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16—2017学年度北京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初一语文2017.01(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共6分)北方风筝的制作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溶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流派,还是从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
书中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风筝的制作工艺。
这部书激发了广大手工艺人的热忱,受到他们的推许;那些身无长技的贫苦者也沉尽其中。
一时间,北京前门附近出现了很多受益于《南鹞北鸢考工志》的风筝艺人,他们所扎的风筝被称为“曹氏风筝”。
“以天为纸,书画琳琅于青笺;将云拟水,”,是曹氏风筝动态美的精髓所在。
在制作上,曹氏风筝将传统的扎糊手法演变成了一门综合性艺术,通过扎、糊、绘、放四个工艺流程,最终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热忱(zhěn)悠久B.热忱(chén)溶合C.精髓(suí)沉尽D.精髓(suǐ)演变(2)文中“推许”中加点的“推”字正确的义项是(2分)A.推迟 B.推崇 C. 推搡 D.推测(3)在文中画线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A.泼洒笔墨于纸端 B.飞燕翱翔于蓝天C.鱼蟹游行于碧波 D.小船飘荡于江海2. 下面关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选取两种令人伤感的事物,描绘出暮春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B. “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表达了作者在听说王昌龄走过了“五溪”艰难之地后的欣慰之情。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作者将明月人格化,让明月去传送自己对朋友的劝勉和安慰。
D.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的诗,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字里行间都饱含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 学校举办拔河比赛,各班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数:15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 liàng ) 沐.浴(m ù) 干涩.(sh è) 一霎.时(shà) B.憔.悴(qiaó) 粼.粼(líng ) 莅.临(l ì) 咄咄..逼人(duóduó) C.荫.蔽(y ìn ) 姊.妹(zǐ) 祷.告(dǎo ) 菡.萏 (h àn ) D.匿.笑 (n ì) 瘫痪.(hu àn ) 粗犷(gu ǎng ) 贮.蓄 (zh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静谧 瞭亮 睫毛 朗润 B.棱镜 决别 分歧 铃铛 C.并蒂 沉寂 淅沥 徘徊 D.着落 朗润 凌镜 侍弄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面对他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我们能做的就是心平气和的调整自己. C.这些矛盾处理好了,笔画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个字就会成为和谐完整的统一体。
D.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代表作——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等。
C.《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诗文集《踪迹》。
D.《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
5.下列句子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题亲爱的同学们:考试中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
一张语文试卷展示的是你的语文素养,所以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别忘..............了,做题前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
一、积累与运用。
(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黄晕(yùn)分歧(qǐ)着落(zhuó)....B.看护(kān)水藻(zǎo)贮蓄(chǔ)澄清(chéng)....C.唱和(hè)憔悴(qiáo cuì)匿(nì笑确凿(záo ).....D.踉跄(liàng qiàng)一霎时(chà)收敛(liǎn)搓(cuō)捻.....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判逆花团锦簇恍然大悟人声鼎沸B.哄托洗耳恭听蛛丝马迹众目睽睽C.祷告鸦雀无声煞有解事截然不同D.俯视废寝忘食混为一谈油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
B.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体的标准之一。
C.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
D.很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方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
5、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2分)......A.2013年“青歌赛”上,歌手王晰凭借其出色的嗓音一举夺得流行组唱法冠军,被著名歌唱家韦唯誉为“低音王子”。
浙江宁波余姚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
晨曦微露,溪水潺潺,芳草,茵茵..林间与田野晨雾缭绕,呈现一片静mì① 与安详。
徘徊在山林间,mù yù② 在晨光里,我的心顷刻间被感染得纯净无瑕,思绪缓缓地流向远方。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mì()② mù yù()(2)加点字“茵”在文中的正确读音()。
A.yīnB. yìn2.古诗文默写。
⑴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⑵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⑶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⑷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⑸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的句子是:___,___。
⑹《<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时间飞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山水明月都有意,花草虫鱼皆有情,请写出两句带“花”字的诗句: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⑴元方入门不顾.⑵俄而..雪骤⑶思而不学则殆.⑷博学而笃.志4.下列句子中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令堂真是慈母典范,让吾辈敬佩不已。
B. 小儿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C. 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D. 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二、阅读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c07ba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c.png)
【答案】1. ①.思而不学则殆②.非淡泊无以明志③.慕④.愧⑤.妄⑥.B
2. ①.百草丰茂②.海日生残夜③.便引诗情到碧霄④.夜阑卧听风吹雨⑤.峨眉山月半轮秋⑥.影入平羌江水流⑦.夕阳西下⑧.断肠人在天涯
3. ①.示例一:我选择A句。②.这句话意为“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告诉我们要向优秀的人学习。放在读书角可以启发同学们广泛阅读、勤于思考,向书中的人物学习。
示例三:我为《西游记》设计了即有唐僧 明信片。我设计的画面是:唐僧身着袈裟,手拿锡杖。我选择唐僧,是因为他信念坚定、心地善良,对徒弟们仁慈宽厚,每遇弱者受难都难免悲伤落泪,西行路上磨难不动摇、退缩。
示例四:我为《西游记》设计了印有沙僧的明信片。我设计的画面是:沙僧一头蓬松的红焰发,脸色青黑,手持宝杖。我选择沙僧,是因为他少言寡语、任劳任怨,取经路上,总是默默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兄去降妖时担负起保护师父的重担;他谨守戒律、信念坚定,面对取经路上的艰难险阻,他从不吵着散伙,而是一心一意坚持护送师傅西天取经。③.A④.D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述了鲁迅童年时在百草园中玩耍的快乐经历和在三味书屋中的学习生活,展现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浪漫的童真(提到封建书塾教育对儿童天性的猖会)回忆了鲁迅童年时因看迎神赛会前被父亲要求背诵《鉴略》而心情低落苦闷的经历,指出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迫。
小文:我想到了“博学而笃志”的“志”字。《诫子书》中也有含“志”字的句子:“(2)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小超:你们说得真好,真让人羡mù(3)___________!我却还没想到,真是惭kuì(4)___________!
