热6kJ.mol-1. 此反应的∆r H m = _-60kJ.mol-1 __; ∆r S m=__20J.K-1____.8. 在50℃时, A的饱和蒸汽压是B的3倍, A,B形成理想溶液. 达气,液平衡后,液相中A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气相中B物质的量的分数为: (B )A. 0.15B. 0.25C. 0.5D.0.659. 在298.15K下,某液体的蒸汽压为11732.37Pa, 当0.2mol的非挥发性溶质溶于0.8mol 的该液体中时, 溶液的蒸汽压为5332.89Pa. 设蒸汽为理想气体,则溶液中,溶剂的活度系数为 ( B )A. 2.27B. 0.568C.1.80D.0.2310. 凝固点降低常数K f的值取决于 ( a )a. 溶剂的本性b.溶质的本性c. 溶液的本性d. 温度11. 有反应 AB(g) = A(g) + B(g), ∆r H m = Q p >0. 平衡将随下列哪一组条件向右移动( c )a. 温度和压力均下降b. 温度和压力均上升c. 温度上升,压力下降d. 温度下降,压力上升12. 通常条件下在二组分体系, 最多有 ______B______ 共存.A. 3相B. 4相C. 5相 D. 6相13. 反应 C(s) + O2 (g) = CO2 (g)的∆r H m0有如下说法, 其中不正确的是( C ).A. ∆r H m0是碳的燃烧热B. ∆r H m0是CO2的生成热C. ∆r H m0 > ∆r U m0D. ∆r H m0 = ∆r U m014.在270K,101.325kPa下,1mol过冷水经等温等压过程凝结为同样条件下的冰,则体系及环境的熵变应为( B )(A) ∆S(体)<0,∆S(环)<0 (B) ∆S(体)<0,∆S(环)>0(C) ∆S(体)>0,∆S(环)<0 (D) ∆S(体)>0,∆S(环)>0.15.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 m=RT+αp,其中α为大于零的常数,该气体经恒温膨胀,其内能 ( A )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D)不能确定16.下列各式中哪个是化学势?( D )(A)(∂H/∂n B)T,S,nc≠B (B)(∂F/∂n B)T,p,nc≠B(C)(∂G/∂n B)T,V,nc≠B (D)(∂U/∂n B)S,V,nc≠B17. 在恒温恒压下, 某化学反应在电池中可逆进行时吸热, 判断下列热力学量何者一定大于零. [ C ]A. ∆U;B. ∆H;C. ∆S;D. ∆G18.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 在一定浓度下,其正离子的迁移数(t B)如下所列, 选用哪一种物质做盐桥, 可使水系双液电池的液体接界电势减至最小. [ C ]A. BaCl2 ( t(Ba++) = 0.4253);B. NaCl ( t(Na+) =0.3854);C. KNO3( t(K+) = 0.5103);D. AgNO3( t(Ag+) = 0.4682);19. 298.15K, 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mol/kg增至0.1mol/kg时, 其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 D ]A. κ减小, Λm增加;B. κ增加, Λm增加;C. κ减小, Λm减小;D. κ增加, Λm减小20.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t i与离子淌度U i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