小越:小超,不要wàng(5)___________自菲薄(6)()(A.báo B.bó C.bò),你刚才就说了三个“心”字旁的字呢!
浙江省余姚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测试语文试卷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4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zhuāng (1) 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 (2) 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3) 啬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 (xīxī) (4) 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节选自刘湛秋《雨的四季》)(1)▲(2)▲(3)▲(4)▲2.古诗文积累。
(8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冬春时光交替是▲,▲。
(5)《论语》中提到人要三省吾身:▲?▲?传不习乎?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4分)(1)未若柳絮因.风起▲(2)元方入门不顾.▲(3)陈太丘与友期.行▲(4)博学而笃.志▲4.名著阅读。
(4分)(1)下列不属于《朝花夕拾》中提到的人物是 ( ▲ )(2分)A.藤野先生B.范爱农C.衍太太D.朱自清(2)《朝花夕拾》一共有10篇回忆性文章,请任选一篇,说说该文的主要内容。
(80字以内)(2分)▲5.《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主要作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流派纷呈,形成百家争鸣的氛围。
下面是一些流派及其主要思想,请按顺序排列(填序号)(4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①依法治国②兼爱非攻③仁政爱民④无为而治三、阅读(46分)(一)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顾晓蕊(19分)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试卷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伫(zhù)立酝酿(rǎng) 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B.附和(hè) 落难(nàn) 看(kān)护忍俊不禁(jìn)C.诱(yòu)惑雏(chú)形收敛(liǎn) 猝(zhú)然长逝D.玷(diàn)污泯(mǐn)灭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诀别头晕目眩憔悴可望而不可及 B.倔强班门弄斧磅薄一年之际在于春C.闲适心旷神贻慷慨玲珑剔透 D.行乞走投无路迷漫多姿多采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C、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D、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来到思源广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C.刘老师虽然年过六十,而且身体很健康。
D.经历了千山万水,他千里迢迢地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青神。
5、下面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A、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B、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C、又有人附和:“收下吧,老来也有个靠。
”D、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万物有灵(32分)1.(4分)班级开展“向大自然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问题。
下面是“字里乾坤”探究组的活动笔记。
请你阅读,完成任务。
汉字演变解读水在甲骨文和金文“水”的字形中,中间的曲线表示水流,旁边的几个点儿表示溅起的水花。
卉“卉”的字形像三棵草,代表许多草péng①勃生长的样子。
“卉”的本义是草的总称。
象象是陆地上最大的bǔ②乳动物。
“象”最初的字形突出了象长长的鼻子和宽厚的身躯。
探究发现汉字是前人智慧的结晶,蕴藏着自然与生命的原初“密码”,积淀着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延不断、向前发展。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曲线”的“曲”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弯曲B.歌曲(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12分)下面是“古诗中的植物和动物”探究组的交流发言,请你补全。
小宇:古人常以植物和动物入诗。
曹操《观沧海》中的“树木丛生,(1)”写出了作者登山临海所见到的山岛景象;谭嗣同《潼关》中的“终古高云簇此城,(2)”写出了作者策马潼关感受到的壮阔风景。
小瑶:古诗中的植物和动物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花鸟表达叹飘零、感离恨的心境;“(4),”,刘禹锡的《秋词》借鹤飞冲天的形象引出壮志豪情。
小文:“(5),小桥流水人家,(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为巧妙,将植物、动物等景物组合小宇:在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有同学经常把“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雁”写成“燕”。
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同学避免犯这种错误呢?小瑶:在积累古诗的时候,我们不能只记字音,还要思考诗句的含义。
在古诗中常代表春光的美好,而“雁”常常代表(7)。
理解了这层内涵,再结合诗句内容,就不会把“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雁”错写成“燕”了。
小文:是啊。
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的“(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书写(4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二、积累(26分)
1.⑴博⑵簇⑶稽⑷墟(4分,每空1分)
2.⑴洪波涌起⑵落花时节又逢君⑶夜阑卧听风吹雨⑷其道大光⑸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⑹晴
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⑺【示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分,每空1分。
⑺所填句子符合题意即可。
每空有一个错别字,扣0.5分;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错别字,不给分;漏字、加字,该空均不给分]
3.⑴舍弃⑵同“悦”,愉快⑶大腿⑷讲述(4分,各1分)
4.D(2分)
5.⑴①C ②D ③A(3分,每空1分)
⑵【示例1】《五猖会》中写鲁迅小时候想去看有趣的五猖会,但是父亲却要他背诵《鉴略》,背不
出就不许出门,这让儿时的鲁迅十分痛苦,等读熟、背完,看会的事已经兴味索然。
从中可以看出,鲁迅认为喜爱玩耍(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大人们要呵护这种天性,不可扼杀摧残。
【示例2】鲁迅认为以私塾为代表的旧式儿童教育扼杀了儿童游戏和爱美的天性,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童年鲁迅对在三味书屋里读死书毫无兴趣,喜欢到室外寻蝉蜕、折梅花,喜欢在先生不注意的时候画画,还对百草园念念不忘。
【示例3】鲁迅认为养育者无需完美,只要心中有爱,也能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兴趣。
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阿长脾气不好,睡相又差,还有很多烦琐的规矩,但她却费尽周折买来了绘图版的《山海经》,激发了鲁迅对绘图文本更多的兴趣,令他终生难忘。
(3分,酌情给分)
三、阅读(45分)
(一)(12分)
6.母麻雀教小麻雀学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摆动的本事。
(2分,意思相近即可)
7.⑴孩子们,看到了吗?就像我这样来做!⑵这动作看起来好厉害啊,妈妈太棒了!(4分,各2分,
符合语境即可)
8.⑴因为母麻雀教小麻雀学的就是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摇动的本事(交代了母麻雀教小麻雀学本事的环
境),⑵体现小麻雀学本事过程的艰辛(母麻雀教小麻雀学本事的不易),⑶暗示了作者内心受到的触动。
(2分,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9.【示例】林清玄能听懂麻雀的心,是因为他用平等的态度尊重万物,长时间对麻雀进行观察,就像康
拉德·劳伦兹带着小鸭子又蹲又爬又叫一样。
他们的行为在外人看来可能是难以理解的,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心犹如镜子般明澈,所以才能感受到自然的至美至真。
(4分,酌情给分)
(二)(14分)
10.⑴能让人早上干的第一件事情持续一整天;⑵有一整天都用不完的布来裁剪衬衫;⑶赶了一整天的
苍蝇(3分,每处1分。
意思相近即可)
11.⑴为雇工的妻子自然地取布做衬衫作了铺垫,⑵与农场主妻子有目的地留乞丐过夜的行为形成对比,
⑶体现雇工的妻子是施恩不图报的。
(3分,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2.农场主的妻子一开始对待乞丐是嫌弃的,“抓”“挥舞”“赶”三个动词体现她的冷漠;后来听说
乞丐会给人带来馈赠,她就生怕乞丐走掉,“赶紧”一词看出她的迫不及待,三个“最”体现出她对乞丐极力巴结的心理;由此可见,农场主的妻子是个虚伪的人,她冷漠无情,眼中只有利益。
(4分,
“性格”2分,结合内容分析2分)
13.【示例】真正的善良应该是像雇工夫妻善待乞丐那样,发自内心,不带任何功利目的,不求回报。
生活中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不能像农场主的妻子那样,只求自我利益,最后打了一整天的苍蝇,落得个被人嘲笑的下场。
(4分,酌情给分)
(三)(15分)
14.⑴B ⑵C(2分,每小题1分)
15.闻人之恶/ 当如闻父母之名/ 耳可得而闻/ 口不可得而言也。
(3分,每处1分。
多断一处倒扣1分,扣完为止)
16.⑴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⑵(假如)有人毁谤自己,应当退一步
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4分,各2分)
17.⑴学习⑵惜时⑶加强自身修养 [3分,各1分,意对即可,⑴和⑵顺序可换]
18.【示例】“当”和“妄”之后要有适当的停连,“无怨”与“无害”应读重音,这样能表达出别人
说得正确就不该怨恨,说得不合理也无损自己的意思。
“何”“反报”该重读,“何”之后停连,这样可以强调“不必报复”的意思。
(3分,设计不求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四)(4分)
19.⑴【示例1】“绿”字写出了蘼芜似乎是被春风吹绿的,富有生机。
【示例2】“绿”字在这里活用
为动词,写出了蘼芜在春风吹拂下变绿的过程。
⑵一路行来,看到秧苗从水田中抽芽,踏着夕阳,听着鸟鸣,诗人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4分,每小题2分)
四、写作(45分)
20.【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小辉。
今天早晨起床后我感觉头晕脑涨,身体不舒服,爸爸打算带我
去医院看看,所以我想上午请半天假。
可以吗?(5分,称谓问候、自己姓名、请假原因、时间等要素齐备4分,语言准确得体1分)
说明:⑴拉开档次,给好文章打高分。
⑵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复错误不扣分,最多扣2分。
标点、常用词语使用错误及病句等酌情
扣分,最多扣2分。
⑶文中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扣2分。
⑷字数不足500,每少50字扣2分。
⑸不写题目,扣2分。